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趣軒盆景
⑴ 全面介紹東湖可遊玩的地方
⑴東湖風景區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城區內環與中環之間,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1982年,東湖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現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羅布,有34座山峰緊緊環繞,形成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觀。現已成為中國楚文化游覽中心。此外東湖風景區降水豐富,氣候濕潤,適合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東湖最有名的花卉是梅花和荷花,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和荷花研究中心均設在此。 東湖風景區的旅遊服務設施較為完備,現有賓館2座,共計床位400餘張,有規模的餐廳6個,完全可以滿足遊客的住宿要求。
市內交通十分通達,有15條線路公交車輛直入景區。 近年,東湖又建成了沙灘浴場、櫻花園等一批景觀景點,啟動了落雁生態休閑區的開發,整個風景區將以更優美的景觀內容和參與活動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⑵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會稽(即現在的紹興),在這里車喂馬,所以稱這里的山為「佔山」,民間又稱「箬簣山」,當年這里山上多青石,此石堅而硬、用途很廣。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採石工的辛勤勞動,這么大的青石山被鑿去了將近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
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是東湖了。一百多年來,東湖經過許客人的修飾,成了—個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東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東湖多深潭、潭譚見清影。遊客們不妨坐烏篷船去體昧—下。繞過筆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詩,是1962年郭沫若游覽東湖所寫下的,詩曰「箬占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並觀空。
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劃進陶公洞、洞內水色呈黛綠色、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仰起頭來,會有幾滴小水珠凌空飛落而下。讓我們看看洞頂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觀天;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瓮中擊掌。聲音奇妙。陶公洞有一處「聽湫亭」。這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地方入立其中可以聽見洞內壁縫里滾下來的水珠掉進水潭的聲音。沿著一條一米多的棧道上去,可見兩邊懸崖臨水、陡峭險峻。再上去至山頂,人群竹綠茶、恍若世外桃源;又合龍一泓。
四季不幹。登山遠眺,村落遍布,阡陌縱橫,水鄉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小船穿過霞川,經過飲綠亭,仙桃洞早已靜候。這里水若處子,靜中見活潑;洞如石屋、幽深不可測。中間那道石牆、簿而光滑,石上留有一個洞,形狀若桃。洞側一副對聯,令人深思:「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這對聯很誇張,但又讓人覺得很有趣味。對面岩石有一處像是一把椅子,人們稱之為神仙椅。
仙桃洞西面是「桂嶺」,說是嶺,卻不大,像是一個小島、依岩而傍湖,曲徑能通幽。「桂嶺」上有金桂叢叢,金秋時節,老遠就能聞到桂花香味。這里還有形狀怪異的盤槐。游東湖,坐船必不可少,但步行也有妙處。特別是晚上游湖,經各式燈光映照,疑是誤入仙鏡。從桂嶺向北,走過秦橋,這橋也有幾千年歷史了,從橋名上就可以得知。往東,漫步在白玉長堤上,東湖奇景可以細細品味。這里,景隨步移,看岩石,形狀怪異,有的壁立數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對而立,就像石門;有的曲折有致,狀如石洞。
這都是古代採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藝術精品。東湖門口有一副對聯:「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活脫脫寫盡東湖的美景。東湖陶社紀念室,是紀念紹興先賢陶成章的。陶成章是紹興縣陶堰人。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人都到過東湖游覽或商議大事。陶成章遇難後、紹興人民就在這里建造「陶社」以作紀念。1918年6月,孫中山先生曾專程到過陶社紀念陶成章,並攝影留念。
http://ke..com/view/1982.htm
⑵ 奇特有趣的花的資料
藍眼菊是菊科金盞花族下的一個屬。藍眼菊中間有一個圓形的花盤,被舌狀的花瓣圍繞,中間的花盤有藍、黃、紫等色,舌狀花有白色、乳白、黃、粉紅、紫、紫紅等顏色。藍眼菊屬下有約50個物種,都是產於非洲,其中35個於南部非洲及阿拉伯。藍眼菊的花語是:神秘的美,腳下的天空。
它具有花色多樣、色彩鮮艷、株型緊湊短、花期長達數月的特點。因此,一經發現,便引起了歐美景觀專業人士的關注,並迅速應用於園林中,藍眼菊花在歐洲、美國等國家被廣泛用作盆栽和地栽花卉,許多歐洲國家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同時,通過種間和種間雜交培育了許多新品種。
(2)覓趣軒盆景擴展閱讀:
栽種注意事項
(一)常見病害:
一是爛根,多為澆水過多所致。可通過適當控水、保持基質稍濕偏干來防止。一旦發現根部受害,要及時換盆,更新基質。
二是黃葉,造成黃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①黃葉以幼葉為主,常出現斑點(原因為基質pH值過低,造成鐵元素中毒),可通過澆施適當濃度的石灰水來調整基質pH值;
②育苗期溫度過低,可適當提高夜間溫度;
③氮肥施用不足,可適量增加氮肥的用量。
(二)常見蟲害:為蚜蟲,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一遍凈1000倍液噴灑植株進行防治。
⑶ 金雀盆景的養護
金雀花盆景,又名錦雞兒,屬豆科落葉灌木,喜光,耐旱,耐寒,適應性強.但因其灌狀生長特性,多為僵直叢生,缺乏粗細過渡,且下部很難有理想的側枝,形狀單一,主根直瀉而下,缺少變化,側根,毛細根較少,也很少有隆起的樹蔸.因此,要想覓到粗壯彎曲 天然造型比較優美的老樁,也非易事.
採挖可在秋末冬初,開始落葉至上凍前,或是來年解凍後到展葉前進行.待樹樁出坑後,先粗略修剪,沾泥漿後裝入有濕稻草或麥秸的塑料袋中包紮,快速運回.
由於金雀的叢生特性,其造型首先考慮叢林式,多乾式或雙乾式,盡可能保留姿態優美的干枝.由於金雀易發生發芽點下移,出現發芽不到位的情況,因此截口呆比預期發芽點外移1CM-2CM,並用油漆或蠟密封.金雀的根比較柔軟,在採挖時要盡可能留長,尤其是細小的根,為了彌補基部樹蔸隆起不足的缺陷,可利用其柔軟纖細的根在基部緊密交叉纏繞,日後可生長為一個整體,成為一個人造的隆起樹蔸.對粗根的剪截要一次到位,以免日後影響上盆,金雀的根質不同於其它樹種,肉質根,有很結實的縱向纖維,很難修剪平齊,很容易從一條根的基部橫向折斷,縱向劈裂.細菌很容易侵入這種斷根,因此,在修根時要剪去斷根,剪口要平整,在傷口上抹上紅黴素或凡士林軟膏,再行栽種.這一點在定植時要特別注意,這是影響成活的關鍵.
採挖或購回的樹樁快速修剪後,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然後栽植到稍大的瓦盆或木箱中.培養質可用純凈的河沙,盡可能把沙子封得高些,等發芽後逐漸往下退沙.栽後澆透水,連盆帶樹全部用大塑料袋罩嚴,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以增加空氣溫度和溫度,有利於樹樁成活.勤觀察,經常噴水,直到發芽展葉後,可將塑料袋剪兩個洞,使空氣對流,每隔幾天,再剪兩個,直到新枝木質化後才可去除塑料袋,轉入正常管理.第一年可在全沙中生長,新枝木質化後,可以薄肥勤施,並不影響生長.到第二年春,根系長壯後,再用疏鬆肥沃的培養土上盆養護, 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成型時間.
金雀的新生枝條比較纖細,新樁第一年不做任何睡剪,任其旺長,待到來年春天萌芽前,剪去對造型無用的枝條,可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完善樹型.金雀的托葉硬化為針刺,蟠扎比較困難,因此多採用吊扎牽引的方法進行枝托的培育.應特別注意的是,上部枝條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生長迅速,要經常短剪或摘心,抑制其生長.而下部枝條生長條件相對較差,生長速度就慢,所以要疏去影響下部生長的枝條,保持下部的通風透光,給下部枝條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促使其旺長.可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原理,用竹竿把水平生長的下部外緣枝條的頂梢豎立起來,下部枝條就會很快增粗,待到長至理想的粗度後,再把枝條回縮到位.經過盆栽馴化的金雀根系,虯曲蜿蜒,每次翻盆時剪去根梢的三分之一,逐漸培土提根,可增加觀賞雅趣,但養還階段,最好少提.
成型後的金雀盆景管理比較粗放,只需在每年現蕾後,做一次花前整形,剪除枯死枝,細弱枝,過密枝,以及不美觀的枝條.花後及時摘去殘花,以免形成莢果,消耗養分.對上年生枝條,從基部留二到三個葉節剪除,以促發新枝,增加枝的數量,並對展葉後的枝條長到5CM左右時留下二到三節摘心,使樹型更加豐滿緊湊,更具觀賞效果.摘心後長成的新枝當年不宜重剪,否則長勢不旺,可用多次摘心的方法控制枝條長度,以保持良好的樹型.
金雀雖耐瘠薄,但也喜肥,在新栽樹樁成活後,必須在新抽枝條木質化後才可施肥,薄肥勤施,每隔一周,施肥一次.春夏季以氮肥為主,立秋後以磷鉀肥為主,結合根施,可噴施二到三次磷酸二氫鉀.結合翻盆,施足基肥,用肥以腐熟的麻餅,豆粕與骨粉或禽烘適量混合施入為好,發芽前和開花前後各追施一次速效性液肥.金雀生性粗放,病蟲害極少見,根據其耐寒特性,採用露地培土越冬方法,一般不會造成凍害.