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育才丁香湖
① 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2015年什麼時候報名,有什麼條件,收費嗎
時間:2015年6月2日—6月3日,每天8:10—16:00
地點:於洪區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教學樓A座,一樓閱覽室
普查范圍:望湖麗園、湖畔新城、美的城、金沙美麗島、朗香邸、恆大御景灣、華潤橡樹灣、香湖盛景、鳳凰水城、丁香水岸、沈陽客廳
普查范圍:2009年9月1日前出生的、在普查范圍內父母有住房的適齡兒童
攜帶資料房證、契證、入住通知、戶口本、父母結婚證、孩子出生證明、接種疫苗證、學前教育證明(幼兒園提供)
備註:
1. 未獲取房證的,需攜帶購房合同、購房發票(或回遷安置協議、補充協議、搖號公證書)及其他材料。
2. 回遷樓經二手交易的不屬於普查范圍。
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2015年新生普查
具體時間安排
普查樓盤:6月2日8:00—11:35 橡樹灣
6月2日12:45—16:00 橡樹灣、香湖盛景
6月3日8:00—11:35 鳳凰水城、湖畔新城、望湖麗園
6月3日12:45—16:00 丁香水岸、美的城、朗香邸、沈陽客廳、恆大御景灣、金沙美麗島
名校喊你上學堂!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2015新生普查於6月2日在教學樓A座一樓閱覽室進行
② 丁香湖赤山路南側那個學校,有人知道是什麼嗎怎麼樣
東北英才學校。公立學校。設立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逐步創建於洪區自己的品牌學校、名牌學校、王牌學校;創立於洪區教育事業發展專家顧問團,聘請遼寧省實驗中學校長關俊奇、遼寧省實驗學校黨委書記孟憲斌、東北育才學校校長高琛、沈陽市第二中學校長關鳳艷、沈陽市實驗學校校長王浩為專家顧問團第一批專家、顧問,並不斷擴大專家、顧問團的規模。
③ 在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上學的孩子將來考入哪個中學呢
沈陽市於洪區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
沒有學前班。
祝你好運。
④ 東北育才學校的校史
1927年至1932年,為滿洲專門教育學校附屬小學校
1933年至1936年,為奉天千代田尋常高等小學
1937年至1940年,為奉天千代田小學
1941年至1943年,為奉天千代田在滿國民小學
1944年至1945年,為富士青年學校
1945年11月至1946年7月,為沈陽千代田國民學校
1947年9月長白師院學生遷入,後遷撫順
1947年至1948年,為文理學院。
奉天千代田小學是專為日本移民子女開設的。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人陸續回國。但如今日本仍有千代田小學同窗會,每年都有當年曾為該校學生的日本老人來學校參觀。奉天千代田小學被列入沈陽市首批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千代田小學是日本侵華時期,一所專門招收日本在華僑民子女的學校。1945年日本投降後日本僑民陸續回國,千代田小學停辦。當年曾在千代田小學讀過書的校友,在日本成立了原奉天千代田小學同窗會,成員達數百人。他們中許多人事業有成,對當年在千代田小學讀書的往事深懷眷戀,中日建交後,紛紛來校訪問。1987年9月日本千代田同窗會組織70多人的訪華代表團來校訪問,受到學校友好熱情接待。1989年8月校長葛朝鼎、原副校長趙魁陽應邀去日本訪問,受到友好熱情接待。1994年東北育才學校建校45周年時,日本千代田同窗會特贈送學校太陽能時鍾一座,立於學校初中部(該校)主樓門前。 1948年12月學校開始籌辦,1949年初開始招生,1949年5月1日正式開學,隸屬於東北局。
當時,東北育才作為一所東北局和沈陽軍區的幹部子弟學校,實行供給制,學生一律住校。第一任校長為李力群(時任東北地方行政長官高崗的夫人)。張聞天將學校命名為「東北第一育才小學」,由徐特立專門為學校挑選教師。
當時,在校190名學生全部是市級以上將軍子女、烈士子女。
1951年,賀龍元帥曾來校看望師生。林彪元帥和葉群也曾兩次來校。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曾專門發文,對學校及學生的各項開支費用做出明確規定。學校還與醫大簽署了關於醫療和化驗員培訓的合同。當時教育界主要學習蘇聯的教育理論和辦學經驗。學校多次接待蘇聯人的參觀訪問,並請蘇聯教育專家來校講教育學。
建校初期,學校僅有小學一年至四年四個班190人。不久,發展為完全小學。在朝鮮戰爭初期,學校曾於1950年11月遷哈爾濱(次年3月返回)。東北軍區衛生部(即現存的主樓)搬遷,該樓歸屬了學校,學校擴建為兩個樓,佔地38000平方米。
1954年7月,根據中央財政部及東北局決定,沈陽市教育局接管學校,更名為沈陽市育才完全小學校,但仍只招收東北局和沈陽市一級黨政軍幹部子弟,實行寄宿制。
1956年,遼寧省委辦公廳發出通知,將原育英小學合並於育才小學,改為普通小學,實行走讀制(仍有300名住校生)。此時(合並後),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有教學班20個,學生993人,教師28人的頗具規模的完全小學.
1956年,與沈陽市第五十三中學合並,同時招收小學、初中學生。後與沈陽市第五十三中學分離。
1965年,改為有沈陽市教育局管理,並與育英學校等學校合並。擴大了辦學規模。
1958年,學校設初中部,正式招收初中學生。
1958年,獲沈陽市先進單位稱號。
1960年,獲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單位稱號。
1960年,興建東樓。1962年竣工投入使用。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工作組進校,8月離校。
1966年9月,被迫停課。
1967年,教師分裂為「遼革站」「八三一」「遼聯」三派,同年7月各派發生武鬥, 校外組織也捲入並搶佔了西教學樓,學校實驗室被砸,許多教學儀器損壞丟失。軍宣隊進校。
1968年,「復課鬧革命」。
1968年8月,沈陽變壓器廠工宣隊進校。成立校革命委員會,將校名改為沈變育紅學校。
1969年10月,沈陽市電話三分局以備戰為名,佔用了學校5320平方米的校園。同年,中華劇場又私自將校園西側圍牆拆除60餘米,侵佔校園場地約1200平方米。
1970年,取消校革命委員會,改校名為沈陽市第一二一中學。
1974年,在蛇山子大隊建立了學農基地。
1975年,取消小學部。實行九年一貫制。
1977年10月,工宣隊撤離學校。 學制逐步恢復到文革前的「六、三、三」學制。
1980年,沈陽市教育局確定,在育才學校進行中小學「五四學制」實驗。
1981年5月,直接隸屬沈陽市教育局。
1981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中學。
沈陽市教育學院(現沈陽大學師范學院)遷入學校,建一棟宿舍樓。育才學校成為沈陽市教育學院附中。營公司經沈陽市政府批准在校園內建鍋爐房,和作為補償的一棟宿舍樓。
1981年,學校成為沈陽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並被列為遼寧省重點中學。
1981年,學校足球隊代表沈陽市中學生參賽,奪得全國希望足球賽冠軍。 1985年,葛朝鼎出任東北育才學校校長。在他任內,學校開始實施「優才教育」。
1986年,沈陽市教育學院遷出,西樓收回。
1986年起學校先後設立了超常教育實驗班(俗稱少兒班)、數學特長班、計算機特長班(已取消)、英語特長班、日語特長班、初中三年常態班、六年一貫制班(已取消)等特色班級。這些班級的學生在中國國內外的競賽、中考、高考(或同中國同等級別的升學考試)中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為學校贏得了聲譽。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初中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市區首位。高考成績從居於重點中學中部位置,逐步上升到文理各科平均分、大學升學率、重點大學升學率、重點大學保送率均居於全省首位,2000年、2001年全部畢業生百分之百升入國家重點大學。
自1994年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實現了遼寧省參加國際奧賽奪牌零的突破之後,東北育才學校連年在國際奧賽中奪牌。截止2012年共獲金牌11塊、銀牌5塊、銅牌5塊。
1991年,沈陽市電話三分局佔用的校園部分收回,成立沈陽日本語學習中心。後全部收回。
1992年,建成圖書科技樓。
1995年,建成綜合樓。
1997年,渾南校區奠基。
1998年,高中部遷入沈陽市渾南新區。
1999年同日本關西語言學院合辦的中日友好分校(高中,後更名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也在渾南新區開學。
2001年葛朝鼎退休後旋被聘為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校長。
2005年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建成於沈北新區。
2008年,東北育才撫順學校建成於沈撫交界處(李石開發區)。
2010年,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奠基(於洪區華潤橡樹灣旁) 蘇文捷校長上任後,進行「集團化」模式發展,學校總體規模擴大。建立了理科部(現科學高中部)、幼兒園、國際部、東北育才雙語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部),外國語學校增加了初中部,並收購了周恩來曾就讀的沈陽東關模範小學(原奉天官立東關模範小學,現東北育才東關模範小學部)。2007年升任沈陽市教育局局長,同時免去校長職務。
格言:大愛是以一種以人為本的胸懷,為學生成為領袖素質人才提供大氣、包容、寬松的成長環境;
大教育是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教育,只有大教育才能造就中國的未來。
大愛成就大教育
⑤ 渾南奧體中心到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怎麼走公交車路線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329路,全程約20.0公里
1、從奧體中心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9站, 到達岐山路站
2、步回行約350米,到達省公安廳答站
3、乘坐329路,經過13站, 到達大芳士站
4、步行約220米,到達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
或者
地鐵2號線 → 136路21.5公里
地鐵2號線 → 268路支線 → 208路22.1公里
地鐵2號線 → 136路 → 208路21.6公里
⑥ 渾南奧體中心到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怎麼走
公交線路:旅遊觀光一線 → 地鐵2號線 → 329路,全程約21.7公里
1、從沈陽渾南天天公寓步行約380米,到達奧體中心南門站
2、乘坐旅遊觀光一線,經過1站, 到達五里河公園西站
3、步行約100米,到達五里河站
4、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8站, 到達岐山路站
5、步行約350米,到達省公安廳站
6、乘坐329路,經過13站, 到達大芳士站
7、步行約220米,到達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
⑦ 宏發三千院到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怎樣坐車
300路 → 175路 → 329路支線
全程約1小時21分鍾/15.31公里
宏發三千院
926米
步行至吉力湖街細河路站
吉力湖街細河路站
13站
乘坐300路 , 在啟工街建設大路站下車
啟工街建設大路站
8站
乘坐175路 , 在崑山路向工街站下車
崑山路向工街站
95米
步行至向工一校站
向工一校站
2站
乘坐329路支線 , 在大芳士站下車
大芳士站
369米
步行至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
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
⑧ 東北育才小學本部與東北育才雙語小學是一個地方嗎
東北育才小學本部與東北育才雙語小學不是同一個地方。
東北育才學校小學部:
設在渾南校區,建築面積13400平方米。東北育才學校成立於1999年秋季,至今已有6年的歷史了,從最初的只有兩個年級,三個教學班發展成為現有的六個年級二十四個教學班,共計800名學生。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
位於沈北新區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內。選址北臨蒲河濱河南路,東臨皇第龍邸,南臨沈北路,西臨沈陽二中北校。新校區選址佔地238畝,建築面積8.26萬平米,總投資2.4億元,能容納4000餘名學生就讀。
(8)東北育才丁香湖擴展閱讀:
東北育才小學和東北育才雙語學校的區別:
1、學制不同
東北育才小學僅教授小學一至六年級,共六個年級二十四個教學班,共計800名學生。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則分為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同時進行十二個不同學年的授課。是一所設計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的理想的學習場所。
2、教學特色不同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課程設置首先保證完成國家規定的課程內容,並在此前提下強化學校國際化的辦學特色,擬在英語之外開設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等四門課程作為第二外語供學生選修,為培養雙外語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東北育才小學旨在根據國家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具有創造力、創新力優才型小學畢業生。不開設其他語種的外語教學任務。
⑨ 東北育才有幾個分校
有9個,不是分校,嚴格來說是校區。
截至2017年7月,學校共有9個校區13個學部,佔地專面積約屬8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教師千餘人,學生人數發展到一萬五千人,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度增值。已經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相互銜接,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互結合,公辦、民辦、聯合辦學形式相互促進的集團辦學格局。
2006年東北育才雙語學校落成。同年,東北育才教育集團正式成立。此後,學校又合作創建了東北育才撫順學校、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並承擔了招收新疆班的工作任務。
(9)東北育才丁香湖擴展閱讀:
東北育才學校的東關模範校區始建於1910年,少年周恩來在這里度過了三年高小讀書生活。在修身課的課堂上,少年周恩來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錚錚誓言,抒發了「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的豪情壯志。
學校相繼開發了200多門選修課,並形成了與課改配套的綜合實踐中心,新建了遼寧地下資源研究室、汽車模擬駕駛室等通用技術課程教室。2009年,佔地15畝的國內基礎教育首家生態科普基地投入使用,袁隆平院士為科普基地題名。
⑩ 東北育才丁香湖小學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怎麼樣
學校整體好還不如在一所普通學校裡面找個認真負責的班主任,真正起作用的還是班主任老師,不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