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盆栽幾年能結果
㈠ 荔枝樹幾年結果
荔枝是一種長壽果樹,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樹仍結果累累。荔枝開始結果年齡和回苗木繁殖方法、品種答及管理水平有密切關系.實生法繁殖的荔枝樹,結果較遲,一般需要6-7年,甚至十多年;而用駁枝或嫁接法繁殖的荔枝樹,種植2-3年後即能開花,但由於荔枝是高大喬木樹種,營養生長消耗養分多,故成果甚少,5-6年後才有收獲。營養生長旺盛的品種如大造等,開始結果較遲;營養生長不太旺盛的品種如糖駁、禾荔等,較容易轉向生殖生長而成花,開始結果較早。管理精細的荔枝樹進入結果期較早,如博臼縣旺茂鎮民豐客鵝塘村1975年種125株,種後間種柑桔,管理水平較高,1977年的荔枝樹冠直徑2.0米,高1.8米,平均株產75公斤。粗放管理的荔枝樹進入結果期較遲,如平南縣大新鎮安福村荔枝場種後管理差,樹勢弱,7-8年後才有少量收獲。一般來說,駁枝苗種後5-6年開始有少量收成,8-10年株產能達到20-25公斤,20年後進入盛產期,株產達50-75公斤。
㈡ 荔枝樹要種幾年才能結果
一般三年左右,種的好兩年也可能結果,但是如果有較多的果實收貨,一般都需要三年以上才行
㈢ 荔枝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一般要多少年
荔枝種子發芽的苗,屬於實生苗。
實生苗的坐果時間會很長,部分品種要多達15年以上才可以初掛果。
而且果質及採收方便程度都不如嫁接苗。
㈣ 荔枝樹幾年結果 荔枝樹嫁接方法
荔枝嫁接是用高產穩產、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的枝條或芽作為接穗,用抗逆性和適應性強、根系發達的品種的種子所育出的實生苗作為砧木,經過嫁接而培育苗木的繁殖方法,用芽作為接穗的嫁接方法稱芽接,而用枝條作為接穗的嫁接方法稱為枝接,此方法是生產上最常用的方法。
1.嫁接繁殖的主要優點
(1)嫁接苗根系發達,主根深,側根多,種植後成活率高;
(2)嫁接苗能保持母樹的優良性狀;
(3)嫁接苗樹冠矮化,適宜合理密植,增加單位面積株數,為提高單產創造條件;
(4)嫁接苗可節約優良品種的枝條接穗,苗木整齊,適宜大批生產。
2.砧木的培育
(1)砧木品種的選擇本地野生荔枝、廣東淮枝、黑葉等品種。
(2)苗圃地的選擇選擇能通車輛、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疏鬆、坐北向南、陽光充足、冬季冷空氣不容易積聚的平地或緩坡地。
(3)整地起畦對新開荒土地應提前30天犁翻暴曬、風化後,再深耕細耙,清除樹根雜苗,然後起畦。每畝施2000千克腐熟堆肥或廄肥作基肥,基肥施在播溝或畦面上並與土壤混勻。畦面寬約80厘米,溝寬40厘米。
(4)播種時間和播種量荔枝成熟後,果實內的種子已成熟飽滿。荔枝種子不耐存放,自然堆放3~5天會因乾燥或發霉而失去發芽力。當天採的種子最好當天播完,如果采種後不能及時播種,可以用細河沙,或濕木糠、椰糠、苔蘚等物混合後貯藏,待出芽後再播種。每畝條播用飽滿種子60千克,撒播用種子100千克。播種可採用開溝條播或整畦撒播,條播行距為0.2米,播後蓋土3厘米左右,每天早晚淋水1~2次,保持土壤濕潤,等幼苗長6~7厘米高時進行間苗補苗。
(5)打頂抹芽苗木出土後,為了加快幼苗生長,每月施水肥1~2次,經常除草和淋水。砧木苗長到30厘米高時摘心,並將側芽抹除,培養直立、光滑、健壯的主幹,以利今後嫁接。
3.嫁接技術
(1)嫁接時間荔枝一年四季都可以嫁接,但在海南最適宜嫁接的時間是3~5月份和9~10月份兩個時期。
(2)采接穗在選出的優良母樹上,採集無病蟲、生長充實、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作為接穗。枝條采後,剪去葉片,用濕衛生紙包好裝在塑料袋中,以防乾枯。當天採的枝條最好當天嫁接。
(3)嫁接方法目前荔枝的嫁接方法主要採用枝接中的切接、舌接等方法。切接的優點是能利用較幼嫩的接穗,不受物候期和剝皮難易的影響,只要溫度條件適宜,任何時候都可以嫁接,在海南分春、秋兩季進行,嫁接成活率高,出苗快,萌芽整齊。其步驟如下:
①砧木切削選平滑部位剪斷,削成斜面,並在木質部的邊緣向下縱切一刀,切口的長與寬和接穗的長面相對應。砧木開口在一邊,砧木切去上部。
②選接穗方法與芽接大致相同,要選充實老熟的1~2年生的春梢或秋梢作接穗。但穩定、飽滿的頂蓬梢也可利用。
③接穗切削選發育飽滿的葉芽截成2.5~3厘米長,深以不傷或微傷木質,帶1~3個壯芽,在芽的對應面削一僅及木質部的平面,可以通頭,也可以削成1~2厘米長的一個切面或對側削成45度的一短切面,長0.7~0.8厘米。
④接合與包紮將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與砧木一側的皮層對准接觸,砧木切口的皮層包於接穗外面。用超薄塑料薄膜帶縛實、密封,接活後接穗可自行沖破薄膜,長出新梢。
(4)嫁接苗成活後的管理
苗木嫁接成活後,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每半個月淋一次腐熟稀薄糞水,每抽一次新梢應及時噴農葯保護嫩梢防止蟲害。可在新梢抽出至轉綠前噴1~2次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防止蟲害。當苗高30厘米時應摘心打頂,留2~3條主分枝,為將來形成半圓球形樹冠打下基礎。
(5)苗木出圃與包裝運輸
苗木出圃標准:砧穗親和良好,嫁介面上下發育均勻。嫁接部位在15厘米~30厘米。砧木介面下方2厘米處莖粗大於或等於0.7厘米,有2~3條分枝。主幹粗直,苗高40厘米~50厘米,生長健壯,葉片整齊,葉色濃綠,枝幹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荔枝苗以在新梢萌芽前出圃種植成活率較高,出圃前最好先將苗木移入營養袋培育,這種苗,生產上常稱為袋裝苗。經過1~2個月恢復後,再將袋苗移植大田,這樣可提高成活率和縮短移栽後恢復期,特別是在乾旱、高溫、寒冷天氣效果更顯著。同時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到輕搬、輕放和注意防曬遮蔭。
㈤ 荔枝種了幾年才會結果
但一般荔枝生長在北回歸線以南長勢和果質會較好
實生苗的坐果時間會很長,部分品種版要多達權15年以上才可以初掛果,而且果質及採收方便程度都不如嫁接苗。
因此才推廣荔枝嫁接技術,縮短坐果時間。
另外由於荔枝皮層含單寧,嫁接成活比一般植物難度稍高,因此最好用成熟結果母枝找技術好的人進行砧木嫁接。
㈥ 荔枝樹怎樣才能結果,需要多少年
荔枝開始結果的時間因不同的繁殖方式而異,圈枝繁殖只需-3年就可以結果。
1、實生繁殖的荔枝樹由於要經過漫長的童年期,一般要10-15年才能開始結果。
2、嫁接繁殖的荔枝樹,一般3-4年冠幅長到1米以上時就可以結果。
3、圈枝繁殖的荔枝樹,由於發育年齡較大,根系發達,結果比較早一些,大概2-3年冠幅長到1米左右就可以結果。
生產上大多都是用嫁接和圈枝繁殖,實生繁殖往往育種時才用。結果持續的時間一般可以百年以上,許多傳統荔枝產區,千年荔枝樹開花結果仍然正常。
(6)荔枝盆栽幾年能結果擴展閱讀:
荔枝樹的土壤管理:
1、樹冠下的土壤管理。
荔枝幼齡樹的根系較少,生長弱,而且具有與某種真菌共生的菌根,菌根的生長要求具有比較通氣的土壤環境。因此,荔枝樹冠下樹干周圍土壤必須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才有利於菌根的形成和根系的迅速發育。所以,樹冠下的土壤要及時鬆土,多施有機肥,地面復蓋,防止板結。
2、樹盤外的土壤管理。
幼齡期的荔枝園,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行間應間作短期作物,結合間作進行多次的施肥、灌溉、鬆土,並將間作物收獲後莖桿和綠肥翻入土中,增加有機質、改良土壤。植後第二、三年,必須有計劃的把樹盤外圍的土壤進行改良。
具體做法,秋冬季時,在原植穴外挖50厘米深,40~50厘米寬的溝,每株每年壓入100公斤左右的雜草、樹葉或綠肥,加1.5公斤過磷酸鈣,上面再蓋土。挖壓青施肥溝,第一次在苗木的東西側挖,第二次在苗木的南北側挖,或者沿樹冠外圍挖一圓圈。
㈦ 荔枝種幾年才可以結果
一般情況都要四,五年才結果,有灌溉設備的三年可以結果,管理少的要七八年才能結果
㈧ 種植一棵荔枝需要多少年才能收成
種植一棵荔枝需要-3年可以收成。
荔枝是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
分布於中國的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因性熱,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堅實,紋理雅緻,耐腐,歷來為上等名材。
(8)荔枝盆栽幾年能結果擴展閱讀:
荔枝樹喜高溫高濕,喜光向陽,它的遺傳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對低溫,但最低氣溫在-2至-4℃又會遭受凍害;開花期天氣晴朗溫暖而不幹熱最有利,濕度過低,陰雨連綿,天氣乾熱或強勁北風均不利開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災害天氣,會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荔枝營養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B、C等,並含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種營養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氣止痛之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病後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氣疼痛等症。現代研究發現,荔枝有營養腦細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並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然而,過量食用荔枝或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食用荔枝,均可能發生意外。
㈨ 一根荔枝苗要長幾年才可以結果
荔枝一般2~3年即可結果,豐果要3~4年
㈩ 原生荔枝樹苗幾年結果
實生的荔枝樹可能要七八年才能開花結果的,一般來說實生果樹存在童期的,要度過童期才有可能開花結果的,所以正常來說荔枝果樹都是用的嫁接苗,3年左右即可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