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甲狀腺
1. 請教專家高分懸賞
青年人心動過速不必緊張
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位於胸腔中間偏左的部位,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後面頻臨食管和脊柱,它的大小約和自己的拳頭相等。
人的一生,心臟始終是不眠不休地工作著,除非生命結束,心臟才會停止跳動。由於心臟不斷地收縮和舒張,血管中的血液才能循環不息地流動,人才得以生存。心臟跳動時,心尖撞擊胸壁,在左側乳頭附近,形成心尖搏動,消瘦而胸壁較薄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或用手觸摸到心臟在跳動。
在正常情況下,成年人心跳一分鍾在60—80次之間,但在安靜狀態下如果心跳每分鍾過100次,就是「心動過速」,亦稱「心悸」。
「心動過速」不是病名,而是一個症狀。引起心動過速的原因千差萬別,最多見的是心臟本身有病,如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貧血、發熱、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煤氣中毒,也會引致心動過速。正常人在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服烈酒、濃茶、濃咖啡或多吸煙以及服用了某些葯物等,都可使心動加速。
青年人心動過速為什麼不必緊張呢?
因為導致青年人心動過速最主要、最多見的原因,是由於功能性植物神經紊亂所致,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臨床病例和心臟病專家所證實。
多數患心悸的青年男女來見醫生時心情都很緊張,但給他們做了聽診和有關項目的全身檢查後,發現除心率過快外,其他檢查該屬正常。患者除感心慌外,多有頭暈、乏力精神煥散以及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症狀。
心動過速在青年人中甚普遍,據臨床資料統計,占所有青年人就診率16.8%,臨床上稱為「青春期心動過速」。
那麼,青春期植物神經為什麼會紊亂呢?
因為青春期是身體由基本成熟到完全成熟的過渡階段。在這個時期,青年的身體及其各種重要臟器如心、肺、腦、生殖器等都在迅速地改變,而所有這些變化,又都是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所支配的。
在神經系統中,有一種植物神經,它的中樞不在大腦皮質,而是在皮質下的下視丘中樞,所以,它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植物神經調節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協調和平衡,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運籌幃幄全在不言中。
但是,青春期的植物神經功能一般都不穩定,很容易出現紊亂或功能失調。心動過速就是由於植物神經統帥下的交感神經(使心動加速)和迷走神經(抑制心跳)協作失調,交感神經佔了主導地位。換言之,心動過速的發生,主要與迷走神經的張力降低及交感神經興奮有關。不過,這只是暫時障礙,不須特殊治療,過了青春期,心悸也就自愈了。
青春期心動過速雖不是器質性病變,但心跳加速時,特別是心率超過每分鍾140次,也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心動過速在每分鍾120次以上時,就應該適當休息,服一些調節植物神經平衡的葯。在120次以下的,一般不須休息,適當用些葯就可以了。
綜上所述,青年人應抱著「坦坦無憂愁」的樂觀態度正確對待心動過速,不要為暫時的青春期障礙背上思想包袱,應該精神飽滿地學習和工作,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實踐證明,適當的活動和鍛煉,常可使症狀減輕。吸煙,過量飲酒或飲濃茶、咖啡等,常使心跳更快,因此應該戒煙酒、精神愉快、生活規律,是根治心動過速的必由之路。
2. 癌旁組織怎麼定義的,與正常組織怎麼區別
1、 一般認為,小於3cm為癌旁組織,3——5cm為近癌組織,大於5cm為遠癌組織。具體到結腸癌,也有認為小於2cm的為癌旁組織的。
2、 癌旁組織是指距病灶2cm的組織.部分採用免疫組化ABC法染色.光鏡下可見細胞漿或核被染成黃色或棕色,呈現陽性反應。
3、 肉眼可見邊緣以外1cm區域。癌旁不同於正常,是non-tumor。
以上3種解釋應該都正確,只不過適用於不同的癌組織樣本。
具體也需根據臨床上腫瘤實際生長情況而定。針對肝癌的早期症狀早期發現,關於小肝癌的定義現在有幾種說法,我們國家一般定義五個公分以下叫小肝癌,國際抗癌協會定的標準是在兩個公分以上。過去因為檢查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發現小肝癌不太容易,現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尤其檢查手段的不斷發展,對小肝癌的診斷比以前越來越成為可能。這是在早期發現,在腫瘤比較小的時候。
肝癌的早期症狀要早期發現,我們知道中國的肝癌是從肝炎、肝硬化發展過來的,從肝炎、肝硬化發展到肝癌是一個過程,我們通常說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如何轉化成肝癌?從病理上發現,首先是病人在肝炎轉化為肝硬化的時候有一個肝組織彌漫性的增生,正常的肝組織結構被破壞了,形成結節叫再生結節,這是一個良性結節,如果這個結節再進一步發展,細胞不斷增生的話,就發展成發育不良性結節,這種發育不良性結節很容易轉變為肝癌,叫做癌前病變。我們通過一些方法發育不良性結節,如果發現已經發展到癌前病變了,及時通過醫學手段進行干預來阻斷進一步發展成肝癌,也可以達到肝癌的早期發現的目的。
3. 緊急救命:女,現年63歲,現出現腹部積水。
建議你去一個專業的醫學網站上求助:http://www.dxy.cn/cms/
《丁香園》裡面都是很厲害的醫生,能給你更多的建議
你母親現在有腸梗阻,考慮到她有過手術,可能是手術造成的粘連,但是腹水的原因未知,建議抽取腹水檢查。同時你提供的資料不全,需要提供心功能,血清蛋白含量,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腫瘤指標排除心源性腹水,腎功能不全,粘液性水腫和腫瘤導致腹水的可能性,如果有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就更好了。
腹水很容易和腸梗阻的腸氣液混淆,最好做個腹腔鏡或者腹部探查。
反正早點去醫院吧!
希望你母親早日康復~~
今天看了一本書,上述良性息肉和腫瘤可以產生腹水,至於是哪種情況還是要看腹水的檢查結果~~
4. 上海白領的體驗異常率達99%,在國企上班的壓力究竟有多大
一般來說,國企壓力不算大,壓力比較大的是民營企業。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上海白領群體中,體檢報告異常的比率達到了98%,也就是每一百個上海白領中只有兩個人的體檢報告是健康的。在調查數據中顯示,在女性白領人群中,困惱其身體健康的疾病主要是骨質疏鬆、幽門螺旋杄菌、慢性宮頸炎,尤其是女性的慢性宮頸炎在過去的四年間,發病率上漲了1倍左右。而男性白領最常出現異常的體檢指標為血粘度升高、甲狀腺異常、慢性咽炎,血粘度升高是中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可能引發失眠,脫發等疾病症狀。
其實其他公司又何嘗不少一樣,猝死的員工只有一個,熬夜加班的員工卻有千萬個,未來如果年輕人不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其身體狀況。
5. 丁香園醫學 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病人有多少幾率出現IAA陽性不用又有多少幾率用或不用出現IAA陽性對懝
iaa叫胰島素自身抗體新診斷的沒用胰島素前1型陽性有40%——50% 在一些其他病的時候也能陽性它不是特異性抗體 LADA這是一種貌似2型糖尿病的1型糖尿病。 對初診糖尿病的患者常規進行胰島B細胞抗體的檢測,可以提高LADA的診斷率。一旦患者診斷為LADA,即應該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應用口服胰島素促泌劑,做到盡可能保護B細胞功能,為良好控制血糖創造條件。戴「假面具」的糖尿病——LADA
1993年,澳大利亞學者Tuomi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最初被診斷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相當於現在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人起病相對較急,「三多一少」症狀明顯,盡管開始不用島胰素即可控制血糖和預防酮症的發生,但是病人的胰島功能惡化迅速,多在半年內發生B細胞功能的衰竭,必須應用胰島素治療。最明顯的特點是,這種病人的體內像1型糖尿病病人一樣,存在著一種和多種抗胰島B細胞的抗體。正是自身抗體的存在,才使病人的胰島B細胞被進行性破壞,胰島功能逐漸衰竭。所以,這種病的早期表現雖然類似二型糖尿病,但是其本質和1型糖尿病一樣,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B細胞功能衰竭,被稱為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由於自身免疫破壞的速度較傳統的1型糖尿病緩慢,LADA患者臨床發現介於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之間,容易被誤診為2型糖尿病。
六個特點提供診斷線索
LADA的發病率有明顯的種族和地區差異,全世界的患者中白種人相對較少,估計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可能有10%~15%是LADA。由於LADA的本質的1型糖尿病,所以應該早期診斷,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保護患者的胰島B細胞功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如果將LADA誤診斷為2型糖尿病,錯誤地應用胰島素促泌劑,則會加劇胰島素B細胞功能的衰竭,造成後期治療上的困難。所以,早期正確診斷是處理LADA患者的關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診斷LADA的金標准,但是如果患者具有如下臨床特點,應該懷疑是LADA:
1. 起病年齡在15歲以上;
2. 起病半年內口服降糖有效,可以不依賴胰島素治療,無酮症發生。隨著病程進展,口服葯物逐漸失效,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
3. 起病時體重偏瘦或非肥胖;
4. 無明顯的糖尿病家族史;
5. 伴有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
6. 胰島功能檢測顯示空腹和刺激後胰島素和C肽分泌均明顯偏低。上述特點可以提供診斷的線索,並不特異,確診LADA主要是依賴於胰島自身抗體檢測。
由於LADA的臨床特點並不典型,容易被漏診,所以近年來許多學者建議所有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均應該檢測胰島的自身抗體,以利於早期發現LADA,為患者提供合理的分型和治療方案。
治療用葯首選胰島素
早期的胰島素治療既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又可以保護殘存的B細胞功能,達到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和非磺脲劑是禁止用LADA治療的。因為此類約物會加速胰島素功能衰竭,導致血糖難以控制,增加了出現各種糖尿病急性和慢性並發症的機會。對於單用胰島素血糖控制不穩定的患者,可以加用雙胍類葯物來控制。現在國內有學者正在研究噻唑烷二酮類葯物對LADA的干預作用,結果還未公布。
6. p63陰性是什麼意思
P63是肌上皮細胞標志物,陰性代表是浸潤性癌。考慮可能是存在乳腺導管內惡性腫瘤。
陽性陰性的判斷標準的激素水平。
早期表現: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征,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征。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並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濕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6)丁香園甲狀腺擴展閱讀:
預防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還沒有確切的預防乳腺癌的方法。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喂養;
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
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煉;
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乳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卜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開展葯物性預防。美國國立癌症中心負責開展了三苯氧胺與雷洛昔芬等葯物預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7. 母親55歲,頸部血管彩超異常同時甲狀腺左葉實性結節
你做這些項目,大夫沒告訴你么???網路是問不到的,你還是去丁香園問問說不定有回答你的,或者你去醫院讓大夫看,在網上問不靠譜
8. 我今年22歲,我從4年前手就發抖,特別是今年,感覺更厲害了,我爸爸手也抖,我想問下這是怎麼回事,是...
這是 特發性震顫 告訴你治療方法:1、減少自我關注。它的意思是,你要讓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你所面臨的具體事務上,而不要關注自己的感覺。2、放棄控制意圖。它的意思是,通常我們發現自己不自然了,臉紅了,手抖了, 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做出努力來控制自己的這些反應。(就是說不要 刻意控制)3、培養接受態度。它的意思是,我們要學會與症狀為友。當我們發現自己欲手抖臉紅時,我們不要與之為敵, 進行斗爭,控制,而是要學會接受它。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血液激素檢查結果和甲狀腺 例假近些年一直不正常,
子宮是比較小
診斷多囊卵巢似乎依據不足
你的雌激素水平低,自然會影響到子宮,例假,也容易出現炎症。想懷孕比較困難。
建議補充雌激素,中葯調理。另外,建議換個醫院復查一下B超。
10. 甲狀腺性突眼
突眼的人,眼壓會比較高,所以也會容易覺得眼疲勞。其實有一個專門治療甲亢突眼的手術,我一個朋友做過。但這個手術的效果因人而異,不能100%的保證完全恢復,可以再咨詢一下。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