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園經歷

牡丹園經歷

發布時間: 2022-05-11 10:28:22

㈠ 要寫與母親之間的生活小故事,要感觸深的。(作文)急急!!!

一直都覺得媽媽挺叨嘮的,我也知道那是為我好,關心我,母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可是當媽媽的話匣子一打開,老生常談時,我仍不由得暗暗皺眉,天啊,要是媽媽不要整天重復再重復相同的話,那媽媽一定是天底下最善良最慈愛最偉大的母親!可是那天,媽媽的一句話,卻深深地打動了我.
那是個星期天,我理所當然地賴在床上睡懶覺,難得的休息日啊,這一睡就到了中午十一點多,其實我早醒了,也知道該起了,可是我在等,等媽媽叫我起床,這已經形成了習慣.果不其然,媽媽嘹亮的聲音從廚房傳來:"XX,起床了,飯燒好了,吃完再睡".這就是我的媽媽,燒好了飯,叫寶貝女兒起床,還說吃完了再睡,就這句平凡的話語,我深深為之感動著,媽媽怎麼會如此的慈祥如此的偉大,我突然發覺自己真的太不孝順了,如此依賴著媽媽,媽媽這樣無私的付出,我居然還嫌媽媽叨嘮.這一刻,我深深地意識到,我的媽媽就是天底下最偉大的媽媽,我甚至萌生出一種想法,如果有一天有需要,我甚至可以擋在媽媽的身前,為媽媽而死.鼻涕眼淚流了一大把,披頭散發地沖進廚房,媽媽見了嚇了一跳,我摟著媽媽親了一口,對媽媽說:"媽媽,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媽媽,我會好好孝順你的".是的,盡管這是目前我唯一能做的,可是將來我會做個聽話的乖女兒,做個勤快體貼的孝順女兒的,因為我有著天底下最好的媽媽.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裡,地面冰凍三尺,人走在上面是戰戰苛苛,只要稍不留神,就會跌個狗吃屎,當時是在中午放學的時候,我記得我才上一年級,我們班頂著刺骨的西北風,還有入骨的雪走出了校門,地特別滑,像抹了油一般,我害怕滑倒,小心翼翼地走著,忽然,我聽見有人在叫我,我定睛一看,媽媽就在左前方,我就像在黑暗中尋找到了一絲光明,快樂的像小鳥,三下五除二的蹦到媽媽的面前,「媽媽!媽媽!」我興奮地叫著。媽媽高興地笑了,看媽媽的頭上一落上了一層潔白的雪,焦急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雪彷彿一下子被親情融化了,我好奇地問:「媽媽,你怎麼在這里?」媽媽調皮地眨了眨眼睛,說:「咱們倆兒一起走不是有個伴兒,不怕跌到嗎?」我信以為真地自豪地說:「我不怕,讓我來保護你吧!」於是,我和媽媽便攙扶著回了家時候我才知道,媽媽是怕我一個人回家滑倒,而不是怕自己跌倒,為了我,媽媽已被風雪整整侵蝕了二十分鍾,而我卻那樣天真。

母親極易滿足極易感動。弟弟為媽媽帶來一把牛角梳,她每天清晨拿起,就會情不自禁地提起弟弟,然後梳理起成串美好的往事;每當做飯時,她又會盪起幸福的微笑,說弟弟買的電磁爐多麼方便多麼實惠!當妹妹帶領媽媽去武大校園看櫻花,媽媽的腦際便經久不息地飄盪起行程里那片片竹海的綠,天空的藍。清楚地記得媽媽常為那幾次不多的旅行而興奮和激動,幾十年土地上的勞作限制了她的出行,甚至扼殺了她的憧憬,她從沒有想過要走出家門去游覽風光,時時處處都會為花費考慮。但我知道母親若去了一個景點,她的思緒定會有熱奮的馳騁,那份不亞於年輕人的激動會給她帶去無比的歡樂。電視里的圖片只是內容不鮮活的概念的東西,它怎能抵得過身臨其境?很慚愧,身為長女,我沒有帶父母遠游過,回憶的天空里只有那個春天裡去曹州牡丹園的唯一經歷,那也是在百般勸解和誘惑的情況下才肯去的。在牡丹花香飄過中午,美妙的噴泉聲響起的時候,母親對父親說:「孩子們都很懂事,我們這輩子,值得。」那時我分明感到媽媽幸福的暖流傳到我的血脈里,而忽略了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的巨大犧牲和無比艱辛的代價。

㈡ 洛陽牡丹有幾個景點可以說說嗎

洛陽牡丹周邊的景點比較多,有:少林寺、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陽牡丹、開封清明上河園、焦作雲台山等,這些都是河南的代表性景點,可觀賞洛陽牡丹,感受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蘊。

㈢ 牡丹園中姚黃魏紫的故事

牡丹極品:姚黃和魏紫的故事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說法。這話的確不假,然而,在洛陽牡丹中,姚黃和魏紫卻是最好最奇的兩種名花。如果說牡丹是花中之王,那麼,姚黃和魏紫便可稱「牡丹之冠」。說起來,關於這兩種名貴牡丹的來歷,在洛陽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十分美妙動人的傳奇故事哩。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黃喜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裡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為他張羅好的干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里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著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裡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里,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干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朴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著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著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不禁笑了起來,接著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灶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裡,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麵,什麼活都干,一刻也不閑,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著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綉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綉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著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裡,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著,不能咽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為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為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裡默記著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時間日復一日過去了,黃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了。這使他興奮不已,滿懷喜悅地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黃喜仍與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當他走到石人面前時,竟喜不自禁地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為我高興嗎?」說完,他對石人笑了笑,又來到泉水邊,想把這喜訊也告訴那株紫牡丹聽。但他一想又不對了,自從與紫姑相識後,他就沒再在這山泉邊見到那株紫牡丹。當時他還以為是誰把它挖走了,心裡好幾天都不高興。現在他又想起了這事,不禁脫口問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給誰挖走了?現在何處?沒想到他這一問後,石人居然說起話來,說:「就在你家裡!」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後退,一邊驚問石人怎麼會說話。這時,石人就對他說,那個紫姑就是紫牡丹變的,她是個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元氣,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你就將沒命了。

對石人這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覺得紫姑不會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蹤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黃喜便再三追問石人說的話是不是事實,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實,並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那就是回家後把那棵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將石人的話信以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見,臉色立刻就變了,人也差一點暈倒。黃喜娘連忙攙扶住她,並連聲追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黃喜是個孝子,也從來不知道說謊話,他便將石人不久前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聽了這么一說,紫姑什麼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接著,紫姑一邊哭,一邊講真情。原來,那石人是個石頭精,它見紫姑貌美,便起意霸佔她為妻。紫姑不從,石人仍死死糾纏她,但因紫姑有那棵寶珠增加法力護身,故石人只得無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黃喜含這顆寶珠滿了百天,結為夫婦,那石人就更無計可施了。但現在黃喜已將寶珠咽下了肚,不僅紫姑失去了護身之寶,而且黃喜也將死去,這樣,石人就可施妖法脅迫紫姑從他了。

一聽此話,黃喜大夢初醒,後悔不已,滿腔的悲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拚命。這時,紫姑便指點他帶上利斧去,要一下將石人頭劈開,再將頭中一部無字天書取出拋向空中用,那麼,天神就會懲罰石人。

於是,黃喜馬上提起斧頭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石人頭上劈去。劈開後的頭中果然有本無字天書,黃喜取出書就用力朝天上拋去,頃刻間,頭頂就出現一道閃光,接著一聲霹靂,將石人擊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這時,黃喜肚中的那顆珠子開始作怪了,燒得他心裡十分難受,就像一團火焰要從他咽喉中冒出來。他趕忙喝了幾大捧山泉,但仍燒得難受,無奈,他只得縱身跳入泉水中。沒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個旋,便立刻被水吞沒了。

不一會,紫姑也從山下跌跌撞撞地趕來了。她一見黃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著跳了進去。

一段日子之後,這山泉旁邊突然長出了兩株奇異的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斗艷,相互輝映,人們聞知後,都紛紛上山來觀看、欣賞,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過了多久,這山泉邊的兩株牡丹分別移植到了洛陽城裡姚家和魏家的花園里,從那以後,人們便管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而將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一直到現在,這兩種牡丹還是洛陽牡丹中的極品哩!(編寫: 劉桂莉 余綺)

㈣ 洛陽牡丹為什麼甲天下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版權,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土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㈤ 誰有關於牡丹的民間故事,寫2個好嗎

牡丹仙女

人人都說:「牡丹是花中之王。」說起這句話,引起我知道的一個故事來。

從前有一位孩子叫寶柱,聽這個名字,就是一個嬌貴孩子。真的,寶柱眾小就死了父親,寡婦娘只守著他這一個孩子,自然要把他當作寶貝看待。可是有什麼法子呢,吃穿逼的,十歲的時候,寶柱就給地主家放牛放羊,大一點了,就給人家去做長工短工,那真是什麼營生也做過了,別說鋤刃磨去了,就是鋤把也磨細了。娘兒兩個掙斷筋地做了一年,三十晚上還是沒面吃頓餃子,沒油點亮燈,五更深夜,聽到外面鞭炮響成了串,心裡是說不出那個難受滋味。

那一年,寶柱已經長成了一個很壯的小夥子了。過了正月初三,寶柱跟娘商議道:「咱娘兒倆天天給人家做活兒,年年受這樣的窮。今年我往遠處去,也許別的地方工錢會高一點。」

娘長嘆一口氣,她捨不得寶柱離開,但是受窮也受怕了,只好答應了兒子。

寶柱上了路。走了有七天七夜,走到了一個靠山的地方。那裡有一個村莊,大街上有一個高大的門樓,門兩豎著旗桿,立著石獅子,一看就知道是曾經做過官的人家。他看著看著,從門里走出一個老漢來,穿著黃緞子馬褂、紫緞子大袍。寶柱心想,這可是個有錢的主兒了。還沒等他開口,那老漢先問道:「你這個小夥子是做什麼的?」寶柱上前說道:「老大爺,我是給人家做長工的。」老漢笑了一下說道:「我正要雇長工呀,你就在我這里住下吧。記住,以後叫我劉老爺。」寶柱停了一停說道:「劉老爺,咱有話講在頭里,我不是這地方人,我走過三州六府,為的就是要多掙幾個錢啊。」

劉老爺忙問道:「你要多少錢呀?」

寶柱說道:「一年我要三十吊錢。」

劉老爺想了一想說道:「就依你,三十吊錢吧。可是有一樁,我叫你做的營生,你可都得給我辦得成,辦不成一樣,你這三十吊錢,一個也就別想要了。」

寶柱心裡琢磨了下:論莊稼地里的活兒,耕割鋤耬,自己樣樣會;說到家裡的活上,泥牆苫屋,推磨軋碾,自己也樣樣能;論力氣吧,誰也比不上我;就是放牛放羊,自己也是頭把手。他想來想去,自己是沒有不會做的活,於是就答應了。

劉老爺家裡用著很多的長工短工,他們當面叫他「劉老爺」,背後都叫他「劉老狼」。寶柱心想:「管他老爺老狼呢,反正自己是做工拿錢唄。」

這個劉老狼還天天念佛燒香,念完佛燒完香,他就對長工短工吩咐第二天的營生了。他吩咐的不是一樁兩樣,而是成套成堆的。

寶柱半夜起來推完煎餅,天不亮就得掃完那個大院子。白天的營生那就更從了:起牲口棚,扒灰鋤草,捎帶著還得喂豬,喂馬,喂牛,喂頭羊。晚上還得挑幾十擔水。寶柱真是從天不亮忙到深更半夜,他別想的不想,只想能掙到那三十吊錢,娘兒倆能寬寬裕裕地過個年呀。
一月過去了,兩月過去了,劉老狼不管吩咐什麼營生,哪一樣也沒難住寶柱,不只是做成了,還做得又好又快。

柳枝剛剛綠,草葉剛剛發,有一天,劉老狼對寶柱說道:「你給我進深山裡放羊去吧,七天回背一次干糧。記住,你到冬天把羊交給我的時候,這一群羊要變成二百隻羊呀。」

寶柱左數右數,這群羊只有一百隻,到冬天怎能變成二百隻呢?劉老狼嘻了一聲說道:「這就全憑你放得好啦,你要是不願意要這三十吊錢,那咱就算了。」

寶柱沒有吱聲,他趕著羊進深山裡去了。

寶柱住在山洞裡,他吃的是硬幹糧,喝的是冷泉水。白天,他為了能叫羊吃上好草,他爬上這個山頭,又走上那個山坡。晚上他怕狼把羊拖去,常在羊群里走來走去,連覺也不敢睡。寶柱受累受苦的天天在山上放羊,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人跟他作伴。山上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鮮花,寶柱站在石壁前時,迎春向他垂下了翠綠的枝條;寶柱坐在山坡上時,杜鵑花把鮮紅的花枝搖擺著;寶柱在山溝里飲羊時,野薔薇放出了香味來。有一天,寶柱放羊放到一個山坡上,看到了一棵大牡丹,象人一般高,綠葉中長著幾百個花骨朵。那年天又旱,風又大,牡丹葉子旱得蔫蔫的大耷拉著,那花骨朵也是一層土。寶柱心裡很是可憐它,就想:「人盼著過好日子,花也盼著有個好雨水呀。」他走去提了桶水,澆在牡丹花根上,又輕輕地搖去了花骨朵上的泥土,才趕上羊走了。

過了幾天,寶柱又走過那山坡時,只見那棵牡丹開花了,花頭象綉球一樣大。寶柱越看越愛看,他不覺在牡丹旁邊站住了。不知是因為花太俊了,還是花太香了,從到這山裡來,寶柱第一次歡喜地笑了。

寶柱又提來一桶水,澆在牡丹花根上。

這一天,寶柱又在這個山坡上放羊。天快黑的時候,他趕上羊要回自己常住的地方。才走了不多幾步,聽到好象有人說話,細聽聽又是鳥在叫。他嘆了口氣想:「除了自己,誰還到這深山裡來。」他又走了幾步,還是聽得有人說話,這次再細聽時,也不是鳥叫了,那聲音又細又響,還聽得出是女人的聲音:「寶柱!寶柱!喝你的水,給你個屋。」

寶柱連忙回頭看去,什麼也沒有。日頭已經壓山,小風溜溜地吹,那牡丹被紅光一耀,顏色更加鮮艷,光彩四射,在風里輕輕地動著,看去真是笑藹藹的。寶柱看了一會又往前走去,那聲音又響起來了:「寶柱!寶柱!喝你的水,給你個屋。」

石壁前,山坡上,水溝里都有人在喊:「寶柱!寶柱!不要走!不要走!」

寶柱又回頭看去,還是什麼人也沒有,只有幾片大牡丹花瓣,飄到了他的腳前。他見那花瓣實在好,就彎腰把它拾了起來。四處看看,還是沒有一個人影。他又趕上羊往前走,再也沒有什麼動靜了。
哈!這一夜可發生奇怪的事情了,他在羊群里轉來轉去,連自己也忘記了在什麼時候睡著的,等他醒來的時候,他已經睡在屋裡了。他吃了一驚:羊呢?他猛地跳了起來,聽到外面羊咩咩地叫,跑出屋門一看,果然,那些羊都在院子里呢。他再細看那屋時,也和平常的屋不一樣,光滑明凈,好象花朵似的散發著香味。

從這以後,寶柱就住在這花朵般的屋裡。夏天,他怕把羊熱著,帶著露水趕羊出去吃草;秋天,他怕把羊凍著,趕羊到向陽地方吃草。嚴霜下過以後,青草枯了,北風吹了起來,雪花飄了,寶柱數了數,連剛生下的小羊,二百隻還要多了,他歡歡喜喜地趕羊下了山。

按本地的風俗,做長工的,都是在陰歷十月初一下工,寶柱下山這天,已是九月二十八了。他一路走,一路想:可熬下這一年來了,再過幾天就和娘見面了,過年也不悉沒面吃餃子,沒油點燈了。他想到這里,身子格外地輕,步子格外地快,那些羊看上去更白了,聽著叫得也格外好聽了。寶柱簡直不是在地上走著,而是駕著一片白去回了庄。

劉老狼把那群羊數了又數,看了又看,嘻了嘻,說道:「到下工只有三天了,你也不用給我做別的營生了,再給我辦一樁事吧。」

寶柱聽了,心想:大江大海都過了,還怕個小河溝溝啦。便說道:「別說一樁,就是三樁兩樁我也能做了。」

劉老狼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你跟我來吧。」

寶柱一直跟著他走進了正屋裡去,只見地上放著一雙大鐵鞋。劉老狼笑著說道:「要你在三天以內,把這雙鐵鞋穿破了,穿不破這雙鐵鞋,你也就不要回我這個門啦。」

寶柱站在那裡,別說先前他沒有想到會讓他去做這怪事,就是天底下也沒有這樣的事情呀。他說道:「為什麼要把鐵鞋穿破了呢?」

劉老狼把臉一沉,說道:「叫你穿破,你就得穿破了。穿不破你就別要工錢了。」

寶柱一下子明白了,他又氣又恨,心想:「怪不得人家都叫你老狼,你真是狼心呀!」

天黑了,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寶柱放了這么多日子的羊,衣裳叫樹枝扯破了,被石頭磨爛了。寶柱站了一陣,自言自語地說道:「要想凍死我萬難啦。」說完,向平時放羊的那山上走去了。

寶柱冒著風雪地走到那裡,卻不見那棟光滑明凈的好屋了。他長嘆了口氣,倚著石頭站住了。

曹州牡丹園

有人說曹州牡丹甲天下,也有的說天下牡丹數洛陽。那曹州牡丹園光聯成片的牡丹就有幾千畝,品種繁多,再齊全沒有了。不過,據說曹州早年間什麼花都有,就是缺少牡丹,後來玉版白和葛巾紫從洛陽來到了曹州,看中了這個地方,落下了種籽,才繁盛開來,這和《聊齋》里「葛巾」的故事恰恰相反呢。
曹州把牡丹叫花子。相傳洛陽有座邙山,以前邙山上有兩棵好花子,一棵白的,一棵紫的。每年到了穀雨季節,老遠望去,就會見到山頂上,兩棵花於開得活艷嶄新,有丈多高,又都花大如盤,白的雪白,紫的顯紫,連那山頭也被襯得光彩明亮,花子的枝葉全看得清楚。可是到了跟前,花影影也看不到一點,真是奇啦。

這兩棵花子,確實不同尋常。有一年穀雨前,花子正遇上好時候.白天日頭照,夜裡星月明,兩株花於喝足了露水,一陣清風,化成了兩個奇俊的仙女。白牡丹抬頭看看,說:「妹妹,你看!這洛陽真不愧是九朝古都,賞花有花,觀景有景,咱姐妹二人成天呆在這山頭上,也該出去遊逛遊逛了,你說咱是去游白馬寺,還是上齊雲塔.說不定能聽到塔下面的金蛤蟆叫哇。」紫牡丹高興地答應:「姐姐說得對,咱倆成天價守在這么個多見石頭少見人的地方,實在弊問得慌,你看那天上的大雁成隊地飛,空中的雀鳥一群又一群,咱姐妹倆倒不如遠走高飛地出去見見世面吧。」

白牡丹琢磨了一陣子,也就同意了。沒用再言語.姊妹二人身輕飄飄地起到了半空,月趕流星樣越飛越遠。在家有在家的樂趣,出門有出門的耍頭,姊妹倆,看了些從來沒見過的光景,也經歷了從來沒有攤上的風風雨雨。這天過午,她倆來到了曹州的上空。當時趙樓村不僅有棟小樓,還有一個很大的花園,半空朝下望望,別說錦緞沒有那麼光彩,就是天上的彩雲也不抵這園里的花色鮮亮。兩個仙女越看越入神,心看醉了,眼看述了,不由自主地往花園里 落去。

都說遠看青山,近看水,那好花更是百看不厭。姊妹倆黃營穿柳樣,瞧了這里,瞧那裡。看了這枝看那枝.怎麼看也看不夠。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天就黑咧,還是合不得離開,就在那座小樓上宿下了。

就這樣,、白牡丹和紫牡丹兩個仙女,留戀趙樓的花園,一住就是多日。

說來也更奇了,趙樓村的人,常看到有兩個閨女,一個穿白.一個穿紫,衣帶飄飄的,在樓上看景。妹抹倆不光喜歡園里的好花,也愛上了曹州一帶的風景,常常到外面去遊逛。有一天夜裡,月明風清,那起樓花園里露光晶亮,花影搖擺,又是一番好看的光景。白牡丹和紫牡丹一面觀景,一面啦起呱來:

「妹妹,這曹州地面一馬平川,土地黑泊油的好吶。」

「對,越住得日子長,越覺得這是個好地方。你看遠有黃河,近有綠水,咱姊妹既然來到這里一趟,怎麼的也得留下個根芽才好。」

「這主意不錯,可是景好,地好,還得人好,要不,小小的根芽怎麼受得了千災萬難?我說咱以後不光觀景,還得到處去訪聽訪聽人哩。」

第二天,姊妹兩個去無影,來無蹤的,串鄉,訪村,聽說了一個故事,這故事有根有梢,有頭有尾,直聽得兩個仙女,回到小樓上還感到情比火熱。齊都說,「曹州有這樣勤勞的厚道人,一定讓牡丹在這里生根開花。」
穀雨過後,姊妹兩個,盡管覺著曹州什麼都好,總是戀家鄉的一捏土,就在臨走的時候把兩個花籽落在了樓上。趙樓的人,看到樓上有兩個白胖的小孩,笑嘻嘻地咧著嘴。趕上去一看.小孩不見了。左找右尋的,在地上揀到了兩粒花籽。花籽入土,第二年出來了兩棵牡丹.培土澆水,養了五年,兩棵牡丹都開了花,一棵開的雪白,一棵開的顯紫,白就是玉版白,紫的就是葛巾紫,都是那樣花大如盤,其俊無比.真是花中之王。

那兩個牡丹女聽到的。到底是個什麼故事?說起來,前面得有這樣的話:

良心正,心腸好。

常言道:「花美美在外面,人美美在心裡。」起了這個頭,下面就是她倆聽到的故事;

那九曲黃河,經過曹州地面,仍然是浩浩盪盪,黃浪滔滔,岸上的一間茅革小屋裡住著娘兒倆,少地無土的,全靠兒子打魚過活。小夥子長得粗壯結實,跑得頂風船,撤得大魚網.盡管風里來,浪里去,成天不停地忙活,還是斷不了受窮挨俄,家裡常常沒有隔宿糧。這一年冬天,進了臘月門,黃河結了冰,打魚是沒門啦,娘兒兩個跟著也就斷了頓。穿得十日破,挨不得一日餓,連愁帶餓,娘病倒了,她心疼兒子,說道:「苦日難熬,光愁也不頂用,後莊上唱戲,你去看個熱鬧吧!」

小夥子有心在家守著娘,又一尋思,老呆在家裡也不是個辦法,出去走走,碰巧也借點吃的也好嘛。

小夥子出了門,三個轉,四個彎地到了戲台於底下東撤模,西撤摸,圍著戲台於瞅了個遍.雖是看到了幾個熟人,也都窮得和自已差不多,各人都有難處,怎麼好把愁布袋讓人家背呢。他嘆了口氣,戲也沒心看,轉身往後走,心裡又思量:「娘有病,回家怎麼跟她老人家說?」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地再寬,也覺得無路可走。

這工夫,戲台上正唱得熱鬧。後庄有一戶人家,老漢和兒子看戲去了,家裡只留下閨女看門。一家三口小日子過得還挺殷實,有糧有草的。閨女到場院里拿草喂姓口.無巧不成故事,就在這個空當,小夥子從門前經過,看到街門敞著,廂房裡還有燈亮,一陣尋思:人窮才知求人難,自己五大三粗的漢子,怎麼好在人前張口呢?又一想,為了叫娘吃上頓飯,自己有什麼臉皮舍不上。轉了這個念頭,腳步也就邁進了院里,叫了幾聲,聽不到答應,又定到了廂屋門口,往裡一看,很是吃驚,屋裡只有幾個上尖的糧食囤,卻什麼入也沒有。他正想退出去.偏偏在這當口,閨女回來了。她千精細百憐俐的,見院里進去了人,也不聲張,把草一扔,伸手把街門關死了,還「嘩啦」一聲把門掛子扣在門鼻子上。小夥子看看被關內了院里,心裡那個著急勁,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出去才好。世上啥都有,就是沒有賣後悔葯的.他後悔自己不該進來,可是後悔也晚了。
再說老漢和兒子,不放心家裡,戲沒看完就回來了;哥哥是個毛楞性子,聽妹妹一說,立時揚起了眉梢子,說道:「黑燈瞎火地往人家宅院里鑽,不是賊是什麼?」 他三步兩步地跑進了場院里,摸起了一根鐵棍,就要開門去打,叫爹一把拉住了,說道:「百事都得有個實,先問清楚了再說。」開門進去,兒於又要動手,又叫老漢給止住了,他真的細米扒糠地問了起來.小夥子便把家裡怎樣窮,老娘病在了炕上,自己想進來要點干糧,一根一底的都對老漢說了。

老漢是吃透世情的人,把仁義看得值千金.說道:「人窮了步步有難,處處有災,俗話說,山再險總有路,河再寬總有渡,只要不怕風霜勞碌,哪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老漢給小夥子裝上一口袋麥子,又裝上了一口袋谷,他伯小夥子餓得沒力氣,還叫兒子親自給他送去。

看到有人送來了這么多的糧食,娘自然要問個明白,小夥子照實說了一遏,娘感思不盡:「嘖嘖,天上的月亮也趕上不老漢的心眼亮,把仁義看得比泰山重。孩子,咱窮了人卻不能窮了志,往後做事可不能光想著自己。」小夥子說:。娘,我一定記住你的話。」

過了年,開了春.黃河解凍了,小夥子又下河打魚。他把打的頭一條魚,天不亮就給老漢家送去。看看街門還沒開,便給他掛在門鼻上。從這以後,每天都是這樣,老漢開開門就看見一條活鮮的色掛在了那裡,猜想一定是小夥子送來的。

這年秋天.縣官的兒子出來打圍,丟了鷹啦,貼出了告示:誰要是給他找著鷹,賞銀一百兩,誰要是把鷹打煞,要拿命來抵。在貼出告示的第二天,小夥子又是天不亮去送魚,看到老漢家門鼻子上掛著個死鷹,台階上還有一大攤血。他看事不好,連忙用土把血蓋了蓋,從門鼻上摘下死鷹.飛跑帶奔地趕了回去,把它扔進黃河去了。一場大禍就這樣隨水漂走了。

原來這死鷹是一個有錢的財主給老漢家栽的贓,財主看中了他的閨女,幾次叫人去提親,老漢說:「會嫁的嫁對頭,不會嫁的嫁門樓,有人看中金和銀,我圖的是人和心。」說什麼也不答應。那財主恨在心,他捉住了公子丟的鷹,把它弄死,掛在了老漢家門鼻上,存心要嫁禍給老漢。

一連七天,小夥子沒給老漢家送魚,也沒上門去。老漢人一家都掛得慌:是不是他娘兒倆攤上什麼事啦?正要去看看,小夥子來了,他把七天前早晨來送魚,從門鼻上摘下死鷹扔到黃河去的事說了。老漢聽後,不禁大驚失色,說道:「是你救了俺一家三口,要不,真不知要落到哪步田地。」

小夥子說:「樹無根也就無葉,是你人善良,心底好,好心催的我,才每天大清早來送魚。老漢說:「還是你為人老誠厚道,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家人口也不多,不知定過親沒有?」
小夥子不覺嘆了口氣,說道:「窮人家苦熬苦撐的。不能盼那一步呢!」

老漢聽了,歡喜地說:「你娘也上了年紀了*一定巴望你成家立業,我有個閨女,咱倆家結門親吧。」

小夥子卻犯了難,說;「這怎麼行,俺家只有一間小屋,一條破船,哪能叫她去跟著受窮。」

老漢說;「這些你就不用管啦。」

他先使車送去了木料磚瓦,蓋起了五間大瓦房,才鼓樂喇叭的給小伙於和閨女成了親。老漢行的是仁和義,閨女更愛小夥子的人和心。兩口子真是你有情,我有意,相親相愛做夫妻。一家三口樂樂和和地過起了好日子。

那白牡丹和紫牡丹兩個仙女聽到的就是這個故事、

如今,曹州牡丹園一到穀雨前後,各色各樣的牡丹開得五顏六色,萬紫千紅,香味飄出老遠。論究起來.大家還是說:曹州早年

最先有的是玉版白和葛巾紫這兩種牡丹.是從洛陽那面傳來的。

㈥ 作文「母愛」怎麼寫

母愛無邊
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春風輕輕地吹紅了花,春雨也靜靜地潤綠了葉,朝氣蓬勃的我們正像那紅花綠葉一樣鮮活一樣有生命力,而又有誰曾想到過是誰做了那春風春雨默默地滋潤著我們呢?

當我們早上匆匆忙忙地從床上爬起時,是誰已經為我們做好了可口的早餐?當我們背上書包急急地走出家門時,是誰的身影徘徊在窗前張望?當我們帶著一身疲憊回到農時,是誰早已為我們燒好了洗澡水?當我們為了學習而挑燈苦讀到深夜時,又是誰悄悄地在桌角放上一杯牛奶?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得這么多這么多卻不求一點回報呢?是媽媽。

從小到大,媽媽一直是我們身邊最親最愛的人,噓寒問暖,知冷知熱。在我們還不能清楚地表達臫時,媽媽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呀呀學語;當我們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媽媽義無返顧地用那博大無私的愛為我們遮風擋雨;當我們自認為已經長在要擺脫她的庇護時,媽媽不無擔心地默默注視著我們;當我們開心的時候,媽媽用明亮的眸子微笑地看著我們;當我們難過的時候,媽媽明知道自己幫不了什麼忙卻還是陪著我們一起憂傷……媽媽為我們做的已經太多太多,可是她卻從來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這是一種多麼廣博多麼無私的愛啊!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灃母愛的偉大,它賜予了我們多少不能忘卻的東西,我們從那裡得到的遠遠比付出的多,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廣博,學會了為他人著想,可是我們又曾為媽媽做過什麼呢?難道我們就這樣心安理得地接受著媽媽無償的愛嗎?我們不應該做些什麼讓媽媽開心,讓媽媽驕傲嗎?

美麗的五月已經悄悄地來到身邊,空氣里到處飄盪著芬芳的氣息,在這暖意融融的季節里,五月永恆的主題便是母親節,在這個平凡又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我們該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媽媽不要華麗昂貴的首飾,不要價值不菲的禮物,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自己,也許就在昨天,一枝初葉蓓蕾的康乃馨,一塊干凈整潔的桌布,一張純潔無邪的笑靨,便讓媽媽倍感欣慰。因為——孩子長大了,懂得如何疼媽媽了。這就是在告訴媽媽:媽媽,我愛你!

昨天便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那美麗的母親節,然面對於每一個愛著媽媽的孩子來說,每一天都是母親節,讓我們用最溫柔的心情,擁抱媽媽,告訴她:「媽媽,我愛你!」

1.每當聽起媽媽好這首歌,我便不有自主的想起了我那愛我的媽媽。

小時侯,爸媽便離婚了,法院把我判給了媽媽。媽媽一個人辛苦的把我拉扯大,讓我時刻的感受著母愛,母愛體現在媽媽對我的關心遠遠大於關心她自己,把錢節省給我用,好吃好喝的都留給我用。

有一見事讓我至今未忘,它發生在小學四年級時:

那是一個大雨滂礴的日子,許多同學的家長都送來了雨具,惟獨我沒有。是啊!媽媽生著病,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身體本來就不好,更別提給我送雨具了。就在我急的不知所措的時候,雨簾中出現了一個我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身影正蹣跚的走來。啊!是媽媽!"媽媽,媽媽!''我一邊高喊著一邊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里。媽媽的臉上慘白慘白的,沒有絲毫的血色,媽媽的身體冰涼冰涼的。媽媽把傘給了我,自己卻淋在了雨里,我偷偷的挪到了媽媽的頭上,突然我身體一顫,打了一個噴嚏,媽媽發現了便把傘推給了我。回到家,媽媽被淋的像一個落湯雞。我把媽媽扶到沙發上,拿體溫計一量,三十九度八。我看了一眼那憔悴的媽媽,心裡一陣心酸,媽媽為了我不顧了自己的身體,為了我每天夜以繼日的工作,為了我忍受了莫大的痛苦。

媽媽,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一定好好報答你!

最後,我呼籲所有的子女們好好善待你們的母親,她們罵你是因為她們愛你,她們打你是因為她們關心你。 當耳邊響起母親如絲如縷的切切叮嚀,我心中就會湧起那個久積未遂的抒寫夢,彷彿一個情感的瀑布傾瀉,讓筆墨不能再滯留不能不洶涌。
母親猶如時光,將我的記憶拉長,展卷不盡的是母親慈和的微笑、慈善的心腸、慈悲的情懷……
周末母親守侯電話是我家一道多年不變的風景。飛越時空的電波猶如溫暖的源泉傾瀉心田,媽媽認定那是世間最美的聲音,是她莫大的心靈慰藉,更是對子女悠長的牽掛。因為她在故鄉,兒女卻在天涯。望斷飛鴻,望斷青山,望不斷的是母親心底那博大無私柔情似水的思念。她將思念幻化為對聲音的寄託與等待,這種等待翻越媽媽的心海,飛過萬水千山,飛遍我們心靈的角落。一句「平安和快樂」的傳送就足以讓母親辛勞整整一周而毫無怨言,足以讓她卸去所有的疲憊,而和父親樂此不疲地談論我們姊弟。
…………………………………………

母親從不會放過cctv-1晚新聞過後的天氣預報欄目。以前我和妹妹讀書,她關注濟南和武漢;現在妹妹和弟弟奔赴地圖上遙遠的亮點,媽媽會比妹妹提前知道上海梅雨季節的來臨,她也會在弟弟未下班之時告訴他廣州將颳起台風。現在她只憑聲音就能准確判斷出是哪個播音員,並能規律性地猜出明天該裴新華還是趙紅艷。現只有我,在離家三里的鎮中教書,我和她守侯著同樣陰晴變幻的天空,噓寒問暖便成了有質量有空氣有細節的立體語言,那是母親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
眼前總閃現母親悄悄為我煮熟的雞蛋。像一顆記憶里的珍寶,歲歲年年不曾褪色,滋潤我成長的每一個年輪。無論上學還是上班,雞蛋總會伴隨我的餐飯,無論冬夏。久已成習慣的我似乎已經漠然了這份本該感懷無比的情懷,我慣於坦然地接受這無償的饋贈。直到有一天,同事那縷驚羨的眼神射向我時,才徹悟「長大」的涵義,才復甦了那份足以讓我感動今生的最深沉偉大的母愛之片片如海的記憶!因為我的從小偏食,母親便在我成長的歲月里傾注了她幾乎全部的心血,哪怕在家裡最困頓的日子裡媽媽也是傾其所能地為我做最可口的飯菜,以至讓我幼小時的妹妹弟弟眼饞得大喊媽媽「偏心」,每每憶起都令我慚愧不已淚光閃爍!漸漸我像媽媽一樣學會了感恩,懂得了媽媽是用最淳樸的精神滋養著兒女最豐腴的心靈,用最樸素的形式闡釋了世間最無私的母愛!
母親的眼淚總承載不起離別的憂傷。村南有一個停車的路口,媽媽總是在迎接我們的時候望眼欲穿提前趕到,而從不曾在離別的時刻抵達。「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怎能訴盡母親在兒女出門時的忙碌和牽掛?雖則她從不輕言離別之苦而勸說著我們不要想家,但她的眼睛在訴說太多的不舍,母親常在我們還未出家門的時候就就播下了思念的種子,很快就會萌芽開花葳蕤成一棵枝繁葉茂的牽掛樹。妹妹大四開學的一個夏日,媽媽執意送行,當打理好行李將走向家門拐角的時候,妹妹的一句「媽,您回去吧!」,回望母親她已經淚眼婆娑得說不出話,而終究沒有邁到乘車的路口。一次次重逢和一次次告別中,我知道母親不再年輕,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漸漸風干母親的容顏,當皺紋爬上鬢角頭發失去光華,兒女卻各自去尋夢,架著日益豐滿的翅膀遠走他鄉。這對於一顆善良易感的母親心,是件多麼欣喜欣慰而又殘忍無奈的事情啊。
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是我奮斗不息的源泉。媽媽讀書不多,但她知書達理、深明大義的處世觀令飽讀詩書的爸爸都贊嘆不已,她在漫長的艱難歲月里一直和爸爸並肩支撐著我們的「家」,為我們姊弟鑄造了最溫暖的親情港灣最唯美的精神家園。在媽媽的溫情關懷下,我一帆風順地完成中師學業,當不足二十歲踏上講台時,她終於驕傲得笑了!然而她沒有想到,女兒的工作起點又成了一條學業的起跑線,十幾歲只懂得躊躇滿志而不懂得風雨兼程更讀不懂步履惟艱,如今我在考研的路上飽經風雨。是我最親愛的媽媽,她的關愛和鼓勵無論何時都雨露潤心田般地撒向我,使我得以全身心地在硝煙彌漫的考研戰場上縱橫沖殺,她讓我明瞭望女成鳳乃世間最深沉的期待!
幾年來,在職考研磨礪了我的品格,也消耗著人生最綺麗的青春年華,讓一個濡染著理想主義和古典主義的現代女子飽嘗了現實日子裡的酸甜苦辣。從小到大,母親從不曾懷疑兒女的聰慧,當我將今生第一篇日記讀給她聽的時候,她就欣喜地認定她的女兒將來一定會出類拔萃。然而我連續幾次與夢想擦肩而過,當379分刺痛我心坎嘆命運不濟的時刻,而最讓我黯然的是我的成敗直接系連著母親的憂歡。我給父母帶來的快樂遠不如從前,更多的時候是他們為我憔悴,為我不佳的情緒所牽連。安慰我時媽媽眼角里流露的是淡淡憂傷的光芒,我明了眼神折射的不過是內心之冰山一角,肯定是我的痛苦讓媽媽受盡了折磨。
母親極易滿足極易感動。弟弟為媽媽帶來一把牛角梳,她每天清晨拿起,就會情不自禁地提起弟弟,然後梳理起成串美好的往事;每當做飯時,她又會盪起幸福的微笑,說弟弟買的電磁爐多麼方便多麼實惠!當妹妹帶領媽媽去武大校園看櫻花,媽媽的腦際便經久不息地飄盪起行程里那片片竹海的綠,天空的藍。清楚地記得媽媽常為那幾次不多的旅行而興奮和激動,幾十年土地上的勞作限制了她的出行,甚至扼殺了她的憧憬,她從沒有想過要走出家門去游覽風光,時時處處都會為花費考慮。但我知道母親若去了一個景點,她的思緒定會有熱奮的馳騁,那份不亞於年輕人的激動會給她帶去無比的歡樂。電視里的圖片只是內容不鮮活的概念的東西,它怎能抵得過身臨其境?很慚愧,身為長女,我沒有帶父母遠游過,回憶的天空里只有那個春天裡去曹州牡丹園的唯一經歷,那也是在百般勸解和誘惑的情況下才肯去的。在牡丹花香飄過中午,美妙的噴泉聲響起的時候,母親對父親說:「孩子們都很懂事,我們這輩子,值得。」那時我分明感到媽媽幸福的暖流傳到我的血脈里,而忽略了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的巨大犧牲和無比艱辛的代價。
母愛無私無聲,無邊無價。母愛如泉,含蓄靜默而不張揚,點點滴滴都是對兒女的細心呵護;母愛如海,猶如澎湃洶涌的大海,滾滾波濤充溢的都是對兒女的深情厚愛!

㈦ 去洛陽看牡丹值得嗎

很值得啊,洛陽牡丹甲天下,現在正值4月份,滿城花開,這幾天是盛花期,國花,值得一看。而且小吃很多啊,可以一飽口福。

㈧ 市民在高校挖月季牡丹32株後經歷了什麼

12月6日,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通報一起刑事案件,武漢市民陶某等4人近日在武漢一高校內挖走30餘株月季和牡丹,高校稱失竊花草價值近2.73萬元,目前涉事人員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經查,陶某於11月27日凌晨,與男友和兩位好友吃完宵夜後,看見路邊有野花,准備摘回去養。男友廖某告訴陶某,某大學牡丹園里的花比這些野花好看得多。

4人隨即開車前往該大學的牡丹園,徒手將7株月季和6株牡丹從泥土中拔出,運到陶某的租住房內。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㈨ 牡丹花的唯美散文有哪些

又是牡丹花開時
作者:明若小溪

院里的牡丹花終於開了。盼啊盼,每天都望著那些花骨朵,憧憬著花開滿園的絢爛。
想起去年搬來的時候,也是滿院鮮花。各色的玫瑰百合花,大朵大朵的芍葯和牡丹艷壓群芳。紅彤彤的蕃茄鋪滿菜地,黃橙橙的杏子掛滿枝頭,還有那綠幽幽的葡萄綴滿木架,令人垂涎欲滴……
這就是房東叔叔和阿姨精心創造的家園。也是我的夢中家園。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又是一年,不知不覺又過了春天。院里的杏花、梨花和蘋果花都謝了,到了結果的時候。牡丹花送走了春天迎來了初夏。
牡丹花開的時候,百合,芍葯,玫瑰都才慢慢長出花骨朵兒。所以牡丹更是院里最美的風景。剛開第一朵花的時候,我就已經仔細的欣賞了一番。它那紫紅的花瓣層層疊疊,包裹著金黃的蕊絲,慢慢綻開到碗口那麼大。形似楓葉的葉子就像無數只小手呵護著花朵,遠遠就望見萬綠叢中一點紅。靠近了便是一股奇香撲鼻而來。不知什麼時候已有兩只蜜蜂在花蕊間忙碌著,它們的鼻子果然是最靈敏的。看那些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似一個個嬌媚的姑娘,半掩著羞紅的臉兒,期待著蜜蜂寵幸的時候。
見此情景我忽然心生靈感,口中默念出幾句:
「牡丹初放綻玉容,含苞朵朵似嬌娘。
靈蜂飛舞忙尋蜜,待到紅遍滿園時。」
花期一到,很快的兩天之內就會開出好多花。每天早上一開門,就能看見許多驚喜,就會帶給我一個好的心情。每下班回家看見它們,就會減去我幾分的疲憊。
我一直在關注它們的變化,隨時拿手機拍下它們美麗的容顏。我注意到了,一朵花兒盛開,就有一朵花兒枯敗。這就是勉不了的輪回吧。有時候就一會兒的時間,就會神奇的開出好幾朵!很是讓人遐想到花兒如何一點一點慢慢綻開的樣子,該是多麼的奇妙!要是能夠輕易瞧見,那也就不足為奇了呀。
一天清晨閑來無事,我便獨自在院中觀賞牡丹。清晨的陽光柔柔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花香,直令人心曠神怡!不知什麼時候,那群勤勞的蜜蜂又在花叢中穿梭飛舞,歡喜的嗡嗡唱著忙著來回採蜜。碩大的牡丹在綠葉的印襯下顯得格外絢爛耀眼,愈加嫵媚動人。真想摘下一朵插入瓶里放在房中,可又隨即斷了此念,怎可這樣貪心殘忍的將花枝分離!還是靜靜的站立花叢中,幻象中彷彿是在自己的家園觀花享受吧。
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氣蓬勃,像久拘閨房的女子,在陽光照耀下盡情展開燦爛的笑顏。陣陣涼風吹來,花兒們輕輕的搖頭,葉子莎莎作響,正是那一群閨中蜜友在相互竊竊私語呢……
這又讓我忽然想起《紅樓夢》中那一系列大家閨秀,聚集在牡丹園里吟詩嬉戲的情景。瞬間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於是我便穿越時空,將自己幻化成了林黛玉,在花前即興吟詩:
「牡丹怒放迎朝陽,絢光朵朵綻笑顏。
天姿國色奇香異,一笑傾城花中王。
綠葉印得紅花媚,嬌艷欲滴愈動人。
誘得群蜂歡采蜜,芳香溢濃送春風。」
雖然我自知慚愧,對詩詞的一竅不通,這樣的拙句萬萬不可與傳世才女黛玉相提並論,但卻是我發自內心對牡丹的愛意!同時也欽佩牡丹氣質高雅,超塵脫俗。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牡丹的美過於招遙,氣勢凜然。她艷壓群芳,混身散發著貴族氣息,正如宮廷貴妃一樣高高在上不易親近的感覺。
其實我也有過這般想法。那是因為我從未見過真正的牡丹,以前只是在圖片上看到過。而今終於一睹了國花真容,果然名不虛傳。而它的雍容華貴,自然是經歷過無數風霜雨雪,苦苦煎熬而來。這是我親眼所見,它從花開花落,到秋霜冬雪。正當它們絢爛盛開的時候,突然襲來狂風驟雨,打得花瓣四散飄落,但它們卻無懼無謂從容面對,堅持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又會開出嶄新的花朵!幾乎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凋落時,它凍得像楓葉一樣紅的葉子,依然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直到隆冬正式來臨,它才漸漸屈身於茫茫寒雪之中,苦苦等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日!
所以我才慢慢明白,牡丹的奇香與眾不同。那花香中總隱含著一種微微苦澀的味道。正是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味道!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牡丹撲鼻香?
牡丹花開,象徵富貴吉祥。總有一天,我也要將這高貴漂亮的牡丹種滿我的院子,我也會有我夢想中的家園!

㈩ 尋找張抗抗的一本小說

張抗抗1950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廣東新會,當代女作家。1969年去北大荒插隊,後報名去邊至黑龍江國營農場,1977年進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畢業,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並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她於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題材的長篇小說《分界線》,1979年以短篇小說《愛的權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則更是作品不斷。1987年長篇小說除《隱形伴侶》,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識分子命運的《赤彤丹朱》(1995年)。
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後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77年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反映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們對不同的婚姻愛情的認識與追求。從此以後,她一直將思考的重心放在當代青年事業與愛情的矛盾沖突上。198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在更加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輾轉矛盾的內心歷程,運用細膩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們內心的創傷和追求。
作為一位作家,張抗抗具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藝術素質,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溫柔和細膩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與痛苦,以敏銳、瀟灑的筆揭示人的心靈底蘊,作品中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純凈的詩意;另一方面比之於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著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覺和情緒所左右,而是以一個智者的清醒有意識地將作品當作某些思考的載體,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獨到的思索見長。
後來在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任職,成為專業作家。198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
作品
《赤彤丹朱》
《張抗抗》
《沙之聚》
《張抗抗散文自選集》
《情愛畫廊》
《永不懺悔》
《張抗抗知青作品選》
《地下森林斷想》
《故鄉在遠方》
《分界線》
[編輯本段]獲獎狀況
《夏》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紅罌粟》獲首屆《上海文學》獎、長篇小說《隱形伴侶》獲黑龍江省文學大獎賽大獎、《赤彤丹朱》獲東北文學獎長篇小說一等獎、《張抗抗散文自選集》獲東北文學獎散文集一等獎、中篇小說《鍾點人》獲《東海》全國純文學最高稿酬獎、1995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8年獲中國首屆女性文學創作獎、其它各省市刊物獎數十次、各報副刊全國獎數十次.
主要經歷
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後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有《城市的標識》等多部作品進入了小學課本。
作品翻譯情況縱覽:(據不完整資料統計)
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德文、法文)在德、法國出版
短篇小說《夏》:(日文、法文)在日本、法國出版
短篇小說《牡丹園》:(英文)發表於加拿大某刊
短篇小說《白罌粟》:(德文)發表於德國某刊
短篇小說《空白》 《睡神在太陽島》 (39--41--37) 《我們需要兩個世界》、《北極光》節選等 《中國文學》
中篇小說《北極光》:(英文、德文、俄文)在國外出版
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英文)新世界出版社
散文集《花的節日》(英文,多人合集):遺失日記、 我的節日、恐懼的平衡、出售與投資、鸚鵡與流浪漢、尋回自然
中國譯林出版社
中篇小說《殘忍》:(法文)法國巴黎BLEU DE CHINE出版社
中篇小說《殘忍》:(英文)香港大學《譯叢》
主要作品專集目錄
····················
短篇小說集:
《夏》 1981年11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紅罌粟》 1986年10月北方文藝出版社
中篇小說集:
《張抗抗中篇小說集》 1982年7月中國青年出版社
《塔》 1985年5月四川文藝出版社
《陀羅廈》 1992年7月華藝出版社
《永不懺悔》 1994年10月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
《永不懺悔》 1995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銀河》 1996年12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散文集:
《橄欖》 1983年5月上海文藝出版社
《小說創作與藝術感覺》 1985年6月百花文藝出版社
《地球人對話》 1990年6月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野味》 1992年3百花文藝出版社
《你對命運說:不!》 1994年1月上海知識出版社
《恐懼的平衡》 1994年4月華藝出版社
《牡丹的拒絕》 1995年3月春風文藝出版社
《張抗抗散文自選集》 1995年5月天津百花出版社
《故鄉在遠方》 1995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柔弱與柔韌》 1996年5月湖南文藝出版社
《沙之聚》 1996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山野現代舞》 1998年2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滄浪之水》 1998年1月江蘇文藝出版社
《女人的極地》 1998年4月台灣業強出版社
《風過無痕》 1998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鸚鵡流浪漢》 1998年11月重慶出版社
《女人說話》 1999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2 張抗抗作品目錄
長篇小說單行本:
《隱形伴侶》 1986年12月作家出版社先後6次印刷
《隱形伴侶》 1995年5月華藝出版社再版
《赤彤丹朱》 1995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情愛畫廊》 1996年4月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
《情愛畫廊》 1998年12月台灣業強出版社出版
其它:
《張抗抗代表作》 1991年,北方文藝出版社
《張抗抗兒童文學作品選》 1991年6月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張抗抗自選集》5卷 1996年6月 貴州人民出版社
《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張抗抗卷》
1998年10月 人民文出版社
《張抗抗影記》 1998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大荒冰河》(老三屆著名作家回憶錄叢書)
1998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小說改編情況:
《隱形伴侶》改編為8集電視連續劇,已播映
《情愛畫廊》改編為20集電視連續劇,已播映

熱點內容
青海花兒折牡丹 發布:2025-10-08 14:42:05 瀏覽:808
海棠灣地攤 發布:2025-10-08 14:41:15 瀏覽:717
大魚海棠吹奏 發布:2025-10-08 14:31:41 瀏覽:527
茶花品種介紹及圖片大全 發布:2025-10-08 14:29:59 瀏覽:966
玫瑰壁紙大圖 發布:2025-10-08 14:23:26 瀏覽:764
2017年全年一句梅花詩 發布:2025-10-08 14:06:19 瀏覽:83
醴陵瓷荷花 發布:2025-10-08 13:50:38 瀏覽:647
牡丹江到日照的飛機票 發布:2025-10-08 13:41:52 瀏覽:506
丹卷花語 發布:2025-10-08 13:39:35 瀏覽:707
茶花匯網 發布:2025-10-08 13:37:05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