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的品級

牡丹的品級

發布時間: 2021-12-16 18:15:12

Ⅰ 白茶牡丹的等級如何區分

1、從嫩度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毫心多、顯葉,葉張細嫩。

一級白牡丹:毫心顯,葉張細嫩。

二級白牡丹:有毫心,稍瘦,葉張尚嫩。

三級白牡丹:少數瘦毫心,有部分芽尖,葉張稍粗。

2、從凈度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

一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

二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有少數嫩綠片和輕片。

三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有破張及小型老葉、泛紅葉、嫩綠片、小黃片。

3、從香氣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鮮嫩純爽,毫香顯。

一級白牡丹:鮮嫩純爽,有香。

二級白牡丹:鮮純正,略有毫顯。

三級白牡丹:純正或微粗或帶青氣香。

4、從滋味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清甜醇爽,濃厚,毫味足。

一級白牡丹:尚清甜,醇爽,有毫味。

二級白牡丹:濃醇。

三級白牡丹:濃稍粗或稍粗淡。

5、從葉底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毫心多,肥壯,葉張軟嫩,芽葉連枝,葉張完整、色黃綠,葉梗葉脈微紅明亮。

一級白牡丹:毫心稍多,葉張軟嫩尚完整,有破張,葉張微紅,尚明亮。

二級白牡丹:稍有毫心,葉張尚軟,葉色稍紅,有破張。

三級白牡丹:葉張尚軟,破張多,葉色稍紅或顯黃。

Ⅱ 牡丹花的精神,品質什麼

牡丹的抄品格是高潔,高貴,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千古以來,牡丹就是桀驁不馴又自由自在地在不同地方爭奇斗艷,花團怒放。她不會因為沒有在洛陽里生長而使自己的綻放打上一點折扣;也不會由於得到女皇的驅逐而使自己的光彩喪失;她只會趕著固定的花期,在能夠欣賞自己的眾多目光下和眾多顆心靈里,充分地展示著自己的豐姿。

(2)牡丹的品級擴展閱讀;

牡丹花的養殖方法

1、溫度

牡丹花比較耐寒害怕高溫,進入到25度以上就進入了休眠狀態,冬季在絕大多數地區可以安全越冬,有記錄說是可以耐到零下30多度的低溫。

2、土壤

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排水比較良好,土層深厚的中性或者微鹼性土壤,比如我們洛陽和菏澤的牡丹都是在黃河護道上進行栽培。

3、水肥

對於牡丹的水肥管理,要做好兩次水的管護,一是入冬前灌一次越冬水,二是開春後澆一次返青水,還有在開花前開花後,落葉後分別施一次肥,對來年的開花有很大幫助。

4、修剪

牡丹花在養護的時候需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時地把殘花剪掉並且把底部小的萌芽清理掉,促使它的壯枝著花,不要讓它的小枝長的過於紛亂,就是這些養護的措施,但是想養好牡丹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

Ⅲ 牡丹花代表什麼品質

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 牡丹 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唐代,牡丹詩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宋代有十幾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數見不鮮。 解放後,牡丹種植有長足地發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漸重視,出現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專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較濃重的生物學特點(二)較濃重的葯物學特點(三)較濃重的園藝學特點(四)較濃重的美學特點(五)較濃重的文學特點(六)較濃重的鄉土氣息(七)濃重的富貴之感(八)濃重的人生回味(九)濃重的生活氛圍(十)濃重的旅遊氛圍等特點。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結合產物,從古今中外牡丹發展的歷史來看的確如此,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國運昌時花運昌」,歷史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深刻的哲理。 歷史上,古都洛陽的牡丹為最多、最好,有兩個傳統名種,一個開黃花的名姚黃,另一個開紫花的名魏紫,一直流傳到今天。「洛陽牡丹天下無」,牡丹已被洛陽市定為市花,並確定每年4月15日——25日為「洛陽牡丹花會」。每當花會期間,中外遊人群集,共賞花王。除此之外,牡丹在中國稱為花之富貴者也。 編輯本段洛陽牡丹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傳說,天授二年臘月初一,西京長安大雪紛飛,武則天飲酒作詩,乘興醉筆寫下沼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連夜開放,獨牡丹不違時令,閉蕊不開。武則天盛怒之下,將牡丹貶出長安,發配洛陽,並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難,體如焦炭;卻根枝不散,在嚴寒凜冽中挺立依然,來年春風勁吹之時,花開更艷,被譽為"焦骨牡丹"。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被稱作「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又傳,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次在後苑沉香亭畔,與楊貴妃一起觀賞牡丹。為記眼前美景遂召李白來賦詩,此時詩仙酒醉未醒,半夢半醒之間提筆作《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玄宗貴妃皆大喜贊嘆,馬上讓李龜年譜成曲讓梨園樂人演唱。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唯牡丹花開時節也。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有詩記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丁一 編輯整理) 洛陽牡丹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洛陽牡丹可在公園和風景區建立專類園;亦可在古典園林和居民院落中築花台種植;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式孤植、叢植或片植。也適於布置花境、花壇、花帶、盆栽觀賞,應用更是靈活,可通過催延花期,使其四季開花。根皮入葯,花瓣可釀酒。 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甚豐,至今已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等9大色系1100多個品種,以及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桂型、綉球型、皇冠型、金環型、千層台閣型、樓子台閣型等十種花型。如今洛陽牡丹商品已具規模,全市商品牡丹面積4萬多畝,4800餘萬株,初步建立「邙山萬畝牡丹產業帶」和洛南「隋唐城遺址萬畝高效農業觀光園」。牡丹遍布全城園林景點、街頭花壇、機關庭院和城郊園圃。在科技進步推動下,洛陽牡丹已實現四季開花,盛花期不斷延長。洛陽牡丹源源不斷地進入國際花卉市場。 1982年9月21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命名牡丹花為洛陽市「市花」,每年根據牡丹開放情況於4月某日至5月某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從1983年起,洛陽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27屆牡丹花會(2009年),並且第28屆牡丹花會也將於2010年4月1日在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隆重開幕。二十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貫徹「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洛陽,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洛陽搭台,全省唱戲」,將牡丹花會辦成一個融賞花觀燈,旅遊觀光,經貿合作與交流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經濟文化活動。 相傳武則天(心月狐下界)酒醉曾寫下一道聖旨,命冬季群花齊放。牡丹不開,武便命將牡丹全部斬伐。 編輯本段牡丹畫家 觀賞牡丹得天獨厚的寫生優勢,也使洛陽涌現出了王綉、韋娜、張建京、吳非、李建傑、牛振洲、范瑜等一大批以畫牡丹而名聞天下的畫家。而「平樂農民牡丹畫」村,更是家家畫牡丹,人人會欣賞,成為名揚中外的一大文化奇觀。(瀟灑·丁一 供稿) 編輯本段牡丹詩詞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官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紅妝。 題御筆牡丹 王國維(清) 摩羅西域竟時妝, 東海櫻花侈國香。 閱盡大千春世界, 牡丹終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韋庄(五代十國)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栽牡丹 陸游(宋) 攜鋤庭下蒼苔, 墨紫紅手自栽。 老子龍鍾逾八十, 死前猶見幾回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花 唐 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曹州紅 裁下一縷太陽紅,千年花色醉春風。菏山澤水銜曹州,香透乾坤綻芳容。 如花似玉 白中透紅凝心神,神仙竟相墜凡塵。玉骨臨風蝶戀花,芳香散盡再無春。 黃花魁 紅綠黑白竟芳菲,春風無力送流雲。莫嘆萬花迷人眼,獨戀牆角黃花魁。 百花叢笑 花瓣柔柔層層愛,芳蕊茸茸灼灼開。百花叢中映日笑,一片春色盡攬懷。 金狸 紅綠相襯笑日月,層層春光層層裹。獨占天下七分春,可憐仙女無顏色。 黃玉璽 凝風銜春帶露開,墨綠顫珠動心懷。天妒一朵黃玉璽,羞殺百花墜塵埃。 牡丹亭 湯顯祖《牡丹亭》 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君亦無所欲,君亦無所求,不讓寂寞女,入帳解千愁! 詠牡丹四首 戴朝陽 其一 穀雨三朝香氣搖,光華尤覺滿雲霄。雪霜歷盡精魂在,一夜春風吐二喬。 其二 如酥小雨近階無,含蕊牡丹容自殊。更待來年春色好,花開香氣滿新壚。 其三 春上牡丹花,迎風吐嫩芽。天香時至起,今日到吾家。 其四 臨水天涯望,長空雁又來。春風吹雨綠,先引牡丹開。 編輯本段牡丹歷史 帝國牡丹,原為陝、川、魯、豫以及西藏、雲南等一帶山區的野生灌木,散生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緣。我國牡丹的種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肅武威東漢壙墓中發現的醫簡中已有牡丹入葯的記載。 帝國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始自南北朝時期,文獻多有記載。劉賽客《嘉記錄》說:「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牡丹既已入畫,其作為觀賞的對象已確切無疑。 牡丹在中國已經栽培了一千四百年。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開始繁盛。開元中盛於長安。傳說當時洛陽有個叫宋單父的善於種花,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驪山種了一萬多本,顏色不相同(《龍城錄》)。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調」就是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步束素。……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從以上這些詩篇可以看出當時帝都長安栽培牡丹的盛況。這時,牡丹不但顏色種類多了,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奇變異和重瓣現象。「興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紫白、白檀等,獨無深紅,又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陽雜俎》)「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杜陽雜俎》)說明了我國早在公元九世紀已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國牡丹栽培中心,由長安轉到洛陽,品種更多,栽培技術更系統完善;出現一批理論專著。這一時期的著作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記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總結出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 北宋末年,戰亂不斷,洛陽牡丹開始衰退,陳州牡丹取而代之,張邦基撰《陳州牡丹記》雲:「洛陽牡丹之品見於花譜,然未若陳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圓戶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 南宋時,牡丹栽培中心由北方洛陽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成都、杭州等地。天彭栽培的牡丹,為蜀中第一,號稱「小西京」。詩人陸游在蜀中做官,親往游賞,並撰《天彭牡丹譜》(1178年)。宋室南渡後,杭州牡丹得到發展,出現一些新奇品種,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白花青緣牡丹』等。 元代,是中國帝國牡丹發展的低潮時期,好品種已屈指可數,品種退化,重瓣品種難得一見,因有「千葉獨難遇,亦猶千人為英,萬人為傑,尤世紀不恆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嘆!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的中心移至安徽亳州。夏之臣《評亳州牡丹》雲:「吾亳州牡丹,年來浸盛,嬌容三變,尤在季孟之間。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紅,勝嬌容,宮紅袍,琉璃貫珠,新紅種種不一,雜紅最後出,品種難得。又有大黃一種,輕膩可愛,不減三變。佛頂青為白色第一。大抵紅花以花子紅,銀紅、桃紅為上。」又雲:「草堂數武之步,種蒔殆偏,率以兩色並作一叢,紅白異狀,錯綜其間,又以平頭紫,慶天香,先春紅三色插入其花叢,間集而成文章,他時盛開燦然若錦」。此時開中國插花技術之先河。 明代,亳州牡丹雖有盛名,但曹州(今山東菏澤),國都北京牡丹栽培也逐漸繁盛起來。江南太湖周圍,西北的蘭州、臨夏也有所發展。 北京自遼、金建都於此,牡丹栽培日漸興盛。明代的《北京考》上記載遼聖宗(公元982-1031)在統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長春宮觀賞牡丹。在明代,牡丹栽培極盛,「金殿內外盡植牡丹」。城外還有三大名園梁家園、清華園和惠安園。 在江南,明代以江陰牡丹為盛。此外杭州、蘇州、上海也有不少種植。廣西灌陽也產牡丹,據明代《廣西通志》記載,在廣西「牡丹出靈川、灌陽,灌陽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陽。」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曹縣志》雲:「牡丹非土產也,初盛於雒下(今陝西省雒南縣),再盛於亳州,彼時已六、七百種,分五色排列,敘至於今,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州園戶種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蓋連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譜》)。蒲松齡在他寫的《聊齋志異》一書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齊魯」的記述。這時,曹州城東北各村栽培牡丹已很普遍。有以養花為業者,成園成圃者很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廟、毛庄、趙樓各村為冠。道光年間趙玉田在村北建花園,專養牡丹、芍葯,集本村之大成,園之周圍樹之以桑為籬,名曰「桑籬園」。著有《桑籬園牡丹譜》,其中記述了151種,內稱:「山左十郡二州,語牡丹則曹州獨也。曹州十邑一州,語牡丹則菏澤獨也。」「菏澤為郡為里者,不知其幾,語帝國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之一隅,魯山之陽,范堤之外,連延褒不能十里。」其後,有《綺園牡丹譜》,核其名者百四十有奇。 當時栽培面積已達500多畝,每年輸出十餘萬株,運往廣州|、天津、北京、漢口、西安、濟南等地出售。其中運往廣州者為最多。當地農民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種果樹莫若木瓜、柿子,養花木還是帝國牡丹、芍葯。」再加上社會上的愛好,菏澤人善於種花,以及牡丹根皮可供葯用,所以菏澤牡丹長期發展歷久不衰。 在清代,甘肅大部分地區也有帝國牡丹栽培。而以蘭州、臨夏、臨洮一帶為栽培中心地。清末編纂的《甘肅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肅「各州府都有,惟蘭州較盛,五色具備」的記載。延安萬花山,位於杜甫川內花源頭村對面,這里盛產牡丹。清·嘉靖修《延安府志》中記有「花源頭產牡丹極多,樵者以之為薪。」附近群眾有在農歷四月初八到此賞花的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江南牡丹中有寧國牡丹和銅陵牡丹。據1936年編《寧國縣志》載,「寧國、蟠龍素產牡丹,以白、黃為貴,……。」關於銅陵牡丹,據《銅陵縣志》載:「仙牡丹長山石竇中,有白牡丹一株,……素艷絕麗。相傳為葛洪所種。」葛洪為晉代人,按此傳說,以有1600年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牡丹得到恢復和發展。目前,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600多個品種,已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觀賞、科研中心,堪稱世界之最。 日前,由洛陽國際牡丹園培育的黑桃皇後、東籬銀南等6個新品種正式通過有關部門鑒定,至此,洛陽牡丹由去年的1030種增至為1036種。 編輯本段國外牡丹 牡丹不僅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珍愛。 目前日本、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朝鮮、荷蘭、擂、加拿大等二十多個國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日、法、英、美等國的牡丹園藝品種和栽培數量為最多。 其實,海外牡丹園藝品種,最初均來自我國。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國牡丹進入日本,據說是由空海和尚帶去的。1330年至1851年間法國對引進的中國牡丹進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許多園藝品種。1656年,荷蘭東鯿公司將牡丹引入荷蘭,1789年英丘園引進牡丹,從而使中國牡丹在歐洲傳播開來,園藝品種達100多個。1880年,法國人把中國的野生黃牡丹進行育種,於1980年選育出一批黃色系品種,後來傳入日本等國。 美國於1820-1830年才從中國引進中國牡丹品種和野生種,後來培育一種黑色花牡丹品種。在美國,許多國家森林公園里均栽有牡丹和芍葯。 英國丘園是收集世界牡丹品種較多的專類園之一,包括中國的許多古老品種和當今世界各國新育出的眾多園藝品種。 牡丹(5張)海外牡丹栽培面積最廣、數量最多的國家應推薦近鄰日本了。日本是世界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日本人對牡丹的珍愛僅次於中國人。所以,在日本眾多的城鎮廣植牡丹,如東京的阿部牡丹園,奈良的長谷寺、石光寺,須賀川牡丹園,岡山牡丹園,新西井大師牡丹園,千葉大學園藝學部牡丹園,島根中國牡丹園等20餘處,當地園藝品種達300多個。有金閣、金帝、金幌、金陽、花王、太陽、初島、白玉獅子、花大臣、富士之峰、鐮田藤、八千代子、日暮等等。據染井孝熙著的《牡丹與芍葯》一書記載:日本現有品種312種,其中日本的改良種211種。尤以日本培育出冬季開花的「寒牡丹」驚動世界園藝界。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喻衡先生在他所著的《牡丹花》一書中這樣寫道:「牡丹在外國也用於庭園栽植,植株高度可達2米,花徑達20-30厘米,每到暮春時節,花朵盛開,碩大無比,清香四溢,冠居群芳,雖遠離故國,也大有一副『花王』的氣派」。 編輯本段牡丹和芍葯的區別 1、最根本的區別:牡丹是能長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葯是不高於1米矮小的(宿根塊莖)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葯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3、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葯葉片狹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 4、牡丹的花朵著生於花枝頂端,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葯的花多於枝頂族生.花徑在15厘米左右。 5、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葯被稱為花相。 6、牡丹葉片偏灰綠,芍葯葉片較有光澤。 7、牡丹比芍葯花色豐富。 編輯本段牡丹的葯用價值 牡丹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將牡丹的根加工製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葯。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之作用,還有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養血和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失調,痛經,止虛汗,盜汗。 編輯本段牡丹花語 [5]牡丹花語: 圓滿、富貴

Ⅳ 牡丹花的品質是什麼

牡丹象徵著高貴,高潔,典雅的精神品質。

它永遠遵循自己的花期規律,不苟且,不媚俗,不妥協。不開花則以,一開則驚人。花姿優美,且顏色比較艷麗,給人一種花開富貴的感覺。因此還象徵著富貴,吉祥。通常用來比喻樣貌過人的女子,是對容顏的一種贊美。

牡丹花別稱洛陽花、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雨金,又有富貴花和「花中之王」之稱。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
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形態特徵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綉球型(傳統上把皇冠型和綉球型稱為起樓)六種花型。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直觀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種變化形態。

Ⅳ 牡丹花有什麼樣的精神、品質

1、花型寬抄厚,被稱為百花之王,有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之意。

2、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3、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牡丹(學名:Paeonia×suffruticosa)是芍葯科芍葯屬的經由長期人工栽培的雜交種花卉,基本上由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與稷山牡丹(Paeonia jishanensis)雜交而成,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

(5)牡丹的品級擴展閱讀

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兩個牡丹栽培基地,每年大量的牡丹供應國內外市場。

在洛陽由於花卉市場興旺,種植大量觀賞花品種,路傍街邊有時亦採用牡丹為行道樹和花園植物。更於1983年起每年牡丹花開時節舉行一次「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吸引各地遊人前來賞花,也借之帶動了周邊的更多文化旅遊項目的發展。

產業方面,洛陽的中國國家牡丹園建於1985年,栽桿牡丹近400個品種,共20萬株。1992年被中國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牡丹基因庫。因該園地處邙山,花期晚於市區。

Ⅵ 牡丹的高貴品質有哪些

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守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②它不開則已,一開專則傾其所有揮灑屬凈盡,終要開得一個傾國傾城,國色天香;③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跨越萎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牡丹具有高貴的品質。它拒絕的是人們對它的不切實際的要求,是人們的盲目崇拜,它拒絕的是不屬於自己的虛華,它所以拒絕,正是要固守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所以拒絕,正是為了保持清醒的頭腦,使自己那一年一度的綻放來得更加庄嚴而壯麗。那冷漠的背後是火一樣的熱情,那拒絕的背後,是一份雷打不動的執著!拒絕是為了堅守,堅守每一次的綻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現;拒絕是因為執著,執著於對獨立矜持的自我個性的追求,執著於對自我生命質量的尊重。為此,皇權可以藐視,寧可被貶;榮譽可以淡漠,縱然遭來詛咒。那冷漠的背後是火一樣的熱情,拒絕的背後是如磐石般的執著

Ⅶ 牡丹的品格是什麼

牡丹的品格是高潔,高貴,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千古以來,牡丹就是桀驁不馴又自由自在地在不同地方爭奇斗艷,花團怒放。她不會因為沒有在洛陽里生長而使自己的綻放打上一點折扣;也不會由於得到女皇的驅逐而使自己的光彩喪失;她只會趕著固定的花期,在能夠欣賞自己的眾多目光下和眾多顆心靈里,充分地展示著自己的豐姿。

(7)牡丹的品級擴展閱讀:

牡丹的自我欣賞,其實是一種至純的勇氣。這勇氣是驅動力,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沒有女皇的青睞,失去全洛陽人的理睬,這又有何妨,自己一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花為自己開,香為自己放。牡丹堅信,這種驅逐不見得會影響多糟,因為她有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品性做保,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有愛花愛牡丹的人,總會有人欣賞的。這就是「國花」的可愛之處。

牡丹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厘米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

在唐代,宮廷寺觀,富豪家院以及民間種植牡丹已十分普遍。據《杜陽雜記》記載:「高宗宴群臣賞雙頭牡丹」。《酉陽雜俎》載:「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劇談錄》載:「慈恩寺浴堂院有花兩叢,每開五六百花,繁艷芬馥,絕少倫比」。

當時,刺激牡丹種植業發展的原因,不僅是牡丹被眾多的人們喜愛,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而且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唐國史補》載:「人種以求利,本有值數萬者「。在唐代的大量栽培下,繁育出眾多的品種,使牡丹花瓣化程度提高,花型花色增多。

參考資料:網路-牡丹

Ⅷ 牡丹值得人們學習的優秀品質有哪些

牡丹在中國稱為花之富貴者也。

花語:
1、花型寬厚,被稱為百花之王,有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之意。
2、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3、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Ⅸ 牡丹花有什麼特有的品質

杜鵑花科的杜鵑花。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被稱為「花中西施」。
2、木犀科的桂花。桂花終年常綠,花期正值仲秋,有"獨佔三秋壓群芳"的美譽,園林中常作孤植、對植,也可成叢成片栽植。為盆栽觀賞的好材料。

3、睡蓮科的荷花。至秦漢時代,先民們還將荷花作為滋補葯用,荷花葯用在中國也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舉不勝舉。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對象和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 飾和造型。荷花不愧為中國的傳統名花。

4、菊科的菊花。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為葯中四君子之一。

5、蘭科的蘭花。品種多,花氣香,有「天下第一香 」之稱。

6、錦葵科的梅花。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蒼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為花中君子之一。

7、毛茛科的牡丹花。牡丹花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

8、山茶科的山茶花。山茶樹冠多姿,葉色翠綠,花大艷麗,花期正值冬末春初。江南地區可叢植或散植於庭園、花徑、假山旁、草坪及樹叢邊緣,也可片植為山茶專類園。北方宜盆栽,用來布置廳堂、會場效果甚佳。有花中珍品之稱。

9、石蒜科的水仙花。用於花壇,花境,疏林下、草坪上叢植,盆栽,水培或作切花。

10、嗇薇科的月季花。月季可種於花壇、花境、草坪角隅等處,也可布置成月季園。

Ⅹ 牡丹花的特徵、風格、品質

名字

學名/拉丁語名:PaeoniaSuffruticosa
英文名: SubshrubbyPeony、TreePeony
別名:百花王、驕傲花王、鹿韭、木芍葯、花王、洛陽王、富貴花,

科學分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芍葯屬 Paeonia
種:牡丹P. suffruticosa
(其他的分類系統有將芍葯科作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葯屬(Paeonia)的,現在我國大學的園林樹木學教材和植物學教材採用的分類系統則把它當科)

象徵意義
1、牡丹小姐以它特有的雍容華貴和超過了武則天,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百花王、驕傲爭霸世界第一象徵。
2、牡丹一樣有它的風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傳說,今有張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絕》,贊其驕傲,述其壯烈,譽其高貴堅定,品其卓爾不群。

名字

學名/拉丁語名:PaeoniaSuffruticosa
英文名: SubshrubbyPeony、TreePeony
別名:百花王、驕傲花王、鹿韭、木芍葯、花王、洛陽王、富貴花,

科學分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芍葯屬 Paeonia
種:牡丹P. suffruticosa
(其他的分類系統有將芍葯科作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葯屬(Paeonia)的,現在我國大學的園林樹木學教材和植物學教材採用的分類系統則把它當科)

象徵意義
1、牡丹小姐以它特有的雍容華貴和超過了武則天,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百花王、驕傲爭霸世界第一象徵。
2、牡丹一樣有它的風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傳說,今有張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絕》,贊其驕傲,述其壯烈,譽其高貴堅定,品其卓爾不群。

名字

學名/拉丁語名:PaeoniaSuffruticosa
英文名: SubshrubbyPeony、TreePeony
別名:百花王、驕傲花王、鹿韭、木芍葯、花王、洛陽王、富貴花,

科學分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芍葯屬 Paeonia
種:牡丹P. suffruticosa
(其他的分類系統有將芍葯科作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葯屬(Paeonia)的,現在我國大學的園林樹木學教材和植物學教材採用的分類系統則把它當科)

象徵意義
1、牡丹小姐以它特有的雍容華貴和超過了武則天,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百花王、驕傲爭霸世界第一象徵。
2、牡丹一樣有它的風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傳說,今有張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絕》,贊其驕傲,述其壯烈,譽其高貴堅定,品其卓爾不群。

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可達2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