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百合盆栽
植物生長來調節劑具有以下作用源特點。
①作用面廣,應用領域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適用於幾乎包含了種植業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樹、花卉、林木、海帶、紫菜、食用菌等,並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質吸收與運轉,信號轉導、氣孔開閉、滲透調節、蒸騰等生理過程的調節而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改善植物與環境的互作關系,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產量,改進農產品品質,使作物農藝性狀表達按人們所需求的方向發展。
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殘毒少。
③可對植物的外部性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
Ⅱ 百合花應該如何種植
栽培技術:一、整地、施肥百合適應性較強,以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為好。土壤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粘土次之,澇窪積水的土地不宜種植。種植時選好地塊,每畝施圈肥、土雜肥4000公斤及過磷酸鈣40公斤作底肥;翻耕20cm~30cm,耙細、整平;做畦,畦寬130cm,畦長因地勢而定,雨水特多地區要堆畦做壠,壠寬80cm~100cm,開排水溝,排水溝深為10cm~15cm,以防積水。
二、栽培技術百合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採挖,採挖後埋於稍潮濕的細沙中保存,但也可留在地里不挖,隨栽隨挖,到9月~10月份之間,取出根芽,將根芽分開,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5cm~30cm,株距5cm~20cm,將根芽芽頭向上栽在溝內,平畦可覆土4cm~5cm,起坑種植可覆5cm~7cm,栽種時如果土地過干可少量澆水,畝用根芽130公斤~150公斤。
三、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秋栽百合當年苗不出土,根系發育好,第二年開春苗即可出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宜淺不宜深,百合在生長前期消耗本身養分,中期因有底肥,後期開花。在花蕾出現時,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產量,百合在整個生長期間基本無病害,如發現病害根腐病,發病時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注根部。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常用低毒殺蟲葯防治。
四、收獲加工秋栽的百合第二年7月份收獲,去掉莖稈挖出鱗莖,去凈泥土,剝下鱗片,將鱗片放入沸水中燙5分鍾左右,然後撈出放到清水中,洗去黏液,立即曬干,未乾時不要隨便翻動,如遇雨天,可炕干。全乾後,即可供葯用。每畝可產干品300公斤~350公斤。
我國是百合的重要原產地,百合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怕高溫和濕度大。
百合的生長適溫為15~25℃,溫度低於10℃,生長緩慢,溫度超過30℃則生長不良。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晚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
百合對水分的要求是濕潤,這樣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如果土壤過於潮濕、積水或排水不暢,都會使百合鱗莖腐爛死亡。盆栽百合澆水應隨植株的生長而逐漸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後應減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後要停止澆水。盆土過濕,同樣導致鱗莖腐爛。
百合喜柔和光照。也耐強光照和半陰,光照不足會引起花蕾脫落,開花數減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壯矮小,花朵鮮艷。百合屬長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時間6小時,能提早開花。如果光照時間減少,則開花推遲。
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為宜。
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於10度或高於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蔭環境,但過度蔭蔽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多數品種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帶宜栽種在遮陽半陰處。百合花適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對腐殖質要求不太高,PH值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濕冷涼氣候,怕高溫炎熱。
養護要點
首先要選擇充實、健壯的種鱗莖,亞洲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必須在10~12厘米,東方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在12~14厘米。種鱗莖越大,花蕾數也多,見表。但品種不同,著蕾數也有一定差別。因此,好的種鱗莖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對盆栽百合十分重要。
盆栽百合常用12~15厘米深盆,每盆栽一個種鱗莖。或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栽3個鱗莖,開花時形成茂密的花叢。栽植時,盆底多墊碎瓦片,然後加土,鱗莖頂芽離盆口2厘米,頂芽上覆土1厘米。目前,在荷蘭都採用催芽鱗莖,催芽部分必須露出上面。如果種植前鱗莖已萌發則無需催芽,如尚未發芽,可將鱗莖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內,置放在8~23℃溫度下,約4~5天萌芽。生長過程中保持盆土濕潤,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或15-15-30盆花專用肥。白天溫度保持21℃,夜間15℃,約90~100天花朵著色,將盆移至10~12℃溫度下,可使花朵開得好而持續時間長。
Ⅲ 盆栽百合花幾個一盆
莉莉原本生長在山林的短日照植物和草的西南,西北,所以大多數品種喜歡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感冒更耐。在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鱗莖發達,色澤艷麗。和百合卷丹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下,都在陽光下更耐。百合適宜的氮,以大豆,刨花,農家堆肥和氮,磷,鉀復合肥為最好。在百合的生長期要勤鬆土,除草,澆水施肥中耕結合。在生長期應用2-3次,以促進其幼苗的生長發育一般稀釋液肥。當近芽開花,加1-2倍的磷,鉀,以確保在萌芽和開花足夠的營養苗,不僅可以使花朵碩大,色澤新鮮,並有可能導致燈泡的發展。大面積種植,要注意適當通風,陰涼處,如果是小面積種植或盆栽植物,花卉,更細膩,纖細的莖或觀賞品種分支機構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百合雖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防範。
種植百合,應該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庇護,在北,南可以稍微陰涼的地方種植。在8-9月播種時間是合適的。前者施足基肥月和耕作的土壤,堆肥和灰分可作為基肥。種植應更深(通常為深度的3-4倍燈泡的直徑),以促進根部吸收營養。如播種過淺北方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和鱗莖生長。在生長期間,不應除草,以免損壞根部。如果有條件,可以撒一些切碎的木土掩種植地。由此,能夠防止雜草的生長,而且土壤濕度和減少土壤水分,以促進燈泡發展。
壺應該是在9-10個月。培訓是適當的腐殖質土,沙,園土按1:1:1的比例配製,適當的設施盆底的完全成熟和少量骨粉,堆肥用於作基肥。種植深度是燈泡一般約2-3倍的直徑。百合肥料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在早春開始生長和開花酌情施肥即可。國外的一些種植戶認為百合氮和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用,但要限制磷肥的供應,由於化肥會造成葉片枯黃的人。開花可以提高肥料施加1-2天。為了花期應雜散削減,以減少營養消耗後,以豐富的燈泡,只需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生長季節天氣乾燥要適當地水,並經常在花盆周圍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不宜過濕,否則容易變質燈泡,盆栽百合換盆每年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在生長季節,而且轉動盆,每周一次。否則植物容易生長偏,影響美觀。
Ⅳ 百合花要怎麼養護
對於百合的養護,有幾點還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首先要在選種鱗莖的時候一定要選充實、版健壯的,亞洲系權列的種鱗莖周徑必須在10~12厘米,東方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在12~14厘米。種鱗莖越大,花蕾數也多。但品種不同,花蕾數也有一定差別。因此,好的種鱗莖才能使百合成活並成長,才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這一要點對於盆栽百合是十分重要。
盆栽百合需要准一個適合種鱗莖生長的深盆。盆栽百合常用12~15厘米深盆,每盆栽一個種鱗莖。或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栽3個鱗莖,開花時形成茂密的花叢。栽植時,盆底多墊些碎瓦片,然後加土,鱗莖頂芽離盆口2厘米,頂芽上覆土1厘米。目前,在荷蘭都採用催芽鱗莖,催芽部分必須露出上面。如果種植前鱗莖已萌發則無需催芽,如尚未發芽,可將鱗莖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內,置放在8~23℃溫度下,約4~5天萌芽。生長過程中保持盆土濕潤,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或15-15-30盆花專用肥。白天溫度保持21℃,夜間15℃,約90~100天花朵著色,將盆移至10~12℃溫度下,可使花朵開得好而持續時間長。總在種植盆栽百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上要點,這樣才能使花開的更好、更美。
Ⅳ 百合花怎麼養啊
你看看吧,我想會對你有用的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百合地下部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小鱗莖,讓其充分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盆栽。
扦插繁殖:將花謝後的成熟莖切成小段,埋於濕沙中,葉面露出沙床,插後30天自葉液間長出球芽,再培養成小鱗莖。也可選取健壯鱗莖,選用中部充實鱗片扦插於沙床,在18~20℃和濕潤條件下,當年可形成小鱗莖,培養2年即成為開花種鱗莖。
播種繁殖: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25℃以上迫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者,秋季植株枯萎後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後成為開花鱗莖。
組培繁殖:外植體常用鱗片。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栽培管理
(一)生長期內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應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為30克,栽前還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鉀(30克)。
(二)追肥的用量
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過磷酸鈣或粗骨粉),鉀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長期的管理
— 用支柱縛扎,防止傾倒
— 炎熱夏季用腐葉土、碎蕨表面覆蓋
— 顯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 炎熱乾旱,灌溉、鬆土
科學繁殖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種後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Ⅵ 剪下來的百合花怎麼養
在插入水中之前,要用鋒利的小刀將百合花枝的底端斜剪一小段,之後每隔2~3天修剪
一次,版每次剪下底權部1~2厘米的長度,這樣能夠保持花枝底部的活性,有利於吸水延長開花
時間。
定期換水
水插的百合花要根據氣溫來換水,春秋兩季一般3~4天換一次,夏季的時候2天換一次水,冬季的時候一周換一次就行。氣溫越高換水越勤,換水時要將花瓶內壁清洗干凈,最好患上純凈水或涼白開,以免花枝被病菌感染腐爛。
平時也不要讓花枝接受陽光的直射,避免百合花枝枯萎,百合花枝沒有根系,吸水能力很低,需要經常往百合花枝上噴灑水霧保濕,否則花枝的花朵和葉片很容易因為失水而乾枯凋謝。
(6)木百合盆栽擴展閱讀:
想要延長百合花枝的開花時間,可以在水中加一些「料」,加鹽加鐵還能加一些阿司匹林。
可以將阿司匹林葯片研磨成粉末,每次換水的時候都可以加一片,能夠有效的延長百合花枝開放的時間。
如果百合花枝的底部已經沒辦法再剪短了,可以試著將它的切口用火燒一下,將枝條底部燒焦之後再插入水中,這樣能夠防治枝條腐敗壞死,延長保鮮期。
Ⅶ 百合花如何盆栽種植,求詳細方法~!
1.剛買百合種球種植抄前襲最好消毒處理,我一般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溶液浸泡20分鍾,清水沖洗,晾乾後就可以種植了。先在盆底裝入2-3厘米的土,放球,要是一盆三頭的話,球的頭部朝花盆邊緣放置,也就是象盆邊傾斜著放,這樣能保證發芽後植株分布均勻。球的頂部蓋土10厘米,最少也不能少於5厘米。種植後澆透水,放陰涼處生根。
2.平時保持濕潤,就是用手抓一把土,用力捏,有水滲出指縫但不往下滴。不要過量澆水,水多了容易爛根,澆就澆透,不能只澆半截水。自來水要困一兩天才能用。空氣濕度最好達到60-80%,濕度最好穩定,如果濕度差別太大的話,容易得葉燒病,尤其在剛有花苞到開花期間。家裡的話,沒必要那麼費心,就早晚各噴兩次水就行了。(我一般用加濕器對著吹。)
3.施肥:百合的施肥量不大,家庭種著玩的話,一般半個月施肥一次就行,我就用的瓶裝的液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用有機肥更好。(書上說的比較復雜,要在發芽後第22天之前施葉面肥,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22天以後以淋施水肥為主,3-5天一次,用硝酸鉀、硫酸鎂、硼酸,在花蕾膨大期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等,我覺得太麻煩,還是用液肥省事)
Ⅷ 木百合鮮切花需要醒花嗎
木板和新鮮花不需要杏花它只要把它曬干就可以。
Ⅸ 百合花怎麼種植
一、百合的生長環境
百合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它一般是全日照的光照條件,光照的時長對花芽的分化時很有影響的,而且百合不適合高溫的生長環境,其最適合涼爽濕潤的氣候,像百合的普遍生長溫度都在20度以上,溫度高於30度時百合就會停止生長發育,其次百合的種類不止一種,所以其最適溫度並不一致,只能視情況而定,各個地區也都不一樣。
二、百合對土壤的要求
栽培百合使用的土壤最好使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而且土層的深淺也跟其有很大的關系,土壤還要選擇偏酸性點的,最好保持ph值在6-7之間為最佳。
三、栽培錢的准備工作
1、土壤首先要消毒,百合 根系也要消毒,消毒的方式可以選擇化學消毒和蒸汽消毒,大家可以任意選擇,化學消毒可以採用福爾馬林進行噴灑。
2、種子要進行消毒殺菌,同樣可以使用百菌清多菌靈等葯物進行浸泡,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另外再將種子放在乾燥透風的地方地方。
四、種植密度
百合的種植密度跟季節有一定的聯系,如果是在冬季的話大概每株離地表之間隔6-10厘米,種植密度可以在春夏密一些,等到冬季要稀一點,這個不是固定的,還要根據百合的根莖大小等進行決定。
五、施肥
百合花開花後前期主要是吸收自身貯存在鱗片中國的營養物質,所以在定植前不需要底肥太多,等到定植後可以根據土壤的肥力進行追加,百合這種花對於肥料的成分需求量最大的是鉀元素,所以配製的時候要多以鉀肥為主。
以上就是關於百合花的種植方法的介紹。從上面我們知道,百合花的種植方法也是十分簡答的。如果打算自己種植百合花的話,需要事先了解一下關於百合花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然後再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百合花養殖方面的管理。只要這樣,才能真正種出美麗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