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剪枝技巧圖解
Ⅰ 如何對盆景樹木進行剪枝
剪枝主要是為了構圖,它要求盆景能在外形上給人產生一種直觀的效果。由於中國的盆景流派非常多,各個流派對盆景的鑒賞標准也有不同的風格要求,因此,在樁景的修剪技法上也各有千秋。對於初學者來說,我覺得掌握一些基本的修剪原則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樹木的修剪最好在春季進行。一般人都認為冬季樹木停止生長,是修剪枝條的最佳時機,強調應該「冬剪」。但中國的冬季,一般都會比較乾燥,這時候剪枝,很容易讓樹木失水乾枯,甚至死亡。 其次,剪枝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各種植物的生長規律及特性不同,我們應該根據樹種的不同、長勢的強弱、季節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剪截,正確地引導植物生長,充分發揮它們的生長優勢,以便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它們。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然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但往往結果事與願違。有些樹種枝條未木質化時修剪,並不能發側枝,卻從剪斷處發芽繼續向前生長,形成不了角度。 第三,剪枝要與施肥、澆水配套實行。有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剪枝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另一種是剪枝後側枝更快生長出來,但卻不停地、不聽話地生長,著是因為肥分太濃,同樣不利於盆景造型。正確地做法應當是合理有序地澆水施肥,合理控制樹枝的神韻,使其生長速度合理,便於體現初「蒼勁、飄逸、動感」的形象特徵,使作品達到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Ⅱ 家養盆景榕樹的剪枝方法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1) 摘心
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2)疏芽
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3)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4)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5)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6)疏枝
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疏枝還要使樁形更優美。
Ⅲ 盆景剪枝後要怎麼處理
確定修剪部位觀察芽點,一根枝條,不論對生、互生或者輪生,一般在修剪部位左右兩側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條向右側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把枝條剪斷。因為樹木的芽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在枝條頂端的芽生長最快,在右側芽眼的新枝生長後,就達到向右側發展的目的了。
如果修剪時不看枝條頂端芽眼趨向而隨便修剪,當新枝長出後才發現,按樹勢應向右側發展的,結果卻向左側發展了。為達到預期目的,還得進行蟠扎,既費時又費工,蟠扎出來的枝條也不自然。
(3)盆景剪枝技巧圖解擴展閱讀:
盆景剪枝注意事項:
1、剪遲不剪早:一般都認為冬季樹木停止生長,是修剪枝條的最佳時機,強調應該冬剪。這個觀點是不夠全面的。准確地說,應該是部分樹種可以進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後,枝條看似乾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會生長出新芽。
2、剪粗不剪細: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等枝條木質化及大致長到預定的粗度再剪,這樣側枝長出必然形成較佳的角度。
3、剪肥不剪瘦:對枝進行短剪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壯芽,快長新枝。用肥量在不至產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長旺季,可以間隔著澆一次水、澆一次肥。
Ⅳ 盆景枝條修剪的幾個小技巧
為管是什麼盆栽花木,在修剪時第一要注意的花形。木本的一般都剪成中空版,枝條向外擴展,以利通權風和採光。如果地方不夠大,就要適當的控制一下,不能太開放。
第二是剪弱留強。在一條主枝上,要留下生長健壯的枝條,小枝條可以從根剪除。一般強枝剪掉三分之二為宜,以控制枝條瘋長,棵形太大。
第三要留下有花蕾的枝條,剪去空枝。
每一種花木都有特殊的修剪方法,我只是說個通用的方法。
Ⅳ 文竹盆景造型怎麼修剪圖解
文竹省力修剪法抄:
1、盆控法
可以根據花盆的大小進行修剪,將花盆與植株的比例控制在1:3,這樣可以限制根系的生長,可以保證株型大小不變。
2、及時摘除生長點
其實文竹並非一定要長到20~30厘米才可以修剪,只要控制芽的生長就好。
在新生芽長到2-3㎝時,摘去生長點,以促進莖上再生分枝和葉片,並能控制其不長蔓,使枝葉平出,株型不斷豐滿。
3、充分利用文竹的趨光性
許多花友會因為文竹生長不均,枝條參差不齊而修剪。其實沒有必要,只要適時轉動花盆的方向,可以修正枝葉生長形狀,保持株型豐滿飄逸。
Ⅵ 盆景的剪枝方法
盆景的修剪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盆景的藝術造型要求相結合。造回型與正常的管理修剪答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造型期間,將樹木的枝幹培養到粗度適合時,每根枝幹上剪掉一段,如以此為第一節枝的話,那麼以後在它上面生出的橫枝為第二節枝,當第二節枝長到粗度適合時,再將其剪掉一段,使生出第三節枝,以此類推,使生出第四節枝、第五節枝……。每節蓄多長,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須根據造型需要而定,要靈活處理,達到疏密有致,才能富有畫意。修剪的時期要分別樹種不同對待。一般落葉樹種宜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常綠則宜在生長旺盛時修剪,觀花樹宜在花後修剪此外,春夏季宜讓樹木生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使營養物質有所積累。同理,對生長勢強的可勤剪,弱的則少剪或不剪。
對已加工成熟的樹木,為保持其樹型不變也需經常修剪。修剪不僅可以保持原有樹形,還可適當變化,使其更美觀。但要慎重,要有一定的藝術創作能力。一般來說,凡是交叉枝、平行枝、車輪枝和一些不美觀的枝都需修剪。病枝則必須剪除。寸密的枝葉也宜適當疏剪,以利透風和透光。
Ⅶ 盆景剪枝的技巧
修剪盆景,首先要剪去其上所有生長異常的枝條。只要是干枝、病枝,都需要剪除。此外,要盡量保留主枝。除了特殊的造型需要,盡量不要重剪主枝。最後,要合理縮剪,在它的枝條長得太長的時候,及時剪短。
Ⅷ 家庭花卉的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網路知道【官方回收】該提問不適合精選。
主觀個性,回收。
修剪是養好花木的版重要手段之權一,所有花木如果任其自然生長都會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修剪不但可以創造良好的株形,還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和供應,防止枝葉徒長,有利於花芽分化和孕蕾;並能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Ⅸ 如何做好盆景的修剪
修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摘心:為了抑制盆景樹木長高,促使側版枝發育平展,可摘去權樹木的枝梢嫩頭。
第二,摘芽:在盆景樹木的干基或幹上生長出不定芽時,應當隨時把它們摘去,以免芽長成叉枝,影響樹形美觀。特別是象榆樹、雀梅、迎春、六月雪等樹種,容易產生不定芽,更要注意摘芽。
第三,摘葉:對於觀葉樹木盆景,它的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槭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以使樹木一年幾次發生新葉,從而延長觀賞時間和效果。榔榆、銀杏等樹木盆景,也可以通過摘葉法,欣賞它們的鮮嫩新葉。
第四,修枝:樹木盆景常常長出許多新枝條,為了保持樹木的造型美觀,必須經常進行修枝。修枝方式應當根據樹形來決定,如果是雲片狀造型,就把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枝條,都應該及時剪去。
Ⅹ 盆景修剪技巧圖解哪裡可以找到
網路經驗。
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版現自然權景觀的藝術品。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