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佛肚樹
① 佛肚樹繁殖方法
佛肚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播種繁殖 佛肚樹多採用播種法進行繁殖。 播種後種子容易發芽,待幼苗生長至約5厘米高時,即可進行分盆栽植。
2. 人工授粉繁殖 盆栽佛肚樹開花後,可通過人工授粉的方式促進其結果。 果實成熟後,果皮容易爆破導致種子散失,因此應適時採收種子。 為防止果實落地導致種子散失,可在果實成熟前用紗布將其包好。
3. 扦插繁殖 佛肚樹也可通過扦插法進行繁殖。 在溫度約為25℃的條件下,扦插容易生根。
以上即為佛肚樹的主要繁殖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繁殖。
② 佛肚樹盆栽土壤應滿足什麼要求
佛肚樹又稱珊瑚樹,為大戟科常綠多年生灌木。莖稍多汁,高可達80~100厘米,直立,下部膨大,故名「佛肚樹」。葉片近革質,盾狀,3~5裂,裂片呈卵形,托葉和腺體流蘇狀。幾乎全年開花,花和花柄朱紅色,似珊瑚狀,故又稱「珊瑚樹」。
原產南美哥倫比亞,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喜溫暖、陽光充足和乾燥的環境。
同屬植物僅此一種,用作觀賞植物。
用播種和扦插法繁殖。開花後經人工授粉容易結果。但結果後應用紗布包好,否則果實成熟後易開裂,種子脫落。收種子後不宜久存,用大粒種子播種法播種。在25℃左右的條件下,1~2個月可以出苗。苗高10厘米左右時分苗,栽在小花盆中,當年可長成具數枚葉片的植株。扦插繁殖,可取大植株上的分枝,待剪口稍干後扦插於盛細沙的盆中。盆土稍干,25~28℃,3~4周可以生根。不宜使插床過於潮濕,否則易腐爛。因容易得到種子,故多用播種法繁殖。
盆栽用疏鬆、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4的河沙及少量基肥配成的培養土,也可用細沙土。生長季節每2周施一次液體肥料。5月中旬以後搬至向陽的陽台或院內,9月中旬搬回室內陽光可以照到的地方。由於北方夏季陽光過強,在室外可遮去陽光30%左右。雖然佛肚樹抗乾旱能力較強,但旺盛生長季節不可缺水,以免葉片凋萎、枯黃甚至脫落。在葉片脫落後,抗旱能力特強,數周不澆水也不會因乾旱而死亡。不耐寒,越冬溫度能保持在18~25℃,生長健壯,不落葉;低於15℃,葉片脫落;10℃以下,植株受害,樹干破裂,嚴重時根部腐爛而死亡。家庭栽培,冬季應放在溫暖向陽處,土壤稍干為好。
全年有花,花色艷麗,莖干畸形,葉片濃綠光亮,是良好的盆栽花卉。北方盆栽,可用來美化客廳、書房。常放在向陽處觀賞,在無陽光照射的地方擺放不可超過2周。
圖6-50 佛肚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