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柴胡百合湯

柴胡百合湯

發布時間: 2021-02-25 13:17:28

⑴ 旌德許志祥論文柴胡百合湯治療胃脘痛51例療效觀察

我好些 可以的.

⑵ 百合固金湯在現代臨床應用中用於冶療哪些疾病具體怎樣加減

不好意思,獻丑了,我知道這個病不是很好,一點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慢性返流性食管炎患者, 尤其是巴瑞特食管症患者, 因胃的內容物返流到食管, 造成食管鱗狀上皮細胞被柱狀上皮所取代, 在返流物的長期刺激下, 容易演變為食管癌。

中醫:屬於中醫「噎膈」范疇, 《諸病源候論》記述: 「噎膈者, 飢欲得食, 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 在胃口之上, 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 」「其槁在上, 近咽之下, 水飲可行, 食物難入, 名曰噎. 」本病的病變部位在食管, 故清代楊素園謂: 「食管中系有形之物, 阻撓其間, 而非無故狹窄者明矣. 」清代何夢瑤《醫碥·反胃噎膈》有雲: 「酒客多噎膈, 飲熱酒者尤多, 以熱傷津液, 咽管幹澀, 食不得入也. 」其發病與痰瘀交結、脾腎虧虛有關, 治療原則為除痰祛瘀、健脾益氣、滋陰養血. 在治療方面, 先察其標本虛實, 抓住痰、瘀、虛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體質強壯者, 宜以理氣除痰、祛瘀解毒為主; 久病則多有體虛衰弱, 治療上宜以扶正驅邪為主. (1)痰濕內阻者, 症見吞咽梗阻, 進食不暢, 胸隔痞悶, 伴有胸痛隱隱, 疲倦乏力, 納呆, 大便溏, 舌質淡胖, 苔白膩, 脈滑. 治宜健脾理氣, 燥濕化痰. 方以旋覆代赫湯加減, 葯如旋覆花、代赫石、黨參、法半夏、蘇梗、浙貝、山慈菇、八月札、生南星、生苡仁、守宮、瓜萎皮等. (2)氣滯血瘀者, 症見進食梗阻, 食不得下, 甚至水飲難下, 食後即吐, 吐物如豆汁, 胸隔疼痛或痛連肩背, 便如羊屎, 形體消瘦, 面色晦暗, 肌膚甲錯, 舌質暗紅, 或有瘀點瘀斑, 苔薄黃, 脈澀或弦細. 治宜理氣化痰, 活血祛瘀. 方以通幽湯化裁, 葯如桃仁、紅花、當歸、生地、丹參、田七、八月札、威靈仙、急性子、五靈脂、橘紅、甘草等. (3)津虧血枯者, 症見進食梗澀難下, 甚至水飲難咽, 形體消瘦, 口乾咽燥, 五心煩熱, 大便秘結, 舌質紅干, 或帶裂紋, 無苔或薄黃苔, 脈弦細. 治宜養陰生津, 補血潤燥. 方以百合固金湯加減, 葯如百合、玄參、麥冬、生地、熟地、白芍、川貝、桔梗、甘草、野葡萄藤、守宮、山海螺等. (4)晚期食管癌氣虛陽微者, 症見飲食難下, 泛吐清涎, 形體消瘦, 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 面浮足腫, 舌質暗淡, 苔薄白, 脈沉細. 治宜健脾益氣, 溫陽散結. 方以補氣運脾湯加減, 葯如黨參、黃芪、白術、茯苓、法夏、陳皮、桂枝、八月札、全蟲、山慈菇、白芍、熟附子等. (5)放射治療後熱盛津傷絡阻者, 症見皮膚潮紅、瘙癢、滲液破潰, 胸痛乾咳, 吞咽疼痛, 進食梗阻加重, 納呆, 口乾舌燥, 小便短赤, 大便干結, 舌暗紅, 苔黃, 脈細數. 治宜清熱解毒, 益氣養陰, 活血化瘀. 葯如黃芪、北沙參、石斛、花粉、銀花、梔子、瓜蔞、竹茹、陳皮、茯苓、紅花、桃仁、焦六曲、雞內金、女貞子等. (6)化學治療後脾腎虧虛、胃失和降者, 症見疲倦乏力, 脘痞惡心欲吐, 便溏或腹瀉, 納呆, 舌淡, 苔薄, 脈細. 治宜健脾補腎, 和胃調中. 葯如黃芪、太子參、雞血藤、白術、茯苓、姜半夏、陳皮、木香、柿蒂、雞內金、焦六曲、澤瀉、女貞子、枸杞子、生薑、大棗等.
近年研究顯示, 有些中醫葯能調控轉錄因子nf-κb的表達, 阻斷癌細胞的增殖[32]; 亦可降低放療食管癌組織中細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達, 從而起到抑制食管癌浸潤和轉移的作用[33]. (7)針灸治療. 針刺天鼎、天突、膻中以下氣寬隔除痰, 上脘、中脘、下脘和降胃氣, 內關、足三里健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 病灶在食管上段加期門、不容等, 痰多便秘加豐隆、大腸俞, 胸痛引背加心俞及阿是穴, 進食困難重刺內關, 胸脘痞悶加大陵. 均用平補平瀉法. 外敷療法: 軟堅散結膏由歸尾、栝萎、川姜活、白芷、元明粉、木鱉子、三棱、白芨、白薇、生地、黃芪、天花粉、川烏等20餘種葯物組成, 以麻油、廣丹熬製成膏葯, 攤在布上均勻撒上散堅丹(明礬、冰片、樟腦等), 貼於病灶對應處, 也可貼於腫大的淋巴結處, 具止痛功效. 耳針: 取穴腎、胃、食道、神門、內分泌, 用於食管癌吞咽梗阻, 飲食不下.

食療:《素問·平人氣象論》曰: 「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死. 」《景岳全書·論脾胃》亦雲: 「土氣為萬物之源, 胃氣為養生之主. 胃強則強, 胃弱則衰. 」可見腸胃的功能和飲食對全身之氣的形成與盛衰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孫思邈更指出: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 悅情爽志以資氣血. 」提出「為醫者, 當曉病源, 如其所犯, 以食治之, 食療不愈, 然後命葯. 」的臨床治療原則, 認為醫生「若能用食平之, 適性遣疾者, 可謂良工. 」惟食療實質應用仍需辨證論治, 以取得較佳效果. (1)痰濕內阻者, 宜祛濕化痰、理氣止咳, 可用陳皮法夏薏苡仁粥; (2)脾虛痰濕阻滯者, 宜健脾祛濕, 可用薏苡仁淮山龜肉湯或薏苡仁菱角田七瘦肉湯; (3)脾胃虛寒者, 宜健脾和胃, 可用砂仁魚鰾瘦肉羹或粟米淮山猴頭菇水鴨湯; (4)氣滯血瘀者, 宜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可用田七桃仁瘦肉湯; (5)因病虛損者, 宜補腎填精、健脾養胃, 可用冬蟲草燉鴨肉; 手術的創傷、出血、發炎、貧血或消化不良, 需要大量營養以補充和修復機體; 化療引起的消化系統黏膜潰瘍和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吸收不良綜合病徵, 更加深了營養吸收障礙; 而放療因照射部位的不同, 除有各式各樣消化道反應外, 還可能導致進食困難, 自然對營養吸收有很大影響. 西醫治療告一段落後, 食療的意義十分重大, 尤其是現代醫學治療後的患者, 食慾大都不佳或有厭食現象, 特別需要補充營養, 以盡快恢復體力. 由於營養可以影響到機體各種防禦功能的運作, 對癌細胞是否增殖、復發或轉移也有一定作用. 療養中的食管癌患者, 需要良好的營養以增強免疫力, 從而改善抗癌治療後所造成的消化能力降低症狀[5]. (6)外科手術後氣血兩虛、創口難以癒合者, 宜益氣養血、補虛生肌, 可用人參黃芪燉生魚. 臨床報告顯示, 在食管癌手術全期護理中, 服用黃芪可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34]; (7)放射治療後陰津虧損者, 宜清胃止嘔、益氣祛痰, 可用蘆根洋參柿霜粥、無花果敗醬草瘦肉湯或蛇莓龍葵半枝蓮瘦肉湯; (8)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後身體虧虛者, 宜健脾益氣、滋陰補腎, 可用淮杞燉鱉.

⑶ 百合病和狐惑病

百合病 [編輯本段]症狀與由來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為主要表現的情志病,精神病疑似症狀。
因其治療以百合為主葯,故名百合病。或謂百脈一宗;其病舉身皆痛,無復經絡傳次,而名百合。起於傷寒大病之後,余熱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編輯本段]百合病治療的辨證論治 古籍論治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葯不能治,得葯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而身形如和,其脈微微。」其病邪少虛多,屬陰虛內熱之證,治以補虛清熱,養血涼血,用百合地黃湯。亦可選用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湯、百合滑石散等方。
陰虛內熱型論治
【證見】 精神、飲食、行動異於常人,如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飲食不能吃,寒熱似有似無,精神恍惚心煩,或自言自語,口苦,尿赤。舌紅,脈微數。
【治法】 清心潤肺。
【方葯】
1.主方百合地黃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百合、生地黃各30克,生牡蠣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麥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甘百梔地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大棗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黃15克,首烏藤18克,雞子黃2個(分沖),梔子6克,淡豆豉12克,蓮子心3克,鬱金12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
痰熱內擾型論治

【證見】 精神、行動、飲食皆失常態,頭痛而脹,心中懊膿,卧寢不安,面紅,舌尖紅。苔薄黃微膩,脈滑數。
【治法】 清化痰熱。
【方葯】
1.主方黃連溫膽湯(孫思邈《千金方》)加減
處方:黃連10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竹茹2克,枳實9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瓜蔞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頭痛者加菊花12克;熱盛傷陰者加百合、生地黃各20克。
2.單方驗方除痰安寐湯(許成吉等《中國當代名醫名方精選》)
處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實、龍膽草、梔子各10克,淡黃芩、竹茹各12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60克(先煎),礞石30克(先煎),合歡皮15克,夜交藤、葛根各30克。水煎服。
心肺氣虛型【證見】 精神、行動、飲食皆若不能自主,自汗,頭昏,短氣,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邊有齒印,脈細弱。
【治法】 益氣安神。
【方葯】
1.主方甘麥大棗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合生脈散(李杲《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處方:浮小麥30克,大棗5枚,黨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百合20克,茯神15克,酸棗仁12克,龍齒(先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
(1)明志湯(許成吉等《中國當代名醫名方精選》)
處方:石決明、草決明各30克,遠志、蟬蛻、生牡蠣、川芎、疾藜各15克,菊花25克,荷葉10克。水煎服。
(2)柔意湯(許成吉等《中國中醫秘書大全》)
處方:炙甘草、大棗、白芍各6克,淮小麥、牡蠣各30克,百合、生地黃、龍齒、黑芝麻各12克,麥冬、柏子仁、竹茹、合歡皮各9克,陳皮2.4克。水煎服。
百合病治療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1)百合雞蛋糖水:百合30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先將百合煲熟,後加入雞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2)糯米小麥粥:糯米、小麥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調味服食。
以上兩方適用於各型百合病。
2.預防調護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應及早積極治療。 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說服、開導,以消除患者的疑慮或緊張。
狐惑病狐惑病是一種與肝脾腎濕熱內蘊有關的口、眼、肛(或外陰)潰爛,並有神志反應的綜合征,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白塞氏綜合征。狐惑病首載於《金匱要略·百合病狐惑陰陽毒篇》:「狐惑之為病,狀如傷 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 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本病在古代即已引起注意,近代由於發病率逐漸增高,因此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惑病以肝脾濕熱為主要病機,其先兆證多呈肝鬱脾胃濕熱證型,即見心緒不舒,多疑善妒,口臭泛惡,舌紅苔黃膩,便干,溲短腥臭等症,並多有七情損傷史。 治療舒郁清熱利濕,方用丹梔逍遙散:丹皮、梔子、柴胡、薄荷、當歸、白芍、茯苓、白術、生薑、甘草可以逐漸改變郁熱內蘊,避免發展。如見可疑的瘡常為本病欲作信號,服龍膽瀉肝湯可以防患於未然。發展下去,見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神情時恍,逐漸出現口腔、外陰甚至眼見潰爛則為狐惑病徵兆,治用甘草瀉心湯:炙甘草、黃芩、黃連、乾薑、半夏、人參、大棗,如肝火偏重者,如見躁、 易怒、頭暈、耳鳴、便秘、溺短者,則予龍膽瀉肝湯: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生地、車前子、澤瀉、木通、當歸、甘草。
著名中醫婦科專家李積敏博士認為本病是由陰虛火旺,熱毒內蘊之變,治療宜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為主,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葯用生熟地、麥冬、白芍、龜板、阿膠、石斛等滋陰補肝腎壯水,以補其源;黃芩、黃連、黃柏、竹葉、丹皮、生甘草清熱解毒。諸葯相伍,滋陰降火,水火相濟,再兼外洗外敷等法配合治療,故取得良好效果。
李積敏治療狐惑病(白塞氏綜合征)案: 忤某,女,36歲,已婚,市某廠職工,1988年7月18日初診。主訴:口腔、下陰部潰瘍,反復發作5年。患者於1983年5月分娩後,曾發熱數日後,出現舌尖及雙頰黏膜生針尖樣或綠豆大小潰瘍,服維生素C、B2、B6後消失,1個月後又復發口腔、舌生瘡,且出現外陰多處潰瘍,疼痛伴外陰瘙癢,進行性增大,有膿性分泌物。四肢皮膚結節性紅斑,曾在某省級醫院診斷為「白塞氏綜合征」,先後3次住院,經抗生素、激素等治療效果不佳,時而更重。刻診:呈慢性病容,體檢無殊。兩眼澀痛,視物不清,行走困難,口腔黏膜、舌邊尖等處有多個綠豆大圓形潰瘍。患者咽干口苦,心煩,頭暈失眠,自汗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少,脈細數。婦科檢查:外陰唇黏膜有多處黃豆大小潰瘍,表面有灰白膿樣物。血常規:白細胞4600/mm3,紅細胞400萬/mm3,血色素11g,中性63﹪,淋巴25﹪,單核3﹪,血沉為26 mm/h。西醫診斷:白塞氏綜合征。中醫診斷:狐惑病 證屬:陰虛火旺,熱毒內蘊。治宜:滋陰清熱,涼血解毒。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處方:生地20g,熟地20g,麥冬15g,白芍6g,阿膠9g(烊沖),龜板9g(先煎),黃芩12g,黃柏12g,黃連6g,柴胡6g,石斛9g,五味子6g,竹葉6g,丹皮12g,當歸12g,生甘草9g。水煎服。10劑,1日1劑,2次分服。外洗葯:當歸15g,黃柏15g,銀花30g,苦參30g,枯礬20g。水煎洗外陰患處,每日1~2次,每次1~5min左右。外敷葯:五倍子10g,冰片1g。將五倍子炒黃與冰片共研極細末,外敷外陰患處潰瘍面。前葯外洗後即敷。7月29日復診:服葯10劑後,疼痛大減,心煩、口苦已減,精神較佳,查潰瘍也大為好轉。繼服上方10劑。8月9日三診:症狀基本消失,口腔及外陰潰瘍基本癒合。前方去生地、丹皮、柴胡、竹葉、石斛,加茯苓、白術等,再服6劑。8月16日四診:諸症痊癒。囑其服成葯知柏地黃丸兩盒。隨訪至今未復發。

⑷ 感冒又上火 蘿卜湯是降火的嗎 可以喝嗎

可以 還可以吃去火的水果都是寒性的水果。降火的水果有:梨,香蕉,草莓,西瓜,柚子等。所以如果上火了可以多吃一些梨,香蕉,草莓,西瓜等這樣的水果。

2、上火了吃什麼蔬菜好:冬瓜 ,蘿卜,蓮子,苦瓜,甘藍菜,花椰菜等。

3、上火了吃什麼食物好:如甜食:適時補充一些甜食可以讓心情快樂起來,因為低血糖容易產生焦慮、易怒的情緒,而且會導致意志力薄弱。若是怕胖,可以選擇高糖低脂低蛋白的果汁類飲料,因為吸收較快速可以很快地看到效果。含較多維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燕麥、全麥、瘦豬肉、牛奶等。含硒較多的食物:如大蒜、洋蔥、海鮮類、全谷類食物等。
4、上火了喝什麼粥好:當然不用想就有:綠豆湯,

綠豆薏米湯,銀耳蓮子湯,雪梨百合湯都是可以緩解陰虛肺燥、痰熱咳嗽,大便燥結的症狀,你還可以用杭白菊泡茶或者煮粥,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
三、上火了吃什麼葯好
一般用的有:三黃片,清肺抑火片,柴胡顆粒,牛黃上清丸、牛黃清肺丸、牛黃解毒片。還有自製的葯品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鍾,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注:以上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據人數增加.)
2,金銀花15克,綿茵陳15克
將金銀花,綿茵陳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即可代茶飲.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調味.
此外,預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鍾,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鍾,就可作茶飲,適用於頭暈腦脹,眼赤目乾,經常用腦者。
關於上火了怎麼辦,吃什麼降火已經介紹的夠詳細的。希望對上火的朋友有所幫助。

⑸ 扁桃體喝什麼湯好

扁桃體發炎應該注意均忌吃乾燥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如姜、辣椒、大蒜、油條等。在扁桃體炎的急性期飲食宜清淡,宜吃含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稀米湯(加鹽)、果汁、蔗水、馬蹄水(粉)、綠豆湯等;慢性期宜吃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及滋潤的食品,如青菜、番茄、胡蘿卜、黃豆、豆腐、豆漿、梨子、冰糖、蜂蜜、百合湯等;
葯膳作為扁桃體炎的輔助療法,可進一步促進疾病康復,橘香散、涼拌黃瓜、蔥蛋、橄欖粥等葯膳方,極其適合扁桃體炎患者食用。
①蔥蛋功效:清熱利咽,適用於急性扁桃體炎。配料:鴨蛋2個,飴糖15克,蔥白4根。製作:鴨蛋去蛋黃留蛋清,備用;蔥白、飴糖用水2茶杯煎煮1~2沸,撈出蔥白不用,湯倒入碗中,加入鴨蛋清,攪勻。用法:分3次溫服。
②橄欖粥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配料:蘿卜100克,橄欖5個,蒲公英少許,大米50克。製作:蘿卜、橄欖、蒲公英一同搗碎,裝入紗布袋,加水適量;大火煮20分鍾後撈去紗布袋,放入大米,加溫開水適量,共煮成稀粥。用法:早餐食。
③連銀大柴姜湯功效:解表攻里,適用於急性扁桃體炎。配料:柴胡、生薑各15克,連翹、銀花、大黃、萸芩、芍葯、枳實、半夏各9克,大黃6克,大棗5個。製作:上述各味加水適量,共煎服。用法:每日1劑,每日2~3次。
④胖大海組成:胖大海4~6枚,冰糖適量。製法:將胖大海洗凈,放人碗內,加入冰糖調味沖入沸水。用法:每日l劑,分2次飲用,一般2~3日即顯效。
⑤涼拌黃瓜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扁桃體炎。配料:黃瓜250克,蝦米、香菜各少許,醬油、香油、醋、味精各適量。製作:黃瓜洗干凈後用,切成細絲,放入盤中;香菜切成段,蝦米用開水泡發,與黃瓜同放盤中;加入調料拌勻。用法:佐餐食。
⑥蘿卜100克,橄欖50克,蒲公英15克,共搗碎,裝入小布袋中,加水適量,水煎20分鍾後取汁,再與大米50克菜煮成稀粥。每日服2次。
⑦白蘿卜250克,青果5克(打碎)和金銀花20克,共裝入紗布袋內,與蘿卜煮湯,加食鹽、味精適量,調味服食。每日2次。
⑧蒲公英50克,裝入紗布袋內,加水適量,煎30分鍾後,取汁與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2~3次。
⑨絲瓜250克(切片),香油10克,生蒜6枚(切片),青黛6克,食鹽3克,炒成菜餚,隨主食吃。

⑹ 膽囊炎有何症狀,具體的是哪裡會疼痛一般的如何治療

膽囊炎症狀:
1、腹部檢查可見右上腹輕度膨隆,腹式呼吸受限,右肋壓痛內、反跳痛,腹肌緊張,右上容腹可捫及囊性包塊。
2、如有全腹壓痛、腹肌緊張,則應考慮膽囊穿孔或並發急性腹膜炎。
3、病人可有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可嘔出膽汁。慢性膽囊炎的症狀除有輕重不一的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右肩胛區疼痛外,還會出現胃部灼熱、惡心、喛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狀。膽囊炎患者無須擔心,配合中葯利柦舒茶同時調理膽囊,使膽囊快速恢復。

⑺ 非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吃土豆百合排骨湯嗎

1,萎縮性胃炎抄:馬齒襲莧30克、蜂房10克、烏梅12克、山楂30克、赤芍15克、丹參30克、山葯15克、沙參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慢性胃炎:公英30克、白芍15克、焦山梔12克、炒蒼術12克、炒川楝子12克、五靈脂10克、法半夏10克、枳殼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慢性萎縮性胃炎:百合15克、柴胡10克、黨參10克、山葯10克、當歸10克、鬱金10克、烏葯10克、烏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3個月為1個療程。 4,糜爛性胃炎:黃連6克、木香10克、公英30克、炒黃芩10克、陳皮12克、姜半夏12克、茯苓30克、薏苡仁45克、三七粉(沖服)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⑻ 請問冬季煲什麼湯驅寒、暖身、而且不上火

上火了吃什麼比較容易降火呢?下邊就會分別從上火了吃什麼水果好,上火了吃什麼食物好以及上火了吃什麼

一、上火了生活規律上來調整

1、每天早上起床後喝一杯蜂蜜水,每天吃兩瓣柚子,幾天就有效。

2、如果在吃了油膩又麻辣的火鍋後,吃幾片柚子,能有助於滋陰去火,健脾消食。

3、23點以前睡覺這一點很難做到,尤其在夏季。但專業醫師提醒大家,夏季恰恰是最需要保證在23點前睡覺的季節。因為,23點到凌晨1點是氣血迴流到肝臟的時間,如果不睡,等於強迫肝臟繼續工作,再加上外氣候因素,所以,「該睡不睡情緒煩躁」在夏季表現得特別明顯。

二、上火了吃什麼好

1、上火了吃什麼水果好:一般去火的水果都是寒性的水果。降火的水果有:梨,香蕉,草莓,西瓜,柚子等。所以如果上火了可以多吃一些梨,香蕉,草莓,西瓜等這樣的水果。

2、上火了吃什麼蔬菜好:冬瓜 ,蘿卜,蓮子,苦瓜,甘藍菜,花椰菜等。

3、上火了吃什麼食物好:如甜食:適時補充一些甜食可以讓心情快樂起來,因為低血糖容易產生焦慮、易怒的情緒,而且會導致意志力薄弱。若是怕胖,可以選擇高糖低脂低蛋白的果汁類飲料,因為吸收較快速可以很快地看到效果。含較多維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燕麥、全麥、瘦豬肉、牛奶等。含硒較多的食物:如大蒜、洋蔥、海鮮類、全谷類食物等。
4、上火了喝什麼粥好:當然不用想就有:綠豆湯,

綠豆薏米湯,銀耳蓮子湯,雪梨百合湯都是可以緩解陰虛肺燥、痰熱咳嗽,大便燥結的症狀,你還可以用杭白菊泡茶或者煮粥,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
三、上火了吃什麼葯好
一般用的有:三黃片,清肺抑火片,柴胡顆粒,牛黃上清丸、牛黃清肺丸、牛黃解毒片。還有自製的葯品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鍾,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注:以上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據人數增加.)
2,金銀花15克,綿茵陳15克
將金銀花,綿茵陳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即可代茶飲.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調味.
此外,預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鍾,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鍾,就可作茶飲,適用於頭暈腦脹,眼赤目乾,經常用腦者。
關於上火了怎麼

⑼ 百何怎麼做才好吃

附方1 百合湯
組成:百合30g,赤茯苓,陳皮30g,紫蘇30g,人參30g,大腹皮30g,豬苓30g,桑白皮30g,枳殼30g,麥門冬30g,炙甘草30g,馬兜鈴7枚。
功用:養陰潤肺,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
出處:《奇效良方》
附方2 百合湯
組成:百合、紫菀、白術、人參各一兩,白茯苓、青皮、甘草、麥門冬各半兩。
主治:肺經風寒,痰壅不利。
出處:《保佑大全》
附方3 百合湯
組成:百合。
主治:腎虛解㑊。
出處:《內經拾遺》
附方4 百合湯
組成:百合1兩,知母(焙)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葛根(銼)1兩,桑根白皮(銼)1兩。
主治:傷寒後四肢煩熱,骨節疼痛。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附方5 百合湯
組成:百合2兩,黃耆(銼)2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防風(去叉)半兩,木通(銼),桑根白皮(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酸棗仁1兩,石膏1兩,薏苡仁1合。
主治:眼欲變青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附方6 百合湯
組成:貝母1錢,瓜蔞仁8分,枳殼8分,桑白皮8分,百合5分。
主治:肺癰。
出處:《醫學啟蒙》卷四
附方7 百合湯
組成:百合3錢,紫菀1錢,貝母1錢,白芍1錢,當歸1錢5分,前胡5分,茯苓2錢,桔梗1錢5分,蘇葉3分。
主治:外感風寒所致子嗽,甚則胎動。
出處:《產孕集》卷上
附方8 百合湯
組成:百合(水浸半日)2錢,川芎2錢,當歸2錢,白芍2錢,荊芥2錢。
主治:跌撲閃銼,嘔吐。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附方9 百合湯
組成:棗仁、懷生地、當歸、黃耆、漢防已、蘇子、瓜蔞仁、桑白皮、川貝母、百合、薏苡仁、牡丹皮、甘草、桔梗。
主治:肺癰。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一
附方10 百合湯
組成:百合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款冬花1兩半,昆布(洗去咸,焙)1兩半,貝母(去心)1兩,當歸(切,焙)1兩,五味子1兩,紫菀(去苗土)1兩,白石脂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旋覆花(炒)半兩。
主治:痰實上焦有熱,壅塞不利。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附方11 百合湯
組成:百合1兩,紫菀1兩,白術1兩,人參1兩,白茯苓半兩,青皮半兩,甘草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主治:調肺,解風壅。主肺經風寒,痰壅不利。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引《醫方妙選》
附方12 百合湯
組成:百合、升麻、黃芩、牡丹皮、生地黃、鱉甲、桔梗、沙參各等分,甘草2分。
主治:寒熱虛咳,殆類勞者。
出處:《續名家方選》
附方13 百合湯
組成:百合1兩,旋覆花(去枝葉)1兩,桑根白皮(銼)1兩,木通(銼)1兩,前胡(去蘆頭)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防已1兩,檳榔(銼)1兩,天蓼子1兩,半夏(洗去滑,焙)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別研)1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防風(去叉)1兩,防葵1兩,木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主治:風毒腳氣,痰厥頭痛。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三

熱點內容
楊冪荷花 發布:2025-07-09 13:39:35 瀏覽:685
客廳綠植盆栽 發布:2025-07-09 13:37:00 瀏覽:70
牡丹江老壇子酒價格 發布:2025-07-09 13:11:44 瀏覽:130
唐詩海棠 發布:2025-07-09 12:47:20 瀏覽:510
絲帶怎麼做玫瑰花 發布:2025-07-09 12:45:23 瀏覽:755
種菜小盆栽 發布:2025-07-09 12:42:22 瀏覽:948
玫瑰糠疹水泡 發布:2025-07-09 12:38:12 瀏覽:988
一朵直播 發布:2025-07-09 12:12:37 瀏覽:874
黃泡泡玫瑰 發布:2025-07-09 11:50:52 瀏覽:290
小盆景園 發布:2025-07-09 11:50:52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