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移植盆栽
1. 榕樹盆栽常識
於剛上山挖取和在市場上購得的下山的老榕樹樁,該怎樣種植和養護才使它不至於死掉呢?現在我把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介紹如下: 一般下山的老榕樹樁,樹齡都在幾十年之上,當挖取下來時,樹的根部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要立即進行處理。在栽種之前,按造型的要求,可作一番小裁剪,然後放入水中浸泡2至3天,如能加入一些吲哚丁酸溶液效果更佳。第一次種植要澆足水,輕壓根土,在樹身的傷口處或剪過的枝條處,塗上蠟或白膠。剛種植的樹,水份蒸發得快,樹樁容易枯死。所以早晚用細孔水壺輕淋樹身。盡可能保持樹身的濕潤。如果陽光過強,應用一些雜物適當遮擋。 有條件的,可把盆放在半蔭處養護,等到新芽出有20至30厘米方。一般盆栽的樹,盆底排水口不宜過小,過小會疏水不暢或透氣不順,新忍氣吞聲根部就會死掉。澆水時要做到:見干見濕,澆透,不澆半腰水。 新種植的樹樁發芽時,往往芽苗都是很亂的,但不宜盲目裁剪枝條,先任由它發芽,有些老樁發芽20至30厘米之後,如一旦裁剪亂枝過多,它就會慢慢死掉,剛種植的老樁,頭一年最好不宜裁剪。要剪,也只好在種植3至4月進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亂枝條,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過多,就會影響根部以及整個樹樁的生長。 一般老樹樁栽培得3至4年之後,方宜進行較大的裁剪,每年可進行一至二次的裁剪。 老榕樹樁最佳裁剪時期是每年的2至3月份,或7、8月份,樹樁頭,特別是盆栽的,最好在每年9月至10月把樹葉全部剪光。因為這段時期枝葉需水量大,老樹樁本身供水量不足。 榕樹樁頭,不宜常換盆或移栽換土,常換盆或移栽會影響生長。榕樹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換盆、移栽,但榕樹最佳的換盆或栽培季節是在每年的4至5月份間。對於下山的新榕樹樁頭,最好先種植在地下有3至4年後再作上盆培養。 有些榕樹樁頭,該發枝條之處沒有發芽。因此,榕樹採取嫁接法不易成功。靠接成功率最高。
2. 榕樹盆栽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人參榕樹抄具有萬古長襲青,四季常綠,生長快,好氣性、易生根,抗性強,易造型,塊根豐滿,感觀好,枝幹光潔秀麗清雅,又利於塑造、能小中見大,耐陰耐旱,生命力強,養護管理簡單等特點。
人參榕盆景養護有下面幾個要點:
1、溫度條件:人參榕樹盆景的生長溫度18-33度,冬季不能低於10度,低於6度極易受到凍害。
2、光照條件: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春秋季節可以放置與有適當光照的地方,夏季放於無陽光直射的地方。
3、澆水需求:給人參榕樹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
4、施肥需求:人參榕樹在生長季節,正常每個月可以施肥一次,以磷,鉀肥料為主,淺埋與植物的根部附近。
5、換盆要點:可於每年春季進行一次換盆換土,適當的加以基肥,有利來年生長。
6、修剪要點:每年春秋季節可對植株細弱,病枝進行修剪,增加分支生長。
3. 榕樹移植需注意哪些事項
榕樹壯齡樹的移植在秋季或春季進行,也可雨季移植,在樹木生長的邊緣地區,回切勿冬季移答植。移植地應選擇陽光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地,移植樹最好是在圃地中經過二次移植之樹。植前剪除內膛密集枝、病蟲枝、枯死枝及疏剪部分樹葉,挖大穴,穴內上足底肥,深挖淺植,
適當高抬,植後澆足定根水,支好防風架。生長期注意水肥管理,多雨季節應注意排漬,長期乾熱應注意澆水及葉面噴水,以增加樹冠表面的空氣濕度,促進其生長。冬季注意修剪、施肥及防寒。榕樹也可盆栽,盆栽土應用不含鹼的田園肥土加一定量的腐熟人糞尿混合堆漚而成。澆水掌握寧濕勿乾的原則,但施肥不宜過多,一般每年可施液肥3~5次即可,榕樹生長快、耐修剪,應根據盆栽需要及時抹芽及整枝,冬季入室越冬後,應注意多見陽光。
4. 如何繁殖盆栽的榕樹
榕樹繁殖培育:多用扦插或壓條繁殖。
扦插可用當年生嫩枝,或一年生枝為插內穗(依本人經驗,枝容條粗度在0.3厘米以上的扦插成活率高),剪成4-6節的小段,長度約為10-15厘米,保留先端的3-4枚葉片,扦入素砂中,每天向葉面或周圍環境中噴清水2-3次,以保持空氣濕度,溫度以25-30℃為宜,基質保持濕潤,不能幹透也不能漬澇。20天左右即可生根,40天左右即可上盆,如有條件用生根劑預處理,則效果更加理想。
為了迅速培育大苗,可利用大枝進行壓條繁殖,壓條處需要預先用刀稍刻傷枝條表皮,傷口出現癒合狀再壓條,成活率極高。
5. 榕樹盆景怎樣換盆
應保留根系周圍的土塊 換盆時注意不能傷害根系 將其原有盆的周圍進行敲打內 目的是使原土壤與容盆產生松動宜取出 因為植株已生長五年 應換比原盆大些的盆 在盆底處排水口處(里邊)放一瓦片 墊一層新土 將帶土團的榕樹移植其內。
6. 榕樹怎麼移栽
大榕樹植技術及養護管理方法如下:
大榕樹栽植是「三分種,七分養」,在移植後1-3年裡日常養護管理很重要,尤其是移植後的第1年管理更為重要,主要工作是噴澆水、排水、樹干包紮、保濕防凍、搭棚遮蔭、剝芽除嫩梢、病蟲防治等。
一、輸液與澆水
栽植後立即澆一次透水,待2-3天後,澆第二次水,過一周後澆第三次水,以後應視土壤墒情澆水可適當拉長時間,每次澆水都要做到"干透澆透",表土干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正常澆水外,在夏季高溫季節還應經常向樹體纏繞的草繩或保濕墊噴水,一般每天要澆4-5次水,早晚各噴水1次,中午高溫前後2-3次,每次噴水,以噴濕不滴水不流水為度,以免造成根部積水,影響根系的呼吸和生長,使根部土壤保持濕潤狀態既可。
二、捆紮保濕
對樹皮呈青色或皮孔較多的樹種以及常綠樹種,應將主幹和近主幹的一級主枝部分用草繩或保濕墊纏繞,減少水分蒸發, 同時也可預防干體日灼和冬天防凍,但所纏的草繩不能過緊和過密,以免影響皮孔呼吸導致樹皮槽朽,待第二年秋季可將草繩解除。
三、搭棚遮蔭
夏季氣溫高,樹體蒸騰作用強,為了減少樹體水分散失,應搭建遮蔭棚減弱蒸騰,並防強烈的日曬。注意:高溫天氣在運輸途中和栽植養護時大樹遮蔭不能過嚴,更不能密封,也不能直接接觸樹體,必須與樹體保持50厘米的距離,保證棚內空氣流通,以免影響成活率。
同時,利用現代先進的蒸騰抑制技術(抑制蒸騰劑)來減弱樹體的蒸騰作用,防止水分過度蒸發。
四、支撐固樹
樹大招風,大樹移植後,必須穩固大樹,避免其晃動,和被大風吹搖樹乾和吹歪樹身,常採用的立支撐桿(一般成品字形三桿支撐)和拉細鋼繩的方法(細鋼繩拉樹應為品字形三方拉樹,並注意系安全標識物)穩固樹,若採用支撐桿,支撐點一般應選在樹體的中上部2/3處,支撐桿底部應入土40-50cm。
注意:「晃樹必死」。
五、剝芽除萌除梢
大樹移植後,對萌芽能力較強的樹木,應定期、分次進行剝芽除萌,除嫩梢(切忌1次完成),以減少養分消耗,及時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控制新梢在頂端30cm范圍內發展成樹冠。
注意:有些大樹移植後發芽是在消耗自身的養分,是一種成活的假象,應及時判斷是否為假成活並採取相應措施。
六、防凍防寒解害
在冬季霜凍時,可用防凍墊(無紡麻布、塑料膜、草繩)包裹樹干及主枝,以減弱霜凍對大樹的影響,防止大樹受凍。注意:塑料膜包紮只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待氣溫回昇平穩在5℃以上時立即去除包裹物。
現代先進的更有效的防凍措施是樹干及主枝塗刷凍必施,並結合全株噴施(重點噴幼嫩組織),防凍抗霜,減弱凍害冷害寒害對大樹的影響。解害促進康復。
7. 榕樹移植要注意什麼
其實榕樹管理養護比較粗放,尤其在春季榕樹絕對很好移植成活的呢。盆可以版水澆透關鍵是帶好權護心土就可以了,如果移植時葉片較多,可以適當打掉一部分,以保持水分。移植後一般澆足定根水後就不用怎麼管了。然後就是乾旱的時候澆水的。希望能幫助到你,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