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羅盆栽
❶ 羅漢松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羅漢松又名羅漢杉,原產於我國,喜溫暖溼潤的環境,耐陰懼寒,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羅漢松的種植方法吧。
羅漢松的植物檔案
形態特徵:羅漢松***原變種***為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淺縱裂,成薄片狀脫落;枝開展或斜展,較密。葉螺旋狀著生,條狀披針形,微彎,長7-12厘米,寬7-10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 光澤,中脈顯著隆起,下面帶白色、灰綠色或淡綠色,中脈微隆起。雄球花穗狀、腋生,常3-5個簇生於極短的總梗上,長3-5厘米,基部有數枚三角狀苞片;雌球花單生葉腋,有梗,基部有少數苞片。種子卵圓形,徑約1厘米,先端圓,熟時肉質假種皮紫黑色,有白粉,種托肉質圓柱形,紅色或紫紅色,柄長1-1.5厘米。花期4-5月,種子8-9月成熟。
生長習性: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性弱,華北盆栽觀賞;耐陰性強;喜排水良好溼潤之砂質壤土,對土壤適應性強,鹽鹼土上亦能生存;對二氧化硫、硫化氫、氧化氮等多種污染氣體抗性較強;抗病蟲害能力強。
分布地點:產於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栽培於庭園作觀賞樹。野生的樹木極少。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品種:常見的栽培品種有狹葉羅漢松、小葉羅漢松、短尖葉羅漢松、斑葉羅漢松。
地位:是國家二類保護植物
羅漢松的種植方式
使用肥沃的土壤,可使用沙壤土、腐葉土等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也可使用沙壤土和腐葉土混合,如果沒有腐葉土用普通的園土也能將就。
在植株長大時,要及時更換花盆,因為羅漢松的室內擺放一般都用比較好看的盆子,價格也不菲,所以有些人怕費時費錢,不願意換盆,當植株長大後,盆子小就會嚴重影響植株的繼續成長,甚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
保持充足的水分,但不要使盆內積水,羅漢松喜歡溼潤,所以夏季時,要經常澆水,盡量使盆土保持溼潤,每次澆水需要澆透,但一定不能讓盆內積水,否則會影響植株生長。而且冬季時因為氣溫較低,所以不宜多澆水。
保持室內通風,切忌陽光直射,羅漢松盆栽一般都放在室內,雖然羅漢松喜歡半陰的環境,放在室內也無大礙,但要保持室內通風,如果空氣不流動,很容易影響生長,另外,要時不時的放在窗檯下,使其接受一定的陽光,但不要放在陽光下只曬。
病蟲害防治,羅漢松易受大蓑蛾、介殼蟲、白蠟蟲的危害,另外葉斑病、枝枯病等也對葉斑病、枝枯病危害極大。當發現有病蟲害時,一定要及時處理,切勿耽誤時機。
施肥,在生長旺季時每月施肥兩次,夏、秋兩季不必增加追肥。
修剪,盆栽羅漢松要經常修剪,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常用的手法有剪、扎、壓等,剪就是用剪刀修成個鍾造型,如多層次、球形燈,扎就是用結實的小棍子加以麻繩,將枝幹扎緊在棍子上,使枝幹按自己意願的方向生長。壓就是把枝幹壓彎或壓斜,使其呈現出一種不同的美感。
種植羅漢松的注意事項
羅漢松,性喜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在烈日下亦能生長自如。抗病蟲害能力較強,耐寒性較弱,喜生於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
家庭盆栽的日本羅漢松,一年四季都應該放在室外通風處養護,不能久放在室內,否則會葉黃脫落以致死亡。夏季高溫不宜曝曬,需放置在半陰處養護。生長季節,水分可略多一些;炎熱的夏天,盆土幹了要及時澆水,澆水應澆足澆透;秋、冬季水分可適當減少。華東地區冬季當溫度下降到5℃時,就應入房越冬,並控制澆水量,盆土以偏幹些為好。
羅漢松葉子乾枯怎麼辦
1、羅漢松喜肥,應薄肥勤施,肥料以氮肥為主,可加入適量黑礬***硫酸亞鐵,每株年施入約5克或葉面用0.2%稀釋液噴霧2-3次***,漚製成礬肥水。生長期可1-2個月施肥一次,施肥可結合澆水同時進行***水肥比例為9:1***。盆栽的可每次噴含復合肥0.5%-1.0%的水肥或稀薄餅液水肥。
2、光照:羅漢松屬於中性偏陰性樹種,能接受較強光照,也能在較蔭的環境下生長。雖然夏季溫度較高,陽光強烈,但由於羅漢松大樹在高溫強光的條件下有利於保持樹姿葉形,所以在夏季也不必對羅漢松大樹進行遮蔭。而羅漢松小苗由於組織幼嫩,不宜長時間強光照射,建議最好放在樹蔭下養護。
3、羅漢松不是松科植物,並不耐乾旱。恰恰相反,羅漢松耐陰溼,生長期要注意經常澆水,但不宜漬水。珠三角地區夏季晴天時要注意經常澆水,一般要在早晚各澆一次水,另外還要經常噴葉面水。羅漢松不耐澇,要注意防止長時間積水。
❷ 羅勒盆栽名稱怎麼取名
羅勒盆栽名稱,可叫「普羅天下」。
羅勒,是唇形科羅勒屬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植物。
羅勒,具圓錐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須根。莖直立,鈍四稜形,上部微具槽,基部無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綠色,常染有紅色,多分枝。
葉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2.5至5厘米,寬1至2.5厘米,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漸狹,邊緣具不規則牙齒或近於全緣,兩面近無毛,下面具腺點,側脈3至4對,與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明顯;葉柄伸長,長約1.5厘米,近於扁平,向葉基多少具狹翅,被微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於莖、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長10至20厘米,由多數具6花交互對生的輪傘花序組成,下部的輪傘花序遠離,彼此相距可達2厘米,上部輪傘花序靠近;苞片細小,倒披針形,長5至8毫米,短於輪傘花序,先端銳尖,基部漸狹,無柄,邊緣具纖毛,常具色澤;花梗明顯,花時長約3毫米,果時伸長,長約5毫米,先端明顯下彎。
花萼鍾形,長4毫米,寬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疏柔毛,萼筒長約2毫米,萼齒5,呈二唇形,上唇3齒,中齒最寬大,長2毫米,寬3毫米,近圓形,內凹,具短尖頭,邊緣下延至萼筒,側齒寬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銳尖,下唇2齒,披針形,長2毫米,具刺尖頭,齒邊緣均具緣毛,果時花萼宿存,明顯增大,長達8毫米,寬6毫米,明顯下傾,脈紋顯著。
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紅色,伸出花萼,長約6毫米,外面在唇片上被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內藏,長約3毫米,喉部多少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寬大,長3毫米,寬4.5毫米,4裂,裂片近相等,近圓形,常具波狀皺曲,下唇長圓形,長3毫米,寬1.2毫米,下傾,全緣,近扁平。雄蕊4,分離,略超出花冠,插生於花冠筒中部,花絲絲狀,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其上有微柔毛,花葯卵圓形,匯合成1室。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具4齒,齒不超出子房。
小堅果卵珠形,長2.5毫米,寬1毫米,黑褐色,有具腺的穴陷,基部有1白色果臍。花期通常7至9月,果期9至12月。
主要分布於吉林、河北,河南,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雲南及四川,多為栽培,南部各省區有逸為野生的。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耐乾旱,不耐澇,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佳。
❸ 枷羅木怎麼養好 養殖枷羅木的注意事項
枷羅木,枷羅木原產日本,叢生灌木,是東北紅豆杉(紫杉)培育出來的一個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品種。花期5-6月,種子9-10月成熟。那麼在養殖枷羅木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枷羅木的養殖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枷羅木扡插繁殖宜在初春萌芽前進行。
最佳生長土壤:枷羅木宜栽在疏鬆肥沃,偏酸性的土壤上。盆栽枷羅木一般用2份山泥和1份腐葉土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培較好。
最佳生長溫度:枷羅木生性耐寒,在一10℃的氣溫中依然挺拔蔥綠。南方可在室外露天越冬,北方置於冷室內即可。
最佳生長光照:枷羅木喜光照、怕炎熱、耐寒冷,在夏季要放在陽光較好的地方生長,如陽光過強(一般是下午2點鍾以後的陽光),可以採用50%遮蔭網和簾子進行遮光,陽台養景可以根據光照的位置而定。
養殖枷羅木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枷羅木在春、夏生長期,每15天施入以氮為主的薄肥1次,可以連續抽梢2~3次。入秋,枝葉頂端萌發新芽,色嫩綠,形同芝麻時,需追肥1次,以供萌芽發育生長所需。
澆水要點:枷羅木澆水一般見干見濕。
春季一般在清明節前出房,放置陽台或陽光充足處比較理想,不宜靠牆,使其更多地接受陽光和雨露來促進生長
盆土更換:枷羅木盆景一般以4-5年換一次盆,因為盆內有機質有限,加上根部生長較發達,一般換盆時間間隔不宜過長。
繁殖要點:枷羅木常採用扡插法繁殖,盆插和地插均可。
扡插宜在初春萌芽前進行,插穗宜切取當年生嫩枝並帶有少部分二年生枝,剪成8-10厘米長作為插穗,插入偏酸性的山泥土壤中。澆足水,適當遮陰,以後保持一定的濕度,
初夏時即可生根、萌發枝葉,成活率一般在70%一80%。扡插成活後的幼苗,可在秋季或翌春分栽移植,並注意摘心,促使其早長側枝,以保持優美的樹姿。
病蟲防治:枷羅木若長期放在悶熱不通風的地方,易遭受"吹綿介殼蟲"和"糠什介殼蟲"的危害。發現後要及時噴灑25%亞胺硫磷或5%殺螟松800倍液防治。
枷羅木的主要用途
園林用途
枷羅木株形低矮.橫展密生,羽葉蒼干,終年不凋,風姿儼若古木,清逸瀟灑。種子成熟時,假種皮鮮紅透亮,如粒粒紅寶石閃爍於綠色之中,自成天趣。
宜植於庭院或草地周圍的樹叢中。盆栽或製作盆景可點綴於書房、客廳的幾桌之上。耐修剪扎型,是一種堪與五針松、雀舌羅漢松媲美的優良盆景樹。
盆景製作
枷羅木是近十幾年來中小型盆景尤其是商品盆景較為理想的素材,其葉小呈濃綠色,枝條橫展,生長較密,四季常青,扡插繁殖容易,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材料,也是室內觀賞的佳品。
枷羅木盆景的製作,通常以棕絲、金屬絲綁扎為宜,一般以傳統的曲乾式造型雲片狀分布。但枷羅木盆景成型後由於觀賞等其它原因容易出現枝葉膠落、部分枝條瘦弱、等現象,影響了枷羅木的欣賞價值。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以繼續關注一號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