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雷劈式盆景

雷劈式盆景

發布時間: 2025-08-08 19:00:09

『壹』 榆樹盆景在日常養護當中,哪項養護工作最重要

『貳』 「佛系」盆景之【舍利干】,應該如何製作

自然舍利干,又叫天然舍利干,是樹木在自然界生長中,經歷過雷打火燒、動物的踩踏、人為的刀劈斧砍,或被蟲咬、病害或各種自然災害等形部分枝乾枯死,再經過年長月久的風吹、日曬、雨淋等,天然形式的“舍利干”。 “天然舍利干”,可遇而不可求,非常難得,十分珍貴。在野外挖掘樹樁時,如果遇到這種“天然的舍利干”,應注意盡量保留,是樹樁盆景中的精品。

總結:“人工舍利干”製作的時間,以春季萌芽前,為舍利干製作的最佳時間。在人工製作舍利干時,應注意保護好上水線,並在雕刻後,對上水線兩邊的傷口塗上白乳膠或濃稠的泥漿,然後在樁幹上包上一層保鮮膜或草繩、棉布等,經常噴水保濕,經過1~2個月後,再適時除去包纏的保鮮膜、草繩或棉布等,並繼續經常往樹樁的枝幹上噴水保濕。

『叄』 什麼叫舍利樁

你好 有一種盆景叫做舍利樁

採挖山樁,特別是失去控制的亂采亂挖,一方面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壞了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由於採挖者大多是山民,他們多數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所采樹樁死亡比率很高,浪費了大量的有限資源。而自培素材則正好相反,從播種、壓條或扦插開始培育,不僅克服了採挖山樁的諸多弊端,而且增加了林木資源。
樹樁盆景(本文指用山樁製作的盆景,下同)因自身特點和諸多要求,很難進入尋常百姓家庭。自培盆景(本文是指用自培素材製作的盆景,下同)則正好相反,可以進入千家萬戶,對於盆景文化的宣傳、普通和應用,對於盆景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對於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二、成型時間
一般愛好者認為,山采樹樁在栽種時已經很粗大,因而成型較快;自培素材因為是從種子或小苗開始培養,成型較慢。但進行深入分析時我們會發現:許多速生樹種自培成型時間比山采樹樁成型時間要短,有的經過技術處理甚至短了許多。
神奇的大自然給我們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樹樁。有經驗的盆景人知道,再美的樹樁,美不過一兩個部位,並不是所有的部位都符合盆景的藝術要求,所以需要再造型。對不理想的部位如根路、坡腳、樁身、枝乾等,在大小、方向、位置、曲直諸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再生、造型和養護,並且造型過程不斷循環,需要很長時間。一般的樹樁基本成型需要十幾年,長的需要幾十年,已成為業內共識。
自培素材成型時間比樹樁快,那是因為它在優越的人為環境下生長,可以連續地進行人工調整和控制,實行跟蹤造型和管理。
自培素材因為成型時間比樹樁快,所以樁頭顯得比樹樁小。但是小的樁頭會隨時間延長而逐步增粗。總體來說,人工營造的生長環境要大大優於山樁原生地的生長環境,所以生長速度較快。就以速生樹種為例,20齡的樹木可以說是「青年」樹,因樹種不同,按一般養護,其生長速度是前期慢中期快,平均應在每年增粗0.8厘米至1.3厘米之間,那麼20年的素材也有20多厘米,在盆景樹木中也能算「大樹」了。
現在業內已有不少製作者利用速生品種的自培素材,製作古老的大樹盆景,其成型時間大大縮短,被譽為盆景造型技術的一場「革命 」。用這種方法製作的盆景,既粗大又古老,而且成型快,造型形式靈活,可以隨心造景,使製作者滿意。筆者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
1.捆綁合栽法就是把自培素材培養到一定時候進行捆綁合栽,經過一兩年的加工和處理,就可以生長在一起了。目前在我國嶺南地區,不少人用此法製作大榕樹盆景,效果非常好。
2.貼干嵌入法將優美的枯樁按需要畫線打槽,將同種樹木素材沿著枯樁栽下,並將素材枝幹沿著枯樁嵌入槽內後固定,經過兩三年養護,就可以合二為一了,可以做得天衣無縫,真是神奇至極。目前主要在柏樹、梅花等珍貴品種的雕刻和舍利樁上應用。
3.模型纏繞法將設計好的盆景樣式(主幹以下)用軟質木頭做成模型,把素材沿著模型四周種下,均勻排列並按需要纏繞後固定,三年左右即可長在一起,樁身凹凸不平,蒼古奇特。在歐美盆景界經常有這方面的展示。

三、觀賞要素
自培素材在人為的環境中生長,可以在生長過程中跟蹤造型,用技術手段對素材進行前期藝術加工,就素材總體而言,比一般樹樁要美,而且造型形式比樹樁靈活。自培素材每個部位的觀賞要素都可以進行人工控制,因而樁身自然、比率協調、線條優美。
而樹樁只能在有限的部位和要素上受到控制,所以需要重新裁截,將好的要素保留,不好的除去,按照自培素材的養護過程進行再生再造後,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外觀。而且這種再造是有限的、被動的,不像自培素材那樣隨心造景、靈活多變。(

四、應用范圍
自培素材因為成型早、樁體小、樣式多樣、造型靈活,大大提高了素材的應用范圍,被廣泛應用到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樹石盆景、叢林盆景、微型盆景等盆景類型中。素材的藝術加工手段增多,意境表現空間也被擴大。而樹樁素材則多數被應用到一盆一樹的樹木盆景中,其意境的表現往往受到許多限制。
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同的手法就需要用不同形式的素材來表現。自培素材因為是定向培養,可以製作多種樣式,所以作者能得到稱心如意的材料,並且選擇餘地較大。而用樹樁素材來表現某個特定主題時,總有「百里挑一」的煩惱。
用特定的素材來表現特定的主題,在作品製作初期,「材」與「 題」的融合並不十分完美,因此還需要組合後的調整。對樹樁素材來說,不僅調整餘地小,而且調整過程長,自培素材則相反,調整的靈活性較大,過程也相對縮短了許多。
所以,自培素材在應用范圍、意境表現、作品調整等方面為盆景藝術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請參考 來自網路的資源

滿意請採納不滿意請追問

『肆』 盆景如何處理傷口

盆景在進行造型的時候,需要截桿,去留枝條,勢必會留下很多的傷口,處理傷口的方版式。基本權有兩種:
第一種;雜木類傷口塗抹癒合劑讓植物修復傷口,癒合形成樹眼,疤瘤。具體的操作:

1,傷口修剪到平滑,有球口剪的可將木質部修剪,凹陷傷口。
2,塗抹癒合劑,減少傷口感染,樹液流失。
3,貼上鋁箔,傷口癒合,不接觸光的情況下會加快癒合。

第二種,松柏類的「舍利」處理方式,目的形成自然狀態下,雷劈火燒的一種斷面,視覺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截桿時,留取主枝的一段連接主桿,剝掉部分樹皮,保留的樹皮,稍微用美工刀修整,不帶毛邊毛口。

2,工具撕裂樹皮,到樹心的部位,形成自然斷裂的效果。

3,用刀具精修樹干斷裂處,出現自然的木質肌理。也可以用或將傷口處燒一下,然後進行下打磨。

4,塗上石硫合劑,後期形成傷口白骨露出的效果。

『伍』 找到一棵側柏樁,如何製作成盆景具體該怎麼做有沒有詳細的步驟教程







『陸』 如何製作樹樁盆景

樹坯的選擇

無論選擇何類樹種作為樹樁盆景的素材,首先應進行坯料的篩選。樹坯的選擇來源於兩個方面,即山野樹坯的採掘和樹苗的培植,因為我們對樹樁的要求要以蒼古樸拙為主,因此一般都要選用樹齡長,形態優美,在自然生長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樹坯,若單以人工從小栽植到選為素材,再進行加工,則造型時間長,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採掘野生坯料來進行加工。

在採掘野生樹坯時,要以樹齡長久,生長旺盛,形態本身一般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懸根露爪的坯料為好,同時必須注意根據具體坯料的生長特性,確定其採掘過程與採掘時間。我們認為,應以樹木進入休眠期後採掘較為妥當,如初冬至初春,冬季採掘須注意保護樹坯不受凍,以免來年難以成活,春季在樹木萌動時,採掘較好,既可避免傷凍而增加維護管理的難度,又可視其萌發姿態確定其技乾的去留。當然,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較大,應視各地氣候特點而定。

因山野採掘的樹坯,一般樹齡較長,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時視樹種確定主根或側根、須根的截留以及多餘枝條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幹,並剪短使其萌芽,根據樹坯的具體情況考慮其將來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發力較弱的樹種時,要適當多留一些技條,採掘能在根部帶土則盡量帶土,若實在不能帶土,則用泥蘸糊根部用穀草或筐、簍包裝捆紮,鋪之以苔蘚,保護樹坯在運輸途中不致失水過度。樹坯一般在地下深埋養護為好,待其成活後,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時注意旱天、澇天時及時澆水、噴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導致根、幹部腐爛,故深埋時,最好提壠築埂,當然對病蟲害也應當及時檢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樹坯,則可在其主幹。分枝長到一定程度時再行鋸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製作後即可栽植於盆中,但盆中土壤營養要跟上,為了使其萌發快速也可築埂植於地上。但要根據造型勤修剪、勤補皤。

樹坯的造型

樹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構思、因材造型,特別是自然類樹樁造型,切不可用規律類樹樁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樹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為蟠扎法和修剪法兩種。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後再進行的,有平剪、選剪等。但也有純粹用修剪方法進行造型的,如嶺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純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進行的。這是受中國畫法中「雞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響,「蓄枝」是指選定技位後蓄養技條,包括將來要成為樹乾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樹干、枝條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運用於嶺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過程,樹坯經挖掘後按造型要求長短、高矮進行截干截根,當定植萌發新技後經選定技位,矯正帶引技形朝向,蓄養到粗細合度時,按照造型要求的長、短、粗、細及時進行剪截,接著萌發新技,又再次進行剪截,如此反復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雞爪」技成型。而我國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輕剪」,或「輕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絲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在川派樹樁盆景造型中,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兩種纏法)

樹干矯正法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乾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幹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幹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於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川派樹樁造型中對大樹蟠扎則一般使用「撬扛彎曲法」。



(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為了增加樹樁盆景的藝術價值和欣賞情趣,對一般樹根都要進行提根處理,使其基部顯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穩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給人以蒼古雄奇的審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沖法;桶、筐狀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樹樁栽植於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樹樁基部高於盆沿但不外露,待樹樁定植成活。後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廣露根部最後定型後再翻入淺盆中。深盆平栽水沖法,把樹樁深植於盆中,當其成活後,在每次沖水時,有意識讓水流稍強沖擊樹蔸部,使泥土脫落樹根逐漸顯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狀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則是用無底的木桶或無底筐將樹樁圍住,裝入河砂或砂夾小卵石並時常在桶、筐內注入水肥,待樹樁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時,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漸扒去砂石,每次間隔半年或一年,最後去掉桶筐後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內。另外也可直接將樹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漸露根部。

雕鑿法

為了使樹樁顯現其在大自然中經風雨雷劈而呈現的蒼柏之態,可對樹干進行人工雕鑿,甚至可以劈開樹干。目前樹樁盆景創作中,由於大自然樹樁的採掘日漸不易,蒼老的樹樁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們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樹木去選擇粗壯的素材進行加工,這些樹木因為樹齡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經風歷雨,就必須對其進行老態處理,這種處理多用於松柏類等生長較為緩慢的盆景。如對神枝和舍利乾的處理就是一例。比如,將一株松柏類的樹樁用雕刻工具按構思將其干較上部分樹皮,依吸水線扭曲、迂廻剝去,顯出樹干木質紋路,然後塗上石硫合劑或防腐劑以避免病害,經過養護而成為一株蒼勁的樹根。

盆缽的配備

樹樁盆景的配盆要根據樹樁的造型特點進行配備。在大小、深淺、款式、色調、質地上都要協調一致。(斜乾式樁景用盆)

從選擇盆缽的大小看,若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含土太多也就會蓄水過多,造成根部缺氧爛掉或徒長。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植物生長。

一般來說,矮壯型的樹木,單株栽植時盆口面積應小於樹冠面積;盆長要大於樹乾的高度;而高聳型的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積則必須大於樹冠范圍;盆的長度可小於樹乾的高度;樹樁組合類盆景,盆長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組合空間。而盆的深淺對樹樁的生長和景觀的美觀也有影響。用盆過深,可使樹樁景觀顯得矮小;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粗壯、技盤豐茂的樹樁顯得頭重足輕,給人一種不穩定感,而且相對來說養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較少,難以栽種。(直乾式樁景用盆)

樹樁的形狀也是選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選較深一點的盆缽,特別是規律類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乾式可選深淺適中的盆,懸崖式樹樁則只能根據懸飛程度選擇深千筒或中深千簡盆。樹石組合類盆景則應選用淺盆以利於水面,石材的處理。同時在盆的形狀上也應有所變化,樹木扭曲蜿蜒、虯勁變化,則可選圓盆或橢圓盆。樹木剛勁有力則可選稜角分明的盆缽;盆缽上的裝飾線條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會影響樹樁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調上也應視具體樹樁而定,如金彈子,樹干黑褐,樹葉深綠,宜選用色彩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樹干淺黃,樹葉翠綠,則應以深色盆為好。樹樁盆景的配石與配件。

樹樁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與樹木配合布置,這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一種獨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會使盈尺之樹,顯出參天之勢。在懸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於根際,就彷彿樹木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樹樁盆景有山石點綴,就增添了詩情畫意和自然趣味。松樹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種襯托和對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園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樹木與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園式配石即模仿庭園中人工布置樹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樓、閣、動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質或石質模型。樹木盆景增加配件後,可增添生活氣息。應用配件時,要注意符合自然環境和景趣,注意遠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調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陳設觀賞或展覽的臨時性裝飾處理,在平時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響樹木的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柒』 榆樹盆景上的樹疙瘩是如何形成的可以人為的創作出來嗎


熱點內容
一朵白雲從藍天飄過 發布:2025-08-08 21:19:45 瀏覽:437
李一朵名字好嗎 發布:2025-08-08 21:12:39 瀏覽:743
紅蒙刺盆栽 發布:2025-08-08 21:06:32 瀏覽:56
荷花簡葉 發布:2025-08-08 20:52:10 瀏覽:94
牡丹江至廣州 發布:2025-08-08 20:23:53 瀏覽:526
夏庄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08 19:50:39 瀏覽:355
蒜蓉炒西蘭花 發布:2025-08-08 19:50:00 瀏覽:237
櫻花午夜視頻 發布:2025-08-08 19:49:11 瀏覽:257
情人節怎麼在家做燭光晚餐 發布:2025-08-08 19:38:50 瀏覽:204
哈爾濱到牡丹江的火車 發布:2025-08-08 19:38:00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