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鐵凝紅玫瑰

鐵凝紅玫瑰

發布時間: 2022-04-26 20:01:17

1. 鐵凝的代表作品

鐵凝,女,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協主席,河北師范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並在十六大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人物大事年表
·1957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
·1975年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同年《會飛的鐮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文學集。該小說是鐵凝高中時的一篇作文,後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農村務農4年,此間寫出《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發表於《上海文藝》《河北文藝》等文學期刊。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冬,參加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會議期間拜望茅盾、張天翼等前輩。
·1980年參加河北省文學講習班。同年,短篇小說《灶火的故事》在孫犁主辦的《天津日報》「文藝增刊」發表,《小說月報》轉載,並引起爭鳴。第一本小說集《夜路》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參加《青年文學》編輯部在青島舉辦的筆會,會間寫出短篇小說《哦,香雪》(發表於當年第9期《青年文學》)。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3年《哦,香雪》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在《十月》發表。
·1984年短篇小說《六月的話題》發表於《山花》,並被改編為電視短劇。同年由保定地區文聯調河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並於當年召開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會上當選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
·1985年,《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和《六月的話題》分別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根據《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的電影《紅衣少女》獲本年度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年初,在中國作家協會第4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成為該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理事。5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其間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及國際筆會中心美國會所與美國作家、學者座談、交流中美當代文學現狀。
·1986年應邀赴挪威參加第二屆國際女作家書展,在該書展專為中國作家舉辦的「中國作家報告日」做「中國女作家與當代文學」的演講。同年中篇小說《麥秸垛》在《收獲》發表,河北省文聯召開鐵凝作品研討會。
·1987年應霍英東先生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中篇小說《村路帶我回家》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
·198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學四季》創刊號以頭條位置發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灣版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單行本在西班牙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文藝報》、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聯在北京聯合召開《玫瑰門》研討會。同年,中篇小說《棉花垛》在《人民文學》發表。
·1990年至1991年,寫出《孕婦和牛》《馬路動作》《砸骨頭》《埋人》等小說,將《哦,香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拍攝,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為首批國管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兩年間積極協助當地政府為開發野三坡旅遊風景區立項和申請資金。
·1992年出版兩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藝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年,發表中篇小說《對面》。獲得該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長篇小說《無雨之城》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連續4個月列為上海、深圳、北京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鐵凝認為此書並非為了暢銷而寫。被《女友》雜志評為「中國十佳作家」。
·1995年春,應美國政府之邀,參加「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美國13個州,並接受俄克拉何馬州「名譽副州長」之證書。夏,應高雄文藝家協會之邀,隨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台灣,在台北拜會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給我禮拜八》,譯者池澤實芳。電視劇《遭遇禮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協會從河北省文聯中獨立分設,鐵凝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國作家協會第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鐵凝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同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
·1997年秋,應美國國務院邀請,隨中國國務院知識產權考察團訪問美國。短篇小說《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學》發表,多家刊物轉載,獲《小說選刊》年度獎。之後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被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聘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1998年2月,赴香港參加香港作家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3月,應以色列希伯萊作家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以色列。5月,應韓國亞洲美術館邀請,陪同父親訪問韓國。在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評選中,獲該獎項中的最高獎「關漢卿獎」,即「個人終生成就獎」。被《萌芽》雜志社聘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主編10人卷《女作家影記》,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在《十月》發表。5月,在北京參加挪威中國文學研討會,做題為「無法逃避的好運」的專題發言。9月,河北文學館及河北省作家協會新址落成。年底長篇小說《大浴女》脫稿。
·2000年初,長篇小說《大浴女》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同時該作品討論會在北京召開。9月,參加由中國社科院土辦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討論會。
·2001年春,由小說《安德烈的晚上》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2001年4月,應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8月,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此篇同時亦獲首屆「老舍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小說選刊》年度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北京市文學創作獎等。年末,在中國作家協會第6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學文學院和河北大學人文學院聘為客座教授。7月,應加拿大世界華文寫作協會邀請,參加「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第6屆研討會」。在「文學中的文明與暴力」的主題研討中,做題為「從夢想出發」的專題演講。8月,在河北省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藝術隨筆集《遙遠的完美》脫稿。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紅衣少女》,譯者池澤實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國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遠有多遠》改編的15集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國內40餘家電視台播出。5種小說和散文集《誰能讓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歡樂》等分別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遙遠的完美》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應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主編5卷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選》。應新加坡教育部邀請,赴新加坡「寫作營」授課。日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東京現代文藝社出版。
·2005年底,經過六年的沉澱後,鐵凝推出了繼《大浴女》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長篇小說《笨花》。這部近45萬字的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首印數即達到20萬冊。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主席,成為中國作協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鐵凝1975年高中畢業即到農村插隊落戶,1979年調保定文聯《花山》雜志任小說編輯,後到河北省作家協會專事創作。鐵凝在中學時代即開始創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夜路》,遂為文壇矚目。從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話題》、《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等作品,連續榮獲全國優秀短篇、中篇小說獎。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語言清麗,意境悠遠。從1986年發表《麥秸垛》起始,轉向對傳統文化心裡的掘示,藝術風格也走向渾厚和冷峻。進入90年代後,鐵凝以《對面》、《永遠有多遠》等中、短篇小說,多方面地素描人生,演練才情;另一方面,她連續創作出《玫瑰門》、《天雨之城》、《大浴女》等長篇力作,以對女性命運、城市人生頗具人性深度的獨特發見和精到表現,既深得評論界的高度好評,又廣受普通讀者的熱烈歡迎。
鐵凝的主要作品有《鐵凝文集》(5卷),另有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隨筆集20餘種;部分作品譯成英、德、日、俄、西等文字在國外發表。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北作家協會主席。
鐵凝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2. 鐵凝的人物簡介

鐵凝,姓屈,女,漢族,1957年9月生,籍貫河北省趙縣,高中學歷,中共黨員,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共產黨第17屆中央候補委員、第18屆中央委員。
1984年成為河北省文聯專業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1996年開始擔任河北省作協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協名譽主席,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籍貫河北省趙縣,生於北京,四歲回保定。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人稱文壇「美女作家」,也有人稱她是「女性主義」作家。 鐵凝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一千張糖紙》等100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1996年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卷本《鐵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另有小說、散文獲中國各大文學10餘項。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3. 鐵凝是怎樣的人

鐵凝(1957年—)當代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4. 作者:鐵凝簡介

﹏ 鐵凝鐵凝(1957年—)當代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中文名: 鐵凝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趙縣
出生日期: 1957年9月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保定第十一中學高中
主要成就: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品: 《哦;香雪》《大浴女》《玫瑰門》《麥秸垛》《無雨之城》

http://blog.sina.com.cn/tiening 新浪博客:
目錄

人物簡介
人物年表
作品一覽
詳細生平
作品風格
大事年表
人物評價
個人影響
履歷表
主要作品創作經歷
當選主席
成就榮譽
經典名言
愛情婚姻人物簡介
人物年表
作品一覽
詳細生平
作品風格
大事年表
人物評價
個人影響
履歷表主要作品創作經歷當選主席成就榮譽經典名言愛情婚姻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鐵凝,女,姓:屈。1957年9月出生,高中學歷,1975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4年成為河北省文聯專業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1996年開始擔任河北省作協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共16屆、17屆中央候補委員。 鐵凝
原籍河北趙縣,生於北京,四歲回保定。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
編輯本段人物年表
1975——1979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知青; 1979——1984保定文聯《花山》雜志任小說編輯; 1984——1996河北省作家協會專事創作、河北省文聯副主席; 1996——2006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6——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 1970年入中學,中學時代即開始發表作品。 1974年處女作《會飛的鐮刀》在《保定文藝》發表。 1975年畢業於保定第十一中學高中,赴保定附近的農村插隊。創作了《夜晚》、《喪事》、《不受歡迎的禮物》等作品。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 198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夜路》,漸為文壇注意。 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受到廣泛稱譽,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後來的《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六月的話題》,又分獲全國優秀中篇和短篇小說獎。 1984年,調河北省文聯創作室。現為中國作協主席、河北省作協主席。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哦,香雪》等,長篇小說《玫瑰門》、《無雨之城》。她的小說可分兩類,一類「清新秀潤」,表現淡遠含蓄的美,如早期的《哦,香雪》;另一類則粗礪酣暢,如《麥秸垛》。 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2006年11月12日在北京選舉鐵凝擔任中國作協新主席。
編輯本段作品一覽
長篇小說《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 中篇小說《麥秸垛》、《對面》、《午後懸崖》、《永遠有多遠》、《沒有紐扣的紅襯衫》; 短篇小說《哦,香雪》、《孕婦和牛》、《馬路動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 鐵凝

編輯本段詳細生平
鐵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 父親是著名畫家鐵揚,原名屈鐵揚,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 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 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 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 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 鐵凝
短篇小說獎。 《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 1984年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
編輯本段作品風格
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 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編輯本段大事年表
1975年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同年,《會飛的鐮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文學集。該小說是鐵凝高中時的一篇作文,後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農村務農4 年,此間寫出《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發表於《上海文藝》、《河北文藝》等文學期刊。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冬,參加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會議期間,拜望茅盾、張天翼等前輩。 1980年,參加河北省文學講習班。同年,短篇小說《灶火的故事》在孫犁主辦的《天津日報》「文藝增刊」發表,《小說月報》轉載,並引起爭鳴。第一本小說集《夜路》,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參加《青年文學》編輯部在青島舉辦的筆會,會間寫出短篇小說《哦,香雪》(發表於當年第9 期《青年文學》)。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3年,《哦,香雪》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在《十月》發表。 1984年,短篇小說《六月的話題》發表於《花山》,並被改編為電視短劇。同年,由保定地區文聯調河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並於當年召開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會上當選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 1985年,《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和《六月的話題》分別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根據《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的電影《紅衣少女》,獲本年度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年初,在中國作家協會第4 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成為該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理事。 5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期間,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及國際筆會中心美國會所,與美國作家、學者座談、交流中美當代文學現狀。 1986年,應邀赴挪威參加第二屆國際女作家書展。在該書展專為中國作家舉辦的「中國作家報告日」做「中國女作家與當代文學」的演講。同年,中篇小說《麥秸垛》在《收獲》發表,河北省文聯召開鐵凝作品研討會。 1987年應霍英東先生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中篇小說《村路帶我回家》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北 京電影製片廠拍攝。 198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學四季》創刊號以頭條位置發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灣版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單行本,在西班牙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 月,《文藝報》、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聯在北京聯合召開《玫瑰門》研討會。同年,中篇小說《棉花垛》在《人民文學》發表。 1990年至1991年,寫出《孕婦和牛》《馬路動作》《砸骨頭》《埋人》等小說,將《哦,香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拍攝,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為首批國管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兩年間,積極協助當地政府為開發野三坡旅遊風景區立項和申請資金。 1992年出版兩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藝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年,發表中篇小說《對面》。獲得該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長篇小說《無雨之城》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連續4 個月列為上海、深圳、北京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鐵凝認為,此書並非為了暢銷而寫。被《女友》雜志評為「中國十佳作家」。 1995年春,應美國政府之邀,參加「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美國13個州,並接受俄克拉何馬州「名譽副州長」之證書。夏,應高雄文藝家協會之邀,隨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台灣,在台北拜會林海音先生。9 月,在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給我禮拜八》,譯者池澤實芳。電視劇《遭遇禮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協會從河北省文聯中獨立分設,鐵凝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國作家協會第 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鐵凝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同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5 卷本《鐵凝文集》。 1997年秋,應美國國務院邀請,隨中國國務院知識產權考察團訪問美國。短篇小說《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學》發表,多家刊物轉載,獲《小說選刊》年度獎。之後,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被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聘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1998年2 月,赴香港參加香港作家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3 月,應以色列希伯萊作家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以色列。5 月,應韓國亞洲美術館邀請,陪同父親訪問韓國。在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評選中,獲該獎項中的最高獎「關漢卿獎」,即「個人終生成就獎」。被《萌芽》雜志社聘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主編10人卷《女作家影記》,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在《十月》發表。5 月,在北京參加挪威中國文學研討會,作題為「無法逃避的好運」的專題發言。年底,長篇小說《大浴女》脫稿。 鐵凝 2000年初,長篇小說《大浴女》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同時該作品討論會在北京召開。9 月,參加由中國社科院土辦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討論會。 2001年春,由小說《安德烈的晚上》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2001年4 月,應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8 月,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此篇同時亦獲首屆「老舍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小說選刊》年度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北京市文學創作獎等。年末,在中國作家協會第6 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學文學院和河北大學人文學院聘為客座教授。7 月,應加拿大世界華文寫作協會邀請,參加「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第6 屆研討會」。在「文學中的文明與暴力」的主題研討中,作題為「從夢想出發」的專題演講。 8 月,在河北省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藝術隨筆集《遙遠的完美》脫稿。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紅衣少女》,譯者池澤實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國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遠有多遠》改編的15集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國內40餘家電視台播出。5 種小說和散文集《誰能讓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歡樂》等,分別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遙遠的完美》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應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主編5卷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選》。應新加坡教育部邀請,赴新加坡「寫作營」授課。日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東京現代文藝社出版。 2005年底,經過六年的沉澱後,鐵凝推出了繼《大浴女》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長篇小說《笨花》。這部近45萬字的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首印數即達到20萬冊。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成為中國作協的新掌門。鐵凝生活照(10張)

5. 當代女作家鐵凝的介紹

鐵凝,女,當代中國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玫瑰門》、《無雨之城》、《鐵凝文集》(5卷本),以及中、短篇小說、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300餘萬字。其小說《哦,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六月的話題》分別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其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首屆國家級大獎——魯迅文學獎;其電影《紅衣少女》、《哦,香雪》先後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及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部分小說已譯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奧地利、丹麥、挪威等文字並在香港、台灣出版。
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6. 鐵凝主要作品有哪些

鐵凝主要作品有: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等。


1、《玫瑰門》

描述了三位女性所經歷的坎坷命運。鐵凝運用高超成熟的敘事手法,從敘事視角,敘事順序,敘事情節,重復敘事等方面向讀者展示了她們的悲苦命運之旅。它不是一般的選本,而是由研究,文獻和經典文本合成的綜合性著作。

2、《大浴女》

該小說主要描寫了女主人公尹小跳備嘗艱辛的成長過程與情感歷程。因母親的紅杏出牆和小妹的失足喪命,她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並疏遠了與母親的關系。妹妹尹小帆事事與她較勁,與其說是親人,不如說是對頭。

3、《哦,香雪》

《哦香雪》,鐵凝的成名作,曾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該小說以北方小山村台兒溝為背景,敘寫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鍾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

4、《無雨之城》

《無雨之城》的生活舞台是一座新興的匆忙組裝的城市。作家以其獨特的敘述魅力和視角,創造出一個奇跡,裸露出一個城市的原始沖動和乾涸的危機。

5、《對面》

本書是女作家鐵凝所著的短篇小說集,書中共收錄了作家短篇小說14篇,文章描寫了色彩斑斕的女性世界,傳達了微妙靈動的女性心理,激盪著女性的愛怨情仇,深刻地剖析了人生,讀後給人一種頓悟空靈之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鐵凝

7. 鐵凝怎麼死的

鐵凝,1957年生於河北趙縣,當代著名作家。現任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鐵凝父親是著名畫家鐵揚,母親是聲樂教授,鐵凝在家中為長女。1975年鐵凝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同年小說《會飛的鐮刀》發表,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1983年《哦,香雪》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5年《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2002年《永遠有多遠》獲中國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和首屆老舍文學獎;2005年藝術隨筆集《遙遠的完美》獲中國第二屆冰心散文獎;2015年5月16日,鐵凝在北京被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這是中國文壇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2006年起連續三界連任中國作協主席。

想傾訴聊聊天?來Soul一秒匹配傾聽你的人!
廣告

鐵凝人稱文壇「美女作家」,也有人稱她是「女性主義作家」。鐵凝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和人性中醜陋的一面。

1.《哦,香雪》(1982)

《哦,香雪》是鐵凝的代表作,於1982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及首屆「青年文學」創作獎。

小說以一個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兒溝為敘述和抒情背景,通過對香雪等一群鄉村少女的心理活動的生動描摹,敘寫了每天只停一分鍾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並由此抒發了優美而內涵豐富的情感。作品主要描寫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歷險經歷:她在那停車一分鍾的間隙里,毅然踏進了火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個嚮往已久的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為此,她甘願被父母責怪,而且一個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這對一個平時說話不多,膽子又小的山村少女來說,需要極大的勇氣。作者還有意交代了香雪這一舉動的心理動力,那就是對山外文明的嚮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後、擺脫貧窮的迫切心情,還有山裡姑娘的自愛自尊。

鐵凝以清新雋永的筆調表現了一個在閉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對都市文明的嚮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文化大革命時期,政治性、階級性成了人唯一屬性和文藝批評的唯一標准,人道主義完全被驅逐出文藝創作的領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人道主義才又在中國興盛起來。鐵凝的小說《哦,香雪》正是產生於這個時候,小說借台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和喜悅。

現代文明沖擊傳統人生,許多作家筆下都是浮躁的悲劇——路遙的《人生》、賈平凹的《浮躁》、張煒的《柏慧》……莫不如此。作家們欲為人類喚回傳統美德、古樸風景的情懷,不難理解。而這篇《哦,香雪》卻寫出了傳統人生對現代文明的渴望與追求,寫出了一首希望之歌。

2.《沒有紐扣的紅襯衫》(1983)

女高中生安然聰明爽朗,能理解深厚博大的情感卻不甚了了生活中與利益相關的瑣碎規則,她堅信「正義感和誠實」是做人的准則,在班主任語文老師韋婉的課上當眾指出了後者教學錯誤,然而同學們並不支持她。

米曉玲和劉東虎是和安然走得比較近的同學,他們也有自己的不如意,和安然「姐們」相稱的米曉玲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學業改做售貨員,同住一棟樓內的劉東虎父母情感不和,面臨著家庭的解體……

班長祝文娟為人明哲保身,卻很受班級上下歡迎。安然的母親為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長年的刻板生活讓他滿腹抱怨,督促安然為高一的三好學生名額努力,因為這事關女兒前途……

父親思想開明,卻因不願用自己的畫作迎合外界需求而不得志。家裡最愛安然的姐姐安靜借職務便利發表了韋老師的蹩腳詩作來換取安然提名三好學生的資格……

這就是生活,既很美,也很累。她,安然也要勇敢地去走,用自己的勇氣去拉開人生的序幕。

8. 鐵凝逝世是哪一年

鐵凝,姓屈,籍貫河北趙縣,生於1957年,,主要作品有《笨花》,《玫瑰紅》,《大浴女》,現任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是當作著名作家。希望你理解,希望幫到你。

熱點內容
玫瑰花怎麼走 發布:2025-10-11 08:48:28 瀏覽:206
櫻花粉頭發圖片 發布:2025-10-11 08:43:38 瀏覽:398
槍炮玫瑰約是真的嗎 發布:2025-10-11 08:30:52 瀏覽:263
瑞姑娘玫瑰花茶怎麼樣 發布:2025-10-11 08:24:37 瀏覽:412
櫻花之戀鞋 發布:2025-10-11 07:47:14 瀏覽:547
茶花股份跌 發布:2025-10-11 07:46:37 瀏覽:211
荷花管護 發布:2025-10-11 07:46:13 瀏覽:762
武大櫻花砍掉 發布:2025-10-11 07:37:32 瀏覽:638
大魚海棠圖片湫 發布:2025-10-11 07:33:00 瀏覽:221
綠航花卉 發布:2025-10-11 07:28:07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