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發源處
㈠ 如皋盆景的歷史淵源
1. 如皋盆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是中國盆景藝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2. 根據《江蘇旅遊指南》,江蘇地區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盆景傑作。例如,蘇派古柏樁「秦漢遺如判韻」擁有五百年歷史,揚派明代盆景「一把傘」,以及如皋宋代風格的巨型盆景「六枯橡纖朝柏」。這些盆景作品以其古樸的姿態和永恆的魅力,吸引著遊客的目光,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3. 「六朝柏」通常被稱為「六朝松」,實際上是一株古老的檜樹,位於如城水繪園的雨香庵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主要供人觀賞其葉片。
4. 另外,如皋人民公園珍藏了三盆宋代檜尖柏,每盆都長有「鹿角」,距今已有九百餘年。這些盆景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如皋人民精心呵護的文化遺產。
㈡ 川派盆景基本介紹
四川,位於長江上游,盆地與高原相接,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被譽為「天府之國」。其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形復雜,山嶺重疊,風景秀麗,如峨眉山,山勢巍峨,峰巒挺秀。這些自然景觀與豐富的植物資源,為川派盆景藝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源泉。
川派盆景藝術經歷了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發展過程,最終形成兩種主要類型:規律類和自然類。其藝術風格注重對稱美、平衡美、韻律美,追求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有統一,體現出活潑有序、莊重靈動的特點。其基本技法包括自然樹的順勢加工和10種身法及3式、5型。
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獨特,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點,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生動展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川派盆景的製作材料包括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樹樁,以及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等製作石材。成都是川派盆景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孕育了眾多詩人、畫家,留下了大量傳世佳作。
重慶,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其盆景藝術在受到成都影響後,迅速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與成都盆景形成互補。重慶的山城特色,也為盆景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四川的名山大川,如峨眉山、青城山和長江三峽,山勢雄奇、秀美、奇險,山中古木與奇石,為盆景造型提供了豐富的範本。代表樹種包括金彈子(瓶蘭花)、六月雪、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梅花、紫薇、羅漢松、銀杏、偃柏等,以及虎刺、黃桷樹、紫荊、山茶、桂花等植物,竹類品種繁多。
(2)盆景發源處擴展閱讀
川派盆景又稱為「劍南盆景」,是以四川省名來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中又分為川西與川東兩處地方風格。川西以成都為中心包括溫江、郫縣、灌縣、崇慶、新都、什邡等縣。川東以重慶為中心,包括重慶周圍各縣。
㈢ 如皋盆景的歷史淵源
如皋盆景源泉於宋。《江蘇旅遊指南》雲:「江蘇是我國盆景藝術的發源地回之一。``答````如有五百年歷史的蘇派古柏樁『秦漢遺韻』,有揚派明代盆景『一把傘』,有如皋宋代大型盆景『六朝柏』等,蒼古拙樸,風姿雋永,令人駐足凝視,流連忘返」。
「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實為一株古檜,在如城水繪園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觀賞葉片為主。加有宋代三盆檜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餘年,由如皋人民公園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