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花盆栽
『壹』 燈籠花可不可以用吸水盆栽
燈籠花可以用吸水盆栽
『貳』 我現養了一盆燈籠花,長了許多花骨朵但沒等開花就落掉了,誰知道為什麼
燈籠花的花骨朵沒開花就掉落應該是根系無法吸收水分和養分提供生長回或病蟲害引起的掉花現象。答
引起燈籠花掉花骨朵的原因較多:
澆水過濕引起的燈籠花掉花的現象,平時澆水不易過濕,過濕的土壤容易積水產生根系腐爛出現花骨朵掉落。最好保持土壤干後澆水,做到不幹不澆這樣有利根系的生長才不易出現掉花骨朵的現象。
土壤板硬不透水產生澆後的水無法滲透到土層中,導致大部分的根系無法吸收到水分和養分,產生葉片失水失養出現黃葉掉花骨朵的症狀。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的鬆土有利土壤疏鬆透氣利排水,有利根系生長。
長期種植在室內的燈籠花盆栽因光線的不足出現的黃葉掉花骨朵的症狀,最好平時放在室內向陽通風處有利它的光合作用減少徒長黃葉掉花骨朵的現象,最好有空之時移出室外曬2個小時的早晚太陽增強光合作用。
有病蟲害也容易引起掉花骨朵的現象,可觀察葉片如果是蟲害引起的可使用殺蟲葯殺蟲,如果是細茵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葯物治病。
養分不足也容易引起黃葉掉花骨朵的症狀,往邊上挖穴按量埋入復合肥及礦物質添加劑,量不易過多以防肥害。
『叄』 牡丹大燈籠花盆栽如何養
人們都知道牡丹很漂亮,桂花很香很清高,但是你知道有一種花叫「燈籠花」嗎?說到養花,大多數的朋友可能會不大喜歡難存活的品種,但是比較好打理、好存活的花朵往往沒有觀賞價值,比如虎尾蘭和綠蘿。
這花非常容易存活,而且管理得很簡單。它一年四季常綠,不會落葉。每七天澆一次水,一年四季都能開花。
很多人會用它的藤來擺出喜歡的形狀,一目瞭然,它非常漂亮。現在正是種鈴的好時候,喜歡的朋友可以在淘寶商城去逛一逛,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然後買一盆試一試看,你會喜歡上這個植株的。
『肆』 盆栽燈籠花,花期時可以換盆土嗎
燈籠花花期時期最好不要換土,等花期過後再換土,花期時需要充足營養促進開花,此時換土的話會影響養分的供應吸收。
『伍』 燈籠花怎麼養,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准備材料
剪刀、花盆、鏟子、噴壺、生根劑、一株健康的母體燈籠花
二、插條
1、從母體植株上取一段長勢良好的枝條,從頂端往下數第二對葉子和第三對葉子中間剪斷,剪下來的莖大約五六公分,有兩對葉子,將下面的兩對大葉子剪掉,用刀在莖的下面切出兩個切面。
2、取出生根劑,將處理好的莖插進去浸泡,讓切面和生根劑充分接觸,這樣會促進莖條的根部的生長。
3、取一個小盆,加入營養土,可以加點堆肥,將剛才處理過的莖條插進去,用噴壺打濕栽培用的土,一直保持濕潤就可以嗎,不要直接倒水,積水會導致腐爛,不會成活。
4、將上述盆體搬到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接受光照,但是不要有陽光直接照射,可以放在窗邊,陽光明媚的日子最好。
(5)燈籠花盆栽擴展閱讀:
水分:澆水的時候要根據土壤乾燥程度來澆,一般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每天澆水,天氣寒冷和下雨天氣澆水時間要延長,可以3天澆一次水。
溫度:養殖期間要特別注意溫度,若是偏高的話,植株就會暫時性的停止生長。通常,將氣溫保持在15-25℃最佳,可讓它更健壯的生長。夏季最高溫度不能高於30℃,冬季寒冷時的溫度也不要低於5℃。
用肥:在最開始定植的時候,應該在土裡施夠有機肥,對於植株之後的生長很有利。在生長旺盛的時候要注意氮肥施用量,不然就很容易徒長。快要開花的時候,應該盡量多用磷鉀肥,有助於燈籠花更好的開花。
注意修剪:日常養殖期間不僅要掌握澆水、施肥方法,還要多加修剪,主要就是修剪掉枯黃、瘦弱以及有病蟲侵害的枝條。
光照方面:養殖的時候要注意多讓燈籠花見見陽光,它是喜光的植物,只有在生長時接受合理的光照,它才會更好的生長。
『陸』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怎麼繁殖 盆栽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幾乎不產生種子,常依賴扦插來繁殖。燈籠花主要用扦插法繁殖,—般干1、2月及10月扦插,扦插適溫為15—20℃,約20天生根。剪取長5-8cm,生長充實的頂梢作插穗,溫度20℃時,嫩枝插後二周便生根,生根後及時上盆,否則根易腐爛。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於沙床,保持濕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1、燈籠花對溫度的要求:冬季要求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高燥、涼爽及半陰條件。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燈籠花生長適溫10–25℃。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夏季溫度達30℃時生長極為緩慢,35℃時大批枯萎死亡。
2、燈籠花的澆水與施肥:在春秋季節給燈籠花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盛夏盆土宜偏干,通過噴水使相對空氣濕度達到60%以上。冬季須稍濕潤,促進新梢生長。春秋每10天至15天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每周施1次。頭年及當年春季培育的新株,夏季仍正常施肥,以持續開花;多年生的老株因處在休眠期,停止施肥。
3、燈籠花的養護重點:一是將燈籠花植株置於蔽蔭、通風、涼爽與避雨處;每日多次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二是對多年生老株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後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搬回室內。
4、燈籠草的翻盆換土燈籠花生長快,要求充足的養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質的沙壤土。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定植以後,管理得好第二年即可開花。因枝葉繁茂,要及時打頂,保持適當的株高和株型,由於垂下開花,枝條要疏密相當。
養殖燈籠花的注意事項
1、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燈籠花的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2、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
『柒』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如下:
溫度和光照
燈籠花的生長適宜溫度大約在15-25℃之間。夏回季忌高溫,當氣溫超答過30℃,植株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10℃以上,溫度不得低於5℃,否則容易發生凍害。
燈籠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如果日照不足,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同時開花數會大大減少。不過,到了夏季則需要適當遮陽,將燈籠花植株移置於通風涼爽處,避免陽光長期直射,避免造成葉片卷縮。
土壤
栽培基質適宜選用肥沃、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春季可進行換盆換土工作,倒出部分盆土,適當剪去老根,選擇合適的花盆。春、秋兩季還應適當進行鬆土。
『捌』 燈籠花在家養好嗎
燈籠花又名深紅蘿卜,是杜鵑科的一種附生灌木。它的花呈深紅色,外形清涼,故名“燈籠花” ,因其根部像蘿卜一樣,故又名“深紅蘿卜” ,其肉質光滑,花色鮮紅,根部美麗,適合盆栽觀賞,是一種集葉、花、觀賞根於一體的優良盆栽觀賞植物,深受人們喜愛。
2。除了人工繁殖苗木外,在九月底至十月初溫暖晴朗的日子,秋季至翌年春季發芽前,可先在苗圃種植“綠化” ,或直接種植盆栽。
3。移植鍋1選擇花盆燈籠花,春芽前應移植鍋,根據樹樁的大小,選擇適當大小的淺或深紫色砂罐或釉陶罐,鍋的形狀應根據樹樁的形狀。花盆的顏色應與花朵的顏色相反。綠色或紅色的盆栽一般不用作栽種燈籠。2宜選擇有機質豐富、排水通風良好的疏鬆肥沃沙土,可採用3份疏鬆林表土、牧草土、腐生土、塘泥、泥炭土和泥炭土,3份鋸片、谷殼灰、木炭、樹皮屑、松針、秸稈碎屑、2份沙子或煤渣、堆肥、環肥、畜糞、穩定肥、蠶糞、蠶糞、燃燒土雜肥,城市垃圾肥、餅肥等2份,另加10% 至20% 骨粉、魚粉、蝦蟹殼粉、蛋殼粉、貝殼粉等。
採用5% ~ 10% 過磷酸鈣混合物作為培養土。3. 栽植燈籠花時,最好在盆底有球根的盆中種植。裸根移栽時,應將根浸泡在水中3ー5小時,然後在根部浸泡泥土,再置於盆栽中,絕大多數美觀的膨大塊根應在盆栽土壤表面外種植觀賞。
4。對於花燈的造型,建議採用“剪切、捆紮、組合”的方法來加工。大多數燈籠形成於深秋,次年春天發芽之前,根據樹樁的原始姿態,結合創作的理念和構思,先將與枝葉形狀無關的濃密部分剪掉,然後選用金屬絲、銅絲、鋁絲、鉛絲等金屬絲,或棕色金屬絲、棕色繩、纏繞、麻繩、魚鉤等作為攀爬物,大部分枝條的枝幹彎曲,其餘枝葉被修剪。
5.在雨季,我們應注意防止盆土長時間過濕或浸水或盆中積水,在連續多雨的天氣,最好不要讓雨; 夏秋季節也應注意遮陰60% ー75% 左右,應保持足夠的散射光和環境通風,避免強烈的陽光照射或維護環境過於黑暗和阻塞,可長時間在明亮、透明的室內露台或維護中,最好在房屋後面或東面,南面的陽台或台階上,在夏秋季節10點以後,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維護管理較好。冬季應移至室內或溫室內照明充足,以保持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為佳。
6。澆花燈時,在生長季節,宜經常在葉面上澆水噴霧,經常保持盆地土壤和周圍空氣濕潤較好,不能讓盆地土壤長時間過於乾燥而失水,或盆地土壤長時間過於濕潤和浸水,不能讓盆地內積水。在盛花期和冬季,宜少澆水,保持盆土見干見濕好,即每澆水後,等盆土較干,再澆透水。
7。追肥燈籠花在生長季節每月施用1ー3次,肥水稀、肥水爛、廚余肥水、餅肥水、腥水等,每7ー10天在葉面噴施0.1% 尿素水溶液和0.2% ー0.5% 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在夏季炎熱天氣和冬季溫度過低和花期充分時,一般不追肥。
8。鬆土燈籠花,在生長季節,應每月進行一次盆面輕松鬆土,以維持盆面鬆散的空氣滲透性,有利於根部通風和植物生長開花。一般鬆土深度約1ー5厘米,在十月秋季和春季前至四月鬆土,在盆土表面分解過篩後,撒上一些乾燥的農家肥、餅肥、土雜肥、過磷酸鈣和骨粉、魚粉、蛋殼粉、貝殼粉、蝦和蟹殼粉,然後鬆土,澆水或薄餅肥水鬆土。
9。燈花每隔二至三年移栽一次,大部分是在春天發芽之前移栽完畢,除去一半至三分之二的老土,除去死根、爛根、病根和蟲根,切短根或過長根,加入一些浸透的動物骨頭、蹄角片、蝦蟹殼,以及10至20熟發酵的大豆或花生。
10。春季開花前後,每年修剪一次。插穗可用於扦插繁殖。主要剪去老黃葉和老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等,稀疏剪去過密的細枝和部分內枝,剪去或剪短長枝,剪去過長枝保持其美麗的藝術風格。
『玖』 燈籠花如何養殖
燈籠花又名拱手花籃、花籃花、風鈴扶桑等,在植物分類屬於錦葵科木槿屬,與扶桑同一科屬,原產於熱帶非洲,對於溫度的要求相對嚴格,我國的北方栽培較少。通過幾年的栽培馴化抗寒力也增強,冬季里室內10℃左右可安全越冬。燈籠花為常綠灌木,露天栽培株高可達2米,盆栽也保持1米~1.5米,枝葉繁茂,枝條細軟拱形垂下,樹型樹姿美觀。花柄細長,高高垂下,花蕊伸出花冠之外,花朵如宮燈高掛,觀賞價值大。由於過去栽培較少,市場銷售看好。燈籠花的適應性強,繁殖和養護管理也容易,多用插條的方法。苗床以素沙為主,排水良好,插條新枝老枝都能成活,但以1年~2年生發枝條較好,4 月~6月均可扦插,生根的適宜溫度20℃~25℃。燈籠花的節間比扶桑長,因此插條也要比扶桑長,每一插條要保持2個~3個葉芽,一般應保持12厘米,下部剪成馬蹄形,為的是增大發根面積。扦插深度2厘米~3厘米,扦插後在遮蔭保溫條件下一個月後即生發新根。45天後移植入盆,仍要在蔭蔽條件下養護待根系發育好以後再轉換到陽光下正常管理。燈籠花生長快,要求充足的養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質的沙壤土。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 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定植以後,管理得好第二年即可開花。因枝葉繁茂,要及時打頂,保持適當的株高和株型,由於垂下開花,枝條要疏密相當。
『拾』 燈籠花幾月份翻盆栽
燈籠花一般在入冬十一月份就可以翻盆了,如果此間沒有花蕾或花後也可以進行換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