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綠牡丹
① 誰知道綠牡丹的資料啊
綠牡丹:一種製作工藝獨特,造型新穎的花型名茶,沖泡後形如一朵盛開的綠牡丹花,既有宜人的飲用價值,又有動人的觀賞價值。產於歙縣大谷運鄉的上黃音坑、岱嶺龍潭、仙人石一帶,海拔千米左右。這里山高林密,峰巒層疊,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態環境十分優越。 黃山綠牡丹茶採制技術要求較為嚴格,做到「三定」「六不採」:即定高山名?,定不施化肥、農葯,定滴水香優良品種。病蟲為害和受傷芽葉不採,對夾葉和魚葉不採,露水葉不採,紫色葉不採,瘦弱葉芽不採,不合標準的芽葉不採。採回後,當天製作。黃山綠牡丹茶的質量標准,要求一芽一葉初展、花瓣、花蒂排列均勻整齊,圓而扁平、白毫顯露,峰苗完整,花瓣直徑約5.5公分,花蒂直徑約1.2公分,每朵重量3.2--3.5克。其特徵是色綠、顯毫、香高、湯清、味甜、形美。
牡丹是中國的國花
我想關於牡丹的故事最有名莫過於武則天貶牡丹的傳說了,牡丹仙子在強權面前的剛正不屈不由得人不贊嘆。在聽說這個故事前,我對於牡丹一直有一種偏見,認為她長的太過於艷麗,以色侍人總讓覺得過於輕浮。然而美貌於她並不是一種錯誤,「天生麗質難自棄」關鍵在於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的優點。寵而不驕,我想這才是牡丹之所以為國花的原因吧。只有她才有著能夠擔當一國之花的儀態與風姿。
牡丹文化的起源可以從《詩經》中的詞句「贈之於芍葯。」算起,這里的芍葯指的不單是芍葯,亦指牡丹。因為牡丹初無名,最初統稱「芍葯」。最早的牡丹專著是北宋時代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而詩詞中讓人們廣為流傳的則莫過於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在民歌中也有不少贊美牡丹的歌詞,我這里就不一一重復了。
牡丹花容端妍,花色絢麗,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而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一)較濃重的生物學特點
(二)較濃重的葯物學特點
(三)較濃重的園藝學特點
(四)較濃重的美學特點
(五)較濃重的文學特點
(六)較濃重的鄉土氣息
(七)濃重的富貴之感
(八)濃重的人生回味
(九)濃重的生活恿氣
(十)濃重的旅遊氛圍等特點。
園林中關於牡丹的設計數不勝數,小至各式各樣的牡丹台,大到分門別類的各地專類園,我想現在要想再在牡丹園林的設計中標新立異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牡丹園的意向方案,這里我把方案的相關構思貼出來,請大家pp:
主題:
結合對牡丹形態的觀賞,弘揚中國牡丹文化
(洛陽、菏澤、彭州已經形成我國穩定的牡丹培育基地,有著穩定的牡丹觀賞人群,如果單從觀賞牡丹下手很難吸引人群,所以這里以「中國的牡丹文化」作為切入點,在全園的構思、布局以及園林小品等各個方面體現我國悠遠的牡丹文化)
地形設計:
全園地形狹長:南北長、東西短,結合牡丹的生長習性因而仿中國地形結構挖湖堆山構建全園地形骨架,形成了園中南側高地、東部台地和中部的平原,使得遊人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觀賞牡丹的姿容。
山體採用土石結合、以土帶石的散置處理方式,並參照我國傳統花卉所描繪牡丹與花木、山石相結合自然錯落的畫面來布置。
道路:
在平面布置上以曲折的道路將原劃分為多個小區,每區的大小不一,使遊人在玩賞時能夠看每株牡丹的花姿。為了勿使園路縱橫交叉、分割過多,而產生支離瑣碎的的感覺,擇取降低路面標高,讓小道隱藏於個小區之間。使在遠眺園景時,仍成為整體,保持藝術構圖的完整性。且結合各個分區的特色,道路採用不同的形式,做到「步移景異」。
植物
由於牡丹的觀賞期較短,園中除了在非主景區選用與牡丹相似的芍葯來搭配以延長觀賞期外,還結合牡丹盆景的展出來吸引遊人。雖然本園的主旨在於傳播中國牡丹文化,但由於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想要在整個園區內展出全國不同種類的牡丹顯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全園的牡丹品種依然以山東地區的適宜生長的牡丹為主(在牡丹的各個品種群中山東菏澤的牡丹花色品種最為豐富),珍貴品種在展室內展出。
牡丹作為全園的主景,植物配置要求四季有花,品種多樣,豐富多彩。園區已居全國的地域來劃分,因而在每個區域內都會配植與其相對應的特色植物,詳細的會在各個區域的說明中詳細介紹。
(作為培植花木的花期、避免與牡丹同開,以減遜牡丹的姿艷容麗的景色)
分區:
通過對我國牡丹品種及其分布的分析將全園劃分為七個區:
1、 中心區——中原花魁(中原品種群)
這里是全園的中心,也是全園的重點。山東的牡丹隸屬於中原牡丹品種群,有著各種名花異種,且最適合在濟寧生長,因而使全園牡丹展出最為集中的地區。
這個區域有人主要在花海中木棧道上欣賞兩側牡丹,棧道東側有蓮池,西側有泰山石互為對景。
2、塞外天香(西北品種群)
牡丹與黃河石相配,同時路緣栽植水仙花,使得花開時節整條路充滿花香,做到真正的「國色天香」。
3、西南台地(西南品種群)
西南台地是模仿我國西南部梯田的形式來種植牡丹,同時配植茶花為背景,既有西南的特點,又適合牡丹生長。
4、 江南尋芳(江南品種群)
結合側入口種植竹林以形成竹徑探幽的意境,「尋芳」,在4、5月尋的當然是牡丹的國色天香,而在早春時節又可在這里尋到臘梅的芳香。局部以太湖石點景
5、 落紅映楓(最東部的品種)
在這里主要是為了告訴遊人中國牡丹最東可以到達中國的東部地區,因而以槭樹科植物相配,豐富了秋景。
6、 異域國色(最西)
結合葡萄藤架、旱河的形式體現西域的獨特風光
7、 雪域高原(最高)
此區主要觀賞冬景,所以配上雪白的宣石,即使是炎夏也象看到雪景一般。
文化細節
將與牡丹相關的詩詞、資料等刻在與牡丹相配的置石上,花圃中設置小傘、小亭等小品,其中懸掛相關的詩詞條幅。
不定期的開展牡丹文化活動,例如:賞花會、牡丹燈會、品花會(結合山東美食的牡丹花宴)、牡丹種植培育活動等。
② 菏澤牡丹的品種花色
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2012年菏澤牡丹已經發展為花色有粉色、紅色(含紫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白色、黑色、綠色、復色總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乾颱閣型、樓子閣型共十個花型。
菏澤牡丹有1100多個品種,各色系的菏澤牡丹都有名貴品種,如「掌花案」花開似火,紅光燦,為紅色之魁;「酒醉楊妃」紅裝素裹,低頭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開若梨花,雪白一片,稱白中之冠;「崑山夜光」花開奇白,黑夜依然,古謂之「燈籠」;「姚黃」金樓千層,世稱花王;「青龍卧墨池」如龍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緞,潔而有光;「藍綉球」開如綉球,藍色之冠;「趙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鬱郁芳香飄四野;「粉二喬」粉紫同株,雙嬌可愛;「魏紫」色紫淺淡多嬌艷,古老品種稱「花妃」;「嬌容三變」初開時碧綠,盛開時紅艷,將謝時素白,十日三變,堪稱奇品……菏澤也是中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觀賞基地,牡丹的種植面積、科研培植、觀賞出口當稱世界之最。
在中國牡丹的大家族裡,菏澤牡丹現有近800個品種,經全國花協命名的600多個品種。傳統上分三類、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艷,是菏澤牡丹的顯著特點。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描述其形貌瑰麗。
菏澤牡丹的三類是單瓣、復瓣、千瓣。單瓣類,花大如盤;復瓣類,瓣在清晰;千瓣類,花瓣重疊繁密。
菏澤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薔薇型、金環型、托桂型、千層台閣型、樓子台閣型、皇冠型和綉球型。
菏澤牡丹的九大色系是紅、白、黃、黑、粉、紫、藍、綠和復色。1、紅色花系,是牡丹園的大家族,品種多達200餘個,其中還有深淺之分。如「一品朱衣」,猩紅欲流,芳冠百花;「春紅嬌艷」,朝霞藏日,光彩陸離;「紅綉球」,深淺相間,胭脂染成。
2、黃色花系,如「姚黃」、「金玉交章」,端莊典雅,姿貌絕倫。
3、白色花系如「冰壺獻玉」、「崑山夜光」、「玉板白」等素潔無暇,清爽襲人
4、藍色花系雖不如紅色品種多。但卻也姐妹成群。「藍寶石」、「藍花魁」、「紫藍葵」、「吊枝藍」、「冷光藍」、「藍田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這「藍田玉」就是清代曹州花農趙玉田精心培育而成的。此花支形增開張,花蕾圓大,花開時呈淺粉藍色,花朵直上,藍光閃閃,非常惹人喜愛。當時,曹州知府馬幫舉對此花大加贊賞,曾親筆題寫「似蘭如松」匾牌授予了趙玉田。
5、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園里一大分支。「粉綵球」、「粉容面」、「粉翠球」、「賽斗珠」、「翠娥嬌」、「青龍卧粉池」,這些都是牡丹花中名品。再如「趙粉」,稍彎曲的枝桿,粗壯的花梗,黃綠色的葉面,圓尖型的花蕾,側開、大型的花朵,細膩整齊的花瓣,發出陣出清香,分外誘人。
6、紫色花系在菏澤牡丹品種繁多,除魏紫外,還有「葛巾紫」、「紫金盤」、「紫霞點金」、「邦寧紫」等。「邦寧紫」,就是明代曹州花農趙邦寧多年心血的結晶。7、綠色、黑色和復色花系,如「蘭綠」「冠世墨玉」「二喬」等,更是色奇出眾,別有千秋。
各色都數十個或上百個品種,可謂千姿百態,各俱風韻。
③ 有哪些關於「菏澤牡丹」詩句
1、牡丹
唐代: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2、牡丹
唐代: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成陰始放紅。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譯文:
在桃花、杏花盛開時它從不與其爭奇斗艷;等到葉密成帳時才慢慢開始綻放。清晨艷麗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著潔凈清涼的露水,傍晚幽香飄溢與那豪華富麗的住宅里的香風爭惹。
蘭草、杜若一類的名花要想改變得像牡丹那樣,至少得一千年以後呢!你是花中之王,獨占尊位,比動聽的笙歌還醉人。牡丹花啊,為什麼像夢中的仙人一樣飄走了,只空留下綠色似屏的葉子呢?
3、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譯文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5、
減字木蘭花·花
宋代:蘇軾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裡。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譯文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裡。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捲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發髻垂到兩只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④ 誰知道菏澤牡丹花的來歷!!
菏澤抄牡丹是從唐朝開始的。我聽老年人說,我們這里的李集和黃河邊上的李庄集是一李家。從我們這里往西四五十里地的黃河邊上有個李庄集,從前不叫李庄集,那裡是徐懋功的老家,徐懋功是唐朝的大功臣,為唐朝打天下出過大力,後來,皇帝李世民很感激他,就賜他國姓「李」,於是他改名叫李懋功。後來,徐懋功老了,告老還鄉,回到了徐庄集,所以,他的村也改名李庄集了。李懋功回來時,把他喜歡的牡丹花也從長安帶回家來,栽在老家的田地里。可是,那牡丹長的很賴,一點都不好,因為他那邊的水土不適合牡丹生長。後來,有人把牡丹移栽到我們這邊的土地里栽種,唉!牡丹就長的很好、很旺,開的花也很好看,這說明我們這里的土質好,適宜牡丹生長,就這樣,慢慢地越栽越多。從此以後,我們這一帶就開始種植牡丹了,並且發展成了大田地里種牡丹。 !!!你可以去菏澤牡丹網裡面收索一下關於菏澤牡丹的訊息。。
⑤ 菏澤的牡丹好還是洛陽的牡丹好,為什麼
山東菏澤當選「中國牡丹城」
山東菏澤當選「中國牡丹城」
洛陽商都信息港BBS攝影在線版主老牛率先轉發了「『中國牡丹城』花落菏澤」的帖子。讓他沒想到的是,該帖當晚就引起了1000多名洛陽網友的關注。據了解,為促進和帶動全國牡丹產業的發展,弘揚牡丹文化,經有關專家審定,山東菏澤市近日被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葯分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牡丹城」。在此次評選活動中,我省洛陽、山東菏澤、甘肅蘭州、四川彭州、江蘇鹽城和安徽亳州6個城市都提出了「中國牡丹城」的申報請求。「中國牡丹城」稱號有效期5年。
有報道稱,山東菏澤當選「中國牡丹城」的理由主要有:生產規模大,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全國牡丹生產、交易中心;牡丹產業化程度高,精深加工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家有關行業標准;能不斷培育新品種和提高栽培水平,對中國牡丹品種的發展和栽培技藝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具有悠久的牡丹生產栽培史和深厚的牡丹文化底蘊。
洛陽落選只因沒有優勢
「『中國牡丹城』為什麼不是洛陽,看來要好好地反思了。」網友海角說。11月16日至今,已有4133位洛陽網友對此表示關注,他們大都認為「洛陽牡丹甲天下」。138位網友回帖稱,此結果很「遺憾」,值得洛陽人「深思」。
據史料記載,洛陽牡丹最早種植於隋朝,興盛於唐代,宋代「甲天下」,歷來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美譽。1982年,牡丹被洛陽市正式命名為市花,同時決定每年舉辦一次牡丹花會。目前,洛陽牡丹在海外20多個國家生根開花。
「無話可說,實在意外,以後洛陽牡丹算什麼?」網友翼行說。
網友NQW929認為,洛陽牡丹只能在公園里見到,而菏澤的牡丹呢?
網友花花瘦身稱,洛陽只是牡丹的品相多而數量並不多,春天到菏澤就像到了牡丹花的海洋,整個城市種的都是,牡丹一年出口幾十億元;而洛陽牡丹又能出口多少呢?「許多遊客到洛陽後都會問:『洛陽牡丹甲天下,作為牡丹故鄉,怎麼街上看不到呢?』聽到這種話,很是汗顏!」網友洛陽中旅的看法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網友老怪呼籲,洛陽市應該藉此機會反思一下,讓洛陽牡丹真正走出園林,走進尋常百姓家,開遍洛陽大街小巷
⑥ 菏澤牡丹有哪些品種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我國各地不同花色(如:紅、紫、紫紅、粉、白、藍、綠、黃、黑和復色等)、不同花型(如:單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樓子型、綉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熱、耐濕等特性,可以種植在溫帶、寒熱和亞熱帶地區的品種300多個,還有日本、美國、法國品種100餘個。
一、按花色劃分:
(十)紅色類 Red Kind:珊瑚台、叢中笑、晨紅、火煉金丹、嬌紅、萍實艷、錦帳芙蓉、迎日紅、十八號、霓虹煥彩、紅寶石、宏圖、山花爛漫、脂紅、明星、春紅嬌艷、肉芙蓉、虞姬艷裝、飛燕紅裝、銀紅巧對、胡紅、紅珠女、瓔珞寶
⑦ 菏澤牡丹幾月份開花
菏澤牡丹的花期多是在4月上旬到中旬之間。
最早開放的時間是在4月5號前後,不過這時開放的並不多,零星有幾個品種開。盛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10號到16號之間,這時大多數品種都開放了,花色豐富,花量多,觀賞價值極高,是最佳的觀賞時間。
若是想要去菏澤觀賞牡丹花,建議這個時間段前去。有的品種花期比較晚,會在4月20號開放,此時開放的多是一些名貴的品種,也值得觀賞。
牡丹花期的管理方法
1、澆水:牡丹在開花之前可澆灌一次透水,等到花朵開放的時候就要先停水了。花期澆水容易導致落花情況,花期會縮短。注意,給它澆水的時候澆在土壤表面就行,不要朝著葉片,花朵噴灑水分。
2、光照:牡丹花喜光,但是開花期間最好不要暴曬,養護在散光處就行,光照適宜能促使花期延長,對它的生長也有利。若是光照太強,建議搭建遮陽網,及時擋住中午的直射光。
3、疏蕾:牡丹現蕾植株要根據它的長勢進行疏蕾,主要是將下位的花蕾給疏剪掉,減少養分消耗,這樣後期才可更好的開花。
4、修剪:牡丹開花之後需要及時將殘花給剪掉,減少養分消耗,能促使它盡快恢復生長,也可促使其他花朵更好的開放。
⑧ 關於菏澤牡丹的作文40o字
我的家鄉是遠近聞名的花城——菏澤。俗語「曹州牡丹甲天下」中的曹州就是著我們菏澤啦!
我的家鄉盛產牡丹,許多牡丹品種都出口到國外,暢銷全世界,供外國友人觀賞。
每到穀雨時節,牡丹都會競相開放,爭先恐後的展開自己那美麗的臉蛋,讓遊人來觀賞。她的身姿十分纖細,宛如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正在跳舞。
白牡丹潔白似雪,完美無瑕;綠牡丹綠如翡翠,非常奇特;黑牡丹十分酷,那黑色的衣裳讓人感覺有一種神秘感,粉牡丹粉如霞,高貴而典雅,紅牡丹紅紅火火,寓意是:生意紅紅火火,黃牡丹像一位貴族姑娘,穿著黃色的衣裙,正面朝太陽微笑。
牡丹,香味撲鼻,一聞到花香,人們立刻會神清氣爽,精神振奮,一天的心情都會很好。
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象徵著菏澤的工業會更加進步,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加融洽。
牡丹,你是菏澤文化生活進步的標志,我相信不久的菏澤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鄉在菏澤,菏澤是個美好的地方,尤其是菏澤東北十里外,真是景色迷人,讓人流連忘返。
我的家鄉是個名副其實的王國。我成長在牡丹之中,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牡丹,對我來說,牡丹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菏澤古稱曹州,也已有悠久的歷史。在明嘉靖期間,菏澤牡丹已負盛名,到了清代,栽培更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稱「曹州牡丹甲齊魯」。如今,豈止甲齊魯,更似甲天下啊!你看那年輕人手裡拿著牡丹畫冊,姑娘手裡拿著綉著牡丹的手絹,就連老人牽著小孩的手還帶著花環,外國遊客拿著照相機在拍照留做紀念;看那廣告牌、廊柱上面刻得牡丹,甚至不少大商場、商店都以牡丹來命名,就連用牡丹做的食物也各種各樣,讓人吃起來,有種回味無窮的感覺……可見牡丹在我們家鄉心中的地位。
雖然田野中的牡丹已使人駐足流連,但是曹州牡丹園的美景更會使人醉入其間。外界常見的牡丹只有深紅、粉紅和白色這幾種顏色,而這里的牡丹異彩紛呈,紅粉黃白黑綠紫爭奇斗妍。且不說紅牡丹的艷若蒸霞,灼灼生光;不必說黃牡丹端莊典雅,香飄四溢;不必說粉牡丹的嬌嫩嫵媚,色香兼備,白牡丹冰骨玉肌,楚楚動人,更不必說黑牡丹神清氣爽……僅僅一瞥那甘當配角的綠葉,就會使你神往——紅黃點點,如陽春嫩柳;紫雲片片,似畫筆潑墨;墨黑斑斑,若東海碧波在盪漾。
步出花圃,不知不覺就來到趙樓村南。這里,曾有一株二百一十多年樹齡的紅牡丹——脂紅;聽姥爺的父親說,這株牡丹屋檐那般高,樹冠如巨大的傘蓋,主幹比碗口還粗,人稱「牡丹王」;而這株牡丹旁也有不少一米多高,手腕那粗的牡丹,母親告訴我,她小時候這里已經有上百株這樣的牡丹了。可在我小時候,這里幾乎沒有這樣的牡丹了,但是這里一個這樣的傳言:孝武逝世,帶走牡丹。我問母親,他逝世跟牡丹有什麼關系。聽姥爺說,孝武酷愛牡丹,一天到晚都是和牡丹打交道;在孝武逝世的第二年,竟發生一次水災,把這里的牡丹都淹死了,幾乎沒剩幾株牡丹了。這里的人們都是這樣說的;我相信這只是一個巧合罷了!在民國期間,竊國大盜袁世凱派人強行刨走牡丹王,栽倒公館庭院。可過了不久,那株牡丹王竟枯枝瓣落,辭世而去。我深深遺憾自己沒有親眼看見牡丹王的綺麗的風姿。
我堅信,新的牡丹王將會一絢麗的身姿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出現在我的家鄉!
⑨ 洛陽牡丹和菏澤牡丹有什麼區別
洛陽牡丹重在觀賞,菏澤(山東)牡丹重在葯用。洛陽牡丹大部分種在公園,菏澤牡丹大街小巷田地都有,產業化比較好。其實哪個地方的更好本有很多爭議,希望每個地方都有種植,大家都能欣賞才好。
菏澤牡丹不論是品種,還是栽種面積,均稱得上世界第一。菏澤是世界牡丹生產基地,已經遠銷各國了。廣州一年一度的花市,賣牡丹的大多是菏澤的。菏澤的牡丹沒有洛陽出名,只不過是牡丹最出名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文物及歷史人物均為唐朝的,而此時菏澤尚不知名,所以從名氣上說洛陽更勝一籌!
牡丹原產於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有二千年的歷史,始於漢、興於隋、盛於唐宋;寵於長安、貶於洛陽、競於曹州、紅於京都,而今已飲譽世界了。
唐宋時洛陽牡丹的種植,遍及宮庭民間,其趣聞軼事也家喻戶曉。牡丹花本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吉樣富貴的象徵,更有武則天怒而貶之洛陽的故事,使它更添「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的錚錚的傲骨。使洛陽人愛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於世。每到花期賣花、買花、賞花成風。「大抵家家好花,此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豪門權貴筵賞牡丹,文人學士墨詠牡丹,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均有詩詠牡丹。一時花如海、詩如潮、至北宋達到極至,司馬光詩雲:「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叢中十萬家。」蘇軾詩雲:「花叢單葉成千葉,家住汝南移洛陽。」大文學家歐陽修做洛陽推事三年,飽覽洛陽牡丹,給以高度評價,並著《洛陽牡丹記》一書,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長的牡丹與洛陽相比,深為嘆服地說:「是洛陽者謂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陽牡丹甲天下」流傳於世。但到北宋末年,經歷靖康之變,戰亂不息,「其地池塘竹樹、兵車蹂躪、廢而丘墟、高亭大樹,煙火燎化為灰燼」,牡丹也難倖免,遂失昔日之勝。多年未能復振,至解放前,牡丹僅剩十餘品種,零散於少數人家了。
荷澤古稱曹州,是繼洛陽牡丹的後起之秀。康熙年間學正蘇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譜》,稱「逮宋、洛陽之花尤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種植愈盛,至光緒年間,《曹州府志》載:「花卉之繁……動輒數百畝,種厚於五穀,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當時就有「凝香」、「桑籬」等十餘處牡丹園。更以品種多,花大型美稱著,有艷若彩霞的「狀元紅」、色奇出眾的「綠香球」,紅中透墨的黑牡丹,競相比美,各展妍態。曾有詩雲:「國色天香話牡丹,繽紛五彩蔚奇觀;花開最盛誰知處,荷澤名園秀可餐」。那時他們還創造了隆冬催花開放的絕招,慈椿太後在春節時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後無此眼福矣。」又據《山東通志》載:「曹州牡丹最盛,居地有以此為業分運各省者。」他們北走京津、中至蘇杭、南浮閩粵,獲得國人認可「言牡丹者,莫不諄諄於曹焉。」詩雲:「古稱洛陽花似錦,今曹倒比洛陽強。」清人趙世學士《牡丹譜》中也寫道:「聞花木,古稱洛陽,今也遍我曹南,而洛陽近無聞焉。是知世之變遷,地脈之轉移,人事之改更,不可以一地之拘也。」清朝大詩人王士楨在《池北偶談》中也稱牡丹惟「山東曹州最盛」由此而又演繹傳為「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說。今日這七個大字,由原中國書法協會會長舒同書寫,雕刻於《荷澤牡丹園》高聳的石柱上,引人注目,既註解著昔日的勝概,也昭示今日超歷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