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圖片盆景
山茶花盆景的生活特性:山茶花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忌烈日,喜半陰的散內射光照,亦耐陰。容
生長特點:山茶花在9月份溫度為12℃以上開始萌芽,30℃以上則停止生長,始花溫度為2℃,適宜花朵開放的溫度在10~20℃。夏季溫度超過35℃,就會出現葉片灼傷現象。
Ⅱ 山茶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山茶盆景造型一般按山茶樹型,可分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懸崖式、垂枝式和提根式等。
(1)直乾式 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可採用直立式的山茶品種,如松子、大紅牡丹、花鶴翎等。這類品種單株栽或2~3株合栽均可。待長到一定高度後進行摘心,使其分枝擴張,雄偉挺拔,層次分明,疏密有致,體現山茶在大自然中的景觀美。
(2)斜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也可以製作成斜乾式。將主幹傾斜栽種,一般用鉛絲蟠扎,略帶彎曲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有一種橫空出世之態。
(3)卧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還可以製成卧乾式。把主幹橫傾,呈平卧狀態,小枝莖均向上生長,姿態古雅獨特。配置卧乾式應用長方形盆,使樹干偏於一方,或藉助山石加以陪襯,力求姿態均衡美觀。
(4)曲乾式 主幹彎曲向上,有如蟠龍,或如曲蚓,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干雖彎曲,但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而不紊亂。四川的山茶盆景造型多用這類形式製作。
(5)懸崖式 採用擴張型或叢生型山茶品種,如粉玲瓏、粉霞、茶梅、六角白等。這類品種主幹矮,側枝多。可將主幹和側枝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崖狀呈現出頑強剛勁的風格。因栽種時植株崖垂幅度大小和程度不同,又分半懸崖式和臨水式。半懸崖式,主幹飄出盆外,樹勢造型結構上保持均衡和穩定,有自然瀟灑之態。臨水式介於卧乾式與懸崖式之間,形態也極幽雅美觀。
(6)垂枝式 採用垂枝型的山茶品種,如孔雀椿、春節、甜香水、點雪等。利用這類品種的樹枝細長、繁多而又下垂或匍匐的樹姿製作。其主幹可製成直干、斜乾等多種形式,分枝下垂,看去有柔和飄逸之態,風格別具一格。
(7)提根式 各種山茶品種都可採用這類形式製作。這類形式的盆景欣賞以根為主。製作時,將主根截去,再將粗壯有力的側根彎曲在表土之上,生長頑健而質朴,極盡蒼勁古拙之致。
Ⅲ 山茶花盆景多少一盆
如果分盆景的盆數,則:
1盆杜鵑花、1盆茶花,1盆杜內鵑花、2盆茶花,1盆杜容鵑花、3盆茶花,1盆杜鵑花、4盆茶花;
2盆杜鵑花、1盆茶花,2盆杜鵑花、2盆茶花,2盆杜鵑花、3盆茶花,2盆杜鵑花、4盆茶花;
3盆杜鵑花、1盆茶花,3盆杜鵑花、2盆茶花,3盆杜鵑花、3盆茶花,3盆杜鵑花、4盆茶花。
共有3*4=12種。
以此類推:3*4+3*2+3*5+4*2+4*5+2*5
=12+6+15+8+20+10
=71(種)
如果不分盆景的盆數,則是:3+2+1=6(種)
這樣可以么?
Ⅳ 茶花如何盆栽
山茶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過冷過熱,白天以不高於25℃,夜間不低於16℃時,生內長最好。夏季忌陽光容直射,10月份以後,翌年5月份以前,則可充分接受陽光。盆土以松疏、透氣、排水良好,pH在5.5~6之間的微酸性土,培植最為適宜。
澆水是培植盆栽山茶的重要環節,山茶澆水的原則是,開花和生長期可略濕,休眠期可略干;夏秋季節,氣溫炎熱,雨量偏少,空氣乾燥,這時盆土要保持濕潤勿干,並對植株多噴葉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有利山茶生長。陰雨天要少澆水或不澆水,雨天還要防止盆土漬水。
注意合理施肥。山茶花謝後,在5~6月份,每月施充分腐熟豆餅稀液兩次,7月份至呈花色前,每月施以磷肥為主的混合肥液3次。施肥宜在晴天傍晚時進行。施肥前要停止澆水,使盆土略干吸收,翌晨後要澆「回水」。2~4月間,不要施肥。
要注意疏蕾。8月間,對生長在內心枝或重疊枝、交叉枝上的花蕾要摘去,或連同枝條一起剪去。1個枝條頂,只留1個健壯花蕾,其餘摘去。
山茶生長緩慢,每3年換盆1次。換盆可在3~4月上旬花後,春梢未萌動時進行。也可在6月上中旬進行。
Ⅳ 山茶花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山茶花盆景的造型設計:茶花的造型宜在春梢萌動前進行。~9月份要及時疏蕾,每個梢只留l~2個花芽。春夏梢形成後,要及時進行盤扎修補處理,同時剪去不必要的交叉枝。其造型與其它樹種類似,用金屬絲盤紮成直乾式、臨水式、曲乾式、卧乾式、俯枝式、懸崖式等多種多樣的形狀。根據茶花植株的大小,可以製作成不同規格的盆景。2~3年生苗,可製作成微型到小型盆景;以粗大、樹干奇形的油茶作砧木,嫁接上茶花,再經過造型和修剪,則能成為較大的樁景。
茶花上盆造型一般為懸岩式和滾枝。用於盆景蟠扎的茶花,上盆時均應斜栽,方能有利於主幹身法的操作。一般主幹先蟠曲為有利蟠枝的身法。常用身法可採用掉拐和滾龍抱柱拐。蟠曲主幹時,茶花的側枝、細枝、葉片一般均應保留。主幹成型後,再加工側枝。側枝蟠枝方式可根據該枝所應占據的幅面特點而定,分別採用立彎、斜彎和不規則回曲,以填補冠幅表面的缺空為度。以上蟠扎均用棕絲進行雙絲拴扎。蟠扎操作應在上盆後待新枝變硬後進行,即上盆後一月左右為宜。由於茶花的木質硬度較強,有如桂花和金彈子,在每一彎拐的操作中應仔細「揉枝」,即將要涉及這一彎拐的枝段的每一小段先行揉曲,正反方向彎曲後使枝乾的樹皮韌皮部通過伸長壓縮,使木質部通過擠壓拉張而適應外力作用,方可拴好棕絲定型。否則,造型完畢後植株枝幹公因樹液增加而折斷。
最後是通過小枝蟠扎而使每片葉子的葉面向外。由於滾枝造型的樹種都是葉腋著花的花木(茶花、桂花、梅花、臘梅、榆葉梅等),造型後的效果是在一圓球形或倒卵形的植株冠面各處都能開花,以顯示雍容華貴。因之蟠扎小枝翻葉的工序應更細致進行。為使枝上互生的茶花葉片均能翻面向外,小枝蟠曲時應精細揉曲和扭曲,既不折斷,又能達到翻葉的效果。操作完成以後,個別無法處理的冗枝、冗葉方能剪除。如蟠扎中有的間隙有待幼梢補充,需在幼梢老化長硬後方可進行。
Ⅵ 山茶花盆景有哪些形態特徵
山茶花盆景的形態特徵:樹干平滑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版革質,表面亮綠色。花單生成權對生於葉腋或枝頂,花瓣近於圓形,變種重瓣花瓣可達50~60片,花的顏色,紅、白、黃、紫均有。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10月~翌年4月間都有花開放。蒴果圓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數重瓣花不能結果。
Ⅶ 盆景茶花怎麼養啊
山茶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過冷過熱,白天以不高於25℃,夜間不低於16℃時,內生長最好。夏季忌陽光直射,容10月份以後,翌年5月份以前,則可充分接受陽光。盆土以松疏、透氣、排水良好,pH在5.5~6之間的微酸性土,培植最為適宜。
澆水是培植盆栽山茶的重要環節,山茶澆水的原則是,開花和生長期可略濕,休眠期可略干;夏秋季節,氣溫炎熱,雨量偏少,空氣乾燥,這時盆土要保持濕潤勿干,並對植株多噴葉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有利山茶生長。陰雨天要少澆水或不澆水,雨天還要防止盆土漬水。
注意合理施肥。山茶花謝後,在5~6月份,每月施充分腐熟豆餅稀液兩次,7月份至呈花色前,每月施以磷肥為主的混合肥液3次。施肥宜在晴天傍晚時進行。施肥前要停止澆水,使盆土略干吸收,翌晨後要澆「回水」。2~4月間,不要施肥。
要注意疏蕾。8月間,對生長在內心枝或重疊枝、交叉枝上的花蕾要摘去,或連同枝條一起剪去。1個枝條頂,只留1個健壯花蕾,其餘摘去。
山茶生長緩慢,每3年換盆1次。換盆可在3~4月上旬花後,春梢未萌動時進行。也可在6月上中旬進行。
Ⅷ 茶花盆栽怎麼養
茶花的家庭養殖方法
Ⅸ 山茶花盆景要怎樣選盆
山茶花盆景的選盆要求:山茶花宜用稍深的長方形或橢圓形盆,圓盆或方盆亦可。回盆的質答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為好。盆色以不與花色爭艷為原則。根據山茶大小高低,選擇適當盆缽,使之配稱。懸岩式盆景用盆可用宜興高足干筒盆或高庄桶盆,滾枝式盆景用盆可用比例勻稱的圓盆、方盆。
材料選用:山茶花喜歡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要求PH值5~6的酸性土,宜用山泥或曬干、風化的塘泥土。
Ⅹ 如何製作茶花盆景 製作盆景要注意什麼
茶花的盆景製作注意:
茶花是具有亞熱帶的植物的習性的,在塑造盆景的時候,盆回土的選擇和擺答放的環境應該符合它的生長習性。
茶花喜歡微酸性的土壤,在選擇土壤的時候注意不要選擇排水性較差的黃泥之類的土壤,可以是腐殖土或者是是丘陵處的紅沙壤。選擇植株的時候,應該選擇比較矮壯的、分枝多葉片均勻的植株,要求生長良好並且沒有病蟲害。
茶花忌陽光直射並且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所以擺放的場所應該是半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