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微盆景
1. 求一篇選材新穎的作文,寫父愛或母愛的,拜託了!!!賞懸金不會少的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父親和母親。
深夜,萬籟俱寂,唯有明月與星星高掛天空,給萬物蓋上個溫暖的被子。
我懶散地躺在床上,睡了。爸爸說要下窗簾,可窗簾壞了,拉得蠻高,下不來了,月光照進來,多少也有點亮。爸爸做醫生,他說太亮會影響睡眠和大腦,我說沒事,能睡著,為了能讓我早點睡,爸爸幫我關上門,走了。窗簾依然掛得高高的。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估摸著也有12點了,可能是月光太亮,還有我早上喝了點茶,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靜靜地躺著,望著透過的月光,真有點愜意。忽然,只聽「咔」一聲,聲音很小,房門慢慢地推開,一束光射了進來——是爸爸!我生怕讓他知道我這么晚了還沒睡著,連忙把被子一卷,裝出一副熟睡的樣子,懵著眼睛,還能看到:他手拿螺絲刀、鉗子,還有一小袋的螺絲。他生怕吵醒我,脫下了拖鞋,看了看我睡得怎樣,然後躡手躡腳、慢慢地走到窗簾前,輕輕地,把各種工具輕放在我的書桌上,緩緩地搬來一張凳子,然後站了上去,把各種工具拿到了手上——爸爸在窗簾上修理起來。明亮的月光下,他修理得很認真,全神貫注,又盡量不發出聲音,修著修著就轉過頭來瞧瞧我有沒有被吵醒,他把每個細節都注意到了,動作雖不算嫻熟,但全力以赴,爸爸近40歲了,每個動作都顯得很吃力,彎腰、低頭,再也沒有以前那樣靈活了。很快,窗簾修好了,爸爸輕輕地從凳子上下來,輕手輕腳地把窗簾拉下,窗簾遮住了光線,房間暗了下來,舒服多了。
爸爸拿起工具,踮著腳緩緩地拉開門,正准備出去,拉開門一瞬間,一陣光線又射了進來。我的床離房門很近,眸子中,我清楚地看見了爸爸那布滿血絲的雙眼、憔悴的面容、勞累的身影……
我轉過頭,把頭窩在被子里,父愛的力量,使我不禁潸然淚下……
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只知道給予而不企求回報的。
母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著你的心;母愛像綿綿細雨,輕輕拍打著你的臉面,滋潤著你的心田;母愛像冬天的火爐,給你在嚴冬中營造暖人心意的陽光。
恍惚中,我的思緒回到了童年。我看見一個忙碌的身影,那是母親在辛勤工作;我看見一個疲憊的身影,那是母親在為我編織寒衣;我看見一個歡快的身影,那是母親在為我學習進步而高興。
細細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了母親的身影?每當我哭時,媽媽就安慰我;每當我感到像一隻孤弱無助的小鳥時,媽媽就張開她那寬廣的臂膀,給我溫暖和愛的氣息。
有一次我們學校里打針,結果我暈血。那時正值中午,媽媽聽說後,二話沒說,連中午飯都沒吃就匆匆趕到學校,背我去找醫生,後來媽媽請假在醫院陪我。當時我看見媽媽很傷心,不知為什麼,我也感到一絲心酸。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買了一個大西瓜。回到家,還沒吃,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媽媽切好瓜後,先給了我一塊瓜籽少,瓜肉甜的一塊。她卻吃瓜籽多,瓜肉不是很甜的一塊。
但母愛有時也會是嚴厲的。我一直有粗心大意的不好習慣。有次,我在學校上體育課後不小心丟失了衣服。回家後,媽媽狠狠批評了我一頓。但我知道,媽媽其實也很心痛,她也不想罵她的兒子,但也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母愛是愛裡面最偉大的一種。兒女是母親用自己的愛澆灌而成的花草,兒女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每一滴愛。母親,一生為兒女護航,默默在兒女背後為兒女導引方向。
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我們所能報答得了的嗎?正如《遊子吟》所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 誰可以發6首不同的古詩(要關於母愛和春天的)
遊子吟--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送母回鄉》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3. 找適合初中生閱讀的關於父愛 母愛的文章
母親買的水果
在我生活的這個城市裡,發生了這樣一樁案子。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地竄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裡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兇狠的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裡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裡包著一沓鈔票。
歹徒拿著那沓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作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婦女一面死死的護住袋子,一面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婦女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掰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那錢袋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袋子里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小城嘩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裡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裡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你嘗嘗吧......」
4. 有關父愛母愛的文章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地竄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裡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兇狠的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裡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裡包著一沓鈔票。
��歹徒拿著那沓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作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婦女一面死死的護住袋子,一面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婦女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掰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那錢袋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袋子里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小城嘩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裡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裡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你嘗嘗吧......"
5. 關於母愛的 文章或詩歌
媽媽的愛
作者:劉丙鈞
有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
我從夢中醒來,
媽媽正給我扇著扇子,
汗水卻濕透了她的衣裳。
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有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
媽媽到學校接我,
一把傘遮在我的頭頂,
雨水卻打在媽媽的身上。
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有一回我病了,
媽媽抱我去醫院。
摸著我很燙很燙的額頭,
媽媽著急地哭了。
啊,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對媽媽又說了謊,
媽媽的批評叫我臉紅,
我不敢抬頭看她的眼睛。
啊,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
一次老師叫用「最」字造句,
我說:「我最愛媽媽。」
媽媽告訴我:「最該愛的是祖國,
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
6. 溫州有哪些土特產
楠溪江100多公里曲折的江流,清澈澄碧,有36灣72灘,灘灣風光四時晨昏變幻多姿,保持著田園式自然生態風光。沿岸還有古建築和大若岩等著名景點
1:迎灶神:在永嘉楠溪江兩岸,則在正月初一清晨迎灶。俗稱灶神爺十二月廿四夜上天,正月初一早晨,從天上回來。每戶人家把新的灶神爺像貼在神龕里,再點上香燭,泡一盞茶,祭拜神像。
2:唐朝詩人李岑和家眷搬到了楠溪江中游地區的蒼墩村(也就是以後的蒼坡村)。
蒼坡村的始祖名叫李岑,他是李唐王朝的後裔,按照蒼坡李氏宗譜上的話來說,就是「遷唐宗室之苗裔,金枝玉葉之貴胄也」。當年,唐寧宗封他的兒子為長沙王,後來,其子孫遷居到福建長溪縣的赤岸鎮。那時候,赤岸是一個海邊小鎮,因為有紅色的山石和海岸而得名。唐貞觀十二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就是在這里登陸的。
在唐末的那場混戰中,李岑和他另外4個兄弟(大哥李超,三弟李越,四弟李侖,五弟李昆)開始背井離鄉,去尋找一個可以避開戰亂的幸福家園。
公元909年,李氏5兄弟從海邊出發,一路朝著浙江溫州那邊的深山中走去。過了溫州,跨過滔滔的甌江,就是永嘉縣了。這里自古以來被稱為「東南鄒魯」、「溪山鄒魯」,是一個人文蔚起的地方。另外,北雁盪山的綿綿青山成為她的天然屏障,清澈的楠溪江是她賴以生存的血脈。對於厭倦了漂泊的人們來說,這里無疑是一片可以長治久安的樂土。
那時的楠溪江遠沒有現在熱鬧,生活在楠溪江畔的居民並不是很多。他們大多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在平靜的山水中,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五代十國的混戰打破了中國原來的政治格局,也打破了楠溪江特有的寧靜。一時間,外來人口紛紛湧入,在群山腳下的那些田野上,出現了許多陌生人家。這些人里,就包括從福建長溪來的李氏兄弟。
沒有人知道這兄弟5人為什麼到達楠溪江之後分散開來了。人們只知道,他們各自找到了一個落腳點。其中,李超到了楓林鎮附近的湯嶴,李岑到了當時被稱為利仁里的埭上,李侖到了離蒼坡(那時還叫蒼墩)不遠的港頭村,李昆到了楠溪江上游的蓬溪村。而他們的三弟李越則沿著楠溪江一直往前走,將自己的居住地安排在台州黃岩的李家山。一直到現在,這5個村莊的人相遇時,還有一種親人般的感覺,畢竟在很早以前,他們曾經是一家人啊。
到了後周顯德二年,李岑帶著自己的家眷搬到了楠溪江中游地區的蒼墩村(也就是以後的蒼坡村)。
作品:西河郡太原守張夫人輓歌
內容: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哀榮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李岑作品: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
內容:
皇綱歸有道,帝系祖玄元。運表南山祚,神通北極尊。
大同齊日月,興廢應乾坤。聖後趨庭禮,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覲,萬國賀深恩。錫宴雲天接,飛聲雷地喧。
祥光浮紫閣,喜氣繞皇軒。未預承天命,空勤望帝門。
作品: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棲煙鳥
內容:
從來養毛羽,昔日曾飛遷。變轉對朝陽,差池棲夕煙。
遇此枝葉覆,夙舉冀沖天。
3:
南朝謝靈運,是我國山水詩的鼻祖,也是永嘉山水的發現者。
他出身東晉世家,名將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他性喜山水,與陶淵明同時代詩壇雙壁。陶淵明看透官場的黑暗,「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綬去職」;他呢,入宋降爵為侯,政治失意,「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遍歷諸縣,動經旬朔。」公元422年秋,他到永嘉郡做太守,發現永嘉山水奇物幽美。一年中,他到處漫遊,寫下山水詩二十餘首。
查永嘉沿革,當時的版圖相當於今天溫州全市,是個大永嘉。那麼,謝靈運寫楠溪江的詩究竟有多少呢?他的原有詩集早已散佚。據《永嘉縣志》可稽查的,即有《過白岸亭》、《登石門最高頂》、《夜宿石門》、《登永嘉綠嶂山》,以及公元423年秋離開永嘉時寫的《北亭與吏民別》等五首。
當時的永嘉,地處荒僻東夷。楠溪江草木蒙茸,在它的下游綠嶂山,也被葳蕤草木覆蓋。「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這是他的《登綠嶂山》中的詩名,可想像當時古樹蔽日,濃翳遮天,在林間竟鬧不清月出日落誰東誰西,辨不明方向。故他每次外出,往往「裹糧策杖」,有時還往往帶著一班人馬在前邊砍伐開道。
《登石門最高頂》一詩,是寫距離永邑(今鹿城)十三里賢宰鄉的北面石門,即今天永嘉縣黃田鎮境內。當時「長林羅戶庭」、「密竹使徑迷」,甚至「嗷嗷夜猿啼」,不僅山上林木蒼翠,還有猿猴啼鳴。這種景象到今天不再復存。由於人類的繁衍,過於向自然索取,亂砍濫伐,這一帶幾乎再沒有騷人墨客登臨游賞了。山下黃田鎮小商品市場的人群,倒是川流不息。
謝靈運又是永嘉山水知已。他登山,還發明了一種「木屐」。為防止打滑,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世稱「謝公屐」。貴為一方父母官,到楠溪遊玩不用轎抬,實屬難得,登山還特地發明這種木屐,更說明他熱愛山水,尤其熱愛永嘉楠溪江山水之情了。《石室山》是否寫楠溪江大若岩,至今仍有爭論。其焦點:大若岩是楠溪江腹地,道路艱難險阻,謝靈運去得了么?我看詩人如此醉心於山水,為登山還特製木屐,有這樣的決心,為何不能去?詩中寫道:「微戎無遠覽,總笄羨升喬」。他少年就喜歡游覽,羨慕登仙的王子喬。「靈域久韜晦,為與心賞交」。這里的石室,可韜光養晦,可結交推心置腹的朋友。從詩中描繪的景狀,酷似大若岩。他這首詩,與陶弘景《答謝中書書》這篇描繪大若岩山水精品,如出一轍。謝靈運游山水,是一種神遊。正如錢鍾書所說:「人於山水,如『好美色』,山水於人,如『驚知已』。」他與大自然結成朋友,才能寫出真山真水真性靈的好詩篇。
無論綠嶂、石門,或北亭,地處楠溪江下游。如果把楠溪江風景名勝區比作一幅秀美山水畫軸,謝靈運所發現僅是這畫軸的一端,它的美尚且如此驚人了,那麼這畫軸的主體部分,其景色更可想而知了。
永嘉山水因謝靈運的發現而名揚天下,而謝靈運又因永嘉山水孕育的詩情,奠定他山水詩鼻祖的地位。在謝靈運之後,陶弘景、徐陵、張又新、孟浩然、王維、陸游、朱彝尊等著名詩人,因謝靈運慕名永嘉山水接踵而至,他們或徜徉楠溪江口,或深入楠溪風景區腹地,吟詠不絕,留下無數珍貴詩篇,影響溪山文化。
蘇軾雲:「自言長官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這應成為當今各地父母官們,效法謝靈運和蘇軾,開發祖國風景名勝的座右銘吧!
4:黃岩最高峰--大寺基:5、大寺基(萬富寺)——大寺尖:萬富寺有好幾處可以露營處,但是還是建議露營於大寺尖,因為上面有天然草坪,而且方便觀星看日出。上大寺尖的路是在寺院前面池塘邊的防火林隔離帶,如果不放心,可以讓寺里人幫你指出路口,上去就不會迷路,上山需要40分鍾。
大寺尖——大寺基山莊:下山至公路時繼續沿公路前進,一個小時以後會到叉路口,路口有一碑說明大寺基保護區的情況,直走是去仙居,在路的左側有機耕路通向大寺基山莊,行路也需要1小時。
5:楠溪江香魚] 甌江八珍之一。生息分布在大小楠溪,上至巽宅,溪口,下至沙頭,尤以大楠溪產最佳。年產約50噸。楠溪江香魚頭小吻尖,尾分叉,身上細圓鱗發光。除腹部為銀白色外,全身呈淡黃色。一條100—150克重,體長為15嚴20厘米。肉味鮮美,素有「淡水魚之王」美稱,清燉、白燒、熏焙渠口村——葉氏聚居地
渠口村位於永嘉腹地,楠溪江的中游。南宋初年,葉氏宗族來此定居。渠口村三面青山,成環抱之勢。虎嶼山似屏風照壁,保住村中「風水」。
村裡人口眾多,屋宇連綿,房屋新舊混雜。街巷中時有家豬閑來跨步,旁若無人,或當街懶卧,酣然入睡,非常有趣。渠口村中有數條溪水由北山而來,穿村而過。溪水畔小橋頭往往置一亭榭,或歇山頂四柱小亭或橫長水榭,四面皆設吳王靠式長條凳。村人或蜊曲欄觀魚,或促膝談心,更有慵懶鄉人橫卧小憩,一派田園景象。村中的葉氏大宗祠和宗祠前的精美木雕富有濃郁的浙南建築風格。
咸宜。
6:渠口村——葉氏聚居地
渠口村位於永嘉腹地,楠溪江的中游。南宋初年,葉氏宗族來此定居。渠口村三面青山,成環抱之勢。虎嶼山似屏風照壁,保住村中「風水」。
村裡人口眾多,屋宇連綿,房屋新舊混雜。街巷中時有家豬閑來跨步,旁若無人,或當街懶卧,酣然入睡,非常有趣。渠口村中有數條溪水由北山而來,穿村而過。溪水畔小橋頭往往置一亭榭,或歇山頂四柱小亭或橫長水榭,四面皆設吳王靠式長條凳。村人或蜊曲欄觀魚,或促膝談心,更有慵懶鄉人橫卧小憩,一派田園景象。村中的葉氏大宗祠和宗祠前的精美木雕富有濃郁的浙南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