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高炮
① 植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又叫復種子繁殖制。一般種子繁殖出來的實生苗,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同時繁殖系數大。種子是一個處在休眠期的有生命的活體。只有優良的種子,才能產生優良的後代。
壓條繁殖:將母株的枝條或莖蔓埋壓土中,或在樹枝上用泥土、青苔等包紮,使之生根後,再與母株割離,成為獨立植株。
分株是繁殖多肉植物最簡便、最安全的方法。只要具有蓮座葉叢或群生狀的多肉植物都可以通過它們的吸芽、走莖、鱗莖、塊莖和小植株進行分株繁殖,可以在春季換盆時進行。當然,多肉植物中,具有斑錦的品種,如金邊虎尾蘭、王妃雷神錦、不夜城錦、綠玉扇錦等,必須通過分枝繁殖,才能保持其品種的純正。
(1)丁香花高炮擴展閱讀
高等植物的一部分器官脫離母體後能重新分化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的特性,叫做植物的"再生作用"。營養繁殖就是利用植物營養器官的這種再生能力來繁殖新個體的一種繁殖方法。
營養繁殖的後代來自同一植物的營養體,它的個體發育不是重新開始,而是母體發育的繼續,因此,開花結實早,能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和特徵。但是,營養繁殖的繁殖系數較低,有的種類如地黃、山葯等長期進行營養繁殖容易引起品種退化。
② 現代詩歌朗誦大全
樓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尖銳的聲音讀詩有一定的難道!詩歌、詩歌,詩和歌其實是共通的,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聲音對讀詩的重要性!
人們聽詩時能否產生情感反應。產生多大的情感反應大約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朗誦者聲音本身的質量(這和朗讀者有關);
二、聲音的節奏感(詩人的責任在於提供節拍標志,朗誦者要將潛在的節奏表現出來);
三、詩歌意象(這和詩歌質量和聽眾修養相關);
四、朗誦者個人情況(有名一點、漂亮一點都有助於提高讀者心靈開放的程度)。
聽詩和聽歌的差別,只是在於這幾種因素的排序不同而已、聽歌的重要程度排序是:
(二)、(四)、(一)、(三)
………………………………………………………………………………………………………………
明白了聲音對於讀詩的重要程度,說尖銳的聲音對朗誦有難度的話並沒有錯,但是:這些都還能挽救。
詩歌作為一種具有明顯的節奏和韻律的文體,有時候好的詩歌文本的確能讓人忽略朗誦者本身的水平。古體詩因為大部分是格律體、並且篇幅過短暫時不在此討論范圍。比如一些超現實手法寫作的詩歌就很容易達到這個條件,我們先以洛夫的詩歌來說:
閱讀洛夫的詩大都有類似的體驗,詩中的意象有語無聲地進逼,意象雄渾龐雜,讀者在這五彩繽紛的文字世界中,感受的是奇花異葩的錯落,更多的是,奇岩怪石的崢嶸,讀者目不暇接意識沒有空間質疑花草安排的次序,更無法在瞬間思索突出的岩石在自然景緻中是否和諧,讀者須騰空自我以容納繁復目光所及的客觀,意識和文字融為一體的片刻最能最能感受閱讀的情趣。(簡政珍《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面對這些詩句的時候聽眾必須騰空一切來理解作品的內涵。因為洛夫的很多作品都是通過不同詞性的擠壓,單句內不斷扭曲折疊,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意義。具體到文本有:
當我微啟雙眼,便有金屬聲
叮當自壁間,墜落在客人門的餐盤上
其後就是一個下午的激辯,諸般不潔的顯示
語言只是一堆未曾洗滌的衣裳
…………………………………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
上面說的是從寫作手法的選擇,然後就是冷抒情,北島、多多等詩人的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以文本內容壓制朗誦者的聲音問題。以多多為列:他的詩歌意象簡潔,節奏明快,語言准確,銳利而富有張力。有部分詩歌就是適合尖銳的聲音來朗讀,我隨便選取了兩首:
《致太陽》
作者:多多
給我們家庭,給我們格言
你讓所有的孩子騎上父親肩膀
給我們光明,給我們羞愧
你讓狗跟在詩人後面流浪
給我們時間,讓我們勞動
你在黑夜中長睡,枕著我們的希望
給我們洗禮,讓我們信仰
我們在你的祝福下,出生然後死亡
查看和平的夢境、笑臉
你是上帝的大臣
沒收人間的貪婪、嫉妒
你是靈魂的君王
熱愛名譽,你鼓勵我們勇敢
撫摸每個人的頭,你尊重平凡
你創造,從東方升
起你不自由,像一枚四海通用的錢!
………………………………………………………………………………………………………………
《才五月》
作者:多多
少年的臉就這么紅
在可以持續痴笑的年齡
戴上珍珠激辯生命
走遍大地唱種唱收
趁玫瑰尚未讓詞蒙羞
一瞥空曠課室的激動
深處沒有動靜
眾樹慢慢生鰭
核兒回到口中
在源頭就用完命名
不經接吻,直接啄開
沒有理由,只有里程,才五月!
………………………………………………………………………………………………………………
好了,我暫時就說這么多,聲音條件對於朗誦來說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標准。如果樓主真對詩歌朗誦感興趣的話我給你推薦一本書,《詩歌朗誦藝術》王福生,這本書比較適合初學者學習。
滿意請採納,不滿意請繼續追問!
………………………………………………………………………………………………………………
回答內容的參考書目:
黎志敏《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
翁文嫻《變形詩學》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
③ 求那些值得玩味的詩 詩集也可以 最好是近現代的詩
現代詩是現代詩的自成立以來,「五四運動」對中國人民共和國的詩。詩歌的中國現代詩歌的主題,誕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它需要適應時代,人們接近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科學,民主的革命打破了古典詩詞格律詩為主要標志的新形式的束縛,表現的內容。 「現代詩」的名字,開始於1953年 - 當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成立。
目錄擁有現代詩歌
現代詩與現代詩格律詩和敘事詩
歌詞格律分類今天風的身體律動詩,自由詩,散文和詩韻
現代詩歌和當代詩歌的表現手法,比如
誇張相比
轉喻和早期倡導者卡羅爾詩詩的形成流派的作品
革命詩歌/>新詩,現代詩的新時代特徵的<40
的發展抗戰詩歌
<br現代詩與現代詩格律詩和敘事詩
今天分級風的身體節奏/>歌詞格律詩,自由詩,散文和詩韻
現代詩歌和當代詩歌
>例如比較的表現手法
誇大倡導者代表新詩
隨著各種新的詩歌流派革命詩歌潮流抗戰詩詩
40多年的發展
頌歌,開始一個新的時代
編輯本段設有現代詩歌
> 1。形式是相對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在修辭意象3操作系統沉重。 4有高度的通用性,鮮明的形象,強烈的抒情性和音樂的和諧,安排在分行的形式。 <br本段分類分級詩歌
之現代詩歌編輯/>有幾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准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有幾個基本的:
這種風格的身體節奏格律詩與現代詩
這是按照詩意的語言水平有節奏的和諧仍然是非常普遍和諧和諧(和諧最高)來劃分。 (1)此風的身體韻律詩:對於文學體裁而言,詩是這樣的風的身體節奏,因為中國的語言和方言,生活抒情的語言藝術節奏再現的普遍和諧的語言的載體。傑作的水當代詩人的「姐姐」。 (2)現代格律詩:文學體裁,現代中國的語言和白話格律詩是為載體,位居生活抒情語言藝術韻律和諧再現的語言。現代格律詩格律的要求和古典格律詩,像給出的單詞,固定句子,給節日,集仄,韻給出的要求。 (在水中發現,「詩歌對中國語言和韻律理論綱要」)
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工作按照內容劃分的表達。 (1)敘事詩:詩更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往往充滿激情的歌唱詩人的方式來表現。史詩般的故事詩,詩化小說都屬於這一類。如果荷馬的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詩人李季的詩如「王貴與李香香」的故事;詩歌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夫根奧涅金」。 (2)歌詞:主要是通過直接快遞詩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不需要故事和人物的完整描述。例如,歌曲,頌歌,哀嘆,輓歌,牧區和諷刺。很多這樣的作品,不一一列舉。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徹底分開。敘事詩有一定的抒情性,但它需要被緊密地與抒情敘事結合起來。歌詞也往往生活在敘述一些片段,但不蔓延,須抒情的需要。
格律詩,自由詩,散文和詩韻
這是根據工作音韻格律語言分類的形式和結構。 (1)格律詩:這是寫在詩的格式和規則。行數是詩,詩字(或音節),聲調音韻學,文字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的規定,如中國古代的詩歌,「詩」,「絕句」和「詞」, 「音樂」,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在現代歐洲的和新開發的詩句。它不是格律的限制,沒有固定的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韻律或者實質相似的電荷不押韻,字數,行,句子,語氣更自由,更流行的語言。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是歐洲和美國的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作。由於我國「五四」也很流行這樣的詩句。 (3)散文:它既是散文和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特點。作品在詩歌意境和激情,常常哲學,注重節奏和音樂美,長度短,一樣的散文不分支,不押韻,如魯迅的自然意義上的「野草」。 (4)韻詩:一個屬於文學體裁,顧名思義,指的是詩的主題韻的每一行的末尾,詩讀起來就像琅琅上口的歌曲。這里指的是現代詩韻的詩,屬於一種新的詩句,類似流行的網路方道文山間溪流妝韻詩。他在2000年首次亮相後。
現代詩歌發展的當代詩歌詩歌
階段按照分類。 (1)中國現代詩歌:一半在二十世紀,中國現代詩歌稱為詩前(2)中國當代詩歌:在二十世紀詩歌的下半年被稱為中國當代詩歌的表現
編輯本段
>例子表達
方法意味著大量的詩歌,最早,仍然經常使用的流行的傳統表現手法「福,興。」 「毛詩序」說:「有六個這樣詩意的正義焉:一曰風,第二富,三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在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這「六義」,「風,雅,頌」是指「詩經」詩篇種類,「賦,興」是表達的詩。傅:這是事物表達的直接聲明。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注釋說:「賦,其事而直言之敷陳也。」例如,在「葛覃」「詩經」「賦福怡」使用的就是這種方式。比例:是描述事物的比喻,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方式。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說:「這是什麼比例,也包括附加的意思寫的東西,誰也威脅要這些東西?」朱熹說:如「誰,為了這個事情比他身體的比例。」,在「蟈蟈」「詩經」「碩鼠」等文章,是寫在這個方法。興:是幼兒從興,即由一個事物的開始,使受東西來表達思想和感情,和描述的措辭。簡論唐代的「毛詩正義」中說:「興誰也拿這個比喻從鉛類,從自己的心臟,詩歌和各種植被鳥類頭發賦予意義,看看誰是興辭也。」朱熹更明確指出:「興誰第一個做別的東西引起了唄辭也。」如「詩經」,「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達。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使用,相互補充,對古詩詞有很大的影響。性能詩是有很多戰術,並自創立歲的不斷發展,利用太靈活,誇張,重復,重疊,跳躍等等,這是很難做出來的。然而,各種方法都來自於想像分不開的,豐富的想像力是詩歌既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技術的體現。在詩歌,有表達的一個重要技術是一種象徵。象徵性的,簡單地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象徵主義表現為靈魂,這是應該注意的直接圖像。現代的觀點來看,塑造詩歌形象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劉勰在比賽中,「謝」書上說:比賽是「,或比喻聲音,或方在外觀上,或擬在心臟,還是舉個例子吧的東西。 「這些詩引在我們面前,有許多例子相比於常用的技術有,」擬人化「:對象是擬人,或擬無所謂許的前任為。」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告別了西方的天空。/金色楊柳河,/是夕陽;/波的艷影,/在我的心臟波瀾。「雲」,「金柳」作為人類人類對象,如愛的「為了風」:......我的心/明亮的燭光同樣適用於你的窗口/輕微模糊的地方/必然/因為風的緣故/。 ..愛......整個學生/點燃了燈/我是火/受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相比,蠟燭,比我做的燈,當然,在最後分析,真正的或「擬人」。
誇張來形容你想要放大的東西,像電影,「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涉及到「一水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不是真理,但他塑造的形象,他們生動地展現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讀者不僅可以接受,而且有說服力,很驚喜的激情。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美容,不能太荒唐,或者太真實,太庸俗。例如,有棉花收獲首詩的描述:「的卡車頭翹/翹頭,三尺高/像高射炮棉/重量十幾包。」讀書,而是讓人感覺不真實,不產生美感。
轉喻,他是走,而不是事物的東西。它有一個比喻,但不同的,不同之處在於相似之處:比較和被比較一般的東西是特定的比例,可見;而轉喻的是一個具體的,多了一個抽象的,尤其是橋梁的抽象,使圖像更加生動的詩歌,突出引領讀者的聯想之間的差距。這是艾青說,「翅膀給予思想,感情的衣服,給聲音的顏色,讓這些變化的通過凝形。」詩歌塑造不僅使用的角度來描述材料的攝入屏幕上的圖像,也可以使用材料聽覺,觸覺等感官許多得到體現形象,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著驢唄「鳥樹池的地方,僧推門」,但想到「和尚敲門」即可。什麼是「推」或「敲」,他猶豫了一下,然後捏塑審議時,才阻止了大官驢路徑,誰是文學家韓愈賈島當衛兵把他帶到馬佳老老實實前這么說,韓寒想了很久,說,還是沿著更好的打字。因為「敲」的聲音,月夜在山上,有一個或兩記敲門,他們做出那種情景「活」的,它已成為更多的是一種無聲的環境。前面提到的「楓橋夜泊」和「烏啼」,「鍾」,是點睛之筆這首詩。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對一些人來說,是很現實的,很精彩!現代黃河浪的「晨曲」:「這尊珊瑚/除了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波/模糊/黎明/靈泉寺鍾/像鼓山/遙遠的響應/一絲淡淡的敲門聲/幾疏星彈簧/而漲紅花冠/雄勁的公雞/彷彿漂洋過海來/唱亮1天朝霞/如潮湧,這也是寫得很好的詩,所以如果我們有辦法來塑造的有聲影像,詩歌會打開更廣闊的區域,無論是比賽,誇大或轉喻,詩人將取決於客觀事物有敏銳的觀察力,為自己的情緒,要大膽想像,幻想,甚至可以說,無論是浪漫的,或者現實主義是好的,沒有想像(幻想),他沒有成為一個詩人,例如,在大膽已知的李白,雖然富有想像力,華麗的詩,素以杜甫的現實主義,還寫了諸如「廣廈高聳在十萬元左右的面前。 ....眼看著房子的時候......「(」為秋風所破茅屋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當倚虛幌,根據淚始干翻一番。 「(」月光「),所以想像力的作品。
編輯中國古典詩歌到清末的這一段詩宣傳和創造性
發展初期,形式不能滿足社會進步的要求,19世紀末,20世紀初,梁啟超,譚嗣同,夏曾佑,誰了「詩界革命」的呼叫,黃曾發起「新詩集」,都為後來的「五四」新詩運動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最初的測試和倡導詩歌的雜志是「新青年」,這胡錦濤的「文學改良論」,在1917年2月第2卷,第6號發布胡白話詩8,這是中國詩歌運動中的首次亮相後發表出版月亮的詩白話詩。4卷1和濃縮時間胡,劉半農,沉三人白話詩9。劉半農「由一層紙」,是我國最早的新詩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並露出下面的同情人道主義題材的作品。以沉從文的「班卓琴」,開始用新的語言生活和表現方式,並專注於語音聽起來和諧。劉和劉半農類似白,他是「夢」,「郵吻」,人們大多表現痛苦,「紅色新年」,「節歌」表達了嚮往新大陸,他提請注意民俗。 1920年3月,胡適的「嘗試集」出版,這是「54」。詩新文化運動的第一個新的集合胡錦濤認為,古代和現代革命運動白話文學總是從大的文體解放開始的,因此建議: 「如果你想有一個新的內容和精神,不能率先打破束縛的精神枷鎖的束縛」(「談新詩」),他主張的第一人白話詩,倡導新的詩歌風格是免費的和視非正式格律點,創造新的詩歌有著積極的意義,並直接導致了「五四」詩詩的自由,初步形成時,「新青年」作為第一批的基本立場新詩的嘗試,除了胡錦濤,劉半農和沈等外,還有陳,魯迅,周作人,李大釗等人。他們致力於創立白話詩自由詩,其中的標記完全擺脫舊詩詞的影響卓然自立,當推周作人的「河」。這首詩明白口語寧靜的構成隱喻,暗示違抗大自然所造成的悲劇性沖突的法律,並描述了個性解放的思想和要求。繼「新青年」,「新潮」,「每周評論」等刊物也團結了一些新的詩歌先驅,如寫作,在俞平伯的「冬天」,寫「草」康白愛,寫「的痕跡「清,寫」清白「王通的,寫」晚禱「中梁等文學研究會的詩人,也讓鄭振鐸,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諾,郭紹虞,葉紹鈞,劉艷玲,清宮舊藏「朝雪」表示了建立其所持有的力量「為人生而藝術」的宗旨和「自然」,追求的根本現實生活場景和簡單的集成清新的詩句,在權力的成長「直言不諱」的自由現實主義,因為各種文學研究的白話詩會積極實踐詩人,開辟了早期的詩歌集中於社會生活,為生活,揭露黑暗,如在生活傾向詩歌的現實主義干預的手段。清朝是詩人的令人矚目的成就之一。他的「毀滅」冗長的抒情方式,「五四」後寫年輕的低潮,「的誘惑相當激烈斗爭,並緊急緊急尋求摧毀」心靈的矛盾,留下了「一個不同的腳步聲。」在范圍以外的工作,他的詩「痕跡」,並嘗試走向成熟,表現了詩人積極面對現實的精神。王統照都「這一次」的問世,透過朦朧的意象詩歌集子里傳達人類苦味。兵也是共同作者的研究在早期的文獻中開始創作活動,除了小說,散文,寫的哲學思想片段的異軍突起形成良好的詩句。她的代表作「星星」,「春」由泰戈爾的影響很深,水晶優雅,處處洋溢著母愛的人性和純真的主題。智慧和情感生活體驗這些珍珠綴成短詩,免費的內容活潑,形式不拘一格,從側面發出自由豁達「五四」時代的氛圍。詩歌的抒情詩老後也獨立仿照放棄將注意力轉向追求趨同的,誰寫很多時候,在體育史上形成了詩詩的理性闡釋。其中宗白華「詩雲」更有影響力。男女青年「五四」時期的渴望掙脫舊的封建禮教的束縛,詩歌汪靜之湖畔,馮雪峰,潘華沙漠,人們應該修集「湖」,「春天的專輯」因此,作為世界關注。靖王的出現,「蕙風」和「孤獨的國家。」這些作品顯示了婚姻自由的斗爭,反對封建主義的勇氣和激情。
編輯各種流派在這一段詩
新詩最高成就建國代表形成是創造俱樂部主的,浪漫的詩人郭。 「五四」社會矛盾加深的時代,激起了先進分子的覺醒。不滿於現狀了廣大青少年陷入蕭條,迫切需要找到表達的激情解放個性需求爆發的方式。它是一組詩人找到靈感和力量來自歐洲浪漫主義詩歌在這方面。他們揭示了封建黑暗的理想願景,為忠於舊秩序,他們的激情和一代理想的反政府武裝,很自然地接受思想浪漫主義和作為藝術的原則來指導自己的創作。這是由一組郭創造社會動機的浪漫主義詩人拜表示。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寫於1920年的大部分詩篇。他的作品傳達飛行和呼嘯的抒情形象在時代狂突進的「五四」精神。他拋棄了詩人的詩句說雋秀味道的運動,建立一個有力的語調,快速的旋律,涵蓋一切,但行事不羈非正式的詩歌。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時代的要求,詩中充滿了20世紀的運動,本著「女神」的基本精神是創造,尋求新的我出生在舊的破壞。郭描述自焚的鳳凰形象,批評和舊世界的斗爭意識的集中體現,也是創造和追求光明的時代的象徵,郭也追求傳統融合現代西方文明的與東方古老的文化,「女神」中的許多新的詩歌表現形式溶解古代神話的現代精神傳統,無論是有意識的斗爭相互聯系的新世紀,特別是與中國的歷史和文明「的精神的作品第四屆「時期是一致的。他介紹了一個新的詩歌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詞彙,豐富和現代詩歌裝修完的圖像。繼「女神」,郭有「星」,「前沿」,「恢復」等詩。崇尚浪漫的詩歌,以及創造社成仿吾,柯仲平,蔣介石組織,如後太陽俱樂部。蔣介石的詩集「新夢」獲得由該署1921至1924年居住在蘇聯的作品。他體現了浪漫激情的演唱無產階級革命。他對詩歌的情感和風格的宏朗的激情,但也未能扣緊中國現實和一些過於抽象。 「新夢」,「哀中國」之後,「鼓」,高亢的聲音減弱,表現出某種感傷,但「一直走到希望之路」(「?令」)。直接受創造的俱樂部,俱樂部及其詩歌的沉峰志鍾主要成員,也充滿了樂觀和積極的浪漫情調。馮至的詩「宋昨天的」,這也是青春的歌聲,抒情細膩的誠意,幽婉動人的和愛的基本主題。後來,「北游及其他」中的詩句,增加現實內容,馮至寫的詩是個人的「煙霧像一個夢,」悲傷,總結了「54」聰明的年輕人追求精神痛苦。詩的誕生作為一個自由身,因為毫無節制詩歌風格趨於寬松,他們把目光轉向容易的要求背誦韻。新月派(見新月社),順應這一趨勢的出現。 1926北京「晨報」創始人「詩鐫」由聞一多,許,朱湘,饒孟看,盧衛,俞康宇諸人託管。隨後創辦了「新月」和「詩」。里程碑培訓出版物的發展,一批類似的詩人,新月派被命名的藝術觀念的集合。這是立志打造電網的新詩詩人群體。它聞一多最完整的理論顯然,他認為音樂應該是很美很美的詩,畫建築的美感。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格律體,不像身體的無拘無束的自由,但不是那種舊古典詩詞模式,但建立新的詩的基礎上,自由詩詩不押韻統一的格律要求。這種情緒的詩人都接近19世紀浪漫主義詩歌的英式風格,但反抗精神非常薄弱。他們注重純詩的藝術,主題往往是生命的體驗,人性的美麗和愛情的追求。也有一些詩表示同情人民的根本關切的痛苦,但這個想法始終是永遠無法超越的人道主義。當理想和視力喪失在現實生活中,也容易產生幻滅。許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月派詩人。他致力於進入和測試的詩句,詩句,躍躍欲試,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之夜」等。他獨特的詩歌語言,色彩,優雅,具有流動的質感,讓人覺得世界一切都是明亮的,聰明的。徐詩薄接觸社會生活,人的尊嚴和愛,尋求高尚的,但誰願意迎接光從黑暗的,但往往不知道從哪裡吹來的風朝著一個方向。一旦超出了他的預料一生的命運,他傾向於信仰的頹唐,動搖它從「猛虎集」到「彷徨」和「自我截面和徘徊期」,體現最充分。聽到創建一個以上的理論和全面發展的詩人新月派,與詩「蠟燭」,集合「了。」 「水」一詩,他一貫主張自己的藝術傑作構思奇詭,理順了豐富的色彩,和諧的節奏叫做格式。積水的舊中國頹廢的象徵,它表達了對黑暗詩人的腐敗,以及強大的嘲諷的斗爭中宣稱永不絕望的憤怒。聞一多是一個吐一個心臟,用火熱的激情,唱愛國詩句悲傷。新月派詩人朱湘在倡導和建立類似於格律詩方面已經做了。他是「夏」,「原野集」,「石門集」等。他的詩充滿了和諧庄穆。在他的詩安靜的特色婉寧靜的地區,有時表現為神秘而模糊清晰的厭惡現實。朱湘的敘事詩比較突出的早期新詩人獻給做法在這個區域。此外,太陽雨,饒夢侃,邵,沉從文,朱台南孟家,方偉德,林徽因(也稱為「林徽因」)等,都屬於這一流派的詩人。 1920年代後期,象徵主義詩歌,李金發的崛起法國象徵主義詩歌征為模型,測試了西方象徵主義創作方法,介紹自己的詩作,詩集「小雨」,「幸福歌」,「食客和激烈的十年。「他新奇生澀形象,感性的表現豐富的異國情調。他通過一些朦朧的幻覺試圖重現生命的奧秘重視暗示的比喻,詩歌。馳為生命和亡的基本內容。他關注到黑暗和悲慘的命題,感傷的旋律是頹廢的。無組織的和不可理解的語言。李金發詩歌和類似誰擁有已故詩人沐天創造社,馮乃超,王獨清,姚鵬等。他們主張純詩的審美,強調音樂和詩歌的朦朧境界的美的形式,捕捉詩歌。王獨清詩,頹廢的氣氛非常濃,濃艷的刺激性集中染的顏色。也受法國戴望舒的象徵派,創作開始於20年代中期。他發出了「下雨天」一個被稱為詩「雨天詩人。」陰雨詩長和悲慘的丁香與一般的女孩,構成了一個朦朧的氣氛理想,象徵暗示飄忽不定的心態。在此之後,詩歌已經改變了戴望舒的概念,詩歌應該借鑒音樂和繪畫的長處,節奏,詩歌不是文字,而是情感的節奏。 「我的記憶」通過的內心情感的節奏之外節奏的話開始變得清晰,以現代詩。發表在該雜志1932年的「現代」雜志的周圍聚集了一批詩人,被稱為「現代主義」。事實上,「現代主義」說只是一個借用,大部分藉助他們在象徵主義作品。李金發不僅僅是他們的詩歌往往是脆,拋棄語言的歐化。他們從廢棄營地明顯的局限性發送的新月象徵,轉向內在的自我挖掘,憂郁良好的表達和生活樂趣,一個比喻來形容內心隱曲的方式。敏感來表達自己的厭惡城市生活,表現出悲傷的靈魂在一個日益自主研發的工業社會前進。一旦社會題材的現實引發他們內心的火花,他們會寫,以獨特的藝術,戴望舒的「手指」,「我與損壞的手掌」是一個積極的詩句。曹葆華,徐遲,金屬,木材,林庚,廢名(馮文炳),吳本星,劉易斯,艾青黎掰風和一些早期作品,都受到現代詩的影響。 「中國園林集」三位作者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其中何其芳,卞之琳的作品既「新月」的波的休息,而且還與色彩的象徵主義詩歌,他們的詩具有獨特的藝術個性,但與曲折和原來的生活化的方式。何其芳仍然沒有華麗的騷擾,看其含義是新鮮的,善於捕捉微妙的情緒變化和福來更明亮的圖像。卞之琳詩歌的重視和空間感,往往象徵性的實現來寫哲學沉思的樣子,他是圓潤飽滿細膩冷靜理性的認識。但有時為了表達的哲學,並且似乎省略許多空闊滯澀。廣田詩則比較老實,是「土地的孩子,」真誠唄。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共存和競爭的流派,在20,30之交,詩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隨著歷史的推進,再加上把握社會現實的緊張,同時提高詩歌的藝術已經引起更多的人來關注,藝術道路也變得更加廣闊。
④ 急!急!給火鍋店10個包間取名字。
一(1)
吉祥廳(2)
如意廳(3)功成廳(4)
名就廳(5)
花好廳(6)
月圓廳
(7)福祿廳(8)
亨通廳(9)
榮華廳(10)富貴廳(11)財壽廳(12)康寧廳
二、(1)珠光閣(2)寶氣閣(3)團圓閣(4)美滿閣(5)和樂閣(6)呈祥閣
(7)福澤閣(8)昌盛閣(9)合歡閣(10)安寧閣(11)喜慶閣(12)萬壽閣
三、(1)吉利苑(2)天喜苑(3)泰來苑(4)安康苑(5)恩貴苑(6)祥瑞苑
(7)同樂苑(8)德旺苑(9)澤厚苑(10)鴻運苑(11)慶賢苑(12)賜福苑
四、(1)紅運堂(2)興隆堂(3)高升堂(4)添壽堂(5)金玉堂(6)財滿堂
(7)好事堂(8)前程堂(9)福旺堂(10)順多堂(11)喜樂堂(12)無憂堂
五、(1)一展門(2)雙喜門(3)三好門(4)四通門(5)五福門(6)六順門
(7)七星門(8)八仙門(9)九龍門(10)十全門(11)百盛門(12)千禧門
六、(1)招財園(2)聚寶園(3)多金園(4)大順園(5)龍騰園(6)鳳舞園
(7)繁榮園(8)華貴園(9)
金銀園(10)珠寶園(11)凱旋園(12)得勝園
七、(1)玉皇殿(2)王母殿(3)財神殿(4)飛天殿(5)福神殿(6)壽星殿
(7)龍鳳殿(8)麒麟殿(9)金童殿(10)玉女殿(11)和合殿(12)群仙殿
八、(1)黛玉坊(2)寶釵坊(3)元春坊(4)迎春坊(5)探春坊(6)惜春坊
(7)湘雲坊(8)妙玉坊(9)熙鳳坊(10)賈巧坊(11)李紈坊(12)可卿坊
九、(1)牡丹軒(2)玫瑰軒(3)金香軒(4)紅梅軒(5)鳳仙軒(6)月菊軒
(7)玉蘭軒(8)百合軒(9)丁香軒(10)清蓮軒(11)桂花軒(12)薔薇軒
十。(1)粉鑽室(2)琥珀室(3)黃金室(4)白銀室(5)珍珠室(6)瑪瑙室
(7)翡翠室(8)寶玉室(9)水晶室(10)珊瑚室(11)琉璃室(12)鋯石室
十一、(1)福滿府(2)福到府(3)福多府(4)福順府(5)福壽府(6)福祿府
(7)賜福府(8)百福府(9)喜福府(10)納福府(11)聚福府(12)來福府
望採納
。
⑤ 煉好的羊油與豬煉好的豬油如何區分
1使用羊油的好處與壞處
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2.羊油味甘、性溫、無毒; 有補虛、潤燥、祛風、化毒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虛勞、消瘦、肌膚枯憔、久痢、丹毒、瘡癬等症。 內服可烊化沖服,外用熬煉入膏葯塗敷。外感不清、痰火內盛者忌作葯用
2吃羊油上火嗎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豐富的,但是食物搭配不好也容易上火,尤其是天氣乾燥時要特別的注意,那麼吃羊油會上火嗎?
羊油的營養價值
羊油主要成分為油酸、硬脂酸和棕櫚酸的甘油三酸酯。
吃羊油上火嗎
會上火的,適量吃,不宜多吃。
食物對身體的改善是健康的一種方法,了解了吃羊油會上火嗎之後,希望喜歡吃羊油的人能多家長注意,另外想要避免上火平時最好多喝水。
3羊油的飲用
食療作用羊油味甘、性溫、無毒;
有補虛、潤燥、祛風、化毒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虛勞、消瘦、肌膚枯憔、久痢、丹毒、瘡癬等症。
內服可烊化沖服,外用熬煉入膏葯塗敷。外感不清、痰火內盛者忌作葯用。
4羊油的用途與製作方法
手工製作蠟燭
用細葦管為蠟芯,將葦管蘸牛羊油,連蘸數層後,再用刀削圓,外敷顏色,並寫上字,即製成蠟燭
做花捲
把和好的面擀開,擀的薄薄的,然後把羊油和蔥末,鹽拌到一起,然後摸到面上面,之後捲起來,呈條狀,最後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放到鍋里蒸.
切記:吃的時候一定要熱透,不然羊油會膩在一起,膻的很!
武陟油茶
原料配方:麵粉5千克花生米1.5千克核桃仁500克玉米澱粉1千克芝麻1千克鹽500克香料粉(大小茴香、花椒、丁香、良姜、肉桂、草果、陳皮、砂仁共100克)上磨麻油600克花生油150克
製作方法:
1.將麵粉、玉米粉上籠蒸約40分鍾,攤開晾涼,把結塊的疙瘩捏散過篩;將芝麻過篩後炒成深黃色,再碾碎;將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撈出晾涼去皮,壓成形如黃豆粒的粒子;將核桃仁碾成形如綠豆的小粒。
2.將鍋放火上,倒入麵粉用小火炒出香味,再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後,將
⑥ g397經停沈陽是沈陽那個站
一、G397在沈陽的停靠站點是沈陽站,G397運行詳情如下:
二、沈陽站,東北地區規模第二大,客流量第二大火車站,原名謀克敦站、奉天驛,沈陽站曾經是偽滿洲國南滿鐵路上重要的樞紐,隸屬沈陽鐵路局管轄,現為特等站,有沈大鐵路、沈山鐵路、沈丹鐵路、哈大高速鐵路、沈丹快速鐵路交匯於此。
三、沈陽站交通換乘信息如下:
沈陽站東廣場
地鐵線路:沈陽地鐵1號線
公交始發線路:
沈陽站南(南一馬路)
環路(沈陽站南——沈陽站北)
223路(沈陽站南——江南水鄉)
225路(沈陽站南——東塔機場)
327路(沈陽站南——蘇家屯碧桂園)
523路(沈陽站南——東方威尼斯)
沈陽站(勝利南街)
206路(沈陽站---沈陽化工大學)
沈陽站(萬達廣場)
152路(沈陽站-——沈陽理工大學)
220路(沈陽站——金山小區)
221路(沈陽站——沈陽東站北)
232路(沈陽站——三檯子)
271路(沈陽站——炮兵學院)
沈陽站北(勝利北街)
205路(沈陽站北——富山花園)
208路(沈陽站北——中鐵萬科香湖盛景)
243路(沈陽站北——東陵西路)
沈陽站北(北二馬路)
204路(沈陽站北——和泰馨城)
255路(沈陽站北——蒲河大道)
399路(沈陽站北——虎石台)
沈陽站途經線路:
103路(長客西站---五愛市場)
114路(保利心語花園---沈陽北站)
123路(騰飛一街攬軍路---第五十中學)
129路(金奧新城---葯王廟路)
202路(砂山街玉屏一路---塔南公園)
203路(艷粉新村---沈陽北站)
207路(沈陽工業大學興順校區---龍之夢亞太城)
210路(金山小區---馬路灣)
216路(保工街南十四路---沈陽北站)
235路(丁香湖畔新城---馬路灣)
237路(和睦路地壇街---鐵西廣場)
240路(長客西站---馬路灣)
261路(曹後路---中山公園西)
262路(砂南路砂平街---沈陽北站)
263路(西塔---御龍逸城)
277路(黃河汽車公司---五愛市場)
279路(城建北尚---興華公園北)
281路(沈陽站西廣場——七二四文化宮)
295路(保工街南十四路---家樂福北站店)
324路(蘇家屯---沈陽北站北廣場)
328路(新城子火車站---馬路灣)
501路(沙嶺客運站---五愛市場)
鐵西新區一線(張士開發區---西塔)
沈陽站西廣場
始發線路:
102路(沈陽站西廣場——北李官)
128路(沈陽站西廣場——國際軟體園南)
170路(沈陽站西廣場——恆大綠洲西)
201路(沈陽站西廣場——惠澤園小區)
233路(沈陽站西廣場——中海城北)
281路(沈陽站西廣場——七二四文化宮)
284路(沈陽站西廣場——巢湖街渤海路)
299路(沈陽站西廣場——衛士家園)
途經線路:
沈陽站西(興工街北三路)
114路(沈陽北站——保利心語花園)
129路(金奧新城——葯王廟路)
161路(六號街十一號路——金沙江街北行)
162路(鐵西廣場西——西三家子)
252路(沙河子——於洪新城管委會)
預備役號(皇姑屯火車站——高炮一師西)
北二路興工街站
204路(和泰新城——沈陽站北)
205路(富山花園——沈陽站北)
208路(中鐵萬科——沈陽站北)
235路(丁香湖畔新城——馬路灣)
254路(保利心語花園---龍之夢亞太城)
184路(興隆大都匯——沈陽北站北廣場)
295路(保工街南十四路---家樂福北站店)
興工街北二路南站
210路(金山小區——馬路灣)
202路(砂山街玉屏一路——塔南公園)
277路(黃河汽車公司---五愛市場)
⑦ 炮爁炙煿的讀音
炮讀作:bāo、爁讀作:làn、炙讀作:zhì、煿讀作:bó
一、炮
釋義: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濕衣服擱在熱炕上炮干。
二、爁
釋義:
1、焚燒:「將韓王殿忽然火爁,藍橋驛平空水渰。」
2、烤。
三、炙
釋義:
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熱(熱得燙手,喻權貴氣焰很盛)。
2、烤肉:膾炙人口(美味人人愛吃,喻好的詩文、事物大家都稱贊)。
四、煿
釋義:煎炒或烤乾食物:「爆,火乾也,或作煿」
(7)丁香花高炮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炮仗[pào zhang]
爆竹。
2、炮雲[pào yún]
亦作「礮雲」。炮火。亦借指戰禍。
3、炮場[pào chǎng]
用以演習發炮的廣場。
4、炮煎[pào jiān]
燒烤。泛指烹制食品。
5、鈷炮[gǔ pào]
指用放射性鈷進行放射治療的裝置。
⑧ 求10首紅軍老歌
戰斗精神的歌曲,始終與我軍的歷史相伴相隨。
我軍在初創時期就很重視發揮革命斗爭歌曲的作用。在《古田會議決議》(1929年12月)中規定:「各政治部負責徵集並編製表現各種群眾革命情緒斗爭的歌謠,軍政治部負督促及調查之責。」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產生的戰歌,至今仍在傳唱的和編印成冊的有兩百首以上。這些戰歌,相當完整地反映了這個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的戰斗歷程。其中,包括1927年我軍建軍時產生的戰斗歌曲《八一起義》和井岡山會師、創建革命根據地、五次反「圍剿」、萬里長征等各個歷史階段的戰歌,並一直延續到1936年10月18日紅軍主力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中產生的歌曲《慶祝紅軍大會合》。這些作品,歌詞生動朴實,大都採用民歌、古曲或其他中外歌曲的曲調填詞而成,朗朗上口,非常易於流傳。其中,還有緊密結合某一戰斗和軍事行動的戰歌,如《再占遵義歌》、《渡金沙江勝利歌》、《打騎兵歌》等等。特別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是產生在紅軍時期的我軍的標志性歌曲之一,體現了我軍宗旨、使命、紀律、道德和戰斗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的戰歌創作和歌詠活動空前高漲,如今匯集成冊的抗戰歌曲有千餘首以上,為動員、團結、鼓舞全民族抗戰發揮了巨大作用。1935年出現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號召、激勵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時代最強音。今天,《義勇軍進行曲》又賦予中華民族居安思危、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成為我們的國歌。同時,1936年出現的《救亡進行曲》,1937年「七七事變」後出現的《大刀進行曲》,1938年出現的《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游擊隊歌》,1938年、1939年間出現的《黃河大合唱》、《八路軍大合唱》等經典之作,都極富戰斗豪情。
我們的國歌和軍歌,都誕生在抗戰時期。1939年《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新四軍軍歌》的誕生,標志著我軍的軍歌、戰歌創作進入蓬勃發展時期。1988年7月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正式確定《八路軍進行曲》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這說明,在小米加步槍時代誕生的傳統軍歌,其體現我軍本質的戰斗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歌創作發展迅猛。這個時期產生的戰歌,不僅老同志記憶猶新,在五星紅旗下長大的一批批軍人,也都是唱著戰火中誕生的戰歌成長起來的。像《戰斗進行曲》、《說打就打》、《打得好》、《我為人民扛起槍》、《來一個殲敵大競賽》等,連同以往各個歷史時期的戰歌,在和平建設年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為提高鞏固部隊戰鬥力,培育廣大官兵戰斗精神和進行全民國防教育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涌現出了很多體現戰斗精神的優秀作品。如1950年誕生的《志願軍戰歌》,早已被歷史認定為志願軍的標志性的音樂形象。在同年產生的《我是一個兵》,是從戰爭年代向和平建設時期轉折中產生的一首代表性歌曲。這一時期體現戰斗精神的歌曲,表現了我軍多軍兵種開展大練兵的戰斗生活,謳歌了保衛祖國的神聖使命和官兵們的鋼鐵戰斗意志。如在軍內外廣泛傳唱的有《人民海軍向前進》、《毛澤東的鷹》、《我愛我的祖國》、《當兵為什麼光榮》、《進軍號》、《海岸炮兵歌》、《人民軍隊忠於黨》、《騎馬挎槍走天下》、《等待出航》《水兵回到海岸上》、《英雄汽車司機員》、《我愛祖國的藍天》、《我為偉大祖國站崗》、《我為祖國守大橋》、《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走上練兵場》、《八一軍旗高高飄揚》等等。這些作品不僅流傳軍營,也為廣大人民群眾耳熟能詳。
這一時期涌現的體現戰斗精神的歌曲,其題材、體裁的擴展,也促進了形式風格的創新,更增添了它的藝術魅力。如大合唱《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獨唱《歌唱二郎山》等,反映了我軍進軍西南邊疆、建設西南邊疆的戰斗精神,在音樂選材和形式風格上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真是樂死人》,是第一首反映實行義務兵役制時新兵情感的代表性作品。《有兩個小伙一般高》,表現了兩個高炮戰士爭先恐後打敵機的戰斗精神和在榮譽面前互相謙讓的美德。《打靶歸來》是一首情境化與人物化結合較好的隊列歌曲,流傳40多年常唱常新。這一時期出現的重要作品,當數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這組作品不僅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長征中的艱難歷程,同時,每一首歌都體現了非常個性化的戰斗精神。
當歷史進入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體現我軍戰斗精神的歌曲創作和歌詠活動又有了新的發展。其主要特點是主題觀念新、詞曲語言新和形式風格新。歌曲《當兵的人》,詞曲語匯風格、理念與價值觀的體現、藝術氣度等都富有時代特色,是一首以領唱與齊唱相融合的形式寫隊列歌曲的創新範例。《一二三四歌》、《軍隊節奏》、《我跟著祖國一二一》等,雖都以隊列行進的口令切入,又以各自不同角度延伸寓意,唱出了昂揚的戰斗精神。《當兵的歷史》、《軍營男子漢》等,從當今非常現實的社會價值取向進入,開啟了隊列歌曲與通俗歌曲融會貫通的先聲。
我們還欣慰地看到,從《軍人道德組歌》的八首歌曲到新時期以來涌現的各種題材、體裁的軍旅歌曲,都自覺地融入了戰斗精神的時代主調。像《軍港之夜》、《小白楊》、《火箭兵的夢》、《東西南北兵》、《天路》、《在和平年代》等,都在軍旅生活的各個層面上體現戰斗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征途中的紅軍歌曲 [北方音樂 Northern Music] 段亞平
對《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音樂民族性與時代性的認識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李莉
紅軍長征中的宗教政策對我國宗教工作的影響 The Impact of the Religious Policies ring the Long March on China's Religious Work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李翔
閩東革命斗爭對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斗爭與長征的戰略策應與支持 The Strategy and Support of the East Fujian provinc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for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5th "Anti-besiegement" and the Long March [黨史研究與教學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劉雄
中央紅軍集結於都出發長征的情況及原因 [南方文物 Relics from South] 彭碧蓮
長征標語漫議 An Informal Comment on Slogans of the Long March [黨史研究與教學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李安葆 , Li Anbao
在吳起鎮阻擊敵人 [福建黨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賴富
寧化,不可忘卻的紅色蘇區 [福建黨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王慶華
紅軍播火種精神勵後人(代結束語) [當代貴州 Guizhou Today] 劉志學 , 余福仁
抗戰時期延安高等學校思想革命化改造論略 Revolutionary Reform of Mentality in Yan'an Higher School [史學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王明欽
地理環境與紅軍長征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馬佩英
長汀:紅軍的故鄉,長征出發地 [福建黨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黃修榮
弘揚光大長征精神 [天津人大 TIANJIN RENDA] 鮑洋
閩東革命斗爭對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斗爭與長征的戰略策應與支持 The Strategy and Support of the East Fujian provinc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for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5th "Anti-besiegement" and the Long March [黨史研究與教學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劉雄
⑨ 求作文《追夢》800字左右,不能是詩歌,謝謝!
追夢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讓她牽引你的夢;讓夢想帶動了你的思維,讓她激勵你的心……
——題記
第一次聽《追夢人》這首歌還是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那時電視台正在熱播由金庸先生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劇名叫《雪山飛狐》,很好看,而《追夢人》就是它的片尾曲。這首歌在那時很流行,不久之後同老狼的一首《同桌的你》一起成為了校園內的精典名謠,直到現在仍能時不時的聽到它。雖然它現在不像周傑倫的歌那樣紅,但仍不失為一首耳熟能詳的好作品。那時的我只知是好聽,不曾想其他,但現在長大了,漸漸懂得了一些道理,對於歌詞也就了解得更深了,所以我才說:讓夢想帶動了你的思維,讓她激勵你的心……
昨天,從收音機里再一次聽到這首《追夢人》,突然心中的某個地方好像被觸動了!背靠床頭,望著窗外那朦朧月夜,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寫下了一首詩:
風追
秋風無影月如鉤,
枝搖葉落堪自憂。
追風逐夢天之盡,
青春無悔亦何愁?
是啊!青春無怨無悔,有夢就去追,別等到讓自己後悔曾經的停留,才發現時間的流逝,那樣的話,為時晚矣!
抓住時間的手,不放鬆不停留,讓正值青春的我們,隨著時間走。去實現自己擬定的目標;去達成自己美好的願望;去追逐自己內心的夢想;去……
一步、兩步、三步……近了,近了,距夢越來越近了。
昨夜夢中,彷彿真的實現了目標、達成了願望、追到了夢想,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立身於一片花的海洋之中,五顏六色的各種鮮花散滿天地間。
紅色的玫瑰鮮紅欲滴;白色的牡丹純潔高貴;紫色的丁香古典優雅;還有那黃的藍的綠的叫不出名字的滿地都是,都張開著花瓣,迎接著陽光,迎接著不斷從天上飄來的新的同伴。再然後我看到一隻彩蝶,它在空中飛舞,跳著芭蕾,自由地徜徉在花海之中。這時,出現了一隻梅花鹿,它好像看到了蝶這片花瓣與其他花的不同之處,於是它向蝶跳了過來,腳下驚起一層花的海浪。彩蝶呢,像是故意要逗那隻鹿一般,在鹿角上飛飛停停。就這樣,它們一個追一個飛,像是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慢慢隱入那花海之中。
追夢,經過春夏與秋冬,炎熱時揮汗如雨,寒風中瑟瑟顫抖,擋不住的是那舒適的清爽與溫暖,是那追尋時的歡迎與自由。
假如生命只有三天:第一天我奉獻給大地陽光;第二天我奉獻給親朋好友;第三天我奉獻給歡樂自由,去追尋那美好的夢……
⑩ 關於現代詩歌的手抄報
現代詩歌特點
1.形式是比較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編輯本段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分為:古典詩歌和現代詩歌。古典詩歌又分為古典風體詩歌和古典格律詩歌;現代詩歌又分為現代風體詩歌和現代格律詩歌。
現代風體詩歌和現代格律詩歌
這是按照詩歌語言節奏和諧性的層級,是一般和諧還是非常和諧(最高和諧)來劃分的。 (1)現代風體詩歌:就文學體裁而言,現代風體詩歌是以漢語言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一般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代表作是我國當代詩人於進水的《姐姐》。 (2)現代格律詩歌:就文學體裁而言,現代格律詩歌是以漢語言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最高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現代格律詩歌的格律要求與古典格律詩歌的要求一樣,定字、定句、定節、定平仄、定韻等。 (見於進水《詩幟》)
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
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4)韻腳詩: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於網路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於2000年之後。
現代詩和當代詩
按照詩歌發展的階段分類。 (1)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編輯本段表現手法
舉例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比擬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裡盪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誇張
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借代
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鍾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鍾/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回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彷彿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像,甚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像(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像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聯翩的佳作。
編輯本段新詩的倡導與初期創作
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到晚清﹐其形式已不能適應社會進步的要求。19世紀末﹑20世紀初﹐梁啟超﹑譚嗣同﹑夏曾佑等人有過「詩界革命」的呼籲﹐黃遵憲又首倡「新派詩」﹐都為隨後的「五四」新詩運動起了前導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胡適大力推崇新詩。 最初試驗並倡導新詩的雜志是《新青年》。這個刊物繼發表新月詩社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之後﹐於1917年2月2卷6號上刊出胡適的白話詩8首。這是中國詩歌運動中出現的第一批白話詩。4卷 1期又集中刊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三人的白話新詩 9首。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是新詩中出現得最早的同情底層人民生活並揭示人道主義主題的作品。沈尹默的《三弦》﹐開始以新的語言和方式表現生活﹐並注重音韻的動聽和諧。與劉半農相近的是劉大白﹐他著有《舊夢》﹑《郵吻》﹐大多表現民間疾苦﹐《紅色的新年》﹑《勞動節歌》則表達了對新世界的憧憬。他很注意對民謠的借鑒。 1920年3月﹐胡適的《嘗試集》出版﹐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第一部白話新詩集。胡適認為古今文學革命運動總是從文體的大解放入手﹐因此提出:「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談新詩》)。他作為倡導以白話寫詩的第一人﹐主張新詩的文體是自由的和不拘格律的觀點﹐對新詩的創立有積極意義﹐並直接導致了「五四」新詩最初的自由詩派的形成。當時以《新青年》為基本陣地的最早一批新詩嘗試者﹐除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等外﹐尚有陳獨秀﹑魯迅﹑周作人﹑李大釗等人。他們致力於創立自由體的白話詩。其中標志著完全擺脫了舊詩詞影響而卓然自立的﹐當推周作人的《小河》。這首詩以明白恬淡的口語構成隱喻﹐暗示著因違逆自然規律而導致的悲劇性沖突﹐抒寫了個性解放的思想和要求。 繼《新青年》之後﹐《新潮》﹑《星期評論》等刊物也團結了一批新詩開拓者﹐如寫《冬夜》的俞平伯﹐寫《草兒》的康白情﹐寫《蹤跡》的朱自清﹐寫《童心》的王統照﹐寫《晚禱》的梁宗岱等。文學研究會中的詩人﹐更以鄭振鐸﹑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諾﹑郭紹虞﹑葉紹鈞﹑劉延陵﹑朱自清的合集《雪朝》顯示了創造實力。他們抱著「為人生而藝術」的宗旨和「自然」﹑「率真」的追求,使底層生活的實際場景融入朴實清新的詩句﹐從而壯大了現實主義在自由體白話詩中的力量。 由於文學研究會諸詩人的積極實踐﹐開辟了早期新詩注重社會生活﹐面向人生﹐揭露黑暗﹐以新詩作為干預人生手段的現實主義傾向。朱自清是其中成績顯著的詩人。他的《毀滅》以長篇抒情的方式﹐寫「五四」退潮之後的青年「頗以誘惑的糾纏為苦﹐而亟亟求毀滅」的矛盾心境﹐留下了「一個個分明的腳步」。他在《蹤跡》中的詩篇﹐已超越嘗試之作而趨於成熟﹐表現詩人積極正視現實的精神。王統照也有《這時代》問世﹐集子里的詩透過朦朧的意象﹐傳達了人間的苦味。冰心也是文學研究會中較早開始創作活動的作者之一﹐除小說﹑散文外﹐擅長以小詩的形式寫剎那間涌現的哲理思考的斷片。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深受泰戈爾的影響﹐晶瑩清麗﹐浸透著在人性主題下的母愛和童心。這些由智慧和情感的珍珠綴成的人生經驗的短詩﹐內容自由活潑﹐形式不拘一格﹐從側面傳送出「五四」時代思想開放的自由氣氛。也與新詩獨立於舊詩之後揚棄模式化的抒情轉向重視理性的闡發的追求相銜接﹐一時寫者甚多﹐形成了新詩史上的小詩運動。其中以宗白華的《流雲小詩》較有影響。 「五四」時期青年男女渴望掙脫封建舊禮教的束縛﹐湖畔詩社汪靜之﹑馮雪峰﹑潘漠華﹑應修人的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因此為世人注目。汪靜之尚有《蕙的風》和《寂寞的國》。這些作品顯示出爭取婚姻自由﹐反對封建主義的勇氣和激情。
編輯本段多種新詩流派的形成
代表新詩創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創造社的主將﹑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五四」時代各種社會矛盾的加深,激起了先進分子的覺醒。由不滿現狀而陷入苦悶的廣大青年﹐迫切尋找激情噴發的方式表達個性解放的要求。一批詩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歐美浪漫主義詩歌中找到啟示和力量。他們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為舊秩序的叛逆者而忠於自己的熱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從思想上接受浪漫主義﹐並用以作為藝術原則﹐指導自己的創作。這就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一批創造社詩人崇奉浪漫主義的動因。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的大部分詩篇寫於1920年。他的創作在飛動和呼嘯的抒情形象中傳達「五四」狂突進的時代精神。他摒棄了小詩運動的詩人們那種雋秀的情趣﹐創造出以雄渾的調子﹑急速的旋律﹑囊括萬物而又不拘形跡的豪放詩風。他敏銳地感受到時代的要求﹐詩中充滿了20世紀的動的精神﹐《女神》的基本精神在於創造﹐於舊的毀壞中尋求新我的誕生。郭沫若筆下自焚的鳳凰形象﹐集中地體現了對舊世界的批判與抗爭的意識﹐同時又象徵著那個創造和追求光明的時代﹐郭沫若還追求西方現代文明與東方古老文化傳統的融匯﹐《女神》中不少作品以新詩的形式表現溶進了現代精神的古老神話傳統﹐既與新世紀的抗爭意識相通﹐又與中國歷史文明﹑特別是「五四」時代精神一致。他為新詩引進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詞彙﹐豐富並完成了新詩現代形象的改造更新。繼《女神》之後﹐郭沫若又有《星空》﹑《前茅》﹑《恢復》等詩集。 提倡浪漫主義詩歌的﹐還有創造社的成仿吾﹑柯仲平﹐和後來組織太陽社的蔣光慈等。蔣光慈的詩集《新夢》所收系1921至1924年旅居蘇聯的作品。他把浪漫主義激情具體化為對於無產階級革命的歌唱。他的詩熱情澎湃﹐格調宏朗﹐但也因未能扣緊中國現實而有些浮泛。《新夢》之後的《哀中國》﹑《戰鼓》﹐高亢之音減弱﹐流露出某種感傷情調﹐但「始終是在希望的路上走著」(《〈哭訴〉?序》)。受到創造社的直接影響﹐沉鍾社及其主要成員馮至的詩風﹐同樣洋溢著樂觀積極的浪漫主義情緒。馮至的《昨日之歌》中的詩篇﹐其基本主題也是青春和愛情的歌唱﹐抒情真摯細膩﹑幽婉動人。後來《北游及其他》中的詩﹐又增加了現實的內容﹐馮至寫的詩是個人「如煙如夢」的哀愁﹐概括了「五四」以後追求光明的青年的苦悶心理。 隨著自由體新詩的勃興﹐新詩體式因不加節制而趨於散漫﹐便轉而要求便於吟誦的格律化。新月派(見新月社)的出現順應了這種潮流。1926年北京《晨報》創辦《詩鐫》﹐由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劉夢葦﹑於賡虞諸人主辦。隨後又創辦《新月》和《詩刊》。在刊物的發展沿革中培養﹑集合了一批藝術主張相近的詩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這是一批立志要為新詩創格的詩人。其中聞一多的理論最為完整明確﹐他認為詩應有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他們創造的新詩格律體﹐不同於自由體的毫無拘束﹐又不是古典詩詞那種陳舊的模式﹐而是在自由體新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統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詩。此派詩人的情調風格都接近英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但反抗精神甚為微弱。他們的詩篇注重藝術的純美﹐主題往往是人生的經驗﹑人性的美麗以及愛情的追求。也有一批詩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疾苦的同情與關切﹐但思想始終未曾超越人道主義。當理想和憧憬在現實生活中失落﹐也易於產生幻滅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他致力於詩體的輸入與試驗﹐嘗試的詩體最多﹐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等。他的詩語言鮮明﹐色彩清麗﹐具有流動的質感﹐讓人覺得世上一切都鮮明﹑靈動。徐詩稀薄地聯系社會生活﹐尋求人的尊嚴與愛情的高尚﹐但雖想沖出黑暗迎接光明﹐卻常常不知道風是在向哪一個方向吹。一旦人生的際遇超乎他的預料﹐便由信仰的動搖而趨於頹唐﹐這在從《猛虎集》到《雲游》的「自剖與雲游期」﹐體現得最為充分。 聞一多是新月派創作和理論全面發展的詩人﹐著有詩集《紅燭》﹑《死水》。《死水》一詩是他貫徹自己藝術主張的力作﹐以設想的奇詭﹑色彩的濃郁﹑節律的和諧以及格式的整飭著稱。死水是舊中國衰頹的象徵﹐它表達了詩人對黑暗腐敗的抗爭﹐並以烈的嘲諷來宣示那未曾絕望的激憤。聞一多是一位嘔出一顆心來﹐懷著火一般激情,唱著悲憤詩句的愛國主義者。 新月派詩人中﹐朱湘在格律詩的倡導和建設方面亦多有建樹。他著有《夏天》﹑《草莽集》﹑《石門集》等。他的詩洋溢著和諧庄穆。其詩在幽婉恬淡方面有特色﹐有時表現為隱晦神秘而有明顯的對於現實的規避。朱湘致力於詩的敘事﹐這方面的實踐在早期新詩人中較為突出。此外﹐孫大雨﹑饒孟侃﹑邵洵美﹑沈從文﹑朱大柟﹑陳夢家﹑方瑋德﹑林徽因(亦叫「林徽音」)等﹐都屬於這一流派的詩人。 20年代後期﹐象徵派詩風興起﹐李金發以法國象徵徵主義詩歌為模式﹐試驗把西方象徵主義創作方法引進自己詩中﹐有詩集《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與凶年》。他以新奇生澀的形像﹐表現富於異國情調的感傷氣氛。他重視暗示性的隱喻﹐通過一些朦朧的詩的幻覺﹐企圖再現人生的隱秘。生與死是李詩的基本內容。他關注晦暗的﹑悲劇性的命題﹐主調是感傷頹廢的。語言蕪雜而艱澀。與李金發詩風相近者﹐有後期創造社詩人穆木天﹑馮乃超﹑王獨清﹑姚蓬子等。他們提倡唯美的純詩﹐強調詩的音樂和形式之美﹐捕捉詩的朦朧境界。王獨清詩中﹐頹廢沒落的氣氛甚濃﹐著重點染濃艷的刺激性色彩。 同樣受到法國象徵派影響的戴望舒﹐創作始於20年代中期。他因發表《雨巷》一詩而被稱為「雨巷詩人」。這首詩以悠長的雨巷和帶有悲劇色彩的丁香一般的姑娘﹐構成了一種朦朧的理想化氣氛﹐以象徵來暗示飄忽不定的心態。在這以後﹐戴望舒的詩歌觀念有了改變﹐認為詩不應藉重音樂和繪畫的長處﹐詩的韻律不在字面﹐而在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從《我的記憶》開始﹐由外在字句的節奏變為內在情緒的節奏﹐明顯地轉向現代詩風。 1932年《現代》雜志出版﹐在刊物周圍聚集了一批詩人﹐被稱為「現代派」。其實「現代派」之稱只是一種借用﹐他們的作品多數藉重於象徵派。只是較之李金發﹐他們的詩風趨於明快﹐舍棄了語言的歐化。他們揚棄了從新月派到象徵派的明顯局限﹐轉為內向性的自我開掘﹐擅長表達人生的憂郁和欣慰﹐以暗喻的手法抒寫內心的隱曲。他們敏感地抒發對於城市生活的厭惡﹐展示自我靈魂在日益發達的工業社會面前的悲哀。一旦現實的社會主題觸發他們內心的火花﹐他們也會以獨有的藝術寫出如同戴望舒的《斷指》﹑《我用殘損的手掌》那樣積極的詩篇。曹葆華﹑徐遲﹑金克木﹑林庚﹑廢名(馮文炳)、吳奔星、路易士、李白鳳以及早期艾青的某些作品﹐都受到現代詩風的影響。 《漢園集》三作者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其中何其芳﹑卞之琳的作品既有「新月」的餘波﹐又帶象徵派詩的色彩﹐他們的詩有獨特藝術個性而又以曲折方式面向人生。何其芳華麗而不尚繁縟﹐清新之中見蘊藉﹐善於捕捉情緒的微妙變幻而賦之以鮮麗的形象。卞之琳的詩重視時空感覺﹐往往以象徵的方式寫出沉思中悟得的哲理﹐他的圓熟精緻而富有冷靜的理性是公認的。但有時為了哲理的表達﹐省略甚多而顯得空闊滯澀。李廣田的詩則較為淳樸﹐是「地之子」的真摯歌吟。 經歷了多種風格流派的並存和競爭﹐20﹑30年代之交﹐新詩呈現出空前的豐富與多樣。隨著歷史的前進﹐緊密把握社會現實與提高詩藝這二者的結合已引起更多的人注意﹐藝術道路也日見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