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綠植葯
1. 養月季需要用到哪些葯
針對不同的病症需要的葯:
一、滅菌葯物:
1、白粉病:巴斯夫翠貝
2、黑斑病、回褐斑病:杜邦福答星
3、霉霜病、疫病:甲霜靈
4、根腐病:甲基托布津、高錳酸鉀溶液灌根
二、滅蟲葯物
1、紅蜘蛛:蟎危、炔蟎特、金蟎枝、愛卡蟎
2、青蟲、蚜蟲:吡蟲啉
3、介殼蟲:介殼凈
4、薊馬:吡蟲啉傍晚時噴灑
三、預防類葯物:代鋅森、石硫合劑
具體的用法要看說明
2. 月季花裡面雜草用什麼葯
人工除草,除草劑對月季危害比較大。
3. 月季花花苞有綠色小蟲怎麼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養一些花花草草,比如常見的綠蘿、吊蘭,君子蘭、富貴竹、月季、蟹爪蘭、長壽花等植物都非常的受歡迎。
在家庭養護月季的時候,殺滅蚜蟲以後,就要促進植物快速生長發育花芽,一般要把盆栽放在採光良好的陽台,讓植株接受充分的散射光照,如果家裡有露台或者庭院,那樣條件會更好,同時每隔20天左右,給月季花盆中澆灌一次0.1%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可以有效的促進月季枝頭頂端花芽的發育,按照這種施肥方法和採光條件,可以讓月季快速的發育花芽,開出碩大鮮艷的花朵。
4. 幫幫忙,養花小白,月季生病了,要用什麼葯
養花如何施肥
1、 種植的時候施肥。
如果你的花,是開買回來的,需要馬上栽植了,這個時候施肥你就需要注意了。肥料不能施用化肥,化肥是速效肥,所以在植物移植期間不能施用,你可以選擇有機肥作為盆栽底肥,施用1/4-1/5比較好。
2、 春天施肥。
春天氣溫回升了,大多數家庭養的花草,都開始發新芽,長新葉了,這個時候很需要營養。你可以將土壤鬆土後,將適量的花卉肥,埋在土壤5cm下,至少在2cm下為宜。適當澆水壓實即可。這期間,要足量少次的施肥,最多一月一次即可。
3、夏天施肥。
氣溫很高,生長非常快,所以施肥要以高氮肥為主。這個時候,你可以講富含氮的肥料,溶於水中,每隔5-7天就曬濕土壤一次。可以起到很好的施肥效果。記住,少量多次施肥。
4、晚秋施肥。
快要入冬了,氣溫馬上就要急速變冷,這個時候一定記住要施用一次肥料。讓植物吸收足夠多的營養後,增強抗逆性,不會被凍壞。這個時候施肥,主要是高鉀肥為主,也是溶於水,少量多次施肥。
5、冬天一般除了是室內的喜陰植物可以施肥之外,其它都不用施肥。冬天要施肥,也最好施用低氮肥,不能長葉子否者易凍傷。
6、特殊的施肥方法。
盆栽等家庭花卉,比較適合施用固定肥料,這種肥料有很多種形態,比如棒狀、球狀等。原理就是吃棒棒糖,只要你澆水就溶解一點肥料,不澆水就不溶解,所以持效期很久。這種肥料非常適合懶人施用,半年施用一次即可。
5. 月季花用什麼除草劑除草又不傷苗
月季花田用除草劑:在早春發芽前噴一次氟絡靈(殺草籽),對月季不會有影響。
栽培技術
1.行距
露地栽月季,根系發達,生長迅速,植株健壯,花朵微大,觀賞價值高,在管理時根據不同的類型,生長習慣和地理條件來選擇栽培措施,栽培密度直立品種為75厘米x75厘米,擴張性品種株行距為100厘米x100厘米,縱生性品種株行距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種株行距為200厘米x200厘米。月季地栽的株距為50-100厘米,根據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
2.土壤
露地栽培地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時深翻土地,並施入有機肥料做基肥。盆栽月季花宜用腐殖質豐富而呈微酸性肥沃的砂質土壤,不宜用鹼性土。在每年的春天新芽萌動前要更換一次盆土,以利其旺盛生長,換土有助季當年開花。月季花可以用各種材質的花盆栽種,瓦盆自然也是可以的。
配製成營養土應該注意排水,通風及各種養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園土:腐葉土:礱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後適合翻盆、修根、換土,逐年加大盆徑,以泥瓦盆為佳。
3.光照
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否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即便是結了花蕾,開花後花色不艷也不香。
4.澆水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白時即可澆水。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濕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幹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量加大,植物處於虛弱半休眠狀態,最忌乾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高溫時澆水,每次澆水應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說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5.越冬
冬天如果家裡有保暖條件,室溫最好保持在18℃以上,且每天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如果沒有保暖措施,那就任其自然休眠。到了立冬時節,待葉片脫落以後,每個枝條只保留5厘米的枝條,5厘米以上的枝條全部剪去,然後把花盆放在0℃左右的陰涼處保存,盆土要偏干一些,但不能幹得過度,防止乾死。
6.施肥
月季花喜肥。盆栽月季花要勤施肥,在生長季節,要十天澆一次淡肥水。不論使用哪一種肥料,切記不要過量,防止出現肥害,傷害花苗。但是,冬天休眠期不可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早春發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後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後翻入土中,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後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溫乾旱應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後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6. 新栽的月季需要哪些用葯
黑斑病枝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紅蜘蛛蚜蟲薊金龜子,葉峰的幼蟲吃食葉片及花瓣,小內灰蝶幼蟲容主要吃食花蕾,使花蕾出現孔洞,尺蠖幼蟲吃食葉片,使葉片出現缺刻,斜紋夜蛾幼蟲主要在夜晚從土壤中鑽出吃食葉片,幼苗更易受到危害,毒蛾幼蟲危害葉面,棉鈴蟲幼蟲危害葉與花,黑刺粉虱危害葉片。 選擇適宜的栽培場地:陽光直射,通風良好,良好的排水系統,土層深厚,沙壤土
深耕及土壤改良:肥沃疏鬆,保水保肥
做畦及挖排水溝:株行距50cm畦寬120cm
栽植:南方冬春季,v字形溝
修剪:小植株盡量不留花蕾而留葉片
澆水
施肥:氮磷鉀1:1:2-3,配方尿素1克,磷酸二氫鉀1克,加水1升
鬆土除草
地面覆蓋
7. 種月季要准備哪些葯
殺菌葯:百菌清、甲基硫酸靈、代森錳鋅。殺蟲葯:阿維黴素、吡蟲啉、氧化樂果(這個別的都沒用再用,劇毒)。
8. 月季花的葯用
月季花是一味婦科良葯。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於月季花的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
臨床報道,婦女出現閉經或月經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暢和大便燥結等,或在月經期出現上述症狀,用勝春湯治療效果好。勝春湯的葯物組成有:月季花10g、當歸10g、丹參10g、白芍10g,加紅糖適量,清水煎服。其湯味香甜,無難咽之苦,每次月經前3~5天服3劑,每次加雞蛋一個同煮,其效可靠,不愧是調經、理氣、活血的妙劑。
月季花與代代花合用,更是治療氣血不和引起月經病的良方。用月季花、代代花各15g,煎水服。月季花重活血,代代花偏於行氣。二葯為伍,一氣一血,氣血雙調,其調經活血、行氣止痛之功甚好。主治婦女肝氣不舒、氣血失調、經脈瘀阻不暢,以致月經不調、胸腹疼痛、食慾不振甚或惡心、嘔吐等症。
對婦科常見病,民間用月季花單方、驗方也很有效。比如:鮮月季花20g開水泡服,可治月經不調或經來腹痛;月季根30g,雞冠花、益母草各15g,煎水煮蛋吃,能治痛經;月經過多、白帶多,用月季花(或根)15g水煎服或燉豬肉食;月季花10g、大棗12g同煎,湯成後加適量蜂蜜服用,此方又香又甜,不像是葯,對經期潮熱很有效。此外,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當茶飲,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沖飲,還可活血美容,使人青春長駐。
膳食營養
月季花粥:
菜系及功效:美容菜譜月經不調食譜。
口味:清香味工藝:煮。
使用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輔料:桂圓肉50克,月季花30克。
調料:蜂蜜50克。
做法:
1. 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2. 桂圓肉切成末。
3. 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桂圓肉末放入,用旺火燒沸,然後改用小火熬煮成粥,放入蜂蜜、月季花,攪拌均勻,即可盛起食用。
相剋食物: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月季花湯:
功效:活血化瘀食譜,月經不調食譜, 痛經食譜。
口味:甜味 工藝:煮。
使用材料:
主料:月季花50克。
輔料:冰糖30克,黃酒10克。
做法:
1.將月季花洗凈,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
2.去渣取汁,加冰糖及黃酒適量。
健康提示:
1. 行氣活血。
2. 適用於氣滯血瘀、閉經、痛經等。
3. 月季花活血調經,消腫止痛。對痛經、閉經、療毒癤腫有療效。
4. 但其性溫,破氣,血熱、氣虛者不宜飲用。
酥炸月季花:
功效:肝調養食譜,活血化瘀食譜 ,月經不調。
使用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400克,雞蛋200克,牛奶200克,月季花100克。
輔料:發酵粉2克
調料:白砂糖100克,鹽15克,色拉油50克
做法:
在雞蛋清、蛋黃中加入糖、牛奶,攪勻後抖入麵粉、油,鹽及發酵粉,輕攪成面漿;蛋白用筷子攪打至起泡後對入面漿。花瓣加糖漬半小時,和入面漿。湯勺舀面漿於五成熱的油中炸酥。
用法:作早晚餐或點心食。
效用:疏肝解郁,活血調經,適用於血瘀之經期延長。
按語:月季花能活備調經,主治肝鬱不舒、瘀血滯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煩悶嘔惡等症。
肝調養葯膳
食物相剋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