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盆景
⑴ 深圳有什麼地方好玩噠
1、世界之窗(深圳標志型景點)
將世界奇觀、古今名勝、歷史遺址、自然風光、各國民居、異國雕塑、民俗風情、民間歌舞等匯於一園,讓遊人通過世界之窗,了解外部世界的美妙奇觀。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現代科技娛樂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九大景區,內建有118 個景點,包括了金字塔、吳哥窟、大峽谷、凱旋門、聖彼得大教堂、泰姬陵、悉尼歌劇院、比薩斜塔等,精緻絕倫,維妙維肖。作為景區活動中心的世界廣場,可以容納遊客萬餘人,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景區內又展現出另一種迷人的異國情調。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節目組成的狂歡之夜藝術大巡遊,把景區游園活動推向高潮。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120
2、歡樂谷
現代休閑理念和高新娛樂科技手段,敢為人先地創立了高參與性、高科技娛樂性的新型旅遊品牌,從而營造了自然、清新、活潑、驚奇、熱烈、刺激、趣味性強的休閑旅遊氛圍,為遊客帶來充滿陽光氣息和動感魅力的奇妙之旅,增進體智、啟迪心靈的時尚體驗。美國引進的高科技、強刺激型的機動娛樂項目。
地點: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杜鵑山
門票:120
3、深圳野生動物園
我國第一家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環境風景區;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華之最光榮稱號。空氣新鮮,環境幽靜;小橋流水,懸崖飛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水禽湖波光瀲灧,鳥禽成群、嬉戲追逐;食草動物們悠然漫步;猛獸區險象環生,驚險刺激;飛禽走獸奇異多姿,自然環境幽雅恬靜,馬戲、群象、海豹、鳥類等表演館將遊客帶入一座座神奇、歡樂的世界。
地點:深圳西麗湖東側
門票:100
4、深圳海洋世界
由「海洋劇場」、「海底奇觀」、「幻游海洋」、「海洋博覽」、「海神花園」、「海洋廣場」景觀組成,這里有海豚、海獅、海豹的精彩表演,還有鯊魚館、海洋魚類、潛水表演、海洋珍品和海洋世界藝術團的傾情演出。
地點:深圳小梅沙
門票:90
5、仙湖植物園
以旅遊為主,科研科普為輔的風景植物園。全園分天上人間、湖區、廟區、沙漠景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六大景區,建有別有洞天、迷宮、天池、蘆汀鄉渡、仙渡、玉帶橋、逍遙谷、野營區、龍蹲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和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裸子植物區、國際蘇鐵保存中心、盆景園、珍稀樹木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保存的植物達三千多種。
地點: 深圳市東郊蓮塘
門票:20
6、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
明思克」航母是前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成員,是一艘以反潛防空為主的多功能中型航空母艦。該艦1972年開始製造,1978年納入海軍編制服役於太平洋艦隊,據悉它在世界常規航母中名列第五.以艦長273米的龐大身軀、3.6萬噸的排水量橫沖直撞於遠東海域,1993年該艦被賣至韓國, 1998年6月,被深圳明思克公司收購,並開辟成「軍事題材」的旅遊項目。
地點:深圳沙頭角海濱
門票:100
7、深圳青青世界
自然風情與民族文化相融,雅緻農業與旅遊觀光互補,形成一種具濃厚現代色彩的山林野趣.木屋、別墅、中餐廳,侏羅紀公園、陶藝館、果園、茶亭、游戲區、民藝廣場、露營區、垂釣俱樂部等,還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露天表演場等娛樂設施。
地點:深大附中
門票:40
8、中國民俗文化村
從不同角度反映眾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有21個民族的24個村寨,均按原景觀的 1:1比例建造.可以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外,還可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製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遊行、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慶節日等各種場景。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70
9、深圳錦綉中華
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佔地四百五十畝,分為主點區和綜合服務區兩部份。景點區中,近百處景點大致按照中國區域版圖分布,是中國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精粹的縮影.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有眾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石拱橋、天文台、木塔(趙州橋、古觀星台、應縣木塔),最大的宮殿(故宮),海奇山峰(黃山)、最大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有肅穆庄嚴的黃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輝煌的孔廟、天壇,雄偉壯觀的泰山,險峻挺拔的長江三峽,如詩似畫的灕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蘇州園等江南勝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風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匯豐銀行緒大婚、孔廟祭典的場面與民間的婚喪嫁娶風俗盡呈眼前。錦綉中華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歷史之窗、文化之窗、旅遊之窗,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總之,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 70
⑵ 盆花圖片及名稱圖片大全花盆
天門冬(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的植物,又稱絲冬、天棘、天文冬、萬專藏藤、大當門屬根。
天門冬適應力強,管理粗放,易於栽培,適宜於家庭養護。天門冬喜肥沃的沙質土壤,適宜於濕潤的氣候和環境,但是怕澇和烈日曬。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忌乾旱及積水。宜選窢耿促際詎宦存為擔力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種植。
見網路
⑶ 雙子座男生適合什麼盆栽
雙子座的男性擅長辭令,詼諧幽默,你的出現很快能使談話氣氛熱烈起來,和你在一起永回遠不會感到寂寞。答相反,離開朋友、夥伴或者頻繁的社交活動,雙子男就會感到生活茫然若失。誰會是雙子座男生最配呢? 雙子與水瓶同屬於風象星座,女水瓶是傳統與前衛的化身,她能夠欣賞各式各樣的人類,不論性別、年齡、種族、文化等,可說是相當具有博愛的潛力,但是她仍是比較偏好那些新潮又聰明的人類,如雙子座男人,雖然他們可能油腔滑調,用情不專,但水瓶座的女生會認為,油腔滑調並無不妥,用情不專是人之常情(可能自己也是如此),最關鍵的是,彼此對於新的人事物與觀念都能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這就是你們關系一直保持和諧的根本原因。你倆都屬於智慧、前衛新潮派的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甚至彼此有相見恨晚的感慨喔。你倆很容易產生相知相惜的感覺,進而敞開心胸接納對方,是開朗瀟灑的組合。
⑷ 綠色盆栽植物圖片及名稱
天門冬(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的植物,又稱絲冬、版天棘、天文冬、萬藏藤、大權當門根。
天門冬適應力強,管理粗放,易於栽培,適宜於家庭養護。天門冬喜肥沃的沙質土壤,適宜於濕潤的氣候和環境,但是怕澇和烈日曬。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忌乾旱及積水。宜選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種植。
見網路
⑸ 關於銀河系或星辰的書籍(不是星座)
1 《宇宙》 卡爾·薩根 著 周秋麟、吳衣俤等譯 在薩根筆下,宇宙的秘密不是守著大型望遠鏡的天文學家們獨享的事物,而是緊密交纏在人類的歷史與未來、政治與宗教、命運與夢想之中。這是一首真正的宇宙之史詩。從來沒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這樣恢宏、優美、光彩奪人,像偉大的文學作品一樣觸及心靈深處。 2 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分子 I. 阿西莫夫 著 朱嵐 等譯 這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包羅所有自然科學領域基礎知識的科普名著,具有阿西莫夫式典型的簡潔、通俗和優美。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人都應當收藏一套。 3 《通俗天文學》 著名科學家,作家,翻譯家 金克木翻譯 4 .《天文愛好者》,目前國內最有名、歷史最久的天文雜志;另外,對於入門性質的初學者來說,有一本書叫《天文愛好者手冊》是很不錯的。 5 《中國國家天文》,剛發行的. 6 《中國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雜志》屬於專業類的雜志,是學報性質的,而《天空和望遠鏡》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雜志了,但那是美國的,是英文的,而且比較昂貴。這些都可以在郵局訂閱。 7 《天文學新概論>> 關於花卉的書籍 中國花卉園藝》、《中國花卉報(報紙)》《中國花卉盆景》《花木盆景》、 《花卉》、《園林》《現代園藝》《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等雜志。
⑹ 深圳附近有什麼好玩的
摘楊梅沒有,摘草莓就很多地方,沒什麼地方好玩的。
⑺ 誰有關於蘇州古典園林的資料
州古典園林,指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的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於明代,鼎盛於清代。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佔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著作《蘇州古典園林》
葉聖陶《蘇州園林》
《世界遺產叢書:蘇州古典園林》
邵忠《蘇州古典園林藝術》
地理位置園林概況
建築特色
園林發展史
文化意味
當代蘇州園林
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登錄過程
遺產登錄標准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園林
滄浪亭
拙政園
留園
網師園
環秀山莊
獅子林
藝圃
耦園
退思園
未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園林
遺產價值
相關著作 《蘇州古典園林》
葉聖陶《蘇州園林》
《世界遺產叢書:蘇州古典園林》
邵忠《蘇州古典園林藝術》
地理位置
展開 簡介[1] 蘇州園林吸收了江南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是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理所當 蘇州古典園林
然被聯合國列為人類與自然文化遺產。蘇州園林善於把有限空間巧妙地組成變幻多端的景緻,結構上以小巧玲瓏取勝。獅子林、滄浪亭、拙政園、留園統稱「蘇州四大名園」,而其中的拙政園和留園更是屬於中國四大名園。蘇州園林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譽。蘇州園林代表了中國私家園林的風格和藝術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聖地。
編輯本段園林概況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記載,蘇州 蘇州古典園林
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四大名園」與同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網師園、環秀山莊、藝圃、耦園、退思園一道,構成蘇州園林的傑出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可以體驗讓人舒暢的生活,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蘇州地處水鄉,湖溝塘堰星羅棋布,極利因水就勢造園,附近又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可謂得天獨厚;蘇州地區歷代百業興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條件追求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加之蘇州民風歷來崇尚藝術,追求完美,千古傳承,長盛不衰,無論是鄉野民居,還是官衙賈第,其設計建造皆一絲不苟,獨運匠心。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產生於蘇州園林的鼎盛時期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充分體現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們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這四座園林佔地面積不廣,但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台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它們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在美化居住環境,建築美、自然美、人文美為一體等方面達到了歷史的高度,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於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其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於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編輯本段園林發展史
從宋代起經元、明、清的千餘年來,蘇州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著許多獨樹一幟的私家園林。所有這些古典園林,其建築布局、結構、造型及風格,都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遺跡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台、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境。構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總體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後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據《蘇州府志》統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現存的蘇州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包括大大小小幾百座古典園林。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它們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編輯本段文化意味
蘇州古典園林,一向被稱為「文人園林」。白居易在《草堂記》中說:「覆簣土為台,聚拳石為山,環斗水為池」,這是文人園林的範式。蘇州園林充分體現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設計構築中,採用因地制宜,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種種手法來組織空間,造成園林中曲折多變、小中見大、虛實相間的景觀藝術效果。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在都市內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山林」。 蘇州園林是時間的藝術、歷史的藝術。園林中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具陳設、各式擺件等等,無一不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無不蘊含著中國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 「雨驚詩夢留蕉葉」,這是對蘇州園林生動的寫照;「風裁書聲出藕花」,這是對園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歲月之門,引領著我們走進「蘇州園林」。
編輯本段當代蘇州園林
東園蔣園 靜思園 明軒,位於美國紐約市大都會博物館內 。 東吳小築,位於雲南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內 。
編輯本段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英文名稱: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蘇州古典園林: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於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產登錄過程
1997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登錄標准
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准而登錄: (i)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ii)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iv) 人類歷史發展中某—建築風格的傑出範例; (v)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園林
滄浪亭
古典園林
滄浪亭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佔地面積10800平方米。園內有一泓清水貫穿,波光倒影,景象萬千。「滄浪亭」始為五代吳越王錢繆之子錢元亮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蘇氏之後,滄浪亭幾度荒廢,南宋初年(12世紀初)一度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把傍水亭子移建於山之巔,形成今天滄浪亭的布局基礎,並以文徵明隸書「滄浪亭」為匾額。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已非宋時初貌,但其古木蒼老郁森,還一直保持舊時的風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園林的風格。 踱步滄浪亭,未進園門便見一池綠水繞於園外,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園內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外臨清池,曲欄迴廊,古樹蒼蒼,壘疊湖石。人稱「千古滄浪水一涯,滄浪亭者,水之亭園也」。 滄浪亭主要景區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列建築,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它高踞丘嶺,飛檐凌空。亭的結構古雅,與整個園林的氣氛相協調。亭四周環列有數百年樹齡的高大喬木五、六株。亭上石額「滄浪亭」為俞越所書。石柱上石刻對聯: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上聯選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下聯出於蘇舜欽《過蘇州》詩中「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句。全園漏窗共108式,圖案花紋變化式端,無一雷同,構作精巧,環山就有59個,在蘇州古典水宅園中獨樹一幟。 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築是假山東南部面闊三間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觀聽無邪,則道以明」意為堂名。為明、清兩代文人講學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嚴肅穆。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相傳乾隆帝南巡時,曾召譽滿江浙的蘇州評彈藝人王周士於此堂內說書。堂南,「瑤華境界」、「印心石層」、「看山樓」等幾處軒亭都各擅其勝。折而向北,有館三間名「翠玲瓏」,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瓏」意而為名。 竹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築園以來的傳統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現植各類竹20餘種。「翠玲瓏」 館連貫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後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瓏」相鄰的是五百名賢祠,祠中三麵粉壁上嵌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為清代名家顧汀舟所刻。五百名賢只是取其整數而言。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傳贊四句,從中可知這些古賢的概況,他們是從春秋至清朝約2500年間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名賢中的絕大部分是吳人,也有外地來蘇為官的名宦。名賢像多數臨自古冊,也有的來自名賢後裔,具有文獻價值。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此外還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映襯。滄浪亭著名的建築還有觀魚處等。另有石刻34處,計700多方。
拙政園
古典園林景色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毫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62畝(另三資料分別為:51950平方米、約50000平方米、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朴、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築「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里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它建築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布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峰等,均為移建。 拙政園的建築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迴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築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鬆散的園林建築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築彷彿浮於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麗日,秋日紅蓼蘆塘,無不四時宜人,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餘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留園
古典園林
留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坐落在蘇州市閶(音:chāng)門外,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於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留園佔地約30畝(另兩資料:2頃、約30000平方米),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建築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築物設有多種門窗,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台、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留園內的建築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網師園
藝圃位於蘇州閶門內,建於明代。原為葯圃,清初改現名,又稱敬亭山房。葯圃為住宅花園,面積為3330多平方米(另一資料:約3000平方米),在蘇州諸園中,以園景開闊、自然質朴稱勝。有山林野趣,較多保持了明末清初的舊貌。
耦園
,東部為園林。東部園林面積約2500平方米,分為庭院和內園兩部分。園內建築簡朴無華、清新淡雅,其所有山、亭、館、廓均緊貼水面,為獨辟蹊徑的貼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寫意的山水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後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寫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條件與生活環境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可以體驗讓人舒暢的生活,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於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憩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⑻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道家、法家、儒家為內核,還有墨家、名家、佛教、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道家、法家、儒家文化這個主要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名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⑼ 什麼盆栽植物除甲醛效果最好
1、垂葉來榕
垂葉榕是一種耐熱、耐寒源、耐濕的常綠喬木,對光線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垂葉榕也是室內植物最好的選擇之一,它可以有效去除地毯和傢具中的污染物,例如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
2、散尾葵
散尾葵在「清除」污染物的效率方面要勝於其他綠植,它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苯(洗滌劑和塑料中)、甲醛(傢具的清漆和地板漆中)等揮發性有害物。
3、棕竹
棕竹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南部至西南部也有分布。它也是凈化空氣中的甲醛、氮、二甲苯和甲苯的最有效的植物之一。
4、蘆薈
蘆薈能在夜間不斷釋放氧氣,使其成為理想的卧室「擺件」。它還能有效地抗苯和甲醛,保持空氣環境的純凈。
5、波士頓蕨
波士頓蕨是多年生常綠蕨類草本植物,原產熱帶及亞熱帶,我國台灣也有分布。波士頓蕨株型美觀、葉片色澤明亮,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就一直出現在西方各種室內造景中,尤其擅長去除甲醛。
⑽ 南京雨花台和天文台門票價格多少
雨花台門票 10元。天台門 大約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