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黑棗
⑴ 盆栽柿生態習性及繁殖方法是怎樣的
(1)生長習性
①芽
盆栽柿樹的芽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副芽。柿花為混合花芽,著生於結果母枝頂部及以下2~3個側芽上。芽體肥大、花芽萌發後先抽生結果枝,從結果枝基部以上3~5葉開始在葉腋間開花結果。葉芽著生於發育枝和結果母枝花芽的節位上,芽體較小。隱芽和副芽著生於枝條的下部和基部。一般不萌發,當枝條上部受到創傷,重短截或自枯自我更新時,隱芽和副芽才萌發。
②枝
柿以壯枝結果為主,柿的結果母枝節間稍短,芽體飽滿,因柿樹頂芽有自枯現象,故稱其頂芽為偽頂芽。偽頂芽有明顯的頂端優勢,盆栽時應注意控制。芽萌發後,一般能抽生1~3個條枝、多者可達5~7個,但往往上部枝生長勢強旺而下部枝弱小。在北方,特別是成年樹枝梢掛果以後,養分大量向果中運轉,結果枝結果部位上方枝條加粗生長減慢,粗度明顯小於結果部位下方。往往不能形成混合花芽,連續結果能力差。
長度在10厘米以下的細弱枝不易成花,長度在15厘米以上的枝稱強發育枝,條件好的可形成花芽,成為結果母枝。
③根
柿多以黑棗為砧木,其根系強壯,側根發達,根毛長而持久,吸水、吸肥能力強,抗旱,耐瘠薄。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長比地上部開始遲。有兩次生長高峰,5月初到開花期為根系大量增生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生理落果期和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果實發育緩慢期是根系生長高峰期。
④花
盆栽柿樹嫁接後2~3年即可開花結果。柿花有3種:雌花、雄花和完全花。其中以雌花結果為主,完全花結實率低。雌花若不經授粉受精可結出無核果實。一般以枝條中部花的坐果率最高。
⑤果
盆栽柿樹大部分品種的果實發育期為130~150天,成熟期8~11月。柿的優良品種多為無核或少核果實,或不經授粉受精單性結實而成。
花後2~4周,落果較多,營養不良表現尤為明顯。5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第一次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至採收前為果實的第二次膨大期。
⑥花芽分化
柿樹的生長特點是春季開始萌芽晚而秋季結束生長早。據觀察,柿樹在北方於6月開始花芽分化,休眠前往往只能完成花瓣分化,多數要在翌年才繼續分化出雄蕊和雌蕊,完成分化過程。枝條上端的花芽分化,一般始於抽梢停止時。
此外,柿樹的花芽分化與樹體,特別是結果母枝的營養狀況關系密切。樹體營養狀況好特別是有機營養狀況良好,對花芽分化有利。否則,不利花芽形成。
⑵ 家裡的盆景蘆薈可以食用嗎
並非所有品種都能吃。蘆薈種類繁多,已知的有300多種,按其用途可分為葯用蘆薈、食用蘆薈和觀賞蘆薈。葯用蘆薈有10多種(如好望角蘆薈等),食用蘆薈只有幾種,其餘大多為觀賞蘆薈。
可食用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蘆薈(俗稱美國蘆薈)、斑紋蘆薈(又名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木立蘆薈(又名日本蘆薈、小木蘆薈)等。庫拉索蘆薈是目前利用最廣泛的品種。它含有豐富的凝膠,可加工提取蘆薈原汁、濃縮汁、蘆薈結晶粉。它的鮮葉可直接食用,還能應用在食品、葯品、美容品等方面。
大多數蘆薈品種只是觀賞植物,不能食用,也不能葯用。有些蘆薈還是有毒的,誤食後可能引起中毒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有毒的龍舌蘭與蘆薈形態相似,切不可誤食。若誤食了觀賞蘆薈或龍舌蘭,出現惡心、嘔吐、腹瀉、便血等中毒症狀,應速去醫院急救。
可食蘆薈也要安全食用。食用蘆薈,可選用蘆薈的新鮮葉肉部分。為了安全起見,應把蘆薈表皮除去。因為表皮內含有會導致腹瀉的蘆薈大黃素,而且除去蘆薈表皮的同時,也可把蘆薈的苦味素除掉。若將葉肉部分用開水燙一下,既可殺菌消毒,又可把表皮和葉肉結合部的不良味道除去,這樣食用時就更加爽口了。
具體食用方法有:生嚼、炒用、打汁飲用、煎汁服用、浸酒飲用、浸蜜服用、沖茶飲用、烘後研粉吞服等。
下面介紹一個冰糖蘆薈的做法:
新鮮蘆薈4—5根,黑棗5克。輔料:冰糖、蜂蜜各4大匙。
製法:
1.蘆薈洗凈、去外皮,取出內肉備用;黑棗洗凈,去核、切半。
2.鍋中倒入3杯水煮開,放入黑棗略煮,加入A料調勻,再加入蘆薈肉續煮約10分鍾即可。
⑶ 紅棗盆栽結出紅棗紅了幹了怎麼辦
影響美觀可以剪掉。
用於盆栽棗樹的品種應具備結果早、果實大而奇特、枝形美、樹形緊湊等特點。適於盆栽的棗樹觀賞優良品種主要有:①龍須棗。樹勢較弱,發育枝、結果基枝及脫落性果枝均彎曲扭轉生長,枝形奇特,如龍爪狀,故又名龍棗、龍爪棗。果面常高低不平呈扭曲狀,觀賞效果較好。②茶壺棗。果形酷似宜興茶壺,因而得名。③葫蘆棗。果實的中上部有一道縊痕,呈葫蘆形或磨盤形,果形優美,故又叫縊痕棗、磨盤棗。④柿蒂棗。其主要特點是果實基部萼片宿存,初為綠色,較肥厚,隨果實發育成熟而呈肉質狀,最後呈暗紅色,形同柿蒂。⑤胎里紅。樹勢中庸,豐產。果實錐形,桃紅色。受精後,花盤、子房呈紫色,故名胎里紅,且小枝、葉脈均為紫色,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⑥冬棗。又叫蘋果棗,樹形較弱,一年生枝紫紅色,葉刺退化,葉長圓形,果實圓形,成熟前陽面有紅暈,外觀美麗。果實品質佳。另外,還可選擇其他各具特色的品種如:羊角棗、梨棗、沂蒙無核黑棗等。
2上盆
2.1上盆時期
棗樹多為春栽,以春季萌芽前栽植成活率高,華北地區在4月中下旬為宜。如冬季有較好的越冬條件,也可在秋季落葉後上盆。這樣春季萌芽較早,可縮短緩苗期,促進前期的生長發育。
2.2盆栽容器
初上盆時為了便於養護,一般選用適合樹體大小的素燒盆(瓦盆)使其快成型,易結果。待成型後,為增加其觀賞性可更換釉盆、紫砂盆、瓷盆或木盆(桶)中。
2.3盆土配製
棗樹盆栽對盆土要求不甚嚴格,但由於其是在有限的土壤中生長發育,所以要求盆土疏鬆肥沃,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可用園土4份,腐殖土2份,廄肥2份,砂土2份,按體積比例充分混合後作盆土。
2.4上盆方法
檢查盆底水孔是否通暢,用碎盆片凸面向上蓋到孔上,然後鋪約2cm後的爐渣,再放入少量培養土。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平傷口,剪除傷根,多留須根;栽時使根部舒展並與土壤密接,對較大或主根較粗的根系,可用竹簽或木棒將根部四周的土輕輕插實,並用手輕拍盆腰,以避免根際存有較大的空隙。栽植深度以棗苗原土痕(根頸)處相平為宜,若為嫁接苗,介面要露出土面,盆土裝八成滿,留20%左右的水口以利澆灌。上盆後及時澆透水,然後放於背風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
3整形修剪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可選用主幹彎曲形、三主枝自然形、游龍形等。修剪採用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幹枝棗頭短截後,將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並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於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餘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形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省營養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育。
4土肥水管理
盆栽棗樹由於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較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芽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後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此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1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於澆水次數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適當松動盆面土壤;也可在盆中養少量蚯蚓,既起到疏鬆土壤作用,又可培肥土壤。
5越冬管理
盆栽棗樹可在室內越冬,也可在室外越冬。室內越冬,應選擇無取暖設備的閑屋,一般於12月中下旬將盆搬入室內,入室前澆足水。為了保持濕度,可將花盆裝入塑料袋內,袋口扎在樹幹上,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口包嚴。室外越冬,即將花盆澆水後埋入地下,盆口與地面齊平或略低於地面。也可將澆足水的盆樹集中放於院內的牆角處,外圍用磚或木板擋一比花盆高10cm左右的牆,牆與盆、盆與盆之間的空隙用雜草、樹葉、木屑等物填充、覆蓋。
⑷ 盆栽棗的種和品種有哪些
盆栽棗樹其實一個並不復雜的過程,如果說庭院中有空地或者有較大的花盆,完全可以栽上棗樹,讓家裡充滿綠色的生機。栽種棗樹我們只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方法就好。
01,品種的選擇
對盆栽而言,我們要選擇做過早,存活率高的品種,如果要取得好的觀賞效果,我們還需要選擇掛果時間較長的品種。這樣的品種也非常的多,像葫蘆棗,茶壺棗,胎里紅等,這些品種樹形比較整齊美觀,枝條比較均勻,結的果子也表面色澤光亮,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02,土壤選擇和上盆方法
我們選擇疏鬆透氣的土壤,要求要肥沃,排水性好。像腐葉土,田園土都是很好的土壤。另外我們要選擇花盆的時候,要選擇中等偏大的,因為早熟的根系比較發達,而且而且樹苗比較的大,長勢也非常的喜人,在花盆的底部應該墊一些瓦片或者其他的顆粒,保證排水的正常。
上盆栽種一般在臨近春季的時候最好,這樣可以保證更快的發芽生長,能有效地提升成活率。在栽種之前,一定要給苗木的根系進行修剪,把傷口剪,病根切除,過長過粗的根也要切除掉。須根盡量多保留。在栽種的時候,盡量是跟和土壤緊密接觸,栽好之後把土要壓實,然後澆透水,這個時候可以把它放在陽台有太陽的地方養護,要是在庭院的話一定要放在背風有太陽的地方,之後保持土壤的濕潤就可以。
3、水肥管理
對棗樹澆水非常的嚴格,並沒有特意的規定澆水方法,這需要自己去根據花盆中的土壤變化來確定。較為乾旱高溫的季節,應該稍微加多澆水的次數。同樣對於樹體較小,葉子比較少的應該少澆水,相反的樹體較大,枝繁葉茂的應該多澆水。
施肥可以每月施一次肥,在花期之前補施一次海磷鉀的肥料,開花期應該控肥,果實成熟之後也要補施肥料。
4、平常養護的一些注意點
棗樹是喜歡植物,在平常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放著太陽光能照到的地方。如果枝葉比較茂盛,一定要及時的修剪,把一些老弱殘枝及時的修剪,同時梳理比較茂盛的枝條,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當然為了觀賞,在修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修剪成一定的樹形,畢竟盆栽主要是為了看好看。
好好的照料它,等一年下來,會發現你會色澤鮮艷的紅棗,這可是自己所種,完全是是綠色純天然的大棗,摘下一個嘗一嘗,甜還是不甜。
⑸ 用透明塑料袋遮住一盆栽植物的莖和葉,佳緊袋口放在向陽處,過一段時間會有什麼
過一段時間,塑料袋內表面會出現水珠。因為植物在陽光下,會通過蒸騰作用蒸發水分,散發熱量,避免細胞灼傷。蒸發的水分凝結在塑料袋錶面,就形成了水珠。
⑹ 如何盆栽棗樹
1、盆與營養土:盆栽棗樹可選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營養土用1/2豆科作物秸桿堆肥土加專1/2園土,加入少量沙屬子復合肥拌勻。
2、定植:選擇根系發達的品種,於棗樹休眠期進行定植。在盆的滲水孔上放幾塊碎瓦片,盆底放少量沙子再加入一部分營養土。將棗樹的根系在盆中展開,一邊加營養土一邊拍盆邊,最後輕輕壓實,澆一次透水。
3、肥水管理:盆栽棗樹一般從6月份開始開花,此時植株對濕度要求較高,晴天每天都要澆水,保持盆土濕潤,春秋季節的晴好天氣每隔1至2天澆1次水,冬季盆土乾旱時要澆防凍水。
(6)盆栽黑棗擴展閱讀:
棗樹的生長習性
棗樹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屬於喜溫果樹,產區年均溫15℃左右,芽萌動期溫度需要在13~15℃,抽枝展葉期溫度在17℃,開花坐果期溫度在22~25℃,果實成熟期溫度要在18~22℃。
棗樹耐旱、耐澇性較強,但開花期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否則不利授粉坐果。另外,棗喜光性強,對光反應較敏感,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但怕風,所以在建園過程中應注意避開風口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棗樹
⑺ 棗樹可以做盆景嗎
棗樹做盆景是可以的,棗樹的特點是壽命長萌枝力強,所以可以選用造型比較回好的老樁改造培育盆景答。常見的棗樹盆景多採用果型奇特的或者是枝型奇特的品種,如龍爪棗,胎里紅、葫蘆棗等。棗樹盆景也可以做成以觀樁為主或觀果為主的盆景。
⑻ 去年把一桃核種進花盆,現在已發芽長成幼苗,想培育成盆栽桃樹。該怎麼種怎麼施肥 修剪,請具體點。
花盆裡有一棵黑棗樹,四季都在生長,但很緩慢,截頭後,分叉不是很明顯。感覺應該在室外培養,給予足夠的光照和水肥,待長成後再弄到室內。或直接在地上培養,再移到花盆。再有和果樹的品種也有關系。
⑼ 怎樣種活一棵沙棗樹(盆栽)
用於盆栽棗樹的品種應具備結果早、果實大而奇特、枝形美、樹形緊湊等特點。適於盆栽的棗樹觀賞優良品種主要有:①龍須棗。樹勢較弱,發育枝、結果基枝及脫落性果枝均彎曲扭轉生長,枝形奇特,如龍爪狀,故又名龍棗、龍爪棗。果面常高低不平呈扭曲狀,觀賞效果較好。②茶壺棗。果形酷似宜興茶壺,因而得名。③葫蘆棗。果實的中上部有一道縊痕,呈葫蘆形或磨盤形,果形優美,故又叫縊痕棗、磨盤棗。④柿蒂棗。其主要特點是果實基部萼片宿存,初為綠色,較肥厚,隨果實發育成熟而呈肉質狀,最後呈暗紅色,形同柿蒂。⑤胎里紅。樹勢中庸,豐產。果實錐形,桃紅色。受精後,花盤、子房呈紫色,故名胎里紅,且小枝、葉脈均為紫色,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⑥冬棗。又叫蘋果棗,樹形較弱,一年生枝紫紅色,葉刺退化,葉長圓形,果實圓形,成熟前陽面有紅暈,外觀美麗。果實品質佳。另外,還可選擇其他各具特色的品種如:羊角棗、梨棗、沂蒙無核黑棗等。
2上盆
2.1上盆時期
棗樹多為春栽,以春季萌芽前栽植成活率高,華北地區在4月中下旬為宜。如冬季有較好的越冬條件,也可在秋季落葉後上盆。這樣春季萌芽較早,可縮短緩苗期,促進前期的生長發育。
2.2盆栽容器
初上盆時為了便於養護,一般選用適合樹體大小的素燒盆(瓦盆)使其快成型,易結果。待成型後,為增加其觀賞性可更換釉盆、紫砂盆、瓷盆或木盆(桶)中。
2.3盆土配製
棗樹盆栽對盆土要求不甚嚴格,但由於其是在有限的土壤中生長發育,所以要求盆土疏鬆肥沃,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可用園土4份,腐殖土2份,廄肥2份,砂土2份,按體積比例充分混合後作盆土。
2.4上盆方法
檢查盆底水孔是否通暢,用碎盆片凸面向上蓋到孔上,然後鋪約2cm後的爐渣,再放入少量培養土。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平傷口,剪除傷根,多留須根;栽時使根部舒展並與土壤密接,對較大或主根較粗的根系,可用竹簽或木棒將根部四周的土輕輕插實,並用手輕拍盆腰,以避免根際存有較大的空隙。栽植深度以棗苗原土痕(根頸)處相平為宜,若為嫁接苗,介面要露出土面,盆土裝八成滿,留20%左右的水口以利澆灌。上盆後及時澆透水,然後放於背風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
3整形修剪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可選用主幹彎曲形、三主枝自然形、游龍形等。修剪採用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幹枝棗頭短截後,將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並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於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餘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形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省營養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育。
4土肥水管理
盆栽棗樹由於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較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芽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後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此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1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於澆水次數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適當松動盆面土壤;也可在盆中養少量蚯蚓,既起到疏鬆土壤作用,又可培肥土壤。
5越冬管理
盆栽棗樹可在室內越冬,也可在室外越冬。室內越冬,應選擇無取暖設備的閑屋,一般於12月中下旬將盆搬入室內,入室前澆足水。為了保持濕度,可將花盆裝入塑料袋內,袋口扎在樹幹上,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口包嚴。室外越冬,即將花盆澆水後埋入地下,盆口與地面齊平或略低於地面。也可將澆足水的盆樹集中放於院內的牆角處,外圍用磚或木板擋一比花盆高10cm左右的牆,牆與盆、盆與盆之間的空隙用雜草、樹葉、木屑等物填充、覆蓋。
⑽ 盆栽棗用什麼土好,如何施肥
用於盆栽棗樹的品種應具備結果早、果實大而奇特、枝形美、樹形緊湊等特點。
適於盆栽的棗樹觀賞優良品種主要有:
①龍須棗。樹勢較弱,發育枝、結果基枝及脫落性果枝均彎曲扭轉生長,枝形奇特,如龍爪狀,故又名龍棗、龍爪棗。果面常高低不平呈扭曲狀,觀賞效果較好。
②茶壺棗。果形酷似宜興茶壺,因而得名。
③葫蘆棗。果實的中上部有一道縊痕,呈葫蘆形或磨盤形,果形優美,故又叫縊痕棗、磨盤棗。④柿蒂棗。其主要特點是果實基部萼片宿存,初為綠色,較肥厚,隨果實發育成熟而呈肉質狀,最後呈暗紅色,形同柿蒂。
⑤胎里紅。樹勢中庸,豐產。果實錐形,桃紅色。受精後,花盤、子房呈紫色,故名胎里紅,且小枝、葉脈均為紫色,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
⑥冬棗。又叫蘋果棗,樹形較弱,一年生枝紫紅色,葉刺退化,葉長圓形,果實圓形,成熟前陽面有紅暈,外觀美麗。果實品質佳。
另外,還可選擇其他各具特色的品種如:羊角棗、梨棗、沂蒙無核黑棗等。
2上盆
2.1上盆時期
棗樹多為春栽,以春季萌芽前栽植成活率高,華北地區在4月中下旬為宜。如冬季有較好的越冬條件,也可在秋季落葉後上盆。這樣春季萌芽較早,可縮短緩苗期,促進前期的生長發育。
2.2盆栽容器
初上盆時為了便於養護,一般選用適合樹體大小的素燒盆(瓦盆)使其快成型,易結果。待成型後,為增加其觀賞性可更換釉盆、紫砂盆、瓷盆或木盆(桶)中。
2.3盆土配製
棗樹盆栽對盆土要求不甚嚴格,但由於其是在有限的土壤中生長發育,所以要求盆土疏鬆肥沃,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可用園土4份,腐殖土2份,廄肥2份,砂土2份,按體積比例充分混合後作盆土。
2.4上盆方法
檢查盆底水孔是否通暢,用碎盆片凸面向上蓋到孔上,然後鋪約2cm後的爐渣,再放入少量培養土。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平傷口,剪除傷根,多留須根;栽時使根部舒展並與土壤密接,對較大或主根較粗的根系,可用竹簽或木棒將根部四周的土輕輕插實,並用手輕拍盆腰,以避免根際存有較大的空隙。栽植深度以棗苗原土痕(根頸)處相平為宜,若為嫁接苗,介面要露出土面,盆土裝八成滿,留20%左右的水口以利澆灌。上盆後及時澆透水,然後放於背風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
3整形修剪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可選用主幹彎曲形、三主枝自然形、游龍形等。修剪採用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幹枝棗頭短截後,將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並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於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餘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形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省營養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育。
4土肥水管理
盆栽棗樹由於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較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芽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後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此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1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於澆水次數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適當松動盆面土壤;也可在盆中養少量蚯蚓,既起到疏鬆土壤作用,又可培肥土壤。
5越冬管理
盆栽棗樹可在室內越冬,也可在室外越冬。室內越冬,應選擇無取暖設備的閑屋,一般於12月中下旬將盆搬入室內,入室前澆足水。為了保持濕度,可將花盆裝入塑料袋內,袋口扎在樹幹上,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口包嚴。室外越冬,即將花盆澆水後埋入地下,盆口與地面齊平或略低於地面。也可將澆足水的盆樹集中放於院內的牆角處,外圍用磚或木板擋一比花盆高10cm左右的牆,牆與盆、盆與盆之間的空隙用雜草、樹葉、木屑等物填充、覆蓋。
6病蟲害防治
6.1棗瘋病
該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感病枝條纖細,成鳥巢狀密生,葉片變小呈簇狀,花退化。此病可通過嫁接病株、根櫱分株等帶病。因此,發現病株應及時刨除,防止蔓延。
6.2棗銹病
此病是由高溫高濕引起,一般發生於7~8月份。該病主要表現在葉子和果實上,感病初期出現無規律的淡綠色斑點,進而呈黑褐色,並向上凸起,最後病斑褐色、葉子脫落,造成落果。
主要防治方法:
①冬季注意清除落葉並集中燒毀,減少病源;
②在易發期,適當疏枝保證樹冠內通風透光;
③在7月中旬及8月上旬各噴1次1∶2∶200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綠得保500~800倍液。
6.3棗尺蠖
該蟲在所有棗區都有發生,以幼蟲危害嫩芽、葉、花,並能吐絲綴纏阻礙芽葉伸展,嚴重時可將全樹葉片吃光,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其防治方法是:①冬季適當颳去老樹皮並刷石硫合劑或氧化樂果葯液,以殺死越冬蛹;
②早春成蟲羽化前在樹幹上離盆土10~20cm處塗2~5cm寬的長效機油毒劑以毒殺上樹的雌蟲和幼蟲;
③發現幼蟲後可噴布800倍50%巴丹水溶液,每7~10d噴1次,共噴2~3次。
7換盆與修根
隨盆栽棗樹植株的長大,原有的盆容積已不適宜植株生長的要求;盆土經植株根系長期選擇吸收,有些礦質營養已經缺乏;再者,經多年生長,棗樹根系在盆內交叉生長,互相擁擠,影響新根生長,使吸收養分的能力下降。因此,盆栽棗樹2~3 a須進行1次換盆或倒盆。結合換盆,進行適當的根系修剪,以起到復壯的效果。換盆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換盆前准備好營養土,將植株從盆內取出後進行根系修剪,一般只剪除盆土外層的網狀根,對根墊的修剪量應控制在20%~30%,輕輕剔除周圍盆土,約去掉1/2~1/3,換上新的營養土,栽於較大的盆或原盆中。灌足水放於半蔭處10d左右,然後進行日常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