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降水
⑴ 牡丹江在哪裡
牡丹江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東北亞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區域性經貿旅遊城市。
牡丹江市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211公里,與海參崴直線距離 248公里,與納霍德卡直線距離331公里,轄區內有牡丹江航空港、綏芬河鐵路和公路、東寧公路4個國家一類口岸,貨運能力接近1000萬噸/年。開通了至上海、廣州、大連、海參崴等10條航線,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和交通中心。
牡丹江市轄區內現有6個縣(市),4個城區,人口271萬,其中朝鮮族人口13萬,市區人口81.5萬,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
2002年,牡丹江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2.4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21.1億美元,其中,邊貿出口總額達到19.5億美元。全市已形成橡膠、紡織、機械、電子、造紙、建材、食品、醫葯、電力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體系,發展了吉信、華宇、民運等一批實力較強的邊貿公司和韓國大宇、日本岩井、香港粵海、深圳康佳等一大批外來投資企業。有輪胎、卷煙紙、水泥、彩色電視機等一批名牌產品,樺林、石化、水泥集團進入國家500戶重點企業行列。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稱。牡丹江流域,古為肅慎地。帝舜禹始,一直是滿族的祖先及其後裔生息之地。公元698年建立了唐朝地方政權——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跡尚存。1937年設市,1945年8月獲得解放。至今古風猶存,民風淳樸,歷代多出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雅克薩之戰、「平南洋」抗日、八女投江、楊子榮剿匪等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里。
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現在耕地30.8萬公傾,盛產大豆、玉米、小麥,其中響水大米為千年貢品。有宜林宜農荒地384.6萬畝,林地4562萬畝,森林覆蓋率57.84%,活立木儲量2億多立方米,是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三大硬闊」之鄉,也是國家紅松母樹林基地。人參、黃芪、刺五加等名貴葯材及東北虎、紫貂、飛龍等珍禽異獸聞名遐邇。有金屬、非金屬礦產96種,煤、黃金、大理石、石墨儲量大,品質好,其中石墨儲量達12億噸,居全國之首。
沿邊鄰境,區位優越。東南部與俄羅斯濱海邊區接壤,邊境線長達204.9公里,口岸眾多,邊貿暢通。市區距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市381公里,距遠東最大不凍港納霍德卡421公里。是南下圖們江到朝鮮半島的交通樞紐。
牡丹江風光旖旎,景色天成。中國獨有、世界有二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鏡泊湖「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內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牡丹峰雄偉壯觀,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人工湖——蓮花湖山青水秀,森林虎園驚心動魄,冰雪旅遊獨具特色,跨國旅遊風情迥然……
牡丹江市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魅力,景色秀美的山山水水之間,點綴著風韻奇秀的鏡泊湖、煙波浩渺的蓮花湖,蒼翠雄健的牡丹峰,深邃動人的火山口森林,歷史悠久的唐代渤海國遺址,家喻戶曉的威虎山剿匪遺址、楊子榮墓、八女投江群雕......,加之特色鮮明的冰雪旅遊、森林旅遊、民俗旅遊。
牡丹江不僅域內旅遊資源富集,周邊地區和國家也同樣山水具佳,如省內的滑雪勝地亞布力、中俄界湖興凱湖、界江烏蘇里江,吉林省的長白山,俄羅斯的海參崴,都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位置: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南鄰吉林省,東接俄羅斯
氣候:牡丹江的氣候是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無霜期126天,平均降水量為535.6主要集中到夏季,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
最佳旅遊時間:6-9月。
面積:總面積40583平方公里。
人口:總人口270萬左右。
行政區劃:現轄海林、寧安、綏芬河、穆棱四市,林口、東寧兩縣。
景觀:鏡泊湖、興凱湖、牡丹峰自然保護區、唐代渤海國遺址、八女投江群雕、楊子榮烈士墓、雙峰林場、東寧要塞等。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稱。牡丹江流域,古為肅慎地。帝舜禹始,一直是滿族的祖先及其後裔生息之地。公元698年建立了唐朝地方政權——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跡尚存。1937年設市,1945年8月獲得解放。至今古風猶存,民風淳樸,歷代多出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雅克薩之戰、「平南洋」抗日、八女投江、楊子榮剿匪等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里。
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現在耕地30.8萬公傾,盛產大豆、玉米、小麥,其中響水大米為千年貢品。有宜林宜農荒地384.6萬畝,林地4562萬畝,森林覆蓋率57.84%,活立木儲量2億多立方米,是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三大硬闊」之鄉,也是國家紅松母樹林基地。人參、黃芪、刺五加等名貴葯材及東北虎、紫貂、飛龍等珍禽異獸聞名遐邇。有金屬、非金屬礦產96種,煤、黃金、大理石、石墨儲量大,品質好,其中石墨儲量達12億噸,居全國之首。
沿邊鄰境,區位優越。東南部與俄羅斯濱海邊區接壤,邊境線長達204.9公里,口岸眾多,邊貿暢通。市區距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市381公里,距遠東最大不凍港納霍德卡421公里。是南下圖們江到朝鮮半島的交通樞紐。
牡丹江風光旖旎,景色天成。中國獨有、世界有二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鏡泊湖「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內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牡丹峰雄偉壯觀,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人工湖——蓮花湖山青水秀,森林虎園驚心動魄,冰雪旅遊獨具特色,跨國旅遊風情迥然……
牡丹江市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魅力,景色秀美的山山水水之間,點綴著風韻奇秀的鏡泊湖、煙波浩渺的蓮花湖,蒼翠雄健的牡丹峰,深邃動人的火山口森林,歷史悠久的唐代渤海國遺址,家喻戶曉的威虎山剿匪遺址、楊子榮墓、八女投江群雕......,加之特色鮮明的冰雪旅遊、森林旅遊、民俗旅遊。
牡丹江不僅域內旅遊資源富集,周邊地區和國家也同樣山水具佳,如省內的滑雪勝地亞布力、中俄界湖興凱湖、界江烏蘇里江,吉林省的長白山,俄羅斯的海參崴,都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位置: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南鄰吉林省,東接俄羅斯
氣候:牡丹江的氣候是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無霜期126天,平均降水量為535.6主要集中到夏季,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
最佳旅遊時間:6-9月。
面積:總面積40583平方公里。
人口:總人口270萬左右。
行政區劃:現轄海林、寧安、綏芬河、穆棱四市,林口、東寧兩縣。
景觀:鏡泊湖、興凱湖、牡丹峰自然保護區、唐代渤海國遺址、八女投江群雕、楊子榮烈士墓、雙峰林場、東寧要塞等。
牡丹江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28°02′-131°18′、北緯43°24-45°59′,
四周與本市下轄縣(市)穆棱、林口、海林、寧安為鄰。牡丹江市地區土地面積40583平方公里。
下轄海林、寧安、綏芬河、穆棱、東寧、林口和東安、西安、陽明、愛民10個縣(市)、區,
是東北亞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區域性國際經貿旅遊城。牡丹江位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
屬於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短,回暖快,風大易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短,
降溫快;冬季漫長寒冷。年平均氣溫5.9度,年均降雨547毫米,年日照平均2305小時,
氣候宜人,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
牡丹江地區耕地面積43.1萬公頃,土壤以暗棕壤為主。牡丹江市四周環山,中部低平,
地勢由東南和西北向中部傾斜,形成盆地。河流大部分注入中部的牡丹江。以江為界,
西半部屬張廣才嶺,東半部屬老爺嶺。山丘頂部渾圓,山地平緩,海拔多在300-800米之間。
最高處為海拔1687米的海林市西南老禿頂子;最低處為綏芬河出境點,海拔86.5米。
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義務教育規模日趨合理。全市擁有高等院校6所,專任教師1742人,
在校生2.1萬人。中小學學校數量略有下降。全市包括初高中、完全中學、
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獨立設置的少數民族學校在內的中學數量由上年的183所下降為179所;
小學數量839所,比上年減少5.9%。受適齡生源減少等因素影響,我市初中、
小學等義務教育在校生數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分別由上年的12.8萬人和19.3萬人下降
到12.1萬人和17.5萬人。
⑵ 2020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是旱還是澇年頭
黑龍江省政府部門獲悉,今年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略高,平均降水量偏少,春耕生產期間可能出現「西旱東澇」。黑龍江是我國第一糧食生產大省,西南部是其傳統旱區,有「十年九旱」之稱。氣象部門預報,今年黑龍江省西南部地區仍有局地性乾旱可能。而東部地區積雪覆蓋較深,可能發生短時局地內澇,影響春耕生產。針對今年春耕生產面臨的形勢,黑龍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全省各地提前活雪散墒、挖溝排水、破冰排水。黑龍江省農委也組織專家會商,並從栽培角度,以「抗旱澇、搶農時、保春種、促全苗」為重點,發布了春耕生產技術意見,確保一次播種奪全苗。黑龍江省要求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科學整地、催芽播種、免耕播種、坐濾水種、智能催芽、大棚育秧等抗災保種技術措施,提高春耕生產質量。
⑶ 高雄和牡丹江在氣溫和降水上有何異同
高雄和牡丹江在氣溫上的共同點是夏天都熱,在降水上的共同點是7月份降水最多。
⑷ 牡丹江是黑龍江省的么
牡丹江市是中國黑龍江省政府直屬的一個地級市,中國大陸最大的邊貿城市之一,亦是北方的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與吉林省交界地區,與俄羅斯接壤,境內的綏芬河和東寧等四個口岸是中國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重要口岸。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橫跨市區因而得名。牡丹江海浪機場擁有六條國際航線和數條國內航線,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七大航空港之一。牡丹江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第三大城市,亦是黑龍江省東部和吉林省東部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交通、科技、經濟、旅遊中心。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人口28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9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江南新區。 所獲稱號 中國雪城 牡丹江 魚米之鄉 塞北小江南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林海雪原》故事的發生地 中國國際木業之都 中國食用菌之城 2008年中國對外貿易實力城市13強 2009年度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東北地區重點開發城市之一 牡丹江 概況 拼音:Mudanjiang Shi 面積:40435平方千米 人口:280萬 郵編:157000 行政區劃代碼:231000 區號:0453 標志 市樹——雲杉 市花——牡丹花 市歌——花的城花的江 [編輯本段]牡丹江地理 牡丹江是中國黑龍江省轄市。位於黑龍江東南部,地處中、俄、朝合圍的「金三角」腹地,區位優勢明顯。牡丹江市位於東經 128 °02 ′~ 131°18′ 、北緯 43°24 ′~ 45°59。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西與哈爾濱市接壤,東與俄羅斯遠東接壤,南與吉林省延邊自治州接壤。地處長白山北部,西部為 牡丹江區點陣圖張廣才嶺,東部為老爺嶺。牡丹江自南向北縱貫全境。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個地區凸現山勢並且連綿起伏,亦縱橫河流,被稱為「九分山水一分田」。地形則是以山地,丘陵為主,呈現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四種地質形態。全市平均海拔高度230米,牡丹江地區的海拔最高處位於張廣才嶺的白突山,其海拔高度為1686.9米;而海拔最低地區則是位於綏芬河市與俄羅斯的邊境地區,為86.5米。 牡丹江市及其所轄的綏芬河、海林、寧安、穆棱、林口、東寧等市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北鄰哈爾濱市的依蘭縣和七台河市的勃利縣,西鄰哈爾濱市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縣,南鄰吉林省的汪清縣、敦化市,東鄰雞西市、雞東縣,並與俄羅斯接壤。全市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35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4.4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295萬,市區人口94.2萬。牡丹江市地處山區,地貌復雜,地形多樣,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沿江河平原區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水源條件好,是全市水稻主產區,其中寧安市渤海鎮響水大米是全國聞名的優質大米。山區森林茂盛,全市共有林地面積244.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2.3%。樹種有25科百餘種,主要優質木材有紅松、落葉松、樟子松、雲杉、冷杉、水曲柳等。林區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生有各種可開發利用的野生經濟植物2200餘種,其中葯用植物500餘種,年貯量20餘萬噸,主要品種有山參、細辛、刺五加、黃芪、杜鵑、五味子、桔梗、防風等。可食用的山野菜有80餘種,其中蘑菇、木耳、松茸、蕨菜、薇菜、刺老芽等被視為「山珍」、「天然無污染綠色食品」,暢銷海內外,年蘊藏量40萬噸。可開發利用的山野果有紅松籽、榛子、山核桃、山葡萄、刺玫果等l5種,年貯量l5萬噸。此外,在林區還棲有東北虎、梅花鹿、狍子、黑熊、野豬、狐狸等18科53種珍稀野生動物。鳥類資源有48科256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產種類比較齊全,非金屬礦產占絕對優勢。已發現的礦產有煤、黃金、大理石等78種。旅遊資源豐富,全市境內擁有可開發的景點450餘處,其中,自然景觀約有270處,人文景觀約有l80處,已開發並具備接待能力的自然、人文景觀230處。 [編輯本段]牡丹江氣候 牡丹江市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2007年:平均氣溫6.1℃,平均降水量579.7毫米,日照時數2339.8,平均相對濕度64%。 牡丹江地處盆地,四面環山,四季分明。西部山脈阻擋沙塵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地區免受沙塵天氣。 牡丹江東部瀕臨日本海,植物茂盛。空氣濕潤。 全市山地、丘陵占總面積78%,森林資源豐富,有10個林業局、14個營林局。中部為牡丹江河谷盆地,東部有穆興平原,土地肥沃,盛產水稻、小麥、大豆、烤煙和西瓜。所產響水大米、寧安大蒜久負盛名。轄區內有牡丹江、烏蘇里江、穆棱河、綏芬河、海浪河等300多條河流,水利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鏡泊湖地下發電廠。地下煤、鐵、黃金等資源儲量亦豐。當地以產人參、木耳和蜂蜜等著稱。
⑸ 牡丹江的主要支流
珠爾多河,是牡丹江的一級支流,「珠爾多」系滿語「渡口」的意思。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額穆鎮張廣才嶺山脈老爺嶺西南。流經額穆鎮,在敦化市黑石鄉丹南村西北入牡丹江。河流總長80.1千米,河源高程1450米,河口高程366米,河道坡度3‰。流域面積1750平方千米。有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1條,其中大於100平方千米的支流自上游至下游依次為:威虎河、東北岔河、額穆索河、大石頭河、小威虎河。
小石河,是牡丹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翰章鄉張廣才嶺山脈新開嶺西,由西向東流經敦化市翰章鄉、江南鎮,在市區東北部匯入牡丹江。河流總長54.7千米,河源高程860米,河口高程494米,坡度3.8‰,流域面積259平方千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年內分配不均,6月至9月的佔全年70%。年平均徑流量0.7億立方米。流域30平方千米的支流為小北溝和柳樹溝。
黃泥河,因河水中含泥量較大而得名。該河秋梨溝鎮以下河段原稱雷風氣河,1983年水利區劃,將整個河流統稱黃泥河。黃泥河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張廣才嶺山脈東大砬山,自西向東流經敦化市黃泥河鎮和秋梨溝鎮,在秋梨溝鎮橫道河子入牡丹江。河源高程800米,河口高程415米,河道坡降2.9‟。有流域面積20-100平方米的支流8條。
沙河,是牡丹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煙筒砬子屯北,從東南向西北流經敦化市的大石頭、大橋、沙河沿、官地等四個鄉鎮,在西崴子水電站下游600米處匯入牡丹江。河流總長186.5千米,河源高程960米,河口高程394米,坡度1.6‟。流域面積1849平方千米,有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9條。其中,二道河最大,流域面積341平方千米。 爾站西溝河:又名「爾站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寧安市西部。發源於張廣才嶺東側,有兩個河源,即爾站南溝河、爾站北溝河,在爾站汽車隊駐地附近匯合後,稱「爾站河」。自西向東行,在爾站河口注入鏡泊湖。全長74公里,河寬27米,水深0.5米,流域面積1010平方公里。
蛤蟆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寧安市東部。發源於老爺嶺西麓,自東向西,至寧安市良種場折向北,流經卧龍鄉、蘭崗鎮和江南鄉,在寧安鎮西河村注入牡丹江。全長90公里,河寬10-40米,水深0.5-0.8米,流域面積1805平方公里。
海浪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境內。發源於張廣才嶺東麓,流經海林市長汀、舊街、石河、海南等鄉鎮,在牡丹江市郊區龍頭山東北注入牡丹江。全長210公里,河寬50-125米,水深1-3米,流域總面積5225平方公里。
二道海浪河:松花江三級支流。位於海林市西部。發源於張廣才嶺大禿頂子東側,自西向東行,流經大海林林業局二浪河林場、新林村經營所、八道河子林場,於發河森鐵火車站附近注入海浪河。全長75公里,河寬28米,水深0.6米,流域面積634平方公里。
山市河:松花江三級支流。位於海林市中南部。發源於張廣才嶺東坡大嶺、高嶺子一帶,自西北向東南行,流經橫道河子鎮、山市鎮,於石河鄉石河村注入海浪河。上游在橫道河子鎮境內流段又稱「橫道河」。全長83公里,河寬15-25米,水深0.5-2.0米,流域面積726平方公里。
頭道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海林市中部。發源於張廣才嶺東坡,自西向東行,流經橫道河子鎮北部和柴河鎮全境,在柴河鎮北站村附近注入牡丹江。全長63公里,河寬中游平均25米,下游平均35米。大夾皮溝匯人後,形成兩個深水汀,一個水域面積1600平方米,水深4一5米,河水黛蘭不見底;另一處在「三十五林場」東端山腳下,因劈山築路填塞而成,水域面積約500平方米,水深2米左右。下游平均水深1.5米。流域面積859平方公里。
二道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海林市北部。發源於張廣才嶺東坡,自西向東行,橫貫二道河子鎮全境,在二道河子鎮北注入牡丹江。全長67公里,河寬30-35米,水深0.5-1.0米,流域面積727平方公里。
三道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海林市北部。發源於張廣才嶺大禿頂子東麓,自西向東行,流經三道河子鄉牡丹江以西全境,在三道河子鄉河口村注入牡丹江。全長80公里,河寬22米,水深0.3-1.0米,流域面積1370平方公里。
烏斯渾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林口縣境內。清代稱「武斯渾河」。發源於鍋盔山東側,自林口縣境東南部流向西北部,於大屯村對岸注入牡丹江。全長141公里,河寬30-75米,水深0.5-1.0米,流域總面積4176平方公里。
蛤蟆河是牡丹江最大支流。發源於縣東部的老爺嶺,流經卧龍、蘭崗、江南等三個鄉,最後由寧安城南注入牡丹江。它在境內全長90公里,河流上下游落差大,水流急。沿岸大部分地方已辟為自流灌溉區,已灌溉農田1.5萬多畝。
海浪河,發源於海林縣境內西南部張廣才嶺禿頂子、大禿頂山一帶,古稱海蘭窩集。「海蘭」、「海浪」均系滿族語即榆樹,「窩集」即森林。海浪河發源由18條小河匯成,流經長汀、舊街、新安、石河、新合、海林、海南七個鄉鎮,出縣境不到1里於海浪火車站北流入牡丹江,全長210.5公里。平均河面寬80米,水深1.5米,流速0.9米/秒,結冰期11月至4月。集雨面積5225.1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上游為85%以上,下游為67%。平均流量36立方米/秒,一般高達2500立方米/秒(1960年8月24日),乾旱的春季最低流量平均5立方米/秒以上,河口處枯水保持29立方米/秒,1956年汛期洪峰流量為3720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為5600立方米/秒。從山嘴子以上,因山高林密日照短、水溫低,新安鄉修了大型曬水池,提高了水溫用以灌溉。海浪河主要支流有二道海浪河、山市河、密江河等,各級支流共70餘條。其支流多流經丘陵漫崗,稍加工程措施,便可進行灌溉。
密江河,發源於張廣才嶺的太平嶺、鋼盔頂子山,流經海林林業局奮斗林場、山市種奶牛場、新安朝鮮族鄉,於密江村東流人海浪河,流長50公里,流域面積554.8公里。二道海浪河,是海浪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張廣才嶺大禿頂山峰東麓海林縣與五常縣交界處,流經大海林林業局二浪河林場、新林村經營所、八道河子林場,於發河森鐵火車站附近匯入海浪河,流長75公里。流域面積633.9平方公里。河面平均寬28米,平均水深0.6米,最深1.7米,流量200立方米/秒。
山市河,發源於張廣才嶺大嶺、高嶺子一帶,流經橫道河子、山市鎮,於石河村流人海浪河,流長83公里。流域面積726.4平方公里。上游水深0.5米,河面寬15米;下游水深0.7米,河寬25米,河道轉彎處水深2米。上游在橫道河子鎮內流段又叫橫道河。山市河主要支流有柳樹河、大荒溝水等。
頭道河,是牡丹江進入海林縣境後第一條較大支流,故名。發源於張廣才嶺海林縣與尚志縣接界處橫道河子鎮西境,流經橫道河子鎮北部和柴河鎮全境,於柴河鎮北站村北流入牡丹江,流長63公里,流域面積859.1平方公里。中游平均河面寬25米。這一區段地勢復雜,河道彎曲,水流湍急,河床隨地勢驟然下切,河水傾瀉直下。大夾皮溝河匯入後形成兩個深水淳:一個水域面積1600平方米,水深4-5米,河水黛蘭不見底;另一處在三十五林場東端山腳下,因劈山築路土石填塞而成,水域面積約500平方米,水深2米左右,河水碧綠清澈,河底卵石清晰可見。下游平均河面寬35米,水深1.5米,支流有十八溝、大夾皮溝、二十一溝、梨樹溝水等十多條。
二道河子,是牡丹江入縣境後第二條較大支流。發源於張廣才嶺螞禿頂北部,流經二道河子鎮牡丹江以西全境,流域面積726.7平方公里。於二道河子鎮流入牡丹江,流長70公里,河面寬3035米。
三道河子,是牡丹江入縣境後第三條較大支流。發源於張廣才嶺大塗頂山,流經三道河子鄉牡丹江以西全境,流域面積1370.41平方公里。於三道河子鄉河口村入牡丹江,流長80公里,河面平均寬30米。
牡丹江市內牡丹江所屬一級支流有海浪河、共榮河(敖東西溝)、東和川、興隆河、東村河、放牛溝、北安河、鐵嶺河(愛河)、篩子河、亮子河、三岔河等11條。其中海浪河、亮子河為外來河,在本市流域面積最小。二級支流有鐵嶺南溝、葦子溝、斗溝子、南城子溝、半拉窩溝、長溝、鹼場溝等7條。
烏斯渾河,是縣域牡丹江水系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寶林鄉大楚山東麓,流經寶林、龍爪、中興、林口、古城、建堂、刁翎等7個鄉鎮,在刁翎鎮東崗子村附近注入牡丹江。流域面積包括全縣10個鄉鎮。此河由南向北縱貫縣域大部分地區,是全縣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大小支流55條,其中主要支流從上游至下游先後有小龍爪溝河、頭道河子、大楊木背河、亞河、湖水東溝河、大馬當溝河、西北楞河、源發河等。烏斯渾河幹流源頭段稱楚山河,上遊河段稱鯰魚河,在古城鎮以下河段稱烏斯渾河。烏斯渾河全長141.12公里,河床平均寬145米;流域面積4176.18平方公里,水面7233畝;年徑流總量12.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440萬立方米;河道比降為1:43-1:625,水能量開發價值較大。烏斯渾河注入牡丹江的刁翎鎮有著名的「八女投江」地。
五林河,又稱五虎林河,是縣域牡丹江水系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寶林鄉大楚山西麓,流經寶林、柳樹、朱家、五林4個鄉鎮,在五林鎮西南部流出,人海林縣柴河鎮注入牡丹江。有支流22條,其中較大的支流從上游至下游有寶林河、柳毛河、柳樹河子、嘎庫河、牛心河、馬西溝河等。全長52.1公里,河床平均寬20米;流域面積1356.43平方公里,水面1562畝;多年平均流量2506萬立方米;河道比降平均為1:146,有較大的水能量開發價值。
勃利河,發源於張廣才嶺北側響水河子和朱啞巴溝,流經護林、長崗、平原、道台橋、江灣、演武基等地。至江灣蘇格屯匯入牡丹江。流長50公里,流域面積240平方公里:河床平緩,流量極不穩定。石頭河,發源於張廣才嶺大頂於山北側。流經長崗、江灣、馬家塘壩、沿江泡、連花泡、石頭河排渠至江灣鄉同樂牧場西測,注入勃利河。正常年間,河流通暢。桔水之年經常斷流。
豬蹄河,又為豬淇河,位於達連河鎮西南6公里處,為依(依蘭)--方(方正)之界河,匯入牡丹江。
二道河子,位於紅旗種畜場南分場西南20公里處,土城子境內。該河屬於季節性河流,河床窄狹,流長7公里。於八家子北注入牡丹江。何貢河,位於紅旗種畜場南分場一公里處,長3公里,下流匯入二道河子。
鐵嶺河 ,是牡丹江支流,上游在穆棱縣境內,發源於老爺嶺大頂子山西坡,源頭海拔高程770米,由源頭到磨刀石長20公里叫盤道溝,磨刀石以下叫鐵嶺河,經大甸子、愛河向西注入牡丹江。鐵嶺河在本縣境內長27公里,流域面積236.5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3.6%。支流有六里地河、椅子圈河、姜伯泰溝。鐵嶺河在磨刀石鎮南,當地稱南大河,由此往下河流兩岸地勢開闊,有20多平方公里的沖積平原,平原上遍布水田,大甸子稻米遠近馳名。濱綏鐵路、哈綏公路沿河谷經過。
轉心湖溝,牡丹江支流,在穆棱縣境內124公里,發源於代馬溝林場,流向西北,溝里山區多闊葉林,河谷近年已辟成農田,有轉心湖村、紅池屯和紅林屯。
⑹ 黑龍江2022年的氣溫比往年低嗎
摘要 黑龍江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1月以來,黑龍江省平均氣溫-23.5℃,比常年同期低3.9℃。
⑺ 黑龍江牡丹江的氣候特點
牡丹江市位於北溫帶中部,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半濕潤地區。2007年:平均氣內溫6.1℃,平均降容水量579.7毫米,日照時數2339.8,平均相對濕度64%。牡丹江地處盆地,四面環山,四季分明。西部山脈阻擋沙塵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地區免受沙塵天氣。牡丹江東部瀕臨日本海,植物茂盛。空氣濕潤。全市山地、丘陵占總面積78%,森林資源豐富,有10個林業局、14個營林局。中部為牡丹江河谷盆地,東部有穆興平原,土地肥沃,盛產水稻、小麥、大豆、烤煙和西瓜。所產盧城稻、寧安大蒜久負盛名。轄區內有牡丹江、烏蘇里江、穆棱河、綏芬河、海浪河等300多條河流,水利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鏡泊湖地下發電廠。地下煤、鐵、黃金等資源儲量亦豐。當地以產人參、木耳和蜂蜜等著稱。
我也是牡丹江人,握手。
⑻ 牡丹江2004年 平均氣溫及年均降水量是多少
牡丹江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零上3.9度,無霜期在115-152天之間,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間,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稱。
林口縣年平均氣溫攝氏2.5度,年內氣溫變化幅度較大,七月最熱,平均氣溫為攝氏21度,一月最冷,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18度;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左右。年降雨量平均為540毫米。全年無霜期平均為110-135天。
⑼ 高雄和牡丹江氣溫和降水量有什麼異同
高雄是熱帶氣候,牡丹江是溫帶氣候,差別很大的!高雄高溫多雨年四季一個氣候,牡丹江四季分明的,我的解釋你能聽懂嗎?換句話說,牡丹江可以冬季穿貂皮大衣,高雄冬季任然穿短袖呢!
⑽ 牡丹江地區冰期有多長
北方的冷和南方不同,南方比較潮濕,所以雖然外面只有零下十幾度,但是會感覺到很冷;而北方不同,北方相對比較乾燥,只要你的外套能擋得住風,比較保暖,就沒有問題,雖然牡丹江冬天最冷時有過零下30幾度的時候,但是還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冷的。我是牡丹江人,現在在上海工作,冬天還有些不舒服的,但是在家和在學校時很多南方的同學和朋友都過得很好,沒聽說會感覺冷的。但是提醒一點,風雪很大的時候要保護好耳朵、臉和收,表皮凍傷是有可能的,但是東北的冬天只凍表皮。牡丹江市位於北溫帶中部,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半濕潤地區。2007年:平均氣溫6.1℃,平均降水量579.7毫米,日照時數2339.8,平均相對濕度64%。牡丹江地處盆地,四面環山,四季分明。西部山脈阻擋沙塵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地區免受沙塵天氣。牡丹江東部瀕臨日本海,植物茂盛。空氣濕潤。全市山地、丘陵占總面積78%,森林資源豐富,有10個林業局、14個營林局。中部為牡丹江河谷盆地,東部有穆興平原,土地肥沃,盛產水稻、小麥、大豆、烤煙和西瓜。所產盧城稻、寧安大蒜久負盛名。轄區內有牡丹江、烏蘇里江、穆棱河、綏芬河、海浪河等300多條河流,水利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鏡泊湖地下發電廠。地下煤、鐵、黃金等資源儲量亦豐。當地以產人參、木耳和蜂蜜等著稱。
我也是牡丹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