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盆景
❶ 微型盆景澆水,如何澆水何時澆水
盆景界常流傳的一句話:【澆水三年功】意指 - 學澆水就要三年才出師。早期徒弟拜師學盆景,初入門時要先澆三年的水,領會出澆水的要旨後,師傅才會開始教授其它的技藝(說明澆水的重要性)。
淺談澆水的基本原則:
1.首先,明白為何要澆水
大家都明白一道理,人不喝水容易渴死,植物不澆水就會乾枯而死,水時人類及動植物維持生命必備條件;由於盆景盆養的植物因外在條件影響(盆土多少,季節、天氣、光照、通風等因數左右,澆水的量及澆水次數是個綜合性問題);例如澆水不並只是您澆過水了,你得看盆景是否澆透水(盆景澆透水:將原本土壤中的舊空氣排出,並導入新空氣而促進了盆中植物根部吸收水份及呼吸作用)。
2.其次,何時要澆水
一般去花市買花卉盆景時,當您詢問 : 「老闆多久要澆一次水?」得到的回答常是:「一天一次」或「二天一次」或....,您買的盆景植物就是常在這樣的誤導下而枯死或發育不良,根部不是被水淹死就是被渴死的(乾枯而死)。因每個人家中的置放溫度環境不同、日照、通風條件不同等,不可一視同仁!
何時要澆水?個人觀點,盆土干透了澆一次透水即可,簡單分析如下:
1、盆土表面未乾就澆水,長期累積下來植物的根部因土壤太濕潤無法呼吸而窒息、腐敗...。
2、盆土太干已干到了盆底卻未澆水,根部會因失水而枯萎,而當你發現時再澆水,根部已經枯萎失去吸收水分作用,再泡水時就會腐敗...(自己心愛盆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養死可惜且會影響後期養盆景的信心)。
3、建議大家謹記八字方針:【干透澆透,不幹不澆】。
4、建議大家根據個人盆景置場環境、季節、日照、通風、盆土多少等條件不同,調整澆水時間、次數。
3.再次
澆水時的量怎麼把控,澆水不能只看盆景土的表面濕潤或盆底面滲透水,(由於盆土上方空間小及盆與土體縫隙等原因,澆水時容易造成誤導假象,看似澆透,其實盆景土體並未澆透)澆透水的把控原則:【細水慢澆,間隔多澆】
友情提示:澆水後盆底面流水後,根據盆景大小,小盆景間隔五分鍾(大盆景間隔十分鍾)後再澆一次盆底流水即可。
4.總之,盆景澆水因根據季節、氣候、植物生長狀況對澆水量及次數調整:
不同置場中的環境條件,會隨著一年四季中季節、氣候、日照的變化而改邊。因此建議您用心觀察家中置場的環境條件變化,進而加以調整您的澆水時機(冬天建議中午澆水,春秋夏傍晚澆水最佳)。
5、澆水注意事項:
備註:另外如剛換土、開花中、結果中、闊葉木、針葉木等等的植物狀況不同,澆水的量也必需予以調整,總之掌握基本原則:【干透澆透,不幹不澆】。
A.容易被誤導的澆水時機:
以下兩個狀況常會誤導我們的判斷,以致盆景失水或太濕:
a.下雨天時 ,尤其夏季梅雨期的小雨下下停停的狀況下,易使盆土只濕表面而已,真正盆底的根確吸不到水,尤其是樹冠越大像枝雨傘的越要小心(觀葉的建議觀察植物葉面,葉面發卷、沒精神則需要澆水)。
b.盆土表面全被青苔覆蓋時 ,或盆土表面因施肥、裝飾…等因素而布滿青苔或肥料完全看不到盆土時,(青苔看起綠綠濕濕的而底下的土確已幹了),或是沒先用手觸摸土壤加以確認乾燥度就拚命的澆水等等狀況,盆友切記!
B.澆水時要注意的事項:
a.澆水最好用澆水壺或將水管末端裝上澆水噴頭,水花越細越好。
b.太陽下打開水龍頭時要先把水管中前段的「熱水」排掉後再澆淋盆景,以免燙傷枝葉。
c.澆水要讓水花像下雨一樣自然落下,建議別對著盆土猛沖!
6、微型盆景澆水"五看法""一原則"。
一看植物用盆。
二看盆景用土。
三看植株葉片。
四看生長季節。
五看當天氣候。
一原則:【干透澆透,不幹不澆】。
掌握上面上述澆水細節,相信大家盆景也可以伸枝綠葉,開花結果,陶冶情操同時,收獲成功喜悅。
弘揚微型盆景文化,助推微型盆景發展
微型盆景優點:體態微小,玲瓏可愛,活潑多變,布置隨意性強,師法自然,精緻小巧,用盆考究,構思精細,添景精妙,搬運便捷,底蘊深厚,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微型盆景價格平民化,能夠走進億家,彰顯文化底蘊;它可配以微小的幾座置於案頭,也可群休組合在博古架內,是送親訪友最佳禮品且逼真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神韻風姿。
同時富有擺飾的樂趣,由於體積小,搬動方便(便於攜帶、搬運),可任意置於室內、玄關、書桌、茶幾,使盆景與生活結合(物美價廉的微型盆景,最能走進老百姓生活,真正意義實現讓盆景走進家庭),讓您近距離感觸盆景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收獲開花結果帶來的喜悅之情,讓生活綠意盎然而有季節感「綠色生活,親近生活」,天地盈方寸,其樂也融融。
微型盆景普及的原因由於人口激增,人類在都市內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中國未來城鎮化居住環境變化),在寸土寸金的世界裡,玩賞盆景當指微型盆景是不佔空間,小小的屋頂、陽台即能培養百盆以上的微型盆景。
近年來微型盆景在國內外急速發展,頗受歡迎,而且愛好者年齡層非常地廣,真可謂老中少咸宜,微型盆景現已成為盆景發展主流。
❷ 蘇派盆景的簡介
在中國的盆景中,蘇州又是起源較早、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根據記載,蘇州的盆景成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當代。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隱石湖時,就曾以英石、靈璧石、 太湖石製成盆景,放在幾案上,還冠以「天柱峰」、「小峨眉」等名稱,供親朋好友觀賞。明清時期,蘇州的盆景藝術已較為普及,富戶疊山造園、平民設盆置景,成為一種時尚。明代黃省曾《吳風錄》載:「閭閻下戶亦飾小山盆島為玩」。清代,虎丘山塘一帶盆景製作十分興盛,較大的盆景園圃就有10多家。當時的詩人沈朝初在《憶江南》里說:「蘇州好,小樹種山塘。半寸青松虯干古,一拳文石蘚苔蒼。盆里畫瀟湘。」清代末期,由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蘇州的盆景逐漸衰落。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家周瘦鵑參與盆景技藝的復興後,蘇州的盆景才再度引起人們關注。周瘦鵑有思想,有點子,他和朱子安亦師亦友,周向朱學盆景技法,朱向周學盆景文化,使作品擺脫匠俗。到五六十年代,蘇州的盆景在技藝上逐步形成「蘇派」風格,影響遠播海內外。
蘇派盆景有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之分,前者於盆內栽植高不盈尺的古老樹樁,經精心剪扎和培養,千姿百態,生機盎然;後者以拳石片岩,藝術加工後巧妙綴於盆內,「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蘇派盆景還特別講究盆與架的選擇,若配置得宜,有相得益彰、錦上添花之妙。
近40多年來,盆景藝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虎丘新辟的萬景山莊,陳列盆景數以千計,集蘇派盆景藝術之大成。
❸ 一般家裡面,養哪種綠植比較合適
吊蘭。金邊吊蘭或者金心吊蘭都很好看,半陰干植物,閃射光即可。每年五月開花,花兒淡雅。吊蘭的花語為:樸素、純潔、天真、淡雅、希望。好看也容易養護。你好很高興回答有哪些植物適合家裡養這個問答題,對於種花草我是一個門外漢,老話講的好隔行如隔山,所以關於花啦草呀的題我都是不敢冒味的回答的,仔細觀看了幾遍現在答的這道題,老師提問是有哪些植物適合家裡養,
大家好我覺得最適合家裡養的開花植物首選應該是茉莉花,大家應該對茉莉花都不陌生吧,它的香味不是很刺鼻,非常的迷人,而且開花時間長,可不間斷開花,養上一盆放在家中,只要開花,滿屋飄香。
❹ 買盆景時,怎麼來確定價格各個品種的盆景價值如何看懂一盆盆景的價格
當工作之餘,邀三、五好友,喝喝茶、賞玩下盆景,既能舒緩一周來的工作壓力,又能陶冶陶冶情操。盆景,對於喜歡的人來說,是生活中很好的一種調味劑,是你快樂的源泉。但當懂行的朋友告訴你,你這盆盆景買貴了,好心情頓時沒了,這不光關繫到個人的眼光問題,還會嚴重打擊選購盆景時的自信的。娟子就遇到過,於是一頓惡補,現在拿出來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