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倒著種
Ⅰ 如何種植盆景
滿天星盆栽種子的種植方法
1、滿天星由於在整個生長期比較怕熱的,並且播種最適溫度為15~20℃,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播種:先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進行高溫殺菌。
2、選取松軟土壤,先將土濕透,定型後撒種子,上覆一層薄薄的土,陽光、溫度必不可少,澆水原則是干透澆透,脫離苗期應減少澆水量,隨著滿天星的成長,會出現徒長現象,需要不斷加土固定,不可太密集。
圖:滿天星盆栽
6、通常隔1—2年翻盆換土1次,於春季2—3月或深秋期間進行,換去全部舊土,適當修剪根部,可結合換盆進行提根,使其形成懸根,提高觀賞價值。
7、滿天星易患的病害為灰霉病,此病主要為害葉片、花器。受害葉片表面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最後往往導致整個葉片枯死。此病在環境潮濕、氣溫低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發病時可每隔10天噴施50%的苯來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一次,共用葯2~3次。
Ⅱ 花盆裡出現3種情況,花兒會長得越來越差,趕緊去換盆,你知道嗎
為盆栽花卉按時去倒盆也是很重要的保養方式,家裡盆栽綠植,養兩年沒去倒盆得話,根莖便會爬滿盆栽花盆,並且里邊的土壤層稀缺,還容易產生結塊,就會讓盆栽花卉生長一天不如一天,不易去盛開。假如家裡盆栽綠植,花盆發生3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給他倒盆分株,否則就會危害正常成長盛開。
一、盆景土表層發白鹼
我們平時家裡養的大部分盆栽花卉,都會喜歡偏酸性土的,假如我們直接用的粘性土壤層養著,不但里邊的營養物質稀缺,並且時間長了會慢慢顯鹼性化,在盆景土表層沁出一層白色物質,或在盆壁的四周發生鹼性物質,一旦盆景土發生偏鹼化,就會影響到植物生長發育,發生葉片發黃,不開花的現象。
解決方案
對於一些根莖成長速度更快的花卉,平常倒盆更要常一些,最好一年去換一次盆,才可以讓植物生長發育更充沛。由於去給他倒盆時,與此同時必須去剪修一下老弱凌亂的根莖,然後去換掉綿軟肥沃的土地,這種可以讓植物萌生大量粗大的新根,提高吸收力,植物自然也就會生的更旺。
在家庭養花的過程當中,假如花盆出現之上三種情況,就要注意在適當的時候去給他倒盆分株了,再次換掉綿軟富饒的培養土,才可以有益於根莖生長發育,讓植物長得旺盛開多。
Ⅲ 花卉換盆以後,3件事別做錯,否則長時間不服盆,是真的嗎
植物脫盆別傷到根莖
在倒盆的過程當中,許多盆景土無法成功倒出來盆栽花盆,操作失誤非常容易損害到根莖,造成倒盆之後,植物遲遲不能正常去服盆。
對於一些盆景土粘性特別大的,最好提前幾日去給他瀝干水分,讓盆景土略微干一點,土壤層散發時,拍兩下盆壁就能把植物指出來。
像君子蘭花這種肉質地根莖的花卉,最好是都是提早瀝干水分,由於它的根莖粗大稚氣,在倒盆環節中比較容易斷裂,提早瀝干水分使根莖略微變松一些前去倒盆,就不易斷裂根莖。
⒊自然環境要透風優良
倒盆後盆栽花卉,要把它放到清涼自然通風的環境里保養,假如自然環境炎熱,自然通風標准又差,植物容易出現枯黃枯葉,這類環境下比較容易細菌滋生,造成植物產生病蟲害。要保持自然環境自然通風優良,自然環境濕熱乾躁時,要定期動向盆栽植物周邊灑水減溫加濕,才能讓植物盡快地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Ⅳ 養5種花,適合秋天換盆,換完長得旺,開花多,是真的嗎
秋天溫度適合,花卉植物都進入成長高峰期,這時候會為盆栽花卉提升肥水及其陽光照射等方面的養護管理。那些已經兩年沒去倒盆的盆景花卉,還可以選擇在深秋去給它倒盆分株,特別是以下這5養花,換完盆之後,可以讓植物漲勢更旺,中後期盛開也會更多。
1.茉莉花
在室內養盆茉莉花,一年四季都能盛開持續,盛開期內也是滿園春色香飄,沁人肺腑,讓人心曠神怡。但還是有愛花之人的茉莉花盆栽植物,養活時間久了,都很少前去生長發育新芽,並且葉片發黃,沒了活力感。這類情況是盆景土中營養不夠了,有些根莖爬滿盆栽花盆,吸收力較差,必須快速去給他倒盆分株。
倒盆方式:
三角梅比較合適養,也不需要每年都會倒盆,可是植物漲勢不旺,或者只長枝條不開花的情形下,最好是去給他倒盆分株。養三角梅也不用太大的花盆,一個恰好栽下植物的大盆就可以。
假如根莖生長太多太雜亂無章,可以稍微剪修一下老弱根莖,隨後換掉綿軟透氣性含有營養物質的盆土,植物服盆之後,就可很多萌生新芽去打苞盛開。
Ⅳ 盆景如何翻盆盆土該如何處理
一、盆景如何翻盆
如果是翻用深盆栽種的花木,可把盆放倒於土壤上,一邊轉動,一邊用拳敲擊盆口下方的盆身,使盆土與盆壁分離,把盆土磕出。如果是淺盆,可先把盆內周圍靠盆邊的土剔除,然後把盆倒扣或側放,一手拿住樹木,一手用食指或中指從盆底排水孔伸入,把盆土頂出。
若發現腐根、病根都應剪去。若根系發育不良,底土結構鬆散,盆景植物生長在有限的盆土中,極易乾燥缺水。如不適時澆水,就有乾死的危險。但遇多雨季節,又容易積水,造成根缺氧,使植物窒息。
二、盆土該如何處理
盆土來源廣,里邊常常含有對植物有害的病毒、病菌或蟲卵,需要在添土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方法有腐熟發酵、暴曬、蒸汽消毒、葯物消毒4種。腐熟發酵是指盆土漚制,發酵過程中的溫度可升至65 ℃,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暴曬是指把盆土鋪在干凈的地上曬數日。蒸汽消毒需要有蒸汽消毒設備,家庭製作中較少使用。葯物消毒,可用福爾馬林或托布津、多菌靈等和入土壤中。
不同樹種對土壤酸鹼度 (pH值)要求各異。大多數花木在pH 值為6~8的范圍內生長良好。一般來說,原產南方的花木喜弱酸性土壤,所以在北方栽培施肥時,注意多施幾次 「礬肥水」,使北方弱鹼性土壤變成弱酸性或中性土壤。要把北方的弱鹼性土壤改變為中性或弱酸性土壤的方法很多,速成的方法就是在普通的土壤中加入適量酸性花卉用土,這種方法適於中小型盆景或微型盆景用土。如時間充裕,也可提前半年在要用土壤中加入1%的硫黃粉,混合均勻後加水堆放備用。而原產北方的花木在弱鹼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如栽培土壤酸度太大,可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粉。但個別花木也有例外,如檉柳能在鹼性土壤中生長,杜鵑、山茶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