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起黑霉
1. 問一問:垂葉榕的花語是什麼呢垂葉榕種植有什麼注意的呢
垂葉榕的花語是什麼?
薜荔的花語:友善可親,薜荔,學名:(榕樹)是桑科榕屬植物。分布於不丹、緬甸、越南、索羅門群島、菲律賓、印度、尼泊爾、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錫金以及我國海南、雲南、廣東、貴州、廣西等地。生長在海拔500-800米,多生長在潮濕雜木林中。
一般春季落葉比較嚴重。隨著新葉的生長,老葉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榕樹盆景中,通常有兩個品種,即氣根榕樹盆景和人參榕樹盆景。鮮花一般在市場上大量出售。市場價格在200-300元左右,由盆景的大小、奇性、審美價值決定。好一點的價格會高一點,但也就1000元以內。
2. 佛手花怎麼才能養好
1、土壤:養佛手花要用疏鬆、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不要用黏重的鹼性土壤,會不利於它生長。
2、澆水:土壤要保持濕潤,不過不能出現積水,溫度升高後要加大加水量,夏季可以適當向四周噴水,提高生長環境的濕度,相反溫度較低時要控制澆水量,它進入到休眠狀態後可以根據生長情況停止澆水。
3、施肥:在花期和結果期,要3-5天施一次肥,為了讓它開花少落果,可以適當多施磷鉀肥。
(2)盆景起黑霉擴展閱讀:
扦插繁殖:選擇沒有病害的枝條,長度大概為12厘米,將它插進土中7-8厘米,並用土壓實澆透是,大概30天左右就會長出根系了。
1、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它是腐生真菌引起的,枝葉會出現黑霉,發病後可以用退菌特或多菌靈噴灑防治。
2、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或介殼蟲,會危害它的頂端嫩葉,可以用西維因或樂果進行噴灑防治。
3. 花木樹枝上那些小白蟲子是什麼啊
白粉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大部分花木均會感染此病,大棚植物發病更嚴重,輕則植株生長不良,喪失經濟和觀賞價值,重則全株死亡。
白粉病的種類很多,但各種白粉病在症狀、危害、發病流行方式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
症狀特點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後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後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發病規律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年春氣溫回升時,病菌借氣流或水珠飛濺傳播。當氣溫在20℃~25℃,濕度較大時,侵入寄主體內,引起發病。因此,澆水過多,通風透光不良,會使病害迅速護展蔓延。
防治方法
在生產實踐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選擇發病輕或抗病的品種 不同品種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顯著差異,選擇發病輕或是抗病性強的品種栽植是防治白粉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購苗要選無病植株 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迸行擴繁時,要剪取無病蟲插枝或根櫱作為無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施葯防治,嚴防帶病苗木傳入新區。
輪作 與非寄主花木輪作2~3年,以減少病源。
加強培育管理 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間,徹底清潔苗圃,剪去病蟲枝集中銷毀;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毀;不宜種植過密,棚室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及時排除田間和花盆積水,澆水不宜多,從盆邊澆水,不使莖葉淋水,減少病菌傳播和發病機會;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預防大棚內花木發病 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葯物熏煙等手段嚴格消毒。嚴防病苗入室,棚內盡量種植單一花木品種,避免混植,以防交叉傳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徹底銷毀棚內病株後,才能開棚,以防病菌孢子傳播到棚外。
葯劑防治 越冬期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塗枝幹。瓜葉菊等易受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噴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30克,消滅越冬菌源。
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葯的特性,間隔5~20天施葯一次,連施2~5次。一季花木,一種內吸劑只能施1~2次,要經常更換農葯種類,避免病菌產生抗葯性。
經常使用的保護劑有:50%硫懸浮劑500~8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錳鋅400倍液。
內吸劑有: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
抗菌素類有: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寶麗安)1000~1500倍液。
其他葯物還有小蘇打500倍液,可在發病初期每3天噴1次,連噴3~6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噴一次,連續噴3~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
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葯劑外,還可施熏煙劑和粉塵劑。種植前或結束後要進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勻混合,分成10堆,用燒紅的煤球或木炭點燃,不能用明火燃燒,關棚一晝夜。在熏蒸過程中要嚴防火災。花木生長期熏煙易發生葯害,應慎用。植物生長期在發病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噴5%百菌清粉塵劑每67平方米用100克。
4. 盆栽金邊瑞香的養殖方法
金邊瑞香是我國傳統名花,也是世界名花。那麼金邊瑞香怎麼養殖好?下面我整理了盆栽金邊瑞香的養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金邊瑞香的養殖方法
1、土壤:盆栽金邊瑞香,盆土宜用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帶酸性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河沙和腐熟的餅肥。瑞香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至6.5),忌用鹼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園土摻入40%的泥炭土、腐葉土、松針土和適量的煤球灰、稻殼灰、城市垃圾等為培養土。
2、澆水:金邊瑞香根為肉質,平時養護管理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濕,易引起爛根。下雨過後,須及時將盆內積水倒掉。霜降後要將盆土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才能安全越冬。
3、陽光:金邊瑞香雖然喜半陰,忌烈日暴曬。但冬、春應放在有陽光照到的環境中,生長期間如光照充足,肥效相宜,能使枝肉葉黛,花艷香濃,夏季應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炎熱時要噴水降溫。瑞香盆景宜放置於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場所。夏季應避陽光曝曬,冬季宜放在有光照、空氣流通的南邊窗下。
4、溫度:金邊瑞香怕高溫炎熱,氣溫超過25℃就停止生長,夏季要噴水降溫。不耐寒,在在霜降後須移入室內,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室溫保持在5℃以上方可越冬。
5、施肥:冬季要施足基肥。春季要施2~3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不宜濃。夏季伏天停施,以免灼傷根系。入秋後薄肥勤施,直至花蕾綻開。春季施以氮鉀為主的肥水,秋後施肥以磷為主,花蕾形成後可用濃度為0.1~0.2%的磷酸二氫鉀噴灑枝葉,進行根外施肥,但須將肥水噴在葉背面,以提高肥效,促使花繁葉茂。
6、蟲害:危害金邊瑞香的主要害蟲有蚜蟲和介殼蟲,多在乾熱氣候時出現,應及早防治。病害主要是病毒引起的花葉病,染病植株葉面出現色斑及畸形,開花不良和生長停滯,發現後應連根挖除並用火燒毀。
7、修剪:金邊瑞香枝幹叢生,萌發力較強,瑞香較耐修剪,一般在發芽前可將密生的小枝修剪掉,留出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風透光。瑞香宜在花後進行整形修剪,剪短開過花的枝條,剪除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交叉枝以及影響樹型美觀的其它枝條,以保持優美的造型。
金邊瑞香的繁殖方法
金邊瑞香常用扦插繁殖,春季取上年生枝條頂部8厘米至10厘米,留頂部2片至3片葉,蘸生根粉,插於扦插基質中,插入深度為插條的1/2至2/3,澆透水,並保持扦插基質濕潤偏干,20天左右可生根。夏季取當年生嫩枝插,插入深度為插條的1/2左右,插後澆透水,以後保持扦插基質濕潤偏干,但葉面需經常灑水,直至生根。另外還可在春、夏、秋嫁接和用高壓方法繁殖。
金邊瑞香的病害防治
莖腐病的防治
金邊瑞香是群眾喜愛的珍貴花木,但嬌氣難養。其原因主要是莖腐病引起的。
症狀:該病發病初期不易被發現。發病首先表現的部位是根莖。病部韌皮部發黑腐爛,逐步向根部發展。但木質部表現正常,葉片綠色正常,至死不落,表面未發現病症。
2、發病特點:該病發病期為6月-10月,以7月-9月為發病高峰。此時正值高溫和強光照期。經觀察,放置在全天有陽光處的發病率為37.5%,而遮去上午9:00時至下午4:00時陽光處,只有5%的發病率。
發病株以1年-5年生、春季生長迅速、葉片繁多的植株為主,並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在培養土方面,盆土易乾的發病率顯著高於保水性較好的。腐葉土含量80%,河沙量20%的土壤發病率明顯低於腐葉土河沙含量各半的土壤。火糞土100%土壤比含沙量高的發病率低。
防治方法:根據金邊瑞香的發病特點和三年的實踐,莖腐病的防治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
1、培養土的選擇:選擇排水、保水性能均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這種土壤可以從山地林區直接挖取表層腐葉土再拌入少量的河沙、腐熟的餅肥即可,或選用菜園土加入部分腐葉土、少量的河沙
棚內培育的金邊瑞香、腐熟餅肥亦可。
2、盆花放置環境的選擇:金邊瑞香是一種喜陰涼通風環境的植物。6月-10月上午9時至下午4時應將盆花放置在陰涼處。或採取架陰棚的辦法解決。
3、及時修剪:對在春季生長旺盛、枝葉繁多的植株進行摘心、摘葉處理,疏去過多的新萌枝條,以控制水分過快蒸發。
4、水分管理:夏秋季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寧濕勿干,以保證植株水分供應。
5、發病株處理:植株一旦發病,應立即將發病株連盆土一起處理掉,花盆應沖洗消毒。其他未發病株用500倍多菌靈澆洗消毒,以防病害蔓延。
總之,對莖腐病,要進行綜合防治,以防為主。對於1年-5年生的植株在選好培養土的基礎上,做好夏秋遮陰工作,一般都能較好地防治莖腐病的發生。
葉斑病的防治
症狀:病初,葉面出現褪綠小圓點,後期擴大為近圓形較大病斑,病斑大小不定且有黑霉。發病時間4-9月,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中上部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中部葉片發展,嚴重時葉片全脫,長勢變弱,直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合理澆水,防漬水,加強通風,多施含磷鉀豐富的腐熟液肥,及時清理病株落葉並集中燒毀,也可在早春噴施1%的波爾多液來預防。發病期,用代森錳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每隔7-10天輪流交叉噴施葉面,連續3-4個輪回。
枯萎病的防治
症狀:病初,老葉發黃,變褐乾枯,逐漸向上部老葉拓展,發病時間多為春季氣溫回升時,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高溫多雨季節發病尤為嚴重,一般從發病到死亡,病程一般為15-45天,危害性極大。
防治方法:合理栽培,發現病及時清理病葉病枝並銷毀,上盆前用福爾馬林液或五氯硝基苯將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多菌靈或苯來特800-1000倍液澆灌根部,每周一次,連灌5-6次,效果明顯。
猜你喜歡:
1. 瑞香花怎麼養
2. 瑞香養殖方法有哪些
3. 瑞香的花語是什麼及養殖方式
4. 金邊墨蘭的養殖方法
5. 金邊瑞香的養殖方法
6. 瑞香如何種植
5. 紫薇花的資料
紫薇藍紫薇紫薇又名滿堂紅,是一種被廣泛種植的觀花樹種,為徐州市、安陽市和海寧市市花。形態:千屈菜科植物,更多紫薇信息搜索紫薇基地,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樹冠不整齊,樹皮光滑,淡褐色,嫩枝四棱;葉對生,橢圓形至櫃圓形,長3—7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有紅色、紫色,也名紫薇,莖3—5厘米。花期長,從6月到9月;蒴果近球型,莖約1.2厘米,果熟期10—11月。
[編輯本段]種類
1)紫薇:花紫紅色。
(2)翠薇:花藍柴色,葉色暗綠。
(3)赤薇:花火紅色。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
紫薇屬干屈菜科,人們俗稱它「怕癢樹」,是樹木中一種奇特的樹種。紫薇為花葉喬木,又名無皮樹、滿堂紅、百日紅。由於花期特長,7月至10月花開不斷,故名百日紅。宋代詩人楊萬里詩贊頌:「似痴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寫過:「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北方人叫紫薇樹為「猴刺脫」,是說樹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它的可貴之處是無樹皮。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千樹萬木之中有幾種是無皮的?年輕的紫薇樹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脫落,表皮脫落以後,樹干顯得新鮮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樹,樹身不復生表皮,筋脈挺露.瑩滑光潔。紫薇樹長大以後,樹干外皮落下,光滑無皮。如果人們輕輕撫摸一下,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這就是它「怕癢」的一種全身反應,實是令人稱奇。紫薇屬共有4個種,有赤薇、銀薇、翠薇等。以花瓣藍色的翠薇最佳,為圓錐花序,著生新枝頂端,長達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皺襞,似一輪盤。花開滿樹,艷麗如霞,故又稱滿堂紅。結果為蒴果,狀如大豆,內有種子多粒,11月成熟。紫薇原產中國,分布於長江流域,華南、西北、華北也有栽培,它的適應性很強。紫薇耐旱、怕澇,喜溫暖潮潤,喜光,喜肥,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氮氣的抗性強,能吸入有害氣體。據測定,每千克葉能吸硫10克而生長良好。紫薇又能吸滯粉塵,在水泥廠內距污染源200~250米處,每平方米葉片可吸滯粉塵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礦綠化最理想的樹種,也可作盆景。紫薇還具有葯物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論述,其皮、木、花有活血通經、止痛、消腫、解毒作用。種子可制農葯,有驅殺害蟲的功效。葉治白痢、花治產後血崩不止、小兒爛頭胎毒,根治癰腫瘡毒,可謂渾身是寶。中國古時有紫薇斗數,是依照紫薇星推算命理的方法。
【別名】滿堂紅、百日紅、搔癢樹、紫荊皮[四川]、紫金標[江西]
【來源】千屈菜科紫薇屬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以根、樹皮入葯。夏秋采剝落的樹皮,曬干;根隨時可采。
【性味歸經】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腫。用於各種出血,骨折,乳腺炎,濕疹,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0.5~2兩。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紫薇星座-夜幕降臨,在晴朗的天氣里,我們將會看到滿天閃爍的星星,這時當我們面向北方,在天空的中央便可以看到紫薇垣。紫薇垣是以北極為中心,並以北極附近的一片星群為基礎所構成的,它包括了北緯50度以北范圍內的天區。在這個范圍內,最顯著的標志是左右垣牆。垣牆是由左面8顆星和右面7顆星組成,用一條想像中的線條將它們連接在一起,象徵著皇宮的宮牆。垣牆上開有兩個門,正面開口處是南門,正對著北斗星的斗柄。垣牆的背面是北門,正對著奎宿的方向。組成垣牆的每顆星都是由周代時期所用的官名所命名。細看這些官名,它們是由丞相率領的,一些負責保衛皇宮安全的侍官和衛官,及負責皇家家政內外事務的宰相和輔弼組成的。並且外加了一名少尉。因為他是由國家派駐,專門負責皇宮刑獄的司法官。在紫薇垣的垣牆內有兩列主要星座,其中一個是天樞星,在它的西面有四顆呈斗形的星把它圍了起來。而南面有一串小星,第一顆就是後宮,也就是傳說中的王母娘娘,再往南是庶子、帝星和太子。另一列是鉤陳六星,被鉤陳中呈鉤狀的四顆星所包圍的一顆小星,稱為天皇大帝。這是一個極為顯要的星名,在歷史上應該曾經被作為極星。其中的鉤陳一是近代所使用的極星,也是這兩列星中最顯著、比較明亮的星。另外在垣牆內還有服侍天帝的「御女四星」,代表天帝在不同方位上的座位的「五帝內座」,等等。在紫薇垣的垣牆外分布著供皇宮中使用的一些設施,比如:天廚和內廚兩個廚房,睡覺用的天床,關押犯人的天牢,文官們的所在地-文昌宮,天帝出行時用的帝車等。
紫薇花語-好運、雄辯、女性。紫薇,別名癢癢樹、百日紅。屬千屈菜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米,枝幹屈曲光滑,樹皮秋冬塊狀脫落。小枝略呈四棱形。葉對生或近於對生,橢圓形,全緣,先端尖,基部闊圓,葉表平滑無毛,葉背沿中肋有毛。花圓錐狀叢生於枝頂,花被皺縮,鮮紅.粉紅或白色。花期7一9月。蒴果廣橢圓形,11-12月成熟。原產於我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諸省。性喜陽光和石灰性肥沃土壤,耐早怕澇。紫薇是一種很有趣的花樹,它有個特性:「紫薇花開百日紅,輕撫枝幹全樹動。」故紫薇又被稱為癢癢樹。紫薇樹姿優美,枝幹屈曲,花色鮮艷,且於夏秋少花季節開花,為園林中夏秋季重要觀花樹種。紫薇的根、葉、皮入葯,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之效。紫薇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grandiflora(Thunb.).K.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radicans(L.)Seem.的乾燥花。夏、秋二季花盛開時採收,乾燥。
紫薇花煤污病防治
症狀主要危害枝、葉、果實等。發病初期,病部散生灰黑色至黑色輻射狀病斑,後連接成片,形成煤污狀黑霉,影響光合作用,降低花木觀賞價值。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越冬,通過氣流、風雨及蚜蟲、粉虱、介殼蟲等傳播,並以這些害蟲的分泌物為養料進行繁殖。高溫高濕、通風不良、隱蔽悶熱及蟲害嚴重的地方,煤污病害嚴重。
防治方法
(1)保護地栽培花卉時,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盆花擺放保持一定株行距,合理修剪。發病輕時可用清水擦拭、沖洗。
(2)消滅蚜蟲、介類等害蟲是重要防治措施。
(3)葯劑防治: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70%甲基拖布津500
6. 佛手盆景要怎麼養
一、土壤:佛手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可用腐殖土、專河沙和泥炭屬土配製,按照6:3:1的比例混合,加入一點餅肥或骨粉作為基肥,有助於它的生長。
二、光照:佛手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長。可以把它放在向陽處,接受長時間的光照。但它比較害怕強光,所以在夏季需要適當遮陰,避免暴曬導致失水。
三、澆水:佛手喜歡比較濕潤的環境,除了及時澆水外,還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夏季需要多澆點水,避免土壤乾燥。天氣乾燥的話,可以往葉子上噴水。
(6)盆景起黑霉擴展閱讀:
觀賞
佛手的觀賞價值不同於一般的盆景花卉。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出芳香,消除異味,凈化室內空氣,抑制細菌。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佛手花朵。
佛手在中國廣東多種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而在四川則多分布於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帶,尤其在丘陵頂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