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散文詩
『壹』 仿照 高爾基的海燕 寫一篇500字的 散文詩。 各位 小弟跪求啊。 在線等。 有的我會加分。謝謝啦
青蓮之歌
在這多彩的世界裡,紅花伴著綠葉。在土壤和綠葉之上,蓮花,這朵奇葩高傲地屹立著。
在亞洲她被叫做「玫瑰」,在歐洲她被叫做「百合花」,在這里她是青蓮。
城市裡,玫瑰被人們放在溫室盆栽里,給她蓋上松軟的泥土,享受著短暫的安逸和美好。她被視為愛情,她不是主角,配角都算不上,只是一個道具。剪刺折枝後被拋棄,誰還會記得她!
花田裡,張牙舞爪的菊花,高潔也難逃避曬乾的下場。在杯子里黑黑的東西,誰會注意她!
冰天雪地里,氣節再高又有什麼用?梅花不也難逃孤獨的折磨,氣節高卻沒有人懂,最後不也是只能孤芳自賞,誰會冒著風雪去看她!
她們遇到污濁的泥土,又有誰能逃脫?光鮮亮麗,早已不見蹤影。唯獨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牡丹和白頭翁怎麼能跟它媲美?面對人們所以給她貼上的「榮華」標簽,她的微笑依然如此光潔可愛,面頰泛著淡淡的紅光。
周敦頤也難逃,君子蓮「擺布」。青蓮一直都如此清廉!
『貳』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 仿寫
我要變做雲彩、烈日炎炎時,行走於天地之間,為母親投下一片陰涼
『叄』 美文【300】字(不要超太多),加150字以上賞析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斑斕;
夏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濃綠;
秋天,你的眼裡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你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們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你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如果沒有你,誰給我們留下自然的彩色;
誰給我們記載山民的悲哀和歡樂呢?
透明的溪水,你給了我一雙能夠分辨色彩的眼睛。
當我在你身邊,發現自己成為一個少年時,就不得不遠行了。
你像養育我的母親一樣,送我出山吧!
賞析:
文章開頭把溪水視為「母親的眼睛」,接著寫出了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這既是對溪水的歌唱,也是對母親的歌唱,因為這溪水裡曾「留下我兒時的身影」,曾讓我享受過母愛般的幸福:她記住了山溝里發生的一切,記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歡樂」,並把養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親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支哀怨的抒情山歌。溪水啊,我的「母親」。母親啊,就如同這溪水。母親啊。,你看著我長大,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留戀與你在一起的時候,與你在一起的感覺。我感受到了母愛!請原諒我兒時的淘氣,請原諒我小時候不懂事!這一切,就讓我現在來「彌補」。我愛你,我的母親!
江 南
陳 犀
水上,拱著古老的石橋,像一彎清秀的眉毛;
石橋下,還有水中的橋,還有,人和傘,狗和梔子花,竹笠,賣蒸糕的擔子,都在瀲灧的波光中,晃著影兒;
河的兩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馬轉閣的迴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樓,書場,酒肆;還有住家戶,住家戶後門的石梯坎,姐兒妹兒們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們的印花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們輕柔的話語,像紫燕歸來,在彈奏呢喃的春歌;
在橋上,橋下,篾籮里,是活鮮鮮的鮒魚,刀魚,鱖魚;
竹籃里,是水淋淋的荸薺,蓮藕,茨菰,菱角;
小街,雖是用石板鋪的,但卻像泡在水裡,像一條條河道港灣,腥也腥得有味兒……
也許,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蘇州評彈,那輕柔俏麗的絲弦之聲;
那比西施更美,更為聰慧的少女;也許,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賞析:
散文詩《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美在其清麗雋永的妙語佳句。情感美同語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調。《江南》是一篇秀美的江南水鄉圖,讀來令人陶然神往。
以《江南》為題,寫起來有一定難度:偌大江南,可寫景物風情太多,如何下筆,如何選取角度都是頗費斟酌的。此文恰到好處地選取了「江南水鄉」這個獨具特色的地域,以舒展而簡潔的筆墨對水景、人物淡筆勾畫,全文僅285字,所寫的僅是江南的一角。但這一角是江南的縮影,是凸現了江南特色的典型化的江南。確有一葉而知秋之妙。
田園詩情
[捷]卡爾·恰彼克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牛群吃草反芻,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什麼。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圓柱,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烏德勒支或茲伏勒,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還有白色的綿羊,它們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麼表示贊許。還有成千上萬的小雞,長毛山羊,但沒有一個人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一片寂靜。在這里,誰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隻舒緩平穩地行駛,汽車火車,都裝載著一罐一罐的牛奶運往城市。車過之後,一切又歸於平靜,狗不叫,圈裡的牛不發出哞哞聲,馬蹄也不踢馬房的擋板,真是萬籟俱寂。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這就是那真正的荷蘭。
[注釋] 作者卡爾·恰彼克(1890~1938),捷克小說家兼劇作家。本文選自他的散文代表作《明亮的深潭》
[賞析]
本文開頭一句話就勾出荷蘭特色,「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後面則把重點放在牧場上,以親切平和的筆觸,畫出了充滿「田園詩情」的「真正的荷蘭」,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抒發了作者熱愛和平、憎惡戰爭的感情。自然隨意中顯示出描寫技巧的高明。筆調活潑且不乏幽默,讀起來給人以一種輕松感、舒適感。
三, 風 雨
賈平凹
樹林子像一塊面團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著就向一邊倒,漫地而行;呼地又騰上來了,飄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撲向另一邊去,再也扯不斷,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經完全沒有方向了。然後一切都在旋,樹林子往一處擠,綠似乎被拉長了許多,往上扭,往上扭,落葉沖起一個偌大的蘑菇長在了空中。嘩地一聲,亂了滿天黑點,綠全然又壓扁開來,清清楚楚看見了里邊的房舍、牆頭。
垂柳全亂了線條,當拋舉在空中的時候,卻出奇地顯出清楚,霎那間僵直了,隨即就撲撒下來,亂得像麻團一般。楊葉千萬次地變著模樣:葉背翻過來,是一片灰白;又扭轉過來,綠深得黑清。那片蘆葦便全然倒伏了,一節斷莖斜插在泥里,響著破裂的顫聲。
一頭斷了牽繩的羊從柵欄里跑出來,四蹄在撐著,忽地撞在一棵樹上,又直撐了四蹄滑行,末了還是跌倒在一個糞堆旁,失去了白的顏色。一個穿紅衫子的女孩沖出門去牽羊,又立即要返回,卻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轉,銳聲叫喚,離台階只有兩步遠,長時間走不上去。
槐樹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鬆了一下屈蜷的手腳,一下子像一條死蛇,嘩嘩啦啦脫落下來,軟成一堆。無數的蒼蠅都集中在屋檐下的電線上了,一隻挨著一隻,再不飛動, 也不嗡叫,黑乎乎的,電線愈來愈粗,下墜成彎彎的弧形。
一個鳥巢從高高的樹端掉下來,在地上滾了幾滾,散了。幾只鳥尖叫著飛來要守住,卻飛不下來,向右一飄,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顫,羽毛翻成一團亂花,旋了一個轉兒,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間石子般掉在地上,連聲響兒也沒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張廢紙,一會兒貼在東牆上,一會兒貼在西牆上,突然沖出牆頭,立即不見了。有一隻精濕的貓拚命地跑來,一躍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驚了;幾片瓦落下來,像樹葉一樣斜著飄,卻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絨被一樣厚厚的浮萍,凸起來了,再凸起來,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開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來,長時間的凝固成一個錐形;啪地摔下來,砸出一個坑,浮萍沖上了四邊塘岸,幾條魚兒在岸上的草窩里蹦跳。
最北邊的那間小屋裡,木架在吱吱地響著。門被關住了,窗被關住了,油燈還是點不著。土炕的席上,老頭在使勁捶著腰腿,孩子們卻全趴在門縫,驚喜地疊著紙船,一隻一隻放出去……
選自《中國抒情散文經典作品欣賞》
[賞析]
作者主要運用側面襯托的手法來表現風雨。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像電影里的慢鏡頭,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來展現風狂雨猛,形成了整體上和諧的藝術畫面。所以,文章描寫「風雨」,盡管文中無「風雨」二字,但作者無處不在描寫著風雨,風雨的形、聲、神、韻,無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彷彿令讀者置身於狂風暴雨的環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動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給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 峭壁上的樹
張慶和
是為了擺脫那飢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場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捕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的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它高不足尺,葉疏花遲。雲纏它,霧迷它,雨抽它,風摧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然而,酸棗樹並沒有被征服。它不低頭,不讓步,於數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
一次次,它在風雨中抗爭吶喊;一回回,它把雲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剛毅驅逐雷電遠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不像山前的桃樹,山後的梨樹,一個個嬌生慣養讓人伺侯、撫慰,動輒就施性子給點顏色瞧瞧。也不像貪圖熱鬧的楊樹柳樹們,一個個占據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擺首弄姿,輕飄飄只知炫耀自己。酸棗樹默默地兀立著,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懼孤獨。與春天緊緊握手,與日月親切交談。天光地色,盡納盡吮。從不需要誰的特別關照與愛撫,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長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讓人領略那簇動人的風采。它真誠而沒有嫉妒,它純朴而從不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問候,俯首向勝利者恭賀祝福。
那一年秋天,於不知不覺中,它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只有一粒,而且幾乎小得為人們所不見。
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霓雲。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見到它果實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小酸棗,或許正是那顆酸棗樹苦修苦熬數十年而得道的一顆心吧!有了心,它便會有夢,便會更加熱烈地擁抱世界了!
選自《語文學習》2001年第10期
[賞析]
作者飽蘸深情地描寫了一棵「搖曳」在他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從四個層面予以考慮展示:首先,它向「飢寒交迫」、「彈盡糧絕」的命運安排挑戰,追求生命的存在;其次,它以「錚錚鐵骨」和「朗朗硬氣」抗爭、反擊、戰勝種種災難,無畏而剛毅;再次,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從不怨天尤地,總是「努力地」發揮生命的極致,堅強而高尚;最後,當小酸棗「苦修苦熬數十年而得道的一顆心」閃亮於峭壁時,沒有絲毫炫耀和停步,而是「更加熱烈地擁抱世界」,何等樂觀而可貴的生命觀!掩卷沉思,本文留給讀者的不僅是語言的品味,更有無盡的思想啟迪。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頂部結出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花:「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 公開的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最美麗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庄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來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白和挺秀的風姿,成了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 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度地歡喜所結的淚滴。 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到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漸漸地,山谷里到處都開滿潔白的百合。 幾十年後,遠在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們,從城市、從鄉村,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那裡,被人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賞析」 林清玄先生筆下的「百合花」不僅開在了斷崖上,也確如標題所言開在了我們的「心田上」。這樣一株與雜草同生在斷崖上的「百合」,卻有著與「雜草」不一樣的信念:「我是一株百合」。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實幹家,「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在它頑強地與惡劣的自然環境做斗爭的過程中,也遭遇了所有奮斗者都難以避免的又一種考驗:周圍庸者(如雜草、蜂蝶、鳥雀)的譏諷和鄙夷。但它不動搖、不游移,執著地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開滿了山谷。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 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小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人也總是有快樂也有憂愁。當無名的煩惱襲來,失意與彷徨燃燒著每一根神經。但是,朋友,別忘了守住一顆寧靜的心,痛苦將不再有。 每個人的前面,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因為沒倒掉鞋裡的沙子而疲憊不堪半途而廢。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並非快樂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負荷,仰頭遙望明麗、湛藍的天空,讓溫柔的藍色映入心田。就像兒時玩得疲倦了,找一塊青青的軟軟的草地躺下,任陽光在臉上跳躍,讓微風拂過沒有褶皺的心。 當層層的失意包圍,請打開窗戶,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走進來,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中尋找一絲的寧靜,就像兒時,拿起蒲公英的細須,鼓起兩腮吹開一把又一把的小傘,帶著驚喜閉上眼睛,許下一個心願。於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與欣喜。 當無奈的惆悵涌來,請擦亮眼睛,看夕陽的沉落,聽蟲鳴鳥叫。就像兒時在小院里聽蛐蛐的叫聲,抬頭數天上閃爍的星星。於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擁有的是一顆寧靜的心。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會由衷的感嘆:即使我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會明白博大可以稀釋憂愁,寧靜能夠驅散困惑。是的,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涌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便可以不斷超越,不斷自我挑戰。即使遠方是永遠的地方,也會誕生一種東西——奇跡。 摘自《青年文摘》 賞析: 塵世浮華,人心浮躁,很多人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裡像無頭蒼蠅般到處亂撞,很難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因人心難以寧靜,煩惱多了,快樂少了;夥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燈獨坐者多了,閑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頹廢者多了,積極進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好一個「寧靜致遠」。是的,只有寧靜,我們才會有開闊的胸襟,才會有挑戰的勇氣,才有可能邁向成功的頂峰。讓心寧靜吧,你會變得更加美麗而有內涵,你會變得更加成熟而又穩重,你會和快樂結緣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也就守住了整個世界。
『肆』 求簡短散文詩
葉 笛
呵,故鄉的葉笛。
那隻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於是像我們的祖先一樣,
吹出了對於鄉土的深沉眷戀,吹出了對於故鄉景色的激越的贊美,
吹出了對於生活的愛,吹出自由的歌,勞動的歌,火焰似的燃燒著的青春的歌……
像民歌那麼樸素。
像抒情詩那麼單純。
比酒還強烈。
啊,故鄉的葉笛。
那隻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於是從肺腑里,從心的深處,
吹出了勞動的勝利的激情,吹出了萬人的喜悅和對於太陽的贊歌,
吹出了對於人民的權力的禮贊,吹出光明的歌,幸福的歌,太陽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幟的歌!
那笛聲里,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
有太陽的光明。
『伍』 百合花開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
《百合花開》
原題目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
——林清玄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吃驚,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
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欣賞呀!」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庄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積聚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醒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
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後,遠在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那裡,被人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留言: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
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 《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1973年開始)。
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30歲前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於台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傑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台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台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台幣的熱賣記錄。
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對林清玄來說,走上寫作之路,其實並非最初的願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當畫家,甚至還跟著林崇漢畫了一陣子。不過,走上寫作的路,倒一絲也不後悔,寫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覺會一直寫下去,或許依然在文學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許就著手去寫一些比較大部頭的有關人性,有關歷史,有關哲理的書,或許改變途徑去寫小說,不管未來會寫什麼,寫作總是一條不能斬斷的路,林清玄會一步步往下走去。
7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8歲,獲得了全國兒童繪畫賽優選,10歲就開始讀小說,林清玄記得小時最喜歡的是《西遊記》。
民國61年,考取世界新專電影技術科,在學時非常活躍,開始認真寫稿,而繪事則暫時拋開了。在世新的時候,創辦過《電影學報》,擔任《奔流雜志》編輯,在《新聞人》周報任總主筆。這段時候,在文壇漸露頭角,開始受到了矚目
這些年,林清玄寫報導寫得多,寫散文反倒寫得少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可惜,雖然他自己也了解,報導到底只是報導,不會成為文學的重鎮,甚且有一天它會式微。不過,林清玄自覺還年輕,這段時日,就利用報導來磨練自己的事,創作的事,稍候也不遲。
林清玄也自認,目前仍然還未到定下1個風格,1個走向的時候,他還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樣的路,去寫多樣的文章。而且他還會去角逐其他以篇對篇,或似一堆對一堆的獎目。因為,他一直是永恆的新人,1個新人永遠都需要去競逐,永遠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78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鍾笛》等;第2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等;80年代後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最多產量的第3階段,在這個階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學界內外。
林清玄最近在大陸出版了新書《在雲上》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飽含著他對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玩味!
林清玄最新作品《心的菩提》、《情的菩提》。
『陸』 贊美向日葵的詩歌,或是詠百合的散文
【蜀葵】
劍門南面樹。移向會仙亭。
錦水饒花艷。岷山帶葉青。
文君慚婉娩。神女讓娉婷。
爛熳紅兼紫。飄香入綉扃。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徐寅
【山百合】
與人無爭 靜靜地開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靜靜地開放在我的心裡
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潔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獨的路途上
時時微笑地想起它來
【出處】:
中華詩詞-現當代-席慕容
【百合花】
靦腆的玫瑰花刺兒多得很,
溫馴的羊兒常拿角來嚇人;
百合花卻一味在愛情里陶醉,
沒有刺也沒有角損壞她的美。
【出處】:
附錄-外國文學選讀-世界名詩選-英國-威廉·布萊克
『柒』 百合花開是誰寫的
1、《百合花開》的作者是:台灣作家林清玄。
2、林清玄,1953年出生 ,台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3、林清玄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後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30歲前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於台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傑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他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台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台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台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4、林清玄的散文創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七八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鍾笛》等;第2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玫瑰海岸》等;80年代後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最多產量的第3階段,在這個階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學界內外。林清玄也是大陸讀者廣為熟知和愛戴的暢銷書作家。應廣大讀者要求,又以真誠之心,感性之筆,將多年來感悟的智慧精華,結晶於《玄想》、《清歡》、《林泉》三冊書中。首次公開這些年來的寫作心得,使人格外珍惜和感動。
『捌』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原文是什麼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辦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都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他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上長瘤了。」公開的場合,它們譏笑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是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庄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著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開著,它花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後,遠在千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有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潔溫柔的一角。
那裡,被人們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玖』 高手幫忙弄些散文詩,描寫蝴蝶和花的!
林清玄散文:野薑花
野薑花
在通化市場散步,擁擠的人潮中突然飛出來一股清氣,使人心情為之一爽;循香而
往,發現有一位賣花的老人正在推銷他從山上采來的野薑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
塊錢。
老人說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種作的時候,總要經過橫生著野薑花的坡地,
從來不覺得野薑花有什麼珍貴。只覺得這種花有一種特別的香。今年秋天,他種田累了,
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後發現滿腹的香氣,清新的空氣格外香甜。老人想:這種長在野地
里的香花,說不定有人喜歡,於是他剪了一百把野薑花到通化街來賣,總在一小時內就
賣光了,老人說:「台北愛花的人真不少,賣花比種田好賺哩!」
我買了十把野薑花,想到這位可愛的老人,也記起買野花的人可能是愛花的,可能
其中也深埋著一種甜蜜的回憶;就像聽一首老歌,那歌已經遠去了,聲音則留下來,每
一次聽老歌,我就想起當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們的星雲四散,使那些老歌更
顯得韻味深長。
第一次認識野薑花的可愛,是許多年前的經驗,我們在木柵醉夢溪散步,一位少女
告訴我:「野薑花的花像極了停在綠樹上的小白蛺蝶,而野薑花的葉則像船一樣,隨時
准備出航向遠方。」然後我們相偕坐在橋上,把摘來的野薑花一瓣瓣飄下溪里,真像蝴
蝶翩翩;將葉子擲向溪里,平平隨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條綠色的小舟。女孩並且告訴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註定要流浪的。」然後我們輕輕的告別,從未再相見。
如今,歲月像蝴蝶飛過、像小舟流去,我也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流浪歲月,僅剩野薑
花的興謝在每年的秋天讓人神傷。後來我住在木柵山上,就在屋後不遠處有一個荒廢的
小屋,春天裡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處,秋風一吹,野薑花的白色精靈則迎風
飛展。我常在那頹落的牆腳獨坐,一坐便是一個下午,感覺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兩句詩
來形容:「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記憶如花一樣,溫暖的記憶則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會放散。
我把買來的野薑花用一個巨大的陶罐放起來,小屋裡就被香氣纏繞,出門的時候,
香氣像遠遠的拖著一條尾巴,走遠了,還跟隨著。我想到,即使像買花這樣的小事,也
有許多珍貴的經驗。
有一次趕火車要去見遠方的友人,在火車站前被一位賣水仙花的小孩攔住,硬要叫
人買花,我買了一大束水仙花,沒想到那束水仙花成為最好的禮物,朋友每回來信都提
起那束水仙,說:「沒想到你這么有心!」
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長輩,這位老婦年輕時曾有過美麗輝煌的時光,我走進巷子
時突然靈機一動,折回花店買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說:「青春長久。」竟把她動
得眼中含淚,她說:「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沒有人送我玫瑰了,沒想到,真是沒想到還
有人送我玫瑰。」說完她就輕輕啜泣起來,我幾乎在這種心情中看歲月躡足如貓步,無
聲悄然走過,隔了兩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猶未謝盡,原來她把玫瑰連著花瓶冰在冰
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後,看得讓人心疼。
每天上班的時候,我會路過復興甫路,就在復興南路和南京東路的快車道上,時常
有一些賣玉蘭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婦人,他們將四朵玉蘭花串成一串,
車子經過時就敲著你的車窗說:「先生,買一串香的玉蘭花。」使得我每天買一串玉蘭
花成為習慣,我喜歡那樣的感覺——有人敲車窗賣給你一串花,而後天涯相錯,好像走
過一條鄉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鳥語。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東部的東澳鄉旅行,所有走蘇花公路的車子都要在那裡錯車。
有一位長著一對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賣著他從山上採回來的野百合,那些開在深山裡的
百合花顯得特別小巧,還放散著淡淡的香氣。我買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
看著遠方海的湛藍及眼前百合的潔白,突然興起一種想法,這些百合開在深山裡是很孤
獨的,唯其有人欣賞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顯了它存在的意義,再好的花開在山裡,如果
沒有被人望見就謝去,便減損了它的美。
因此,我總是感謝那些賣花的人,他們和我原來都是不相識的,因為有了花魂,我
們竟可以在任何時地有了靈犀一點,小小的一把花想起來自有它的魁力。
當我們在隨意行路的時候,遇到賣花的人,也許花很少的錢買一把花,有時候留著
自己欣賞,有時候送給朋友,不論怎麼樣處理,總會值回花價的
參考資料:林清玄散文
茉莉花
父親愛種花。以前我們在平房住的時候,小小的院子到了夏天總是花團錦簇。花兒散發出來的濃郁的香味漂浮在空中久久不散。誰到了我家都被這些紅花綠草所吸引。「花兒能養到這種程度,實在令人羨慕。」。聽到眾人的贊賞,父親總是淡然一笑,說:「花也像人,你關心愛護它,它自然會開的好。」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愛花。但因生性疏懶,無論什麼樣的好花,到了自己手裡,用不了多久,常常要香消玉殞。每到此時,心裡總針扎般地疼痛:好端端的一個朋友、一個知己,怎麼就說走就走了呢?於是,下決心不再養花。
可恨的是,自己終是那種「無志之人常立志」之輩。過不了多久,回家看到父親把花草侍弄得像漂亮的姑娘一樣,香艷奪目,光彩逼人。給平淡的生活平添那麼多的生趣,心裡免不了發癢。也有一絲不服氣:我就不信我還種不活一盆花。於是決定:花還是要養的,只不過是那些既不名貴,也無需費時費力的種類。
恰好有一個同學念著舊日情誼,從外地來看我。知我愛花,給我捎來了一小盆茉莉花。也許是這盆花經不住旅途勞頓、顛簸之苦,莖葉都懨懨的,一副無精打采、挺可憐人的怯弱模樣。心底頓時湧起一種憐惜之情,下決心一定要把它養好。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到一個大一點的花盆裡,給它換了新土,我耐心地把大顆粒的土碾碎,並在土裡摻了一些細沙,不使我的新朋友受到一點委屈。它好象很體會我給予的這種體貼似的,雖然我只是簡單地澆了澆水,施了點肥。大約一星期的時間吧,它就綠意盎然,很精神的樣子。再不是當初的那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了。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越長越高,越長越脆生。綠綠的莖就好象一掐就能出水似的。當初對它的憐惜之心逐漸成了熱愛之情。茶餘飯後、學習之餘,就站在它的旁邊,細細地觀賞它。它的綠葉上的紋絡,它的堅強的軀體,總會讓我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和感悟。
茉莉花慢慢地長大,不斷地分出新的枝條,在它的枝葉間綴慢了一朵朵小白花。它的香味是那樣的淡雅而清新,滿屋子的香氣總讓來串門的人誤以為我噴了什麼香水。我總會自豪地領他們去欣賞我的茉莉。
我的茉莉開的是那樣的枝繁葉茂,它的花也鼓足了勁似的不停地開,往往這些剛落下來,那些又開了。我把凋落的茉莉花撿起來、曬干。一部分用來熏衣服,一部分用來泡茶。
當我穿著有茉莉花香的衣服,坐在陽台上喝著用茉莉花浸泡的茶水,耳邊聽著優美動聽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歌曲,眼睛欣賞著這棵旺盛的茉莉花,我感到我是多麼幸福的一個人啊!聞著那甘醇的茉莉花香,我感覺我自己就要醉了。
父親說的沒錯,只要我們用真心去愛護花,就如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那麼你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花也是有感覺的,讓我們用最熱忱的心去對待它吧。
菊花
是誰曾與松竹梅「歲寒三友」為伴,是誰傲霜怒放,把淡淡的一縷芳香默默地奉獻給人間?那是婀娜多姿的菊花。
菊花屬菊科是菊科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個品種。菊花的花型更是美不勝收,別具一格。針松型、綵球型、翎羽型、平帶型……不勝枚舉。像珠簾、似發絲、如仙女下凡……極盡妍態,令人陶醉。
菊花不僅類型眾多,而且花姿俊美,五彩繽紛。
那層層疊疊的金綉球,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花瓣一層包著一層,一瓣貼著一瓣,有秩序地排列著,猶如一個金黃色的線團。裡面嬌小可愛的花蕊緊緊地擁在一起,多麼像是一個害羞的少女,細細端詳,彷彿是在打量著這個似曾相識的世界啊!
那晶瑩欲滴的綠雲,深受人們的喜愛。花瓣濃綠正抱,似朵朵白雲,難怪無不使人聯想到綠波仙子飄游太空的美好情景,讓人賞心悅目。
那鴛鴦菊的花更是美若天仙,紅色、黃色的花瓣平分秋色,這兩種顏色融入到了一起,真好似鴛鴦那五彩繽紛的羽毛,它那微微翹起的花瓣讓人忍不住想用手去輕輕撥弄。又彷彿一個金燦燦的小太陽,絢麗多彩。
那優美動人的鳳凰振羽,外部呈棕紅色,基部黃色,屬舞環型。微風乍起,好像是為亭亭玉立的姑娘甩動著一頭飄逸的秀發……
此外,還有很多也數不勝數。有的花枝招展,好像在恭迎八方的遊客:有的蓓蕾出綻,好像一個個孩子的笑臉:有的傲然挺立,好像在與同伴爭齊斗艷:有的隨風舞動,好象在翩翩起舞……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