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去蟲
『壹』 牡丹鸚鵡多久驅蟲一次
體內驅蟲半年進行一次就可以,體外驅蟲可以每周進行1-2次。鸚鵡要一歲以後才能服用驅蟲葯物驅蟲。在炎熱潮濕的夏天,鸚鵡體外寄生蟲會更加容易繁殖,這時候可以每周驅蟲1-2次,冬天半個月進行一次體外驅蟲就可以了。鸚鵡在繁殖期不能驅蟲,避免破壞親鳥的母性。
體內驅蟲鸚鵡要一歲以後才能服用驅蟲葯物驅蟲。一年以內的鸚鵡如果感染寄生蟲,出現腹瀉拉稀,羽毛沒有光彩,情況嚴重需要投喂驅蟲葯時,一定要謹慎處理,按照標准計量進行。
由於鸚鵡的羽毛和皮膚經常會有羽蟎、羽虱寄生,特別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天,寄生蟲會更加容易繁殖。冬天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寒冷,寄生蟲繁殖沒有夏天頻繁,所以半個月進行一次體外驅蟲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1、鸚鵡在繁殖期不能進行驅蟲,這時候驅蟲有可能會破壞親鳥的母性,導致母鳥受到驚嚇,出現棄巢棄雛的現象。
2、主人應該在鸚鵡進入繁殖前就做好體內體外驅蟲的准備,盡量不在繁殖期過多的打擾鸚鵡繁育。
『貳』 鸚鵡可以用檸檬汁驅蟲嗎(我家牡丹鸚鵡一直啄毛,把毛都快啄沒了,所以他身上一定有蟲!)
『叄』 怎樣能看出牡丹鸚鵡身上有寄生蟲
牡丹鸚鵡身上有寄生蟲,主要有三種情況:
1、體外寄生蟲病。
體外的寄生類蟲體,包括蟎蟲、羽虱、鳥蜱這些,以吸食血液、咬食羽毛有機物質為生。病鳥呼吸及消化系統正常,但精神煩躁,食慾不振,羽毛松亂。嚴重情況會出現皮膚化膿,脫毛,貧血等症狀。
2、體內寄生蟲病;牡丹鸚鵡的體內寄生蟲,包括蛔蟲、節蟲、線蟲等,尤其是幼鳥和亞成鳥感染這些寄生蟲後,鳥的體能會衰退,機體免疫力下降,易誘發球蟲和毛滴蟲感染及其它並發症。
3、另類體內寄生蟲病。
這類病,最主要的寄生蟲為球蟲和毛滴蟲,多由鸚鵡個體體質不佳,免疫力減退後出現的病症。病鳥糞便呈綠色、黑褐色或紅色。嚴重者大便中會帶有血絲,食道(非上頜)有粘性分泌物及乾酪狀物質,毛滴蟲,則會體現在嘴角。
(3)牡丹鸚鵡去蟲擴展閱讀
鸚鵡身上最常見的寄生蟲
一、羽虱寄生羽毛
寄生在羽毛上,咬食羽片、皮屑,有些還會吮吸鳥兒的血液。鳥兒羽毛零亂、脫落、殘缺不齊,皮膚出血,精神不安,貧血消瘦和生長受阻。
預防:經常保持環境乾爽和清潔,定期給鳥兒消毒殺虱〈市面上有專門殺羽虱的葯物出售〉。清洗籠具並用高錳酸鉀徹底消毒。
二、蟎蟲繁殖速度快
是一種十分普通的寄生蟲。體型細小, 白天隱藏在鳥籠和用具的縫隙中, 晚上出來活動。吸吮鳥兒的血液。在潮濕而溫暖的條件下繁殖得很快, 對鳥兒的危害相當大。
預防措施:鳥籠保持通風和乾燥。經常清洗籠具並用高錳酸鉀徹底消毒。定期給鳥兒消毒殺虱(市面上有專門殺羽虱的葯物出售)。清洗籠具並用高錳酸鉀徹底消毒。
三、身體內寄生蟲
主要是由食物感染或鳥兒舔到人的手、身體花草樹木等而被傳染。寄生蟲如寄生在嗉囊、胃部會使鳥兒精神萎靡、厭食、排便量減少、體型消瘦、羽毛欠光澤等,可用市面上買到的驅蟲葯作治療。
『肆』 用百部熬水給家裡的牡丹鸚鵡除蟲,熬出的湯葯如圖里的顏色濃度會不會太高
牡丹鸚鵡是原產於非洲的,當然不耐冷了,冬天無論如何,至少保持環境溫度在10度以上,最重要的是不能吹風,晚上的時候籠子要用布罩著才行
幾種病應注意預防:
一是呼吸器官疾病。最常見的是感冒。其症狀是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急促,見到這種情況應將病鳥隔離,單獨飼養,並把鳥放置在溫暖無風處,夜間溫度最好也在20℃左右,在飲食中放點抗生素或磺胺嘧啶粉末,飲用水中滴葡萄酒或果酒2-5滴。
二是消化器官疾病。這也是鳥兒冬季的常見病。症狀是下腹部沾有糞便,病情加重時,鳥兒羽毛豎起,全身縮成一團,不久會倒下死亡,白文鳥、灰文鳥出現此症狀後,發展迅速,須及早採取措施;五彩文鳥發現此症以後醫治困難。因此這種病貴在預防,增加鳥兒的抵抗能力。平時可以加喂蜂王漿,每天2滴,食料中放些抗生素,不要僅僅喂素小米或素大米,還應喂些蛋米。冬季喂的油菜、白菜不可缺少,這樣可以滿足鳥兒對維生素的需求。
三是寄生蟲病。冬季鳥兒最容易長吸血蟲及羽虱。鳴禽類有了吸血蟲就會停止產卵、孵卵,坐立不安,急躁不進巢;有羽虱,鳥兒則消瘦、呆滯、不愛吃食。所以一定要注意冬季衛生,水缸要及時清洗、及時換水,食缸也要注意清潔。鳥兒得了羽虱病要及時清除,翅上放除蟲菊即可,做好器具消毒。 四是產卵難症。母鳥產卵困難會羽毛豎起,身體縮成一團,不愛吃喝。
(1)感冒
起因與症狀: 主要因風寒造成, 近年研究亦發現可經由病毒引發。病鳥出現精神萎靡不振, 呆立於棲木上, 呼吸急促, 羽毛逆立; 重病時鼻孔會被粘液阻塞而張嘴呼吸。
防治的方法: 先將病鳥置於溫暖的地方, 避免吹風。在病鳥的飼料內加入蛋黃粉, 在食水中加長效磺胺, 每10ml飲水中, 加1/10片, 一日換兩次。如鼻孔塞了, 可用衛生紙搓成幼條, 通入鼻孔捻出粘液, 用紙條沾些植物油插入其鼻孔; 使其呼吸暢順。
腸炎
起因與症狀: 由不潔的飼料或飲水引起。一般染病後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時作排便狀, 糞便粘稠並會粘在肛門附近。嚴重時會出現便血的情況, 病鳥迅速消瘦, 體重減輕。
防治的方法: 注意日常飼料和飲水的清潔。飼料和飲水應每天更換, 盛糧器和盛水器要天天清洗。飲水應用已煮沸或凈化的水, 切莫直接用水龍頭水。將病鳥移到溫暖處, 並注意替其病鳥保暖。 滴喂25%葡萄糖水, 在葡萄糖水中加入一小粒食鹽, 每日兩次, 每次0.5ml – 1ml 。初病的鳥可在糖水中加入葯用碳片粉末 10-20 mg, 重病的就要加入痢特靈 0.2-1 mg , 連喂3天後, 病鳥如能自行飲水就將上述二葯增加兩倍份量溶入盛水器中。有葯的水要每天更換兩次, 並經常攪動減少葯物的沉澱。也可每天喂病鳥食少量大蒜蓉去治療腸炎,每天餵食兩至三次。在夏天用紅茶代替飲用水, 亦可減少消化道病的發生。
食滯
起因與症狀: 由於飲水中斷而粗硬料、乾粉料吃得太多, 令到飼料在嗉囊中停滯不下。又或人手喂飼鶵鳥時未注意嗉囊中仍有殘留飼料,又再喂以新飼料而引致殘留飼料變質變硬。病鳥均會出現嗉囊脹大、失去食慾和 神情呆滯的情況, 重症或拖延太久可令病鳥死亡!
防治的方法: 輕者可用植物油滴入嗉囊中, 輔以手向下按摩嗉囊, 使食物軟化而進入消化道。重者則可用洗胃的方法去處理。以葯用幼膠軟管緩緩塞入嗉囊, 另一端接上注滿稀釋人工鹽溶液的針桶, 慢慢注入鹽水, 然後抽出已混有未消化物的液體。重復步驟, 直至抽出的液體無殘留物。然後再注入2ml 葡萄糖水以補充病鳥的虛耗。
便秘
起因與症狀: 如長期缺乏脂肪性飼料、蔬果或飲水中斷等原因, 都會引起鳥兒便秘。患病的鳥會在發病之前的糞便已經很乾硬, 且出現羽毛松立, 煩躁不安, 時作排便狀, 卻無糞便排出的情況。
防治的方法: 日常注意給予鳥兒均衡的飲食。如發現便秘初起, 可直接灌以4~5滴植物油或人工鹽溶液。若病情嚴重,便要用滴管插入病鳥的肛門灌入比麻油作灌腸施救!
『伍』 牡丹鸚鵡要定期殺蟲嗎
需要,定期噴霧高錳酸鉀1比300,驅殺羽虱和因為高溫糞便滋生的真菌類,可以預防疥蘚症及啄羽症,利於鳥體健康。現在的天氣情況下,主要是保持籠舍清潔,需要每天清潔糞便托盤換洗水槽,每周2-3次左右噴霧滅菌。
『陸』 鸚鵡需要定期做體內體外驅蟲嗎
通常鸚鵡和其它寵物鳥都需要進行體內體外驅蟲的。
這樣不僅對鸚鵡又好處,也避免鸚鵡和人交叉感染。鸚鵡的體內外經常有一些寄生蟲,需要定期驅蟲。
另外,在防治上要注意鳥籠、食灌、水灌的清潔衛生,防止糞便污染,保持環境乾燥。給鸚鵡提供營養全面的飼料,尤其應多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B。雛鳥與成鳥分群飼養,病鳥要及時治療。對群養鳥應定期做預防性驅蟲。驅蟲的葯物可以到花鳥市場購買。
『柒』 棕頭牡丹鸚鵡羽毛蓬鬆 發抖 愛睡覺 疑似有蟲子 用什麼葯
你確定是蟲嗎?扒開羽毛看了?
驅蟲可以用鴿子的外用驅蟲葯粉,也可以用中葯百步熬的水,同樣都是給鳥洗澡使用,拿噴壺用水兌稀,往鳥身上噴,注意不要噴到眼睛。
噴的時間也要注意,在溫暖的時間段噴,最好有太陽,能迅速晾乾羽毛,曬太陽一會就要拿到陰涼處(鳥是會中暑的,不能長時間暴曬)
順路說,鳥炸毛嗜睡可能還有別的問題,不是100%確定有蟲不要給它洗澡,給身體不好的鳥洗澡會有風險。
『捌』 牡丹鸚鵡身上有蟲嚴重掉毛,,怎麼治
驅蟲自己張新
『玖』 怎麼給牡丹鸚鵡防蟲
1檸檬切片放籠子里,檸檬擠汁放到帶有噴噴的小瓶子里,噴身上,附帶籠子也噴噴
『拾』 你好,那平常預防鸚鵡體外與體內有蟲,為鳥吃著什麼驅蟲葯嗎體外摸什麼驅蟲噴劑呢
體內驅蟲的可以用豪鴿,這牌子挺放心,不過要注意用量,過量會中毒。外用可以去中葯鋪買百部煮水泡澡即可,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