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檸檬香茅

盆栽檸檬香茅

發布時間: 2025-05-22 03:03:21

① 檸檬香茅怎樣種植需要注意什麼

養檸檬草適合在高溫高濕的地方種植,北方的朋友很難在家裡種檸檬草。檸檬草適合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土中。因為檸檬草是草本植物,適合以種子或分株的形式栽培。前者適合規模化栽培,後者適合家庭單株栽培。最好在3-4月份栽培,開學時在土壤中10厘米左右,可以用混合肥料或草木灰播種。發芽後要注意及時除草、施肥、澆水,保證檸檬草有充足的日照,讓檸檬草茁壯成檸檬草適宜在濕度大、雨量充沛的地方種植,日照和降水要適當錯開,沙壤土土質最好。

種植前購買香草蘭盆栽苗的注意事項&如果是第一次種植香草蘭,在花店買苗失敗是最簡單也是最不可能的方法。種缽苗的方式很多,各有各的興趣。一盆只能種一棵幼苗,也可以種在大花盆裡。如果家裡有小庭院,也可以直接種在花園里;無論種植在哪裡,在選擇幼苗時,都必須仔細選擇,避免購買不健康的幼苗。牢記苗木的種植和栽植程序,准備好栽植地點,將苗木移出花盆;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香草的根部太干。在實際種植操作之前,一定要先記住種植步驟,這樣才能讓工作順利進行;如果使用購買的盆栽苗,香草苗在容器中已經長到一定的大小,所以種植起來會容易得多。

② 檸檬草(香茅)的種植方法

檸檬草也叫檸檬香茅,是熱帶的芳香草。之所以被人稱為檸檬草是因為其天然含有檸檬的香氣,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本文主要介紹檸檬草的種植方法。

檸檬草適應性極強,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喜光照充足,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以較為疏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檸檬草喜高溫、水分充足的地區,檸檬草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檸檬草多為叢生,因此野生的檸檬草一般都成簇出現。檸檬草全長半米至一米左右,顏色從灰綠色到深綠色,很好辨別。

檸檬草繁殖為分株繁殖,種植期4月—6月,開花期:8月—10月,採油用的最好在種植後過3至4個月進行第一次刈割,在這之後每過40天到50天刈割一次,一年可進行3回~4回收獲,過三四年要移栽,調理用的葉子是利用葉的基部。

檸檬草(香茅草)如何種植?

在種植檸檬香茅草盆栽前,需要先整理土地。選地:檸檬香茅草盆栽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鹼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類、豆類、蔬菜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農家肥,壟作行距40厘米一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於種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細。

香茅草盆栽

檸檬香茅草盆栽如何種植呢?檸檬香茅草盆栽採用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宜播方式有條播或撒播。春季播種在終霜結束前6天—8天為好,為了市場均衡供應,可以每10天一15天播種一批,為了冬季上市,播種時間應在初霜期前80天一90天。為了一次出全苗,播種的要保征土壤一定的濕度,覆土要淡,要鎮壓。

擴展閱讀:香茅的功效與作用

疏風解表,祛瘀通絡。治感冒頭痛,胃痛,泄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嶺南采葯錄》:"散跌打傷瘀血,通經絡。頭風痛,以之煎水洗。將香茅與米同炒,加水煎飲,止水瀉。煎水洗身,可祛風消腫,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

②《陸川本草》:"發表退熱,消腫止痛。主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感冒身熱。"

③《四川中葯志》:"祛風濕,散涼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

④《廣東中葯》Ⅱ:"治頭暈,頭風,風痰,鶴膝症;煎水飲可以止心痛。"

⑤《貴州草葯》;"補虛,止咳,鎮痛,寧心。"

香茅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香茅的禁忌注意

一般人均可使用。

香茅的選方

①治風寒濕全身疼痛:香茅一斤。煎水洗澡。(《四川中葯志》)

②治骨節疼痛:茅草茶、石錯(即辣子膏葯)、土荊芥各一兩。搗絨加酒少許,炒熱包痛處。(《貴州草葯》)

③治心氣痛,胃痛,肺病:茅草茶,煎水服。(《貴州民間葯物》) ④治虛弱咳嗽:茅草茶二兩。煎水當茶服。《貴州民間葯物》

③ 最適合室內養的盆景有哪些

適合室內養的花有:檸檬香茅、含笑花、長壽花、橡皮樹。

1、檸檬香茅

檸檬香茅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全身散發出檸檬香味的觀葉植物之一。它看上去相貌平平,似乎觀賞價值不高,但擁有難得的芳香氣味。

這些香味大多數人不會反感,放置於居室中可以帶來不錯的體驗。檸檬香茅也不是很挑環境的植物,盆栽養殖中注意室內溫度適宜,並且擺放位置可以接受到陽光的照射即可。

4、橡皮樹

橡皮樹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對環境適應性較強,一般不需要每天都精心的養護,就能生長的很好。它喜耐貧瘠,耐乾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每個月施加一次淡薄的復合肥,保持盆土濕潤,並做好室內通風。

④ 檸檬香茅怎麼養

檸檬香茅(拉丁學名: 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 別稱 :檸檬草、香茅草,是種具有香味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具有檸檬的香味,株高100-200公分,莖短藏於地下,節輪狀,葉鞘抱莖無毛,線狀葉從靠近根處長出,葉長60-150公分,寬約1公分左右,葉片簇生,兩面背粗糙,被呈白色,秋冬季開花結果,花不醒,圓錐花序疏散,為多數總狀花序組成,穎果。原產於熱帶亞洲如印度、斯里蘭卡,現在廣東、海南、台灣栽培,廣泛種植於熱帶地區。主要用於萃取精油。

檸檬香茅適應性極強,只要溫暖和陽光充足的氣候,就能生長旺盛。對土壤選擇以較為疏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可以1盆只種1顆種苗,也可以合植在大花盆中,如果家裡有個小庭院,也能直接種在花園里;准備好栽植的場所,在從花盆中移出苗株;定植時必須注意不要讓香草根部過乾。實際進行定植作業前,要先牢記栽植的步驟,這樣才能讓工作進展順利;而如果是使用購買來的盆苗,香草苗株已經在容器中長到一定的大小了,所以栽植起來會容易得許多。定植時,不要讓根部過干或受傷,不管是容器栽培或庭園種植,最先的步驟一定是事先准備好場所後,再取出苗株定植。

管理

性喜日照充足及高溫多濕的環境,,耐寒力弱,有時溫度在10-15℃就會萎縮或死亡;土壤保水力良好且水分供給必須充足為佳。

繁殖方法

主要用分株繁殖,分株種植在4月進行,5月時進行1次施肥,7月高溫乾旱時要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3--4年要移栽1次。

⑤ 如何養植香草

植物分類與起源香蜂草,英名:Balm或Lemon balm,學名:melissa officinalis。屬於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溫帶的中東地區,隨後迅速遍及亞洲及地中海國家。目前原生於北美與歐洲地區。Melissa屬植物廣泛分布於歐洲、中亞和北美。學名中的Melissa在希臘文為「蜜蜂」之意,另Balm為Balsam之簡寫,即香油之意,故稱為「香蜂草」。古希臘羅馬人認為香蜂草為月神與獵神黛安娜之化身,為古希臘祭祀用之重要香草植物。在古老之亞洲葯草典籍中,香蜂草亦被列為可延年益壽之保健葯草。在歐美將乾燥之香蜂草葉片煮成之茶飲為著名之Melissa Tea,被使用為感冒時解熱用途。植 物 特 性香蜂草為多年生草本唇形花科植物,根據栽培調查結果顯示其根系雖短,但地下莖分布極廣。地上部的莖桿呈方形並具分枝,分枝性強,極易形成叢生,株高約30至60公分高。具寬卵型或心臟形之圓鋸齒或鋸齒葉片,葉脈明顯,莖及葉密布細絨毛,葉片對生,著生於每一莖節上。本場栽培調查結果成熟葉片長寬比變異范圍介於4.5X3.5公分到8.5X6.5公分之間,鮮葉單片重量變異范圍介於0.2-0.5公克。葉片搗碎時發散檸檬香味,會吸引蜂群。花色為白或淡黃色,在歐美地區於7月至10月開花。因此在古老歐洲之教堂或寺廟周遭,常栽種香蜂草以吸引蜂群采蜜製作蜂蜜,作為祭祀用途。在歐美之冬季植株枯死,但根為多年生,隔年春季再展開葉片。本場於89年3月自加拿大引進3種香蜂草地方種種類進行觀察試驗結果,發現台灣地區無霜期之危害,故終年常綠,僅一品種之葉片在冬季呈黃化萎雕現象,3個種類目前仍未見開花。栽 培 管 理本場試驗結果發現香蜂草植株強健,栽培管理極為容易,有別於其它自溫帶引進之西方葯草(或香草植物),由於性喜濕潤土壤,具有耐熱和耐水特性,日照或半遮陰栽培均可,土壤適應性廣。因此,頗適應台灣之氣候土壤環境生長,栽培時可以田間、庭園及盆栽等方式進行。田間或庭園全日照栽培,莖葉生長繁茂呈深綠色,香味較濃烈。

繁殖方法:香蜂草極易以種子繁殖,目前市場上已有自國外進口之種子販售。香蜂草種子極小,播種時以盆缽或育苗盤(穴盤)內置園藝用栽培土,播種深度12mm,萌芽期約2至4星期。亦可直接於田間播種,但最好於室內先行播種育苗,待成株後再移植田間,栽培株距30-45公分,行距60-90公分。此外一年生之植株,可采分株或扦插法繁殖。病蟲害方面,根據國外報告有葉斑病、萎雕病與地下蟲等危害。本場試作觀察結果,則尚未見病害發生,僅偶見斜紋葉稻蟲、毒蛾幼蟲或聒蝓嚙食葉片,進一步的病蟲害調查仍進行中,因此大面積栽培時仍應注意蟲害發生。收 獲 及 利 用 香蜂草的利用以新鮮葉片為主,於開花前收獲葉片。可開發利用之產品包括茶飲、袋茶、沙拉、香蜂草醋、香蜂草加味水、魚肉類料理、沽醬、腌制料、葯草枕頭及香蜂草冰塊等。葉片搗碎可製作防蟲葯膏、驅蟲劑及傢具油。香蜂草單獨或混合其它保健葯草均可使用。根據參考文獻報告香蜂草為多用途之保健植物,單獨或混合其它保健葯草均可使用,對於解熱促進發汗極為有效。

香蜂草茶製作法:採取新鮮葉片3~5片(約1~3公克)沖泡熱水300CC或剪取尖端10公分含莖葉枝條3~5枝(約10~15公克),以600CC熱開水沖泡或略微滾燙後靜置十分鍾過濾飲用。風味帶有溫和之檸檬香味,茶色呈淡綠色,若加糖或蜂蜜及一些檸檬片或果汁,則可作為夏季恢復疲勞之飲料。以耐熱玻璃咖啡杯沖泡,更具色香味之感覺與品味。如欲乾燥使用,則以32至38℃乾燥保存使用。炎炎夏日,品茗一杯花語為「關懷」的香蜂草茶飲,為盛夏消暑茶飲的另一選擇,並為人生一大享受。活性作用與化學組成份根據國外分析報告指出植株之化學成分含檸檬醛(Citral)、沉香醇(linalool), 香葉醇(geraniol)、香茅醛(citronellal)、帖酸(terpenic acid)、單寧、聚合多酚類,類黃素及三帖(triterpenes)等成分。其葯理作用包括消除感冒發燒和咳嗽、具驅風性、抗痙攣、胃痛、發汗和鎮靜作用等。毒性作用報告指出適當使用無安全性之虞。唯每日鮮葉用量以不超過10公克為宜。香蜂草萃取之精油屬高級之香精原料,化學成分包括檸檬醛,沉香醇,香葉醇,香茅醛,薄荷烯酮(piperitone),methone及丁子香烯氧化物(或稱丁子香酚;caryophyllene oxide;eugenol)等。註:本文針對香蜂草敘述的諸多主要成分及葯理作用,系整理前人參考文獻而來。有關台灣栽培的香蜂草活性成分分析與栽培試驗正積極進行之中。因此本項信息僅供學術研究參考用途,在此亦無意將此信息作為人體疾病發生時的醫療行為之指導或建議將香蜂草做為醫葯用途使用。罹患相關疾病時,應先經醫師診療,遵照醫師指示用葯。

學名:Thymus spp. 英名:Thyme 科別:唇形科利用部份:在開花前剪取長約5~10公分的頂端的部份,需保存時可乾燥後放在冷凍庫中處理。風味特徵:溫和,味略苦,有少許刺激性,草香味濃。居家利用方式:1.新鮮枝葉及花可直接剪取插於花瓶中,可散發芳香。浸於水中取浸出液可做成簡易消毒水。 2.乾燥的莖葉可做為熏肉的香料或以小布袋包裹置於房中角落有驅蟲的功效。

百里香栽培與利用
一、概說及栽培歷史原產地廣泛分布於地中海一帶,經濟栽培以南歐最多。百里香利用的歷史很古老,英文Thyme即是從希臘文演變過來,意為具有勇氣及可供奉神明之意,當時稱贊一個人具有勇氣可說他身上有百里香的味道,在廚藝中,百里香被稱為「調和者」,意指能把食物中的味道拉在一起,這可能是它的味道溫和又不太刺激之故,同時又有抗菌、防腐之效,古埃及把它當成防腐香油的成分之一來保存木乃伊。在本地一般人很少聽過百里香,更不用說看過它,因為它植株小葉片小,又趴在地上,看起來像雜草,卻又不像雜草強健,水澆太多或是不小心受到摧殘很容易死掉,但它的香氣較柔和,不習慣其它香草濃烈氣味的人,建議可先從百里香入門。 百里香葉片小而稀疏,葉緣反卷狀

二、性狀株高依品種而異,約在20~50公分,除了寬葉百里香外,其它品種葉片都很小,呈橢圓形,略帶肉質,部份種類具有短絨毛,葉片邊緣略向背面翻卷,花很小,粉紅色或白色,在枝條頂端葉腋7~8朵集生,老枝因成熟木質化而呈現淡褐色,全株均具有芳香的味道。百里香的品種有一百多種,目前在台灣常見的品種有百里香、鋪地香、檸檬百里香及斑葉百里香。其中鋪地香的品種比較多,有的文獻把它從百里香獨立出來另外介紹。

三、栽培法百里香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之間,這個習性使它在台灣地區栽培必須慎選時節,若是在夏季時植株的表現通常是虛弱的,只有在冷涼的地區栽培,或是放在蔭涼的地方越夏,進入秋季轉涼之後,再改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比較適合百里香的生長及發育。在栽培介質方面,百里香葉厚帶肉質的特性,使它不耐潮濕的介質,所以若採用泥炭土為栽培材料,應加入大約20%方便排水之介質成分。澆水也是同樣的道理,寧可稍干一些再澆水,也不要一直是潮濕的狀態,否則根部無法強壯伸展發揮功能,介質也一直是濕的,通氣性也差,植株當然長不好。尤其百里香的生長速度慢,並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以泥炭為介質的話,大約加入5~10%的腐熟有機肥即可,植株長大後,剪取枝條利用,新芽開始生長時,酌情每1~2星期澆灌1,000倍液肥,夏季生長衰弱,此時施肥易導致植株敗根死亡。百里香的繁殖主要有播種、扦插、壓條及分株法,種子均由國外進口,播種期在秋季至春季之間,將干凈的介質充分澆濕之後,以撒播為宜,播種後放在蔭涼的地方,發芽前介質須充分的濕度,發芽後長出2~3對本葉時,宜先移植至128格穴盤,充分發育後再換至9公分盆定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品種如斑葉百里香不能用播種法繁殖,否則後代即不具有斑葉之性狀。扦插法極易發根,很容易繁殖,大量生產時為求品質一致,以切取3~5節約5公分長帶頂芽的植條扦插,不帶頂芽的枝條扦插雖可成活,但發根速度慢,根群也較少,此外,也不要剪取已木質化的枝條扦插,發根率也不好,扦插時以插在128格穴盤中,方便成活後移植。壓條及分株法是枝條接觸地面會自動長根,直接切取就是獨立的一棵植株,較適合家庭園藝種植者採用。四、收獲及利用百里香以剪取枝葉來利用,順便兼做修剪工作,若不修剪枝條成熟後開花,結種子後很容易致死,因此採收兼更新的動作是必要的,而且還能促使長出的枝條長度一致,下次收獲時很容易以手握取剪下,唯需注意不要為顧及收獲量而於木質部剪斷,至少應在保留4~5片葉片的地方剪取,因為枝條基部老化部份再生力差,很容易全株死亡。收獲的枝條以干凈的冷水刷洗過一遍,甩掉多餘水分,就可利用,若要長期保存,以切口向下的方式放入塑料袋中,不要密封,放入冰箱冷藏。百里香之利用以新鮮枝葉為主,可直接生食,廚房調理時做為香料用,也可提煉香精,加工利用做為沐浴用品。在葯理上,百里香具有改善鼻喉不適,民間用葯時以幫助消化、利尿、驅逐蛔蟲等功效,著名的漱口葯水李施德林(Listerine)即含有百里香的成份,但一天的食用總量不要超過10公克以上。

熏衣草為多年生草本,依品種有45~90公分高,呈叢生狀,莖直立,葉呈長彼針形或羽毛狀,花為穗狀頂生,有藍、深紫、粉紅、白等色,全株均具芳香,因花、葉和莖上的絨毛均藏有油腺,輕輕碰觸油腺即破裂而釋出香味,所以若有機會能在熏衣草田走一回,古詩「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即可實現。熏衣草的品種也有很多,除了專門提煉精油的品種之外,還有一些品種可作為切花或花壇之用,台灣目前較常見的品種有甜熏衣草、羽葉熏衣草、齒葉熏衣草、真熏衣草等。

三、栽培法

熏衣草的特性為半耐熱性,因此台灣平地栽培在夏季應至少遮去50%的陽光,如此生長雖然衰弱,但仍不至死亡,但若於海拔1000公尺之高冷地栽培則能生長良好,相反的,冬季的氣候熏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同時這個時候陽光也較弱,應在全日照下栽培。

栽培時,須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介質,在一次澆足水後,應待土壤乾燥時再給水,否則持續潮濕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熏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常就在這里。此外,熏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豐富,利用時也常常以花朵或花序為主,為方便收獲,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個理平,新長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於一次收獲,有些品種高度可達90公分,也利用這個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並開花,增加收獲量,但修剪時要注意在冷涼季節如春、秋時分,且注意不要剪到木質化的部份,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繁殖時可用播種、扦插,播種以秋季為宜,以點播法播在128格穴盤中,移植時才不容易傷到根,扦插法以5公分長之頂芽為材料,不要用已經出現花序的頂芽扦插,否則發根不良而且將來生長勢也差,因為開花意味枝條已經老化,拿老化枝來繁殖成功率當然不好。

熱點內容
茶花島位置 發布:2025-05-22 11:57:51 瀏覽:853
公安情人節的 發布:2025-05-22 11:45:28 瀏覽:447
盆景橡園樹 發布:2025-05-22 11:44:43 瀏覽:410
櫻花櫥窗圖片 發布:2025-05-22 11:44:03 瀏覽:292
一瓶百合花 發布:2025-05-22 11:30:25 瀏覽:416
簡單梅花 發布:2025-05-22 11:17:46 瀏覽:635
盆栽折彎 發布:2025-05-22 11:09:48 瀏覽:304
畫一朵漂亮的花朵 發布:2025-05-22 11:08:51 瀏覽:353
猜謎語一朵花一雙眼睛 發布:2025-05-22 11:06:39 瀏覽:622
七夕小禮品 發布:2025-05-22 10:54:56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