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醫咖
1. 咖喱是葷菜嗎
咖喱是調料,生薑粉和一些香料製成。
2. 什麼是咖喱有什麼用嗎
咖喱非常好吃哦~~~不過我喜歡黃咖喱,不辣的那種。咖喱土豆,咖喱雞,咖喱蟹,咖喱蝦,咖喱炒飯,咖喱焗飯等等都非常好吃!
咖喱其名來自於英文「Cury」,據說發源於印度,在當地咖喱指的是「各種香料混合烹煮」的意思,因此咖喱也被人們稱為「香料總匯」,各種口味的香料之間彼此沖突而又相互和諧的感覺,正是咖喱的迷人所在。包括印度、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咖喱有紅、青、黃、白之別;及不同國家所用的咖喱也各自不同.
「咖喱」一詞是外來語的譯音,意思是調味。咖喱粉是用多種香,辛粉末配製成的,西餐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也應用於中菜的調味。如在以羊肉,雞,鴨,土豆,菜花等為原料的菜餚中採用咖喱粉調味,會使菜熱前與主料拌腌;菜餚臨起鍋時放入;調制以後供蘸食用;用植物油(如熟花生油,菜油,豆油等)燙製成咖喱油,用於炒,燒,燴等。
總體來說,咖喱適量開胃,過量上火。
其實咖喱的好處是,你想吃什麼就可以放什麼。只要喜歡都可以加進去,煮就行了,這就是咖喱的好處。
好處還有:
咖喱抗癌
說起印度食物, 大家一定會想到咖喱。不過你知不知道咖喱除了味道夠辣之外, 在抗病方面它也很強。最近美國侯斯頓 ANDERSON 癌病中心發現咖喱裏的 姜黃素 (CURCUMIN) 不單可以阻止皮膚癌的癌細胞擴散開去, 還可以迫使它們 自我毀滅。在此之前, 另一些醫學硏究亦證實咖喱是癌殺手, 對於乳癌和直腸癌 都有顯著功效。同時, 咖喱的醫療作用並不局限於癌症, 它也能夠防止老人痴呆 症; 統計數字顯示, 印度是全世界老人痴呆症患病率最低的國家。
如果你不怕辣,下次到餐廳食飯時, 不妨就叫一客咖喱雞或者咖喱羊肉; 既醒胃, 又對健康有好處。
家常咖喱飯
主料:米飯、牛肉末
輔料:土豆、洋蔥、胡蘿卜、黃油、蘋果
調料:咖喱粉、鹽、牛奶、澱粉、蒜末、食用油
烹制方法:
1、將土豆、洋蔥、胡蘿卜、蘋果洗凈去皮後,切成小丁,牛肉末用油、鹽、咖喱粉腌制好待用;
2、坐鍋點火放入黃油, 油熱放入蒜末炸出香味時倒入土豆丁、胡蘿卜丁炒勻加入洋蔥丁、鹽、用中火煮幾分鍾,將咖喱粉放入小碗中加水攪勻倒入鍋中煮至土豆熟時放入牛肉末,倒入適量牛奶勾一點薄芡,澆在米飯上即可食用。
咖喱粉超市裡有賣的
咖喱飯的做法
材料:
肉:牛肉、豬肉、雞肉均可,切成小塊
菜:土豆——切塊(小一些),胡蘿卜——切丁,洋蔥——切成小塊
料:食用油,鹽,咖喱粉
步驟:
1、鍋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鍋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點油,還要放適量的鹽(也可先不放,等調入咖喱後若鹽味不足再加鹽)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過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將咖喱粉用少量冷水拌勻(咖喱粉的用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然後倒入鍋中攪勻。可一邊嘗味道,一邊加入咖喱。
5、繼續煮上5分鍾。
6、米飯另做,澆上菜和湯
步驟如下:
1)把緊好的牛肉切2cm見方的塊,也可以去超市買切好的,有點肥的或帶筋的更好。(註:咖喱飯里放什麼肉完全憑個人愛好,也可以放小排、放雞翅,有骨頭的才好呢)(同時悶一鍋大米飯)
2)同時土豆切方塊兒(塊兒一定不要太大)、胡蘿卜切圓塊兒(打皮,塊大點兒),元蔥多量切粗絲。
3)在鍋里放適量的油,用中火把牛肉放進去炒一下(要空干水,不然嘣的好厲害!),看到邊兒發焦的時候取出。
4)用剩下的油把胡蘿卜、元蔥也炒一下,放入牛肉,加入水,水大概與菜平高。
5)用大火把盛有牛肉、元蔥、胡蘿卜的湯煮至沸騰。閉火,靜置15分鍾。
6)然後放入咖喱塊,等它完全溶解後(大約10分鍾),放入土豆,(適量加入一些椰漿會更加香濃)。
7)小火煮(大約15分鍾),一邊煮一邊攪拌,口中不停的說:不要糊不要糊…不然會糊的:)
8)等到土豆熟了就可以吃了,注意:土豆一定要熟,另外一般來說不需要放任何調料了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咖喱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兒的調料,胃不太好的同學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另外米飯水不要少,不要硬。
2)如果是兩個人吃的話,可考慮以下的配量:牛肉一斤(超市一盒裝)、中土豆一個、大胡蘿卜一個、洋蔥半個、咖喱快兒半盒,米飯就看兩口子的飯量了 :)
3)一頓吃不了可先存放冰箱,第二頓更好吃!不過第二頓熱的時候要注意,凝固的咖喱汁要慢慢的化開,不停的攪拌,口中念念有辭……
正宗日式咖喱雞飯
材料:雞胸肉,土豆,胡蘿卜,洋蔥,蘋果,西紅柿,咖喱(最好是深色塊狀的,淺色粉末的味道有點淡),鹽
做法:1。雞胸肉切塊,在湯鍋里放少量油,炒至8分熟。
2。土豆,胡蘿卜,洋蔥切塊。在湯鍋里直接加水,把土豆,洋蔥和胡蘿卜塊放進去煮。煮開以後放咖喱粉,先不要放鹽,免得一會兒咸。
3。蘋果和西紅柿也要切塊,看開鍋了放進去。
4。因為土豆澱粉含量高,不需要單獨勾芡。等到比較黏稠的時候放鹽調味,攪拌均勻。看看土豆煮得比較爛,熄火,出鍋,澆在飯上吃。
胡蘿卜,洋蔥和土豆搭配,顏色很棒,營養一等,味道甜絲絲的。蘋果和西紅柿帶來豐富的維生素,味道一點點酸,和剛才的甜味在一起,兩種都不很明顯,但是卻稍稍中和了咖喱辛辣的味道,口感很爽。關鍵是營養很均衡!
牛肉也可以一樣的做法來吃。這種做法用的油很少,不膩人。
日本的咖喱牛肉飯的做法
首先,牛肉不用買最貴的。能到肉店裡買到牛腩其實最合適,有些肥肉的牛肉作出來的咖喱會很香。
牛肉一定要過水。但是最開始從涼水煮起最好。
一下鍋就用開水會把肉腥味鎖在肉里,所以要慢慢加熱。
在加熱的過程中,把漂於水面的血浮去掉去完血浮,火開最小1,蓋上鍋蓋慢慢煮去吧。什麼也不用放。真的。
想要吃很爛的牛肉煮2個小時,差不多不會散的話就是1個小時這是煮好後的湯的顏色,不錯吧
現在看看蔬菜切的大小剛好能入口就好。不要太小,也沒必要太大把煮好的牛腩切塊,煮的很爛~~~~~ 所以切的時候下刀要快,不然就碎啦。
蔬菜還是要用油翻炒一下的接著放入牛肉,加水加牛肉湯,一半一半吧,總量淹過菜就好。煮開等一會兒
該重頭戲,咖喱調料啦。
用日本咖喱調料,很方便。味道非常不錯。
有三種分hot,medium hot,extra hot。
不過不論哪一種都不會很辣的。
大概放入5,6小塊就夠了,到底味夠不夠自己可以嘗一下的。
但是記得一定要小火,很小。並且要不停地攪拌,咖喱塊不會自己化開蓋上鍋蓋,小火,再煮20~~40分鍾。
時間長為的是入味,不味別的。如果想快些能吃到,蘿卜土豆熟了就行。
教你如何做印度咖喱雞飯
印度咖喱雞飯:Chicken curry:
首先是要把雞肉用鹽,自然粉(一點點就可以了),中國香菜粉,黃姜粉,甜紅椒粉,辣椒粉,咖喱粉,香葉(家裡作的話一片就行了)拌勻,腌制一下,建議可以放一點百里香!(個人意見)!然後用鍋把雞肉扒上顏色!放在一邊。接下來炒洋蔥(切絲或者切碎都行)炒上顏色,然後放入薑蓉蒜碎和一點鮮的或者乾的辣椒炒香然後加入自然粉,中國香菜粉,咖喱粉炒一下,然後加入椰奶煮開!(在炒完薑蓉蒜碎以後可以炒些咖喱醬進去,要炒出紅油為止!也可以用椰奶把咖喱醬泡開直接對進去)
最後把之前煎好的雞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就可以了(如果汁太少的話可以少加一點水),因為雞肉比較好熟,所以雞肉放進去煮開5分鍾也就可以了!然後用雞粉鹽調口就行了
註:1。香料不要放很多,家裡做放一點就可以了,不然會發苦!
2。咖喱粉要比其他香料多一點點,因為畢竟是咖喱的嘛!
3。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用咖喱雞水煮熟的土豆進去,味道會很不錯!
4。出鍋的時候可以點一點點香油,放一點鮮的中國香菜碎進去!
咖喱飯的做法
材料:咖喱 牛肉 洋蔥 土豆 胡蘿卜 至於量的問題要看個人喜好了,你喜歡的就可以多買些,還可以加進蘑菇、菜花等等。半斤咖喱大概可以做四斤左右的東西(肉+蔬菜)
做法:1.材料切塊。(切小一點可以節省時間)
2.在鍋里放一點油,估計滑一下鍋就可以了(我做的時候就因為放油太多,才算不上十全十美的
3.可以加一點黃油
4.油熱後,把切好的肉和菜下鍋去炒幾分鍾
5.然後加水,燉15分鍾左右(土豆和胡蘿卜軟了就好)
6.加咖喱,攪拌均勻後,再燉10分鍾左右
嘻嘻,米飯准備好了嗎?不要說你忘了煮飯哦!把米飯盛到盤子里,然後把鍋里的東東澆上去……
其實就是蓋澆飯+俄式的牛肉燉土豆
美味牛肉咖喱飯的做法
誰會不愛吃香噴噴的牛肉咖喱飯呢?這可是我家招待客人的保留節目,比餐館同類產品香濃得多,無人不贊。若是學生們來家,必定是你爭我搶,大勺大勺地舀,10分鍾內這道菜就會盆底朝天。
牛肉咖喱當是最好吃的咖喱鹵了。用雞肉做味道偏淡,用豬肉做則味道不正。也許是牛肉的味道和咖喱相得益彰吧!油豆腐或豆腐乾也可以用,那就是素咖喱了,味道自然又淡些。
這里就說說它的製作方法,其實真的很簡單,就是費點時間而已。
咖喱鹵調料外購。最好准備一勺乳酪粉,會讓味道更加濃香。由於日本配的咖喱鹵調料較甜,喜歡辣味的人可以再准備點咖喱粉、少量辣椒粉或黑胡椒粉增味。
大土豆1個去皮,和胡蘿卜1根一起切1.5厘米見方的丁;
嫩牛肉(裡脊、通脊或肩肉為好,否則嚼不動!)150克,同上切丁;牛肉質量好,菜的味道才夠誘人。
小洋蔥一個或大洋蔥半個,切絲。用得太多則菜餚偏甜。
這樣顏色有黃有紅有褐,很漂亮。
如果喜歡綠色可以配幾朵綠菜花,先用沸水將它燙熟備用。
1 鍋中放油2茶勺,燒8成熱,放肉丁煸炒3分鍾,表面變色後撈起。(意義:讓牛肉表面蛋白質凝固,避免在後面水煮過程中鮮味過度流失到湯里)
2 鍋中余油保留,再添半勺油,加入洋蔥絲煸炒到呈半透明狀。(意義:讓洋蔥產生香氣,和中國人煸炒蔥姜蒜意義相同。)
3 投入胡蘿卜丁和土豆丁一起煸炒幾分鍾,直到產生香氣、表面有半透明感覺的時候。
4 加入600~800毫升水(3~4茶杯,4人份;若是6人份就要放1000毫升水),放入牛肉丁,用大火煮開,然後小火繼續煮15分鍾。注意控制火候,菜餚表面一定要由湯汁覆蓋,絕不能幹。
5 加入咖喱調料,慢慢攪開,(再加一小勺乳酪粉以及少量咖喱粉、黑胡椒粉等)令湯汁粘稠度適當(半流動狀態)即可。
一般這樣一鍋菜用4-6人份的調料即可。土豆和胡蘿卜大則6人份,否則4人份。不要捨不得調料,放得不夠則味道也不夠呢。
6 放調料後繼續煮3分鍾,注意不停地攪動,讓香氣充分散發。
放入幾朵焯過的綠菜花,然後盛到一個大湯碗裡面趁熱吃就可以啦!
咖喱飯按理該用盤子吃的。盛半盤上好米飯,上面澆上幾勺咖喱鹵,真是香氣四溢,誘人食慾。
咖喱飯的系列做法
肉:牛肉、豬肉、雞肉均可,切成小塊
菜:土豆—切塊,胡蘿卜—切丁,洋蔥—切成細末
料:食用油,鹽,咖喱粉
步驟:1、鍋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鍋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點油,還要放適量的鹽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過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放咖喱粉到鍋里,溶化拌勻
5、繼續用中火煮5分鍾
6、米飯另做,澆上菜和湯
完成,好香啊!
蘋果咖喱雞
用料: 雞髀3隻(重約910克),蘋果1個(去皮去核)切片,姜剁幼1茶匙,蒜蓉1勺,咖喱粉2勺,茄汁1勺。(可根據自己口味稍作調整)
腌料: 鹽1/3勺,胡椒粉少許,油2勺。
調味: 鹽半勺,糖半勺,水1杯半。雞精少許。
做法:1、雞髀洗凈,去骨,抹乾水,切厚片,加腌料腌15分鍾。
2、燒熱平底鍋,下油1湯匙,放下蘋果炒片刻,盛起。
3、下油3湯匙,放下雞肉炒至半熟,下姜、蒜蓉炒香,加入咖喱粉、茄汁又爆炒片刻,下味煮滾,再煮約5分鍾,下蘋果煮滾,勾芡。煮時不要蓋上鍋蓋,此菜汁較多較稀。
蘋果咖喱豬肉片
原料:豬腿肉750克,葡萄乾50克,蘋果150克,蔥頭50克,麵粉40克,雞清湯500克。
調料:豬油75克,精鹽5克,咖喱粉15克,生薑25克,蒜25克,胡椒粉少許。
烹飪方法:將豬肉洗凈切片,撒上精鹽、胡椒粉拌勻腌一會兒;把蔥頭、姜、蒜洗凈切末;蘋果去皮除核切小片;葡萄乾洗凈,備用。
把鍋燒熱後加入25克豬油,待熔化後放入姜、蒜、30克蔥頭炒至黃色,加麵粉炒出香味,放入咖喱粉炒出香味後,倒入雞湯攪勻成調味汁,備用。
把鍋燒熱後加入50克豬油,待熔化後放入豬肉片炒熟,倒入調炒用溫火燜20分鍾後,放入蘋果、葡萄乾、20克蔥頭末拌勻再燜20分鍾,加精鹽調好口味即可。起菜時配上大米飯。
特點:清香鮮辣,獨具一格
印度咖喱雞
材料:雞肉適量,西紅柿兩個,香菜少許。
作料:薑末、蒜茸,洋蔥1隻。
調料:咖喱粉少許,鹽、辣椒粉(根據家人口味而定),食用油。
製作:將油鍋燒熱,放入作料煸出香味,將切碎的洋蔥,炒至變黃,放入西紅柿、咖喱粉,最後再放入切好的雞塊,加湯封蓋,待雞塊熟了再放入香菜,即可裝盤。
注意:煮雞塊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加水,避免干燒,煮的時候先用大火,等開鍋後改用文火。
香草汁大蝦
材料:大蝦數只。
作料:薑末、蒜茸、洋蔥、咖喱粉、鹽、糖、辣椒粉(根據家人口味而定)、白葡萄酒、食用油。
調料:香菜、蒜茸、薑末、洋蔥、檸檬汁。
製作:將油鍋燒熱,把大蝦放入油鍋,炸至八成熟取出待用。在鍋中倒少許油,燒熱後放入作料煸炒,待炒出香味後倒入少許白葡萄酒,再放入大蝦,用小火將湯汁收干,即可裝盤。將香菜、洋蔥切末,與蒜茸、薑末拌勻,再加少許檸檬汁,配成調味汁,淋在大蝦上。
咖喱牛尾湯
材料:牛尾適量,土豆1個,胡蘿卜1根,青菜少許。
作料:鹽、咖喱粉、辣椒粉少許。
製作:先將牛尾切段,與作料一同放在鍋里煲。再將土豆單獨煮熟,切碎,搗成泥。將胡蘿卜、青菜切成小丁,把土豆泥、胡蘿卜、青菜丁與牛尾一起燉爛即可。
咖喱米飯
材料:香米,胡蘿卜,洋蔥,青菜。
作料:咖喱粉,鹽,味精,油。
製作:將香米淘凈,放入加了咖喱粉的水中浸泡,待米飯著色後,將米飯蒸熟待用。將胡蘿卜、洋蔥、青菜切丁,鍋中放入適量油,燒熱後放入胡蘿卜、洋蔥、青菜丁煸炒,再放入米飯,加鹽和味精一同翻炒片刻即可。
3. 丁香調料是什麼樣
調料丁香是原抄產於印度尼襲西亞的一種香料,含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揮發性倍半萜類化合物及酚類、酯類化合物丁香油酚等。丁香: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卵狀長圓形或長倒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窄下延至柄。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萼肥厚,綠色轉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花瓣白色稍帶淡紫;雄蕊多數;子房下位;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丁香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花蕾乾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做為一種食物香料。(3)丁香醫咖擴展閱讀:丁子香主要價值1、丁子香的花蕾為常用中葯,是中國傳統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葯性論》。2、現代研究表明,丁子香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3、具抑菌及驅蟲作用,用作芳香,鎮痙驅風劑,治療胃病,腹痛、嘔吐、神經痛、牙痛等疾病。 4、丁子香是世界名貴的香料植物,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茶等。
4. 公丁香的詳細介紹
出自《開寶本草》,葯性論;①《雷公炮炙論》: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②《開寶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余,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雕。醫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葯爾。
本品歷來為進口葯物,引進年代未詳。但《名醫別錄》已有雞舌香的記載。歷史上曾有丁子香等名稱。據《本草拾遺》(公元739年)載:雞舌香和丁香同種,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香乃母丁香也。以後諸家均採納此說。至於原植物,《唐本草》和《海葯本草》已有描述。但較為准確的應為宋《開寶本草》:丁香生交、廣、南番。按廣州圖上丁香,樹高丈余,木類桂,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釘,長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即系本種。
丁香為常用中葯,是我國傳統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葯性論》。現代研究表明,丁香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驅蟲作用,用作芳香,鎮痙驅風劑,治療胃病,腹痛、嘔吐、神經痛、牙痛等疾病。丁香不僅為主要葯用植物,也是世界名貴的香料植物。丁香我國50年代引種,初獲成功,能正常開花結實,但產量極不穩定,單株花蕾產量差異極大,有時達10倍之多,為此丁香高產栽培技術及利用優良母株進行無性繁殖技術值得深入研究。 丁香原產於熱帶,喜熱帶海洋性氣候。喜生於高溫、潮濕、靜風、溫差小的熱帶雨林氣候環境中。我國海南種植區,其年均氣溫23.1℃-24.4℃,月平均最高氣溫26.0℃-28.4℃,月平均最低氣溫16.7℃-18.8℃,年降雨量1330-2530mm。溫度低於5℃時,嫩葉受害,落蕾,落花;達3℃時植株死亡。引種到我國南方尚有一定忍受低溫的能力,當冬季l-2月,月平均氣溫19-20℃,絕對最低氣溫9-10℃時,生長發育正常,仍能抽技吐葉,當氣溫O℃時,植株死亡;丁香不耐乾旱,要求年降雨量為1800-2500毫米。苗期以及1-3年生幼樹,喜陰,不宜烈日暴曬,成齡樹喜光,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開花結果。喜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黃壤和紅壤。
丁香地上部分枝葉茂盛,體積大,側技細脆而根系小,支持力弱,遇強風易倒,需設防護林加以保護。選地要選東南向或朝東坡向。 一般種植5-6年後開花,25-30年為盛產期。但有大小年現象,其壽命可達100多年。在我國海南省引種區,6-7月花芽開始分化,明顯看見花蕾,當花蕾由淡綠色變為暗紅色時,或偶有1-2朵開放時,即把花序從基部摘下,勿傷枝葉,這樣可提高公丁香產量,又可減少了香樹養分的消耗。如果讓花蕾繼續生長,翌年3月為盛花期,4-6月座果,並逐漸長成幼果,採收未成熟果實,即為母丁香。從花芽分化到果實成熟需經三年時間。採收後的丁香花蕾,揀凈雜物於陽光下曬,若天氣晴朗一般曬3-4天即可,為了充分乾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時翻動,曬至乾脆易斷即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採收後曬干,即為母丁香。
炮製:
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儲藏:
干品花蕾裝於雙層無毒塑料袋,密藏,宜在30℃以下保存,不使氣味散失。置乾燥處,避光保存。不能用水洗,以免揮發油損失。 花蕾略呈研棒狀,長1-2cm,紅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與花冠兩部分。花萼萼管圓柱狀略扁,長0.7-1.4cm,直徑0.3-0.6cm,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花冠近圓球形,直徑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後,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芳香氣強烈,味辛,有麻舌感。
以個大、飽滿、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5. 丁香煮肉的作用
丁香煮肉的作用是加速肉爛。
丁子香的花蕾為常用中葯,是中國傳統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葯性論》。現代研究表明,丁子香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驅蟲作用,用作芳香,鎮痙驅風劑,治療胃病,腹痛、嘔吐、神經痛、牙痛等疾病。
丁子香是世界名貴的香料植物,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茶等。丁子香在中國50年代引種,初獲成功,能正常開花結實,但產量極不穩定,單株花蕾產量差異極大,有時達10倍之多,為此丁香高產栽培技術及利用優良母株進行無性繁殖技術值得深入研究。
(5)丁香醫咖擴展閱讀
丁子香的花蕾是一種草葯和香料,該品歷來為中國進口葯物,引進年代未詳。但《名醫別錄》已有雞舌香的記載。歷史上曾有丁香、丁子香等名稱。
丁子香樹是一種常綠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白而光滑;單葉大,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葉芽頂尖。
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花為紅色或粉紅色;花3朵1組,花瓣4片,花蕾初起白色,後轉為綠色,當長到1.5至2厘米長時轉為紅色,花萼呈筒狀,萼托長,頂端4裂。裂片呈三角形,鮮紅色,雄蕊多數,子房下位;漿果卵圓形,紅色或深紫色,內有種子1枚,呈橢圓形。花期 1-2月,果期6-7月。
以花蕾和其果實入葯。花蕾稱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實稱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
6.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與作用:
1、養胃: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2、殺菌:胃腸相連,丁香茶在調理胃部的同時,給腸道也帶來大大的好處。丁香茶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3、除口臭:其實,丁香能除口臭早就有記載。據說,我國漢代郎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就必須含嚼丁香這玩意藝兒。
因為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這樣就可避免引起皇上的不快或反感。可見,含丁香可以治口臭的毛病,不僅淵源流長,而且方法就極類似現在的「嚼口香糖」。
4、提神醒酒:用丁香泡出來的茶,茶香濃郁芬芳,具有提神醒酒的作用。《本草綱目》載:「丁香殺酒毒」。
(6)丁香醫咖擴展閱讀: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該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飲用丁香茶的禁忌:
1、丁香性溫,熱病患者以及陰虛內熱體質的患者不要將丁香泡水喝,避免內熱加重不利於健康。
2、腎陰虛朋友以及由內熱引起晚上容易出汗朋友也不建議飲用。
3、胃熱、胃火旺的人群以及由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
4、嬰幼兒慎喝丁香茶,避免造成身體危害。
5、每天不可飲用過多,易出現中毒反應,如:呼吸困難、脾胃不適、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每天不要超過5g。
7. 咖喱飯的泰式菠蘿
主料:菠蘿 蝦仁香腸雞蛋咖喱粉
輔料:
青豆玉米粒胡蘿卜粒
製作步驟:
1)菠蘿橫的一切二,中間肉挖空。
2) 起熱油鍋炒熟雞蛋,盛出
3) 再起熱油鍋,放蔥,倒入香腸、蝦仁、雜菜、雞蛋
4) 再加入飯、加少許鹽將米飯炒散,加入一小勺咖喱粉炒勻
5) 出鍋,裝入挖空的菠蘿盅內,澆上一勺菠蘿汁。
動漫料理:咖喱雞肉飯
主料:土豆、洋蔥、雞肉、胡蘿卜、咖喱塊
製作步驟:
1)先熱鍋,放油,放蒜頭爆香。放肉塊,炒到變色。放洋蔥,稍微炒一下,炒到有香味。
2)放胡蘿卜跟土豆,翻炒一會兒。加水,自己看看加多少,加的少咖喱比較稠。蓋鍋蓋 ,煮開。
3)喜歡吃l爛爛的土豆的話,把它倒進了燜鍋。在鍋里放入咖喱塊。把咖喱塊攪開直至湯變色。
4)燜一個小時候,咖喱就做好了。把它澆在干飯上。簡單美味的咖喱飯就完成了。
相關知識 「咖喱」一詞來源於坦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據說咖喱的故鄉在印度。
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只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務請各位享受時點紅點綠,由最唔辣吃到最辣,才能領教到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匯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郁香味。
咖喱是香料的結晶品,據說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不能去其膻味,因此就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這就是咖喱的來源。後來香料、咖喱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各國,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香料便以干貨形式輸出,粉末香料盛行至今。
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原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咖喱都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 而斯里蘭卡咖喱香味比較獨特。
因為咖喱是由不同的香料結合而成,人類自古時就採用不少香料,多作醫療用途。同時香料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價值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出產香料的國家,也因為出產大量香料而致富。甚至有一些人會將香料儲存在珠寶箱內,其珍貴情況可見一斑。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佼佼者就是印度。困境中每每走出一條新血路,為什麼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斯偉大,相信是因為他們終年悶熱潮濕的天氣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液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天氣。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後來香料、咖喱等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國家,貴族們都視如珍品,甚至有說為了方便輸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干狀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時期變得更加流行。因為船運需時,免令香料變壞便以干貨形式輸出,時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隨著時代進步,煮咖喱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往要曬干磨粉再混配、調味,固體的咖喱塊甚至加熱即可進食的包裝咖喱已隨處可見,咖喱已是一種方便不已的經濟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咖喱的種類很多,有紅、青、黃、白之別;食用咖喱的國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卻不知道不同國家、不同咖喱到底有何不同。直到集合了被采訪廚師的各種介紹,才理清個中端倪。
印度咖喱辣味始祖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泰國咖喱鮮香無比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馬來西亞咖喱清新平和馬來西亞的咖喱都愛用椰漿去減低辛辣和提升香味,所以味道都是比較平和。他們運用了多種香料,如羅望子、月桂葉,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中帶點清潤,充滿南洋風味。
新加坡咖喱溫和清香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所以其咖喱口味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相似,特別是味道較淡和清香。此外,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頗為大眾化。
斯里蘭卡咖喱優質香料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斯里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里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而吸收了咖喱精華的肥牛粒,每一口都能令你充分體驗咖喱的獨特香味。
8. 吃咖喱對身體有害嗎
常吃咖喱可以防癌
咖喱在東南亞及南亞諸多國家的食譜中是不可或缺的作料。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又發現咖喱的新用途——可以防癌。
據印度亞洲通訊社近日報道,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咖喱中含有一種姜黃色素的化學物質,可以阻止癌細胞增殖,對預防癌症、特別是白血病效果明顯。另外,姜黃色素還可以消除吸煙和加工食品對身體產生的有害作用。研究還發現,咖喱中含的其他成分孜然芹和胡荽等物質對心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