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蒴杜鵑盆景
⑴ 花卉種類有哪些/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於南方地區的高大喬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區,只能做溫室盆栽觀賞,如白蘭、印度橡皮樹,以及棕櫚植物等也被列入廣義花卉之內。
花卉分類篇
花卉的種類極多,范圍廣泛,不但包括有花的植物,還有苔蘚和蕨類植物。其栽培應用方式也多種多樣。因此,花卉分類由於依據不同,有多種分類方法。
依據生態習性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是依據花卉植物的生活型與生態習性進行的分類,應用最為廣泛。
露地花卉
就是在自然條件下,完成全部生長過程,不需保護地栽培。露地花卉依其生活史可分為三類。
⒈ 一年生花卉。
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即從播種到開花、結實、枯死均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一般春天播種、夏秋生長,開花結實,然後枯死,因此一年生花卉又稱春播花卉。如風仙花、雞冠花、百日草、半支蓮、萬壽菊等。
⒉ 二年生花卉。
在兩個生長季內完成生活史的花卉。當年只生長營養器官,越年後開花、結實、死亡。這類花卉,一般秋天播種,次年春季開花。因此,這類花卉常稱為秋播花卉。如五彩石竹、紫羅蘭、羽衣甘藍、瓜葉菊等。
⒊ 多年生花卉。
個體壽命超過兩年的,能多次開花結實。根據地下部分形態變化,又可分兩類:
⑴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態正常,不發生變態的。如芍葯、玉簪、萱草等。
⑵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變態肥大者。根據其變態形狀又分為以下五大類
①:鱗莖類,地下莖呈魚鱗片狀。外被紙質外皮的叫有皮鱗莖,如水仙、鬱金香、朱頂紅。鱗片的外面沒有外皮包被的叫無皮鱗莖,如百合。
②:球莖類。地下莖呈球形或扁球形,外面有革質外皮。如唐菖蒲、香雪蘭等。
③:根莖類。地下莖肥大呈根狀,上面有明顯的節,新芽著生在分枝的頂端,如美人蕉、荷花、睡蓮、玉簪等。
④:塊莖類。地下莖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條狀,如馬蹄蓮、仙客來、大岩桐、晚香玉等。
⑤:塊根類。地下主根肥大呈塊狀,根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
⒋ 水生花卉
在水中或沼澤地生長的花卉,如睡蓮、荷花等。
⒌ 岩生花卉
指耐旱性強,適合在岩石園栽培的花卉。常在園林中選用。一般為宿根性或基部木質化的亞灌木類植物,還有蕨類等好陰濕的花卉。園林花卉種植和栽培
溫室花卉
指原產熱帶、亞熱帶及南方溫暖地區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區栽培必須在溫室內培養,或冬季需要在溫室內保護越冬。可分為以下幾類:
⒈ 一、二年生花卉。如瓜葉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⒉ 宿根花卉。如非洲菊、君子蘭等。
⒊ 球根花卉。如仙客來、朱頂紅、大岩桐、馬蹄蓮、花葉芋等。
⒋ 蘭科植物依其生態習性又分為:
⑴地生蘭類:如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等。
花卉
⑵附生蘭類:如石斛、萬代蘭、兜蘭等。
⒌ 多漿植物:指莖葉具有發達的貯水組織,呈肥厚多汁變態狀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大戟科、菊科、鳳梨科、龍舌蘭科等科植物。
⒍ 蕨類植物。根據觀賞方式不同,又可分為下面四類:
⑴庭園綠化蕨類。如翠雲草、桫欏。其中桫欏又稱樹蕨,是最大的蕨類植物,高可達10多米。它是古老類群,在我國屬瀕危種,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另外,槐葉萍,滿江紅為水面綠化好材料。
⑵盆栽觀葉蕨類植物。如石松、烏蕨、蜈蚣草、鐵線蕨等。其中石松、腎蕨、鐵蕨為重要切花配葉材料。
⑶垂吊蕨類植物。如腎蕨、巢蕨等。
⑷山石盆景蕨類植物。如卷柏、團扇蕨。其中團扇蕨是蕨類植物中形體最小的,僅有幾厘米大小。
⒎ 食蟲植物。如豬籠草、瓶子草等。在有些切花藝術中,常用來作藝術插花材料。
⒏ 風梨科植物。如水塔花、風梨等。
⒐ 棕桐科植物。如蒲葵、棕竹、袖珍椰子等觀葉花卉。
10. 花木類有一品紅、變葉木等。
11. 水生花卉如王蓮、熱帶睡蓮等。
依園林用途分類
1.花壇花卉
指可以用於布置花壇的一、二年生露地花卉。比如春天開花的有三色堇、石竹;夏天花壇花卉常栽種鳳仙花、雛菊;秋天選用一串紅、萬壽菊、九月菊等;冬天花壇內可適當布置羽衣甘藍等。
2.盆栽花卉
是以盆栽形式裝飾室內及庭園的盆花。如木瓜海棠、扶桑、文竹、一品紅、金桔等。
3.室內花卉
指通過C4途徑來進行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的一類花卉。一般觀葉類植物都可作為室內觀賞花卉。如發財樹、巴西木、綠巨人、綠籮、五彩玉米等。
4.切花花卉
⑴宿根類:如非洲菊、滿天星、鶴望蘭。
⑵球根類:百合、鬱金香、馬蹄蓮、香雪蘭等。
⑶木本類切花:如桃花、梅花、牡丹、月季、玫瑰等。
5.觀葉花卉
主要根據觀賞部位來定的。如綠巨人、鐵樹、蕨類植物等。
6.蔭棚花卉
在園林設計中,亭台樹蔭下生長的花卉。麥冬草、紅花草以及蕨類植物,皆可作為蔭棚花卉。
7.陽性花卉
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才能開花的花卉,叫做喜陽性花卉。喜陽性花卉適合在全光照、強光照下生長。如果光照不足,就會生長發育不良,開花晚或不能開花,且花色不鮮,香氣不濃。喜陽性花卉,如:
(1)春季花卉:梅花、水仙、迎春、桃花、白蘭玉、紫玉蘭、瓊花、貼梗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牡丹、芍葯、丁香、月季、玫瑰、紫荊、錦帶花、連翹、雲南黃馨、余雀花、仙客來、風信子、鬱金香、馬蹄蓮、長春菊、天竺葵、報春花、瓜葉菊、矮牽牛、虞美人、金魚草、美女櫻等。
(2)夏秋季花卉:白玉花、茉莉、米蘭、九里香、木本夜來香、桂花、廣玉蘭、扶桑、木芙蓉、木槿、紫薇、夾竹桃、三角花、菠蘿花、六月雪、大麗花、五色梅、美人蕉、向日葵、蜀葵、扶郎花、雞蛋花、紅花蔥蘭、翠菊、一串紅、雞冠花、鳳仙花、半枝蓮、雁來紅、雛菊、萬壽菊、菊花、荷花、睡蓮等。
(3)冬季花卉:蠟梅、一品紅、銀柳、茶梅、小蒼蘭等。
(4)果木類:蒙山木瓜、銀杏、石榴、金橘、橘、葡萄、枇杷、棗樹、柿、獼猴桃、無花果、柯粑、火棘、冬珊瑚等。
(5)藤本類:紫藤、凌霄、薔薇花、木香、金銀花、爬山虎、牽牛花、蔦蘿等。
(6)觀葉類:五針松、黑松、錦松、雪松、龍柏、枷羅木、楊柳、檉柳、紅楓、棕擱、大葉黃楊、橡皮樹、蘇鐵、龍血樹、芭蕉、變葉木、假葉樹、彩葉草等。
(7)多肉類:仙人掌、三角住、仙人球、仙人山、寶石花、絨毛掌等。
依經濟用途分類
1.葯用花卉
例如牡丹、芍葯、桔梗、牽牛、麥冬、雞冠花、鳳仙花、百合、貝母及石斛等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另外,金銀花、菊花、荷花等均為常見的中葯材。
2.香料花卉
香花在食品,輕工業等方面用途很廣。如桂花可作食品香料和釀酒,茉莉、白蘭等可熏制茶葉,菊花可制高級食品和菜餚,白蘭、玫瑰、水仙花、臘梅等可提取香精,其中玫瑰花中提取的玫瑰油,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液體黃金」,其價值比黃金還貴,在市場上僅一個玫瑰花蕾就值6分錢。
3.食用花卉
利用花的葉或花朵直接食用。如百合,既可作切花,又可食用;菊花腦、黃花菜既可用作綠化苗木,又可以食用。
依據花卉原產地分類
氣候型
一中國氣候型
又稱大陸東岸氣候型。這一氣候型又因冬季的氣溫高低不同,又分為溫暖型與冷涼型:
1.溫暖型(低緯度地區) 例如:中國水仙、中國石竹、山茶、杜鵑、百合等。
2.冷涼型(高緯度地區) 例如:菊花、芍葯、荷包牡丹、貼梗海棠。
二歐洲氣候型
又稱大陸西岸氣候型,如:三色堇、雛菊、羽衣甘藍、紫羅蘭等。這類花卉在我們地區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即夏秋播種,翌春開花。
三地中海氣候型
因為這些地區夏季氣候乾燥、多年生花卉常成球根形態。如:風信子、小蒼蘭、鬱金香、仙客來、酢漿草等。
四墨西哥氣候型 又稱熱帶高原氣候型,見於熱帶及亞熱帶高山地區。我國雲南省也屬於這種類型。其原產花卉有:大麗花、一品紅、萬壽菊、雲南山茶、月季等。
五熱帶氣候型 原產熱帶的花卉,在溫帶需要溫室內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無霜期時栽培:
1.原產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熱帶著名花卉有:雞冠花、虎尾蘭、彩葉草、變葉木等。
2.原產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著名花卉有:花燭、長春花、美人蕉、牽牛等。
六 沙漠氣候型
這類地區多為不毛之地的沙漠,主要是多漿類植物。
1.蘆薈 。 沭陽農林局科技園種植的品種主要有庫拉索、斑紋、木立、元江、皂質等。
2.仙人掌。有普通觀賞仙人掌、食用仙人掌兩類。
3.光棍樹。又稱綠玉樹。原產南非熱帶,我國西南、華南可露地栽培。
4.龍舌蘭。常見綠化樹種的劍麻就是同屬植物。
七寒帶氣候型
主要分布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些地區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植物生長期只有2-3個月。由於這類氣候夏季白天天長、風大,因此,植物低矮,生長緩慢,常成墊狀。主要花卉有:細葉百合、龍膽、雪蓮。
依自然分布分類
分為熱帶花卉、溫帶花卉、寒帶花卉、高山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沙漠花卉。
「花卉」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解釋。狹義的「花卉」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菊花、鳳仙花等。廣義的「花卉」指的是凡是花、莖、葉、果或根在形態或色彩上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所以廣義的花卉不單包括了草本植物,還包括了喬木、灌木、藤本以及地被植物等。
依需要水分多少分類
耐旱性花卉:如仙人掌、景天、玉樹、百蓮花、虎尾蘭、蘆薈及大花馬齒莧等。這些花卉適應乾旱、炎熱的生長環境,葉常發生變態,有的甚至退化,花卉體內又具有貯藏水分的結構,因而能忍耐乾旱。澆水量一定要少,應掌握「寧干勿濕」原則,以保持盆土偏干為好,否則就容易引起根或莖等器官腐爛,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
半耐旱性花卉:如梅花、山茶、杜鵑、臘梅、天竺葵、天門冬及松柏等植物。這些花卉植物葉片多呈草質或蠟質狀,或枝葉呈針狀。在澆水時應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即等盆土表層全部幹了才澆水,澆就要澆透。
中生性花卉:大多數種類的花卉是屬於這一類型的。如石榴、月季、茉莉、扶桑、米蘭、鶴望蘭、君子蘭、觀賞竹及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等。它們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發育良好,在過濕或過乾的土壤中生長不良,因此在澆水上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所謂「見干」即盆的表層土壤顏色變淺時就要澆水;「見濕」即每次澆水正好把全部盆土都澆透,不能澆成上濕下乾的「半截水」。這樣的澆水方法,既能滿足這類花卉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水分,又能保證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氣,有利於花卉茁壯生長。
濕生性花卉:如廣東萬年青、風車草、馬蹄蓮、虎耳草、蒿蒲、龜背竹、觀賞蕨等。它們要求生長的環境應有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長發育良好,因此澆水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但不能積水,否則常會使枝葉枯萎致傷。
水生性花卉:如荷花、睡蓮、風眼蓮等,它們的根或莖等必須在水中才能生存,因此,一定要創造條件,滿足它們的要求。
按生物學特性分類
不同的花卉,其生物特性各不相同。它們對光照、溫度、水分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習慣上常根據這些不同,把花卉人以下四種類型。
一、喜陽性和耐陰性花卉
(一)喜陽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數花卉,它們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這種花卉叫做喜陽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會生長發育不良,開發晚或不能開發,且花色不鮮,香氣不濃。
(二)耐陰性花卉 象玉簪花、綉球花、杜鵑花等,只需要軟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長,叫做耐陰性花卉。如果把它們放在陽光下經常暴曬,反而不能政黨地生長發育。
二、耐寒性和喜溫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金盞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時間低溫影響,冬季它們能在室外越冬。
佛教傳說,美人蕉是佛祖腳趾所流出的血變成
(二)喜溫性花卉 象大麗花、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濕度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以育,它們不耐低溫,冬季需要在溫度較高的室內越冬。
三、長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一)長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瓜葉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叫做長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滿足這一特定條件的要求,就不會現蕾開發。
(二)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紅等,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內的日照,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現蕾開發。如果日照時間過長,就不會現蕾開發。
(三)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對每天日照的時間長短並不敏感,不論是長日照或短日照情況下,都會正常現蕾開發,叫做中性花卉。
水生、旱生和潤土類花卉
(一)水生花卉 象睡蓮,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長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但因為科技的發展水培花卉出現在在中國市場正在發展,水培花卉是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手段,對普通的植物、花卉進行馴化,使其能在水中長期生長,而形成的新一代高科技農業項目。水培花卉,上面花香滿室,下面魚兒暢游,衛生、環保、省事,所以水培花卉又被稱為「懶人花卉」。
(二)旱生花卉 象仙人掌類、景天類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長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三)潤土花卉 象月季花、梔子花、桂花、大麗花、石竹花等大多數花卉,要求生長在濕度較大,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潤土花卉。潤土花卉在生長季節里,每天消耗水分較多,必須注意及時向土壤里補充水分,保持溫潤狀態。
⑵ 寶山風景區的景區分布
主要有寶山、演山、七台山三個分景區 寶山景區位於風景區的中部北端俗稱石寶山,是景區的主景之一,海拔1305米,山體巍峨險峻,植物多樣性分布明顯。其山形受燕山運動一至三期影響斷裂發育,多奇峰、怪石、洞穴;因其海拔高地勢險峻故雲海環繞主峰,在春夏多雨和冬季多霧時節,每日清晨或雨過天晴之時,腳下山戀綿綿霧海潮湧,洶涌澎湃,如大海波濤湧向天際,景象蔚為壯觀;晴朗之日,天空剛露魚肚白之時萬道霞光似萬把利劍撕裂霧海,托起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冉冉升向天空。界時,霞光絢麗奪目,把石壁映得金光燦爛,五彩繽紛,景緻格外瑰麗壯觀。由此遠眺亦有心胸豁達,心曠神怡,達天人合一之感覺。且雨後次日之晨或雨過天晴之時,屢現環狀彩虹其間人的影像若隱若現宛如神話中的神佛駕臨形成奇異的「佛光」景象,此三大天象奇觀堪稱「寶山三絕」。此外每逢冬季霜降或下雪,寶山峰頂便形成霧雪、霧凇和白茫茫雪景,這在我國南方實屬罕見。奇峰、怪石等仿生惟妙惟肖,洞穴曲徑幽深,溪、澗、潭、瀑或氣勢磅礴或寧靜小巧是寶山又一奇特景觀,其中著名景觀有:觀日岩、棋盤石、試心石、卧牛石、滴水洞、八仙洞、龍脊、仙人磊壁、觀景台等200餘處。
寶山景區文化歷史久遠、文化底蘊純厚。寶山寺坐落在寶山主峰南側,整座建築分上下殿,上殿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為全國僅存的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據明正德順昌邑志載:「寶山在婁杉都,峭拔秀麗,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絕頂一庵,樑柱掾瓦之類,皆段石為之」。古寺的殿柱、梁、檐、瓦等構件,均採用砂岩經精雕細鑿構築而成,此殿設計合理,建築雄偉。殿內中堂兩邊各有兩根大石柱,柱高3.5米,直徑約60厘米,呈橢圓形;石柱中間夾著兩根小石柱頂住上樑,柱面刻著捐資建寺者姓名。大殿堂頂上順方正面刻著「當今皇帝萬歲」六個大楷書字,中梁刻有建寺年號款識,大殿地面鋪設長條石板,殿內深11.5米,寬14.5米,整座大殿及其構件均用砂岩模仿木構造進行雕鑿修築,並具有典型的唐宋時期「肥梁胖柱」的審美遺風,近年來,寶山寺建築結構特色,引起我國考古專家、學者德重視和高度評價,且國內專家到此調研考察後,為其仿木程度之高、雕刻之精美、風格之獨特所折服,驚感為「舉世罕見、國內唯一」,有極高的文化、藝術、科學價值。該古寺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12月28日寶山風景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演山景區位於風景區西部,海拔954米。它與寶山同屬一個山系,因地殼運動演變成高低不等的山巒。演山景區以其小巧玲瓏、爭奇斗艷而聞名,奇峰飛瀑、峽谷幽洞為該景區主要之特色。從空中俯瞰,似一件巧奪天工的盆景,讓人留連忘返。演山景區已發現的景點有大小老鷹岩、大小仙乳峰、偉人峰、情人峰、七彩水晶壁、水晶洞、珍珠瀑、萬年神龜、十八節峽谷等大小景點180餘處,其中最具特色的景點有4處,分別是老鷹岩、七彩水晶壁、十八節峽谷和偉人峰。
①老鷹岩:位於演山景區中心,三塊巨石撥地千尺,似展翅雄鷹,豪情沖天,因鷹眼鷹嘴分明,種形兼俱,而成為景區鎮山之作,更因「官穴」的美妙的傳說,讓人心神嚮往。
②七彩水晶壁:位於老鷹岩右側翅膀上。因岩壁中遍布水晶礦石,在其它礦物質的作用下,整個岩壁呈現出七彩斑瓓的色彩,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水晶壁下水晶洞內,一朵朵水晶「花菜」鮮嫩無比,天然水晶坐佛形態逼真,令人嘆為觀止。
③偉人峰:與老鷹岩遙相呼應,登老鷹岩頂,極目遠眺寶山主峰之時,眼中閃現的是一位似曾相識的偉人,他身著中山裝、頭頂青松仰卧於群峰之上,令人不得不暇想出一個永恆的思想家形象。
④十八節峽谷:位於演山景區西北地帶,是整個婁杉溪最精華之處,也是本風景名勝區主要水景區之一,它斜穿整個風景區,將寶山與演分隔,右側峭壁千仞、宛若刀削,左側面臨深淵,踏石上登,如履薄水,因彎彎折折延綿九彎十八節,故名。峽谷長約十華里、寬處十幾米、窄處1—2米。從壑底仰望群岩似蘑菇懸空掛,搖搖欲墜、驚險萬狀;澗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娃娃魚閃現期間;谷中怪石滿目,有萬年神龜、河馬、海豚、鞏龍蛋等,彷彿置身於天然的怪石展館;「蝶中仙子」——金斑啄鳳蝶在谷中上下翻飛,奇花異草琳琅滿目,似一幅美妙的山間風景畫。
演山風景區也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她是文化古鎮的總要組成部分,其中位於演山腳下演山村內的吳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該祠為土木結構,內建築分戲樓、迴廊、後堂三部分,戲台現已拆。迴廊寬1.74米,天井進深7.15米,後堂建築面積為10.4×9.6米,高約6.4米,建築底部均鋪砌青磚;梁、柱等物件均為杉木,部分構件雕刻有精美典雅的動植物、文房四寶、書籍和人物圖案。中廳四大柱每根直徑40厘米。後堂現今仍供奉吳姓先賢延陵王季扎、三讓王泰伯、唐司馬佩公三幅祖先畫像。其獨特的風格具有較高的文化與藝術價值。 寶山風景名勝區屬於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豐沛的雨量,溫暖、濕潤的環境,形成得天獨厚的植物生長條件, 根據景區內所採集的高等植物種類統計有維管束植物198科、798屬、1904種及48個變種,其中種子植物152科、73屬、1536種及41個變種,占我國植物總數的54.9%,目前景區內以白堊紀已經發展起來的殼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蘭科等為主要成分。生長有中生代遺留的珍稀裸子植物南方紅豆杉及侏羅紀殘遺至今的活化石—-銀杏,白堊紀殘留的古代裸子植物羅漢松科的竹柏,百日青和名貴治癌葯用植物三尖杉科的三尖杉等。其他尚保存的珍稀樹種有:福建青岡、烏崗櫟、格氏栲、拉氏栲、 鉋花楠、孔雀楠、紫楠、華南樟、乳源木蓮、觀光木、擬單性樂東木蘭、花楠木、救必應、蘭果樹等七十七種。在植物區系成分和發展上具有自己的特點。
寶山植被還另有一番奇特景象如:寶山奇松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尤以仙乳峰、石寨溝谷上部和寶峰山顛最集中。這里常年風大雨急,土壤脊薄,古松樹成片生長於懸崖峭壁,或伴與怪石,幾乎棵棵形如「迎客松」,奇特多姿。每到霜降或下雪,寶山頂峰成了冰雪世界,松樹枝條、峭崖巉岩掛滿了粗細大小、長短不一的冰凌。冰凌長者一兩米,樹木常形成白茫茫的「冰凌霧凇」奇景,為南方山水罕見的景觀;寶山杜鵑面積大、分布廣,每年穀雨至立夏,寶山杜鵑花盛開,奼紫嫣紅,爭奇斗艷。杜鵑花遍布諸峰,尤以寶峰頂、十八彎道邊、卧牛石、試心石、龍脊等處為最盛。據資料統計,全國野生杜鵑花37個品種中,寶山擁有13個,如福建杜鵑、香檳杜鵑、彎蒴杜鵑、刺毛杜鵑、雲錦杜鵑等花色,尤以紫紅、大紅、桃紅、水紅品種為多。紅花似火、紫花高貴端莊、桃紅明艷奪目、水紅嬌柔嫵媚。寶山杜鵑花多生長於石隙間立於峭崖旁,形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其品種之多,生長之茂,為省內罕見;寶山「花果嶺」位於南坡半嶺庵一帶是花果滿坡的著名野果嶺是研究當地神猴文化及前西遊文獻又一其主要實物佐證;其主要野果有:野荔枝、楊梅、野芒果、山桃、獼猴桃、野柿子、山梨、南五味子、赤楠果、酸棗、榛子、米椎等品種,一望無際,每逢新春初夏山花爛漫、奼紫嫣紅,夏秋季節滿山遍野、碩果累累,十分迷人。 景區內野生動物種質資源也相當豐富,珍稀動物頻頻出沒。曾有華南虎、金錢豹出沒記載;鳥類有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短尾猴、白鷳、棘胸蛙等10餘種;普通動物有鹿、豹貓、竹雞、杜鵑、等40多種,珍稀爬行類有青竹蛇、五步蛇、七步蛇、金環銀環蛇、祈蛇、白花蛇等十餘種。
山風景名勝區又是被譽為「蝶中仙子」的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金斑啄鳳蝶保護區――保護區以寶峰為中心,范圍包括常綠闊葉林區,總面積約13平方公里。
⑶ 請幫我找尖葉杜英,大葉榕,印度橡膠榕,白蘭,杜鵑花,芭蕉葉,美人蕉,高桿蒲葵,油棕,散尾葵,鐵樹,
名稱: 尖葉杜英 類別: 喬木
別名: 長芒杜英 科名: 杜英科
拉丁名: Elaeocarpus apiculatus Mast.
生態習性
暖地樹種,較速生,喜溫暖濕潤環境,適生於酸性的黃壤,但要求排水良好,其根系發達,萌芽力強。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30m。小枝粗大,有灰褐色柔毛。葉革質,倒披針形,長11~30cm。總狀花序生於枝頂腋內,花白色。核果近圓球形。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原產中國海南、廣東。
產地分布
宜作園林觀賞樹,可叢植、片植亦可作行道樹。
種 名: 大葉榕
學 名: Ficus virens
別 名: 黃桷樹
科: 桑科 屬: 榕屬
產地分布
我國、亞洲南部以及大洋洲等地。
形態特徵
喬木。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6~15厘米,寬2~7.5厘米,頂端短尖或鈍短淅尖,基部通常鈍或圓形,少數為狹與或淺心形。全緣,出脈滌,側脈5~10對,在背面與網脈均稍明顯;花序單個或成對腋生,或簇生於已落葉的小枝上,直徑5~8毫米,成熟時黃色或紅色,花序無總梗。花果期全年。
生長習性
樹形高大、耐熱、耐貧瘠、生長快、抗污染。
園林用途
可作行道樹及風景樹。
繁殖培育
高壓和扦插繁殖。
印度橡膠榕 Ficus elastica Roxb. ex Hernem. (桑科)
習性: 常綠喬木。
形態特徵:
樹冠開展;樹皮平滑;有乳汁。葉厚革質,有光澤,長橢圓形或矩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鈍圓形,全緣;側脈多而細,平行橫出;托葉單生,披針形,淡紅色。花序托無梗,成對著生於葉腋,矩圓形,成熟時黃色,初被帽狀苞包圍,苞在上部脫落後基部留一截平的杯狀體;雄花、隱花和雌花生於同一花序托中;雄花花被片4,卵生,雄蕊1,幾無花絲;隱花花被片4,花柱近頂生;雌花似隱花,但花柱側生。
用途: 庭園風景樹、行道樹。
產地: 印度至馬來西亞。
杜鵑花--花中西施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科名:杜鵑花科
產地與習性: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曬,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一般於春、秋二季抽梢,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趨於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
形態特徵: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注意: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及壓條等方法繁殖。
應用: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葯用,有些亦可食用。
在家養環境中,杜鵑花以盆栽為佳。上盆時間選在早春或晚秋為宜。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溫度低時少澆;高時,要隨干隨澆,但絕對不能積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對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新枝;植株成型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杜鵑花,群眾又叫映山紅,泛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鮮紅的光彩把山都映紅了。其實杜鵑花哪只紅色,現今植物分類學上僅把「映山紅」作為其中一個種類(包括許多栽培品種)。杜鵑花自然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全球800餘種,我國就有600多種,雲南一省有近300種之多。無疑,中國是杜鵑花的原生地,而雲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杜鵑花多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喬木,亦有高僅幾厘米、匍匐於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鵑、紫背杜鵑,也有高達數丈、繁花萬朵的大樹杜鵑、巨魁杜鵑。杜鵑花的頂成傘形花絮,由數朵鍾狀或漏斗狀的花朵組成,宛如有一個飽滿的綉球。葉片多為革質.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種吐尖杜鵑,葉片竟長達70多厘米, 寬20多厘米;果為蒴果,種子細如塵埃,播種須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鵑花在雲南生長於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種類最為豐富。尤其是高山冷濕地帶。多種常綠杜鵑如黃杯杜鵑、白雪杜鵑、團花杜鵑、寬鍾杜鵑等各色杜鵑花,常成密集的杜鵑花灌叢和純林,竟有連綿一二十公里盡為杜鵑花「花海」的奇觀。杜鵑花的花期依氣候和各種而不同,低山暖熱地帶多在2—3月開放,中山溫涼地帶多在4—6月開放,高山冷涼地帶多在7—8月開放。因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生態環境之復雜多樣,杜鵑花的體態風姿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枝葉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鬱郁蔥蔥,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虯龍,蒼勁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紅似火、金光燦燦、晶藍如寶,或帶斑帶點,或帶條帶塊,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色的、黃中帶紅的、紅中帶白的、白中帶綠的,真是千變萬化,無奇不有。有的濃妝艷服,有的淡著縞素,有的丹唇皓齒,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風姿,儀態萬千。
正因為杜鵑花在園林上的重要價值,我國品種豐富的社鵑花資源早就為西洋各國所覬覦。早在19世紀初,他們曾不惜巨資多次派人前來雲南採集標本、種子,現今英國皇家植物園誇耀於世的幾百種杜鵑花系多自雲南採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開之際,英倫士女,往來如梭,流連忘返。
1919年,英國採集家傅利斯在雲南騰沖高黎貢山西坡,意外地發現了他從未見過的「杜鵑巨人」——大樹杜鵑。貪婪之心,驅使他雇來苦力,橫著心,舉起斧,硬將這一株高達25米、胸徑達87厘米、樹齡達280年的大樹杜鵑砍倒,撈了一個圓盤狀的木材標本回去,至今仍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但在63年之後,1981年2月,科學家又在原址,找到了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鵑花王。後經騰沖縣林業局進一步調查,現有胸徑在1米以上的大樹杜鵑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徑粗達3.07米,樹齡在500年以上。大樹杜鵑的花序是一個十分秀美的花團,水紅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長6厘米—8厘米、口徑6厘米的鍾形花朵組成,花序直徑達25厘米。這項天立地的大樹杜鵑,茂盛的樹冠遮天蔽日,燦爛的花朵美如雲霞,它是雲南的驕傲,它是祖國的驕傲!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葉片,植物形態詳"芭蕉根"條。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甘淡,寒。
種 名: 美人蕉
學 名: Canna generalis
別 名: 大花美人蕉、紅艷蕉
科: 美人蕉科
屬: 美人蕉屬
產地分布
由原產南美洲及亞熱帶同屬植物雜交育成。花期夏、秋季。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100厘米~150厘米,根莖肥大;莖葉具白粉,葉片闊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徑可達20 厘米,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黃、桔紅、粉紅、大紅至紫紅。 花期6月~10月(北方)。
生長習性
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生長季節經常施肥。北方需在下霜前將地下塊莖挖起,貯藏在溫度為5 ℃左右的環境中。因其花大色艷、色彩豐富,株形好,栽培容易。露地栽培的最適溫度為13~17℃。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最佳,也適應於肥沃粘質土壤生長。江南可在防風處露地越冬。分株繁殖或播種繁殖。分株繁殖在4—5月間芽眼開始萌動時進行,將根莖每帶2—3個芽為一段切割分栽。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4—5月份將種子堅硬的種皮用利具割口,溫水浸種一晝夜後露地播種,播後2—3周出芽,長出2—3片葉時移栽一次,當年或翌年即可開花。是園林常見的灌叢邊緣、花徑、花鏡常用材料。盆栽宜選用矮性品種。盆土用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壤土,加少量河沙混合。春季晚霜後種植,每盆栽1~2株,栽後澆足水,並保持盆土濕潤,否則會導致葉邊焦枯,甚至開花稀少。植株長至3—4片葉後,每10天追施一次液肥.直至開花。花後及時剪掉殘花,促使其不斷萌發新的花枝。秋季霜凍前及時移至室內養護越冬。美人蕉蕉喜高溫炎熱,好陽光充足。在肥沃而富含有機質的深厚土壤中生長健壯。怕強風,不耐寒,一經霜打,地上莖葉均枯萎,留下地下莖塊。在長江以南可露地越冬。在長江以北應將地下莖掘起,在窖內越冬,翌年再種,貯存時忌水澇、忌潮濕,心防塊莖腐爛。用塊莖繁殖。
栽培要決
1.分栽時必須帶芽分割根莖。
2.根莖宜乾燥貯藏,受潮易腐爛。
3.花後隨時剪去花莖,減少養分消耗,促其連續開花。
【來源】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狀莖和花入葯。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安神降壓。用於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神經功能症,高血壓病,紅崩,白帶;外用治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1~2兩,鮮根2~4兩。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美人蕉為美人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高可達1米。根莖橫卧而肥大。地上莖肉質,不分枝。葉互生,寬大,長橢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自莖頂抽出。6月~10月陸續開花。花大,有5枚瓣狀退化雄蕊,其中3枚較大,顏色有鮮紅、鮮紅鑲金邊、橙黃或有橘紅斑點,是主要觀賞部分。盛夏之時,開得頗為漂亮的草花要數美人蕉了,她亭亭玉立的,姿態極惹人喜愛,特別是她碧綠的葉片,紅紅的花朵,更是醉牽行人衣。
美人蕉除觀賞外,其根莖及花還可入葯,有清熱利濕、安神降壓的功效。美人蕉花9—15克,水煎服治外傷出血。美人蕉根15—30克,水煎服,可治黃膽型肝炎,服葯期間忌魚蝦、辛辣、葷菜、葷油等食物,一般一周左右可退黃。美人蕉根9—15克,糯米適量,燉雞服,可治血崩、白帶過多等症。
油棕原產熱帶西非,由於樹形有點象椰子,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油椰子"。油棕果含油量高達50%以上,一株油棕每年可產油30-40千克,每畝產油可達100-200千克,採用優良品種,小面積一畝產油可高達600多千克。油棕畝產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畝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們譽為"世界油王"。由於油棕的油脂產量特高,且用途比較廣泛,所以,近百年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競相引種,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也於1926年開始種植油棕。
油棕油也泛稱棕油或棕櫚油,是一種棕紅色的非乾性油脂,含有大量的類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微量膽固醇,而且燃點較低,用它炸出來的土豆和方便麵等食品,不僅清香酥脆,美味可口,而且能耐長期貯藏,所以熱帶地區人民很早以前就把它視為上等的食用油脂。經過加工提純的油棕油,清如水,滑如脂,不僅可以葯用和食用,而且是機械工業和航空運輸業必不可少的高級潤滑油,還是一種很好的鋼鐵板防銹劑和焊接劑。此外,油棕的原油還可以用來生產肥皂、香皂,油棕仁可生產醬油,油棕殼可生產活性碳。
油棕果子
油棕的果子特別有趣,它們總是成串地"躲藏"在堅硬且邊緣有刺的葉柄裡面,近似橢圓形,表皮光滑,剛長出來時是綠色或深褐色,大小如蠶豆,成熟時逐漸變成黃色或紅色,比鴿卵稍大。成熟的油棕果採摘下來後,加點糖或鹽用水一煮就可以直接食用,果肉油而不膩,清香爽口,但果肉中有一些比較粗糙的纖維,容易塞牙。
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ens),又名黃椰子。棕櫚科,散尾葵屬。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3~8米,叢生,基部分櫱較多。莖干光滑,黃綠色,葉痕明顯,似竹節。羽狀復葉,平滑細長,葉柄尾部稍彎曲,亮綠色。小葉線形或披針形,長約30厘米,寬1~2厘米。果實紫黑色。常見的同屬觀賞種有卡巴達葵(C.cabadae),株高10米,莖干細長,基部膨大,葉片交互排列,小葉細長,亮綠色,果實小,紅色。
習性:喜溫暖多濕和半陰環境。怕寒冷,怕強光曝曬,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鬆並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為宜。
栽培管理:散尾葵怕寒冷,怕強光曝曬,以免灼傷葉片。散尾葵喜半陰環境,春、夏、秋三季應遮去50%左右的陽光。生長適溫為20~25℃,冬季夜間溫度應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較好。若長時間低於5℃,必然受凍害,甚至死亡。
在生長季節,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較高的空氣濕度。冬季應保持葉面清潔,可經常向葉面少量噴水或擦洗葉面。生長季節每月施肥1~2次。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鬆並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為宜。盆栽散尾葵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及基肥配製成培養土。每2~3年春季換盆一次,施上基肥。換盆時,應清除枯枝殘葉,還應根據生長情況,剪除過於密集的株叢,以利於信株叢的萌發,保持優美的盆栽姿態。
繁殖:播種、分株均可,但常用分株法。春季結合換盆將分櫱多的植株用利刀切分成2~3株,分別直接盆栽,於20~25℃溫度下養護,恢復成型較快。一般養護1~2年即可成為盆栽商品。能獲得種子的,將採收下來的果實洗凈果肉,把種子浸在35℃溫水中浸泡兩天後播下。隨發芽隨移植。晴天應多噴葉面水。一般幼齡期生長緩慢,成齡後生長迅速。
病蟲害:葉斑病,葉尖和葉緣最易受害,產生乾枯卷縮,發病初期用50%可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此外,可能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鐵樹又名蘇鐵,屬蘇鐵科,蘇鐵屬常綠喬木,現存於地球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樹形美觀,室內盆栽高可達3米,莖粗圓柱狀,沒有分枝,有粗大的葉痕,魚鱗狀。葉簇生於莖頂,大型羽狀復葉排列緊密,小葉短而窄,呈龍骨狀排列,小葉線形,革質,尖端堅硬,濃綠色具光澤,葉緣反卷。性喜陽光、乾燥和通風良好環境,不耐寒,好肥,喜沙質土壤,生長緩慢。
這種植物也是吸收室內苯污染的絕頂高手,而且能有效分解存在於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中的甲醛和隱匿於壁紙中對腎臟有害的二甲苯。同時,鐵樹也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只是大型盆栽品種價格比較昂貴。
雞蛋花
學名:Plumeria rubra var.acutifolia
別名:緬梔子、蛋黃花
科屬:夾竹桃科、雞蛋花屬
原不美洲。我國已引種栽培。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肥厚多肉。葉大,厚紙質,多聚生於枝頂,葉脈在近葉緣處連成一邊脈。花數朵聚生於枝頂,花冠筒狀,徑約5-6厘米,5裂,外面乳白色,中心鮮黃色,極芳香。花期5-10月。 雞蛋花夏季開花,清香優雅;落葉後,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其狀甚美。適合於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花香,可提香料,或曬干後供製飲料理,還可供葯用。
金鳳花
學名:Caesalpinia pulcherrima
英名:Prettiest Caesalpinia
別名:黃金鳳、蛺蝶花、黃蝴蝶、
蛺蟬花、洋金鳳
科名:豆科
特徵:
直立常綠灌木。高達3m,枝綠或粉綠色,有疏刺。二回羽狀復葉四對至8對,對生,小葉7對11對長隨圓形或倒卵形,基部歪斜,頂端凹缺,小葉柄很短。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圓形具柄,橙或黃色,花梗長達七cm。莢果黑色。種子6顆至9顆。花果期幾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