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結種
❶ 百合花怎麼養啊
你看看吧,我想會對你有用的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百合地下部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小鱗莖,讓其充分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盆栽。
扦插繁殖:將花謝後的成熟莖切成小段,埋於濕沙中,葉面露出沙床,插後30天自葉液間長出球芽,再培養成小鱗莖。也可選取健壯鱗莖,選用中部充實鱗片扦插於沙床,在18~20℃和濕潤條件下,當年可形成小鱗莖,培養2年即成為開花種鱗莖。
播種繁殖: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25℃以上迫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者,秋季植株枯萎後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後成為開花鱗莖。
組培繁殖:外植體常用鱗片。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栽培管理
(一)生長期內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應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為30克,栽前還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鉀(30克)。
(二)追肥的用量
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過磷酸鈣或粗骨粉),鉀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長期的管理
— 用支柱縛扎,防止傾倒
— 炎熱夏季用腐葉土、碎蕨表面覆蓋
— 顯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 炎熱乾旱,灌溉、鬆土
科學繁殖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種後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❷ 百合花植物組織培養實驗需要什麼
試劑
· 乙醇。
· 吲哚乙酸( IAA) 或 2 ,4 – D (生長素類似物)。
· 氯化汞(升汞)或次氯酸鈉。
· 6- 苄基氨基腺嘌呤( 6-BA )
· MS 培養基
·0.1 mol/L NaOH與 0.1 mol/L HCl
配製培養基
( 1 )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 MS 培養基(蔗糖含量為 10 g/L , 2,4 – D 含量為 2 mg/L ,瓊脂10 g/L )。
( 2 )試驗培養基:在 MS 培養基中加入 IAA 和 6–BA 。
吲哚乙酸(IAA)先用少量 0.1 mol/L NaOH 溶解, 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 0.1 mol/L HCl 溶解,然後用蒸餾水稀釋,再加入培養基中。
儀器設備
培養室,高壓滅菌鍋,水浴鍋,解剖刀,三角燒瓶( 100mL ),燒杯,量筒,組培瓶,組培蓋或封口膜,棉線,接種箱或超凈工作台,分析天平,長鑷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紙。
培養基滅菌
將配好的培養基加入瓊脂加熱溶解,調至 pH 5.8 ,趁熱分裝於 100 mL組培瓶中,每瓶約 20 mL 。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後,蓋上組培蓋,或蓋上封口膜並用棉線扎牢,然後在高壓滅菌鍋中 121 ℃( 1 kg/cm 2 )下滅菌 20 min 。取出組培瓶放在檯子上,冷卻後備用。接種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如長鑷子、解剖刀、剪刀等)及滅菌水,需同時滅菌。
培養步驟
第一步,將采來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將需要的部分仔細洗干凈,如用適當的刷子等刷洗。把材料切割成適當大小,即滅菌容器能放入為宜。置自來水龍頭下流水沖洗幾分鍾至數小時,沖洗時間視材料清潔程度而宜。易漂浮或細小的材料,可裝入紗布袋內沖洗。流水沖洗在污染嚴重時特別有用。洗時可加入洗衣粉清洗,然後再用自來水沖凈洗衣粉水。洗衣粉可除去輕度附著在植物表面的污物,除去脂質性的物質,便於滅菌液的直接接觸。當然,最理想的清洗物質是表面活性物質—吐溫。
第二步是對材料的表面浸潤滅菌。要在超凈台或接種箱內完成,准備好消毒的燒杯、玻璃棒、70%酒精、消毒液、無菌水、手錶等。用70%酒精浸10~30秒。由於酒精具有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濕的作用,加之70%酒精穿透力強,也很易殺傷植物細胞,所以浸潤時間不能過長。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如果實、花蕾、包有苞片、苞葉等的孕穗,多層鱗片的休眠芽等等,以及主要取用內部的材料,則可只用70%酒精處理稍長的時間。處理完的材料在無菌條件下,待酒精蒸發後再剝除外層,取用內部材料。
第三步是用滅菌劑處理。表面滅菌劑的種類較多,可根據情況選取1—2種使用見表。第四步是用無菌水涮洗,涮洗要每次3min左右,視採用的消毒液種類,涮洗3-l0次左右。無菌水涮洗作用是免除消毒劑殺傷植物細胞的副作用注意:①酒精滲透性強,幼嫩材料易在酒精中失綠,所以浸泡時間要短,防止酒精殺死植物細胞。②老熟材料,特別是種子等可以在酒精中浸泡時間長一些,如種子可以浸泡5分鍾。③升汞的滲透力弱,一般浸泡10分鍾左右,對植物材料的殺傷力不大。④漂白粉容易導致植物材料失綠,所以對於幼嫩材料要慎用。⑤在消毒液中加入濃度為0.08—0.12%的吐溫20或80(一種濕潤劑),可以降低植物材料表面的張力,達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❸ 香水百合花怎麼繁殖
百合的繁殖方式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春、秋季均可播種。春播者,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5.秋季植株枯萎後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後成為開花鱗莖。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四)組培繁殖
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資料拓展:
百合花(學名:Lilium)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北半球的幾乎每一個大陸的溫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全球已發現有110多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葵(火)百合、姬百合等。百合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干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
資料來源:百合花網路
❹ 百合花要怎麼養
一、種植時間
百合適合在秋季的9-10月份種植,此時氣溫正好穩定在15攝氏度左右,非常利於它發芽長出,對於後期生長具有幫助。
五、後期養護
當種球種植好之後,可將盆栽放在背陰處1-2天,之後放在散光處適應,先不要接觸強烈的陽光,遮光保持在60%左右,等到長勢穩定後接觸陽光。
❺ 百合花有種子嗎
百合花是有種子的,但是因為百合花的花形,以及遺傳等因素,還有就是花粉傳媒等問題,一般是結不出種子的,而且就算接種了,也會由於品種退化而失去其價值。所以一般都是用其鱗莖繁殖的。
❻ 百合花摘掉花蕊還可以留種來年種植嗎
百合花之所以要摘掉花蕊,並不是讓其留種來年種植,而是為了以下幾點:
1、延遲花期
一般情況下需要摘掉花蕊的百合花,主要是用於切花的。買回來的百合花開不了幾天就敗了,看著它殘敗的花朵不禁讓人心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延長百合花的花期呢?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將百合花花蕊摘掉是可以延長花期的。因為百合花花蕊上的花粉如果不小心弄到了柱頭上,可能花朵就會以為是已經授粉了,然後花朵就會凋謝。
2、方便清理
因為百合花的花蕊有花粉,一碰就容易掉落,而且花粉一旦沾染上,就非常難清洗。如果桌面鋪有桌布的話,很可能桌布就毀了。而將其花蕊摘除之後,就沒有這個後顧之憂了。
3、防止過敏
百合花的花蕊有花粉,不下心沾染上也會引起一些人的過敏反應,所以就需要將百合花的花蕊摘掉。此方法可以適用於喜歡百合花,又對花粉過敏的花友們。
4、百合花蕊怎麼摘除
百合綠色的柱頭是雌蕊,可以保留。當切花使用時最好剝去雄蕊。用干凈的紙巾或者是衛生紙,將百合花的雄蕊包裹著,然後輕輕的一拽,花蕊就可以摘下來了,非常簡單。揪的時候要注意,別把花粉撒到花瓣上,不然就不好看了。
❼ 百合花如何種植方法
在種植百合花之前,我們需要事先了解一下百合花的生長習性,百合花是一種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的植物,它一般需要全天日照的光照條件,光照的時長對花芽的分化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百合不喜歡高溫的生長環境,其適宜生長在涼爽濕潤的環境中,一般情況下,百合的正常生長溫度都保持在20度以上,因此在室內溫度下也可正常生長。但是夏季溫度過高時,特別是超過30度的天氣,那麼極度不適合百合的生長,在這天氣下,百合會停止生長。
百合花
另外在種百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影響百合的幾種要素,一是土壤、二是種植密度、三是施肥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一下要怎麼種植百合吧。
首先,要注意的是百合對土壤的要求。土壤是植物獲取養料的最直接來源,在種植百合的過程中,要意識到土壤的影響作用。種植百合,最好選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而且土層的深淺也跟其有很大的關系,土壤還要選擇偏酸性點的,最好保持ph值在6-7之間為最佳。
百合花
其次,做好種植前的消毒工作。
1、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方式可以選用化學消毒或者是蒸汽消毒,這個大家可以任意選擇,化學消毒推薦使用福爾馬林進行消毒。
2、要對百合的種子進行消毒。推薦使用百菌清多菌靈等葯物進行浸泡,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另外再將種子放在乾燥透風的地方。
百合花
再次,需要注意種植密度。一般情況下,百合的種植密度跟所處的種植季節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春夏季種植的話,每株離地表之間隔6-10厘米,種植密度可以密一些,等到冬季要稀一點,這個不是固定的,還要根據百合的根莖大小等進行決定。
最後,就是施肥問題了。雖然土壤中含有養料,但是這些養料並不能完全支撐百合的生長需求。在百合開花期時,其對於營養的需求量更大,百合這種花對於肥料中需求量最大的是鉀元素,所以配製肥料的時候要多以鉀肥為主。
❽ 百合花如何繁殖新的種球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分株繁殖),組培繁殖等。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春、秋季均可播種。春播者,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5.秋季植株枯萎後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後成為開花鱗莖。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四)組培繁殖
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8)百合結種擴展閱讀
繁殖百合花主要分小鱗莖和鱗片扦插為主。
小鱗莖繁殖:
必須要有足夠的小鱗莖,增加小鱗莖數量的方法有:
1.種植大鱗莖時適當增加深度。
2.開花前後剪去地上40厘米以上的莖葉。
3.開花後將莖帶葉剪成帶3~4張葉片的小段,淺埋在濕沙土中。小鱗莖種植2年後就可開花。
鱗片扦插繁殖:
選擇發育良好的百合,等開花後挖出陰干幾天,取中間鱗片,基部朝下插入沙土中,稍露頂端。遮蔭並保持土壤的濕潤,2~3個月後便可形成小鱗莖。小鱗莖需經2年的栽培才能成為開花鱗莖。
❾ 百合怎樣育苗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總稱,因其地下鱗莖是由許多鱗片抱合而成,故名百合。百合有些種是花卉,有些種是蔬菜。常用於布置花壇、花境,群栽在林緣,還可專門作百合園。自古以來百合就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現在是最受人們喜愛的花卉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切花材料之一,所佔比例有上升趨勢。入葯歷史悠久。
(1)現在商品栽培的花卉百合主要種群。①亞洲百合品種群。是我國目前切花主要的栽培品種群,花朵直徑10~12.5厘米。從定植到開花的生長周期一般在85~115天。對弱光敏感性強,冬季栽培需補光。亞洲百合品種群耐寒,能在北方寒地安全越冬。花芳香味淡。②東方百合品種群。花朵直徑大,大的可達30厘米。從定植到開花的生長周期一般在100~125天,總的說來,花期比亞洲百合品種群晚。不耐寒,不能在北方寒地露地越冬。花芳香宜人。③麝香百合品種群。別名鐵炮百合、復活節百合,多為白色品種。花型像一個細喇叭。從定植到開花的生長周期一般在100~130天,在北方露地栽培開花最晚。不耐寒,不能在北方寒地露地越冬。花有香氣。
(2)鱗莖貯藏。①亞洲百合品種群的冷庫貯藏。鱗莖進入休眠後,必須經過低溫才能解除休眠,打破休眠的有效溫度在15℃以下,低溫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要提前打破休眠進行促成栽培,在2~8℃范圍內,需要處理56天左右。收獲鱗莖後先在2℃環境中貯藏42天左右,然後在-2℃下凍藏。解凍時先在5~6℃處緩凍4~5天,然後在15℃以下處2~3天。這樣緩慢地解凍不會影響以後的發育。②東方百合品種群的冷庫貯藏。打破休眠要在2~5℃的環境下,處理55~70天。先在2℃的環境下貯藏30天左右,然後在-1.5℃下凍藏。③麝香百合品種群的貯藏。在8月開始進入休眠。高溫是誘導麝香百合進入休眠的主要因素,解除休眠也要高溫條件。解除休眠後還必須通過低溫處理才能發芽。催芽溫度13~15℃比較合適。在7~10℃環境下貯藏45天左右可以提前開花。在塑料袋裡添上乾燥草炭在0℃環境下可貯藏250天左右,用氮氣進行氣調貯藏可達300天。如果長期貯藏,可在1℃環境下貯藏75天左右,再用-2℃環境貯藏,出庫前在10~15℃環境條件下解凍。④土法貯藏。百合採收後,在陰涼的房屋或地下室內用磚頭砌一個埋藏坑,在坑下部先鋪5~7厘米厚的細沙。將百合鱗莖排列於沙上,其上覆沙3~4厘米,沙上再排放一層鱗莖,依此堆疊,堆疊高度以1米左右為宜。然後在百合四周及頂部用土、細沙、沙土或稻草覆蓋20~30厘米。用沙土的要稍幹些,濕度過大容易導致鱗莖生根、霉爛。
(3)鱗片扦插繁殖。上述3種百合品種群都可以用鱗片扦插繁殖。花落後至葉枯黃時挖取成熟的大鱗莖,起出的鱗莖不要在太陽光下曬,防止外層鱗片變色和失水。陰干數日後,剝去表面腐爛或乾枯的鱗片,再將鱗片逐一剝下,斜插入基質中。使用鱗片較肥厚的中、外層鱗片扦插生的小鱗莖數量明顯比內層多,速度也較快;用刀切鱗片比手掰整片鱗片生小鱗莖多;鱗片的中、下段比較容易繁殖出小鱗莖;鱗莖年齡大鱗片繁殖的小鱗莖數多。還可將鱗莖貯藏後春季扦插。按2~3厘米的距離扦插,扦插深度為鱗片的2/3左右,注意使鱗片內側面朝上。基質可用沙、草炭、苔蘚、珍珠岩、發酵鋸末或沙土。控溫25℃左右,並且避光,最有利於鱗片扦插生小鱗莖。當地溫20℃左右時,50天左右能培育出直徑1厘米的種球。春季扦插後長出的小鱗莖,一般應給予80天以上4~5℃低溫休眠,然後才能開始新的生長。秋季扦插繁殖出的小鱗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經過冬季自然通過低溫階段。但作者分別用買的亞洲百合和東方百合在春季扦插,長出的小鱗莖並沒有經過低溫休眠就開始新的生長。近年從解剖學研究結果表明,小鱗莖的形態發生過程中,分生組織產生後直接突起成球,不經過愈傷組織的形成階段。
(4)小鱗莖繁殖。秋季收百合時,把小鱗莖收起,種在苗床上,不能在寒地露地越冬的種類應在春季栽培。苗床的土壤宜濕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整地後,按25厘米左右的行距開深7厘米左右的溝。把小鱗莖按6~7厘米的距離擺在溝內,不能倒栽或斜栽。覆土5厘米左右。大的小鱗莖經過1年,小的小鱗莖經過2~3年可培養成開花的種球。
(5)播種育苗。凡能收獲到發育成熟、生長正常種子的種類,均可用播種法培育子球,它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鱗莖生產和鮮切花培育用。每個蒴果含種子240粒左右,種子扁平有翅,千粒重3.4克左右。適於播種繁殖的百合種類有麝香百合、野百合、二倍體卷丹、渥丹、王百合、台百合、川百合、毛百合、青島百合、湖北百合、葯百合等。
百合種子有子葉出土和子葉留土兩種類型,子葉出土的播種後10~30天子葉出土,如麝香百合、王百合、台灣百合等,而湖北百合需30天以上才能發芽。子葉出土類百合播種時間以春季為好,覆土厚度為1~2厘米,部分品種培養6個月後即可開花,王百合需14個月才能開花。子葉留土的種類在溫暖地區以秋播為宜,入冬前抽出胚根,第2年春季第1片真葉出土,3~4年後才能開花。子葉留土的種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鱗莖,到第2年春天才由小鱗莖內長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葉,如毛百合、青島百合、東北百合、葯百合等,這類種子應採收後當年秋季播種。如果幼苗移栽,應在子葉剛出土表至子葉伸直時進行。
一般認為,20℃恆溫是百合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20℃恆溫時,野生細葉百合種子在避光下萌發率最大,為90%左右。光照對細葉百合種子的萌發有一定抑製作用,萌發率比避光有所降低,大約降低10%左右。
(6)珠芽繁殖。葉腋能產生珠芽的百合種類,可用珠芽繁殖。卷丹及一些雜交百合等能產生珠芽,珠芽的大小與品種和母株的營養狀況有關。當珠芽在莖上生長成熟,略顯紫色,手觸即落時採收。在沙土上密播,覆土稍蓋上珠芽,遮蔭,保持濕潤,只噴水不澆水,20~30天出苗。出苗後7天左右即可將其移栽於苗床上。遮蔭,怕凍的冬季保持床土不結冰,第2年就可長成能開花的種球。苗期除去花蕾。
(7)莖段扦插繁殖。對不能形成珠芽的品種,可切取1~2節的莖段,帶葉扦插,也能誘導葉腋處長出芽,如麝香百合。一般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切成小段,平埋於濕沙中,露出葉片。控溫21℃左右,每天光照16~17小時,20~30天產生小鱗莖,即在葉腋處長出子球。濕度不能太大,否則容易腐爛。
(8)組織培養育苗。用鱗莖芽、鱗片、葉片、花蕾等作外植體,其中用鱗莖芽誘導分化率高,目前用鱗片作外植體的最多。誘導用MS培養基,附加0.5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5毫克/千克萘乙酸;或用N
❿ 百合花怎麼養殖
生長習性: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於10度或高於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蔭環境,但過度蔭蔽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一)生長期內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應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為30克,栽前還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鉀(30克)。
(二)追肥的用量是: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過磷酸鈣或粗骨粉),鉀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長期的管理
— 用支柱縛扎,防止傾倒
— 炎熱夏季用腐葉土、碎蕨表面覆蓋
— 顯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 炎熱乾旱,灌溉、鬆土
(四)病蟲害防治
百合的病蟲害較多,病害多見的有軟腐病、腐爛病、花葉病、炭疽病;蟲害有根壁虱、蠐螬。
具體的症狀和防治方法是:
腐敗病:鱗莖先變成灰白色,後發黑變軟。
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水防濕;出苗後噴波爾多液10天1次,連續3~4次。
鱗莖腐爛病:鱗莖受害呈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用0.5%(球重)五氯硝基苯拌種,並用50%代森銨200~400倍液灌1克。
根蜜虱:蟲細小,白色1毫米長,主要危害鱗莖基部。
防治方法:充分腐熟基肥施用;種前用溫水浸泡鱗莖50秒,水溫為50~55℃。
蠐螬:幼蟲。
防治方法:清除肥料中的幼蟲,人工捉除。
百合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日本、朝鮮等,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栽種百合花,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宜較深(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發育。
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