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蕾絲網
『壹』 從側面說自己喜歡的女生搞百合
百合(ゆり)女指女同性戀,也指女性間關系很親密的情況。此類題材的日本漫畫內、網路小說、漫畫等容作品中,又稱為Girl's Love (ガールズラブ),或簡稱為GL。
該詞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面向男性同性戀的雜志《薔薇族》的讀者投稿處有「百合族之家「,根據該雜志,男性同性戀被稱為「薔薇」(也叫斷袖),與此相對女同性戀被稱為「百合」,據稱「百合」一詞是由《薔薇族》總編伊藤文學提出。此外,日本從前存在著「立如芍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花」一說,美麗的女性常常為比喻為百合花,由於已有過將男性同性戀隱喻為鮮紅的薔薇一說,伊藤以此將白色的百合花作為女同的代名詞。
雖然百合在當時曾用作女性同性戀的隱語,但在1982年日本女同電影《セーラー服 百合族》(後改名為《制服 百合族》)引起轟動後,百合不再是隱語,特指女性同性戀或女性間關系很親密的情況。不過,該詞直到2000年左右才真正在日本普及開來。
與Lesbian(蕾絲邊)這樣較為色情的詞彙相比,百合通常被認為是純潔或者無性的女同性戀,但有時也被認為是含有色情的意味,百合與蕾絲邊的區別難以界定。
『貳』 百合與蕾絲有什麼不同呢
百合和蕾絲的性質相同,都是現代網路語對女性同性戀的稱呼。但又有不同。百合更傾向於年輕女孩、蘿莉女同,而蕾絲可以泛指全年齡組的女同。字典解釋應該是 百合是一種花植物,蕾絲是一種花紋裝飾。
『叄』 百合、拉拉是什麼意思。
樓上兩位說得不太對
百合是偏向二次元(動畫、漫畫作品)的少女之間朦朧的純愛,語源是日語的百合(yuri)。
而拉拉是偏向三次元(影視作品、現實生活)的女性之間有愛有性的關系,語源是英語的lesbian。
『肆』 大連星海廣場那是不是有個百合網
所謂的百合網還有另一個名字:蕾絲網
『伍』 (網路用語)什麼叫「百合」
「百合」是ACGN領域的概念,指的是女性之間的情感依賴和曖昧關系,高度純潔,並富有美感。
在中國,「百合」只是御宅族的愛好用語, 並不嚴格區分是否有性或者性別取向的關系, 在一些同人本網站中,百合物的tag一般為girls only或者yuri。在三次元的現實社會中通常用GL(Girl's Love),蕾絲或者拉拉。但在中國卻很難用國際通用的方法來界定。
傳統意義上的百合即為「女性之間的戀愛」,在意義上基本等同於三次元的百合(女同性戀),以描寫女性之間的戀情,愛慕情感為主,這種作品通常被稱為「正統百合」或者「純百合」,如《驚爆草莓》、《神無月的巫女》。但是,隨著ACGN的發展,百合這個詞已經在其領域有了新的發展,意思也漸漸不再是其傳統的意思。事實上,隨著ACGN的發展,正統明確描寫「女性之間戀愛」的作品越來越少,在ACGN領域也不算上主流,而很多描寫女生間愛慕關系的作品,越來越受到百合愛好者們的喜愛。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無男主的日常系作品也不斷受到觀眾們的歡迎,集中體現為對女生間高濃度友情的描寫,一般被稱為微百合作或擦邊百合作,需要百合愛好者們一定的YY能力才可更好的觀賞(嚴格意義上不屬於百合作)。
『陸』 蕾絲和百合的區別是什麼
百合和蕾絲的性質相同,都是現代網路語對女性同性戀的稱呼。但又有不回同。百合更傾答向於年輕女孩、蘿莉女同,而蕾絲可以泛指全年齡組的女同。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在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但這與基於高級情感的人類同性戀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人類多元化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
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柒』 有百合、女同、拉拉、蕾絲嗎
可以到同語拉拉看看。還有拉拉風向標。
另外可以關注同性戀親友會,其中廣西的媽媽的女兒就是拉拉。
還有愛白網。
『捌』 拉拉中的T和H和P是什麼意思
T——TOMBOY,假小子
P——從台灣傳來的「婆」的音譯,相對於T來說比回較女性化外表的一方
H——half一半,就答是拉拉中外表可以隨著對象轉變的一種。
拓展資料:
1、拉拉的解釋:女同性戀,又稱女同、拉拉、蕾絲邊、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女性。
2、拉拉的發展:在1890年,醫學辭典開始使用該詞語,以「蕾絲邊之愛」等字詞形容女性間的性愛。據1870年文件記載,「蕾絲邊」亦被用來描述女性間的情感關系。約至二十世紀時,開始出現了「薩福主義」等可互通的詞語。女同性戀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等性學家以醫學問題的方式著手分類女同性戀關系。
『玖』 除了晉江小說還有哪個軟體可以看百合小說
百閱...我是用的這個但是不知道能不能看百合
『拾』 蕾絲和百合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別的「有愛」的代稱么= =
現代口語中,常常使用"同志"來稱呼同性戀者,也有大部分人稱其為「兔子」。此外,粵語吸收了英文單詞gay後,用"基"指同性戀。但是此詞通常具貶義。帶有貶義的單詞還有"玻璃"、"斷袖"、"斷背"等。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把男同性戀者稱做"飄飄"。
女同性戀中,"T"指特質傾向於陽剛,或外貌喜歡作男性化/中性化裝扮者("T"來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義並沒有同性戀的意思;"婆"指裝扮、行為、氣質陰柔的女同性戀(又稱為P)。"婆"這個詞在最早是相對於T而來,指"T的老婆"。但近年來,婆的主體性已經逐漸浮現,用以泛指氣質較陰柔者。Uncle指年長的T;這個詞起源於60年代,是女同性戀用來對長輩的尊稱。在中文裡則稱"哥",例如"張哥"、"金哥"。至於"拉子"、"百合"、"拉拉"或"蕾絲邊"指女同性戀者(由Lesbian諧音而來)。1990年代,見於台灣作家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鱷魚手記》里,開始流行於台灣。
同性戀者男同性戀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詞與用語,例如台灣同性戀文化術語里較普遍的用語是"C貨",系由英語"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來,指氣質陰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剛芭比)指外貌非常陽剛,身型健壯,但隱約有陰柔特質或動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台灣男同戀者一般也分為"哥、"弟"兩種角色。兩者主要差別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護及依賴兩種概念。一般而言,其區分是不明顯且無確實定義的。其他尚有"男風"、"走旱路"等詞婉指男同性戀現象。因李安之電影《斷背山》奪得奧斯卡後,"斷背"一詞亦成為同性戀之別稱。在近5年來,大陸出現了新的詞彙來代替台灣的俗語,同時也顯得更加隱蔽化,男同性戀之間不再用哥弟相區別,而更加形象化的使用"1」形容相對男性化的一方,和"0」代表相對女性化的一方,在網路小說的不斷傳播下,又出現了"小攻","小受"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同性戀兩男子之間的關系,同時這些詞語漸漸被普通人群了解並接受,當使用"小攻","小受"這樣的詞語時,不再像當初「基佬」這種帶有很強鄙夷語氣的詞表現出談話者對同性戀者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