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銅刷

盆景銅刷

發布時間: 2025-08-01 01:47:24

『壹』 果樹盆景製作的要點

製作與養護管理:
選擇一株健康的果樹,留下幾根比較壯的樹枝。把那些比較細小的剪掉。再用鉛絲把它定型,做出自己想要的外觀,其實就這么簡單,以後注意管理就可以了!

一、選擇最佳的嫁接時間
果樹盆景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樹盆景萌芽前進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後進行,秋接在夏末秋初進行。改良果樹盆景品種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盆景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樹都可選擇在早春嫁接;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樹,即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樹盆景選擇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於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二、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對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樹盆景進行剪伐,去掉果樹盆景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並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幾點:
1、去上留下,減少創面 應盡量剪去上部或遠端樹枝,保留下部和近主幹部的樹枝做接砧,並要減少直接在主幹和砧橛上造成的創口,同時防止砧橛揭皮和開裂。
2、 注意留橛方位 做到因樹留橛,因環境條件而留橛,同時要便於操作。主枝方位不理想的可用側枝或強壯的輔枝代替留砧。總之要做到壓低高度,收縮樹冠。
3、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 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較高大的樹形,宜留自下而上第一、二層主枝和經過回縮的主桿部分。留橛長度下部宜長,剪口端距主幹30——50厘米;上部宜短,距主幹25——35厘米。樹齡5年以內,留橛3——5個;樹齡10年上下,留橛10個左右。蔓生果樹每主蔓留1——2個砧橛。原有樹冠大則應多留橛,原有樹冠小則應少留橛。
三、品種選擇及接穗採集
1、品種選擇 果樹盆景嫁接改良宜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盆景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並做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風味,不同色澤,不同果型以及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2、接穗採集 接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並要除去花芽。夏季和秋季嫁接改良,接穗的採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表明腋芽熟化較好。
四、嫁接方法
1、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長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插接時要求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麵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准,接穗留芽2——3個。接插後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後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後塗上接蠟。
2、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單芽插接兩種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後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後綁縛同劈接法,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後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於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後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捲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採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 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後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塗上接 蠟,在遇乾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五、嫁接後的管理
1、及時檢查補接 早春嫁接後15——25天,夏季嫁接後7天,秋接後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 果樹盆景嫁接後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50——2.50千克。採取環狀或星形施肥法,開溝深度20——40厘米,可結合根剪疏除部分衰老的側根。施肥後澆足水,保持根盤濕潤。施肥也可以提前進行,即春季嫁接改良於上年秋施肥,夏接於初春施。
3、加強果樹盆景幼枝護理防止狂風吹折 嫁接後接枝開始生長時,要略松一下包紮物,但不要完全松開,等幼枝長到10厘米長時,取木棍或作物秸稈若干,一半固定在主幹或主枝上,一半圍攏住幼枝,並用細繩纏繞以保護幼枝。幼枝固定穩妥後,取小刀將嫁接時的包紮物一並割斷,以利其生長。
4、及時除去砧樹萌孽,減少對接枝的養分爭奪 但是面臨補接的果樹,應區別對待:一種情況是上一個季節嫁接不成功,需在下一個季節補接的果樹,應放任砧樹萌孽生長;另一種情況是夏季嫁接不成功,補接對果樹根系影響過大,應放棄補接,放任砧樹萌芽生長。
5、接枝修剪 對生長過旺的接枝在適當高度「摘頂」,可促進二次枝萌發和生長;對於 密集生長的旺長枝和競爭枝,採用拿枝、牽引補空等方法處理,不用或少用短截、疏除修剪方法.
果樹盆景之修剪技術
果樹盆景修剪應掌握「五看」和「三稀三密」的原則。「五看」。看樹齡大小:對於幼齡樹,為增加枝葉量,擴大樹冠,早日形成良好結構,應在11-12月份進行冬剪。對於適齡結果的旺樹,冬剪時間可適當推遲到早春萌芽進行。
盛果期的弱樹,為促其營養生長、迅速恢復健壯樹勢,應在12月底以前完成冬剪任務。
盛果期旺樹,為削弱其樹勢、多形成花芽,可在1~2月份進行冬剪;看樹勢強弱:要從整體和局部上去把握修剪度,整體上要維持樹勢均衡。樹冠圓滿緊湊、主從分明、平面密、上層骨幹枝明顯短於下層骨幹枝,從屬枝條為主導枝條讓路,同層骨幹枝的生長勢近似一致。只要能達到間架果牢固、緊湊,通風透光,早果高產的目的,便可隨其原有的樹形、樹勢進行整理、疏導,一定不要過分強調整形,尤其對於幼樹,往往導致其不能早果早產; 看枝條長相: ① 上強下弱果樹盆景:上強枝齊花回剪、換弱頭,甚至把上強部分鋸除,下部弱枝對主枝頭從基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② 基部主枝生長勢不一致的果樹盆景:強主枝齊花剪,細弱主枝從頂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③ 無側枝和內膛枝可言的果樹盆景:選擇最佳直立枝用繩拉到合理位置,過密的疏除。 ④ 無樹形可言的果樹盆景:鋸除一些明顯多餘的大枝,打開層間距離,選出骨幹枝重 點培養,長遠規劃,採用「拉、撐、壓」等手段使樹形結構盡量趨向合理,若花芽極少或沒有,應多甩放、多疏間、少短截; 看修剪反應: 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中、短枝量大且粗壯、芽體飽滿、生長長度顯著小於延長枝頭,並分生有部分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適宜,當年可繼續延用。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長度與延長枝相近或超過延長枝,說明前幾年的修剪量過大,當年應適當輕剪。若3年生枝段上不發中短枝,只著生一些葉片很小的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過輕,當年應適當重剪;看花芽多少:要在局部上下細功夫,使花芽枝和葉芽枝有適宜比例,一般為1∶2~3。
「三稀三密」即為:大枝稀,小枝密;外圍枝稀,內膛枝密;上部枝稀,下部枝密。 「一大一小」即為:下部大,上部小。 果樹盆景的枝組及小枝的處理。結果枝組要及時回縮、復壯、更新,以保持健壯的結果勢。對於其他的枝條通過處理後組建新的枝組。旺樹、旺枝應多緩放少截,結果變弱後回縮。對於長放過頭的枝條,要及時回縮復壯,培養成結果枝組。對於背上枝,不可全部疏除,也要視情況加以利用。幼樹樹勢強,背上枝易旺長,可用夏剪中的多次摘心、拉枝、拿枝等方法加以控制,變無用為有用;結果盛期的樹勢已穩定,背上枝不易旺長,可視空間、位置情況進行取捨;對於盛果期後的老樹,背上枝應全部利用,以便更新樹勢,延長結果年限。
果樹盆景疏枝的方法: 第一不可去小不去大。即在疏枝時應首先考慮去大枝,然後再考慮去小枝,以防出現整株「光棒」現象。 第二對於大枝過多的樹不可一次疏除太多,可逐年進行,分批去除,一次不可多於兩個。 第三不可同時疏除兩個對生大枝,造成對口傷,以免削弱上部樹勢。 第四傷口要進行消毒保護。可用2%硫酸銅溶液或石硫合劑原液消毒,並塗以石蠟或防銹漆,以防病菌的侵入及樹體水分的蒸發。 修剪工具消毒。工具常常因不慎而接觸病疤,這時就要及時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50 率。 3. 桃盆景(李、杏可參照桃):桃時有觀花、觀果兩類,觀花桃類,花瓣艷麗、多力重瓣、不掛果或果小不堪食用,觀果類桃花色淡、單瓣、觀賞、食用性強,本基地皆為觀果類果樹。桃的花量很大,大量的側芽成串生長,冬剪時要剪去1/2-1/3,並將過長壯枝剪掉,在冠下部分選3-5枝,去掉花芽,備作下年預備枝結果,上部果枝果後剪除、使樹型緊湊。桃具有自花結實性、如搭配不同品種桃間相互授粉,可會使其座果率更高。
4. 葡萄盆景
1) 修剪:葡萄修剪應在落葉後進行,以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間為宜,一年生健壯枝中基部芽大多皆為花芽,留下部4個芽剪截,可視其壯若而定,比較弱枝,可留基部2-3芽剪截,葡萄必須冬剪,否則花芽得不到萌發或養分不能集中供應於花芽,就不會結好果,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沒有合理修剪或沒修剪,二是養分供應不足,植株太弱。庭院葡萄也基本相同於此。

2) 抹芽:春天在芽萌動後即可進行,結果母枝上萌出的雙芽或叄芽中的弱芽,即每節選1壯芽,其餘抹去。
3) 摘心:通過摘心可使營養生長的養分轉向生殖生長,有利於養分集中供應於果實,一般在開花前,在花序以上留4片葉摘心,摘心後會繼續萌發,可反復摘心其卷須應盡早摘除,以免消耗養分。
4) 疏果穗:每個結果枝只能保留1個果穗,多餘的應及早疏去,開花前還應把花穗掐去一部分,使其養分集中供應,這樣才能為結好果打下基礎。 5. 柿子盆景:自花結實,柿當年常發生1-2個強壯發育枝,冬剪時可將其剪短,保持樹型緊湊,柿花芽著生在柿樹冠中部,壯枝頂部1-3個側生芽位上,可不動剪,待春天長出結果枝後,大果型品種每枝留一個果,小果型每枝留2-3個果,其餘應提早疏除。

果樹盆景換盆換盆可每3年進行一次,可用原盆或稍大些盆,果樹在盆內生長數十年後,在貼近盆底和盆壁處會形成厚厚的根墊,換盆時將網狀根墊去除,這樣根部向樹體輸送養分的距離縮短了,如果生長期倒盆就不能傷根太多了,可整坨置於新盆中即可。 四、 果樹盆景越冬:去特性一般皆為春季開花、夏季果實漸大,秋季成熟,蘋果、梨、柿等晚熟品種,秋季成熟後,果實可在樹上長至第二年2月份左右:如冬季和春節期間放在室內觀賞,應注意其擺放環境溫度不宜過高,蘋果、梨、山楂可抗-20℃低溫不會受凍,最好為其創造在-10℃―10℃環境中越冬即可,桃、葡萄、柿、棗等以-5℃―10℃為好;如置室外越冬,可用報紙、塑料袋將盆裹住,置背風向陽處,並每月查一次盆土干濕即可。五、果樹盆景 病蟲害:由於盆景培育基地對果樹病蟲害控制嚴格,分散到城市用戶後,其周圍無傳染所以病蟲害發生可能性極小,如果發生可用洗衣粉水噴刷。

『貳』 盆景樹枝灣曲工具能把5公分樹桿樹枝彎曲有什麼新工具

  1. 長柄葉子小刀,用作修剪較幼細枝條。

  2. 長型大剪刀,用作修剪較幼細內及中型枝條。

  3. 蝶型大剪刀,用作修剪較幼細枝容條及樹根。

  4. 小剪刀,用作修剪樹葉(除葉用)。

  5. 小型圓頭刀,用作把樹枝切割成深而中空。

  6. 大型圓頭刀。

  7. 小型凹型刀,用作修剪中型枝條。能切割出中空的樹枝。

  8. 大型凹型刀。

  9. 金屬線剪刀。

  10. 褪樹皮用具(日本用)。

  11. 小型泥耙

  12. 除去根部的勾,用作為樹木翻盆。

  13. 銅制刷子,用作清潔樹干。

  14. 椰殼制刷子,用作清理泥面。

  15. 彎曲樹干用具。


『叄』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很多盆友都喜歡製作附石盆景,來進行賞玩。這不,和一個才二十幾歲的資深盆友聊了半天,別看年紀不大,玩附石盆景都幾年了,雖然說,製作的過程可能有點繁瑣,但卻比樹樁盆景成景要快得多,而且就觀賞的效果來說,也是毫不遜色的。
所以,附石盆景才會成為中國盆景里傳統造型的形式之一。
它通過對自然界樹木生長形態的模仿,將樹木和山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出樹木不屈不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無論是之前講的賞玩效果還是它所表達出來的意境,都值得我們盆景愛好者來養上一盆,當然,有條件的,可以自己製作一盆。01、造型的式樣附石盆景的造型大體上分成了水附石和旱附石。水附石利用一些比較疏鬆的吸水石為材料,把植物栽植在山石的孔洞、縫隙之中,然後把山石連同植物擺放在水盆里固定,就製作成了山水盆景。
旱盆景的造型多變,但山石是以硬質石材最為材料,把植物貼合在石材上,但根系還是栽植在盆土裡,還是屬於樹樁盆景的范疇。而現在說的附石盆景,基本上是代指的旱盆景。旱盆景的式樣有多種,這里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1、一體式就是把樹根鑲嵌進石縫或人工開鑿出來的縫隙里,用山石來代替盆景的主體,而真正的樹體則成為頂部和側枝等,這種把山石和樹體完全結合在一起的式樣,主要目的是可以彌補樹體上的不足和缺陷,造型生動。而有條件的,可以把樹體上的枝條培育成垂枝或者飄枝,將更加的美麗動人,造型合一。2、懸崖式懸崖式的附石盆景,也是製作的比較多的式樣之一了。
選擇高瘦的山石,樹體和山石的具體比例大概在,樹體的主幹的直徑2-3厘米,可以搭配的石料高度在50-80厘米左右。懸崖式也是可以細分的,具體做成什麼式樣,還是要看樹體的選擇和石材的選擇,還有它們之間的相互搭配,找出最佳的搭配方案,表現出樹木的頑強精神。3、坐石式聽名之意,就是把樹體栽植在石頭之上,選用的石材,下寬上窄,才能顯得穩固。
石上樹的式樣和合體式有些類似,但表現手法不同。石上樹的造型大多都是培養大飄枝來表現出動態感,再以樹頂的旺盛生長的枝葉來表現出生命力。4、抱石式抱石式盆景的石材被樹體的根部包裹住,造型上主要表現的是樹樁,石材只是配角了,但也要有一定的形態變化。造型多以斜乾式,曲乾式為主。
抱石式盆景的特點就在這個抱字,就像抱著寶貝一樣,緊緊地抱住,貼合得嚴密緊實。5、靠貼式相互依附,相互靠貼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人一眼看到,就是一種難解難分,依依不捨的意境浮現在眾人面前。依附式的附石盆景在造型上沒有樹木特定造型,主要就是樹體和山石,緊密貼合,相互依附。02、素材的選擇1、山石現在的城市生活,想要找尋到可以製作附石盆景的心儀素材,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就得靠我們平時多留意,多發現了,石材的話,主要就是要求形態奇特,有殘缺,縫隙,孔洞等特徵的,像有些地區的太湖石,鍾乳石,等等,都是製作附石盆景的好素材。2、樹樁樹樁植物的選擇相對來說,簡單一點,畢竟各地都有適合製作附石盆景的植物素材,只要符合萌發力強,根系發達,生長迅速,生命力強等特徵的,都可以成為附石盆景的選擇,像黃楊,榕樹,福建茶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03、製作的技巧1、提根想要成為製作附石盆景的樹樁,根系就必須要很發達,如果根系的長度和石材的不匹配,就很難製作。所以,選好的樹樁植物要先進行提根,而提根的方法有很多,高培土和套筒填土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具體的操作方法,之前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這里就不贅述了。2、製作將合乎條件的樹樁植物和山石准備好,就可以具體地進行操作了。無論是採用前面介紹的那種式樣,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把樹樁植物的根系,通過各種方法,巧妙地鑲嵌、綁扎在山石之上,貼合緊密,自然依附,盡量的不露出人工的痕跡。
用新的塑料薄膜切成帶子或者布條等進行纏繞,才能貼合緊密自然。3、培植製作好的附石盆景,可以直接上盆進行栽植,緩苗後就正常進行養護,但這種方式生長緩慢,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養護就要花費太多的精力。推薦把製作好的附石盆景進行套筒栽植,要把樹樁植物的根系全部埋進土裡。
這樣進行栽植,不光生長發育加快,還不需要過多地進行養護。4、上盆一般培植2年左右,樹和石就已經生長在一起了,形成了一個整體,這時候,就可以慢慢在澆水時,沖刷壅土,讓石頭和根系慢慢的露出來。到了第三年,就能全部沖刷出來,取出後,進行修剪,就可以上盆了。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
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1)立意掛壁式山水盆景在造型方法上相同於一般的山水盆景,常常利用平遠式的表現方法。有近山、有遠山,山上還可以種植小植物作為點綴。
在製作之前要根據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構思山石的布局、草木的栽種、配件的點綴、題名、落款以及印章等在盆面的位置。
(2)材料的選擇與准備背景。掛壁山水式盆景通常選用漢白玉、大理石淺盆或者已拋光的石板作為背景,大理石淺盆或石板上,如果有天然抽象的山水紋理就更理想了。也可以選用三合板或金屬薄板,上邊塗上湖藍色的漆模仿天空和湖水。常用的樣式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扇面形等。
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樣式大小合適的背景。製作前先在選好的盆背面用鎢鋼鑽打洞,注意不要將盆或石板穿通,洞口要小,裡面要略大一些,用粗細適宜的銅絲製成大小合適的掛鉤並將其用萬能膠調和400號以上高標號水泥固定於洞內,以便製作完畢之後可以把盆缽掛在牆上。
可以選用斧劈石、英德石以及石筍石等硬質石料,也可選用便於雕鑿的砂積石、海母石等軟質石料。為考慮之後需在山石上栽種草木,山石上最好有孔洞和裂隙。由於硬質石料加工難度較大,所以在選材時除需考慮山石大小、色澤以及厚薄之外,山石上有自然洞孔、縫隙以及凹坑最佳。
掛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要粘貼在盆面上,為了減輕重量,使粘貼更牢固,需將石料加工成薄片。加工時只加工正面,背面切為平面即可。其他材料。
根據立意准備好石上栽種的小植物、點染的青苔以及大小適合的亭、塔、風帆等配件。(3)布局製作在布局時,掛壁式山水盆景要遵循近山大、遠山小;近山清晰,遠山模糊的透視原則。用作近山的山石分量要大於遠山,山石上宜有清晰的紋理;而用作遠山的山石則不需要紋理清晰,顏色要淡一些,山石也要適當薄一些。遠山的形狀要低矮逶迤,下沿水平。
近山的山石上,要預留洞穴,栽種小植物,植物大小同山峰的高度比例要協調,可以在山石縫隙或凹隙處點綴青苔,起到綠化山石的作用。膠合山石的水泥色澤應與山石相同。若不同,則可以在調和水泥時加入和山石色澤相同的顏料,也可以在水泥的表面上撒與山石材料一樣的石粉。粘貼山石前要用砂紙把盆面粘貼位置打磨幾次,再用布將打磨下來的石粉擦乾凈,這樣可以增加山石和盆面結合的牢固度。
(4)落款、題名、加蓋印章山石粘貼完畢後,要根據構思在盆面適當的位置落款、題名以及加蓋印章。若盆面上的小船粘貼有困難,則也可在盆面適當部位繪上幾只小船,注意小船也要遵循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
如何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
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的步驟:1、山體輪廓的敲削當我們在製作一盆山水盆景進行選材時,首先要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引發構思,反復推敲,不論硬石、軟石,上水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節奏感。2、截鋸與粘合多數時候,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觀。
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
3、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形。4、理紋與錯落一般說來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體皴紋上達到大致一致,這樣顯得景觀畫面較為統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異性,因此在盡量選擇紋理自然線條一致的前提下,有時要對一些紋理皴法不明顯或紋理差異較大的石材進行理紋,理紋一般用剔、掏、敲、鋸方式進行,視石材的軟硬性質而定,若有的紋理實在不能理出,則可用大致色澤一致的石材進行錯落拼接,形成大的塊面的皴紋明顯凹凸現象,達到景觀統一生動的要求。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
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
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
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
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
盆景假山造型圖,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
提起盆景假山造型圖,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另外,還有人想問假山盆景 盆景選擇以及保養,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如何做盆景假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盆景假山造型圖 1、盆景假山造型圖: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 製作假山盆景首先要做盆子,用5.5的鋼筋焊一個盆子的形狀,鋼筋間距不要太大20厘米,焊好後綁四分之一的鋼絲網,綁好網子以後用水泥往上糊,根據自己喜歡的形狀做出來,等水泥凝固後用丙烯上色,一般做成石頭的顏色比較好,也可以直接用石頭磨盆子,造價高不推薦,盆子出來剩下的就是怎麼往盆子里放石頭了,選擇好和盆子相匹配的石頭用雲石膠粘合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可以了。 2、盆景假山造型圖:假山盆景 盆景選擇以及保養 導語:現在大家都喜歡在房間里放置一些盆景,盤錦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假山盆景,就是廣受大家喜歡的一種盆景,假山盆景,就是在盆景中製作出一座假山,和一些樹木,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方,而且也是比較簡單的。
對於假山盆景來說,選擇和保養是一樣重要的,如果保養不好的話,對噴金的使用壽命也是有很大影響。
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假山盆景以及選購和保養的方法。 盆景選擇 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中,首先要選好盆,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價格便宜,也可選用。
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小盆景假山流水景觀養魚製作。 盆景設計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
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 盆景小型盆景假山製作圖片大全。 1、膠接山體: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
盆景假山造型圖片欣賞。 如何做盆景假山 2、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 3、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小假山盆景擺放客廳圖。 盆景保養 1、假山盆景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室內小盆景假山造型圖。 2、假山盆景內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由於土壤貯水少,經不起強陽光下曝曬,只能見適當的陽光。
同時,曝曬會使盆景上的擺件失色、剝落、斷裂,使整個盆景失去觀賞價值。因此,平時要加強遮蔭,尤其是盛夏必須在蔭棚下養護,否則會導致花木生長、、土表的苔蘚乾枯。假山盆景圖片山水。 3、假山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雨沖刷,澆水時也不要太猛,否則會沖去盆泥,影響植株生長。
假山盆景給水時,用或浸水方法,這樣既利於植株、花草、苔蘚生長,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塵,以整個山石清新蒼翠,生機盎然。 結束語:通過我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假山盆景以及保養和選購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假山盆景是一種非常優質的裝飾品,在盆景中製造一個假山,看起來非常的大氣。大家在購買假山後,一定要進行合理的保養,因為保養和選擇對於假山盆景的質量和觀賞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過我上面的介紹,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到假山盆景,以及選購和保養的方法。
盆景46種樣式。 以上就是與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相關內容,是關於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的分享。
盆景的造型技術有哪些
很多花友想學習如何進行盆景造型,其實盆景造型不外乎有以下幾種方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景的造型技術,一起來看看。
盆景的造型技術 1. 撬皮法 就是在樹的生長旺季,用利刀刺入樹干皮層的形成層,然後輕撬幾下,使樹皮與木質部暫時分離,也可在撬開的樹皮內塞入大小適當的石塊,然後用麻皮可棕皮纏繞包紮,待傷口癒合後,樹干局部膨大隆起,呈龍鍾之態。
2. 撕裂法 就是對需要疏剪的枝條,不用剪刀而是用手,連同樹皮和部分木質部一起撕除,使樹木露出一道木質溝槽,傷口癒合後好似自然形成,給人以古雅老殘的印象。 3. 棍棒彎曲法 就是以粗細適宜的木棍、竹竿、鐵棍、硬塑料管、鐵管等棍棒為支架,根據造型設計,把幼樹主幹纏繞在支架上,使之彎曲成形。根據造型設計要求的樹干形狀和彎曲程度,可用一根、兩根甚至三根棍棒巧妙組合使用。由於鐵管傳熱快,對樹干生長不利,可在鐵管表面纏繞布片、麻皮等物隔熱。
適用此法彎曲的盆景都是2-3年生的幼樹,樹齡長、主幹硬的不宜採用。彎曲好後,用繩綁扎牢固,在養護期間對枝葉進行修剪造型。綁扎1-2年後,拆除棍棒,略經加工,就成為一件彎曲自然、婀娜多姿的桂花盆景了。
4. 疙瘩法 採用此法造型,一般選用枝幹柔軟的幼樹,在其主幹出土不高處打一個結或窩一個360度的圓形,稍加綁扎,經過幾年的栽培(同時提根)、修剪加工,即可成為形態優美別致的盆景。 5. 去皮法 就是在桂花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豎向、形狀不規則地除去一塊樹皮,露出木質部,待創傷癒合結疤後,樹干便顯得蒼老美觀。 6. 剖干法 就是在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先去掉一塊樹皮,然後用利刀或小鑿子,除去木質部三分之一左右,結疤後露出凹狀木質部,以顯示盆景的古老奇特。
但剖干不可過深,最深不能超過樹干直徑的二分之一;也不可過多,一般一株盆景剖1-2處即可,否則會影響盆景生長,並有「千瘡百孔」之嫌。 7. 折枝法 折枝法又可分為折枝留痕和折而不斷兩種。 (1) 折枝留痕法。
就是在樹木枝幹欲折斷的部位,先用鋸鋸一條溝,深達枝條直徑一半左右,然後連皮與木質部一起撕下,傷痕癒合後,宛如自然長成,形態美觀。 (2) 折而不斷法。就是將欲折枝條先用金屬絲纏繞,然後把枝條折斷一半(折而不斷,枝條仍然成活)。折枝角度和部位視造型需要而定。
一般一株盆景只折一二枝,折枝曲線硬直而剛健,別開生面。 8. 豎剖樹皮法 有的盆景樹干平滑無老態,春季可在樹幹上豎向剖割幾刀,深達木質部,待傷口癒合後,樹皮就變得粗糙而蒼老了。 9. 就是把樹干豎向劈開。 按造型要求不同,操作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把樹根、樹干一分為二,但樹冠不分開,也就是說下分上不分,仍然是一株植株;另一種是將樹根、樹干及樹冠都一分為二,成為兩株植株,精心養護,便可做成兩件桂花盆景了。
果樹盆景的造型技術 (一)根的造型方法 1 、換盆法:每換盆一次,將樹體根系往上提一次,使土面超過盆面,隨著日常澆水,使根基逐漸外露。亦可人為的用竹簽、木棒等將盆面的土壤逐漸往下剔除,直到需要的祼露效果為止。 2 、去土法。為使樹木的根基處露,可將樹木埋入較深的盆中,在盆底部盛放肥土,上部放河沙或是爐渣之類的填充物,根據根系生長具有向肥性的特性,引導根系向下生長,這樣可逐漸的把上層填充物往下去除,使根基部分漸漸露出,直到填充物全部去除,根系裸露成型為止。
3 、套裝法:對於一些栽入淺盆進行培養的果樹盆景,為保證成活率,並且使其根系外露,可選用瓦片、木板等物在盆面之上,隨盆的形狀圍一圈形成一個活套,也就是加高盆的原有高度,然後在套內加入河砂等填充物,到一定時期拆除活套後,根基部分即可裸露於盆面之上。 (二)乾的造型方法 1 、做彎法:樹干較粗時,為防止折斷,可在做彎前先將需彎曲部位用麻片、塑料布等物包紮,而後再用力做彎。如仍彎曲困難時,可在需做彎部位用手鋸連鋸數鋸,鋸口深達木質部 1/2 — 1/3 處。
然後彎動樹干使鋸口接合,並用塑料布包紮。彎曲造型後的樹干需用鉛絲、麻繩等綁扎固定,在生長季經 3 — 4 個月後即可癒合成型。 對於樹干僅有 2 — 3cm ,且需做彎的部位無疤傷時,多在春季樹體萌動前進行擰干做彎造型,方法是兩手緊握做彎部位的兩端,用力旋扭使其木質部酥裂,而後做彎甚至成結並加以綁扎固定,經年後即可形成奇特優美的干形。
2 、截干法:採集到的樹樁,有的基部樁形較好,而其上部干、枝既直又長,並且不適於作彎造型時,可採用春季萌芽前截乾的方法保留優美的樹樁和樹冠。經截干後不但可調整樹形走向,而且可加大上下的粗變比例,在較小的空間形成自然大樹的形態骨架。也可根據造型需要故意加大傷口甚至造成傷口撕裂,進而培養蒼老的古樹之態。 3 、借代法:對於上部形態較好而主幹下部較細、較高、較直的盆景,常有其基部平淡,頭重腳輕之嫌,可在下部拙劣處,於觀賞面貼一拳後, 以遮醜揚美 , 彌補空虛 , 使其上下平衡穩定 , 增加態勢 , 從而提高觀賞價值。
另一方法是:在姿態優美的死樁上刻一縱向裂縫或盎縱向穿洞,將主幹鑲入後外裹布條捆紮牢固。隨著主幹的增粗,所嵌部分越嵌越緊,並逐漸遮住了嵌合的痕跡,儼然一株姿態、生機盎然的古樁。同樣將幹部嵌入石縫也很有趣味。
(三)枝的造型方法 果樹盆景對枝的加工要求並不像觀葉類盆景那樣細致、嚴格,其原因首先是大多數當年生枝條必須進行冬季修剪,通過修剪進行局部整形;其次,為保證果實發育必須保留足夠數量的葉片,而且許多樹種其結果部位多在枝條的頂端,處理不當會影響當年及翌年的結果;另外,結果後,尤其大果型樹種的果實,常使枝條壓彎甚至下垂而改變原有形態。因此果樹盆景對枝的造型,主要是根據整形的需要,在主要分枝的布局和形態上下工夫。對局部小枝,除對影響樹形的及時處理外,多數結合促花保果和維持樹型作較粗獷處理。當然小型盆景對枝的加工十分嚴格,因為其枝條很少,對觀賞的要求很高。
主枝的選留:主枝的選留應服從整體造型的需要,一般選留 2 — 3 個,著重考慮其形態、方位、層次以及與整體的配合。既要層次清晰,伸展有序,又應避免多、亂、密、繁。對那些平行枝,交叉枝,反向枝,直立枝,對生枝、輪生枝等均應去除或短截。
枝的彎曲主要通過修剪和蟠扎來實現。修剪法,主要是利用芽的方向性來調成枝。

『肆』 如何讓金彈子盆景輕松掛果

金彈子作為盆景樹種獲得各地盆景快樂愛好者的鍾愛,金彈子受到宏壯空闊愛慕不僅是因其葉小油綠亮光花香果好皮黑有樁,更是由於易栽種耐性強,尤其是壽命長能傳世,也宜入室出房北上南下.其耐性強壽命長為其它盆景樹種少有。

防鳥防鼠:金彈子果實生時與葉同色,不顯眼,並且果汁澀:轉橙黃色時,很是精明,且果汁甜,天然招來飛鳥(麻雀、白頭翁)啄食和老鼠摧殘華侈轔轢,若不加提防,果實就會被吃光。需吸收教訓,在9月尾果實起頭轉黃時,即用大花缽(上下成v型,老鼠爬不上)平放地上,在花缽上橫放一塊寬於盆口的木板,然後,把盆景擺放在板上。別的,在金彈子上面吊放一床白色而稀少的網罩,把植株全數罩住,既攔阻飛鳥的啄食,又不影響日照和通風透氣,保住了果實。

金彈子的首要蟲害是紅蜘蛛、介殼蟲,可用45%濃度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了局很好。

『伍』 杜鵑花盆景製作需要哪些工具

杜鵑花盆景的製作需要專門的工具,現作一簡單介紹:

(1)撓鉤:專撓鉤在市場上屬通常買不到,必須自己製作,用直徑8毫米的鋼筋彎製成一頭變細的鉤即成。撓鉤的作用是在盆景換盆時將植物根系撓松。

(2)排刷:主要是用於盆景製作完畢後,將盆子刷干凈。

(3)粗、細竹簽:長度15~20厘米,可用竹筷削制,主要用於去除盆內雜草和枝與枝之間的支撐,以及根與根之間舊土的剔除。

(4)細鋼絲:找一根8號鋼絲約20厘米長,將一頭磨成針狀,用於盆景細小枝條上介殼蟲的去除。

(5)剪刀:有兩種:一是通常用的剪刀,用以修剪內部的細弱枝條;另一種是專用枝剪,用於剪除較粗的枝條。

(6)小刀:用於切削製作過程中要切除的枝條,或插入式嫁接使用。

(7)綁扎線:綁扎線最好用外帶膠套的銅線。這類線不會因下雨等而生銹,是做盆景綁扎的好材料。

製作過程中可能還會需要其他一些工具。除普通剪刀、枝剪、小刀、綁扎線等能在市場上買到外,其餘的小工具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製作。

『陸』 種植盆景的方法

盆栽像樹一樣也是從種子漸漸長大的,不過盆栽一般種植在小容器中,不斷修剪使他們保持小巧精緻。那麼種植盆景的方法有什麼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盆景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盆景的方法

一、盆栽花卉與環境的關系

植物的生存環境是土、水、光、溫。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土:土是每一種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礎,特別是盆栽的絕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土壤。

一般來講,土有三大類型:即酸性土(PH值小於7)、中性土(PH值等於7)、鹼性土(PH值大於7)。南方花卉多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鹼性土的花卉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間較適宜,花卉長勢好。

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鬆、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發育的山砂質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土和砂質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又如:人工菌廢料(必須是玉米桿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紅、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鐵(香龍血樹),多種蘭花、天鵝絨、竹芋等。含有氮(N)磷(P)鉀(K)鈉(Na)鈣(Ca)等多種無機鹽、殺菌劑、植物纖維等多種花卉所需的養料,一次性栽培可長時間不需要施追肥換土,是理想的室內花卉栽培土。

(2)溫度和光照:各種植物因海拔各異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種植物的適生區域(小區環境),小區環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時數也各異。從熱帶引至亞熱帶種的假檳榔、斑瑪、曼綠絨、發財樹等,在熱帶地區適於室內外栽培,移至亞熱帶,由於紫外錢的照射強烈,夏季易灼傷;冬季易被霜凍凍壞,無法在野外越冬,必須移入大棚或室內。

(3)水:水是植物的命脈,每種植物對水需求各異。如:蘭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幾種植物需水相似,但從大科來講又各有不同。蘭科植物是陰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陰性,這兩個科的花卉對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絕大多數呈陽性花卉,科內不同品種的花卉植物對水份要求也不盡相同。

在滇中地區,花卉的水份供給,隨季節的變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澆水應選擇早晚,避免灼傷。室內花卉由於這段時間空氣濕度大,室內葉面的蒸騰量較小,10天左右才需澆一次透水。從初霜冰到來之時至翌年春來(即倒春寒)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低,水溫相對較低,澆水應盡量選擇晴天下午。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要特別小心,澆室內花卉的水溫必須在25℃-38℃之間,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1)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於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良種子必須有優良的雙親植株,並對優株採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有的必須隨采隨播。如:八角茴香、黃蘭、樹蕨雪松、臭椿等。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乾燥的房內。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

(2)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無性繁殖花卉品種,會因季節變化而影響成活率。竹類、本報特約記者科、三角梅、夾竹桃、迎春花、紫騰、紫薇等春季成活離較高,秋後至立立前以薔薇科、楊柳科成活率較高,三角梅到秋後繁育成活率就很低。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長延緩劑等。

三、盆栽花卉的分類

現階段宜良的盆栽花卉,根據生物學特性和商品化生產的要求,大致分為三種:即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和中性花卉。

(1)陽性花卉:一般在較強光照下能生長健壯,如:三角梅(即葉子花)10

余種、白蘭花(緬桂花)、桂花(3種)、令箭荷花(2種)、螃蟹蘭、仙人掌(3種)、仙人球、米蘭、香蕉含笑、南洋杉、黃楊(4種)、月季(10餘種)、玫瑰(4種)、五針松、龍柏、秋菊(105種)、紫騰(2種)、櫻花(3種)、冬櫻花(小楊春)、結香、虎刺梅、九里香、玉蘭(3種)德國蘭(2種)、南天竹、迎春化、一品紅、一串紅、柏(6種)、梔子花(2種)、天竹葵(5種)、天竹桂、百燕菊、中國石竹、香石竹、康乃馨(7種)、竹(5種)、波斯菊、黑心菊、萬壽菊(3種)、金盞菊、美人蕉、美洲石竹(5色)金於草、扶桑(3種)、香雪蘭、酢漿草(2種)、泡仗花、木本滿天星、絲蘭、山玉蘭、達木蘭、枇杷、薔薇(5種)、紅花木蓮、梅、盆桔、葡地柏、紅珊瑚、馨海棠、碧桃、救軍糧、金絲桃、石榴(5)種等。

(2)陰性花卉:一般在蔭蔽度50%以上的弱光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如:春芋、龜背竹、假檳榔(只限宜良)、香龍血樹(只限於宜良)、合果芋(紅、綠寶石)、綠蘿、綠絨、過山龍、富貴竹、豆瓣綠、鶴望蘭、仙客來(多種)、虎耳草、吊竹梅、報春花、瓜葉菊、七葉樹(只限宜良)、發財樹、棕竹(3種)、鵝掌柴、比利時杜鵑、馬蹄蓮、蕨類(多種)、秋海棠、旱高秋、茶花、海棠、刺葵(針葵)、蒲葵、海芋等。

(3)中性花卉與光線強弱關系不大,如:茶梅(2種)、六月雪、秀球、冬珊瑚、紫羅蘭、杜鵑(除比利時杜鵑外)、鐵樹(5種)、風仙花、天門冬、麥怎麼著草、蝴蝶藤、常青藤(3種)、羅漢松等,介於陽性花卉和陰性花卉之間的中性花卉,是相對而言,並不是與光無關。

四、盆栽花卉的整型

盆栽花卉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草本花卉的整型往往可以通過2-3次摘心,修剪即可。而木本花卉則要通過多次摘心。摘葉、摘花、摘果、剝芽、剝蕾、支縛、造型八個環節整形才能完成。盆栽木本花卉有觀花盆景、觀果盆景、山水盆景、山石盆景、觀樁盆景等。其中、觀花觀果盆景不需要較長時間,一般一至三年即可完成,山水、山石、觀樁三種盆景需要三年以上才能遠成,有的需幾十年才能完成全部造型過程。

五、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

盆栽花卉分為:露地花卉、溫室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無土栽培四種,一般常用的是前兩種。

(1)露地花卉栽培管理:包括整地作床、繁殖、間苗、移植、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型修剪,防寒越冬、輪作。

一年生花卉:多為熱帶花卉或草本花卉。熱帶花卉耐寒力不強,遇凍即枯死。二年生花卉較一年生花卉耐寒,以春播為宜。一二年生花卉退化快,為防止品種的機構混雜和生物學混雜,播種後覆蓋松針或消毒草,適時澆水。等苗長至10cm時移栽,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摘心、葉、花,整型。

宿根花卉入土深,生長強健,適應性強,抵禦自然不利環境的能力強。一次栽植可多年開花結果。幼苗期喜腐殖質豐富疏鬆的土壤,第二年後喜酸性土壤,育苗期注意水、肥、中耕除草等養護措施。定植一年後,生長茂盛,花多且大,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時施追肥,開花前後各施一次追肥,秋後可在植株四周施腐熟廄肥或堆肥。

球根花卉的栽培多為地栽,要求選擇通風透風、排水良好的地塊定植。栽植深度因土壤土質、某植目的及種類不同而異,栽植深度一般比種球高3倍。

水生花卉多為分株繁殖,且大都不耐寒,於初夏分栽,方法與宿根花卉類似。

(2)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溫室花卉的換盆及中期管理和地栽花卉類似,施肥也如此,溫室花卉的澆水,因在溫室內小區環境與外界不一致,因而必須科學地確定澆水次數、澆水時間、澆水量。一般春夏委每3-4天澆一次,秋冬季每一1-2天澆水1次。每次澆透即可。

(3)促成和抑制栽培:此法可催、延花期,為花卉的四季均衡生產和節日花卉供應提供保證。

(4)無土栽培:包括水培法、基質培法,其他無土栽培方法。

(5)花卉的施肥:花卉從栽培土中吸取大量的養料,滿足自身的需求。主要的有氮(N)、磷(P)、鉀(K)、碳(C)、氫(H)、氧(O)、鎂(Mg)、硫(S)、鐵(Fe)、銅(Cu)、硼(B)、猛(Mn)、鉻(Cl)等,碳、氫、氧(C、H、O)組成花卉的主要元素,占干物質重的90%以上,它們能從空氣和土壤中獲得。氮、磷、鉀(N、P、K)在土壤中的含量遠不能滿足花木的需求,故必須經常施肥來加以補充;南方地區雨水多,鈣鎂(Ca、Mg)容易流失,還需要適當增加補充。施肥要適時、適量、少施勤施。蘭料植物一般不需要施肥。

擺放於室內的盆花花卉放肥量(滇中地區狗頭盆中盆兩缸)每盆每次10-30粒復合肥,施肥時化肥不宜放於根基部,以免燒根,且不利於吸收,應把肥料施於盆子的邊緣,也盡量不要溶解於水,施肥避免撒落於葉面而燒葉。春夏每月施1-2次,秋冬季每月施1次或不施均可。露地花卉因室外溫差大,春夏熱量充足,水份供給也充足,長勢猛,雨水淋失肥力和礦物質損失較多,必須不斷給予補充肥料和礦物質。一般春夏每周施一次,依據盆的規格和植株的大小,七寸以上盆子每次按10粒復合肥,四尺以上規格盆栽花卉,每盆施肥量可增至10-20粒;兩尺以下規格的盆栽的花卉施肥量適當減少,每盆4-5粒。

盆景的製作方法

(1)操作手藝

在樹樁盆景的製作包括培育過程中,經常交互換用各種手藝,如劈、鑿、雕、刻、撕、磨、碰、蝕、染、灼等,每種手藝所用的工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儀闊斧地劈斬樹乾等處需要加工部位或將主幹對劈剖開,造成傷變是塑造古枯樹樁的一種加工手段,但會留下儀斧痕跡及傷面刻板的弊病。

②鑿:用木工鋼鑿刻鑿干、枝至合適深度(寬度、長度)及起伏凹凸等變化。處理不當人為刻痕明顯。

③雕:用雕刻儀雕鏤木質部,使不盡如人意處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與雕內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儀精雕細刻進一步塑造樹木枝幹,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別皮層傷口四周刻平利於癒合。

⑤撕:用手虎鉗撕塑造部的樹皮或木質部纖維,使枝幹蒼勁自然。

⑥磨:用手工、機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氣之處,使其傷面自然流暢、狀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處用錘等鈍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傷變,以後愈傷後會形成“樹瘤疙瘩”,使樹干古樸奇特。

⑧蝕:用酸等化學處理法加工刻鑿的木質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樹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顏料、硫橫等塗刷裸露的枝幹(去掉樹皮露出木質部處),使其古樸自然,

狀如多年枯乾(枝)、白枝,與才削皮木質部的質感明顯不同。

⑩灼:用電烙鐵烙燙木質部(經雕刻過的部位),造成深淺色彩之變,及模仿雷擊、火燒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樸(雕琢面雖處理自然,但顏色一致,經灼燒後更趨自然)。

要製作一盆好盆景,重要的因素是材料及對材料的認識與理解,對材料的技法處理。盆景的創作就是想與做的全過程,想就是構思,做就是製作,是實施技法過程,採用技法手段達到構思所設想的形態、韻味,也就完成了創作過程。

未做意在先,構思在前做在後,在製作中進一步完善構思。下面著重從技法上介紹造型過程。

(2)選材

各種樹木的不同生長年份、生長環境差異會形成它們各自的外形特點及固有的格調情趣。

一般而言,中型樹樁材料十分難選,因為它不像小型、微型盆景“以小勝大”,可塑性大,可隨意改造;又不像老樁(大樁)盆景,只取其形及意的“老、大、古、蒼”材料,僅需局部改造。中型樹樁在兩者之間,比老(大)樹樁在外形上顯得欠缺,比小樹樁難以造型,尤其反映在主幹造型的難度上。

選材有兩種情況。第一,製作者先有一個基本構思,然後去物色材料,冷靜地在眾多材料中挑選,覺得符合設想條件者便可入選。此法稱依題選材,即針對性選材。

第二種情況是根據手頭已掌握的材料,或無意之中覓得理想之材,分析適宜何種造型,應用平時積累的經驗因材施藝,此屬即興發揮。

一般對製作孤賞性盆景材料的要求較高。因為孤賞樹獨立地存在於盆內,毫無陪襯,沒有遮蓋,稍有不慎會影響審美效果。而綜合性觀賞盆景是有多種因素組織成景的,是構成整個畫面的一個整體,各種材料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隱掩不足。

因此,選作孤賞性盆景的材料,其樹樁從根、干、枝、葉等都要仔細審核。根,不但要隆露盤虯,而且要蒼勁有力,有紮根大地,搖撼不動的意境。干,上下粗細要刀稱,既粗壯又顯蒼古,包括了樹幹上皮層的折皺、節巴的老態,甚至木質部枯朽裸露,作為歲月的刻痕;還要考慮能否彎曲作勢,這是製作盆景的關鍵所在。有時主幹不易彎曲,可以改變種植角

度。對於側枝的排列、數量、相互關系及長短粗細、對比關系等亦要統盤考慮。組成樹樁的骨骼是樹干與側枝,而血肉之軀常靠小枝、葉片的結合與變化。另外,材料的原始高度及造型後得到的高度,即技法處理中樹乾的彎曲或修剪截干後的最終高度,這兩種高度之比和盆內空間關系是否融洽,材料的長勢是否旺盛,須根生長情況如何,都是選材要素。

中型盆景最好選用經過盆栽的材料,造型手術後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是野生或地栽掘取者,缺少盆栽的過渡階段,經造型上盆,損傷較大,比盆栽者難於適應,影響生長,影響成活。有的中型樹樁看起來還算老節,實際生長勢在衰變,一旦造型修剪、移植後難以恢復、滯僵不盛,“未老先衰”,這是材料的一種弊病,選材時要注意。

組景布局時要採用多棵材料,除了考慮上述條件還要注意相互合理的配合與對比關系,樹木數量越多對比關系越復雜,更要認真選擇,務使賓主之間和主題協調呼應,不要單純認為樹多可以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而忽視相互間的各種有機聯系。材料也有正背之分,製作時不能強求原來的向陽面為正面,應該尋找它的最佳角度,包括根、干、枝、頂的全面考察,結合未來形態的上下、正背關系來決定新的造型觀賞面。

附帶提一下,雨後、積水時不要將材料取回製作。一方面根土潮濕泥濘,不便鬆土種植;另一方面葉片潮濕沾手,操作不爽快,葉、針等易脆斷,特別干、枝含水過多,造型時更易斷折。製作時根土一定要干,事前可少澆或停澆水,保證製作的順利進行。

(3)疏剪

這是為造型掃平障礙的第一步。雖然選材時針對材料的粗獷野態已有了基本構想,已考慮了新形態的初步框框,由於造型時無用、有礙的枝條會干擾觀察與思維,妨礙造型,為理清眉目,必須對材料進行適度的疏剪,便於下一步考慮。

動手時一定要凝神靜想,何處為正面,角度怎樣,主幹的造型幅度,是順勢發揮還是徹底改造,枝條長度,展開角度,何處存留,何處裁截,等等。雖不作為最後決定,亦要理出個大概頭緒。

疏剪本身是一種藝術處理手法,是為以後的造型打好基礎,去除纏縛鐵絲的障礙。它不同於普遍樹木的修剪,只考慮通風透光,基本平衡等一般單純的園藝技術。疏剪時要將附帶老葉、黃葉、病枯枝、僵弱枝酌情清除,對部分僵枯枝可保留,以起到平衡畫面,增強蒼古野趣之貌。

疏剪一定要慎重行事,寧少勿多,寧長勿短,少剪多留,這是為構思及製作時的不慎留有餘地,待造型定局後再作進一步加工定型,不然動作過甚是無法挽回的。

(4)造型

材料選好經仔細觀察研究,有了創作意圖與慾望,覺得有把握把這個意圖與慾望用生動的形式去表現出來,這個表現過程稱製作。

製作盆景好比下棋一般,不能在乎於一棋一子的得失而影響大局,盆景亦然,不要憐惜一枝一葉的去留而影響整個造型,也不要不顧大局地胡亂修剪。

①造型對自然的借鑒:製作盆景不單純是一個技術過程,更重要的是意境表達,要寄情於自然,設想中形體的好壞要靠雙手來實現。

一盆作品的美首先在於造型的美,造型美是吸收、匯總了自然界的樹木各種奇特之處。野外生長的大樹、古木,下部枝條平展或下垂,中部枝條平伸或略仰,上部枝條上翹,總體樹冠構成下大上小的三角形關系,枝條所以形成這種規律的關系,是為了葉片展得更開,得到更多的光照,這樣勢必下部枝條為了爭奪陽光而橫出伸長,受重力影響逐步下垂,上部枝條處在受光最足的范圍,無遮擋無阻礙而上揚生長,中部枝條處在兩者之間,形成了不同的枝條伸展姿態。再有,樹木生長到一定高度,頂梢抗擊自然,小枝虯曲,俗稱樹大招風,樹身高大受風而搖曳磨擦,枝條經常處於物理刺激之中,而顯虯勁短小,從生物學角度看,小枝短小物理性能好,不易折斷。這些都成為樹樁造型中借鑒的依據,當然還要靠今後養護中的藝術修剪,進一步完善形態達到審美要求。

②根的保護:不論盆植、地栽,取材後注意檢查根部表面的情況,未露者可以輕輕削除表層泥土,觀察有否可利用處即可觀賞處,結合主幹條件決定造型主面,不要埋沒了根部可觀賞部位,或偏離了主面方向。

『柒』 榕樹盆景什麼時候修剪

榕樹盆景什麼時間修剪最適宜?
榕樹盆景四季常青,沒有休眠期,所以修剪隨時都可以進行。可以採用掐尖、剪枝、盤扎、牽拉、刻傷、扭曲、全部摘葉等很多方法,我就不一一例舉,你可以到盆景網站查詢。綜上所述,沒有最佳時間,只有不斷管理修剪,才可以保持造型。
榕樹什麼時候剪枝
榕樹修剪一般在5月份為最佳,氣溫適宜,生長速度快。先將榕樹放在陽光較充足處養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更好,這樣植株生長茂盛,成型快速。新生的葉片比較小是正常現象,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生長期,不過很快就會長大的。有新葉生長時要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葉片枝條快速生長,在陽光充足處生長的葉片既密又小又厚,觀賞價值高。注意榕樹盆景的葉片越小越密越厚越好。

修剪時首先要以整形為主,整體形憨要好,以大局為主修剪。去除過密枝、病蟲枝、交叉枝等。
榕樹盆景怎麼養,榕樹盆景的修剪技巧
榕樹盆景是指以榕樹為素材,以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肥水管理

榕樹適應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溼的樹種,能在石縫中生長,也能在水中生長。樹樁進入正常護理後,用

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會使枝幹快長快粗,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榕樹雖然耐旱又耐溼,成活後的榕樹不長期漬水,易造成只長根不長枝幹。水的管理要見干見溼,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養護造型

修剪是榕樹造型的一種手段。通過修剪可達到使榕樹形態優美的目的。修剪要適時適樹。榕樹一般四季均可修剪。在實際養護造型中,以剪為主,綁扎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

榕樹盆景

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

榕樹修剪的具體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摘心

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疏芽

蔬牙即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翻盆

榕樹盆景不宜經常翻盆,以免塊根受傷腐爛,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晚春4~5月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進行翻盆),同時要去掉部分宿土並剪去老根、腐爛根。

病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榕樹病蟲害少見,偶有介殼蟲為害,發現即用刷子人工刷除。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
盆景榕樹應該何時剪枝?怎樣造型?它的習性如何?
榕樹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露根式盆景,它四季常青、瀟灑典雅、喜溼耐陰,養護簡單,放在書桌案頭,十盯美觀。它不僅需要肥沃的營養土,宜用淺盆栽培,澆水時應遵守「不幹不澆,澆則澆秀」的原則,可用吸水盆從下往上吸。還需要做好定型、施肥和防蟲工作。

定型:初養榕樹,可觀察其根系,區分為地瓜榕、人參榕等類型,根據其樹冠姿態,可縛扎為單桿式、雙桿式、叢林式、卧乾式、懸崖式等形式,定型後的榕樹應及時摘心、打頭、修剪,使其保持良好的姿態。

施肥:榕樹屬根類觀賞盆景,應以磷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一般2—3個月用浸盆法施一次稀薄液肥,可使其根系發達,生長出許多細細的胡須,扎入土中,形成新的根系,長成盤根錯節狀。一個月左右可施一次稀釋後的氮肥或硫酸亞鐵,可使其樹葉生長碧綠。

防蟲:榕樹在生長期,如發現葉片發粘、枯萎、發黃落葉等現象,應對症下葯,例如:發現膩蟲(蚜蟲),可用香菸頭泡水,用毛筆蘸水清洗葉面正反面,效果十分顯著。
求教:盆景榕樹該怎麼修剪?
盆景榕樹的修剪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一、摘心

1、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

2、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

3、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二、疏芽

1、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

三、摘葉

1、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

2、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

3、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4、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

5、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

6、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

7、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溼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四、短截

1、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

2、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五、疏枝

1、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

2、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
請問我的榕樹盆景該如何修剪壓枝造型?
圖片太小了,看不太清楚,應該是人參榕吧!

首先說明人參榕亮點是像人參的部分。

然後轉動盆景,觀察選擇下最佳的觀賞面,就是你覺得從哪個角度看它最好看

下來就是確定一下主幹,根據情況一般是單乾式,也可以雙乾式,根據情況選留。然後剪掉過密的枝,這樣會看起來有層次感,就像塔一樣一層一層的,但是注意不要太生硬,要自然些,一般最下層的枝要比上一層長,就是盆景枝葉就是綠色部分成不等邊三角形。

以上說的是剪,如果你還想弄得漂亮些,還可以用扎法,現在一般用鋁絲,銅絲也行,用鋁絲一圈一圈把枝幹盤紮起開,鋁絲和枝成約45度角最好,一邊盤一邊彎曲枝條,盆景有一說是枝無寸直,那就是精品了,不過盤扎是些難度,要小心不要折斷枝條,那就悲催了!

當然做盆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成型的話,短兩三年,長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一輩子的事。其實自己玩得嗨就好了

完全手打,而且是用手機!有問題可以聯系我
榕樹盆景剛開始有很多新葉然後修剪完了一個月沒有長怎麼辦
榕樹喜水,灌根(把榕樹挖出來,根部浸泡一宿,次日凌晨栽上)一次試試。我的榕樹每次修剪都會留幾片葉子,為的是讓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榕樹比較皮實,應該不會死。
人參榕樹盆景在什麼季節修剪最好?
5月份吧,這季節生長快速,不過建議你先別修。你的情況因該是肥力不夠,你可以換土施肥等方法。等到5月後再修,三伏天別澆水。多放在室外,容易暴氣根。
榕樹盆景怎麼修剪帶圖
榕樹盆景怎麼修、

沒圖說明心擔優、

一帆花木場內看、

網站好多技術圖。
榕樹盆景怎樣修剪?
榕樹生長旺盛,枝條容易加長,影響造型,所以生長期間,要經常掐尖,控制加長。另外那些細弱枝,交叉枝、病害枝都應該修剪。保持一定造型。也可以採用鐵絲旋轉纏繞,然後造型。牽拉、綁扎、扭傷都可以運用。另外如果參加展覽或者節日擺放,可以提前一個月只要,全部摘掉葉片,這樣,新發出的葉片,新鮮光亮,葉片可以小一半左右,達到最佳效果。

熱點內容
爆馬丁香茶 發布:2025-10-06 01:21:14 瀏覽:649
牡丹焊 發布:2025-10-06 01:14:00 瀏覽:682
短柱茶花 發布:2025-10-06 00:49:46 瀏覽:552
玫瑰花束照片 發布:2025-10-06 00:49:46 瀏覽:186
櫻花甩干機 發布:2025-10-06 00:34:37 瀏覽:117
木本花卉養殖 發布:2025-10-06 00:33:52 瀏覽:967
荷花詩評 發布:2025-10-06 00:27:09 瀏覽:895
完美玫瑰 發布:2025-10-06 00:21:11 瀏覽:438
西北花卉批發 發布:2025-10-06 00:11:33 瀏覽:167
插花4式 發布:2025-10-06 00:00:54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