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紫竹圖片
Ⅰ 盆栽紫竹的介紹
1、生長習性:陽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能耐-20℃低溫、耐陰、忌積水、適合版砂質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對氣權候適應性強。好光而喜涼爽,要求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不低於15℃、年降水量不少於800毫米地區都能生長。垂直分布高度與緯度、經度、地形有密切關系,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最宜,過於乾燥的沙荒石礫地、鹽鹼土或積水的窪地不能適應。竹鞭的壽命可達10年以上,1-6年為幼、壯齡階段,以後逐漸失去萌發力。
2、繁殖方式:紫竹雖可種子育苗造林,但由於從育苗到成林的時間長,故一般多用移竹造林。選擇稈形較小、分枝低、竹鞭粗壯的二年生竹作竹種,挖掘時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一般留來鞭20-30厘米長,去鞭40-50厘米長,宿土20-30千克,留枝3-5盤,削去頂梢。母竹遠距離運輸,必須包好扎緊。
Ⅱ 紫竹蘭圖片及養殖技術
紫竹蘭(即紫鴨趾草)養殖技術:
喜溫暖氣候,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不耐寒,,安全越冬溫度為5攝氏度。喜光,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才能保持葉色鮮麗、 節間粗短健壯。喜半陰環境,不耐強光曝曬。烈日直射時,葉片 會變得暗淡無光、短而枯黃卷縮。5~9月應 進行遮蔭,遮去光照的30%〜50%,或將植株置於散射光充足處。
因枝葉稍肉質,有一定的抗旱性,故即使數天不 淺水,也不會枯死。但盆土濕潤,植株才能良好生長。生長期間 的澆水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保持盆土濕潤而 不幹燥。冬季則需節制澆水,保持盆土較為乾燥的狀態。
生長季每1〜2周追施1次以氮磷鉀結合的肥料, 單純施用氮肥,雖枝葉生長粗壯碩大,但不鮮艷。9月停施氮. 肥,僅施憐鉀肥,以利於安全越冬。冬季停止施肥。
幼株期應進行摘心,以促發分枝,使株形豐滿。 栽植長久的植株,基部的葉片會枯萎而使株形變劣,應於春季結 合翻盆對植株進行強截重剪,使光頹的基部萌芽更新。生長勢過 弱的老株,應考慮扦插更新。
扦插成活的植株,應將3〜5株栽為一盆, 可使盆株及早成形。每1〜2年翻盆1次。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 的砂質壤土,基質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園土、礱糠灰或素砂等 材料配製。
(2)盆栽紫竹圖片擴展閱讀:
紫竹蘭(紫鴨趾草)的主要價值:
適合草坪叢植、道旁列植美化。也可用作花壇的邊緣鑲邊材料,並可種植於樹池、疏曠草地等處;也可用吊盆栽培,進行立體綠化,作為室內觀賞植物,種植於陽台等光線較好的地方。
紫竹蘭還是民間常用的草葯。能活血、利尿、消腫、散結、解毒,治癰疽腫毒、蛇泡瘡、瘰癧結核、淋病,外用搗敷或煎湯洗。紫鴨跖草的花對放射線敏感,遇有放射線時,淡紫紅的花就變成白色,可用它監測放射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紫鴨趾草
Ⅲ 盆栽竹子種類及圖片
1、富貴竹
棕竹,(學名: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叢生灌木,高2-3m,莖干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cm,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Ⅳ 盆栽的紫竹變成綠色的啦,怎麼養護才能變回紫色的
盆栽當中的紫竹變成綠色的了,要咬回紫色的是可以進行多放在室外養進行光合作用,多曬陽光。
Ⅳ 有沒有了解盆栽紫竹養殖方法的
紫竹有兩個品種:一種的桿一年變紫,另一種三年變紫。
擺放紫竹喜陽,宜版溫暖濕潤氣候,耐寒,適宜權栽培於陽台上或室內 光線明亮的南窗前。不能擺放於室內陰蔽、乾燥之處。
盆栽紫竹容易養護,只要 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平時勤澆水、噴水都容易養好盆栽紫竹。紫竹需肥 量較少,一般一年只追肥2~4次,主要在春秋兩季發筍前後各追施一次液 肥,家庭可用淘米水、洗肉水泡魚鱗漚制三個月以上的肥水經常澆施,可 使稈亮葉綠。
Ⅵ 盆景竹有幾種圖片
盆景竹:觀音來竹自 竹塔 富貴竹 轉運珠
常用觀賞竹種類:
紫竹、黃稈烏哺雞竹、金鑲玉竹、黃皮剛竹、斑竹、花毛竹、花稈早園竹、黃稈京竹、黃紋竹、金明竹、龜甲竹、羅漢竹、佛肚竹、筇竹、方竹、倭形竹、橄欖竹、長葉苦竹、菲白竹、菲黃竹、闊葉箬竹、黃條金剛竹、鳳尾竹、矢竹
觀賞竹中觀稈的有:佛肚竹、羅漢竹、四方竹,黃金碧玉竹、紅稈綠線竹、湘妃竹、紫竹等,竹稈形狀奇特,色彩變化多樣。觀葉的有:綠竹、京竹、菲白竹、箬竹、箭竹、鳳尾竹、觀音竹等,風姿婆娑,翠綠秀麗。如將多種觀賞竹合理配植效果更好。
Ⅶ 盆栽紫竹要怎樣進行栽培
紫竹又名烏竹,抄為禾本科散生型竹類。地栽可高達3~6米,徑2~4厘米。新竹稈初為綠色,後漸變為紫色,老則為深紫近黑色。其性喜環境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盆栽紫竹宜用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培養土。
2~3月間選擇2~3年生稈形較小、長勢強壯的母竹上盆栽培。移植時,母竹鞭根前部應放留三節以上,後部至少應留兩節,即俗話說的「放三斷二」,並帶宿土。剪去稈梢,留分枝3~4組,以利成活,栽後澆透水,精心養護,年內到翌春即可發生筍芽。自新筍萌發到形成新株這一階段,應注意控水,保持光照充足,防止節間過長。生長季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不斷扦松盆土,以便透氣。
每月可施用稀薄餅肥水或少量復合肥一次。高溫乾燥季節應經常向葉面及周邊環境噴灑清水,以保持枝葉清新,風雅宜人。入冬可入室放低溫光照充足處。南方可放室外避風向陽處,翌春換盆,用新培養土栽植,竹稈過密時可分盆栽植。
Ⅷ 盆栽竹子都有什麼品種及圖片
竹子盆栽品種:
羅漢竹(佛肚竹)、金鑲玉竹、紫竹、鳳尾竹、黃版金竹,這幾種都是非常漂權亮的真正竹子品種。
不是竹子,但叫竹的有:水竹、棕竹(觀音竹)、富貴竹、百合竹等。
羅漢竹
(8)盆栽紫竹圖片擴展閱讀
竹子盆栽種植方法
1.水分管理:盆栽竹子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管理:盆栽竹子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子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
Ⅸ 盆景竹有幾種圖片
盆景竹:觀音竹 竹塔 富貴竹 轉運珠
常用觀賞竹種類:
紫竹、黃稈烏哺雞竹、金鑲玉內竹、黃皮剛竹、斑竹容、花毛竹、花稈早園竹、黃稈京竹、黃紋竹、金明竹、龜甲竹、羅漢竹、佛肚竹、筇竹、方竹、倭形竹、橄欖竹、長葉苦竹、菲白竹、菲黃竹、闊葉箬竹、黃條金剛竹、鳳尾竹、矢竹
觀賞竹中觀稈的有:佛肚竹、羅漢竹、四方竹,黃金碧玉竹、紅稈綠線竹、湘妃竹、紫竹等,竹稈形狀奇特,色彩變化多樣。觀葉的有:綠竹、京竹、菲白竹、箬竹、箭竹、鳳尾竹、觀音竹等,風姿婆娑,翠綠秀麗。如將多種觀賞竹合理配植效果更好。
Ⅹ 紫竹有多高,能不能室內盆栽
紫竹通常2.5~3.5米之間,可以盆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溫度:紫竹的抗寒性和耐高溫的性質都不強,所以需要嚴格的把控環境溫度,一般正常的生長溫度是在十八度到二十五度之間。
冬天要把溫度保持在五度以上,太低的溫度很容易凍傷植株,夏天的時候溫度不能高於三十二度,高溫天氣會造成嚴重的脫水現象,從而枯萎。
2、澆水:紫竹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經常澆水,土壤需要時刻保持濕潤狀態,充足的水分能夠讓它的枝葉生長更加的旺盛,生長速度也會大大加快,尤其在夏季的時候可以早晨和傍晚各澆一次水。
3、光照:紫竹的生長需要有足夠的光照,溫暖的陽光能夠讓它的顏色更加的濃亮,而且這樣也能夠促進植株生長,在夏季不能被暴曬,可以放在室內養殖。
(10)盆栽紫竹圖片擴展閱讀
紫竹原產中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分布於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及陝西等省。北京紫竹院亦有栽培。1000米以下廣大酸性土山地,分布廣泛,東起台灣,西至雲南東北部,南自廣東和廣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均產之。
紫竹雖可種子育苗造林,但由於從育苗到成林的時間長,故一般多用移竹造林。
選擇稈形較小、分枝低、竹鞭粗壯的二年生竹作竹種,挖掘時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一般留來鞭20-30厘米長,去鞭40-50厘米長,宿土20-30千克,留枝3-5盤,削去頂梢。母竹遠距離運輸,必須包好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