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租盆景
1. 汕頭市阿柿花卉有限公司怎麼樣
汕頭市阿柿花卉有限公司是2015-06-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汕頭市黃河路與華山路交界處10號。
汕頭市阿柿花卉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5003453666068,企業法人陳佳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汕頭市阿柿花卉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銷售:鮮花、苗木、模擬花、陶瓷製品、玻璃製品;園林綠化,盆景設計。(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汕頭市阿柿花卉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盆景的大師
韓學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人。築《緣園》、《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園地。受地方盆景氛圍影響,自幼已對盆景產生興趣,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動手參與種植,以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情趣為目的,盆景創作喜歡自己動手,想弄些有點個性的東西。不拘題材,叢林、附石、樹樁、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對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後做的兩個附牆式榕樹盆景《生存》、《適者》,表達了嶺南地方多見的榕樹飛榕的頑強生長狀態,構思造型都表達出自己的個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選材不拘一格,形態多樣,具較明顯的個性,近兩三年投稿《花木盆景》雜志數編山松盆景內容的稿件,把自己對山松盆景的過程心得體會作了表述。 鄭永泰,1940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自幼愛好頗多,特別喜歡花卉盆景。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運輸經營管理工作。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幾乎將所有業余時間全部用於盆景栽培、創作和研究工作,對境內外諸多不同風格的盆景作品進行過認真的考察和學習。在堅持嶺南盆景蓄枝截干製作技藝的前提下,博取眾長,認真實踐,逐步形成了技法嚴謹細膩,講求內結構線條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個人風格。2000年創建欣園盆景園。現擔任廣東清遠盆景協會會長。
在創作理念上,不偏樹種貴賤,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無論松樹類、雜木類、山水類盆景製作都有較深的體會和扎實的基本功。特別對馬尾松盆景的創作,經多年探索研究,總結出一套逼芽控針的製作方法,有獨到之處。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相當數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關理論文章。 應國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參加工作,從事竹木製品生產及竹木工藝雕刻等工作,歷時40餘年。1980年起創辦私營企業,現為寧波市應氏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應國平從60年代起由喜愛到收藏歷代名家書畫、古董,逐漸提高藝術修養,文化底蘊和鑒賞能力。同時開始養護製作盆景,尤以柏樹盆景見長,他善於把古代書畫和雕刻技藝,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入到盆景製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國畫風特色。70年代後期應國平開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後又發展建立應氏盆景園藝場,收藏各種規格質量上乘的柏樹樁素材,盆景園規模:佔地20餘畝,有柏樹樁素材1000餘棵,各種規格的柏樹盆景200餘盆,其他松樹盆景80餘盆,雜木盆景60餘盆。 魏積泉,男,1952年生;1976年畢業於集美航海專科學院;現為廈門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工程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付會長;世界盆景石文化協會付會長;廈門市盆景雅石研究會會長;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
魏積泉先生從1980年開始愛好盆景藝術,從1990年開始賞石收藏,投入大量資金收藏、創作盆景、賞石作品,現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賞石精品60餘件,其藏品經常在各類書刊發表。並積極參與各項盆景、賞石界活動,即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發展,成為發展中國盆景事業的新生力量;其創作的作品,樹種選材廣泛、作品靈巧明朗、技法細膩、構圖生動,既有蒼勁雄奇的力作,也有瀟灑靈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豐富濃厚的功底;其培養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畫;其作品表現形式多樣,構圖清新自然,景觀動靜相宜,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感。所收藏的各類賞石,品種多樣,形、質、色具佳,多為精品。有不少賞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國展覽中榮獲大獎。給盆景界、賞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賀淦蓀
1924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美術副教授,擅書畫、工藝美術和藝術理論。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花卉盆景協會副理事長、《花木盆景》雜志名譽主編等職。
賀淦蓀先生從事盆景藝術活動50餘年。對於山石盆景、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和盆藝理論以及盆藝教育諸方面,均有所發展和創新。
在理論上,提出「要以文藝思想、藝術辯證法和美學指導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論;著有《論盆景藝術造型》、《論動勢盆景》、《論樹石盆景》等系列專著,並在專業報刊發表大量文章。先後任《中國盆景》、《中國盆景名作選》、《中國盆景藝術大觀》、《中國盆景學術論文集》編委,並被指定撰寫《中國農業網路全書》園藝部分有關文章。1984年參與創辦《花木盆景》雜志至今。
在造型上,創立「動勢盆景」(系列)藝術風格,創作出大量動勢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內外盆藝界的認可和贊同。代表作有《群峰競秀》、《秋思》、《風在吼》、《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均獲全國最高獎(其中《風在吼》獲海峽兩岸盆景展金獎、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金獎),並分別載入《亞太展》專輯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藝術特色是:廣學博採,有所取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被譽為是「激情與理念合壁,民族與時代並重」的現代中國盆景。新作《海風吹拂五千年》博得國際盆景界好評,被譽為「最具真實感、時代感和親切感」的作品。
多次參與組織和主持全國性盆景展、根藝展、學術討論會和盆景研究班、培訓班教學活動。先後任全國盆景展、全國根藝展專家評委,並任「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評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職。為全國盆景事業培養大量盆藝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設部城建司、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3. 在汕頭哪些地方和女友出去好玩不無聊
石風景區
信高爾夫海灣度假村
蓮花山溫泉度假村
喝茶華僑公園、回頭客。
好吃,牛肉丸、無米果
轉貼
南澳島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毗鄰香港、澳門,與台灣隔海相望,瀕臨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史稱「粵東門戶,華南要沖」,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也是全國著名僑鄉。
汕頭是中國唯一市區有內海的城市,擁有彎曲綿長的海岸、起伏壯觀的丘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汕頭素有「海濱鄒魯」美稱,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以美麗的喬木鳳凰樹開的金鳳花和幽香高雅的蘭花為市花,是一座標準的亞熱帶濱海城市。汕頭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的特色是:海闊、石奇、洞幽、風光秀麗。南澳島不僅景色秀美,還保存了眾多的史跡。位於市區的宕石風景區、潮陽的蓮花峰、澄海的塔山等,都是優良的度假勝地。
汕頭北回歸線標志塔
位於汕頭以西的雞籠山南面叫蜈蚣嶺的小山丘上,距市區20公里。該塔建成於1986年6月,每年農歷夏至日正午,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塔時,日影穿過此管,就投射於觀賞台中心設置的黑色花崗石圓心上。
在觀賞台的東西方向上,鋪設一條黑色的石板帶,標志此線就是北回歸線,兩邊種植溫、熱兩帶植物。當我們兩腳跨踏此石板帶時,就置身於北溫帶與熱帶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轉動,有一身跨越兩帶的神秘感。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觀日者十分踴躍,都爭相競睹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見影」的奇觀,親身感受這春夏交替的時刻。
陳慈黌故居
由著名旅外僑胞陳黌利家族興建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歷時近半個世紀還未最後竣工。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圖案精美如新,既高雅大方又富麗堂皇,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南國大觀園」,是廣東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新近被評為汕頭八景之———「黌院惠風」。
南澳島
南澳島就像一個倒放的葫蘆,分成東、西兩部,西部比東部小,就像葫蘆的上半部。西部地區多山,有龍頸山、馬嶺、大尖山等,總稱黃花山,其中大尖山海拔587米,是全島的最高峰。
1992年國家林業部批准原黃花山林場為「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南澳成了全國唯一擁有國家森林公園的海島縣。
中山公園
我國南方著名的人工公園,位於汕頭市中山路北側,建於1926年,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正門牌坊,高30米,背面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四字。園內中常有老年婦女圍聚在一起,一面做針線活,一面唱潮汕特有的說唱藝術「潮州歌冊」或潮劇,聽者甚眾。
媽嶼島
位於汕頭港出海口處,面積約一平方公里,由人民廣場碼頭乘渡船7公里可達。島上有海水浴場和食宿設施,因為面向外海,海水潔凈,是市民消夏勝地。島上有兩個建於元、清的天後宮,故稱媽嶼。島上最高處海拔41米,成了海灣大橋的天然橋墩。
交通貼士:廣州至汕頭:旅客可在廣州火車站乘坐N762/59次列車到汕頭火車站下;或在廣州市汽車客運站、廣園客運站、芳村汽車客運站、廣東省汽車客運站乘坐大巴到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