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仕女圖

牡丹仕女圖

發布時間: 2021-02-22 09:49:28

Ⅰ 惜花春起早(唐寅)翻譯

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
春深之版際,站在種滿牡丹花的庭院之中權。感嘆光陰猶如萬兩黃金。天剛剛放亮,便見有一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紈扇,左手擎一枝牡丹,令人很不明白。大概是因為珍愛牡丹開放的心意吧!
此詩題在唐寅《牡丹仕女圖》上,可以看一下

Ⅱ 哪位畫家創作的《牡丹仕女圖》,創明代仕女畫之典型

明唐寅創作的《牡丹仕女圖》,創明代仕女畫之典型

Ⅲ 明唐寅牡丹仕女圖的介紹

圖繪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紈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無限眷惜之意。仕女專形象娟秀端麗,眉目和屬發髻鉤勒精細,暈染勻整,具北宋李公麟圓細流利之筆;衣紋線條遒勁暢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剛健方折的筆法,具有剛柔相濟,工寫並用的特點,創明代仕女畫的新典型。

Ⅳ 牡丹仕女圖 唐寅的真跡現在何處

http://www.cangdian.com/InfoCenter/HuiHuaDetail.asp?ID=HH01-3-0251

Ⅳ 明唐寅牡丹仕女圖的畫作賞析

唐寅的人物畫,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畫的格局。表現在體貌上有兩種。一是線條細版勁,敷色權妍麗,氣質高華,出白南宋院體的有《孟蜀宮伎圖》、《簪花仕女圖》等作品;另一為意興瀟灑,遠筆如行雲流水,出自南宋梁楷、法常,並具有元人氣息的如《東方朔偷桃圖》、 《秋風紈扇圖》以及這幀《牡丹仕女圖》。
此圖畫棗高髻仕女,右手持扇下垂,左手拈花上擎,體態豐盈,舉止有安詳之態,頭部勾勒精人暈染勻凈,似富貴人家少婦。畫臉、手等處流麗圓暢,而衣裙、披肩、腰帶則以飄舉方折之筆出之,這種方圓兼施富有對比的筆法,增強了這位少婦輕移蓮步的動態美。設色淺淡清雅,人物發髻扎帶和身軀下半部共有四處敷用淡硃色,而披肩和牡丹的葉子卻用淺淺的藍色,兩色相映襯,使畫中人愈加顯得明麗可人。
汪砢玉在《珊瑚網》中評曰: 「董其昌雲:唐伯虎雖學李晞古,亦深於李伯時,故人物、舟車、樓觀,無所不工。」唐寅在圖上方自題一絕:「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起首處有「吳趨」朱文圓印,署名下鈐有「南京解元」朱文長方印

Ⅵ 牡丹仕女圖畫作背景

此圖畫棗高髻仕女,右手持扇下垂,左手拈花上擎,體態豐盈,舉止有安詳之態,頭專部勾勒精人暈染屬勻凈,似富貴人家少婦。畫臉、手等處流麗圓暢,而衣裙、披肩、腰帶則以飄舉方折之筆出之,這種方圓兼施富有對比的筆法,增強了這位少婦輕移蓮步的動態美。設色淺淡清雅,人物發髻扎帶和身軀下半部共有四處敷用淡硃色,而披肩和牡丹的葉子卻用淺淺的藍色,兩色相映襯,使畫中人愈加顯得明麗可人。
汪砢玉在《珊瑚網》中評曰: 「董其昌雲:唐伯虎雖學李晞古,亦深於李伯時,故人物、舟車、樓觀,無所不工。」唐寅在圖上方自題一絕:「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起首處有「吳趨」朱文圓印,署名下鈐有「南京解元」朱文長方印

Ⅶ 明日之後的天蠶香閣的仕女圖寫的什麼詩

找了半天終於讓我找到了,是唐寅的牡丹仕女圖,詩為:
惜花春起早
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
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

Ⅷ 請問仕女圖是誰畫的

有很多人畫過仕女圖,不知道說的是哪一幅
比如唐朝很著名的《簪花仕女圖》是周昉的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也是很著名的仕女畫
唐寅有《牡丹仕女圖》,還有陳字《仕女圖》

熱點內容
百合ki 發布:2025-07-18 21:53:06 瀏覽:160
插花教程課 發布:2025-07-18 21:36:48 瀏覽:260
玫瑰花唇 發布:2025-07-18 21:08:29 瀏覽:346
廣外櫻花 發布:2025-07-18 21:03:53 瀏覽:514
山茶花瓶 發布:2025-07-18 20:46:05 瀏覽:484
紅玫瑰張碧晨在線試聽 發布:2025-07-18 19:43:41 瀏覽:552
姜荷花綠植 發布:2025-07-18 19:33:44 瀏覽:749
盆栽實景 發布:2025-07-18 19:27:51 瀏覽:987
牡丹江到鶴崗火車 發布:2025-07-18 19:25:33 瀏覽:194
金荷花池服裝批發市場 發布:2025-07-18 19:25:33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