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六盤山
1. 推薦10處寧夏自駕游不可錯過的好玩去處,寧夏周邊都有哪些適合自駕游的景點
1、水洞溝:寧夏旅遊的壯美起點 2、沙湖:大漠中的江南水鄉 3、沙坡頭:中國沙漠旅遊第一品牌 4、西夏陵:神秘王朝的千古秘陵 5、六盤山:春去秋來無盛夏 6、火石寨:游過火石寨何必下江南 7、中華回鄉文化園: 中阿文化橋梁 8、鎮北堡西部影城:中國人文旅遊典範 9、賀蘭山岩畫:刻在石頭上的天書圖騰 10、靈武恐龍化石群:北半球最美的龍脈圖騰 寧夏,中國一顆璀璨的明珠,地處中國南北中軸的北段。位於黃河中上游地區及沙漠與黃土高原的交接地帶,東臨陝西,北接內蒙,南與甘肅相連。轄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5個地級市、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另外還轄1個開發區。首府銀川市。一山一世界,一水一天涯,寧夏的四季都盡顯北國大美之魂。
1、水洞溝:寧夏旅遊的壯美起點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在景區內可零距離體驗500年前峽谷兵城,高科技穿越三萬年遠古時代。從三萬年到五百年,從史前文化到邊塞文化,從土林景觀到高峽平湖,從大漠邊關到江南秀色,彷彿置身於萬年的時光隧道之中。
地址: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旅遊區,距離銀川19公里
2、沙湖:大漠中的江南水鄉
沙湖是我國首批AAAA級生態旅遊區之一,我以為她的美在於藍的湖水、青翠的蘆葦、漫漫的黃沙、嬉戲的飛鳥、黛青的賀蘭山在一處的完美結合,每年適時,沙漠邊、葦盪間鸛鳴鶴舞,百鳥爭鳴,群鳥飛處,遮天蔽日,雲影掠動。
地址:石嘴山市平羅縣沙湖生態旅遊區
3、沙坡頭:中國沙漠旅遊第一品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爸爸去哪炒火了這里,這里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是中國四大鳴沙之一,這里幾乎有了人類關於沙漠娛樂的全部內容,前提是:銀子要備足,才可以玩的非常嗨!
地址: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旅遊區
4、西夏陵:神秘王朝的千古秘陵
西夏陵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有「東方金字塔」之稱。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也是寧夏最重要的一處歷史遺產和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觀。
地址:銀川賀蘭山東麓西夏王陵景區
5、六盤山:春去秋來無盛夏
六盤山是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結合部,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也是歷代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塞,"春去秋來無盛夏"之說,是一個夏天驢友納涼的好去處,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在朝霧迷漫中,登頂遠眺,但見雲海蒼茫,日出雲開,層巒疊嶂。
地址:地址:固原市涇源縣涇河源鎮
6、火石寨:游過火石寨何必下江南
這里怪石林立,溝谷縱橫,丹峰綠樹相映成輝,險峰、怪石、石窟、茂樹堪稱火石寨自然景觀四絕。鮮明的季節特色,形成迷人美景:春天紫丁香花開,溝谷流香,夏季百花爭艷,綠茵蔽天,秋日金麥紅葉,野果飄香,冬季千峰玉雕,萬壑銀裝,四季美景,攬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地址: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北15公里處
7、中華回鄉文化園: 中阿文化橋梁
寧夏「中華回鄉文化園」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納家戶落成。該文化園主要建築包括主體大門、回族文化博物館、回族禮儀大殿、回族民俗文化園、回族商貿飲食街、國內著名清真寺微縮景觀等,是一個濃縮了中國回族歷史文化、建築藝術、工藝美術、民俗風情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點。
地址:永寧縣城西高速公路出口處
8、鎮北堡西部影城:中國人文旅遊典範
來寧夏必游影視城,影視城的特色、文化、處處都是景,每一景都會吸引你。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這里西部古鎮的典範,古樸於奢華並存,單拿廁所說,看去土的掉渣的土坯房子,您忍啊忍,實在忍無可忍進去一看,您會感覺進了酒店高級套房的衛生間。如果正好拍戲,和明星零距離接觸那有不是什麼事,當然您要有被當成他(她)悱聞另一主角的充分心理准備。
地址: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西部影城
9、賀蘭山岩畫:刻在石頭上的天書圖騰
賀蘭山岩畫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鑿刻在岩石上的一種畫,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眾多的賀蘭山岩畫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幅「太陽神」的岩畫,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的崇拜
地址:寧夏銀川市賀蘭山東麓賀蘭口
10、靈武恐龍化石群:北半球最美的龍脈圖騰
靈武恐龍化石點埋藏面積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這種情況在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中是非常罕見的。
2. 銀川的景觀
銀川是我國回回民族最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銀川的飲食也就以回族的飲食習慣為主,是中國清真飲食的代表,回族飲食便是在保持傳統清真飲食的基礎之上,較多地、有選擇的和中華飲食文明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回族飲食文化豐富多彩,講究調料的運用,在吸收中華飲食文明的同時,較多地保留其民族特點,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飲食體系。
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是回族和中華文明融合的結果,這里有著正宗的清真食品和清真菜餚,同時還許多獨特回族風味小吃,其品種之多,味道之精美,都充分顯示出了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銀川可以品嘗到的清真菜餚有清蒸羊羔肉、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等,也有非常地道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羊肉泡饃、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等。
銀川關於飲食方面的物產非常豐富,除「寧夏五寶」之一的發菜以外,還有銀川附近沙湖裡出產的各種魚類,有鯉、鰱、鱅、鯇、鯽魚等,還有北方非常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大鱉等,以此為基礎的菜餚有糖醋黃河鯉魚、中衛鴿子魚、金錢發菜等。
銀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所在地,這里匯聚著來自區內各地的物產品種,以及各種旅遊工藝品,其中最為著名當屬「寧夏五寶」,即甘草、賀蘭石、灘羊皮、枸杞、發菜,按它們的顏色,被稱為「紅、黃、藍、白、黑」,除此而外,還有寧夏大米也非常出名,為清朝貢米之一,被稱為「珍珠粳米」,有「朔方貢米」的稱號,品質優良,飲譽中外,黃河鯉魚、沙棘等眾多特產。
銀川購物場所主要有新華百貨商店、銀川商城、寧夏文物總店、新華購物中心、銀川百貨大樓等,其中的新華百貨商店位於銀川的繁華地段新華街,是銀川市最大的購物商場,也是銀川市唯一的商業上市公司,不僅經營的品種齊全,而且是集購物、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的商業中心;寧夏文物總店是國家文物局在寧夏設立的惟一特許經銷文物部門,具有文物外銷特權,不僅經營歷代文物,而且兼營各種民間工藝品和旅遊工藝品。
一些資料:
銀川市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銀川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共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26個民族。銀川市位於東經105°51』,北緯38°25』。東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西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南鄰吳忠市,北接石嘴山市。全市總面積為9579平方千米。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三區,永寧、賀蘭兩縣,代管縣級靈武市。地形開闊平坦,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呈西南高而東北低。銀川市地處寧夏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水利資源豐富。黃河過境長度78.4公里,水面12.47萬畝,年徑流量315萬立方米,流經銀川市的唐徠渠、漢延渠、西乾渠、惠農渠等灌渠年引黃河水量達18.2億立方米。銀川平原地下水資源儲量大、埋藏淺,地下水量7.56億立方米,可開采量達4.53億立方米。
銀川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5℃,日溫差12-15℃,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3000小時,是全國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3毫米,無霜期157天左右。主要氣候特點是: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乾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晝夜溫差大等。
銀川市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務院公布的62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被譽為「中國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主要名勝古跡有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海寶塔、建於1050年的承天寺塔,明清建築的鍾鼓樓、玉皇閣、南門樓。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南關清真寺等。遠郊還有風景迷人的賀蘭山蘇峪口原始森林保護區、沙湖旅遊區,以及引人入勝的鎮北堡電影城。
銀川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1997年市內生產總值75.4億元。現有工業企業560 家,主要有西北軸承、共享集團、銀川佳通(長城)、寧夏化工廠、寧夏煉油廠、天地奔牛銀起等企業。全市生產2000多種產品,其中檸檬酸、硅鐵、碳化硅、起重機、軸承、毛毯、皮衣進入國際市場,享有較高聲譽。年工業總產值74.2億元,職工年人均收入5859元。農業耕地面積10萬公頃,實現了機耕條田化,農田林網化,溝渠配套,排灌暢通,成為全國20多個最好的自流灌溉區之一。糧食年總產量近2.5億公斤,所產大米被列為全國優質大米。年農業總產值17.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578元。銀川交通發達,109國道、110國道、211國道、307國道橫貫市區,公路運輸遍及城鄉,長途汽車可通往陝西、甘肅、內蒙古自治區等省區。包蘭鐵路縱貫市區,上達北京與京廣、京滬、京哈等鐵路大動脈相連,下抵蘭州與隴海、蘭新大陸橋相接。新建成的寶中鐵路,進一步改善了鐵路運輸情況,縮短了至華中、西南的距離。河東機場已開通銀川至北京、香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沈陽、天津、昆明、重慶、武漢、煙台、成都、西安、太原、烏魯木齊、濟南、杭州、鄭州、青島、長沙、敦煌等22條航線。全市郵路總長 1850公里,市話28.7萬門,長途開通500線,行動電話3449戶,無線尋呼3萬戶,電話普及率34%。銀川是西北地區商品流通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現有10個年銷售額上億元的大型批發零售商場和39個綜合貿易市場。全市有各類文化機構287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8個,電影放映單位170多個,公共圖書館5個,大中型新華書店7個,廣播電台、電視台6個。全市共有各類學校400多所,在校生17.5萬人,其中大中專院校47所。全市共有各類醫療機構348個,床位4935張。
銀川市是建國後崛起的西部新興工業城市,進入21世紀發展速度相當迅速。伴隨著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大銀川」的口號,銀川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大銀川的骨架已經初現端倪。目前,銀川市正在向著國家園林城市,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總體目標奮進,並且銀川市已經於2006年銀川榮獲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2007年8月成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員,在西北五省會城市中銀川率先通過創衛「大考」 。
【市名由來】
相傳,好早好早以前,銀川叫鳳凰城。說起鳳凰城來,一些老年人至今還指指點點——東門外高台寺是鳳凰的頭,頭挨在黃河邊;高台寺旁邊有兩眼井,那是鳳凰的眼睛;城中心的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只爪子;西馬營里花花草草,樹木成陰,那是鳳凰的尾巴,那邊,鳳凰的尾巴長得一直拉到賀蘭山。
為啥叫鳳凰城呢?說來話長。你們可知道鳳凰鳥嗎?鳳凰鳥是幸福鳥,哪裡有鳳凰,哪裡就有幸福。鳳凰姐妹一共七個,住在長江南邊的一架高山上,鳳凰常常為人們造福,所以江南很美麗,山是青山,水是綠水,鮮花遍地香,樹木都成行,人長得清秀健壯,年年五穀豐登,大夥兒過著富裕的日子,什麼也不愁,都歡歡樂樂、高高興興......
那時,寧夏山川,地薄人窮。東有黃河,可河水淺得上不了岸;西有賀蘭山,南有六盤山,可山高擋不住西伯利亞的寒流,擋不住騰格里的黃沙滾滾。住在這里的回族、蒙古族、漢族人民,並不灰心,老是一個勁兒地在土地上辛勤地勞動著。但是,盡管人們把筋都快要苦斷了,把心血都快要熬幹了,還是改變不了窮樣子。人們都憂愁地唱著:
這么大的河來,這么高的山,寧夏川呀,一眼望不盡荒草灘。
這么大的河來,這么高的山,寧夏川呀,百姓年年沒吃穿!
幸福鳥的事,傳到了寧夏川以後,不論是回民呀,漢民呀,蒙民呀,都急切地天天盼,月月盼,把眼都盼紅啦,盼望鳳凰飛到寧夏來。這事被大雁知道了,她被大家盼望鳳凰的誠心所感動,便自告奮勇,不怕辛苦,飛往江南,見了鳳凰,咋長咋短,一五一十地把寧夏百姓的心意都告訴了鳳凰。鳳凰知道這些情況後,坐在高山的松林里商量,最小的七妹說啥也要到寧夏去看看,姐妹們都知道她是「板上釘釘」的脾氣,就同意了,希望她早去早回。七妹說走就走,山林里的百鳥都來送行,吹簫的吹簫,彈琴的彈琴,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熱鬧得簡直沒法說。江南的百姓也都趕到長江邊送行,送的禮物可多啦,有的是送給七妹的,有的是送給寧夏各兄弟民族老百姓的。
六個姐姐和百靈鳥把七妹送過長江以後,七妹就高興地告別了眾親友,由大雁領路,朝寧夏飛來。七妹駕著一朵紅雲,飛行在藍天里。一會會子,就飛到六盤山區。七妹在六盤山頂上盤旋了又盤旋,這里的回民看見了,趕忙道一聲「色倆目」之類的話,都認為藍天里飄紅雲是吉慶到來了。鳳凰也高興地在六盤山和賀山之間的黃河邊上落了下來。
黃河兩岸早已搭滿了帳篷、草棚、蒙古包,口念「胡達」的回民,驚喜呼喊「老天」的漢民,叨叨不休「不休」佛爺的蒙民,都穿上各色各樣的民族服裝,敲鑼打鼓,早在黃河兩岸等著迎接鳳凰。六盤山、賀蘭山的百鳥,平川、草原上的牛、羊、駱駝、馬也都來了。大家都扯開嗓子唱呀唱呀,越唱越攢勁,連黃河的水也跳著奔著唱起來啦。
鳳凰來到寧夏後,也不緩一緩,就飛到這,飛到那——「啊!這么大的一片平川,怎麼都幹得裂開了嘴?」她轉臉看了看黃河,就這兒劃一條線,那兒劃一條線,劃得可多了,劃過後都變成了一條一條的渠道,渠里淌著水,渠口都搭在黃河裡。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她又飛到這,飛到那,忙得汗都不得顧不上擦。她把帶的禮物都灑在六盤山、賀蘭山和銀川平原上。馬上,銀川平原處處都是花草樹木,五穀莊稼;牛、馬、駱駝、羊,成群結隊地歡奔在草原上;六盤山褪掉了愁雲(容),換上了翠綠翠綠的衣衫;賀蘭山一高興,嘩嘩嘩地連滿頭的白發都脫掉啦,變成了青山。
寧夏山山水水變了樣,人人都感激鳳凰,說是她給大家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江南鳳光,人們後來乾脆就把寧夏叫成「塞上江南」。
有了渠水,土地吃飽喝足了,莊稼長得格外壯實。從此以後,寧夏山川年年豐收,百姓都高興地跳起來,唱起來:
寧夏川,兩頭子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南邊站著六盤山,年種年收水澆田,......
寧夏山川變得和江南一樣了。鳳凰心裡盤算:「這里的回漢蒙民都很勤勞善良,這里和江南一樣美好,我就留在這里不回去了。」
她就把寧夏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年年歲歲和大夥兒一塊,勤耕耘著土地,精心喂著牛、馬、駱駝、羊。
當時,寧夏西邊遙遠的地方,有個異族部落。有一年,異族部落的頭頭帶領了兵馬,如狼似虎地殺進寧夏山川。他們見莊稼就燒,見人就殺。鳳凰氣極啦,就變成一座城,把寧夏的老百姓都裝在城裡,四面城門一關,敵人咋也打不開,一連打了三個月,敵人沒糧吃,就撤兵逃跑了。以後,只要敵人一來,大家就嘁哩喀喳進了城。敵人走了人們又出城,務農的務農,放牧的放牧。
鳳凰變成一座城以後,就託大雁捎信給江南,一來向姐姐們請安,二來告訴姐姐們,她不再回江南了。這樣,捎信走江南就成了大雁年年的差使。年年在天高雲淡、稻穀飄香的季節,大雁就向南飛去,第二年春天,又把南方的鄉情和六個姐姐的懷念帶給鳳凰。
不知道過了去了多少年月,後來出了頭人,後來的後來又出了皇帝,出了軍閥、官,出了地主......就改變了寧夏山川的面貌,少數人盤剝、壓榨大多數人。從此,山川荒涼了,水草枯竭了,牛、羊、駱駝餓得瘦干啦。六盤山頂上煙霧騰騰,苦悶得沒有睛朗過;賀蘭山上黑雲蓋頂,愁腸得沒有舒展過。有一年,皇帝派來了一個麻子官,麻子官壞透頂啦,一來到寧夏川,就在鳳凰城的東南築起宮殿,今天拉夫,明天搶財,害得回漢蒙民連口氣也喘不過來。麻子官臉黑心毒,見財就眼紅,他打探到黑泉湖裡有一個金馬駒,就想偷偷盜走了。
一天夜裡,他坐在衙門里,左思謀,右盤算:我盜金馬駒別人能瞞得過,可咋能瞞過鳳凰呢?又想,自寧夏川有鳳凰,人人都很聰明,能人越來越多,我幹了那麼多壞事,總有一天要倒霉,金馬駒盜到手也保不住。麻子官司想著想著:「哼!」了一聲,從牙縫里擠出一句「無毒不丈夫」的話來,便趁天還沒有亮,提上寶劍,偷偷地在鳳凰的脖子上砍了一劍。鳳凰雖然被麻子官砍斷了脖頸,但是她的心沒有死,還在懷念寧夏的各族老百姓。她用她的熱血流了一條渠道,渠水流過村莊,流過田野.......
東方發亮的時候,許多人都驚異地看見有一道新開的渠道,從他們的家門前曲曲彎彎穿過。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地都跑到渠上觀看、納悶、發呆:「咋回事啊,難道是天上銀河降落到人間?!」人們看著嘩嘩的渠水,忽然發現渠里有道血紅血紅的紅線,年長的老人辨認出來了,他們喊道:「啊,渠水裡還流淌著鮮血!」這時,一個老阿訇瘋瘋顛地跑過來,撥開人群,盯著渠水,捶胸頓足地哭喊著:「胡達呀,真是這樣的!」馬上,大家都驚奇地圍住了他,七嘴八舌地追問:「咋回事?咋回事?」老阿訇半天才喃喃地說道:「夜間,鳳凰給我託了一個夢,說她被壞人把脖子砍斷了......她想念大家,並用鮮血流成了一條渠,讓大家灌溉田地......
眾人一聽,淚滴心穿,有的抽泣,有的嗚嗚咽咽,有的手捧血水發 ,有的號啕大哭......就這樣悲悲切切,痛哭了九天九夜,連天都哭陰了,樹都哭黃了,山都哭白了......人們喃喃地唱道:
瓜兒哪能離開秧,孩子哪能離開娘,寧夏的回漢蒙百姓呀,咋能離開鳳凰!........
到第十年,鳳凰又托夢給那個阿訇,說她的心並沒有死,再過九十九年,還會復生,到那時候,要出好多好多能人,寧夏也好,江南也好,都會變成人間天堂,鳳凰還說:「等吧,等吧,等到六盤山山頂飄來紅雲,便是鳳凰飛來之時。」於是,人們不再悲傷了,萬物恢復了原樣。大家為了懷念鳳凰,把銀川城叫「鳳凰城」,把那條渠叫「紅花渠」。
【主要文化場館】
博物館:
西夏陵博物館、鹽池革命烈士紀念館、灘羊博物館、回族博物館、治沙博物館、銀川市歷史文化展示館等。
寧夏博物館新館、賀蘭山岩畫博物館、六盤山生態博物館、甘草博物館、水洞溝遺址文化陳列館、石空寺石窟文物陳列館、長城遺址博物館、靈武恐龍化石博物館等。2010年再建16座,是農業博物館、水利博物館、煤炭博物館、氣象博物館、西夏文化園、古建築博物館等
銀川市科技館(新)
寧夏科技館
銀川市城市規劃展示館
銀川國際博覽中心
銀川美術館
銀川市國際展覽中心
寧夏展覽館
銀川市賀蘭山岩畫博物館
【交通旅遊】
對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相交織的立體運輸網路。公路有6條國道通往全國各地,境內有高速公路125公里;鐵路有包蘭鐵路、中寶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銀川河東機場(4D級)可起降波音、空客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北京、香港、上海、廣州、南京、成都、西安、太原、烏魯木齊、濟南、杭州、鄭州、青島、敦煌等航線。銀川市自然風景秀麗,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自然景觀有蘇峪口森林公園、滾鍾口風景區、金水旅遊區、大小西湖、鳴翠湖、鶴泉湖等;人文歷史景觀有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拜寺口雙塔、三關口明長城、水洞溝遺址、鼓樓、玉皇閣、海寶塔、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大寺、納家戶清真寺、馬鞍山甘露寺、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等。現有國際飯店、悅海賓館等一批高中檔旅遊設施迎接各地朋友的光臨。2002年銀川市共接待國內遊客2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億元;接待境外遊客0.4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36萬美元。年末全市實有出租汽車9760輛,公交標准運營車輛總數6684標台。2006年末全市擁有公交車5246輛,6193標台,運營線路網長度2575公里,客運總量10827萬人次。
鐵路 包蘭 (包頭到蘭州) 規劃建設的有太中銀、銀中(銀川到中衛)
銀川河東機場
銀川河東機場始建於1995年,2000年12月投入使用,現已成為銀川市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機場現有一條長3200米的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D級,停機坪為5萬平方米,有9個停機位,4部旅客登機橋,可起降波音747等型號的飛機,現已開通了20多條航班,開往國內中大中城市,航班分為中停、直飛兩種,多停靠西安。
機場位置
銀川河東機場位於銀川市下轄的靈武市臨河鄉境內,距銀川市城區19公里。
機場設施
- 餐廳
機場有兩個餐廳,為回民餐廳和漢民餐廳,符合少數民族要求。
- 休息室
分為候機室和貴賓候機室兩種。
機場服務
- 機場問訊:
機場問詢處 電話:0951-6912218
- 機場售票處:
銀川河東機場售票中心 電話:0951-6913456
機場交通
銀川河東機場有民航班車、計程車,供乘客選擇乘坐。
【旅遊景點】
西夏王陵
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餘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餘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共50多平方公里,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鎮北堡西部影城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里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
賀蘭山岩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里。山口內有千餘幅岩畫分布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岩畫占岩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范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三關口明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牆)、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一。後幾經重修、增築,牆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曆朔方新志》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余,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鼓樓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鍾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南部,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餘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緻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鳴翠湖
位於興慶區東郊的鳴翠湖濕地生態旅遊區,距市區8公里,鄰黃河2公里,規劃面積10000餘畝,是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會議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示範園區。鳴翠湖有鳥類97種,其中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大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金水園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里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里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內。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後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設在承天寺塔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岩畫展、回族民俗展等。
西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園為背景、真實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博物館。全館佔地面積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築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築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除上述景點外,銀川還有賀蘭山滾鍾口、玉皇閣、納家戶清真寺、華夏珍奇藝術城、銀川南薰門(南門)等旅遊景區(點)可供遊人參觀。
【特產】
枸杞、賀蘭石、二毛皮、甘草、發菜
紅寶干紅葡萄酒、白寶寧夏貢米、黑寶太西煤、綠寶清真綠色食品、黃寶鹽酸四環素
枸杞葉茶,沙棗,鴿子魚等等。
3. 銀川哪有桃花風景區
桃花
最佳賞花時間:四月初至五月初
六盤山
六盤山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這里風光秀麗,是真正的世外桃源、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每年,在桃花開遍山野的季節,紅、粉、白、黃,五彩繽紛的山花與綠樹、藍天、碧水合成一幅山川秀美圖,引得很多人慕名而來,置身於春意濃濃的花海中,伴著花香拍照留念。
須彌山
須彌山是一處擁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風景勝地。它位於寧夏六盤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區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四月已是草飛鶯長,站在山下眺望,一叢叢桃花開得正旺,從那大佛的腳下,順坡而上。層層疊疊的梯田上栽種了一片片的桃樹,密密匝匝,彷彿一個世外桃源。
賀蘭山蘇峪口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可以說是銀川人的後花園,每年四五月間,到蘇峪口賞山花、聽松濤、觀林海、呼吸新鮮空氣,絕對是一種享受。4月中旬,這里粉紅的蒙古扁桃花開滿山谷,山花爛漫、蝶飛蜂舞的景象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而接下來的日子,紫色的丁香花就會掛滿枝頭,誘人的花香使人陶醉。
彭陽
亂花漸欲迷人眼,暖香熏得遊人醉。忽如一夜春風催放山花無數,奼紫嫣紅,色彩參差,溫馨徐來,造化之神慷慨地布施著美麗。這是一塊充滿生機的山野,這是一個怒放生命的殿堂,這就是彭陽。彭陽縣位於固原市,每年陽春四月,彭陽的杏花競相開放,漫山遍野,到處可見,由粉、白、紅色匯集成的花海與層層的梯田交相輝映,給人如詩如畫的意境。
4. 白丁香和紫丁香的關系是什麼它的拉丁文名字是什麼命名法是什麼
提問者問的復是拉丁文不是英文制,talentdi 簡直是瞎轉載。
我來回答
白丁香是紫丁香的一個變種,它的拉丁文名稱為Syringa oblata Lindl.var.alba Rehd
這個三個拉丁詞給植物命名的方法成為三名法。
5. 關於描寫滾鍾口的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兩句較合滾鍾口的地理特性和意境!(賀蘭山下是騰格里沙漠,不遠處黃河繞著銀川市區而過,在滾鍾口處找一處山峰,遠遠地看著日出、日落!) 竊以為可以作為吸引遊客的廣告語。
【作品】:使至塞上
【年代】:唐
【作者】:王維
【內容】: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詩之筆,描情狀物,或雅淡或濃麗,或灑脫或纏綿,或雄渾或柔婉,或概括或細摹,或寫實或誇張,各得其宜,皆可貴,惟以二者兼而有之,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為最難能最堪許。王維這兩句詩之所以成為狀景名句,正因為它達到了二者兼備相諧的藝術境界。
詩句極寫大漠、長河的平坦空闊,從而描繪出一幅雄奇壯麗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其精工神奇之處,首先在於對塞外廣袤無垠地區空間的高度藝術概括:「大漠」「長河」四字,力重萬鈞、雄渾碩博,是大筆塗抹,把這兩個大自然形象概括得那麼真實、自然、確切、鮮明;且簡潔而又巧妙地使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正因為「漠」之大,才見「河」之長;正由於「河」之長,方顯「漠」之大,「大」「長」二字,平凡中顯奇偉,如鐵柱擲地鏗然作聲。
接著「孤煙直」「落日圓」,分別對「大漠」「長河」作別出心裁的形象刻畫。這是概括性的細描,誇張而兼寫實。「大漠」何以形其大?「長河」何以狀其長?正因為沙漠廣闊無垠,所以視線所及的烽煙使人覺得筆直。但是詩人實際上不是為寫烽煙而寫烽煙,而是通過「孤煙直」,以襯托說明「漠」之「大」;若無「孤煙直」,「漠」之大無以名狀。至於「落日圓」之於「長河」,作用近同,但有所異。「長河」若無「落日圓」,其作用僅僅是「大漠」的襯墊而已,就不可能與大漠共同構成一幅廣袤曠闊而又雄奇壯麗的塞外圖。正因為「落日圓」,「長河」的形象才顯得那麼巨碩壯麗,與「大漠」相輔相成。
6. 丁香 白玉蘭 木槿花 黃刺梅 檉柳
丁香是丁香屬(Syringa)多種植物的統稱。別名百結,情客,紫丁香,丁子香、雞舌香,是玄參目,木犀科,丁香屬,溫帶及寒帶,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圓球形樹冠。單葉對生,卵圓形,圓錐花序,白色、紫色,花冠筒狀,芳香。蒴果9月成熟。同屬的還有白花丁香、紅花丁香、紫花丁香、荷花丁香、小葉丁香、花葉丁香、四季丁香等。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唇形目(Lamiales)
科: 木犀科(Oleaceae)
屬: 丁香屬(Syringa
玉蘭,別名玉蘭、望春花、玉蘭花。
形態:落葉喬木,高達15m。樹冠卵形或近球形。幼枝及芽均有毛。葉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鈍,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幼時被面有毛。花大,徑12~15cm,純白色,芳香,花萼、花瓣相似,共九片。花3~4月,葉前開放,花期8~10天;果9~10月成熟。
分布:原產中國中部山野中;現國內外庭園常見栽培。
習性:喜光,稍耐蔭,頗耐寒,北京地區於背風向陽處能露地過冬。喜肥沃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長於鹼性土(pH7~8)中。根肉質,畏水淹。生長速度較慢,在北京地區每年伸長不過30cm左右。在北京於4月出萌動,4月中旬開花,花期約十天,花謝後展葉,至5月出可形成葉幕。至10月中下旬開始落葉,11月落凈。在長江流域於3月開花,在廣州則2月即可開花。
分類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木蘭目
科: 木蘭科
屬: 木蘭屬
種: M. denudata
檉柳(學名Tamarix chinensis)又名垂絲柳,、西河柳,是檉柳科落葉小喬木。檉柳的嫩枝葉是中葯材。產於中國各地。鮮用或乾用。
味辛
氣平
入肺、胃經
功效應用
解表透疹:本品輕清升散,善於透發肌膚,為透疹專葯,用於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常配薄荷、蟬蛻、竹葉、牛蒡子等同用,如竹葉柳蒡湯,亦可單味煎水外洗。
用法用量
3-10克,外洗用30-60克。
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檉柳科(Tamaricaceae)
屬: 檉柳屬(Tamarix)
種: 中國檉柳(T. chinensis)
文獻研究
《本草綱目》謂垂絲柳「消痞,解酒毒,利小便。」
據化學分析,本品含槲皮素(黃酮類化合物)、樹脂。
據葯理研究,本品能調節體溫,擴張皮膚血管,故有發汗解熱作用,本品能麻痹中腦、廷髓,因此內服過量能使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最後可致神經中樞麻痹而虛脫。
木槿花
Flos Hibisci
(英)Shrubalthea Flower
別名 白槿花、櫚樹花、大碗花。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3~4m。莖多分枝,幼枝密被黃色星狀毛及茸毛。葉互生,卵形或菱狀卵形,長4~7cm,寬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邊緣有鈍齒。花大,單生葉腋,直徑5~6cm,花柄長4~14mm;小苞片6~7,線形,有星狀毛;花萼鍾形,5裂,有星狀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紅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頭不伸出花冠。蒴果長圓形,長約2cm,頂端有短喙,密生星狀毛。種子褐色。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全國有栽培。
採制 夏、秋季花初開放時採收,曬干。
性狀 花呈不規則形,工1.5~3cm,寬1~1.5cm,基部鈍圓,柄短,苞片一輪。花萼灰綠色,裂片卷縮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細毛;花瓣10枚,皺折,淡黃或淡紫藍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長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葯多數,呈紫黑色。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含皂草黃甙(saponarin) 、肌醇( inositol)、粘液質。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用於痢疾、腹瀉、白帶。
【別名】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
【來源】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夏季晴日採摘盛開花朵,曬干。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用於痢疾,痔瘡出血,白帶;外用治瘡癤癰腫,燙傷。
【用法用量】 2~4錢;外用適量,研粉麻油調搽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黃刺梅
中文名:黃刺梅(觀賞植物)
拉丁名:Rosa xanthina Lindl.
別 名:刺玫花,重瓣黃刺
類 別:灌木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3m。莖直立,枝開展,小枝細長,樹皮深褐色,具刺,刺直立,基部稍扁,小枝及葉柄常有成對的皮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3枚,先端鈍圓,寬卵形,葉緣有鈍鋸齒,花單生,黃色,單瓣或重瓣,重瓣花無果,單瓣花結果,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態習性: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稍耐陰、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根系強大,萌芽力強,抗病能力較強。
黃刺枚黃花綠葉,絢麗多姿,株叢大,花色金黃,花期長,為庭園觀賞植物,園林中可孤植觀賞。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均有分布。黃刺枚花濃香,可提取芳香油,果可食,可制醬及釀酒,莖皮纖維是紙漿及纖維板的製作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廣泛分布於我國華北、東北、西南及西北各省區天然林區,寧夏天然分布於六盤山、羅山和賀蘭山海拔1 100~3 000 m的土石山區,西吉縣火石寨國家級森林公園亦有天然分布,喜陽光充足環境,耐旱、耐瘠薄,較耐寒、耐陰,怕澇;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根系強大,萌櫱力強,耐平茬.可廣泛用於道路、街道兩旁綠化和庭院、園林美化,亦可在海撥較低,雨量較多,土壤疏鬆的中下坡大面積種植.通過我們在林場的繁育栽培,使黃刺梅人工繁育栽培技術有了很大改進.
7. 紫丁香有哪幾個生長階段在什麼時間和氣候
紫丁香,屬木犀科,丁香屬,又名丁香、華北紫丁香。灌木或小喬木,高可回達4 m。枝條粗壯無毛。葉廣答卵形,通常寬度大於長度,寬5~10 cm,端銳尖,基心形或截形,全緣,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長6~15 cm;花萼鍾壯,有4齒;花冠紫色,端4裂開展,花葯生於花冠筒中部或中上部。蒴果長圓形,頂端尖,平滑。花紫色,4月下旬開放。果實9月成熟時為黃褐色。紫丁香喜光,稍耐蔭,蔭地能生長,但花量少或無花;耐寒性較強;耐乾旱,忌低溫;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播種、扦插、嫁接、分株、壓條繁殖。播種苗不易保持原有性狀,但常有新的花色出現;種子須經層積,第2年春季播種。夏季用嫩枝扦插,成活率很高。嫁接為主要繁殖方法,華北以小葉女貞作砧木,靠接、枝接、芽接均可;華北偏南地區,實生苗生長不良,可高接於女貞上使其適應。紫丁香樹勢較強健,幼苗時注意澆水,成年植株無需特殊管理,剪除枯弱、病枝及根櫱即可。
8. 丁香茶喝了有什麼作用呢
丁香茶的作用: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壯陽,下氣降逆。
丁香茶主要成分為桃金內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容香樹的乾燥花葉,其葉可制茶。花葉含丁香油,其中主要為丁香油酚。又含鞣質、齊墩果酸等。
丁香茶因為濃郁香氣而得名,它健胃消脹、促進排氣的功效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疾病引發的呃逆、反胃與口氣不佳,抑制細菌及微生物滋長,還能減輕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增加身體的抗菌能力。
(8)紫丁香六盤山擴展閱讀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丁香本身是兩性花,人說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不是學術概念,公丁香,指的是沒有開花的丁香,花蕾曬干後作為香料。母丁香,指的是丁香的成熟果實,也是曬干後作為香料使用。
9. 寧夏銀川有哪些旅遊景點
西夏城
西夏城舊稱「橫城堡」,位於黃河東岸的靈武市,銀川黃河大橋附近,距銀川僅8公里,原為明代一座屯兵營,是明清河東八景之一「橫城古渡」的舊址,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康熙親征葛爾丹就在此渡河。
游西夏皇城、賞西夏樂舞、品西夏美宴、觀黃河落日……城牆外還是一片現代文明景緻,穿過城門便進入了800年前的「西夏皇城」,厚厚的城牆完全隔絕了塵世的喧囂,高高的角樓使人心中一下子產生了莫名的敬畏。尤其是當夕陽撒在由厚厚磚土構築的城牆上時,只要稍微閉上眼睛,就彷彿時空倒置,李元昊,唐卡,西藏佛經,佛畫,這些神秘符號,便迅速閃過腦海。
西夏王陵
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餘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餘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共50多平方公里,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西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園為背景、真實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博物館。全館佔地面積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築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築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鎮北堡西部影城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里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
賀蘭山岩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里。山口內有千餘幅岩畫分布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岩畫占岩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范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三關口明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牆)、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一。後幾經重修、增築,牆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曆朔方新志》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余,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鼓樓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鍾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南街,是銀川市區內最大的清真寺,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餘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緻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由閱海、鳴翠湖2部分組成。
閱海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西北,距市中心3公里,總面積2100公頃。閱海濕地水域廣闊,自然風景秀麗,是銀川市面積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濕地。2002年以來,在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的重視支持下,規劃和實施了退田還湖、水道清淤、植被恢復、鳥類棲息地修復和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閱海濕地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濕地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2006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目前已建成濕地保護管理站、濕地生態監測站、寧夏暨銀川首家鳥類環志站、瞭望塔等。閱海由艾依河連通並補水,從市區北京路碼頭(親水大街西側陶然水岸)乘船即可到達閱海。
鳴翠湖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部,西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總面積667公頃。鳴翠湖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優美,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科研及科普教育價值。2000年起,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高度重視鳴翠湖生態保護,科學規劃和實施了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通過退田還湖、湖泊清淤、調控水位、恢復植被等措施,使鳴翠湖濕地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成為銀川市東部的一顆璀璨明珠。2006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目前已建成濕地保護管理站、濕地生態監測站、瞭望塔等管護設施,在瞭望塔展出鳥類圖片。鳴翠湖分為南湖、北湖二部分,南湖為鳥類保護區,北湖開展了濕地生態旅遊,開辟了十大景點,湖邊的水車是標志性建築。
銀川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寶湖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東靠唐徠渠,南臨寶湖路,北到鐵路線,西到正源街。總面積82.6公頃,其中湖泊面積39.2公頃,綠地面積36.5公頃。寶湖是銀川城內規模較大的、典型的城市湖泊,湖水最深處2.2米左右,平均水深1.4米左右。寶湖濕地公園於2003年9月1日開工建設。2004年10月,完成一期項目建設並正式向社會開放。寶湖公園主要功能區包括四部分,即濕地生態區:保護湖泊濕地,植被恢復和人工造林,保護和豐富生物多樣性;文化公園區:依託唐徠古渠等歷史文化遺跡,結合濕地文化,進行濕地生態宣傳教育,開展科學文化活動;休閑健身區:為群眾提供攀岩、垂釣、奕棋、休閑等休閑、健身活動場所;管理服務區:管理辦公室、商業服務點,環保衛生間和小型停車場等公用設施。2007年1月,國家建設部批准建立"銀川市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目前已建立濕地保護管理站等。
金水園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里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境內,銀青高速北側,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里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進寧南街。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後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甘州區)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
原設在承天寺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岩畫展、回族民俗展等。其本身就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展和改建受到嚴格限制,其佔地面積僅7400平方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舊的寧夏博物館因其空間狹小,不僅讓很多「沒有位置」的文物失去了展出機會,更讓舊館的觀眾接待能力受到了限制。同時,由於對舊館改建限制嚴格,很多現代化的設備不便安裝,對文物的維護和保存有很大影響。
新建成的寧夏博物館佔地3萬多平方米,日接待遊客能力大約在2000人次左右。新館是嚴格按照現代博物館的標准施工的,硬體達到國內一流標准。而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是,寧夏博物館新館開館後,更加側重對社會的公共服務職能,將永久免費向全社會開放。展品眾多,國寶亮相。為了迎接自治區50大慶,全面展現寧夏歷史風貌,寧夏博物館不僅拿出了「壓箱底」的眾多文物,還從外地「請」來了一批與寧夏歷史息息相關的文物。最值得一提的是,寧夏博物館將展出以「鎏金銅牛」為代表的6件國寶級文物,而以前因為種種原因與參觀者難見一面的眾多文物和新近出土的部分文物,都將在寧夏博物館新館開放的同時「閃亮登場」。據悉,此次預計展出文物4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6件,國家一級文物100多件。可謂「量」多「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