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盆景盆
把植物種在花盆中的過程叫做盆植;所有種在花盆中的植物都叫盆栽;具有一定造型,植物本身成為一種景緻的才叫盆景。
㈡ 自然型盆景主要有哪些形態
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其造型可概括為以下形式。
直乾式:樹干直立,枝條分生橫出,疏密有致,層次分明。此式能表現出雄偉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參天的樹姿神韻。我國嶺南盆景的大樹型和浙派盆景的風格形式多屬此種。
斜乾式:樹干向一側傾斜,一般略彎曲,枝條平展於盆外,樹姿舒展,疏影橫斜,飄逸瀟灑,頗具畫意。所用樹材,有來自山野老樁,也有以老樹加工製作而成。一般樁景多採用斜乾式。
卧乾式:樹干橫卧於盆面,如卧龍之勢,樹冠枝條則昂然向上,生機勃勃,樹姿蒼老古雅,有似風倒之木,富於野趣。配盆多用長方形盆,可配山石加以陪襯,以求均衡美觀。
曲乾式:樹干彎曲向上,猶如游龍。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川派、徽派、揚派、蘇派盆景常用此種形式。
懸崖式:樹干彎曲下垂於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懸崖,模仿野外懸崖峭壁蒼松深海之勢,呈現頑強剛勁的性格。用盆多取高筒式,適於幾案陳設,因樹冠懸垂程度不同而分為下列三種情況:一是小懸崖:冠頂懸垂程度不超過用盆高度之一半者;二是中懸崖:冠頂下垂不超過盆底部為中懸崖;三大懸崖:冠頂下垂至盆底以下為大懸崖。
枯乾式:樹干呈枯木狀,樹皮斑剝,多有孔洞,木質部裸露在外,尚有部分韌皮部上下相連,冠部發出青枝綠葉,枯木逢春,返老還童又不失古雅情趣。日本常用人工造成枯乾式。
劈乾式:主幹劈成兩半,或劈去一邊,使樹干呈枯皮狀態,然後讓這一劈干長出新枝葉,再進行藝術加工,使其古拙、奇特。
附石式:這種形式還是以突出樹樁為主,山石為配景(有時也以山石為主),樹根附在石頭上長,再沿石縫深入土層,或整個根部生長在石洞中,好像山石上生長的老樹有「龍爪抓石」之勢,古雅如畫。樹樁主幹有直干、斜干、曲干、枯乾等多種形式。如附在一塊枯木上生長,稱之為木附式或叫貼木式。
單乾式:每盆只種樹一株,一個主幹。主側枝分布均勻,構圖簡潔,挺秀莊重,這是盆景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可以是直干。斜干、曲乾等形式。
雙子式:樹二株或樹一株,干為二,而造型可以多樣化,分主次、高低、正斜,生動幽雅,富於畫意。
三乾式:樹一株(或三株),干為三。要有主次之分,忌雷同,應做不等邊三角形構圖,有高有低,有直有斜,使其具活潑古雅之趣。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連根式:連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叢林,根部裸露相連,這種形式多選用植株根部易萌發不定芽的樹種,如福建茶、火棘等。另有兩種根枝相連的「過橋式」、「提籃式」。
垂枝式:利用某些樹種或品種枝條下垂的生長習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態。常用樹種有迎春、檉柳、垂枝梅、垂枝碧桃、龍爪槐等。
枯梢式:模擬自然界老樹枯枝或受雷擊的現象,樹木顯得老態龍鍾,奇特古雅。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㈢ 家中也要自然空間,室內盆栽藝術有哪些講究
現在我們除了追求家中有設計感之外,還會希望室內有一些自然空間,能夠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因而,很多人就會想在室內放置一些盆栽,以此來營造出室內的綠色世界。
不過,室內盆栽藝術也是有一些講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選對合適的盆栽。比如,我們可以選擇橡皮樹。這種樹不僅能夠起到美化室內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凈化室內的空氣,吸收家中的灰塵。
其次,在放置盆栽的時候我們也要考慮到這個盆栽的外表跟室內的裝修是否相搭配。倘若放置的盆栽與室內的裝修很違和的話,也是很影響整個居室的美觀程度的。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像仙人掌這種比較百搭的盆栽。
㈣ 如何辨別市面上各種種類的盆景盆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㈤ 如何挑選一盆好得盆景
人天生就是親近大自然的,如果有機會能接觸到大自然濃縮的精華,盆景。特別是那些大師製作,渾然天成的精品盆景,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沉迷其中,樂此不疲的,就是俗話說的,入坑了。但盆景這行的水真的很深,有些人甚至一直在交學費,但難買我喜歡吧,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一盆盆景怎麼才算是精品,就是在我們想買一盆盆景時,從哪些方面來下手。
盆景就是一方世界的縮影,在有限的空間,通過人為的手段展現出大自然的無限美感。今天說的是盆景里的樹樁盆景這一大類的觀賞,選擇優劣的一點小知識。我是@花房姑娘娟子,在盆景面前,我還是一個小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認識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後,來一句:希望大家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㈥ 盆景,一景二盆三幾是什麼意思
盆景是由景、盆來、幾(架源)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景、盆、幾(架)三位一體。「景」在盆景中為主體部分,盆、幾為從屬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幾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盆」或「幾(架)」上來。盆、幾(架)無論在形狀、體積、色彩等方面與景的關系要處理得協調、自然。要保持主客關系,這就是常說的: 一景二盆三幾(架)的原因。
㈦ 盆栽、盆景與盆植有何區別
盆栽:
是用栽培技術抑制樹木的生長,把它栽在盆子中者。換言之盆栽的樹木,經過了藝術處理,加工裁剪,調整樹形,使它具有老樹蒼勁的風格,形成了美的姿態,才可稱之為盆栽。
盆景:
,是用植物或水、石、土等經過藝術加工、種植或布置在盆盤之中,使之成為自然界景物縮影的一種藝術陳設品。它是比盆栽更進一步的藝術品,因盆栽只求所栽的樹木形態古雅,或配上一、二拳石、石筍就可以了。而製作盆景卻比較細致,更為精巧。用繪畫來作比喻,等於畫一幅山水或園林圖畫。應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等藝術手法,把大自然的山水勝景濃縮在咫 尺盆中,成為活的藝術品。盆中有景,景中有畫,寓意於詩,它是無 聲的詩 寓意於畫,它是立體的畫。將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成為一 種活的藝術品。因此凡是製作盆景的高手,必須胸有丘壑,腹有詩 書,才能源於自然,高於自然,製作出一盆古樸蒼勁、雄渾秀茂、瀟灑 輕盈、挺拔扶疏、富有詩情畫意的高檔盆景。
盆植:就是把自然界生長的植物,栽在盆子里。譬如盆栽的菊花、盆栽的月季、盆栽的金橘……根本沒有什麼老乾、枯乾的,但萬紫千紅,生長繁茂,生機盎然,一樣可供觀賞。所以盆植應與盆栽、盆景並行不悖,等量齊觀,決不可只重視盆栽、盆景,就輕視盆植。
㈧ 什麼叫自然型盆景和蓄干截枝
自然型盆景: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沒有蓄干截枝,是蓄枝截干吧。簡單說蓄枝截干就是為了讓盆景長更多的枝條而作的修剪。
一、自然型盆景可概括為以下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二、蓄枝截干
蓄枝截干是盆景樹木的枝(干)長到一定的粗度後進行強度的剪截,然後在枝(干)上選留角度位置合適的新枝,待這些新枝(干)蓄養到適當的粗度後再進行剪截,這樣年復一年的再蓄枝再截枝使其逐步形成樹冠。
採用這種整形的方法,枝乾和葉比例恰當,上下均稱,枝乾瘦硬如曲鐵,樹形順其自然,不拘格律,雖由人作宛若天開。
㈨ 山水盆景用盆如何選擇
盆器又叫盆盎,是盆景的容器。山水盆景用盆又稱山水盆。盆底部無排水孔,以便盆內能夠貯水,以表現江河湖海,又能使山石上的植物吸收到水分。盆的形狀以長方形最好,其次為橢圓形,不可選用方形、圓形、六角形的盆器。因為長方形水盆整齊大方,常用於表現雄偉挺拔的山峰;橢圓形水盆柔和優美,常用於表現秀麗開闊的景色。盆體的色彩一般以淺色為宜。常見的有白色、淡綠色、淡藍色、淡黃色等。選用時要根據盆景構圖的內容和山石的顏色而定,使其能達到調和同時又有對比。如沙積石盆景,盆的顏色應選用淡綠色或淡藍色。斧劈石盆景,盆的顏色以白色或淡黃色為好;如表現湖水時,盆可用淡綠色,表現江河和大海時可用淡黃色或淡藍色。深色盆一般不選用,這是因為上水後將無法把水面顯示出來。但有時為了與山石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或表現夜景時偶見選用。 盆沿要矮,盆內要淺,盆面要大,這樣可以充分顯露出山水景色的全貌,尤其在表現低矮的山景時,如果用深盆就無景可觀了。另外淺盆安置點綴品也比較方便,如小船、小橋可直接安放在盆中,這樣既美觀又自然。為了增加空間感,盆底要有四個底腳,以便使盆底和幾座分開。 山水盆的質地有很多種,可分為石質、瓷質、釉質、陶質、水泥、塑料等。名貴的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加工研磨而成,但價格昂貴;可用白水泥自製,形狀、大小均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多用於大型盆景,還可加入顏色製成淡黃、淡藍、淡綠等色山水盆。也可選購最便宜的硬質白塑料盆。
㈩ 山水盆景盆有哪些構造
盆沿要矮,盆內要淺,盆面要大,這樣可以充分顯露出山水景色的全貌,尤其在表現低矮的山專景屬時,如果用深盆就無景可觀了。另外淺盆安置點綴品也比較方便,如小船、小橋可直接安放在盆中,這樣既美觀又自然。為了增加空間感,盆底要有四個底腳,以便使盆底和幾座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