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樹盆景圖片大全
A. 究竟什麼才能稱為文人樹盆景
文人樹盆景的加工應自幼開始,此時可塑性大,能做出細微的彎曲變化,加工主要回是修剪和蟠扎,松柏類答還需適當雕刻。對於選好的樹木材料,經過細心觀察和思考,確定觀賞面後,即可進行一次基本結構的修剪。
一般先將主幹主部的枝條剪去,僅留主幹上部1/3的枝條,有時也可在下部留少量小枝條,用作點綴。根據造型的需要,需對主幹上部枝條進行疏剪,必須認真考慮取捨,對於不需要的枝條應毫不留情地剪除。對於保留的枝條,不要急於剪短,以留待蟠扎,如枝條粗度不夠還需繼續培養。松柏類樹種修剪時,可在適當部位留下粗枝,剪短後剝皮,加工製作成神枝。基本結構的修剪完成後,即可進行蟠扎加工。蟠扎採用金屬絲,也可輔以棕絲,以求達到最好效果。為了保護樹皮不受損傷,最好將主要枝幹先纏上麻皮,然後再纏繞金屬絲。蟠扎的順序是先主幹後枝條,先大枝後小枝,由下向上進行。對於一次不能彎曲到位的枝條,可分幾次進行。松柏類生長緩慢,以蟠扎為主,修剪為輔。雜木類萌芽力較強,多採用粗扎細剪法,將主要枝幹適當蟠扎,小枝全部進行修剪。
初步加工完成後,須培養一段時間再上盆,上盆後仍需進行適當的修剪和養護管理,並作進一步加工,使其造型更加完美。
B. 精品掛碧盆景圖片有嗎
給您個口訣 您自己玩一盆盆景吧 畢竟自己的東西有一點成就感吧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長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寧折勿彎、寧斜勿直。
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雕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山無樹,近大遠小。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龍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
清座使人無俗氣,閑來當署起清風。
諸山落水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去強留弱;去粗留細。
審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顧右盼兩彎半,雲頭雨腳美人腰。
不幹不澆,澆則必透。
見干見濕;薄肥勤施;
景樹無根似插木亭子觀尖,盆景觀腳。
春抹異位芽,
夏剪強弱枝;
秋天應追肥,
冬剪所以枝。
雜木盆景管理歌
病蟲宜早防。
冬天正是時。
及時清落葉。
消滅越冬卵。
噴射"石硫劑;
春來樹無恙。
剪枝五去五留法
去遠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邊,去高留低。
雜木盆景日常管理歌
春日澆水宜早上,
加強光照防徒長。
增施"磷鉀"有機肥;
枝壯葉厚節徑短。
夏日最好避西曬。
防止葉片早枯焦。
氣溫下降及時肥。
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風落葉黃,
扣水減肥理應當,
植物體內轉機制;
勤查調整樹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
高處放置是首要。
室內越冬見光照;
充分休眠盆景好。
盆景花卉施肥有一套要領
「四多」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後多施。
「四少」肥壯少施,發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嶺南盆景:
脫衣換錦,一展三變,春芽秋葉,夏茂冬藏
下長上短,里長外短。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盆樹四條件:根露、干粗、枝密、葉細
盆樹四大家:黃楊、金雀、迎春、絨針柏。
盆樹七賢:黃山松、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盆樹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冬珊瑚)、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嶺南盆景「蓄枝截干法」
蘇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頂」的整形法
揚州盆景「一寸三彎雲片式」造型法
海派盆景「剪扎並施法」
浙江的「」高乾式"浙派
安徽的「扭旋式」徽派
山東的「屏風式」
四川的「蚓曲式」川派
福建的「氣根式」
嶺南盆景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
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
揚派盆景樁必古老,片必平整,技法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
製作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
蘇派盆景技法: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
海派盆景技法扎剪並重,細扎細剪。
野樁採挖:落葉樹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樹正處休眠;常綠樹可常年,最好是在春、雨季,關鍵在於須根全。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意在筆先。
千山皆入畫,只取一峰青。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峰則太華千尋,-勺則江湖萬里。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黃金分割法。
合攏則通體聯絡,拆開則逐物有姿。
不等邊三角形構圖原理。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只畫魚兒不畫水,此中亦自有波濤。
-炬之光,通體皆明。
客隨主行。陪襯烘托。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形斷意連,跡斷勢連。
神龍見首不見尾。
山欲高,盡出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
遠眺視其勢,近觀視其質。
近觀有露,露則其質;遠眺有藏,藏則意現。
景越藏,境界趆大。
巧拙互用,粗細兼施。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山之體,石為骨,樹木為衣,草為毛發,水為血脈,寺觀林落橋梁為裝飾。
石本頑,樹活則靈。
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盆景根、干、枝修剪十六忌
根忌:回根、片根、逆根。
干忌:S干、逆干、奪主幹。
枝忌:片枝、平行枝、內側枝、切干枝、交叉枝、超長枝、車輪枝、對生枝、蛙腿枝、逆枝。
近宜細膩,遠宜概括;
下宜清晰,上宜模糊;
近樹宜大,遠樹宜小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
鳥鳴山更幽,蟬嗓林愈靜。
以鬧求靜,動靜相襯,均衡相宜。
賓主分明,參差有致,顧盼有情。
繁中求簡。
千里之山豈能盡奇,萬里之水不能盡秀
虛實相生。
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疏密有致。
露者為實,藏者為虛,
有藏有露,則虛實相生。
平淡奇特,剛柔互濟。
漏、透、瘦、皺。
一彎二拐三出四回五鎮頂。
寧空勿實,超過5/10,多顯臃腫迫塞,少干3/10,則又鬆散單調。這個比例適用盆景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
盆景的布局最忌四平尺穩。
輕重不分、暄賓奪主
三遠法
古人雲:「山有三遠:
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迭,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渺渺」。
盆景造型十二大原則
意在筆先。
師法造化。
因勢造型。
動靜結合。
繁簡並用。
以小觀大。
陰陽向背。
主次分明。
比例協調。
顧盼呼應。
變化統一。
形神兼備。
妙用題名,畫龍點睛。
「語直無味,意淺無趣」。
盆景構景十種風格
——古:多為樹樁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為主,有「無松不古」之說,塑造古老蒼勁的形象。
——雅:取材以蘭為主,「無蘭不雅」形成幽雅,素樸的氣氛。
——清:取材竹子的常青植物,以竹為主,「無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觀。
——俏:多為觀花盆景,以梅為主,「無梅不俏」,形成奇麗多彩的美姿。
——幽:多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構成如「青城天下幽」的叢林峽谷。
——雄:多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為主,配以樹木和建築,用相對高大的石料構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觀
——險: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懸崖陡壁之勢。
——奇:以奇形石為主的山石盆景,構成如「黃山天下奇」般的景觀。
——曠:多為水石盆景,構成海濱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秀:也是山水盆景,用材有山、水、花木等構成如:峨眉天下秀」的美麗風景。
樹樁盆景澆水五看法
一看栽植用盆;
二看培養土;
三看植株葉片;
四看生長季節;
五看氣候。
一景二盆三托架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圓筒沙培提根法;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
一年保活,兩年養根,三年養樹。
盆景製作的藝術表現手法
主次分明、虛實相生、疏密得當、動靜互襯、露中有藏、剛柔相濟、枯榮對比、形神兼備、巧拙互用、對比變化、平中之奇、不似之似、對立統一等。
盆景造型的形式
一。直干型(單干高聳式、單干矮壯式、單干健壯式、雙干高聳式、雙干健壯式、高聳叢林式、健壯叢林式);
二。斜干型(折斜式、橫斜式、直斜式、斜干叢林式);
三。直斜干型(矮壯雙干直斜式、高飄雙干直斜式、健壯雙干直斜式);
四。曲干型(直曲式、斜曲式、迴旋式、雙曲式、曲干叢林式);
五。卧干型(橫卧式、曲卧式);
六。懸崖型(全懸式、半懸式、半懸飛旋式);
七。臨水型(單干臨水式、雙干臨水式);
八。倒掛型(單干倒掛式、雙干倒掛式);
九。水旱型(半水旱式、全水旱式);
十。假山叢林型(峰嶺叢林式、丘陵叢林式、峭壁叢林式);
十-風動型(單干風動式、雙干風動式、叢林風動式);
十二。過橋型(單樹過橋式、雙樹過橋式、叢林過橋式);
十三。腐乾型(洞穴式、斧劈式);
十四。枯朽型《枯梢式、枯枝式、枯乾式(舍利干)》;
十五。怪異型(疙瘩洞孔式、靈芝式)。
意境美是盆景藝術的最高境界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貴在求其神韻。
松有高矮曲直,貴求其勁;
柏有怪奇枯榮,貴求其拙;
垂樹貴求其柔情,懸樹貴求其險奇,
花樹貴求其艷麗,果樹貴求其殷實,
春樹貴求其生機,夏樹貴求其繁茂,
秋樹貴求其紅葉,冬樹貴求其寒姿。
凡樹知其精神實質,才有神韻可求。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突兀之勢:如佛頂山之頂佛、雲扶石之扶雲;
垂瀉之勢: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
雄勁之勢:飛鵬撲虎、虯龍翻江;
雄奇之勢:呑天化地、震撼蒼穹;
奇險之勢:危樓百尺、高峰墜石;
奇逸之勢:清高飄逸、超塵脫俗;
奇崛之勢:老乾虯枝、盤根錯節;
順勢:浮萍順水、隨波逐流;
逆勢:雲山倒卷、倒掛金鉤;
奔越之勢:揚鞭催馬、險渡關山。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樹冠的布局要求
一、樹冠垂直、水平與均衡;
二、樹冠要回轉"挑頭";
三、樹冠要前傾。
達到樹形正面要露,後面要藏,藏露兼存,含蓄有餘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常見形式
1、近景式:
(1)懸崖式:該造型注意中心把握,雖要誇張,但要合乎情理。
(2)象形式:要在似象非象之間,咀嚼一番。不要過於逼真,也不能過於抽象難懂。
(3)怪石式:要做到形態舒展大方,奇而不失真,不能矯揉造作。
2、遠景式:
(1)峰:形態氣勢挺拔,要達到氣勢磅礴,巍峨聳立。
(2)巒:層層相連、形式圓轉、造型要穩健莊重、氣勢浩盪。
(3)磯:為突出江邊的岩石。
(4)峽:兩山夾著的水道。
(5)礁(島):江湖海中突出水面的部位。
(6)谷:兩山深處,天流水可通路者。
(7)壑:山中的旱溝。
3、水旱式:
(1)全旱式:此題材易用淺盆。
(2)半旱式:描寫水際一角。
4、掛壁式:
設計掛壁畫面要簡練秀麗,層次要豐實。寓意要深刻。
5、附石式:
狀如樹木自然長在岩石中,古樸而有野趣,可置於山水盆中。
6、供石:
所選之石要具備瘦、透、漏、皺、或做到形、神、色、紋、韻。
樹木盆景分類及造型方式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
樹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為規則型、象形型、自然型3種,從發展趨勢看,以自然型為主。
1、規則型:多為傳統形式,有一定規范程式,造型工整嚴謹,適合廳堂或門庭對稱布置;氣氛莊重華貴。除揚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傳統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繼承法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揚派盆景的「台式」、「巧雲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滾龍抱珠」、「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彎半的「文樹」、「武樹」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龍彎」盆景等。
2、象形型:以松柏類或觀花類植物剪紮成龍、鳳、獅、虎、象、鷹等飛禽走獸以及人物、圖案,並題以吉祥用語,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萬象更新」、「大展宏圖」等,以供祝賀、喜慶、節日用。
3、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
其造型可概括為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斜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根據「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評比委員會研究決定,中國盆景分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種規格。
樹木盆景(按樹木高度分)
(一)大型8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8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山水盆景(按盆徑分)
(一)大型10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10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樹石盆景以盆的長度衡量。
竹草盆景似同樹木盆景。
文人樹的特徵
清,簡,秀,柔,雅,禪皆為文人,看意境非看形式。
松看皮、柏看骨
養盆景五忌
一、忌施肥。
二、忌乾旱。
三、忌水漬。
四、忌驟蔭。
五、忌午浴。
叢林式盆景四忌
一忌-刀切叢林;
二忌密不通風叢林;
三忌深盆大皿叢林;
四忌不修剪叢林;
樹樁盆景創作八宜八忌一宜主題鮮明,立意明確,忌創作不知想表達什麼,如何去表現。
二宜對作品成型後的高度、左、右展幅有一個甚本的認識;忌心中無數,聽之任之。
三宜對成型時間有一個基本的估計,忌心中無敷,操之過急。
四宜截樁到位,忌日後反復。
五宜立向明確,忌反復。
六宜定托准確,集中生長優勢;忌非造型枝培育過粗,人為地製造傷口。
七宜造型得勢,要枝誇張;忌平淡無奇,中庸媚滑。
八宜階段性培育目的明確,忌無目的一刀切。
山采樹樁求活五忌
一、忌淺埋;
二、忌頻查;
三、忌疏澆;
四、忌誤察;
五、忌心浮;
盆景造型需蟠扎,具體操作須得法;
舊時習慣纏元絲,費時費力常失敗。
一是接觸面積小,陷入韌皮損傷大;
再是松緊難把握,力度對抗易反彈。
改用尼龍包裝帶,緊纏密繞最實在;
彎曲自如隨所欲,以柔克剛不犯難。
若遇枝幹分叉處,纏繞到位加數匝。
又如彎急枝又粗,再加元絲來固扎;
若知粗度及長短,依據枝條有多大。
逢中彎作一小圈,叉向枝條再作彎;
圈中穿根鋼筋棒,尾端交叉緊固扎。
這里還須提一點,元絲下面襯墊塊。
膠帶元絲纏縛後,撬桿、拉環、定直彎。
待到枝幹定型日,再將各件來分解。
折卸物件妥保存,以便日後再蟠扎。
優秀的造型重點枝(俗稱要枝)
①飄枝:枝的主脈在平行中稍向下飄。為求得最佳的曲線美,節與節之間可互換出枝角度,加強節奏感,但不偏離主脈中軸線。
②探枝:高位出枝,主脈曲節起伏,與飄枝有相似的地方。其最大特點是在眾多比較統一的造型枝押異軍突起打破構圖的邊線。正如詩中的「一枝紅杏出牆來」。
③拖枝:主脈圓轉流動,與干身走向相同,有如關羽臨陣時所用的拖刀。多用在曲斜乾的造型中,有斷後押腳之意。
④跌枝:主脈在前進中突然向下曲折跌宕,變化強烈分明,下跌後流暢自然,多用在高聳的樹形中,起到彌補高腳部位少枝的空虛感。
⑤瀉枝:主脈一出枝即彎曲流動成下瀉狀,其間少曲節變化,有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氣勢雄渾。
樹樁盆景枝盤的促抑技法
一、強剪抑勢法;
二、半折抑勢法;
三、摘葉抑勢法;
四、置換抑勢法;
五、背光抑勢法;
六、葯物抑勢法。
神枝---------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稱為自然「神枝」。
舍利---------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其樹皮剝落,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為自然「舍利」。
借枝補位法
一、配株補空;
二、俯枝補空;
三、回枝補空;
四、折頭補空。
幾架:有樹根幾、枕頭幾、書卷幾,方幾、圓幾、異形幾,單幾、雙幾、博古幾等。要求工藝要古樸、線條要流暢、比例要協調、景物要呼應。
盆景修剪技巧
一、植物特性修剪:1.不平衡修剪;2、平衡修剪;3、帶葉修剪;4、預留修剪。
二、審美特性修剪:1.留枝定托、刪除贅枝;2.比例協調、修剪考究;3.角度取向,精確細剪;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
擬人法裁樁:(摘自中國花卉盆景雜志,我感到不錯,特此錄入)
樁材到手後,首先反復推敲,確定最佳正面。然後將主幹依其形態。走向按照擬人手法將其分為頭部、腹部、胯部(雙胯以下是根)。這三部確定後,其它具體部位就不會亂了方寸。
下面就樹樁盆景造形中的畄、舍、蓄、控"三大忌"、"五小忌"、"三大難得枝"、"五佳枝"分敘如下:
三大忌:
一忌鼻枝;鼻枝為無目枝,十分俗氣傷感,是損壞樁景形象的大敵。
二忌胸枝,胸枝為悶枝,是損壞樁景元氣的大敵。
三忌腹枝,腹枝為痞枝,是扼殺樁景前途的一大病枝。
五小忌:
1忌後勺枝;
2忌脖頸枝;
3忌腋下枝;
4忌頭頂枝;
5忌額頭枝
三大難得枝:
1。難得在耳部生枝,耳部有了枝,整個樁景有了苐一形象。
2。難得在肩部有枝,雙肩的仼何-側有枝,樁景前途有望。
3。難得在胯部出枝,主幹的胯部有大枝,意味著樁景的基礎良好,樁景前途遠大以至無量。
五大佳枝:
1。主幹的頰部(含腮部)或穴部有枝。2。主幹的胸上部左右兩側有枝。3。主幹的兩肋大致部位有枝。
4。主幹的後背大致部位有枝,也是上等的佳枝。5。老、大、粗、古主幹的腰兩側或後腰部位發了枝,也是上等的佳枝。
樹木盆景造型的基礎——主幹
主幹分直干、斜干、曲干、懸崖、劈干、跳枝、腐乾、連根、附石、卧干、組合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骨架——枝杈
枝分飄逸枝、迴旋枝、斜跌枝、平展枝、上揚枝、自然枝、鹿角枝、雞爪枝、彎曲枝、曲折枝、風吹枝、垂簾枝、蔓曲枝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生命——根基
根分放射形、側向形、蟠扭形、繞干形、垂絲形、盤龍形等。
樹木盆景的首要形象——樹冠
樹冠分扇形冠、半圓冠、傘形冠、三角冠、枯梢冠、禿頂冠、轉折冠、平頂冠、偏側冠等。
樹木盆景的生命象徵——葉片
葉片分心形葉、橢形葉、針形葉、掌形葉等。
樹木盆景的懷古追求——老態
表現形式有節疤、孔洞、殘缺、裂紋、斑點、脫皮、腐蝕、斷裂等。
C. 盆景中的文人樹,含義是什麼
能表達出孤傲、與世無爭的意思,莫過於我國的「文人樹」盆景。它的特徵是:在樹樁盆回景中往往表現為聳高答、清瘦、瀟灑、簡潔,在樹干五分之三以上部分布三至四個枝條,其中較長一枝彎曲並呈垂直而下狀,在未翹梢起的基本樹型。文人樹往往以個性生動、鮮明、清新,且技藝精湛的藝術形象,為自古中國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志向、孤高清逸和獨往獨行不羈的人文精神追求,作了最好的注釋。
製作文人樹的樹種不限,但以針葉樹或小葉雜樹為佳,如五針松、柏樹類、黑松、榆樹、六月雪、雀梅竹、落羽衫、九里香、相思、臘梅、梅花等均可。
D. 文人樹盆景如何配石
所配山石體量不宜過大, 形態切忌怪異,或過於秀美,和主體樹木分庭抗禮,甚至喧賓奪主。一般選取體態渾厚樸拙的龜紋石、鍾乳石、松化石、英石、砂積石、海母石等比較理想。所用山石一塊、 二塊、 三塊、五塊或更多,通常以奇數為好。盆中山石或卧或立,半埋半露,如同林中散點的假山石一樣,也如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但這種散點式的布置決不是像散放的羊群一樣毫無規律,而是有主次、大小、高低、前後、疏密、 聚散的變化, 但石種必須統一,紋理要一致,體態、色澤也較接近。如同種英石,其體態、紋理差異很大,要選基本一致的紋理和體態才能和諧。此外,各石間的面向也要注意,正如明龔安節《畫訣》中所述:「石必一叢數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絡,面宜一向,亦宜大小顧盼」。
在具體配置時,一種形式是將一組主石配於樹木近根處,高低幾塊,錯落有致,樹木似從石間長出,野趣天然。再在離樹稍遠處配幾塊小石以求呼應。另一種在樹木旁側有大片空地,顯得空曠,在空曠處配置幾塊山石,虛中有實,可打破空曠感。要使配置的山石和樹態協調,如形態差異太大,則構圖上就難以統一。中國國畫中常有松石、梅石、蘭石、竹石圖等形式,用樹石間動靜、虛實的對比,襯托出松的蒼勁,竹的瀟灑,梅的高潔。如以石配竹,由於色彩和質感上的對比,竹顯得更加青翠、嬌嫩。卧石配立竹,石低平蜿蜒,緊貼地面,更顯出竹拔地而起的神韻。
盆內樹樁往往不是完美無缺的,有的樹干局部過直或過曲,顯得僵硬,在干前配上一塊山石,可將缺陷彌補。有的樹干傾倒,若用石支撐則一舉二得。有的樹向一側斜伸,重心不穩,若在樹傾斜方向反側的近根處放置山石,能使構圖均衡。大懸崖盆景,整個樹身倒掛下垂,則下重上輕,若在盆面上放置兩塊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筍石,同樣可使畫面均衡,給人以樹林長在峭壁之上的感覺。不過這石形宜修長,若放置渾厚敦實的山石,則與懸崖式的樹形和高幹筒的盆形格格不入。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園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樹木與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園式配石即模仿庭園中人工布置樹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樓、閣、動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質或石質模型。樹木盆景增加配件後,可增添生活氣息。應用配件時,要注意符合自然環境和景趣,注意遠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調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陳設觀賞或展覽的臨時性裝飾處理,在平時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響樹木的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E. 怎樣創作文人樹
中國樹木來盆景中,「文人樹」名自稱的出現和風格的流行,是近十多年來的事。這些年來屢見有關闡述文人樹的文章,發表了各自的看法,但如能把文人樹作為中國盆景一個重要的造型形式和風格,進行更加認真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建立一定的系列理論,這將是對中華文人文化的傳承,相信有助於中國盆景更好地向多元化發展。
文人畫,原本是泛指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畫,它集結中國繪畫中花鳥、山水、人物三大品類,以及工筆、寫意不同技法,但又不與其並列。文人畫是文人情趣、文人思想的自由發揮和流露,不同於當時的民間畫匠和宮廷畫師的畫。
F. 什麼樹都能做文人樹盆景
製作文人樹的樹種不限,但以針葉樹或小葉雜樹為佳,如五針松、柏樹類、黑松、榆樹、六月雪、雀梅竹、落羽衫、九里香、相思、臘梅、梅花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