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爬地野牡丹

爬地野牡丹

發布時間: 2022-04-20 07:32:56

1. 這是什麼花

牡丹
編輯


文名 Melastoma candim D.Don
,野牡丹,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腳山落蘇、吞口巴、氈子桿、毛足桿、野石榴、金雞腿、豬乸稔、牛乸稔、紅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腳稔、埔筆仔、
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橋、水外年、高腳埔梨、大號天番爐、埔筆仔、九螺仔花等。
野牡丹(中山傳信錄)山石榴(台灣),大金香爐、豬古稔(廣東),豹牙蘭(雲南)。
野牡丹,別名金石榴、金榭榴,野生於山坡濕地及疏樹林,花期7月,果期10月。
中文學名
野牡丹
別 稱
金石榴、金榭榴
分布區域
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

2. 野牡丹(白花)種植

你好種植牧丹葯材白花適應什麼樣地

3. 請問這種植物叫什麼名稱

地菍(拉丁文名:Melastoma dodecandrumLour.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匍匐狀小灌木,長10-30厘米內;幼時被糙伏毛容,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地菍是一種集葯用、觀賞和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實為球狀漿果, 直徑在 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紅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1])

  • 中文學名

  • 地菍

  • 拉丁學名

  • Melastoma dodecandrumLour.

  • 別稱

  • 地稔、鋪地錦、山地菍、地腳菍

4. 野牡丹的果實可以吃嗎

野牡來丹的果實很好吃,味道甜,源酸味偏少,以甜為主,比桑葚好吃,表面的一層粉狀顆粒有一點苦,但是讓人感覺很值得咀嚼和回味,與咖啡的苦不一樣,很好的苦味。非常誘人的果實。果肉汁水少,而且那層粉狀顆粒咀嚼後太粗,只能吐掉。但其甜香酸苦實在誘人,每年11-12月上山有了期盼,再去一定要多吃一些。採摘一些。在福建山上很多。


5. 白花野牡丹是草葯嗎如何栽種

【異名】豬姆草、山石榴、咂口巴(《植物名匯》),地茄(《福建民間草葯》),豹牙郎木(《陸川本草》),杏口巴、氈子桿、老虎桿、毛足桿、小毛香、毛張口(《四川中葯志》),活血丹、高腳山落蘇(《中國葯植圖鑒》),野石榴、金石榴、金雞腿(《閩東本草》)。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全草。

【植物形態】野牡丹
常綠灌木,高1~5米。莖密被緊貼鱗片狀粗毛。葉對生,闊卵形,長5~14厘米,寬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狹心形,主脈5~7條,上面密被緊貼的粗毛,下面密被長柔毛;葉柄長1~2厘米,紫色,被粗毛。花大而美麗,紫紅色,通常3朵聚生於枝梢,有時單生或5朵聚生;苞片卵形至披針形,短於萼管或與萼等長;萼密被披針形、緊貼的鱗片狀粗毛,裂片披針形與萼管等長;花瓣5;雄蕊10,花絲淡黃色,其中5枚具有紫色的葯及延長的葯隔,其他5枚花葯黃色,線形,葯隔不延長;雌蕊1,子房下部與萼管合生,上部密被柔毛,5室,胚珠多數,中軸胎座,花柱紫紅色,柱頭頭狀。蒴果多少肉質,長圓形,壺狀,長1厘米許,外被貼伏的鱗片狀租毛,不規則開裂。種子多數,黑色。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於山坡、曠野。分布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牡丹根)、果實(野牡丹子)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性味】酸澀,涼。

①《福建民間草葯》:"甘酸,微溫。"

②《陸川本草》:"寒,澀微酸。"

③《四川中葯志》:"性涼,味酸澀,無毒。"

【功用主治】活血消腫,清熱解毒。治跌打損傷,癰腫疔毒,乳汁不行。

①《福建民間草葯》:"除熱解毒,逐濕祛風。治癰腫疔毒,跌打損傷。"

②《陸川本草》:"葉,治刀傷,止血。"

③《四川中葯志》:"行氣,活血,清熱。治月瘕病,百瘕吐血,跌打損傷及腸癰。"

④《中國葯植圖鑒》:"治血絲蟲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野牡丹一兩,金櫻子根五錢,和豬瘦肉酌加紅酒燉服。(《福建民間草葯》)

②治膝蓋腫痛:野牡丹八錢,忍冬藤三錢,水煎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葯》)

③治癰腫:鮮野牡丹葉一至二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葯》)

④治耳癰:野牡丹一兩,豬耳一個,水煎服。

⑤治蛇頭疔:野牡丹六錢,和豬肉燉服。

⑥治乳汁不通:野牡丹一兩,豬瘦肉四兩,酌加酒水燉服。(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葯》)

⑦治月瘕病,經期發腫:?口巴、八月瓜根、無娘藤、何首烏、臭草根、打碗子根,燉肉服。(《四川中葯志》)

⑧解木薯中毒:野牡丹葉或根二至三兩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6. 誰知道這是什麼_

地稔(拉丁文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匍匐狀小灌木,長10-30厘米;幼時被糙伏毛,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地稔是一種集葯用、觀賞和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實為球狀漿果, 直徑在0.5-1.5cm,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紅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
中文學名
地稔
拉丁學名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別 稱
鋪地錦、山地菍、地腳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桃金娘目

野牡丹科
亞 科
野牡丹亞科

野牡丹族

野牡丹屬

7. 這是什麼花

平安樹,原名:蘭嶼肉桂;別名:紅頭嶼肉桂、紅頭山肉桂、芳蘭山肉桂、大葉肉桂專、台灣肉屬桂等,拉丁文名:Cinnamomum kotoense Kanehira et Sasaki .為樟科、樟屬常綠小喬木,其原名為蘭嶼肉桂即中國台灣的蘭嶼島。

8. 巴西野牡丹盆栽需要托盤嗎

如果是在家裡種植,怕弄臟地板是要放托盤的。

巴西野牡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澆水

巴西野牡丹喜歡濕潤的土壤環境,養殖期間要勤澆水。澆水的時候水量控制好,土壤微濕些就行,裡面不能有積水。它懼怕水澇,若是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一定要及時將裡面多餘的水分給排掉,避免積水漚根。

二、施肥

想要巴西野牡丹更好的生長開花,生長季要勤施加肥料,保證養分充足才行。建議每個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海餐沃水溶肥,將復合肥用清水稀釋後再用就行,這樣能促使植株更旺盛的生長,養分足還可增加開花數量,延長開花時間。

三、光照

它屬於陽性植物,非常喜光。若是地栽種植的,要選光照充足的地塊,光照足它才會長得更健壯。若是盆栽養護的,建議放在光線好的窗檯上或者陽台上,平時多曬曬太陽。夏季光照比較強烈,地栽養護的不用擔心,通風好。若是盆栽養護的,建議遮光處理,避免曬傷。

四、溫度

它的適應能力強,對溫度幾乎沒有要求,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不過若是盆栽種植的,入冬後還是要移到室內,適當保暖,避免凍傷。

9. 巴西野牡丹如何養殖

巴西野牡丹作為一種喜光的強陽性植物,在光照足夠的情況下生長會更快更健壯,開花量更大。不過,即使栽植在稍微遮陰的環境中,其也能正常生長。即使在廣東,夏季高溫強光不會對其造成傷害。

巴西野牡丹喜肥,在養護過程中要注意薄肥勤施。生根之後,每個月可以施用一次復合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加開花量。耐修剪、萌芽性強也是該品種的特性之一,無論苗圃生產還是綠化養護,都可對其頻繁修剪。修剪後枝條會大量萌發新芽,花苞量也會越來越多。

在肥水充足、生長正常的狀態下,巴西野牡丹幾乎沒有病蟲害。

成品規格目前,巴西野牡丹主要有三種商品苗:地被苗、球形苗和單干苗。

當巴西野牡丹的主幹達到2厘米至3厘米高的時候,就能形成花蕾。若能保證肥水供應,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6月,它能做到花開不斷,是非常優秀的地被觀花植物。因此,將扦插繁殖的巴西野牡丹幼苗成片定植於綠化工程中,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是一種不錯的應用方式。而這些小苗,既可以用於培育大苗,也能直接出售用於工程。

在製作球形苗過程中,巴西野牡丹幾乎不需要修剪,因為它可以自然成形。雖然不是規整的圓球形,但略微有些橢圓的球形更能體現其原生態的感覺,後期養護也更簡單,符合節約型園林的理念。目前成品苗規格從50厘米×50厘米、60厘米×60厘米一直到1.5米×1.5米都已有企業生產。

將高度2米至3米之間的巴西野牡丹作為小喬木培育成單干苗,可用於庭院道路兩側種植、重點工程關鍵部位點綴。由於花期長、花量大,其景觀效果要優於櫻花、紫薇等傳統觀花喬木。

巴西野牡丹在常年開花的木本植物中屬於耐寒品種,葉片四季常青,但露天越冬最低溫度不應低於-3℃。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生產應用沒有問題,在長江以南的成都、重慶等已引種成功,若小環境好則景觀效果極佳。

10. 這種植物叫什麼

這是地菍,是一種集葯用、觀賞和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實為球狀漿果, 直徑在 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紅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

施肥技術

地菍為低耗肥植物,一般在栽植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用尿素75kg、鈣鎂磷肥300kg、氯化鉀45kg作基肥。栽植後每30天, 視地菍植株的生長情況,在地菍的行間澆1 次稀釋的人糞尿或夫沃施水溶肥,蕾期、開花期和結果期應結合澆肥磷酸氫二鉀、硼酸,以增加開花量和提高結實率。地菍移栽當年植株生長比較緩慢,容易滋生雜草,因此要定期除草,直到地菍全部覆蓋地表後,則其他雜草很難侵入,以後只需定期人工拔除一些長勢強,株型高大的雜草即可。

水分管理

南方地區雨量充沛。但季節分配極為不均,降雨集中在4~6月,這個時間地菍栽培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澇防漬,而到7-9月,則高溫乾旱,雨量稀少,季節性乾旱嚴重,雖然地菍的自然生長環境對水分要求不高,但嚴重的乾旱同樣會導致結實率降低、果實開裂等,又需要進行一定的補水,總之,在地菍工栽培中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的范圍內,以地表濕不可見明水,干不開裂為度。

熱點內容
紫丁香白色 發布:2025-08-03 07:54:01 瀏覽:117
重慶荷花火鍋 發布:2025-08-03 07:53:09 瀏覽:134
大花紅玫瑰 發布:2025-08-03 07:46:49 瀏覽:872
櫻花開多長 發布:2025-08-03 07:36:00 瀏覽:790
枸杞盆栽的修剪視頻 發布:2025-08-03 07:35:59 瀏覽:236
盆栽變黑了 發布:2025-08-03 07:33:59 瀏覽:62
櫻花豎笛 發布:2025-08-03 07:27:30 瀏覽:122
花卉撇絲 發布:2025-08-03 07:23:11 瀏覽:333
苦菜百合茶 發布:2025-08-03 07:18:11 瀏覽:577
什麼花卉好養 發布:2025-08-03 07:16:51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