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牡丹肉桂
1. 肉桂為何會成為武夷岩茶的當家品種
武夷肉桂,由於它的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肉桂」。肉桂茶被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由於其品質優異,性狀穩定。如今不僅成為武夷岩茶的最佳當家品種,而且也被外地廣為引種。
2. 什麼是桂皮
你好!
桂皮又叫肉桂、官桂、香桂、牡桂、紫桂、玉桂、辣桂。
桂皮圖:
http://meishi.88838.com/pic/l/
一: 桂皮介紹:
桂皮是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氣味芳香,作用與茴香相似,常用於烹調腥味較重的原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最早被人類食用的香料之一。主要產於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廣西產量大而質好。產地亦有采鮮桂葉作調味的。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灰色,里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
二: 桂皮營養分析:
1. 桂皮香氣馥郁,可使肉類菜餚祛腥解膩,令人食慾大增;
2. 菜餚中適量添加桂皮,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3.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
4. 桂皮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其適宜食慾不振、腰膝冷痛、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心動過慢的人食用。
5. 但是不適宜便秘、痔瘡患者、孕婦食用。
三: 桂皮的食療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閉?Y瘕、陰疽流注、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症。
1. 溫腎壯陽:用於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於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
2. 溫中祛寒:用於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乾薑、附子同用;
3. 溫經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於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肢體疼痛。
本品辛甘大熱,純陽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故為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症之要葯。
四: 桂皮有很多種烹調方法, 下面介紹幾種:
1. 肉桂雞肝:
主料:雞肝(100克)
輔料:桂皮(5克)
調料:大蔥(3克) 姜(3克)
做法:
將雞肝洗凈,切成四塊;肉桂洗凈,切成小塊,一並放在大碗內,酌加適量蔥(切段)、姜(切片)、精鹽、料酒和清水。將碗放入鍋內,隔水加熱,燉至雞肝熟爛,可加少量味精。當點心食用。
2. 泡魚辣椒:
主料:紅辣椒(5000克) 鯽魚(750克)
輔料:桂圓肉(10克) 草果(10克) 桂皮(10克)
調料:鹽(150克) 江米酒(23克) 赤砂糖(23克) 白酒(88克) 料酒(8克) 八角(5克)
做法:
1. 將新鮮小紅辣椒洗凈,晾乾;
2. 鹽放入水泡出鹽水備用;
3. 將鯽魚放入清水養1天(不斷換水)後,用二次淘米水1500毫升,加鹽少許攪動,將魚放入約1小時,再撈出放清水中6小時,撈出搽干水;
4. 將鹽水、江米酒、紅糖、白酒、料酒拌勻放進壇內,放鯽魚;
5. 魚死後撈出,再同辣椒混勻入壇,加香料包(大料、桂皮、草果、桂圓肉),蓋上壇蓋,放足壇沿水,2個月後即可食用。
3. 豆芽燉豬排骨:
主料:黃豆芽(150克) 豬排骨(大排)(400克)
輔料:桂皮(5克) 香葉(5克)
調料:八角(3克) 大蔥(5克) 姜(2克) 鹽(3克) 料酒(10克) 醬油(10克) 胡椒粉(2克) 白砂糖(4克) 植物油(30克)
做法:
1. 將豬排骨斬成3厘米長的段,投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放入另一鍋內,加入料酒、生薑、大料(八角)、桂皮和香葉各適量;
2. 鍋內燒沸後改用小火燉至排骨六成熟倒入湯盆;
3. 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熱;
4. 將蔥絲、姜絲炒出香味,加入黃豆芽煸出水分,放入料酒、醬油、排骨及原汁、精鹽、白糖和胡椒粉,用中火燉至料熟透入味即成。
4. 炸羊肉塊:
主料:羊肉(瘦)(1000克)
輔料:丁香(5克) 肉豆蔻(5克) 砂仁(5克) 桂皮(5克) 茴香籽[小茴香籽](5克) 八角(5克) 草豆蔻(5克) 桂枝(5克) 陳皮(5克) 牡丹皮(5克) 高良姜(5克) 乾薑(5克) 枸杞子(5克) 白芷(5克) 胡椒(3克)
調料:麵包屑(120克) 植物油(100克) 孜然(5克) 辣椒(紅、尖、干)(5克) 鹽(5克) 味精(3克) 啤酒(150克) 雞蛋(100克) 澱粉(豌豆)(50克) 芝麻(30克)
做法:
1. 用清水熬制丁香、豆蔻、砂仁、桂皮、小茴香、大料、草豆蔻、桂枝、陳皮、丹皮、高良姜、乾薑、肉桂、枸杞子、白芷、胡椒製成調料液。
2. 將精選的羊肉塊浸泡在加入食鹽和啤酒的調料液中。
3. 將浸泡後的羊肉塊淋干,將淋干後的羊肉塊蘸澱粉糊後,滾上麵包屑和芝麻。
4. 將蘸滾後的羊肉塊放入熱食油中炸成金黃色,將炸好的羊肉塊撒上孜然、胡椒、辣椒粉。
工藝提示
謝謝!!
3. 武夷岩茶包含那幾種
第一類:大紅袍
大紅袍是武夷岩茶里最為優質的一類,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類,不但茶色透亮,香味宜人。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
【身份】:五大名叢之首
【來源】:始於清代,被尊為神物和茶王
【茶樹特徵】:無性系,灌木型,小葉類,晚生種。
【品種特徵】:香氣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
4. 武夷肉桂茶的現狀建議
當前,肉桂茶在武夷山有一定栽培面積和產量,被譽為武夷「新貴」。肉桂茶可代表岩茶的品質水平。為了武夷茶的歷史風華,為了武夷岩茶事業的持續發展,應保持肉桂無性系後代的優質性狀,進一步研究其種性、生產技術和制茶工藝,更大發揮肉桂良種優勢。除此,對當前武夷山市肉桂現狀,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議:1、肉桂確實具有優質烏龍茶的特殊風格,值得省內外烏龍茶產區引進栽培,但從茶葉優質技術探討,外地引進時還須取自武夷肉桂原產地,並做好育苗純度、地域生態、農業技術和制茶工藝等方面的嚴謹配合。2、武夷山早年就有「品種王國」之稱,加上外來品種,名目繁多。如早生種的黃淡、丹桂、黃觀音、八仙茶、金觀音、黃奇、鳳凰水仙等;中生種的梅占、毛蟹、佛手、本山、大葉烏龍、北斗、金鎖匙、白瑞香等;晚生種的大紅袍、水仙、肉桂、白芽奇蘭、武夷白牡丹、水金龜、半天妖等。目前,肉桂發展快,晚生種面積偏大,品種搭配不盡完善,出現洪峰期較突出的問題。建議在保持岩茶產品風格多樣化的前題下,今後盡量利用現有資源,做好茶樹品種搭配,以使品種間協調和緩解採茶季節高峰,整體提高武夷岩茶品質。3、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部分肉桂茶園的成品茶香氣不高,品質較差。這些肉桂茶園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六曲、百花庄、曬布岩、天游等地的老樅肉桂茶品質不如以前,究其主要原因是樹齡與品質的關系。早在上世紀30年代,吳覺農在《中國茶業問題》一文中就說過「茶樹越老,茶質越硬,品質越低劣。」[6]近年,安徽省茶科所也進行了「樹齡與品質關系」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生物學年齡階段的茶樹,茶葉的品質成分如水分、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鹼、氨基酸等含量有不同,以幼年期含量最高,成年期含量基本穩定,老年期後將大幅度下降明顯,經改造後的品質成分略見回升。茶樹栽培在正常肥管條件下,茶樹的最佳經濟樹齡約20年。[7]鑒於武夷山的六曲、百花庄等地肉桂栽植於80年代初期,已超過最隹經濟樹齡,屬於衰老期茶樹,鮮葉品質已有所下降。補救辦法是因樹制宜,重修剪結合土壤深耕施肥,樹冠改造復壯,以改善肉桂茶品質和提高其經濟效益。
5. 武夷岩茶肉桂的價格
290到1390,其中1390是牛欄坑山場的
6. 牙硝芒硝牡丹桂指的是那幾種中葯
牙硝:馬牙硝
芒硝:芒硝
牡丹桂:不知道是不是一味葯:丹桂?還是指的2味葯:牡丹皮,桂皮或肉桂
7. 丹皮是桂皮嗎是什麼樹的皮
為毛茛科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產於安徽、山東等地。秋季採收,曬干。生用或炒用。
【別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葯、洛陽花。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二回三出復葉,頂生小葉長達10cm,3裂近中部,裂片上產3淺裂或不裂,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不等2淺裂或不裂,上面綠色,下面有白粉,中脈有疏毛或近無毛。花單生枝頂,萼片5;花瓣5,或重瓣,白色、紅紫色或黃色,倒卵形,先端常2淺裂;雄蕊多數;花盤杯狀,紅紫色,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裂開;心皮5,密生柔和。骨朵果卵形,密生褐黃色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全國廣為栽培。主產安徽、四川、甘肅、陝西、湖北、湖南、山東、貴州。
【採制】秋季挖根,剝取根皮,曬干。
【性狀】根皮呈筒狀或半筒狀,有縱剖開的裂縫,兩邊向內捲曲,長5~20cm,直徑 0.5~1.2cm。外表面褐色或黃褐色,有橫長皮孔及細根痕,栓皮脫落處顯粉紅色;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有細縱紋,常見發亮的結晶。質硬脆,斷面較平坦,粉性,淡粉紅色。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化學成分】 含牡丹皮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paeonol)、芍葯甙(paeoniflorin)、羥基芍葯甙、苯甲醯芍葯甙及揮發油。
【性味】 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活血行瘀。用於溫毒發斑、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應用】
1、用於斑疹吐衄。本品微寒,能清營分、血分實熱,有涼血止血之功。治溫病熱入營血,迫血妄行,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多與生地黃、赤芍同用。
2、用於溫邪傷陰,陰虛發熱。本品辛寒,善於清透陰分伏熱。多用治溫病後期,邪伏陰分,津液己傷,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之證,常與鱉甲、生地黃、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鱉甲湯。
3、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痞瘕,跌打損傷。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治血滯經閉、痞瘕等,常與桃仁、赤芍、桂枝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當歸,桃仁、乳香等同用。
4、用於癰瘍腫毒,腸癰腹痛。本品苦寒,清熱涼血,散瘀消癰。用治火毒熾盛,癰腫瘡毒,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同用;用治腸癰初起,多配伍大黃、桃仁、芒硝等,如大黃牡丹皮湯。
5、急性闌尾炎:牡丹皮、赤芍、桃仁、紅花、大黃各9g,敗漿草、紅藤、板藍根各15g,水煎服。
【用法用量】 煎服,6-12g,散熱涼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使用注意】 血虛有寒,月經過多及孕婦不宜用。
【備述】
1、《本經》:「主寒熱,中風契從、痙、驚癇邪氣,除堅症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珍珠囊》:「治腸胃積血,衄血,吐血,無汗骨蒸。」
《本草綱目》:「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2、本品含牡丹酸、牡丹酸甙、牡丹酚原甙、芍葯甙、揮發油及植物甾醇等。丹皮酚及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製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顯降庄作用。其煎劑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丹皮酚還可使動物子宮內膜充血,有通經作用,並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潰瘍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
8. 岩茶的五大種類
1,大紅袍系列
大紅袍是名樅系列的一種,但因為其知名度最高,故單獨列出一個系列。
大紅袍,根據市場上的分類,又可分類以下三種
(1)北斗一號大紅袍:姚月明老師通過母樹大紅袍的枝條扦插,培育出的種植在北斗峰上的大紅袍直系後代。
(2)奇丹大紅袍:陳德華老師從母樹大紅袍上剪下了枝,扦插培育成功,他給這些茶樹命名為奇丹,也就有了後面的奇丹大紅袍。
(3)拼配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某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比如肉桂和水仙拼在一起,或者以這兩個為主料,人們也將其成為商品大紅袍。
2,肉桂系列
肉桂是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也是武夷岩茶的當家品種之一。
提到肉桂茶,它最響的名號便是,香不過肉桂。
肉桂的香氣,是高昂的,張揚的,霸氣的,銳利的,根據山場不同,肉桂茶又可分為
牛肉:牛欄坑所出產的肉桂茶
馬肉:馬頭岩所出產的肉桂茶
慧肉:慧苑坑所出產的肉桂茶
3,水仙系列
武夷岩茶的老樅水仙是武夷岩茶的當家品種之一
在武夷山脈一帶甚至整個福建境內,水仙茶的種植面積最大。
提到水仙茶,它最響的名號便是,醇不過水仙,水仙茶的醇厚感,是最為突出的,且茶樹年齡越老,這種醇厚感越為明顯。
水仙茶又可分為普通水仙,高樅水仙和老樅水仙,目前市場上比較受熱捧的是以高樅水仙及老樅水仙。
高樅水仙,武夷水仙茶樹,樹齡達到30年的,一般稱為高樅水仙。
老樅水仙,武夷水仙茶樹,樹齡達到五六十年以上的,即可稱為老樅水仙。
4,名叢系列
指的是從'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自然品種優異,具有典型的岩茶岩韻特徵,有命名的茶樹單樅名樅。
菜茶:就是普通得跟種菜一樣,隨便在房前屋後種植的茶。
最上等的名岩名樅,原來有五個品種: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腰;後來,半天腰這個品種逐漸被人忽略了,所以就有四大名樅的說法。
接下來,做下簡單介紹
鐵羅漢:鐵羅漢樹叢較高,生長茂盛,葉長而大,葉色細嫩光亮,經無性繁殖,生長良好,品質極佳。
白雞冠:原產於武夷山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當茶樹萌芽,幼葉初展之時,新梢薄軟如稠,色澤淺綠微黃。與樹上濃綠的老葉形成鮮明的兩色層,這也是白雞冠名稱的由來。
水金龜:水金龜茶樹原產於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傾盆如注,峰頂茶園邊岸坍塌,茶樹被水沖至牛欄坑頭之半岩石凹處,蘭谷岩主就鑿石設階,砌築石圍,壅土以蓄之,並命名水金龜。
民國八九年間磊石寺與天心寺雙方為水金龜的產權歸屬,費金數千,後經公堂判定,認為茶樹系天然造成,判歸蘭谷所有。水金龜樹皮灰白色,枝條略彎曲,葉長圓形,翠綠色,有光澤,品質極佳,為武夷山岩茶五大名樅之一。
半天腰:原產於九龍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鷂,其名來源於明朝永樂年間,鷂與腰同音,又因為生長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半天腰屬灌木型,葉片呈橢圓狀,葉色澤深綠光滑,鋸齒較淺,成品茶香氣濃郁高長,滋味甜醇。
5,奇種系列
武夷山野生茶葉樹種,武夷山沒有命名的野生茶葉樹種或菜茶樹種,也就是說不清楚的茶葉,統統稱為奇種。
奇種也是很多名茶的母種,正版的高端紅茶金俊眉,其品種來源就是武夷奇種。
9. 肉桂鸚鵡一般幼鳥多大才養
你所謂的肉桂是指虎皮、牡丹、還是夾克?這幾個品種都有肉桂種,如果是虎皮想手養,那麼7-15天左右可以,牡丹的話,需要15-20天左右,夾克的肉桂小太陽是15-25天左右都可以,越早手養上手,以後越粘人,小太陽上手學語說話的概率也就越高,不過太早的話,對你經驗和耐心都有較大的考驗。試過虎皮1天就手養,10個恨不得能死8個……太早不容易成活,而且很累很累的。
10. 武夷岩茶產品分為五個品種系列: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和奇種。各有怎麼特點
武夷岩茶按照國家標准,分為五大品種系列: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和奇種。其中,大紅袍,比較特殊,不僅是四大名樅之首,而且又單獨分為一個系列,位於武夷岩茶之首,名氣最大。
大紅袍系列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紅袍。大紅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開采,每級又有細分,根據品質分為三級,以特級為上。
除了等級,根據茶青產地不同,還分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品質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周邊;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附近的鄉、鎮市面上常見到的大紅袍是通過嫁接而生長的茶葉,稱為二代大紅袍,又稱小紅袍,分為若乾等級。
茶葉只有等級之分,沒有真假之別。若要買到貨真價實的茶葉,除了商家的一顆紅心,還需要您的一雙慧眼。
肉桂系例
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為武夷名叢之一。在清朝中已負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香而備受人們的歡迎。
據行家評定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香,香氣久泡猶存;入口醇厚而鮮爽,湯色澄黃清澈,葉底黃亮,條索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
水仙系列
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歷史數百年之久,原來自水吉之大湖,傳發現於祝仙洞下,故名為祝仙,因當地「祝」與「水」同音,後習慣稱為水仙至今。
武夷山由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逐使水仙品質更加優異,如今樹冠高大葉寬而厚、成茶外形肥壯緊結有寶光色,沖泡後香含蘭花葉濃而醇,湯色深橙耐沖泡,葉底黃亮硃砂邊,為武夷岩茶傳統的珍品。
名樅系列
在武夷岩茶中,名樅指的是那些自然品質優異,具有獨特風格的茶樹單樅,名樅是武夷岩茶中的一個分類。名樅是從大量「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用名樅製作的成品茶,具有典型的岩韻特徵,在市面上有較高的聲譽。
現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樅: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鷂),盛名的大紅袍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後因大紅袍成為單獨的品種,半天腰(鷂)才有機會填補大紅袍的空缺,進入四大名樅的行列之中。武夷山除四大名樅之外,還有白牡丹、金貴、金鎖匙、北斗、白瑞香等。
岩茶奇種
武夷山野生茶葉樹種。由當地的菜茶品種採制而成。特徵為: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微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而不強烈,細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韻較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凈,與他茶適量拼配,能提高味感而不奪他茶之勝是其特點,耐久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