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下
㈠ 《牡丹亭》原文全文是什麼
《牡丹亭》全部內容如下:
[繞地游]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注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步步嬌〕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瑱。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那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稍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
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
[綿搭絮]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
[尾聲]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看薰誘被眠,春那,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尋夢》
〔懶畫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下懸。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欄芍葯芽兒淺,一絲絲垂楊線,一丟丟榆莢錢。線兒春甚金錢吊轉。
〔嘉慶子〕是誰家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香閨去沁園,話到其間靦腆。他捏這眼,奈煩也天。咱歆這口待酬言。
〔尹令〕咱不是前生愛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則道來生出現,乍便今生夢見,生就個書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
〔品令〕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煙。捱過雕欄,轉過鞦韆,肯著裙花展,敢席著地怕天瞧見。好一會分明,美滿幽香不可言。
〔豆葉黃〕他興心兒緊咽咽嗚著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兒周旋,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兒周旋。等閑間把一個照人兒昏善,這般形現,那般軟綿。忑一片撒花心的紅影兒呆將來半天,忑一片撒花心的紅影兒吊將來半天。敢是咱夢魂兒廝纏。
[玉交枝]似這等荒涼地面,沒多半亭台靠邊。敢是咱眯睎色眼尋難見?明放著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魂夢前。霎時間有如活現,打方旋再得俄延,是這答兒壓黃金釧匾。
[三月海棠]怎賺騙?依稀想像人兒見。那來時荏苒,去也遷延。非遠,那雨跡雲蹤才一轉,敢依花傍柳還重現?昨日今朝,眼下心前,陽台一座登時變。
[二犯么令]偏則他暗香清遠,傘兒般蓋的周全。他趁這、他趁這春三月紅綻雨肥天,葉兒青,偏迸著苦仁兒里撒圓。愛殺這晝陰便,再得到羅浮夢邊。
[江兒水]偶然間人似繾,在梅村邊。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川撥棹]你游花院,怎靠著梅樹偃?一時間望眼連天,一時間望眼連天,忽忽地傷心自憐。知怎生情悵然,知怎生淚暗懸?
[前腔]為我慢歸休,款留連,聽、聽這不如歸春幕天。難道我再到這亭園,難道我再到這庭園,則掙的個長眠和短眠?知怎生情悵然,知怎生淚暗懸?
[尾聲]軟咍咍剛扶到畫欄偏,報堂上夫人穩便。少不得樓上花枝也則是照獨眠。
㈡ 牡丹亭的故事梗概
《牡丹亭》故事梗概:
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私出遊園,觸景生情,睏乏後夢中與嶺南書生柳夢梅幽會。從此一病不起,懷春而死。柳生進京赴試,借宿觀中。
他在園內拾得杜麗娘殉葬的自畫像,情有所鍾,終於和畫中人的陰靈幽會。柳生情系麗娘,冒死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締結秦晉之好,同往臨安。杜寶升任宰相,拒不承認婚事。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位有情人終成眷屬。
(2)牡丹亭下擴展閱讀:
《牡丹亭》創作背景:
萬曆二十八年(1598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閑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的寫作。
在明朝初期,由於各地方語言、風俗以及傳統音樂的差異,傳奇劇可以說是諸腔競作,包括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地方聲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為盛行的四大聲腔為:「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
嘉靖、隆慶年問,以魏良輔為代表的一批戲曲音樂家,對崑山腔進行了成功的全面改進。在唱曲的板眼、宮調等方面,伴奏方面,氣韻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將崑山腔進行重新的規劃整理,創立了一種清新典雅的聲腔風格,時稱「水磨調」、「冷板曲」。
《牡丹亭》就採取了由海鹽腔衍化而來的宜黃腔為基礎寫作。《牡丹亭》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
《牡丹亭》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早有才名,2l歲中舉人,34歲進士及第。先後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論輔臣科臣疏》,激烈抨擊朝政,謫廣東徐聞縣典史。
兩年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抑制豪強,關心民生疾苦,頗多善政。49歲棄官還鄉,致力戲曲創作。湯顯祖深受「左派王學」影響,反對程朱理學,批判擬古主義的文學,追求個性解放。
其創作成就主要在戲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名「臨川四夢」),詩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㈢ 牡丹亭txt全集下載
牡丹亭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萬卷書屋專
《第屬八出勸農》
【夜遊朝】〔外引凈扮皂隸,貼扮門子同上〕何處行春開五馬?采邠風物候穠華。竹宇聞鳩,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古調笑〕「時節時節,過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煙濃,太守春深勸農。農重農重,緩理征徭詞訟。」俺南安府在江廣之間,春事頗早。想俺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遠鄉僻塢,有拋荒游懶的,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該縣置買花酒,待本府親自勸農。想已齊備。〔丑扮縣吏上〕「承行無令史,帶辦有農民。」稟爺爺,勸農花酒,俱已齊備。〔外〕分付起行。
近鄉之處,不許多人啰唣。〔眾應,喝道起行介〕〔外〕正是:「為乘陽氣行春令,不是閑遊玩物華。」〔下〕【前腔】〔生、末扮父老上〕白發年來公事寡。聽兒童笑語喧嘩。太守巡遊,春風滿馬。敢借著這務農宣化?俺等乃是南安府清樂鄉中父老。恭喜本府杜太爺,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絕風清。凡各村鄉約保甲,義倉社學。無不舉行。極是地方有福。現今親自各鄉勸農,不免官亭伺候。那……
確認後請採納
㈣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落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書。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拓展資料:
譯文: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㈤ 牡丹亭下池猜一動物
鯉魚。《天地傳說之魚美人》裡面的小蓮就是一條鯉魚精,和牡丹是好朋友。
㈥ 《牡丹亭》講的是什麼
《牡丹亭》講女主人公杜麗娘長得天生麗質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華,正是情竇初開的懷春時節,卻為家中的封建禮教所禁錮,不能得到自由和愛情。
忽一日,她那當太守的父親杜寶聘請一位老儒陳最良來給她教學授課,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講解《詩經》的「關關雎鳩」,即把杜麗娘心中的情絲觸動了。數日後。杜麗娘到後花園踏春歸來,睏乏後倒頭睡在了床上。不一會見一書生拿著柳枝來請她作詩,接著又將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雲雨之歡。待她一覺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此後她又為尋夢到牡丹亭,卻未見那書生,心中好不憂悶。
漸漸地這思戀成了心頭病,最後葯石無治竟然死去了。其父這時升任淮揚安撫使,臨行將女兒葬在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成「梅花庵觀」一座,囑一老道姑看守。而杜麗娘死後,遊魂來到地府,判官問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狀元柳夢梅結親之事,便准許放她回返人間。
此時書生柳夢梅赴京應試,途中感風寒,卧病住進梅花庵中。病癒後他在庵里與杜麗娘的遊魂相遇,二人恩恩愛愛,如漆似膠地過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為老道姑察覺,柳夢梅與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議請人掘了杜麗娘墳墓,杜麗娘得以重見天日,並且復生如初。
倆人隨即做了真夫妻,一起來到京都,柳夢梅參加了進士考試。考完後柳夢梅來到淮揚,找到杜府時被杜巡撫盤問審訊,柳夢梅自稱是杜家女婿,杜巡撫怒不可遏,認為這儒生簡直在說夢話,因他女兒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現在能復生,且又聽說女兒杜麗娘的墓被這儒生發掘,因而判了他斬刑。在審訊正吊打之時,朝廷派人伴著柳夢梅的家屬找到杜府上,報知柳夢梅中了狀元了。
柳夢梅這才得以脫身,但杜巡撫還是不信女兒會復活,並且懷疑這狀元郎也是妖精,於是寫了奏本讓皇上公斷,皇帝傳杜麗娘來到公堂,在「照妖鏡」前驗明,果然是真人身。於是下旨讓這父子夫妻都相認,並著歸第成親。一段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的姻緣故事就這樣以大團圓作了結局。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6)牡丹亭下擴展閱讀:
《牡丹亭還魂記》中,身心俱受壓抑的太守之女杜麗娘游園中入夢與風雅文士柳夢梅相遇,並得成雲雨之歡。夢醒後的杜麗娘惆悵難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體難愈終至香消玉殞。
三年後,杜麗娘夢中之人柳夢梅偶得佳人自繪畫像,麗娘也以遊魂之身再入人世,尋找夢中姻緣。杜麗娘與柳夢梅在他人幫助下終於打破重重愛情障礙,起死回生,最終得成眷屬。
湯顯祖在這部傳奇作品中,描繪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二人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這種至情至性的愛情演繹無不代表著湯顯祖對人生與愛情的哲學思考與世情體驗,而情深而往的杜麗娘則成為湯顯祖筆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㈦ 牡丹亭全文翻譯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
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
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
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
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7)牡丹亭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明王朝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定程朱理學為正統思想,宋明理學家從維護封建禮教出發在「情」與「理」的關繫上,把二者對立起來,把「理」說成純善的,而把「情」說成「惡」,是人慾,強調以理制情,直至滅情,提倡「存天理,滅人慾」。
皇帝和皇後親自編寫《女戒》之類書提倡「女德」,包括婦女貞潔等。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級的興起,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
明朝中期出現了一股懷疑程朱理學的思潮,出現了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的進步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牡丹亭》誕生了。
文章通過女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杜麗娘的至情,歌頌了反道學、反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斗爭精神。
作者: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
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
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㈧ 簡要概括《牡丹亭》的故事情節
《牡丹亭》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牡丹亭》的積極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作者運用大膽的想像、藝術的誇張和曲折離奇的戲劇情節,將現實社會同陰曹地府統一起來,將人與鬼統一起來,從而塑造了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完成了反封建禮教的主題。
作品主題:
《牡丹亭》中,身心俱受壓抑的太守之女杜麗娘游園中入夢與風雅文士柳夢梅相遇,並得成雲雨之歡。夢醒後的杜麗娘惆悵難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體難愈終至香消玉殞。三年後,杜麗娘夢中之人柳夢梅偶得佳人自繪畫像,麗娘也以遊魂之身再入人世,尋找夢中姻緣。
杜麗娘與柳夢梅在他人幫助下,終於打破重重愛情障礙,起死回生,最終得成眷屬。湯顯祖在這部傳奇作品中,描繪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二人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這種至情至性的愛情演繹,無不代表著湯顯祖對人生與愛情的哲學思考與世情體驗,而情深而亡的杜麗娘,則成為湯顯祖筆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㈨ 佳人相約牡丹亭, 牡丹亭下共賞月。 月色皎潔映滿天, 天外飛星襯鴛鴦。 大家給點意見,剛寫的,
如果試著押韻,可以更好。詞句可以委婉點,更有韻味。整首詩只用了一個典故對吧?其實典故無所謂,沒有典故真情實意也是佳作。只是牡丹亭典故。。。如果女朋友比較御姐,還是換一個?總之我挺介懷的。
㈩ 張曉棠的《牡丹亭》 歌詞
牡丹亭
作詞: 胡力
作曲: 胡力
演唱:張曉棠
荒蕪的旋律許久無心彈
念舊的琴弦牽掛你指尖
夢里長相思淚漣漣
梅花飄落太湖石前
勿登高樓溫柔望穿風寒
落單的鴻雁一去忘歸返
九九重陽茱萸又插遍
十年塵埃落葉默默嘆
新浴的牡丹仰慕你容顏
梅花紛飛舞出你嬌艷
知我心者隨風去
過海八仙如何度一生情緣
新浴的牡丹仰慕你容顏
梅花紛飛舞出你嬌艷
飛舞的梅花似彩蝶
牡丹亭下與君相愛到白頭
http://music..com/song/2453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