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木香薷盆景

木香薷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2-09 17:37:28

Ⅰ 跪求!!!!!天鵝湖植物配置以及道路設置以及環境知道的發我郵箱1042406135@qq。com注好你的名字好給分

綠地面積102萬平方米。植物園擁有波澄湖景區,盆景藝術館,熱帶植物觀賞廳回,科普館,玫瑰答藝術廣場,廊橋水榭,湖心島,水中蓮花,步步疊水、世紀鍾等38個景點,並形成松柏苑,牡丹園,芍葯園,薔薇園,櫻花園,碧桃園,海棠園,丁香園,

Ⅱ 太行山蜜源植物分布情況怎麼樣

一、太行山基本情況
太行山山體破碎,地質地貌多樣,低山丘陵間河谷輾轉穿越,盆地錯落分布,河流短小,分布不均且季節性明顯。氣候具有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光熱充足,降水量偏少,季節分配不均。土壤以淋溶褐土為主,呈地帶性分布。太行山區常年偏旱,利於蜜源植物成花和蜜粉量的增加。地帶性自然植被以疏生夏綠落葉闊葉林和灌草叢為主。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有野生高等植物1135種(含4亞種、77變種、10變型),隸屬154科573屬,且植被類型多樣。復雜的自然地理條件和中小地形構成的獨特小氣候為植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環境.使之成為河北植物區系中植物種類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二、太行山蜜源植物
太行山蜜源植物有:胡枝子、紫苜蓿、草木樨、白刺花、六道木、砂引草、野菊、旱柳、馬齒莧、荊條、木香薷、薄荷、毛水蘇、黃花菜、馬藺、紫椴、水蓼、山葡萄等。
三、太行山蜜源植物特點
1、種類豐富
太行山區氣候多樣,地理、地形、土壤復雜,使得野生蜜源植物種類豐富,為蜂群的追花采蜜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根據實地調查和資料研究,河北南部太行山區分布的重要野生蜜源植物有66種(含種以下單位),涉及26科46屬。其中,以唇形科、豆科、薔薇科和菊科的種類為多,蜜粉量大,且成色好。
2分布規律且花期時間長
山地分布區。海拔在500~1000m以上山區.個別山體可達1500m甚至更高。花期從3月持續到10月,習見野生蜜源植物如山桃、山葡萄、旋覆花、蒲公英、黃花菜、百里香、荊條等。丘陵分布區。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地帶。花期從3月到8月,常見分布的野生蜜源植物有胡枝子、榆、西伯利亞杏、酸棗、栗、蒲公英等。山前平原分布區。海拔100m左右。由於人口密度大,栽培植物增加,野生蜜源植物種類較山區、丘陵區少,常見有蓓草、馬齒莧、薺、鳳眼蓮、旋覆花、馬藺、水蓼等,但分布范圍較廣,為該區廣布。花期4~9月。另外,由於山區地形復雜多樣,以及對不同生存自然環境條件適應性的差異,野生蜜源植物的分布還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生境型集中。如栗、馬藺、紫苜蓿、沙棗、百里香、荊條等耐旱類多生於瘠薄砂壤地。鵝絨委陵菜、密花香薷、木香薷、百里香、旋覆花、蒲公英、鳳眼蓮、水蓼等於濕潤草地、河岸、溝渠邊附近常見。山桃、山葡萄、胡枝子、刺五加、裂葉荊介、白刺花、荊條等多分布於林緣及灌叢之中。而平原區野生蜜源植物主要分布於荒地、村舍、路邊和田間,范圍廣,數量、種類較少。這其中,有些種類適應性廣,山地、丘陵和平原區均有分布,如垂柳、香薷、旋覆花、黃花菜、紫苜蓿、馬齒莧、薺、蒲公英、白花草木樨、黃香草木樨、百里香等。
3環境適宜
由於山區晝夜溫差較大,光、熱充足,水分偏少而適宜,成花條件十分優越,使得研究區內野生蜜源植物花量大,泌蜜多。據調查,多數以本地野生植物為蜜源的蜂蜜產品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能達到40%左右。其中胡枝子、紫苜蓿、白刺花、紫椴、荊條、六道木的蜜含糖量更為豐富,品質優良,為上等。並且野生蜜源植物遠離人口密集區,生長分散,管理粗放,不施肥,不打葯,自然生長,無污染。所採花蜜純天然,無污染,色香純正,可稱得上是綠色食品。
三、主要蜜源植物
太行山主要蜜源植物包括:荊條、刺槐、沙棗
1、荊條蜜
荊條通常為灌木,少數喬木,極少草本。嫩枝常呈四方形。枝條上密生灰白色的細絨毛;葉子搓揉後會有刺鼻的氣味。掌狀復葉、對生,小葉3至5枚,前端長尖;圓錐形聚繖花序頂生,花小型,花冠為淡紫色呈唇形5裂;核果卵狀球形。莖皮的纖維組織是造紙的優良材料,葉片曬干點燃後的特殊氣味,可做為代用蚊香驅蟲使用。此外,還是優良的蜜源植物;由於樹性強健,耐旱、耐瘠,是山坡不錯的水土保護植物和根樁盆景觀賞植物。立秋前後,秋高氣爽,荊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採花露釀製成荊花蜜,淺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無窮。有清熱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2、槐花蜜
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8℃~l4℃、年降雨量500~900mm的地方生長良好。對水分條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過高、水分過多的地方生長緩慢,易誘發病害,造成植株爛根、枯梢甚至死亡。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濕潤的壤土、沙質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鹽量在0.3%以下的鹽鹼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長,在積水、通氣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蔭。萌芽力和根櫱性都很強。
太行山常見的槐樹為刺槐。刺槐作為國內外最優良的蜜源之一,是我國北方地區最主要的喬木蜜源,「槐花蜜」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於其他種類蜂蜜的25%,經營開發刺槐蜜源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太行山極度乾旱並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下非常適合刺槐的生長(調查表明太行山刺槐林平均蓄積量為15.45m/hm。)
3、棗花蜜
棗樹以華北和西北地區栽培最盛,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佔全國棗樹總面積50%以上。棗樹喜光,適應性強,喜乾冷氣候,也耐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也耐低濕。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太行山常見的棗樹品種為沙棗和酸棗。棗花蜜是我國比較大宗的蜂蜜產品,也是消費群體比較推崇的蜂蜜類型之一。

Ⅲ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的主要景點

千姿牡丹園
千姿牡丹園佔地畝,由百花園、特色園、九色園、科技示範園四個園區組成,目前共種植九大色系的牡丹1258個品種、30餘萬株,國內牡丹涵蓋中原牡丹品種群、西北牡丹品種群、江南牡丹品種群、西南牡丹品種群,國外牡丹包括日本、歐美品種群,是目前國內牡丹品種最多的牡丹園之一。
野趣水景園
水景園位於植物園西北角,佔地約96000多平米,水域面積32000多平米,南面、東面是大面積的疏林綴花草地。主要表現水生植物的生態特點和自然野趣。全園種植喬灌木64種,地被植物14種,收集水生植物105種,主要以睡蓮科、蓼科、水鱉科、黑三棱科、澤瀉科、莎草科、天南星科、香蒲科等水生植物為主,其中荷花品種93種,睡蓮品種11種。夏秋之際,荷花風姿綽約,睡蓮楚楚動人,加上各種浮水水生花卉形成水景園的觀景重點。園內以一條明渠作為主線,積水成潭,截流成瀑,環水成洲,跨水築橋,兩岸多呈自然式緩坡延伸入水狀,當岸上盛開絢麗多彩的野花組合時,水生植物與之相互襯托對比,呈現出豐富的景觀層次和深邃的山野意境。
木蘭瓊花園
木蘭瓊花園位於植物園的中北部,佔地約19900平米。園內以表現木蘭亞綱的多花、樹形優美為特色,以多花灌木與地被作為中下層,結合木蘭亞綱開花喬木營造春景的繁花似錦的氛圍。園內的木蘭品種達27個,栽種有景新玉蘭、紅荷玉蘭、天目木蘭、新奇玉蘭、寶華玉蘭等名品。另有忍冬屬9種,莢蒾屬13種。忍冬科植物(瓊花)又稱聚八仙,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盆,潔白如玉。觀果期為8—10月,秋果紅若珊瑚,為花果兼美的觀賞樹種。
裸子植物園
裸子植物園位於植物園東北角,佔地約33900平方米。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約有800種,隸屬於79屬和15科。裸子植物園有6科14屬29種,栽種有銀杏、水杉、墨西哥落羽杉、中山杉、冷杉、羅漢松、白皮鬆、雪松、五針松、馬尾松、油松、喬松、日本花柏、絨柏、圓柏、鉛筆柏、蜀檜、偃柏等。這里冬季綠色經久不衰,春夏松蔭匝地,到了秋季,金黃的銀杏、火棘、黃櫨等,和蒼松的翠綠相間,成為游覽休憩、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
百草園
百草園位於植物園區的中北部,面積35400平米。主要由陰生草花區,觀賞性草花區,葯用草花區,經濟性草花區和親水空間組成。收集葯用草本植物61個品種,按屬性分別栽植於花壇、林下、水邊、山坡。品種有川烏、柴胡、杭菊、毛茛、貫眾、百合、山丹丹、大黃、三七、白頭翁、射干、桔梗、山棉花、獨活、獨角蓮、草芍葯、冬凌草、狼毒大戟、龍膽草、沙參等,配置杜仲、銀杏等有葯用價值的喬木及山茱萸、丁香、謂實、金銀花、接骨木、連翹等花灌木和葯用木本植物,結合親水空間構成良好的復層植物群落。
月季園(薔薇園)
月季園位於植物園區的中北部,面積23000平米。栽培258個月季品種。本園選用現代雜種月季(品種月季)中大花型、色彩豐富、花香四溢的品種,在月季園中心區進行展示,輔以色彩艷麗三季有花的豐花月季中的部分繁花品種,用微型月季鑲邊,地被月季取代常規的草坪植物,以地被的形式栽植,形成花壇、花帶、花溪,藤本月季結合鋼構架與竹架形成花牆、花籬、花門,樹狀月季點綴其間。園內還設置親水平台、花廊、園亭,配置造型龍柏、七葉樹、廣玉蘭等植物點綴,營造出花團錦簇,自然和諧的園林景觀。
竹園
世界上已知竹類植物約80屬1000餘種,我國約有40屬近500種,佔世界二分之一。竹園佔地面積90畝,主要引種栽培了剛竹、慈竹、紅竹、早園竹、淡竹、斑竹、金鑲玉竹、毛竹、雷竹、紫竹、桂竹、烏哺雞竹、苦竹、菲白竹、菲黃竹等34個品種約344594株,綠筠萬桿、鬱郁蔥蔥。竹園里依山伴水,其間點綴著竹亭、竹欄、疊泉石,竹林間環繞小徑曲折通幽,形成了一道「日出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雨來有清聲,風吹有清韻」的優美風景。
桂花園
桂花園位於植物園時代軸線的東側,佔地約47000多平米,主要以木犀屬植物為主。全世界現有木犀屬種屬資源32種,中國擁有其中的27種,佔世界總數的80%以上。其中桂花是木犀屬中最主要的種群,我園收集桂花品種30多個,分屬四季桂、銀桂、金桂和丹桂4個品種群。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等;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有柳葉銀桂、桃葉銀桂、大葉銀桂等;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金秋桂、叢中笑、狹葉金桂等;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紅花丹桂、月尖紅桂、籽丹桂等。
梅園
梅園以梅花馳名,位於植物園南北中軸線的西側,面積約73000平米,是梅花品種系統收集和展示的專類園地,現有梅花30多個品種,1萬余株。按花型花色分,有宮粉型、紅梅型、玉蝶型、硃砂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其中宮粉型梅最為普遍,品種最多。玉蝶型別有風韻,綠萼型香味最濃,著名的有玉牒梅、綠萼、宮粉梅、硃砂梅、美人梅、龍游梅等,還有枯樹老乾的梅樁藝術盆景及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整個梅園以梅飾山,倚山植梅,古洛渠邊洛石散落有致,古雅的亭台點綴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沖寒怒放,山翠梅艷,頗為壯觀。
丁香園
丁香園位於人工湖的北側,佔地面積50150平米,園內主要收集有小葉丁香、暴馬丁香、歐洲丁香、紅丁香、阿穆爾丁香、波斯丁香、紫丁香等。在林間大喬木間與園林沿線上,成組、團式種植了大片的丁香,少則二、三十株,多則四、五十株,總數在千株以上。丁香夏季開花,花朵纖小而文弱,枝條柔軟,花色淡紫,黃綠或白色,外素而內秀,花開之時,清香四溢。
海棠園
海棠園位於植物園西南角,佔地28畝。海棠全世界共有35種,我國25種,該園收集薔薇科蘋果屬、木瓜屬的海棠品種27個,14845株。有傳統品種: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梨花海棠等,還有引自北美的花果俱佳的絢麗海棠、道格海棠、鑽石海棠、霍巴海棠、紅玉海棠、草莓果凍海棠、王族海棠、粉芽海棠、火焰海棠等。海棠一樹千花,唐朝《花譜》稱海棠為「花中神仙」。每年三、四月間,滿坡的海棠萬花齊放,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紅白相溶、如曉天的明霞。海棠園內地形起伏變化,新古洛渠貫穿其中,渠邊種植水生植物,野趣天成,在水流平緩處種植荷花、睡蓮;臨水處栽植垂柳,可謂是「柳佔三春色,荷香四座風」。
芳香園
芳香園位於人工湖東北,19636平米。東南與桂花園相連,西與丁香園為鄰,是集香花、香果或通體皆香的喬、灌、花、草為一體的專類園。園內主要種植芸香科、唇形科、木犀科、瑞香科、薔薇科等芳香型植物,如木瓜、糯米椴、三亞烏葯、結香、迷迭香、胡枝子、大葉女貞、雲杉、香樟、桂花、白鵑梅、丁香等。該園西臨植物園最大的人工湖,既可臨岸觀水,還可登高望遠。臨湖地塊種植大片的紅花酢漿草,似一條綵帶沿湖岸延伸。微風襲來,芳香植物帶來的陣陣微香,帶給遊客清新、靜謐的環境,還能促進身體健康。
岩石園
岩石園位於植物園的中北部,佔地約13746平米,共有植物58種,以展示岩石及岩生植物為主。園中以山石與小地形結合起來,依山疊石,沿坡起伏。岩生植物選擇植株低矮,開花繁茂,色彩艷麗的種類,如紫菀、石竹、福祿考、百里香、景天類、野菊等種植在路邊岩石的縫隙中及山坡上,並配以低矮的木本植物、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及一年生草本花卉,主要有木本香薷、小花溲疏、錦雞兒、石蒜類、栒子、綉線菊、鋪地柏等,做到花中有石,石中有花,體現一種原生態的接近自然的色彩斑斕的植物景觀。碎石鋪就的游覽小徑柔和曲折,更具有自然野趣。岩石園內設置廣場,滿足人們休閑聚會的功能,場地設孤形花帶做為背景,烘托春景的氣氛。
萬柳園
萬柳園位於人工湖的西側,佔地20634平米。主要種植楊柳科、棕櫚科、木犀科、薔薇科、松科等植物。其中楊柳科植物14種,60個品種。該園環湖石璣臨流,綠蔭接岸。以青翠柳色作為園子的景觀基調。沿湖堤岸柳樹、碧桃間隔種植,西側棕櫚點綴其間,山坡上種植大葉女貞、雪松、白皮鬆等常綠樹種,湖邊、林下種植景天等地被植物,園路沿途栽種垂柳、金絲柳、紅心柳、龍爪柳、翠竹柳、旱柳、銀芽柳、饅頭柳等特色柳樹。園中還片植碧桃、紅葉李等觀花、觀葉樹種。煙花三月,輕風搖曳,柳絲飄舞如柳浪翻空,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
外來植物園
外來園位於植物園西南,佔地22992平米。採用西方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在建園藝術上追求完整,和諧,鮮明的特徵,力求體現出嚴謹的理性。園中利用植物園西南角的水渠,形成規則式水軸線。同時結合里坊的規則式的布局,用黃楊、紅花檵木、金葉女貞沿中軸兩側勾繪出巨大的模紋花壇,用線條高聳的蜀檜種植成樹陣迷宮圍和出獨立空間,強化里坊布局的文化性。採用規則式的形式形成各種花卉的植床,在植床里種植色彩鮮艷的草本、球根、塊根花卉,依季節不同變換不同的色彩。大面積的混播草坪點綴高大的棕櫚、樹葉奇特的馬褂木、龜甲冬青、構骨球,突出外來園的特色。使人們在東西和南北幾條軸線穿行時都能感受不同的植物空間。
絢秋園
絢秋園位於時代軸線中北部,對時代軸線呈半包圍狀。該園面積36722平米,主要收集植物葉、干、果常年或季節性等呈彩色的植物,以槭樹科槭樹屬植物為主。該科植物季相變化明顯,為珍貴的觀葉樹種。園林造景依據起伏的地形,配置錯落有致的植物群落。這里有紅葉李、紫葉矮櫻、紅櫨、黃櫨等彩葉樹種及欒樹、元寶楓、血皮槭、五裂槭、青榨槭、雞爪槭、紅楓、葛蘿槭等秋季觀葉樹種20餘類,還有枝幹呈紅色的紅瑞木、枝幹呈金黃色的黃金槐等,也有「活化石」水杉、銀杏等植物,配以觀葉、觀果灌木火棘和松柏、菊花等,著意渲染秋色的絢麗多彩。總體上追求簡潔、質朴、清新的自然風格,突出植物造景,以秋花、秋葉、秋實表現秋色的絢麗,體現植物展區的科學內涵。

熱點內容
七夕賓館吵 發布:2025-08-29 20:00:22 瀏覽:188
蘇州餐廳七夕 發布:2025-08-29 19:34:19 瀏覽:79
插花構圖法則 發布:2025-08-29 19:32:47 瀏覽:181
去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發布:2025-08-29 19:19:36 瀏覽:859
盆栽蘭花類 發布:2025-08-29 19:08:54 瀏覽:176
櫻花之緣 發布:2025-08-29 19:03:58 瀏覽:730
一年的各種情人節 發布:2025-08-29 18:59:39 瀏覽:827
物流園盆栽 發布:2025-08-29 18:38:02 瀏覽:544
福鼎白茶花 發布:2025-08-29 18:37:49 瀏覽:573
梅花的代表詞 發布:2025-08-29 18:36:21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