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孑蘭盆栽
⑴ 君孑蘭怎麼養護
君子蘭粗壯的肉質根在蓄足水分的同時,也給其賴以生存的土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只有那種透氣性好、質答地疏鬆、含腐殖質豐富的營養土才適宜君子蘭肉質根的生長。耐爛的樹葉或者是松毛,必須發酵後才能使用,不發酵不行,不發酵就容易把根燒爛,君子蘭必須一年換一次土。
君子蘭倒盆換土的時間和次數依苗的大小和季節而定。像這些成齡的君子蘭一年要換一次土。換土時間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因為這時君子蘭生長旺盛,不會因換土影響植株的生長。從盆內取出君子蘭,剪除爛根和沒有吸收能力的老根,除去廢土。在葉內外噴施護樹將軍消毒殺菌保溫防寒。之後向里填2-5厘米厚營養土,抓一把土將根內部添實,然後將植株放在盆內,向盆內填營養土到盆高的一半時,順著盆沿輕輕用手向下按,這樣根都立在盆內,不容易彎曲。換土關鍵一點是要把根部用土裝實。否則,根部沒有土,水分、養分達不到根部,易造成爛根、夾箭。換完營養土後,澆透水即可。
⑵ 君孑蘭室內養好還是陽台上養好
君子蘭室內養比室外養較好些,因君子蘭是喜陰性植物能長期在室內種植,室外陽台容易在太陽下曝曬出現焦葉或黃葉的症狀,最好在室內向陽通風處種植有利君子蘭的生長。
⑶ 君子蘭花怎麼養最好
君子蘭屬石蒜科君子蘭屬。為多年草本花卉,肉質根粗壯,莖分根莖和假鱗莖兩部分。葉劍形,互生,排列整齊,長30-50厘米,聚傘花序,可著生小花10-60朵,冬春開花,尤以冬季為多,小花可開15-20天,先後輪番開放,可延續2-3個月。每個果實中含種子一粒至多粒。
君子蘭是一種原生於非洲的品種獨特的花卉。它傳入我國只有100多年歷史,而在民間養殖,僅有40多年,但由於該花姿態優美,端莊典雅,受到廣大養花者的喜愛。它那厚實光滑的葉片直立似劍,象徵著堅強剛毅、威武不屈的高貴品格;它豐滿的花容、艷麗的色彩,象徵著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和幸福美滿,所以人們廣泛培育。
[別名] 劍葉石蕊
[科屬及形態]
君子蘭是花葉兼賞的名貴盆栽花卉,屬石蒜科。君子蘭葉態優美,形似劍,所以又名劍葉石蕊。葉基部套疊成鱗片狀,象一股粗壯的噴泉平地湧出,而有光澤。君子蘭花為廣漏斗形,呈傘形花序,10到18朵聚集成球狀,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直立生長,花瓣6裂,花朵橙紅色,花期冬、春季,可長達一月。君子蘭的品種一般分為狹葉君子蘭、大花君子蘭和垂笑君子蘭,常見栽培的是後兩種。
[生長習性]
君子蘭原產於非洲南部,生長在大樹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熱又不耐寒,喜歡半蔭而濕潤的環境,畏強烈的直射陽光,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8--22之間,5℃以下,30℃以上,生長受抑制。君子蘭喜歡通風的環境,喜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適宜室內培養。
[繁殖及栽培]
⑴繁殖:
主要採用分株法和播種法。
君子蘭怎樣進行有性繁殖?
君子蘭通常只用兩種繁殖方法:一種是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法;另一種是無性繁殖中的分株繁殖法。大花君子蘭用播種繁殖比較普遍。繁殖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大量繁殖,以滿足從多養花者的需要。但用播種繁殖頭版 先要進行人工授粉,最好是進行異株授,在為異株授粉結子率高,健壯的植株經異株繁殖後一般可結子十粒;同株授粉只能結子幾粒。
授粉的方法是:當花被開裂後2-3天,花苞成熟、柱頭有粘液分泌時,即為授粉時機。授粉時,用新毛筆蘸取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振落在雌蕊的柱頭上。為了提高結子率,可上午9-10時、下午2-3時之間各授粉1次。大約在8-9個月後種子才成熟。當以果皮由綠色逐漸變為黑紫色時,即可將果穗剪下,過10-20天後把種子剝出。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35℃的溫水中浸泡20-30分鍾後取出,晾1-2小時 (這時,如能用10%磷酸鈉液浸泡20-30分鍾,取出洗凈後再在清水中浸10-15小時,則更好),即可播入培養土. 播種的花盆放置在室溫20-25℃環境中,使濕度保持在90%左右,大約1-2星期即萌發出胚根。
進行播種繁殖還要做好的一件工作是要先准備好培養土。製作培養土可用的材料很多,但比較容易取得的一種是用從樹林表層取來的帶有充分腐殖質的疏鬆土,摻入1/3的干凈細沙土即可。
君子蘭喜歡略帶酸性的土質,其pH值在6-6.5的為適宜。用播種方法繁殖君子蘭的時間要求並不嚴格,春、秋、冬三季都可播種,但氣溫是一個重要條件,最好在20-25℃的氣溫條件下播種,就能適應萌發胚芽的溫度要求。
栽培
①土壤:
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中滲入20%左右砂粒,有利於養根。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時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3寸盆。第二年換5寸盆,以後每過1--2年換入大一號的花盆,換盆可在春、秋兩季進行。
②澆水: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貯存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乾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導致新葉萌發不出,原來的葉片焦估,不僅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但是,澆水過多又會爛根。所以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干濕情況,出現半干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就是恰到好處。
那麼,究竟幾天澆一次好呢?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每天澆1次;夏季澆水,可用細噴水壺將葉面及周圍地面一起澆,晴天一天澆2次;秋季隔天澆1次;冬季隔天澆1次;冬季每星期澆一次或更少。但必須注意,這里指的是「一般情況「。必須隨著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比如說,晴天要多澆;陰天要少澆,連續陰天則隔幾天澆一回;雨天則不澆。氣溫高、空氣乾燥時一天要澆幾次;花盆大的,因土內儲水量大而不易風干,可少澆;花盆小,水分容易蒸發掉,則應適量多澆。花盆放置在通風好、容易蒸發的地方,宜適量多澆;通氣差、蒸發慢、空氣濕度大的地方則應少澆。苗期可以少澆;開花期需多澆。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⑷ 盆栽君子蘭怎麼養
子蘭來是喜歡濕潤的植物,適自宜在高濕度環境下生長,但對光照要求不高,只要溫度適宜,光照時間長一點或是短一點都無所謂。雖然良好的光照能夠保證君子蘭花顏色鮮艷,但它還是喜歡稍微弱一些的光線,所以一定要避免強光。
君子蘭長大了,就需要給它換個大盆。換土時間選擇在春秋兩季,因為這時君子蘭生長旺盛,不會因換土影響植株的生長。換土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根部用土裝實,不然倘若根部沒有土,那麼水分和養分就達不到根部,易造成爛根。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存蓄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乾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但是,澆水過多又會爛根。
所以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干濕情況,出現半干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就是恰到好處。
(4)君孑蘭盆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君子蘭換盆之後,需要適當的恢復,要放在陰蔽的地方養護,以減少水分蒸發,讓君子蘭能夠服盆,大概10天之後,就可以開始逐漸增加光照了
2、如果發現有爛根或者是空心根,就要全都剪掉,並浸泡高錳酸溶液或其他殺菌溶液。如果根系長的太旺盛,可以剪掉三分之一的根系,這樣可以讓君子蘭更容易開花。
⑸ 君孑蘭種植用土和草木灰能行嗎
君孑蘭種植用土和草木灰能行的。
君子蘭(學名:Clivia miniata),別名劍葉石蒜、大葉石蒜,是石蒜科君子蘭屬的觀賞花卉。原產於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後也開花,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於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乾燥環境。君子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常在溫室盆栽供觀賞。分株或種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蘭(C. nobilis),各地溫室栽培,花色多樣。君子蘭的壽命達幾十年或更長。君子蘭是長春市的市花。
君子蘭為石蒜科。君子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文雅俊秀,有君子風姿,花如蘭,而得名。根肉質纖維狀,葉基部形成假鱗莖,葉形似劍,長可達45厘米,互生排列,全緣。傘形花序頂生,每個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達40朵以上。小花有柄,在花頂端呈傘形排列,花漏斗狀,直立,黃或橘黃色。可全年開花,以春夏季為主。果實成熟期10月左右。花、葉並美。美觀大方,又耐陰,宜盆栽室內擺設,為觀葉賞花,也是布置會場、裝飾賓館環境的理想盆花。還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和葯用價值,是人們的首選品種。
⑹ 盆栽君子蘭應用什麼土質
君子蘭是肉質根,換盆時盆下部1/4~1/3深的部分可以填充直徑5~10毫米的碎磚塊等粒狀物,以便盆土排水和透氣。盆栽用土中應以腐葉土、泥炭土為好,也可作用樹皮、煤灰渣等栽植,培養土中應添加基肥。 另外, 秋冬春三季是君子蘭旺盛生長時期,每3~4周左右施1次液體肥。可用發酵的有機肥或復合有機化肥。夏季氣溫高,君子蘭呈半休眠狀態,停止施肥。君子蘭的適宜溫度為18℃~25℃,30℃以上的高溫對生長不利,0℃以下受凍害。冬季最好有6~8周休眠期,溫度為10℃左右。冬春兩季可放在向陽的地方,夏秋兩季應遮去50%~70%的陽光。
據君子蘭的生理特點,要求土壤疏鬆透氣,有良好的保水性,保肥性,且比較肥沃,以適應君子蘭的根系生長,腐葉土具備這些特點。所以選用腐葉土最好。腐葉土包括柞樹葉土、橡樹葉土、榛葉土及落葉松針土等。必須用天然腐熟的樹葉土,不能有含其他雜質。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不同的篩子篩出適用的粒塊。栽小苗用小的粒塊,成蘭則用較大的粒塊。
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中滲入20%左右砂粒,有利於養根。
耐爛的樹葉或者是松毛,必須發酵後才能使用,不發酵不行,不發酵就容易把根燒爛,君子蘭必須一年換一次土。
君子蘭用土要講究,以闊葉腐葉土、針葉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土壤為最好,具疏鬆、肥沃呈微酸性,有利於肉質根的發育。盆栽土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河沙和有機堆肥按5∶3∶1的比例混合配置,盆底部需墊一層粒狀的排水物,以利排水和通氣。
⑺ 君孑蘭花怎樣種植怎麼辦
將植株從盆中磕出,輕輕除去泥土,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潔凈的利剪剪去干癟根、爛回根。如有爛根嚴重的答,需將其先栽植在用開水消毒過的沙土中促發新根。爛根較少的可在剪過後把根部浸入0.02%-0.05%高錳酸鉀水溶液中1分鍾左右取出,蘸少許硫磺粉或草木灰,晾乾可換上新培養土重新上盆,元爛根的可直接栽植。剪過根的,栽植後不要立即澆水,待傷充分干透後再適當澆水,以後的一段時間內也要控水,放半陰處養護,土壤保持半濕即可,切不可使盆土過濕,以免產生爛根。
所換新土,最好是君子蘭專用土。君子蘭土主要是腐葉組成,疏鬆透氣,有利根系生長。如沒有專用土,也可用松針土替代。並要加入30%的蜂窩煤灰,這對土的疏水和透氣性是非常有利。把蜂窩煤灰放在清水中浸泡48小時,撈出晾乾,然後敲碎,再加入君子蘭土中拌勻即可使用。君子蘭透水是關鍵,透水不暢,甚至板結的培養土,使盆土濕而不幹,土中長期缺氧,極易導至爛根。
⑻ 回頭青能與君孑蘭一起盆栽么
回頭青,北方人稱三棱草,可以與君子蘭分開單獨盆栽,不要在同一個花盆栽種,因為回頭青與君子蘭,生長施肥澆水管理不同。
⑼ 君孑蘭的種植
君子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君子蘭屬石蒜科,為多年生的常綠草本植物。葉片寬闊呈帶形,質地硬而厚實,並有光澤及脈紋。
君子蘭的花朵沒有牡丹花的富麗堂皇,也沒有榮莉花的芳香濃郎,更沒有月季花的艷麗多姿,但它有劍一般的綠葉,寬厚光亮;火-般的紅花,亭亭開放,紅綠交相輝映,是美化環境的理想盆花。
君子蘭養殖的環境要求:
土壤選擇: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而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中滲入20%左右砂粒,可利於養根。
溫度要求:君子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10℃停止生長,0℃受凍害,所以,冬季必須保溫防凍,在花莖抽出後,維持18℃左右為宜,溫度過高,葉片、花苔徒長細瘦,花小質差,花期短;而溫度太低,花莖矮,容易引起夾箭早產(開花),影響品質,從而降低觀賞價值。
光照要求:君子蘭屬中光性植物,生長過程中以散射光最好,生長過程中不需強光,尤其夏季切忌陽光直射。適當遮蔭,有利於葉片生長。冬季花期遇強光,會縮短花期。中等光照可延長花期。冬季如需提早開花,可採用短日照處理。
君子蘭養殖的肥水管理:
花卉中有不少是喜肥的,不過對喜肥花卉施肥也要有一個限度,過多施肥,會對生長不利,甚至會成植株爛根或焦枯。而君子蘭也屬於這類植物,必須做到適量施肥。
君子蘭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應該在各個時期採取不同的適合於植株需要的施肥方式。如施底肥、追肥、根外施肥等。施肥品種也要根據季節不同,施不同的肥料。比如:春、冬兩季宜施些磷、鉀肥,如魚粉、骨粉、麻餅等,可利於葉脈形成和提高葉片的光澤度;而秋季施腐熟的動物毛、角、蹄或豆餅的浸出液為宜,以30~40倍清水兌稀後澆施,可有助於葉片生長。
夏季每天噴水1次,洗凈葉麵灰塵,以提高濕度;平時喜濕潤,生長季節應保持土壤濕潤,並常向葉面噴水或灑水,以增加空氣的溫度,但水多會徒長,影響美觀,一般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貯存著一定的水分。因此,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能嚴重缺水,特別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乾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從而導致新葉萌發不出,原來的葉片焦估,不但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然而,澆水過多又會爛根。因此,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干濕情況,出現半干就要澆一次,可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才算是恰到好處。
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每天澆1次;夏季澆水,可用細噴水壺將葉面同周圍地面一起澆,晴天一天可澆2次;秋季隔天澆1次;冬季每星期澆1次或更少。不過,必須注意,這里指的是"一般情況"。必須隨著各種情況靈活掌握。也就是說,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確保盆土柔潤,不使太干、太潮為原則。
君子蘭養殖的盆栽養護:
從花卉市場選購的君子蘭幼株,或用軟枝扦插成活長出幼株上盆,每盆3~5株。盆土可選用腐葉土、園土加少量河沙混均配製,另加少量焙千搗碎的蛋殼作基肥,忌用黏性土和鹼性土,否則會導致生長不良,葉色變黃。上盆定植後澆透水,置室內通風半陰處。1 5~20天後置室內通風光線充足處。
每盆栽1株,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而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l0厘米泥盆,第二年換15厘米泥盆,以後每隔2年換大一號泥盆。換盆宜在春、秋兩季進行,氣溫在20℃1左右最為合適。換盆時培養土中加過磷酸鈣和土混合均勻,作為基肥。移植時,先用竹筷扎孔,將肉質根插入土中,深度以埋住根莖而露出種球為宜,同時注意葉片朝向一致。
忌盆土積水,否則會引起黃葉、爛根。開花期需水多。澆水時勿把水澆在葉片上以防葉子腐爛。發現葉上有灰塵時,用軟布輕擦葉面,不能用大量淋水洗刷;君子蘭施肥。宜採用「薄肥多施」的方法。生長期追肥施稀腐熟的淡餅肥水,在春秋生長每7~10天施1次以氮肥為主。
君子蘭夏季忌高溫(30℃以上)和烈日照射,應採取降溫措施,將君子蘭放置在涼爽、低溫和通風的半陰處。冬季陽光柔和,應把它放置在室內光線充足處.室溫在10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在養護中常出現葉片傾斜而影響株形美觀,應注意光照方向,應與葉片伸展方向平行,每隔一周轉動花盆180度,使受光均勻,有利生長,葉片的排列會整齊美觀,增加觀賞效果。
君子蘭養殖的繁殖方法:
君子蘭採用分株法和播種法繁殖。
(1)分株繁殖
分株每年4~6月進行,分切腋芽栽培,因母株根系發達,分割時可全盆倒出,慢慢剝離盆土,注意不要弄斷根系。切割腋芽,最好帶2~3條根;切後需在母株及小芽的傷口處塗殺菌劑。幼芽上盆後,要控制澆水,放置陰處,半個月後可正常管理。若無根腋芽,按扦插法也可成活,不過發根緩慢。分株苗三年開始開花,可保持母株優良性狀。
(2)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在種子成熟採收後即進行,因為君子蘭種子不能久藏。種子採收後,先洗去外種皮,陰干。播種溫度在20℃左右,經40—60天幼苗出土。盆播種子需疏鬆的盆土 ,且富含有機質,播後可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覆蓋。
(3)組培繁殖
由於君子蘭的有性繁殖周期長,無性繁殖系數低,為了加速繁殖君子蘭,可採用花柱、花柄、子房壁、胚、乳熟期的種子、子房、花托和花絲為外植體,採用組織培養法繁殖君子蘭,為良種君子蘭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君子蘭養殖的注意事項:
君子蘭喜涼爽和濕潤的環境;夏李畏烈日照曬,冬季怕寒冷;在四季的養護中需重點注意以下幾點,才能確保君子蘭長得更好。
1、君子蘭春季養殖:注意風吹。
初春,君子蘭在經過冬眠後,根系開始復甦。由於欠缺養分供應,—經風吹日曬,葉片便會出現脫水現象,令它的亮度減退,硬度、厚度降低,在嚴重時甚至會發生黃葉、爛葉等情況。
因此,此時更要注意:君子蘭耐旱不耐濕,盆株保持一般濕潤即可,澆水過多,容易造成爛根。上箭開花前,忌噴水。每周或半個月施以經過充分腐熟的液肥1次,不過以「薄肥勤施」為原則,切忌施濃肥或生肥,以避免葉焦與爛根。
2、君子蘭夏季養殖:注意日曬。
君子蘭對光照的要求不嚴,喜半陰,怕直射光。由干夏季氣溫與土溫較高,容易使根系發生紊亂,導致吸收營養不平衡而發生拔脖、竄葉等現象發生。
另外,由於強烈陽光照射,大大地增加蒸騰作用,如果澆水不當,葉色便會出現蒼老焦黃,甚至萎蔫。
3、君子蘭秋季養殖:注意雨淋、噴水
入秋,氣候逐漸轉涼,在秋雨連綿的日子裡,成年的君子蘭割箭下籽、上箭開花的機會較多,這時若遭雨淋或澆水過多,就會導致爛根、爛箭、爛心等現象發生。
因此,在上箭開花時,忌噴水,可每隔半個月左右,澆1次腐熟的餅肥水(1:3)。澆水時,要防止水浸入葉叢的中心,也不能讓雨水淋入葉叢之中,以免發生爛蕊。嚴重時,甚至會使全株腐爛致死。
4、君子蘭冬季養殖:注意低溫、乾燥
冬季,當君子蘭處於5℃以下低溫時,必須使盆土保持濕度70%左右,就不會使它因乾燥而凍傷。若水分不到20%,則易干凍致死。
霜降前,應將室株放置於室內有陽光的地方,要注意防凍保暖,半個月左右可將盆株轉動180度,以利葉子生長的整齊美觀。
冬季室內保持溫度在6-7℃時,就可以安全越冬。可每個月施一次發酵過的餅肥,毎10天左右澆1次液肥,注意氮肥不宜多施。在開花前3個月,施液肥以磷、鉀肥為主,可促其抽箭開花。
冬季,君子蘭進入休眠時期,水分蒸發量會相對減少,盆土只要保持濕潤即可,但宜偏幹些。切忌經常斷水、積水或澆半截水,否則也會引起焦葉或爛根。
另外,君子蘭在全年的養護過程中,對盆株要經常用清水噴灑,噴後最好用細布抹乾,這樣不但可增加葉子的光潔度,還可提高觀賞價值。
君子蘭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1、君子蘭葉班病
症狀: 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色小黃斑,後擴大呈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稍突起,黃褐色,中心灰褐色,最後病斑乾枯,上生有黑色小顆粒。
防治方法:
①定期換盆,盆土不宜過濕。
②及時除治介殼蟲,可選用1000倍液的融殺蚧蟎搽塗葉片。
③發病初期噴灑50%我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2.君子蘭根腐病
症狀:幼苗期發病後常從葉基以下全部爛掉;成株期患病多從根中部以下逐漸腐爛,這時葉片逐漸變黃,不再萌發新葉。此病系盆栽澆水過多,排水不良,或移栽時病菌(多為鐮刀菌)從斷根傷口處侵入引起的。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與澆水,要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注意不使肥料與根直接接觸。澆水要「見干見濕」,避免盆土長期過分潮濕,並注意經常鬆土,使土壤通氣狀況良好。移栽時要細心,防止傷根;發病後立即將植株從盆內磕出。
如部分根系腐爛,可用鋒利潔凈的小刀切除腐爛部分,切面塗硫磺粉少許,然後換上新的培養生重新栽好;若根系已大部分腐爛,只好從根頸處把根系全部切除,用200倍硫酸銅液消毒傷口,再插入素沙盆內使其重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