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枸杞盆景
❶ 怎麼才能讓枸杞盆景多開花,多掛果
冬季枸杞盆景應在室外越冬,特別寒冷的地方可對盆景盆部作保溫防護。初春葉芽萌動時修剪,然後置於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當新枝葉長出後每周施一次以氮為主的稀液肥,在此生長過程中不要修剪枝葉,任其生長,使其枝條粗壯,樁內多儲存養分。當然這其間可根據造型需要對枝進行盤扎。伏天炎熱乾燥它又要短暫休眠,此次休眠應保持盆土幹些,不要施肥,讓其休眠一個月左右後進行一次修剪,新 葉長出後每周施一次 以磷、鉀為主的稀液肥。施肥第二天可多澆點水,其餘時間應扣水,當新枝長到2~3厘米長時,每日可根據立意中枝條的走向進行捏枝一、兩次,捏枝時要輕,先小幅度的捏彎,然後再逐漸增加彎度,這樣可使枝條老化,促進花芽分化。捏枝同時也可根據要求進行掐頭。如果個別枝條生長比立意要求生長的快,可用小針在枝的生長段兩葉片之間扎一、二針,深達枝莖中心,這樣可使枝條生長減緩、縮短枝節;如生長還太快,可在葉柄下用針垂直枝條劃一下,不可太深,這實際就是栽培果樹技術中的環割。
經過這樣管理到中秋時就可欣賞到一盆紅果累累的枸杞盆景。入冬後放在有光的冷室中紅果可掛至元旦以後。要想年年紅果紛繁,還應每年換入營養土,時間在初春,換土時在土中加些骨粉和去了鹼性的石灰粉,以增加鈣質,因為枸杞喜鈣質高的土壤。
❷ 枸杞盆景如何養護
1採挖時間 略
2栽培用土 枸杞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要求不是很嚴格。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挖取菜園表層土兩份,樹林表層土一份,拌勻即可。剛上盆的不要添加肥料,不要用太黏和太散的土。上盆後要摁實,不要有縫隙,也不要摁的過於結實。不能用松針土和山泥土。
3新樁管理 新挖的樁要及時上盆。截口要處理成平滑的斜口,外露部分要包紮或封口,防止水分散失。根據樁材選著合適的盆子,過渡比較好的可以直接上盆,稍差的可以地培或者上稍大的盆養,以利於成活和成型。第一次要澆透水,以後見干見濕。放置於避風和陽光不強的地方,經常向樁體噴水保持適度。為了保證成活率,需要高培土或者塑料薄膜包紮處理。
4養護條件 枸杞屬強陽性植物,要放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通風的環境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果光照不足和不通風會使枝條徒長,節間距離大,坐果率低。還容易使蚜蟲等蟲害迅速繁殖,得白粉病等。濕度不需要太高,成活後無需經常噴水。溫度低於零下五度的地方需放室內越冬, 春季驚蟄後出室放置。
5澆水施肥 一般栽培植物澆水都是見干見濕,並不是規律性的每天澆一次或者其它。換句話說土壤幹得快的要勤澆,幹得慢的少澆,但是每次都要澆透。最好用池塘里的水,沒有條件的要把自來水放置幾天再用。施肥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新樁不許施肥,熟樁施入底肥後可以隔周使用豆餅水。豆餅水很實惠很實用,就是一斤豆餅或大豆加三斤水泡製一個月以上,即可1:2兌水使用。缺點是有臭味!
6結果特點 枸杞有一年兩次結果的特性。主要為秋季結果,美觀且均勻,國慶節前後成熟。夏果較少,葉子也不太綠,從營養損耗等綜合考慮建議放棄。秋蕾大於出現於夏眠後一個月,約在處暑以後,新芽與花蕾同時出現。此時不要太干太濕,不要噴水,更不能施肥,否則會落蕾。自然露天情況下落果率很高,無需特殊處理。
7病蟲防治 凡是結果的樹種多數病蟲害較多。枸杞常見蟲害為蚜蟲和卷葉蟲,一般殺蟲葯都可殺滅。常見病為白粉病,多菌靈,退菌特等很有效。主要是嚴格控制好葯物濃度,農葯不要老用一種,要輪換使用。在休眠期噴施200倍石硫合劑對於防治病蟲害特別有效。
8修剪整形 主要在休眠期進行。冬剪以立春後修剪為好,夏剪要在落葉或摘葉後。其它時間以整形為主,修剪為輔。本人建議蓄枝修剪。枸杞好發萌櫱,要及時去除,以免影響正常枝的生長。
9老樁換盆 正常情況下大盆兩年或三年換一次,小盆一年或隔年換一次,在休眠期更換為宜。剪除過長細根,適當施入底肥。對於留老土與否,不是很嚴格。固定好最佳姿勢,摁實,澆透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