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埤女牡丹

埤女牡丹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20:06

A. 古代怎樣用一個字稱呼美女

古代含「美女」之意的字主要有:妔、姝、姩、姼、娥、娪、媛、嫭、嬽。

妔內kēng
《廣韻》:客庚切,《集容韻》:丘庚切,音坑。美女也。

姝shū
《樂府詩集·陌上桑》: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姩niàn
《集韻》乃見切。美女

姼shí
《說文》:美女也。從女多聲

娥é
《說文解字注》:秦晉謂好曰娙娥。方言。娥、好也。秦曰娥。秦晉之閑凡好而輕者謂之娥。

娪wú
《廣韻》:五乎切 ,音吾。《埤倉》:美女也

媛yuàn
《說文》:媛,美女也,人所援也。從女,從爰,爰,於也
《爾雅》:美女為媛

嫭hù
《漢書·楊雄傳上》:「知眾嫭之嫉妒乎,何必揚累之峨眉?」

嬽yuān
《說文解字注》:好也。《上林賦》:柔嬈嬽嬽。郭朴曰。皆骨體耎弱長豔皃也。

B.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內中軸線上。它庄嚴宏偉的雄容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在廣場中與天安門、正陽門形成一個和諧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築群。紀念碑總高37.94米,碑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桿,四面均有台階,下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4米,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著八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爭」、「勝利渡長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68米,雕刻著170多個人物,生動而概括地表現出我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
http://ke..com/view/1507365.htm

C. 有哪位知道一部關於牡丹花仙與她主人故事的漫畫 故事是說一個上仙栽培了一支牡

木知道哦,親
不好意思了。

D. 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中梁思成先生的夫人設計了什麼

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女士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之一,參與了設計。

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林徽因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參與的又一項重要工作,是她建築人生的又一座豐碑。每當林徽因參與設計一個項目,考慮的首要問題就是建築如何表現中國的民族形式。在國徽設計中她圓滿地做到了這一點,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中她又進行了一番堅持民族形式的艱苦努力。

1949年9月30日下午,政協一屆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提案,並通過了紀念碑的碑文。接著,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向全國徵求紀念碑設計方案。在收到的近180份方案中大致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類型:(1)認為人民英雄來自廣大工農群眾,碑應有親切感,方案採用平鋪在地面的方式;(2)以巨型雕像體現英雄形象;(3)用高聳矗立的碑形塔形,體現革命先烈高聳雲霄的英雄氣概和崇高品質。至於藝術形式,有用中國傳統形式的,有用歐洲古典形式的,也有「現代」式的。[7]都市計劃委員會邀請各方面單位、團體的代表以及在京的一些建築師、藝術家會同評選。平鋪地面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定了,於是爭論的中心問題是以碑的形式為主,還是以雕像的形式為主?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致主張,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應以碑的形式為主,以碑文為中心主題。當時他們最擔心的是如果以雕像為主,天安門前建築群的和諧可能會被蘇聯的青銅騎士之類的雕像破壞。[8]中國的現實情況與外國不同,外國的紀念雕塑一般只是紀念一人、一事,而人民英雄紀念碑則是紀念鴉片戰爭以來跨越百年的無數人和事,這是任何群雕大師無論用具體或抽象的雕塑都難以構思和表達的。如果以文字和書法表達紀念內容的傳統方式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既能簡單明了地表達這一偉大內容,又符合中國傳統民族形式,體現出中國特色和中國氣魄。林徽因曾直率地說:「任何雕像或群雕都不可能和毛澤東親題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周恩來親題的碑文相比。」[4](pp.170~171)經過多次討論,都市計劃委員會採用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建議的設計方案,即以碑為主,以碑文為主題。這是林徽因追求民族形式的又一次成功。

1952年5月,參加設計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以下簡稱碑建會)委員。[8](p.321)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中,林徽因不僅承擔美術設計方面的任務,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成為整個設計小組的實際領導者,對於紀念碑的整體造型、結構都提出了原則性的意見。當時作為碑建會主要負責人的梁思成工作十分繁忙,經常赴蘇聯訪問,林徽因承擔了設計小組的組織工作並親自為碑座和碑身設計了全套飾紋,特別是紀念碑小須彌碑座上的一系列花環浮雕。從總平面規劃到裝飾圖案紋樣,林徽因一張一張認真推敲,反復研究。在設計風格上,林徽因主張以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唐代風格為藍本,盛唐文化是中國歷史上的華彩樂章,顯示著時代風貌和社會形態。唐代雕塑吸收了南朝文化精緻、細膩、華美的優點,又剛柔並濟,渾厚中有靈巧,粗獷中有嫵媚,豪放中有細膩,凝重中有輕盈。唐代雕塑代表著完滿、和諧,基本上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結構體系。唐代藝術具有與歐洲文藝復興類似的人文主義特點,因此能更好地表達人民對英雄的歌頌與懷念。[6](p. 272)

在選用裝飾花環的花卉品種上,林徽因最初選用木棉花,咨詢花卉專家後得知木棉並非中國原產,便放棄這一構想。[6](p. 273)最後選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種花作為高貴、純潔和堅韌的象徵。為了更好地完成設計,做出最完美的圖案,林徽因畫了數百張不同風格的草圖;對筆下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描畫過幾十次、上百次。建成後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小須彌碑座採用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設計意見,小須彌碑座四周刻有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種花圖案組成的8個大花環浮雕,同大須彌碑座的8幅近代歷史浮雕相互照應,把英雄的樂章推向高潮。

E. 懇求含有花卉的古詩,並加上詩句的評論,手抄報急用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在群芳斗艷的花季里,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開遲,待到她占斷春光的時候,一春花事已經將到盡期。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於傷春惜花的題材總是百詠不厭。而白居易這首《惜牡丹花》卻在無數惜花詩中別具一格。人們向來在花落之後才知惜花,此詩一反常情,卻由鮮花盛開之時想到紅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鮮立意表現了對牡丹的無限憐惜,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氣跌宕回環,語意層層深入。首句開門見山,點出題意:「惆悵階前紅牡丹」,淡淡一筆,詩人的愁思,庭院的雅緻,牡丹的紅艷,都已歷歷分明。「惆悵」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開敗的錯覺,立即將人引入惜花的惆悵氣氛之中。第二句卻將語意一轉:「晚來唯有兩枝殘」,強調到晚來只有兩枝殘敗,才知道滿院牡丹花還開得正盛呢!「唯有」、「兩枝」,語氣肯定,數字確切,足見詩人賞花之細心,只有將花枝都認真數過,才能得出這樣精確的結論,而唯其如此精細,才見出詩人惜花之情深。這兩句自然朴質,不加雕飾,僅用跌宕起伏的語氣造成一種寫意的效果,通過惜花的心理描繪表現詩人黃昏時分在花下流連忘返的情景,可謂情篤而意深。

既然滿院牡丹只有兩枝殘敗,似乎不必如此惆悵,然而一葉知秋,何況兩枝?詩人從兩枝殘花看到了春將歸去的消息,他的擔心並非多餘。「明朝風起應吹盡」,語氣又是一轉,從想像中進一步寫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許未必起風,「應」字也說明這只是詩人的憂慮。但天有不測風雲,已經開到極盛的花朵隨時都會遭到風雨的摧殘。一旦風起,「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②,那種凄涼冷落實在使人情不能堪。但是詩人縱有萬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歸去的腳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風雨,這又如何是好呢?古人說過:「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那麼,趁著花兒尚未被風吹盡,夜裡起來把火看花,不也等於延長了花兒的生命么?何況在搖曳的火光映照下,將要衰謝的牡丹越發紅得濃艷迷人,那種美麗而令人傷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領略不到的風味。全篇詩意幾經轉折,詩人憐花愛花的一片痴情已經抒發得淋漓盡致,至於花殘之後的心情又如何,也就不難體味了。

白居易此詩一出,引起後人爭相模仿,李商隱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在殘花萎紅中寄託人去筵空的傷感,比白詩寫得更加穠麗含蓄,情調也更凄艷迷惘。而在豁達開朗的蘇東坡筆下,與高燭相對的花兒則象濃妝艷抹的美女一樣嬌懶動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惜花的惆悵已經消溶在詩人優雅風趣的情致之中。無可否認,李商隱和蘇東坡這兩首詩歷來更為人們所稱道,但後人藝術上的成功是由於擷取了前人構思的精英,因此,當人們陶醉在李商隱、蘇東坡所創造的優美意境之中的時候,也不應當忘記白居易以燭光照亮了後人思路的功勞。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給分吧

F. "埤"是什麼意思

埤pí pì
埤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埤 pí
部首筆畫
部首:土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五筆86:FRTF 五筆98:FRTF 倉頡:GHWJ
筆順編號:12132511312 四角號碼:4614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7E4

基本字義
1.
增加:~益。

詳細字義
〈名〉
1.
通「陴」。城上女牆,上有孔穴,可以窺外 [parapet (wall)]
舉兵伐曹、五鹿,及反 鄭之埤,東衛之畝,勝 荊人於城濮。——《商君書·賞刑》

〈形〉
1.
通「卑」
2.
低下 [low]
其流也埤下。——《荀子·宥坐》
3.
操行鄙陋 [inferior]
不恤其文是以終身不免埤污佣俗。——《荀子·非相》

〈動〉
1.
(形聲。從土,卑聲。本義:增加) 同本義 [increase]
埤,增也。——《說文》
政事一埤益我。——《詩·邶風·北門》
政事一埤遺我。
2.
又如:埤助(助益;幫助);埤益(大大增加);埤遺(厚加)
3.
另見 pì

埤 pì
基本字義
1.
〔~堄〕城上矮牆。

詳細字義
〈名〉
1.
城上的矮牆 [parapet (wall)]
掖垣竹埤梧十尋。——杜甫《題省中院壁》
2.
另見 pí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異體字:壀
漢字首尾分解:土卑 漢字部件分解:土卑
筆順編號:12132511312
筆順讀寫:橫豎橫撇豎折橫橫撇橫豎

G. 什麼叫碑坊

不是碑坊叫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我們老百姓俗稱它為牌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徵,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 「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什麼呢?當時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

其實牌坊與牌樓是有顯著區別的,牌坊沒有「樓」的構造,即沒有斗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它有更大的烘托氣氛。但是由於它們都是我國古代用於表彰、紀念、裝飾、標識和導向的一種建築物,而且又多建於宮苑、寺觀、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坊」、「樓」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後兩者成為一個互通的稱謂了。

牌坊在古時候其實就是一個門的稱謂,但是到什麼時候確定它為牌坊的呢,這要從唐代說起。唐代,我國城市都採用里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為「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後來因為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現在這種形式,於是老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牌坊的種類

從建築樣式和風格上分,牌坊大體分南、北兩大派。南派牌坊秀麗精巧,尤其是徽式、蘇式、桂式牌樓,高挑的檐角顯得淑女氣十足;北派牌坊則受京城皇族影響,大多為宮廷建築,顯得凝重粗獷;如果按材質分,牌坊分為四大類:石坊、磚坊、木坊、水泥坊;如果按名稱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門牌坊、孝子牌坊、貞節牌坊、仁義慈善牌坊、百歲壽慶牌坊、歷史紀念牌坊、學宮書院牌坊、文廟武廟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會館商肆牌坊、陵墓祠廟牌坊、寺廟牌坊、名勝古跡牌坊等。這些牌坊主要起著褒獎教育、炫耀標榜、紀念追思、風俗展示、裝飾美化、標識引導等作用。

牌坊之最

最多的城市

北京曾建各式知名牌坊三百多座,現仍有百餘座古牌樓傲然屹立在各景點,目前北京還有新建牌樓百餘座。

最小的牌坊

最小的石牌坊:北京最小的石牌樓在頤和園東北角諧趣園內名為「知魚坊」。

最小的木牌樓:位於北京頤和園公園內的琉璃塔坊。

最大的牌坊

最大的木牌樓:北京順義縣楊鎮的三聯木牌樓其夾桿石就有兩人高,主牌樓總高18米,總長42米。它不但是亞洲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木牌樓。

最大的石牌樓:昌平十三陵有一個北京最大的石牌樓,總寬28.86米,高14米。為六柱五間十一樓,建於嘉靖19年(1540)。

樓柱最短的木坊

位於北京北海公園內的普安殿坊。

最老最厚的琉璃牌坊

位於北京神路街的東岳廟坊。

您別以為只有中國才有牌坊,在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建有中國的牌坊,牌坊已經成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1988年在加拿大唐人街建有「中華門」牌樓;倫敦的爵祿街頭街尾及麥高田街,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別建立起3個牌樓;英國曼徹斯特「唐人街」中心豎立著一座「曼徹斯特中國城」中英文字樣的牌樓;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華埠商業區矗立著一座目前美國最大的中國式牌樓;日本橫濱市的中華街有七款顏色不同的中國牌樓;英國利物浦於2000年1月31日建成利物浦樂華坊;模里西斯路易港市中心皇家大道上,1997年「香港回歸」前建立了一座高大的中國牌樓;澳大利亞卡勃拉瑪打市的中式牌樓,耗資35萬澳元所建,籌建時間達四年,有人甚至認為定全澳最美觀的一座中式牌樓。

牌坊的內涵

別以為牌坊只是起著一個點綴裝飾的作用,其實牌坊中蘊涵的文化內涵真的可以讓每一個國人琢磨幾輩子的。中國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極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象徵意義,而這些內涵和象徵,主要是通過牌坊上雕刻彩繪的各種圖案花紋,用隱喻手法表現出來的。例如牌坊上常有這些圖案:

龍鳳:如果你看到哪個牌坊上刻有龍鳳,那一定與皇家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龍乃百獸之尊,是封建社會中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的象徵;鳳乃百鳥之首,封建社會中常用來作為高貴的皇後的象徵。

蝙蝠:因「蝠」字與「福」字諧音,因而成為好運氣和幸福的象徵,人們常常以五隻蝙蝠組成圖案雕繪在牌坊上,以象徵長壽、健康、富裕、平安、人丁興旺及子孫滿堂等五種天賜之福。

鹿:與「祿」字諧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繪的圖案,以象徵陞官晉爵、高官厚祿。

魚:與「余」諧音,常與水塘、荷蓮一起組成圖案被雕繪在牌坊上,以象徵金玉(魚)滿堂或連(蓮)年有餘;同時,鯉魚跳龍門又是讀書人金榜題名、榮登仕途的代名詞,因此,鯉魚騰浪也常被用於雕繪牌坊的圖案,以象徵科舉及第、金榜題名。

松、鶴、龜、麒麟、荷花、荷葉、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繪在牌坊上,表達長壽、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豐富內涵。

除了這些動植物的圖案外,牌坊最大的特色還有「坊眼」。比如北京中山公園進口出的牌坊,上面就有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四個字,為的就是表明這座牌坊的建造對象和建造原因,否則就失去了建造的意義和價值。另外還會在牌坊上註明牌坊是為誰建的、為什麼事建的、由誰建的和什麼時候建的等內容,有的還會題寫對聯。這些文字,可都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人們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禮教、傳統道德觀念的集中表現。

但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過去,立牌坊可是一件極為隆重、極不容易的事,並不是你想立,你有錢就可以立的。根據當時的規定,凡是進入國子監讀書和獲得舉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經地方官府審核批准後,由官方出資建功名坊。至於立貞節牌坊、仁義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嚴格,須經當地官府查核實後逐級呈報,最後由皇帝審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贈,方能建造。即使允許建造,建造什麼規格的牌坊,也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廟、陵寢才可用「六柱五間十一樓」,一般臣民最多隻能建「四柱三間七樓」;但孔廟的「萬古長春」坊僅是一個破例,因為人家可是「孔聖人」。所以在當時來說,如果一個人能獲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對這個人、這個家族乃至這個地方來說,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殊榮。

牌坊里的故事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了北京。6月2日德國公使克林德,乘轎車前往總理衙門。在途經西總布胡同西口時,不服巡邏盤查並向清兵開槍挑釁,被端王載漪的虎神營士兵恩海還槍擊斃。

1902年9月清光緒皇帝與十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的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中要求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擊斃處修建「克林德碑」以作紀念。

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牌坊建成。匾額處銘刻著:由於庚子年義和團拳民之變,致使德國公使被殺,有幸與帝國議和告成,特立此坊以作紀念……。

克林德碑之所以被建立,還另有個原因:外國人不懂立牌坊的意義,而京城名妓賽金花懂得立牌坊的光榮。當時賽金花深受八國聯軍瓦德西寵幸。賽金花有機會能見到克林德的老婆,這位名妓對克林德的老婆大談中國人最光榮的事,莫過於死後立個牌坊。賽金花竭力鼓動克林德的老婆,要求皇上親自給其先生立個最大的牌坊,上面再刻上皇上為克林德賠罪的話,那不就萬古流芳了嗎?於是在賽金花的鼓動,這座牌坊還就真的立起來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被協約國戰敗。我國也是協約國之一,所以也算是對德戰勝國。勝利的喜訊使北京市民群情激昂,要求搗毀「克林德碑」以雪中國人的恥辱。但是協約國和當時的軍閥都宣揚這是「公理戰勝」。於是,1919年,這座意味著民族侮辱的牌坊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並改名為「公理戰勝」牌坊。1952年,在北京召開了「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平友好會議」。會議期間確定要將「公理戰勝牌坊」改為「保衛和平」坊。郭沫若同志親筆為牌坊題字。(央視國際 王建文)

H. 古代怎樣用一個字稱呼美女

古代含「美女」之意的字主要有:妔、姝、姩、姼、娥、娪、媛、嫭、嬽。
妔專kēng
《廣韻》屬:客庚切,《集韻》:丘庚切,音坑。美女也。
姝shū
《樂府詩集·陌上桑》: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姩niàn
《集韻》乃見切。美女
姼shí
《說文》:美女也。從女多聲
娥é
《說文解字注》:秦晉謂好曰娙娥。方言。娥、好也。秦曰娥。秦晉之閑凡好而輕者謂之娥。
娪wú
《廣韻》:五乎切
,音吾。《埤倉》:美女也
媛yuàn
《說文》:媛,美女也,人所援也。從女,從爰,爰,於也
《爾雅》:美女為媛
嫭hù
《漢書·楊雄傳上》:「知眾嫭之嫉妒乎,何必揚累之峨眉?」
嬽yuān
《說文解字注》:好也。《上林賦》:柔嬈嬽嬽。郭朴曰。皆骨體耎弱長豔皃也。

熱點內容
對乾枯盆栽 發布:2025-07-18 17:35:37 瀏覽:987
金針百合 發布:2025-07-18 17:30:30 瀏覽:311
小地方花卉 發布:2025-07-18 17:30:26 瀏覽:681
宣紙盆景畫 發布:2025-07-18 17:28:25 瀏覽:865
花之鄉盆景 發布:2025-07-18 17:27:18 瀏覽:495
孫其峰畫梅花 發布:2025-07-18 17:15:11 瀏覽:12
興義蘭花基地 發布:2025-07-18 17:03:32 瀏覽:544
水粉畫櫻花教程 發布:2025-07-18 16:45:27 瀏覽:914
花藝課著裝 發布:2025-07-18 16:42:03 瀏覽:542
天青花花語 發布:2025-07-18 16:41:19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