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紫鈞窯

丁香紫鈞窯

發布時間: 2022-04-06 05:55:39

❶ 古代鈞瓷

鈞瓷
胡秉言
入窯一色出萬彩,端艷絕倫世無雙。
萬貫不如鈞一片,勝於美玉隱吉祥。

❷ 宋代的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有什麼特點,怎麼區分

1、汝窯特點: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一鹼釉燒制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區別:鈞瓷與以上四大名窯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銅元素,創造性的燒出了五彩斑斕的窯變紫紅色釉,開銅紅釉之先河。

2、官窯特點: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區別:汝窯採用滿釉支燒工藝,器物底部會留有支釘痕,多為3~5個,也有6個的,器物以盤、洗較多,另有碗、碟、瓶等。

3、哥窯特點: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釉面開(小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

區別:哥窯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盤等,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

4、鈞窯特點:以燒制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

區別: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爐、洗、盤等,相傳哥窯是從官窯發展而來,常說官哥不分,一般「開大片為官,開小片為哥」做為簡單判斷。

5、定窯特點: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後期創造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

區別:定瓷光澤柔潤,釉面可可見「淚痕」和「竹刷絲紋」,定窯常以雕刻來體現它的紋飾之美,雕刻圖案以花果、禽鳥比較多見。

(2)丁香紫鈞窯擴展閱讀:

中國的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北宋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也是傳統制瓷工藝繁榮昌盛的時期。

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現今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北宋窯址的就有130個縣,約占總數的75%。

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采,都是我國的藝術精品。

而「五大名窯」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館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瑰寶,其市場價值不言而喻。從北宋流傳至今,「五大名窯」傳世瓷器極為稀少。

❸ 鈞瓷有名氣嗎

鈞瓷很有名氣。2008年,鈞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借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復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恢復鈞瓷燒制,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鈞瓷不斷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鈞窯的故鄉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市轄的神垕鎮一帶的窯廠最為集中和著名,禹州市境內發現古鈞窯址147處,經專家認定歷史上不同朝代的窯爐就有260多座。

禹州的鈞瓷,被稱為「國寶」、「瑰寶」。鈞窯是我國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它的主要貢獻在於燒製成艷麗絕倫的紅釉鈞瓷,從而開創了銅紅釉之先河,改變了以前中國高溫顏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鈞瓷是因宋徽宗時期曾在近禹州市內古鈞台附近設置官窯專門燒制御用瓷而得名。

❹ 鈞瓷是鐵胎嗎

泥胎 北宋鈞窯的胎土淘洗較細,胎色淺灰,釉汁肥厚,晶瑩勻潤,以天藍釉為多見。通過窯變,產生出絢麗多彩的月白、玫瑰茄皮紫、丁香紫等色調,其中紅與天藍釉融為一體的"鈞紅"。這類器物,外壁施紅釉,內里則為天藍或月白釉。內外都為紅釉的製品大多為後世仿品。

❺ 怎樣鑒賞鈞瓷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俱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里有紫,紫中有藍,藍里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
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鈞窯瓷器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迴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在我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鈞窯瓷器豐富多彩的銅紅窯變釉的成功燒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青釉類瓷器一覽無余的單色格局,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並為以後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鈞窯瓷器以其蘊潤雅緻,五彩斑斕的釉色著稱於世,同時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結合的產物。鈞瓷造型既要講究實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觀規律,還要考慮到藝術美,鈞窯瓷器的釉層豐滿且有流動性,為了適應鈞釉的這種特點,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圓、扁、方、長、曲、直、縮、張格局合稱和虛實得當之外,還必須做到渾厚端莊,典雅大方,裝飾簡練,線條明朗,稜角突出,起伏得當,以增強鈞釉的藝術美。
其主要表現在:釉色美,銅紅釉的成功運用以及窯內溫度和還原氣氛的恰到好處;紋路美,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就會出現拉絲、沉積、結晶等變化,呈現出兔絲紋、蚯蚓走泥紋、魚子紋和珍珠點等名貴紋路;流動美,厚釉在相應的器型上,經煅燒熔融流動,釉色與紋路相交出奇,渾然構成一幅幅神異的圖畫,這些流動的畫面,變幻莫測,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隨著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呈現出各種絕紗奇景,如高山雲霧、峽谷飛瀑、滿山翠竹、星辰滿天、寒鴉歸林等,令人嘆為觀止,拍案稱奇

❻ 鈞瓷的鑒賞

九字真經
潤:釉質有玉的溫潤感、光澤柔和,不同於一般瓷釉賊亮的浮光,而是一種乳光,這種乳光使鈞釉的光澤如瑪瑙一般,似玉非玉勝似玉,有一種溫潤優雅的質地美感。
活:釉面有動感,不死板。常見到流過足的鈞瓷釉面特別漂亮,就是釉面比較活的原因。鈞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現出比較好的藝術效果。其口沿、凸棱、炫紋、乳釘之處釉面脫口、出筋,產生虛與實的對比變化的美感,都與釉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純:釉質純凈的窯變單色釉,如天藍、天青、月白、豆綠等,色純而不雜。釉具有前述厚,潤活的特點,釉面往往有開片紋路,欣賞起來有純凈的美感。
變:釉面色彩變化豐富,五彩滲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多種復雜的色彩,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可謂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里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富於變化,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鈞瓷也不例外。 厚:厚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釉質厚實,乳濁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層較厚,不淺薄。厚是鈞釉的基本的特徵,釉厚更利於鈞瓷的窯變。鈞瓷之所以大氣、凝重、耐看、釉厚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正:釉面顏色純正。例如紅色就要鮮艷好看,或如雞血,或如海棠,不能發烏。釉面缺少變化色又不正的鈞瓷就太一般了。嬌艷的釉色明快點,老辣的釉色深沉點,都是鈞瓷純正到位的顏色。
紋:釉面上出現的各種紋路或斑點。有蚯蚓走泥紋、冰裂紋、魚子紋、龜背紋、蟹爪紋、飛瀑紋、兔豪紋、蛛網紋、流星斑、虎皮斑、雨點斑、雪花點、油滴斑、珍珠點等。這些紋路和斑點給鈞瓷平添了一種肌理美。
境: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圖畫。其前提必須是通過窯變自然形成,不是人為所致。這些意境圖畫有人物、動物、山水、風景、傳說故事等等。這種變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欣賞時能引起人的聯想,情景交融,從而使人心情愉悅,獲的美的享受。
渾:釉面窯變色彩,紋路,斑點,意境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給人以整體的美感。釉層渾勻一致,無局部過厚堆積或露底的現象。渾是鈞釉窯變的主要特徵之一。
鑒賞一件鈞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9九個字去分析,基本就能分出優劣來。但應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件鈞瓷都具備上述九個特點,如窯變單色釉就沒有「境」和「變」二字,所以有時也不能強調一件好的鈞瓷非要這九個特點同時都具備不可。
外觀外六相
一般來說,對於鈞瓷價格最具影響的是鈞瓷的品相,它包括質量等級標准和對鈞瓷藝術鑒賞。
人們鑒賞鈞瓷,首先是從外相(即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清的有形器物)開始的,「外六相」是指鈞瓷外部的型、質、聲、色、紋、境六個方面。現簡述如下,作為鈞瓷愛好者鑒賞和挑選鈞瓷的參考。
外六相:
型:即鈞瓷的造型。型就是樣式,是鈞瓷「外六相」的第一相,也是鈞瓷藝術品的基礎相,鈞瓷藝術品的所有品相都以型為載體進行表現,它就象人的身體一樣,沒有身體就沒有生命。所以,鑒賞鈞瓷藝術第一就是鑒賞它的造型。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造型准確、不變形;二是造型獨特,有一定的寓意。
質:即鈞瓷的體質。鈞瓷體質包括胎質和釉質,胎質分粗胎、細胎、泥胎、石胎、土胎、砂胎、白胎、黑胎、灰胎(深灰、淺灰)、紅胎、油胎等。釉質則有乳光釉、亮光釉、亞光釉、無光釉、厚釉、薄釉、玻璃釉、毛孔釉、蠟光釉、石光釉、紋片釉、開片釉、橘皮釉等。
音:即輕叩柔擊鈞瓷發出的聲音和鈞瓷開片的聲音。陶瓷的聲音美古已有之,古代的陶甑、陶磬都是作為樂器使用的。優質鈞瓷由於胎質堅硬,輕叩柔擊會發出悅耳之聲。再有鈞瓷釉面的開片之聲歷來都作為鈞瓷的審美因素之一。
色:即鈞瓷的色澤。鈞瓷的色澤包括色彩和光澤,就是通常說的色澤。鈞瓷震撼人的美感效應,賞玩效應,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鈞瓷千變萬化的窯變釉色與光澤。鈞瓷發展至今,其比較典型的釉色有青、藍、紫、紅、黃、綠、黑、白八色。青有天青、豆青、梨青、粉青、靛青、玉翠青、蔥翠青、梅子青;藍有天藍、湖藍、粉藍、寶石藍、孔雀藍;紫有玫瑰紫、葡萄紫、乳紫、丁香紫;紅有雞血紅、硃砂紅、玫瑰紅、海棠紅、柿葉紅、石榴紅、粉紅、桃紅、胭脂紅、棗紅、橘紅、礬紅;黃有銅黃、米黃、甘草黃、麥芽黃、魚子黃、象牙黃、淡黃、茶葉末黃、褐黃;綠有鸚哥綠、瓜皮綠、果綠、銅綠、孔雀綠;黑有墨彩、黑彩、烏金、古銅、墨褐、鐵棕;白有月白、魚肚白、牙白、玉白等。
紋:即鈞瓷的釉面所產生的紋理。鈞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釉面易形成奇美的紋理,也叫紋路。鈞瓷特殊的釉料和獨特的燒造工藝,促成釉面在煅燒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進行氧化、還原、熔化流動呈色及分相等變化,再加上燒成後釉面開片,使鈞瓷表面在色彩萬變的基礎上又出現多種奇妙美麗的紋路,如蚯蚓走泥紋、蟹爪紋、莬絲紋、羽片紋、魚子紋、珍珠點等名貴紋路。
境:即鈞瓷的意境。鈞釉表面由於釉色的變化和各種奇美紋路的相交疊,釉面渾然構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這種鈞釉獨特的天然釉畫,是鈞瓷珍品,絕品的必備條件之一。
內涵內六品
鈞瓷欣賞除欣賞其外觀外,還要用心靈從六個方面感受它的文化內涵,此即鈞瓷鑒賞家所說的「內六品」。鈞瓷的內涵我們可以用「內六品」來概括,「內六品」指的是鈞瓷的內涵,即鈞瓷的意境,這是引導人們欣賞鈞瓷的另一種方式。對鈞瓷意境的理解需要人們用心去領會,這與個人對美的理解、對鈞瓷的感悟的深淺密切相關。
鈞瓷「內六品」為:氣、勢、情、韻、靈、神。
氣:漢王充《論衡》:「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古人認為宇宙間先有氣後有石,有石才有土,有土才有木,有木才有火,火土相合才有鈞瓷。認為「鈞瓷者,氣之所凝、石之所煉、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萬象之所結也」。因此,鈞瓷中含有氣,從其型、質、聲、色、紋、境中可感覺到有某種流動著的東西,或者可感覺到有某種特點,特色在鈞瓷上籠罩著。因此在對鈞瓷的審美中,要看這件鈞瓷有沒有氣,如果有氣的話,究竟是有什麼氣,成「氣候」,即為有品。這種氣不一定為審美者所崇奉所鍾愛,它只不過是一種藝術表現(對於鈞瓷來說,則是鈞瓷工匠或鈞瓷藝術家的意念與鈞瓷窯變的天然表現),一個角色,一個審美對象,可讓審美者審美而已。例如佛禪氣、仙道氣、霸王氣、皇家氣、君子氣、文人氣、高士氣、豪傑氣、俠骨氣、山林氣、稚拙氣、先哲氣、貴婦氣、美人氣、清秀氣等。
勢:勢有多種含義,如氣勢、風勢、聲勢、火勢、權勢、形勢、情勢、姿勢、手勢、裝腔作勢,物理學上的勢能、電勢等。在鈞瓷鑒賞中的勢,其含義為能量的積蓄,有勢才能動,有勢才有力。勢有起勢、收勢、發勢、蓄勢、開勢、合勢、行勢、止勢、進勢、頹勢、上勢、下勢、高勢、矮勢、立勢、卧勢、起合呼應之勢等,這是從整件鈞瓷的造型、色澤、紋路、意境圖像去看。有的鈞瓷引而不發,有的鈞瓷勢如破竹。鑒賞鈞瓷時要明其勢,擺鈞瓷時也要會取勢,要順勢,才能擺出效果,如果逆勢而擺,好鈞瓷也出不了效果。或高或低、或斜、或正、或俯、或伸、或屈、或坐、或卧,以勢而行就取得了勢,從中得到無限樂趣。
情:從鈞瓷的色彩、質感、形狀、動態中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或者作品本身給人的情感。如歡喜之情、憤怒之情、傷悲之情、怨恨之情、驚恐之情、憂愁之情、感慨之情、感激之情、綿愛之情、懷念之情、痛苦之情、壯志豪情、奮進之情、媚情、艷情、激情、親情、柔情、快樂之情、哀愁之情等。
韻:單就是韻字來講,它指美好的聲音、高雅的氣派風度、一切使人感官覺得美好的餘味,是一種律動的美,是節奏、是旋律、是動感。它是一切藝術鑒賞中高層次的感受,它要求欣賞者必須有相當的美學修養和相應的專業知識。一件好的鈞瓷藝術品一定會符合美的規律,其本身存在著很自然的韻律美。鈞瓷藝術品的韻致可從氣韻、勢韻、音韻及造型的韻致、色澤的韻致、紋路的韻致、意境的韻致、總體的韻致來體味。
靈:《管子·內業》中說:「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鈞瓷的「靈」能從鈞瓷藝術品給人的「靈活、靈秀、空靈、靈氣、睿智、乖巧、靈魂等感覺中去體味。如鑒賞一件鈞瓷,細看整件鈞瓷籠罩著一縷游動的靈氣,則是很好的鈞瓷。中國人對山水的審美,常認為山有魂、水有魄,即山水也有魂魄。對鈞瓷亦然,鈞瓷也好像有魂魄,把審視鈞瓷與審視人聯系起來,其實是托鈞瓷言人。
神:指有沒有精神,有沒有神氣,有神氣即有生氣,有生命力,無生命的鈞瓷有時看上去卻充滿了生命力,這就是鈞瓷的藝術,也是人對形式美、自然美的一種感受。人從自然來,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對周圍的自然環境,包括對鈞瓷藝術品不能沒有反應,沒有感覺。如果人們感到是一件活鈞瓷,有生命力的鈞瓷,這鈞瓷就是好鈞瓷。如果人們感到是一塊啞鈞瓷、死鈞瓷,則這鈞瓷就是缺乏藝術性的鈞瓷。當然這同個人的文化素養、藝術修養有關。有人看上去是一件死鈞瓷,另一些人看上去卻是件活鈞瓷。但你說它是活鈞瓷,要說出個所以然來,要讓人們可以接受,即通過你的說明,可得到啟發,從而改變自己真實的感覺。大家感到此鈞瓷很有神者即為上品,感覺到此鈞瓷無論怎麼看都不能看出它有生命者則為下品。
以上六種要素為鈞瓷的「內六品」,可作為我們鑒賞鈞瓷評價鈞瓷有沒有品位,是否為上品的。東方人、中國人對鈞瓷(包括對大自然)的審美常是與對人的審美、對人生的看法聯系起來的,所以人有人格、人品,鈞瓷就也有鈞瓷格、鈞瓷品了。這是中國人的藝術感、藝術論之深刻處,也是其絕妙處。品鈞瓷如品人,愛鈞瓷如愛人,所以玩鈞瓷也不只是單純的玩,還確實有陶冶情操之功能。

❼ 孔家鈞瓷和苗家鈞瓷哪個好

個人見解、每家不管是燒制還是製作配釉都有獨到之處所以不管是孔家的還是苗家鈞瓷都有特色也從而也驗證了禹州鈞瓷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 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焰中燒出窯變銅紅釉,並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雞血紅等多種窯變色彩,宛如蔚藍色的天空出現一片彩霞,五彩滲化,相映交輝。釉中的流紋更是形如流雲,變化莫測,意境無窮。以上由名窯鈞瓷網小編見解

❽ 宋鈞窯丁香紫尊

宋鈞窯 丁香紫尊

宋代五代名窯之一的鈞瓷,窯址發現在河南省禹縣內的八卦洞和古鈞台,本來也是燒制天青單色釉的,但天緣湊巧,產生了「窯變」,使鈞窯在瓷史中能獨樹一幟。

在此之前,也曾傳說產過不少「變作」的作品,但窯工以為有鬼,多半都打碎了,至鈞窯才肯定了「窯變」瓷器之美,從此以後,由於窯變瓷器出之偶然,反而更加貴重了。窯變的產生是釉葯不純的結果,後來窯工由此悟出了鈞釉配製的方法。鈞窯的釉色是一種乳濁釉,釉中含有豐富的磷酸鈣,如果將窯內的溫度燒成「還原焰」,鈞釉便呈藍色調,著色劑是銅氧化的結果;如果窯內的溫度是「氧化焰」,可使鈞釉呈綠色調。鈞窯偏重紫色,紫是鐵質和銅質混合後,以「還原焰」燒出來的,但是作品因擺放時距離火膛或近或遠,使窯品的顏色因受熱度的不同而有偏紅、偏藍的差異。

鈞窯大部份是日常家庭用器,花盆、盆托、插花等用器特多,這類用器的底部都刻有數目字,數字愈大,器物愈小,反之亦然。

本器是仿商周之銅尊,唯分割裝飾面的稜脊並不周到,一般張口下面的稜脊是延到口沿的,但是此器在一半處便打住了。整體上是紫藍釉,泛紫紅斑,又留有不少氣泡,從前的鑒賞家稱之為「橘皮」釉。圈足內是天藍色釉,甚為光滑。

一般鈞窯的造型多蓮花式,而六瓣葵花式、圓形、正方式斗形也有。總之,鈞窯瓷釉色厚、變化多,是最富有現代意味的瓷器。

❾ 鈞瓷的主要特徵

一、宋代民窯鈞瓷的主要特徵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斷面觀察,宋民鈞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淺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細,燒結度好,極少沙眼孔隙,胎與釉之間都施有一層極薄的白色化妝土,修胎薄且勻整。(如圖) 2、釉色。宋民鈞釉色以天青、月白為主調,稍淺的青灰,稍深的青藍,施釉較厚,一般約在0.1厘米左右。釉面勻凈,撫之柔潤光滑。高倍放大鏡下可見釉中氣 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層的小。因窯變生成的紫紅斑不規則,色釉濃淡不一,就連同一塊斑上亦多有變化,濃者如紫藍,淡者似桃紅。青紅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 中,因此看上去較為含蓄,紅斑上象罩有一層薄霧,在大部分青藍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襯下,格外迷人。(如圖) 3、以碗為例,圈足切削方式為足內側稍向外斜削,外側豎直削,足根平切,切後寬度約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醬色護胎釉,足底施釉與器身釉一致,圈足較淺而大的盤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黃豆大小的支釘痕。(如圖) 4、碗口沿修胎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黃色,邊圈再往下漸變成天青色,至足肩處積釉較厚。(如圖) 二、元代民窯鈞瓷的主要特徵 1、胎色。元民鈞瓷胎色由斷面觀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據文獻記載及本人手頭的實物資料表明,河南禹縣鈞台一帶的窯口溫度高燒制的鈞瓷胎,基本上是 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縣鶴壁等窯口燒制的鈞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黃色,胎土稍粗,燒結後多有空隙,胎與釉之間施有白色化裝土。(如圖)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藍、泛黑、泛紫、泛紅的亦有所見。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紋明顯。肉眼可見釉內氣泡大而 疏以及釉水流動痕跡。有的幾成油滴或兔毫紋。窯變釉紅斑較為飄浮,顏色鮮艷,紅色與青色幾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較機械呆板,似人工貼畫而成。(如圖) 3、碗類器物圈足較寬厚,內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為內側向外斜削,外側豎直削,足根平切後里高外低,挖足後足心留有一明顯乳突痕,乳突周圍可見疏密不一的旋紋。圈足截面呈八字狀。(如圖) 4、碗類器物口沿較厚,成圓狀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淺灰、褐灰或褐黃色寬頻邊。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處露胎,露胎處以上有較厚的積釉痕,多一側更為顯著。

❿ 清代五大名窯是哪五個

官窯
窯址先在開封,後遷杭州。北宋官窯瓷的釉色以粉青、月白為主。雖然被稱為「亞於汝」,但也是瑩如堆脂,釉表紅棕色或無色的片紋或疏或密清晰可辨。底部可以看見燒制時的支釘痕跡。器物都是各種陳設用具和文房用具。仿商、周、秦、漢銅器和玉器的造型很多。官瓷藝術上追求質朴無華、淡雅自然;胎骨堅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潤如脂;紋片縱橫,飄逸流暢;「紫口鐵足」是其獨特名貴處。
官窯有什麼特點
官窯內造 花瓶
「官窯內造」是指什麼
官窯與民窯有什麼不同?
宋代五大官窯

汝窯
繼邢窯之後的著名的白瓷窯場,宋時屬定州,故名定窯。
著名的汝窯位於哪個省?
宋汝窯在現在什麼地方
汝窯,越窯,哥窯,柴窯的差別?
三足尊 有誰知道么
怎麼鑒定古董

鈞窯
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
鈞窯瓷器的介紹
有關鈞窯的問題
"順亭鈞窯坊"是什麼時期的
如何區分哥窯瓷與鈞窯瓷?
宋鈞窯丁香紫尊

定窯
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五大名窯之首,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在何處?代表作是什麼?
什麼是定窯
古代的五大窯址除哥窯定窯外還有哪些,特點是什麼
均窯和定窯大約多少錢?怎麼定價?怎麼鑒定?急! 謝謝!
怎樣游覽保定的定窯遺址

哥窯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紋片著稱。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其特徵可歸納為:黑胎厚釉,紫口鐵足,釉面開大小紋片。
誰能介紹一下哥窯
哥窯瓷器如何燒制
哥窯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
如何區分官窯和哥窯?
明朝有沒有仿哥窯的瓷器?如有那又是在何處燒制?

熱點內容
湖南花藝公司 發布:2025-08-23 13:03:24 瀏覽:660
平行式插花 發布:2025-08-23 13:02:39 瀏覽:468
素憶花藝 發布:2025-08-23 13:01:47 瀏覽:920
盆栽海棠樹樹乾枯 發布:2025-08-23 12:51:04 瀏覽:819
贈荷花動畫 發布:2025-08-23 12:50:50 瀏覽:411
七夕詩有桐 發布:2025-08-23 12:41:41 瀏覽:841
仿古寫意牡丹 發布:2025-08-23 12:36:36 瀏覽:921
小盆景上水石 發布:2025-08-23 12:34:33 瀏覽:185
lol情人節活周末 發布:2025-08-23 12:33:04 瀏覽:10
盆栽梔子花種子怎麼種 發布:2025-08-23 12:32:59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