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製作出漂亮的杜鵑花盆景
普通盆景所用的加工技巧均可應用於杜鵑花的盆景製作,但是杜鵑花枝條很脆,稍加重力就易折斷,加工製作又有其特殊性。現將杜鵑花盆景製作的要點介紹如下:
(1)構思:就像繪畫一樣,加工盆景前,首先要進行構思。構思是藝術造型前的初步設計。要做成什麼樣的形式,一方面要看已有的材料,另一方面取決於主觀意願。在加工製作養護過程中,隨著情況的變化,再不斷修正設計,最後達到預期目的。在盆景製作中,構思貫穿於整個過程之中。
(2)杜鵑花盆景製作的時間:杜鵑花的盆景製作,無論是自然式還是象形式,除直乾式外,都要對杜鵑花的枝幹進行纏繞使之彎曲。為了能夠取得成功,最好選擇3年生的幼苗進行加工,因這時期的幼苗可塑性強,容易加工。如樹齡過大,干徑超過15厘米,作彎時容易折斷。造型作彎的時期應選擇在雨季,在昆明是6~8月,江浙一帶宜在梅雨季節的中後期。此時枝條的水分多,較有韌性。秋後枝條韌性差,作彎時一定要十分小心。
(3)支撐物的應用:各種類型杜鵑花盆景的主幹,常常要彎曲成幾個「S」形彎,下面的弧度大,越往上弧度越小,這樣顯得生動自然。懸崖式的主幹其基部常彎曲成小於90的彎度才能使整枝懸於盆外。因主幹粗硬,彎曲難度大,操作時應用輔助支撐材料,一般選較硬的鐵絲,在盆內從兩排水孔中穿出,或將一端貼根頸插入土中,作為固定受力點,然後均勻地繞過需要彎曲的部位。為不使鐵絲擦傷皮部,可用濕布或濕紙墊襯。作彎時用拇指頂住作彎的中心點,慢慢用力將主幹彎至預定角度,利用鐵絲的可塑性和鋼性,到不反彈固定為止。若鐵絲的硬度不夠,設計的彎曲部位最好製作一個符合角度的木製附件,再用較軟的銅線隨枝條一起纏繞,捆綁在主幹的彎曲部位。側枝和小枝的彎曲較為容易,只要將鐵絲一端固定在與主幹交叉處,然後向側枝纏繞,用手彎曲至設計的角度,不反彈為止。
Ⅱ 怎樣製造杜鵑花盆景
杜鵑花可製作成直乾式、曲乾式、多乾式、露根式、懸崖式等多種形式的盆景盆回景制答作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謝前挖掘移栽,移栽時多帶宿土。對主幹和主根要進行適當修剪,剪除影響造型的枝條,多留側根和須根,對大的枝幹則要仔細審視,確定造型不需要後再將其去掉。先栽在瓦盆或地下養坯,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秋末冬初挖的樁子栽後用沙土將其全部埋起來,僅露出少許的枝幹,澆透水後罩上塑料袋保溫保濕;春季挖的樁子也要埋入土中2/3。栽後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待植株活穩發芽後,再逐漸除去樹幹部位的沙土。養坯過程中應經常向葉面及樹干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但根部不要過濕,特別要避免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夏季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暴曬。方法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造型時應遵循先粗後細的原則,對主幹、主枝進行適當蟠扎,其他枝條則以修剪的方法使之成型。由於杜鵑花枝幹比較脆弱,容易折斷,操作時應小心謹慎。
杜鵑花盆景
Ⅲ 怎樣製作出漂亮的杜鵑花盆景
要製作出漂亮的杜鵑花盆景,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一、移植入盆
選盆:選擇稍深的橢圓形或長方形花盆,質地以紫砂陶或釉陶為佳,顏色深暗些以與花色形成對比。根據盆景類型選擇相應的盆型。
用土:選用肥沃而疏鬆的腐葉土或松林中的山土,家庭養殖可用曬干、凍松的塘泥土或稻田土加入沙土混合而成。
栽種:在初春或落花後進行栽種,剪短直根,盆底放置少量基肥。
二、修剪造型
修剪:上盆後生長3~4年的杜鵑可進行造型,弱枝剪掉,強剪重枝。枝條脆弱,不能過度攀扎,只能對主幹適當造型。
造型:遵循先粗後細的原則,對主幹進行適當的蟠扎,其他枝條以修剪為主。可根據植株形態及個人喜好選擇直干型、曲干型、斜干型、露根式、懸崖式、連根式等造型。
三、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杜鵑花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可放在光線明亮處,夏季正午適當遮光,冬季移至室內陽光充足處,保持室溫在0℃以上。
水肥條件: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避免積水,主幹粗壯的盆景可適當向周圍撒水增濕。採用薄肥勤施的方法,15天施肥一次,開花前增施磷肥。
翻盆:2~3年翻盆一次,在早春晚秋進行,去掉部分舊土和老根,換上新土,保留表層土壤。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製作出漂亮的杜鵑花盆景,享受觀花、賞干、看根、論形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